《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450161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04.20 CN 101450161 B *CN101450161B* (21)申请号 200810249839.3 (22)申请日 2008.12.29 A61K 36/8905(2006.01) A61P 25/04(2006.01) (73)专利权人 张焕新 地址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卫育路 62 号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专利权人 康珍 白霞 司淑芳 肖素芹 (72)发明人 张焕新 康珍 白霞 司淑芳 肖素芹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7221 代理人 张勇 CN 1。
2、899590 A,2007.01.24, 说明书第 1-18 页 . CN 1754560 A,2006.04.05, 说明书第 1-8 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 丹栀逍 遥片 .卫生部颁药品标准 (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九 册) .1998,Z19-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 丹栀逍 遥丸 .卫生部颁药品标准 (中药成方制剂第一 册) .1989,Z1-49. 俞大毛 . 血管性头痛从肝论治 9 法 .新中 医 .1998, 第 30 卷 ( 第 8 期 ),56-57. 李文良, 等 . 逍遥散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 究的进展 .陕西中医 .1995, 第 16 卷。
3、 ( 第 2 期 ),91-93. 宋益东 . 丹栀逍遥散临床应用举隅 .甘肃 中医 .1997, 第 10 卷 ( 第 3 期 ),26-27. 杨洪军, 等 . 头痛方剂用药规律研究 .中国 中药杂志 .2005, 第 30 卷 ( 第 3 期 ),226-228, 232.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组 合物, 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 当归 5 10 份, 白芍 10 14 份, 柴胡 12 14 份, 茯苓 10 15 份, 白术 15 20 份, 薄荷 6 10 份, 丹皮 8 12 份, 栀子 10 。
4、14 份, 香附 8 10 份, 川芎 1 5 20 份, 菊花 10 12 份, 甘草 6 8 份。本发明具 有以下优点 : 1、 纯中药制剂, 使用方便, 无明显毒 副作用。2、 见效快, 疗效确切, 药源广泛, 成本低 廉。3、 有效率高达 93, 并发症发生率小, 标本兼 治, 远期效果好。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魏永燕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CN 101450161 B1/1 页 2 1. 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当 归 5 10 份,白芍 。
5、10 14 份,柴胡 12 14 份,茯苓 10 15 份,白术 15 20 份, 薄荷 6 10 份,丹皮 8 12 份,栀子 10 14 份,香附 8 10 份,川芎 15 20 份, 菊花 10 12 份,甘草 6 8 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 分的重量份数为 :当归 10 份,白芍 12 份,柴胡 12 份,茯苓 15 份,白术 15 份,薄荷 6 份,丹皮 10 份,栀子 10 份,香附 10 份,川芎 20 份,菊花 10 份,甘草 6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 。
6、组分的重量份数为 :当归 5 份,白芍 14 份,柴胡 14 份,茯苓 10 份,白术 18 份,薄荷 8 份,丹皮 12 份,栀子 12 份,香附 8 份,川芎 18 份,菊花 12 份,甘草 7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450161 B1/4 页 3 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血管性头痛是指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或某种体液物质 暂时性改变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主要指与血管疾患有关的疾病,包括急性缺血性脑血 管病,颅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畸形,动脉炎,静脉血栓形成等。
7、,其他与血 管疾病相关的疾病。 以一侧或双侧颞部阵发性、搏动性跳痛、胀痛或钻痛为特点,可伴 有视幻觉、畏光、偏盲、恶心呕吐等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它包括偏头痛、高 血压性头痛、脑血管疾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动静脉畸形、动脉炎等)所引起的头痛。 血管性头痛经流行病学调查,常在青春期发病,部分患者有家族史。 多因劳累、情绪因 素、经期等诱发因素而引起。 多发年龄在 18 45 岁之间。 0003 血管性头痛的特点 :大部分患者发病在白天,疼痛部位局限于头的一侧或双 侧,也有的表现为全头痛,也有头顶部、面部、颈部疼痛的报道。 目前尚未见实验室检 查结果异常的报导,其诊断依据主要靠询问病史及通。
8、过特殊检查排除脑部其他疾病而明 确诊断。 0004 血管性头痛的诊断依据 :1、间歇性反复发作的头痛。 2、一侧头痛或全头痛, 伴视觉障碍或轻度偏盲。 3、发作时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 4、部分患 者可有家族遗传病史。 5、与应激状态关系密切。 如大量饮酒、睡眠不好、劳累、精神 刺激等。 特殊检查 :脑电图检查,偶有轻度及中度异常。 彩色多普勒可见双侧脑血流不 对称。 除脑血管病变及肿瘤外,一般 MRI、CT 脑血管造影无异常。 0005 血管性头痛的分类 :1、有先兆的头痛。 此型约占 15 -18。 最常见的先兆 是视觉异常。 如闪光、闪烁、暗点、黑蒙、偏盲。 少数患者伴有手。
9、麻,语言障碍。 先兆 出现后在 1 小时之内头痛发作。 可持续 5 到 60 分钟,程度剧烈。 患者可有面色苍白、 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头痛全程约 4 到 72 小时,此型多有家族遗传病史。 2、不伴先兆 症状,无家族病史,约占 80左右。 3、眼肌瘫痪型和偏瘫型头痛。 患者多为青壮年, 常在头痛开始减轻时发现同侧眼肌瘫痪,或头痛发作时出现轻偏瘫。 病程较短,可持续 数分钟或数月后恢复,阳性家族史多见。 4、 . 基柢动脉型偏头痛,以经期女子及青年妇 女多见。 5、视网膜动脉型头痛,多见于有偏头痛病史的青年患者,临床症状以闪光性暗 点为前驱、单眼黑蒙,视野缺如,眼底显示视网膜水肿。 0006 。
10、目前,国内外神经内科专家治疗方案较多,西医主要的治疗手段是解除脑血管 收缩或扩张,维持脑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中医主要是降颅压,镇静止痛。 但是其效 果大多不理想,不能根治,且存在成本高、治疗过程复杂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本低、能彻底治愈血管性头痛 说 明 书 CN 101450161 B2/4 页 4 的中药组合物。 0008 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当归 5 10 份,白芍 10 14 份,柴胡 12 14 份,茯苓 10 15 份,白术 15 20 份,簿荷 6 10 份,丹皮 8 12 份,栀子 10。
11、 14 份,香附 8 10 份,川芎 15 20 份,菊花 10 12 份,甘草 6 8 份。 0009 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 :当归 10 份,白芍 12 份,柴胡 12 份,茯苓 15 份,白 术 15 份,簿荷 6 份,丹皮 10 份,栀子 10 份,香附 10 份,川芎 20 份,菊花 10 份,甘草 6 份。 0010 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 :当归 5 份,白芍 14 份,柴胡 14 份,茯苓 10 份,白 术 18 份,簿荷 8 份,丹皮 12 份,栀子 12 份,香附 8 份,川芎 18 份,菊花 12 份,甘草 7 份。 0011 按重量份数取好各组分后,干研细粉,过 30。
12、0 目筛,装入 1 号胶囊即可。 0012 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天三次,每次两粒,7 10 天一个疗程。 0013 副作用及禁忌症 :经 20 年的临床疗效观察,病人无明显毒副作用发生 ;孕妇及 过敏体质患者禁用。 0014 本发明的配方是依据我国中医学说,辨证施治,组方立法,以清热解毒、安神 解郁、化瘀、熄风止痛为主要治疗途径。 并根据祖国医学“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的 理论,创立了神经平衡临床疗法。 应用现代医学技术对发生头痛的病因进行科学定位、 定性、定量诊断,中西医结合,以病为纲,病症合参,以充实临床诊断的完整性和治疗 的全面性。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把传统中医学的宏观辨证论治与现。
13、代医学的精细诊断 技术运用到临床的实验研究中。 本组方突出了中医理论在治疗过程中的特点,7 10 天 为一疗程,1 5 天见效,1 3 个疗程即可康复。 并且创伤性和副作用小,病人易于接 受,为纯天然中药,本组方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性头痛,经临床 3860 例患者的应 用验证,有效率高达 93,具有一定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0015 依据我国传统医学理论及现代管理观点,各药的药理作用及配伍特点概括如 下 : 0016 柴胡、香附 :理气化痰、散结和解。 0017 川芎 :行气开郁、活血止痛,为本配方的主药,能抑制大脑皮层异常活动及血 管扩张,与诸药配伍,相得益彰。 0018 甘草、白芍。
14、 :郁李仁柔润缓急,甘润止痛。 0019 当归 :补血、活血、虚寒腹痛、肌肤麻木、肠燥难便、赤痢后重等有特殊疗 效。 0020 茯苓 :利尿作用,渗湿利水,宁心安神。 0021 白术 :利尿作用,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对水肿有一定疗效。 0022 薄荷 :散风热 ;清头目 ;利咽喉 ;透疹 ;解郁。 0023 丹皮 :能减少心输出量,清热、活血、化瘀。 0024 栀子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0025 菊花 :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 0026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纯中药制剂,使用方便,无明显毒副作用。 2、见效 说 明 书 CN 101450161 B3/4 页 5 。
15、快,疗效确切,药源广泛,成本低廉。 3、有效率高达 93,并发症发生率小,标本兼 治,远期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实施例、临床资料和病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 0028 实施例1 :制备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取当归10克,白芍12克, 柴胡 12 克,茯苓 15 克,白术 15 克,簿荷 6 克,丹皮 10 克,栀子 10 克,香附 10 克,川 芎 20 克,菊花 10 克,甘草 6 克,干研细粉,过 300 目筛,装入 1 号胶囊即可。 0029 实施例 2 :制备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取当归 5 克,白芍 14 克, 柴胡 12 克,茯苓 1。
16、5 克,白术 15 克,簿荷 10 克,丹皮 8 克,栀子 14 克,香附 8 克,川 芎 20 克,菊花 10 克,甘草 8 克,干研细粉,过 300 目筛,装入 1 号胶囊即可。 0030 实施例3 :制备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取当归10克,白芍12克, 柴胡 14 克,茯苓 10 克,白术 20 克,簿荷 6 克,丹皮 12 克,栀子 10 克,香附 10 克,川 芎 15 克,菊花 12 克,甘草 6 克,干研细粉,过 300 目筛,装入 1 号胶囊即可。 0031 实施例 4 :制备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当归 5 克,白芍 14 克,柴 胡 14 克,茯苓 1。
17、0 克,白术 18 克,簿荷 8 克,丹皮 12 克,栀子 12 克,香附 8 克,川芎 18 克,菊花 12 克,甘草 7 克,干研细粉,过 300 目筛,装入 1 号胶囊即可。 0032 实施例 5 :制备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当归 8 克,白芍 12 克,柴 胡 13 克,茯苓 13 克,白术 17 克,簿荷 8 克,丹皮 10 克,栀子 12 克,香附 9 克,川芎 17 克,菊花 11 克,甘草 7 克,干研细粉,过 300 目筛,装入 1 号胶囊即可。 0033 临床资料 : 0034 1、资料 : 0035 病例资料选自 1999 年 11 月 -2008 年 10 。
18、月具有完整门诊资料及住院患者 38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2800 例,对照组 1060 例。 治疗组年龄在 20 55 岁,病程 1 10 年。 对照组年龄在 21 56 岁,病程 2 11 年。 男女之比和病程经卡方检验 (P 0.05) 无统计学意义。 0036 2、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本发明组方药剂,每天分 3 次饭后口服,每次 2 粒,10 天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脑清 2 片 pm,卡马西平 1 片 Tid。 0037 3、统计学方法 :两组临床用卡方检验,两组间比较,RIDUT 检验,结果如表 1 所示。 0038 表 1. 两组治愈率对照表 0039 0040 注 :P 0。
19、.001 0041 4、副作用及禁忌症 : 0042 副作用 :经 20 年的临床疗效观察,病人无明显毒副作用发生。 说 明 书 CN 101450161 B4/4 页 6 0043 禁忌症 :孕妇及过敏体质患者禁用。 0044 病例 1 :王某,女,55 岁,患有头痛 5 年,诊为血管性头痛。 曾服用多种西药 止痛,效果欠佳,经常出现头痛发作。后服用本发明的胶囊,1周后,头痛得以控制,服 用 2 个疗程后,恢复正常,随诊半年,无头痛发作。 0045 病例2 :田某某,女,35岁,患有反复发作性头痛5年,伴有失眠多梦,头痛发 作时伴恶心呕吐,纳差。 被诊为血管性头痛,常年服药效果欠佳。 后改为。
20、服用本发明的 胶囊,5 天后症状缓解,10 天后头痛消失,继续服用 15 天巩固疗效,随诊 2 年无头痛发 作。 0046 病例 3 :李某某,男,45 岁,患有反复发作性头痛 8 年,伴有失眠多梦,头痛 发作时恶心呕吐,纳差。 被诊为血管性头痛,常年服药效果欠佳。 后改为服用本发明的 胶囊,5 天后症状缓解,10 天后头痛消失,继续服用 15 天巩固疗效,随诊 2 年无头痛发 作。 0047 病例4、王某,男,40岁,患有反复发作性头痛3年,伴有失眠多梦,头痛发作 时恶心呕吐。 被诊为血管性头痛,常年服药效果欠佳。 后改为服用本发明的胶囊,5 天 后症状缓解,10 天后头痛消失,继续服用 15 天巩固疗效,随诊 1.5 年无头痛发作。 0048 病例 5、张某某,女,55 岁,患有反复发作性头痛 10 年,伴有失眠多梦,头痛 发作时恶心呕吐,纳差。 被诊为血管性头痛,常年服用西药治疗,效果欠佳。 自服用本 发明胶囊后,5 天后症状缓解,10 天后头痛消失,继续服用 2 个疗程巩固疗效,随诊 2 年 无头痛发作。 0049 病例6、崔某,女,55岁,患有反复发作性头痛9年,头痛发作时恶心呕吐,纳 差。 被诊为血管性头痛,常年服药效果欠佳。 自服用本发明胶囊后,5 天后症状缓解, 10 天后头痛消失,继续服用 20 天巩固疗效,随诊 1 年无头痛发作。 说 明 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