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力脚踏轮椅.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8275521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2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033252.5

申请日:

20160831

公开号:

CN206026559U

公开日:

201703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G5/02,A61G5/10

主分类号:

A61G5/02,A61G5/10

申请人:

广州华轮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振宁

地址:

51038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花地大道中83号15楼1506房

优先权:

CN201621033252U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辉;庞学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力脚踏轮椅,用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车架、座椅、前轮、尾舵轮以及可驱动尾舵轮转向的转向驱动机构,前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车架具有向前伸出的踏板臂,踏板臂上设有踏板,踏板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轮传动连接,尾舵轮通过转向轴安装在车架上,转向轴上设有驱动耳,转向驱动机构包括主动气缸、从动气缸和驱动部件,主动气缸的进气口与从动气缸的进气口、主动气缸的出气口与从动气缸的出气口均通过气管相连,从动气缸的活塞杆与驱动耳铰接,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驱动部件相连。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改善残障者脚力的衰弱,改善脚的麻痹,还能单手操控换向,使用方便,从而满足不同人员的使用需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人力脚踏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设在车架上的座椅、设在车架前部两侧的前轮、设在车架后部的尾舵轮以及可驱动尾舵轮转向的转向驱动机构,所述前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车架具有向前伸出的踏板臂,踏板臂上设有踏板,所述踏板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尾舵轮通过转向轴安装在车架上,转向轴上设有驱动耳,所述转向驱动机构包括主动气缸、从动气缸和驱动部件,所述主动气缸的进气口与从动气缸的进气口、主动气缸的出气口与从动气缸的出气口均通过气管相连,所述从动气缸的活塞杆与驱动耳铰接,所述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驱动部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脚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通过驱动轴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踏板的转轴直接连接的主动链轮、设在所述驱动轴上的从动链轮以及传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链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脚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臂底部于前轮的前方设有悬空的前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脚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设有伸至尾舵轮左右两侧的支撑臂,支撑臂上设有悬空的侧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脚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气缸通过主动气缸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座椅的一侧,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操纵杆,所述操纵杆的中部与主动气缸安装板铰接,下端与主动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上端设置握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力脚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气缸安装板上设有主动气缸安装托架和锁紧主动气缸缸体的第一紧固件,所述主动气缸安装托架具有可抱住主动气缸的第一管腔,主动气缸安装托架在第一管腔的外壁开设通长的第一卡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力脚踏轮椅,其特征在于:主动气缸安装托架在第一卡口的下侧设有可卡住主动气缸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的第一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脚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气缸通过从动气缸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座椅下方的车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力脚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气缸安装板上设有从动气缸安装托架和锁紧从动气缸缸体的第二紧固件,所述从动气缸安装托架具有可抱住从动气缸的第二管腔,从动气缸安装托架在第二管腔的外壁开设通长的第二卡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力脚踏轮椅,其特征在于:从动气缸安装托架在第二卡口的上侧设有可卡住从动气缸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的第二卡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力脚踏轮椅。

背景技术

很多脚部有障碍者于移动时使用轮椅代步,但大多的轮椅是利用手来转动车轮以控制前进、后退及旋转,另外,利用电动机来移动的电动轮椅也常受大众使用,于是街头上常常可以看到有人利用它来移动;但是这些轮椅存在着共同的问题点,因都不利用脚来驱动轮椅,因此存在着年龄大的人或因受伤或生病而造成脚不便的残障者其双脚会更加衰弱的缺点。此外,现有的轮椅转向大多采用双手操控,这对于手部有疾病的患者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力脚踏轮椅,其不仅能改善残障者脚力的衰弱,改善脚的麻痹,还能单手操控换向,使用方便,从而满足不同人员的使用需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力脚踏轮椅,包括车架、设在车架上的座椅、设在车架前部两侧的前轮、设在车架后部的尾舵轮以及可驱动尾舵轮转向的转向驱动机构,所述前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车架具有向前伸出的踏板臂,踏板臂上设有踏板,所述踏板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尾舵轮通过转向轴安装在车架上,转向轴上设有驱动耳,所述转向驱动机构包括主动气缸、从动气缸和驱动部件,所述主动气缸的进气口与从动气缸的进气口、主动气缸的出气口与从动气缸的出气口均通过气管相连,所述从动气缸的活塞杆与驱动耳铰接,所述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驱动部件相连。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动轮通过驱动轴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踏板的转轴直接连接的主动链轮、设在所述驱动轴上的从动链轮以及传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链条。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踏板臂底部于前轮的前方设有悬空的前撑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车架上设有伸至尾舵轮左右两侧的支撑臂,支撑臂上设有悬空的侧撑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动气缸通过主动气缸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座椅的一侧,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操纵杆,所述操纵杆的中部与主动气缸安装板铰接,下端与主动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上端设置握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动气缸安装板上设有主动气缸安装托架和锁紧主动气缸缸体的第一紧固件,所述主动气缸安装托架具有可抱住主动气缸的第一管腔,主动气缸安装托架在第一管腔的外壁开设通长的第一卡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主动气缸安装托架在第一卡口的下侧设有可卡住主动气缸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的第一卡槽。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从动气缸通过从动气缸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座椅下方的车架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从动气缸安装板上设有从动气缸安装托架和锁紧从动气缸缸体的第二紧固件,所述从动气缸安装托架具有可抱住从动气缸的第二管腔,从动气缸安装托架在第二管腔的外壁开设通长的第二卡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从动气缸安装托架在第二卡口的上侧设有可卡住从动气缸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的第二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残障者坐于座椅上,通过脚部踩动踏板完成轮椅的前进动作,而转向动作通过尾舵轮完成,其间,驱动部件驱动主动气缸的活塞杆,活塞杆在主动气缸内往复运动并将气压通过气管传递至从动气缸,并推动从动气缸的活塞杆动作,进一步推动驱动耳,从而驱动转向轴转动,完成转向动作。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改善残障者脚力的衰弱,改善脚的麻痹,还能单手操控换向,使用方便,从而满足不同人员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向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从动气缸与驱动耳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元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 上、下、左、右、前及后) 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力脚踏轮椅,包括车架1、设在车架1上的座椅5、设在车架1前部两侧的前轮2、设在车架1后部的尾舵轮3以及可驱动尾舵轮3转向的转向驱动机构,所述前轮2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车架1具有向前伸出的踏板臂11,踏板臂11上设有踏板12,所述踏板12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驱动轴安装在所述车架1上,传动机构可采用链条、齿轮、传动带等传动形式,本实用新型优选链条传动形式,即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踏板12的转轴直接连接的主动链轮、设在所述驱动轴上的从动链轮以及传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链条。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残障者坐于座椅5上,通过脚部踩动踏板12从而驱动主动轮转动即可完成轮椅的前进动作,其间改善残障者脚力的衰弱,改善脚的麻痹。

上述尾舵轮3兼做承重轮和换向轮,所述尾舵轮3通过转向轴31安装在车架1上,转向轴31上设有驱动耳32,所述转向驱动机构包括主动气缸41、从动气缸42和驱动部件43,所述主动气缸41的进气口与从动气缸42的进气口、主动气缸41的出气口与从动气缸42的出气口均通过气管44相连,所述从动气缸42的活塞杆与驱动耳32铰接,所述主动气缸41的活塞杆与驱动部件43相连。本实用新型的转向动作通过尾舵轮3完成,其间,驱动部件驱动主动气缸41的活塞杆,活塞杆在主动气缸41内往复运动并将气压通过气管44传递至从动气缸42,并推动从动气缸42的活塞杆动作,进一步推动驱动耳32,从而驱动转向轴31转动,完成转向动作。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气缸联合传动的结构形式,可单手操控换向,使用方便,能够满足不同人员的使用需要。

其中,所述主动气缸41通过主动气缸安装板45固定安装在车架1座椅的一侧,所述驱动部件43包括操纵杆,所述操纵杆的中部与主动气缸安装板45铰接,下端与主动气缸41的活塞杆铰接,上端设置握柄,前后拨动握柄,可使操纵杆绕中部的铰接点转动,进而推动下端的主动气缸41活塞杆前后运动,采用铰接式的操纵杆作为主动气缸41的驱动部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可在操纵杆上设置刹车装置,从而实现刹车、转向单手控制。

所述主动气缸安装板45上设有主动气缸安装托架46和锁紧主动气缸缸体的第一紧固件47,第一紧固件47采用位于主动气缸缸体后端的螺纹紧固件,所述主动气缸安装托架46具有可抱住主动气缸41的第一管腔48,主动气缸安装托架46在第一管腔48的外壁开设通长的第一卡口49,主动气缸安装托架46在第一卡口49的下侧设有可卡住主动气缸41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的第一卡槽410。主动气缸安装托架46在第一卡口49的上下两侧形成弹性的抱臂,在保证固定稳定性的同时,满足拆卸的便利性要求。

与上述主动气缸41的固定结构类似,所述从动气缸42通过从动气缸安装板固定安装411在车架座椅的下方。所述从动气缸安装板411上设有从动气缸安装托架412和锁紧从动气缸缸体的第二紧固件413,所述从动气缸安装托架412具有可抱住从动气缸的第二管腔416,从动气缸安装托架412在第二管腔416的外壁开设通长的第二卡口414。从动气缸安装托架412在第二卡口414的上侧设有可卡住从动气缸42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的第二卡槽415。所述尾舵轮通过转向轴安装在车架上,转向轴上设有驱动耳,所述转向驱动机构包括主动气缸、从动气缸和驱动部件,所述主动气缸的进气口与从动气缸的进气口、主动气缸的出气口与从动气缸的出气口均通过气管相连,所述从动气缸的活塞杆与驱动耳铰接,所述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驱动部件相连。

为了保证车体平稳,避免前翻或侧翻,所述踏板臂11底部于前轮的前方设有悬空的前撑轮15。所述车架1上设有伸至尾舵轮3左右两侧的支撑臂13,支撑臂13上设有悬空的侧撑轮14。在平坦路面上行驶时,前撑轮15与侧撑轮13均处于悬空状态,其仅在车体发生倾斜或路面不平时才起到支撑作用。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一种人力脚踏轮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人力脚踏轮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人力脚踏轮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人力脚踏轮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人力脚踏轮椅.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033252.5 (22)申请日 2016.08.31 (73)专利权人 广州华轮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 51038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花地大 道中83号15楼1506房 (72)发明人 李振宁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胡辉 庞学哲 (51)Int.Cl. A61G 5/02(2006.01) A61G 5/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人力脚踏轮椅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力脚踏。

2、轮椅, 用于 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 包括车架、 座椅、 前轮、 尾舵轮以及可驱动尾舵轮转向的转向驱动机构, 前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 车架具有向前伸出的 踏板臂, 踏板臂上设有踏板, 踏板通过传动机构 与主动轮传动连接, 尾舵轮通过转向轴安装在车 架上, 转向轴上设有驱动耳, 转向驱动机构包括 主动气缸、 从动气缸和驱动部件, 主动气缸的进 气口与从动气缸的进气口、 主动气缸的出气口与 从动气缸的出气口均通过气管相连, 从动气缸的 活塞杆与驱动耳铰接, 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驱动 部件相连。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改善残障者脚力的 衰弱, 改善脚的麻痹, 还能单手操控换向, 使用方 便, 从而满足不同。

3、人员的使用需要。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026559 U 2017.03.22 CN 206026559 U 1.一种人力脚踏轮椅, 其特征在于: 包括车架、 设在车架上的座椅、 设在车架前部两侧 的前轮、 设在车架后部的尾舵轮以及可驱动尾舵轮转向的转向驱动机构, 所述前轮包括主 动轮和从动轮, 所述车架具有向前伸出的踏板臂, 踏板臂上设有踏板, 所述踏板通过传动机 构与主动轮传动连接, 所述尾舵轮通过转向轴安装在车架上, 转向轴上设有驱动耳, 所述转 向驱动机构包括主动气缸、 从动气缸和驱动部件, 所述主动气缸的进气口与从动气缸的进 气口、 主动气缸的出气口与从动。

4、气缸的出气口均通过气管相连, 所述从动气缸的活塞杆与 驱动耳铰接, 所述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驱动部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脚踏轮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轮通过驱动轴安装在所 述车架上,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踏板的转轴直接连接的主动链轮、 设在所述驱动轴上的从 动链轮以及传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链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脚踏轮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踏板臂底部于前轮的前方设 有悬空的前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脚踏轮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上设有伸至尾舵轮左右 两侧的支撑臂, 支撑臂上设有悬空的侧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脚踏轮椅, 其特征在于: 。

5、所述主动气缸通过主动气缸安装 板固定安装在座椅的一侧, 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操纵杆, 所述操纵杆的中部与主动气缸安装 板铰接, 下端与主动气缸的活塞杆铰接, 上端设置握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力脚踏轮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气缸安装板上设有主动 气缸安装托架和锁紧主动气缸缸体的第一紧固件, 所述主动气缸安装托架具有可抱住主动 气缸的第一管腔, 主动气缸安装托架在第一管腔的外壁开设通长的第一卡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力脚踏轮椅, 其特征在于: 主动气缸安装托架在第一卡口的 下侧设有可卡住主动气缸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的第一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脚踏轮椅, 其特征在于:。

6、 所述从动气缸通过从动气缸安装 板固定安装在座椅下方的车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力脚踏轮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动气缸安装板上设有从动 气缸安装托架和锁紧从动气缸缸体的第二紧固件, 所述从动气缸安装托架具有可抱住从动 气缸的第二管腔, 从动气缸安装托架在第二管腔的外壁开设通长的第二卡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力脚踏轮椅, 其特征在于: 从动气缸安装托架在第二卡口 的上侧设有可卡住从动气缸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的第二卡槽。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026559 U 2 一种人力脚踏轮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用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

7、一种人力脚踏轮椅。 背景技术 0002 很多脚部有障碍者于移动时使用轮椅代步, 但大多的轮椅是利用手来转动车轮以 控制前进、 后退及旋转, 另外, 利用电动机来移动的电动轮椅也常受大众使用, 于是街头上 常常可以看到有人利用它来移动; 但是这些轮椅存在着共同的问题点, 因都不利用脚来驱 动轮椅, 因此存在着年龄大的人或因受伤或生病而造成脚不便的残障者其双脚会更加衰弱 的缺点。 此外, 现有的轮椅转向大多采用双手操控, 这对于手部有疾病的患者带来诸多不 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力脚踏轮椅, 其不仅能改善残障者脚力 的衰弱, 改善脚的麻痹, 还能单手操控。

8、换向, 使用方便, 从而满足不同人员的使用需要。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人力脚踏轮椅, 包括车架、 设在车架上的座椅、 设在车架前部两侧的前轮、 设在车架后部的尾舵轮以及可驱动尾舵轮 转向的转向驱动机构, 所述前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 所述车架具有向前伸出的踏板臂, 踏 板臂上设有踏板, 所述踏板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轮传动连接, 所述尾舵轮通过转向轴安装 在车架上, 转向轴上设有驱动耳, 所述转向驱动机构包括主动气缸、 从动气缸和驱动部件, 所述主动气缸的进气口与从动气缸的进气口、 主动气缸的出气口与从动气缸的出气口均通 过气管相连, 所述从动气缸的活塞杆与。

9、驱动耳铰接, 所述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驱动部件相 连。 0005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主动轮通过驱动轴安装在所述车架 上,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踏板的转轴直接连接的主动链轮、 设在所述驱动轴上的从动链轮 以及传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链条。 0006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踏板臂底部于前轮的前方设有悬空 的前撑轮。 0007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车架上设有伸至尾舵轮左右两侧的 支撑臂, 支撑臂上设有悬空的侧撑轮。 0008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主动气缸通过主动气缸安装板固定 安装在座椅的一侧, 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操纵。

10、杆, 所述操纵杆的中部与主动气缸安装板铰接, 下端与主动气缸的活塞杆铰接, 上端设置握柄。 0009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主动气缸安装板上设有主动气缸安 装托架和锁紧主动气缸缸体的第一紧固件, 所述主动气缸安装托架具有可抱住主动气缸的 第一管腔, 主动气缸安装托架在第一管腔的外壁开设通长的第一卡口。 0010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主动气缸安装托架在第一卡口的下侧设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026559 U 3 有可卡住主动气缸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的第一卡槽。 0011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从动气缸通过从动气缸安装板固。

11、定 安装在座椅下方的车架上。 0012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从动气缸安装板上设有从动气缸安 装托架和锁紧从动气缸缸体的第二紧固件, 所述从动气缸安装托架具有可抱住从动气缸的 第二管腔, 从动气缸安装托架在第二管腔的外壁开设通长的第二卡口。 0013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 从动气缸安装托架在第二卡口的上侧设 有可卡住从动气缸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的第二卡槽。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 残障者坐于座椅上, 通过脚部踩动踏 板完成轮椅的前进动作, 而转向动作通过尾舵轮完成, 其间, 驱动部件驱动主动气缸的活塞 杆, 活塞杆在主动气缸内往。

12、复运动并将气压通过气管传递至从动气缸, 并推动从动气缸的 活塞杆动作, 进一步推动驱动耳, 从而驱动转向轴转动, 完成转向动作。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 改善残障者脚力的衰弱, 改善脚的麻痹, 还能单手操控换向, 使用方便, 从而满足不同人员 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向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从动气缸与驱动耳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参照图1-图3, 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以下将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各元件的结构特点,。

13、 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 上、 下、 左、 右、 前及后) 时, 是以图1 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 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0020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力脚踏轮椅, 包括车架1、 设在车架1上的座椅5、 设在车 架1前部两侧的前轮2、 设在车架1后部的尾舵轮3以及可驱动尾舵轮3转向的转向驱动机构, 所述前轮2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 所述车架1具有向前伸出的踏板臂11, 踏板臂11上设有踏 板12, 所述踏板12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轮传动连接, 所述主动轮通过驱动轴安装在所述车 架1上, 传动机构可采用链条、 齿轮、 传动带等传动形式, 本实用新型优选链条传动形式, 即 所述传动。

14、机构包括与踏板12的转轴直接连接的主动链轮、 设在所述驱动轴上的从动链轮以 及传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链条。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 残障者坐于座椅5上, 通过脚部踩 动踏板12从而驱动主动轮转动即可完成轮椅的前进动作, 其间改善残障者脚力的衰弱, 改 善脚的麻痹。 0021 上述尾舵轮3兼做承重轮和换向轮, 所述尾舵轮3通过转向轴31安装在车架1上, 转 向轴31上设有驱动耳32, 所述转向驱动机构包括主动气缸41、 从动气缸42和驱动部件43, 所 述主动气缸41的进气口与从动气缸42的进气口、 主动气缸41的出气口与从动气缸42的出气 口均通过气管44相连, 所述从动气缸42的活塞杆与驱动耳。

15、32铰接, 所述主动气缸41的活塞 杆与驱动部件43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转向动作通过尾舵轮3完成, 其间, 驱动部件驱动主动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026559 U 4 气缸41的活塞杆, 活塞杆在主动气缸41内往复运动并将气压通过气管44传递至从动气缸 42, 并推动从动气缸42的活塞杆动作, 进一步推动驱动耳32, 从而驱动转向轴31转动, 完成 转向动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气缸联合传动的结构形式, 可单手操控换向, 使用方便, 能够 满足不同人员的使用需要。 0022 其中, 所述主动气缸41通过主动气缸安装板45固定安装在车架1座椅的一侧, 所述 驱动部件43包括操纵。

16、杆, 所述操纵杆的中部与主动气缸安装板45铰接, 下端与主动气缸41 的活塞杆铰接, 上端设置握柄, 前后拨动握柄, 可使操纵杆绕中部的铰接点转动, 进而推动 下端的主动气缸41活塞杆前后运动, 采用铰接式的操纵杆作为主动气缸41的驱动部件, 结 构简单, 使用方便, 同时可在操纵杆上设置刹车装置, 从而实现刹车、 转向单手控制。 0023 所述主动气缸安装板45上设有主动气缸安装托架46和锁紧主动气缸缸体的第一 紧固件47, 第一紧固件47采用位于主动气缸缸体后端的螺纹紧固件, 所述主动气缸安装托 架46具有可抱住主动气缸41的第一管腔48, 主动气缸安装托架46在第一管腔48的外壁开设 通。

17、长的第一卡口49, 主动气缸安装托架46在第一卡口49的下侧设有可卡住主动气缸41的进 气口和/或出气口的第一卡槽410。 主动气缸安装托架46在第一卡口49的上下两侧形成弹性 的抱臂, 在保证固定稳定性的同时, 满足拆卸的便利性要求。 0024 与上述主动气缸41的固定结构类似, 所述从动气缸42通过从动气缸安装板固定安 装411在车架座椅的下方。 所述从动气缸安装板411上设有从动气缸安装托架412和锁紧从 动气缸缸体的第二紧固件413, 所述从动气缸安装托架412具有可抱住从动气缸的第二管腔 416, 从动气缸安装托架412在第二管腔416的外壁开设通长的第二卡口414。 从动气缸安装 。

18、托架412在第二卡口414的上侧设有可卡住从动气缸42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的第二卡槽 415。 所述尾舵轮通过转向轴安装在车架上, 转向轴上设有驱动耳, 所述转向驱动机构包括 主动气缸、 从动气缸和驱动部件, 所述主动气缸的进气口与从动气缸的进气口、 主动气缸的 出气口与从动气缸的出气口均通过气管相连, 所述从动气缸的活塞杆与驱动耳铰接, 所述 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驱动部件相连。 0025 为了保证车体平稳, 避免前翻或侧翻, 所述踏板臂11底部于前轮的前方设有悬空 的前撑轮15。 所述车架1上设有伸至尾舵轮3左右两侧的支撑臂13, 支撑臂13上设有悬空的 侧撑轮14。 在平坦路面上行驶时, 前撑轮15与侧撑轮13均处于悬空状态, 其仅在车体发生倾 斜或路面不平时才起到支撑作用。 0026 当然, 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 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 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 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026559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026559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026559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