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推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无菌推车.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687278.5 (22)申请日 2016.07.04 (73)专利权人 朱爱群 地址 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人民东路78号 (72)发明人 朱爱群 董旭辉 刘敏 陈育庆 赵录琳 谢萍 (51)Int.Cl. A61G 12/00(2006.01) A61L 2/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无菌推车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菌推车, 箱体、 隔 板、 紫外线杀菌灯、 保护罩、 伺服电机、 第一齿轮、 转轴、 滚轮、 把手、 第一开。
2、关、 第二开关、 万向滑 轮、 蓄电池、 第二齿轮, 使用时, 医护人员首先将 该装置整体通电, 再按下第二开关, 使伺服电机 启动, 使该装置产生移动, 而后, 医护人员可将该 装置移动到需要的位置, 再打开转动门, 使箱体 内部露出, 再将相应的医疗器具放入箱体内部, 同时, 紫外线杀菌灯对隔板内部的物品进行有效 杀菌, 从而保证了箱体内的无菌状态, 该无菌推 车, 不仅能够对物品进行有效的杀菌消毒, 保证 该装置内部的无菌状态, 还能够通过简单的操 作, 使该装置能够电能驱动, 避免人工推动该装 置, 极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02。
3、6598 U 2017.03.22 CN 206026598 U 1.一种无菌推车, 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 隔板、 紫外线杀菌灯、 保护罩、 伺服电机、 第一 齿轮、 转轴、 滚轮、 把手、 第一开关、 第二开关、 万向滑轮、 蓄电池、 第二齿轮, 所述的隔板位于 箱体内部, 所述的隔板与箱体螺纹相连, 所述的紫外线杀菌灯数量为若干件, 所述的紫外线 杀菌与隔板螺纹相连, 所述的保护罩位于紫外线杀菌灯底部, 所述的保护罩与隔板螺纹相 连, 所述的伺服电机位于箱体内部左侧下端, 所述的伺服电机与箱体螺纹相连, 所述的第一 齿轮位于伺服电机前端, 所述的第一齿轮与伺服电机螺纹相连, 所述的转轴位于。
4、伺服电机 底部, 所述的转轴与箱体转轴相连, 所述的滚轮位于转轴前后两端, 所述的滚轮与转轴螺纹 相连, 所述的把手位于箱体外壁左侧, 所述的把手与箱体螺纹相连, 所述的第一开关位于把 手上端, 所述的第一开关与把手螺纹相连, 所述的第二开关位于把手左侧前后, 所述的第二 开关与把手螺纹相连, 所述的万向滑轮位于箱体右侧底部, 所述的万向滑轮与箱体螺纹相 连, 所述的蓄电池位于壳体内部下端, 所述的蓄电池与壳体螺纹相连, 所述的第二齿轮位于 第一齿轮底部, 所述的第二齿轮与转轴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齿轮啮合 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菌推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底部。
5、两侧还设有盖板, 所 述的盖板与箱体转动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菌推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前端两侧还设有转动门, 所述的转动门与箱体转动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菌推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顶部两侧还设有滑槽, 所 述的滑槽与箱体一体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菌推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内部还设有电磁铁, 所述 的电磁铁与箱体螺纹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菌推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铁一侧还设有固定板, 所 述的固定板与电磁铁螺纹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菌推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内部还设有弹簧, 所述 的弹簧与固定板螺纹相连。
6、。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菌推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一侧还设有卡板, 所述的 卡板与弹簧焊接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菌推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板一侧还设有卡槽, 所述的 卡槽与盖板一体相连。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无菌推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门一侧还设有机械锁, 所述的机械锁与转动门螺纹相连。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026598 U 2 一种无菌推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动, 尤其涉及一种无菌推车。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医院所使用的无菌推车, 因结构简单, 只具备基础的杀菌功能, 推车无法电能 驱动, 使得医护。
7、人员需要通过人力推动, 但通常推车内部都储存大量的医疗用品, 这样也导 致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增加, 且传统的无菌推车不具备相应保护装置, 患者以及无 关人员也可轻易打开, 对推车内部存放的医疗用品进行随意触摸, 而这样也就给医疗用品 的后续使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鉴于以上缺陷, 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无菌推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提供一种无菌推车, 来解决目前传统的无 菌推车, 不具备电能驱动以及没有相应保护装置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菌推车, 包括箱体、 隔板、 紫外线杀菌灯、 保护罩、 伺服电机、。
8、 第一齿轮、 转轴、 滚轮、 把手、 第一开关、 第二开关、 万向滑 轮、 蓄电池、 第二齿轮, 所述的隔板位于箱体内部, 所述的隔板与箱体螺纹相连, 所述的紫外 线杀菌灯数量为若干件, 所述的紫外线杀菌与隔板螺纹相连, 所述的保护罩位于紫外线杀 菌灯底部, 所述的保护罩与隔板螺纹相连, 所述的伺服电机位于箱体内部左侧下端, 所述的 伺服电机与箱体螺纹相连, 所述的第一齿轮位于伺服电机前端, 所述的第一齿轮与伺服电 机螺纹相连, 所述的转轴位于伺服电机底部, 所述的转轴与箱体转轴相连, 所述的滚轮位于 转轴前后两端, 所述的滚轮与转轴螺纹相连, 所述的把手位于箱体外壁左侧, 所述的把手与 箱体。
9、螺纹相连, 所述的第一开关位于把手上端, 所述的第一开关与把手螺纹相连, 所述的第 二开关位于把手左侧前后, 所述的第二开关与把手螺纹相连, 所述的万向滑轮位于箱体右 侧底部, 所述的万向滑轮与箱体螺纹相连, 所述的蓄电池位于壳体内部下端, 所述的蓄电池 与壳体螺纹相连, 所述的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底部, 所述的第二齿轮与转轴螺纹相连, 且 所述的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齿轮啮合相连。 0005 进一步, 所述的箱体底部两侧还设有盖板, 所述的盖板与箱体转动相连。 0006 进一步, 所述的箱体前端两侧还设有转动门, 所述的转动门与箱体转动相连。 0007 进一步, 所述的隔板顶部两侧还设有滑槽, 。
10、所述的滑槽与箱体一体相连。 0008 进一步, 所述的滑槽内部还设有电磁铁, 所述的电磁铁与箱体螺纹相连。 0009 进一步, 所述的电磁铁一侧还设有固定板, 所述的固定板与电磁铁螺纹相连。 0010 进一步, 所述的固定板内部还设有弹簧, 所述的弹簧与固定板螺纹相连。 0011 进一步, 所述的弹簧一侧还设有卡板, 所述的卡板与弹簧焊接相连。 0012 进一步, 所述的卡板一侧还设有卡槽, 所述的卡槽与盖板一体相连。 0013 进一步, 所述的转动门一侧还设有机械锁, 所述的机械锁与转动门螺纹相连。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该无菌推车, 使用时, 医护人员首先打开第一开关, 使该装置整 。
11、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026598 U 3 体通电, 使得电磁铁得电产生吸引力将卡板吸附, 继而实现卡板与卡槽的分离, 使盖板能够 打开, 而后, 医护人员便可握住把手, 按下第二开关, 第二开关11有左右两件, 可以任意开启 单独一个, 便于医护人员左右手操作, 使伺服电机启动, 通过伺服电机的作用, 使第一齿轮 带动第二齿轮联动转轴旋转, 从而使得滚轮跟随转动, 继而通过滚轮的转动, 使该装置产生 移动, 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而后, 医护人员可通过把手调整万向滑轮的方向即使得该 装置移动方向改变, 当该装置移动到医护人员需要的位置后, 便可松开第二开关, 使得伺服 。
12、电机停止工作即该装置停止移动, 而后, 医护人员可打开机械锁, 将转动门打开, 使箱体内 部露出, 此时, 医护人员便可将药品及相应的医疗器具放入隔板形成的储物空间内, 同时, 紫外线杀菌灯因单独供电, 所以能够实时对隔板内部的物品进行有效杀菌, 从而保证了箱 体内的无菌状态, 该无菌推车, 结构巧妙, 功能强大, 不仅能够对存放物品进行有效的杀菌 消毒, 保证该装置内部的无菌状态, 还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 使该装置能够电能驱动, 避免 人工推动该装置, 极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同时, 医护人员可打开盖板, 将部分体 积较大的物品放入箱体内部, 便于存放较大物品, 当电磁铁断电后, 通。
13、过弹簧的作用, 使得 卡板进入卡槽即实现盖板上锁的效果, 保护罩是为了对紫外线杀菌灯进行保护, 避免紫外 线杀菌灯在搬运物品时受到外力碰撞出现损坏, 蓄电池是为了给电磁铁、 伺服电机以及紫 外线杀菌灯提供能量供应。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无菌推车主视图; 0016 图2是无菌推车剖视图; 0017 图3是无菌推车俯视图; 0018 图4是卡板局部放大图。 0019 箱体1、 隔板2、 紫外线杀菌灯3、 保护罩4、 伺服电机5、 第一齿轮6、 转轴7、 滚轮8、 把 手9、 第一开关10、 第二开关11、 万向滑轮12、 蓄电池13、 第二齿轮14、 盖板101、 转动门102、 滑 槽10。
14、3、 电磁铁104、 固定板105、 弹簧106、 卡板107、 卡槽108、 机械锁109。 002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在下文中, 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 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 彻理解, 然而,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 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 在其他情况下, 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0022 如图1、 图2、 图3、 图4所示, 一种无菌推车, 包括箱体1、 隔板2、 紫外线杀菌灯3、 保护 罩4、 伺服电机5、 第一齿轮6、 转轴7、 滚轮8、 把手9、 。
15、第一开关10、 第二开关11、 万向滑轮12、 蓄 电池103、 第二齿轮14, 所述的隔板2位于箱体1内部, 所述的隔板2与箱体1螺纹相连, 所述的 紫外线杀菌灯3数量为若干件, 所述的紫外线杀菌3与隔板2螺纹相连, 所述的保护罩4位于 紫外线杀菌灯3底部, 所述的保护罩4与隔板2螺纹相连, 所述的伺服电机5位于箱体1内部左 侧下端, 所述的伺服电机5与箱体1螺纹相连, 所述的第一齿轮6位于伺服电机5前端, 所述的 第一齿轮6与伺服电机5螺纹相连, 所述的转轴7位于伺服电机5底部, 所述的转轴7与箱体1 转轴相连, 所述的滚轮8位于转轴7前后两端, 所述的滚轮8与转轴7螺纹相连, 所述的把手。
16、9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026598 U 4 位于箱体1外壁左侧, 所述的把手9与箱体1螺纹相连, 所述的第一开关10位于把手9上端, 所 述的第一开关10与把手9螺纹相连, 所述的第二开关11位于把手9左侧前后, 所述的第二开 关11与把手9螺纹相连, 所述的万向滑轮12位于箱体1右侧底部, 所述的万向滑轮12与箱体1 螺纹相连, 所述的蓄电池13位于壳体1内部下端, 所述的蓄电池13与壳体1螺纹相连, 所述的 第二齿轮14位于第一齿轮6底部, 所述的第二齿轮14与转轴7紧配相连, 且所述的第二齿轮 与第一齿轮齿轮啮合相连, 所述的箱体1底部两侧还设有盖板101, 所述的。
17、盖板101与箱体1 转动相连, 所述的箱体1前端两侧还设有转动门102, 所述的转动门102与箱体1转动相连, 所 述的隔板2顶部两侧还设有滑槽103, 所述的滑槽103与箱体1一体相连, 所述的滑槽103内部 还设有电磁铁104, 所述的电磁铁104与箱体103螺纹相连, 所述的电磁铁104一侧还设有固 定板105, 所述的固定板105与电磁铁104螺纹相连, 所述的固定板105内部还设有弹簧106, 所述的弹簧106与固定板105螺纹相连, 所述的弹簧106一侧还设有卡板107, 所述的卡板107 与弹簧106焊接相连, 所述的卡板107一侧还设有卡槽108, 所述的卡槽108与盖板101。
18、一体相 连, 所述的转动门102一侧还设有机械锁109, 所述的机械锁109与转动门102螺纹相连。 0023 该无菌推车, 使用时, 医护人员首先打开第一开关10, 使该装置整体通电, 使得电 磁铁104得电产生吸引力将卡板107吸附, 继而实现卡板107与卡槽108的分离, 使盖板101能 够打开, 而后, 医护人员便可握住把手9, 按下第二开关11, 第二开关11有左右两件, 可以任 意开启单独一个, 便于医护人员左右手操作, 使伺服电机5启动, 通过伺服电机5的作用, 使 第一齿轮6带动第二齿轮14联动转轴7旋转, 从而使得滚轮8跟随转动, 继而通过滚轮8的转 动, 使该装置产生移动,。
19、 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而后, 医护人员可通过把手9调整万向滑 轮12的方向即使得该装置移动方向改变, 当该装置移动到医护人员需要的位置后, 便可松 开第二开关11, 使得伺服电机5停止工作即该装置停止移动, 而后, 医护人员可打开机械锁 109, 将转动门102打开, 使箱体1内部露出, 此时, 医护人员便可将药品及相应的医疗器具放 入隔板2形成的储物空间内, 同时, 紫外线杀菌灯3因单独供电, 所以能够实时对隔板2内部 的物品进行有效杀菌, 从而保证了箱体1内的无菌状态, 同时, 医护人员可打开盖板101, 将 部分体积较大的物品放入箱体1内部, 便于存放较大物品, 当电磁铁104断电。
20、后, 通过弹簧 106的作用, 使得卡板107进入卡槽108即实现盖板101上锁的效果, 保护罩4是为了对紫外线 杀菌灯3进行保护, 避免紫外线杀菌灯3在搬运物品时受到外力碰撞出现损坏, 蓄电池13是 为了给电磁铁104、 伺服电机5以及紫外线杀菌灯3提供能量供应。 0024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 发, 不仅过创造性的劳动, 所做出的种种变换, 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026598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026598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026598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