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黄制剂及其用途.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8275064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92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188773.7

申请日:

20071120

公开号:

CN101439090A

公开日:

200905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539,A61K9/08,A61K9/10,A61K9/14,A61P11/00

主分类号:

A61K36/539,A61K9/08,A61K9/10,A61K9/14,A61P11/00

申请人:

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江厚生,王秀敏,崔晓霞

地址:

100081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二区312室

优先权:

CN200710188773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 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银黄制剂及其用途。进一步,本发明涉及一种银黄组合物,该组合物由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组成,及涉及所述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畜禽慢性呼吸道病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银黄组合物,该组合物由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组成,其特征在于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与黄芩提取物中黄芩苷的含量比为1:13.5~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该组合物制成可溶性粉、口服液或注射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畜禽慢性呼吸道病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畜禽为鸡、鸭、鹅、猪、牛、羊,狗或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畜禽为鸡或猪。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银黄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家畜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的药物中的用 途。

背景技术

鸡慢性呼吸道病(CRD)是由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感染 引起的一种鸡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MG分布于世界各国,可通过水平和垂 直方式传播,因此,它在鸡群中可长期存在和蔓延。根据血清学调查,鸡群的感 染率为70%~80%。本病的死亡率一般不高,但在继发或并发其他疾病时,其病 死率可高达40%以上。另据统计,MG感染鸡群后,雏鸡的弱雏率增加10%左右, 蛋鸡的产蛋率下降10%~20%,肉鸡的体重减少38%,出栏期延长,饲料转化率 降低20%,并可间接地引起大量的药费开支,同时造成禽产品中药物残留。因此, 该病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用疫苗预防本病是较理想手段。因此,人们在疫苗研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现用的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两种。由于支原体培养条件苛刻,所以制 造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的成本较高。有时由于培养条件不良还可使鸡毒支原体某 些免疫保护性抗原不能充分表达,造成灭活疫苗免疫不确实。近年来研究发现, 鸡MG感染的免疫机制以细胞免疫为主,而灭活疫苗诱导的免疫以体液免疫为主, 因此灭活苗有一定的局限性。弱毒苗虽然既可诱导体液免疫也可诱导细胞免疫, 但现行的弱毒疫苗如F株、TS211株的毒力不够稳定,有时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 有时有严重反应等缺点。此外,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一个共同弱点是虽然可产 生一定的免疫保护,但不够坚强,也不能阻止感染,免疫鸡群在饲养管理不良的 情况下仍可大批发病,免疫失败时有发生。

由于MG对部分抗生素敏感,同时由于本病常并发其他细菌的感染,因此对 本病治疗常使用抗菌药物。但由于病原体对抗菌素类药物极易产生耐药性,因此 在临床中治疗本病时,疗效常常不尽人意。而在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的今天, 抗生素的残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给即将上市的肉鸡及产蛋鸡使用大量抗生素显 然不利于人类的健康。

近几年来,用中药防治鸡慢性呼吸道病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杨斌等用 柴胡、黄芩、鱼腥草、穿心莲、大青叶、葛根、野菊花、麻黄、杏仁、甘草等中 药制成的病毒I号(水剂),用于自然感染MG土杂鸡的治疗,结果病毒I号达到与酒 石酸泰乐菌素相同的治疗效果。郭小清等用板蓝根、大青叶、甘草、蟾酥、茵陈、 连翘、鱼腥草、射干、蒲公英、木香、白头翁、冰片等制成颗粒剂,治疗人工感 染的雏鸡慢性呼吸道病,效果与临床上常用的甲磺酸达氟沙星相当(p>0.05),比罗 红霉素、酒石酸泰乐菌素要好(p<0.05),且不影响鸡只的正常增重。李中武等以石 决明、黄药子、黄芩、白药子、陈皮、苍术、桔梗、栀子、郁金、胆草、三仙、 鱼腥草、苏叶、紫菀、大黄、苦参、甘草组方,研末,结合硫酸卡那霉素治疗产 蛋鸡慢性呼吸道病,结果用药后3~5天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采食量有所增加,8~ 10天后产蛋开始回升,治愈率达98%以上。

所有中药防治鸡慢性呼吸道病的研究结果都证明,中药完全可以防治该病, 治疗效果可达到或超过常用抗菌药的水平,且不产生抗药性,加上中药的低毒性, 因此用中药防治鸡慢性呼吸道病具有显见的优越性。但目前使用的一些成方制剂 也存在着不足,如有的使用传统的中药制作工艺制成散剂,使得一些有效成分不 能很好地被利用,生物利用度低。为了达到有效的剂量,必需使配方中药物的用 量增加,这样就造成了中药资源的浪费。另外,由于大多数散剂是中草药经粉碎 混合而成,其中的纤维素的含量很高,根据鸡消化道的生理特点,纤维素的增加 会影响鸡正常的消化功能。有的制剂处方庞大,为了发挥单味药的作用效果就必 须增加总的用药量,同样带来上述弊端。有的处方未经现代药理学研究,其作用 机理不明了,也无法判定其是否具有潜在的不良反应,临床推广应用存在一定的 难度。

猪气喘病亦称地方性流行性肺炎、猪霉形体肺炎、猪支原体肺炎,是猪的一 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和气喘,病变特性是融合性支气管肺炎, 常发生于肺脏前腹侧。本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发病率一般在50%~80%。在 国内部分省、市猪场检查,阳性率在30%~50%。患猪长期生长发育不良,生长 速度下降15.9%,饲料利用率降低13.8%。在一般情况下,本病死亡率不高,但 若有其它病原混合感染,饲养管理不善以及环境差等因素也会造成严重的死亡, 给养猪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更为严重的是本病引起猪免疫力的下降,导致其他 疾病的继发感染或并发感染,使损失明显加重。长期以来,该病被认为是常发、 经济意义重大的猪病之一。

虽然本病病原体是猪肺炎支原体,但由于支原体感染先附着在气管及支气管 的纤毛上皮细胞,引起纤毛变短变少,纤毛正常的摆动功能显著下降,以致无法 排除肺泡分泌液、空气源的微细粉尘和各种致病原,为继发性感染大开方便之门, 所以自然发生的猪气喘病大都是混合感染。常见的继发性病原体有巴氏杆菌、肺 炎球菌、嗜血杆菌、沙门氏菌、各种化脓性细菌、猪鼻支原体等。

猪肺炎支原体只感染猪的呼吸道粘膜,各种年龄的猪似乎对肺炎支原体敏感 性相同。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由于母猪将猪肺支原体传给仔猪,使得 很多猪群中喘气病持续存在。一旦猪群中有几头猪被感染,就会在同圈猪之间传 播,特别是在断奶时将猪混群以后更是如此。本病一旦传入,如不采取严密措施 很难彻底扑灭。

现在,商业化菌苗接种已成为猪场防制气喘病非常重要的手段。猪气喘病疫 苗有多种,包括兔化弱毒苗、无细胞弱毒冻干菌和灭活菌。据报道,它们的效果 都比较理想。但需根据猪场类型、生产方式和猪场中的感染类型采用不同的接种 方案,且控制该病时还应当将免疫接种与管理因素结合起来进行,一旦某些环节 有偏差,就会导致免疫失败,所以猪气喘病仍然是当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因素。

脉冲性使用抗生素可减缓疾病的临床症状和避免继发感染的发生。常用的抗 生素有四环素、泰乐菌素、林可霉素、喹诺酮类。但总的来说,使用抗生素不会 阻止感染发生,且一旦停止用药,疾病很快就会复发。在生产实践中常预防性使 用抗生素,这易导致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再想彻底杀灭病原体,将十分困难。同 样,由于持续使用抗生素引起药物残留,从而降低肉质,而且费用也随之提高。

用中药防治猪气喘病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郭小清等用蟾蜍、合成牛黄、黄 连、香附、雄黄、皂角、桔梗、山豆根、甘草、明矾、干姜等组成“镇喘散”, 用于治疗猪气喘病,效果与磷酸泰乐菌素相当,且对猪只无毒副作用。孔祥臣等 用麻黄、淡竹叶、甘草、桔梗、远志、枇杷叶、瓜蒌等组成方剂,水煎或粉碎后 拌入饲料中喂发病猪,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还有一些用中西兽医结合的方法 治疗猪气喘病,也有不错的疗效。

但目前使用的一些成方制剂也同样存在着不足,如汤剂已无法在现代化养猪 场中推广使用。使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制成散剂,使得一些有效成分不能很好地被 利用,生物利用度低,造成中药资源的浪费。有的制剂处方庞大,为了发挥单味 药的作用效果就必须增加总的用药量,同样带来上述弊端。有的处方未经现代药 理学研究,其作用机理不明了,也无法判定其是否具有潜在的不良反应。

银黄制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药物之一,由金银花,黄芩两味中药配伍并 经提取加工制成。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中,发现了它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和临床 功能,用于风热范肺而致发热、咳嗽、咽病等症。对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 炎、咽炎见上述症候群者均有较好疗效,临床效果较好。

最早的剂型仅银黄汤一种,随着剂型研究的不断发展,人医现已研制出口服 液、片剂(包括含片)、注射剂、冲剂、丸剂、散剂、灌肠剂、漱口液、喷雾剂、 气雾剂等十几种剂型,并根据不同剂型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治疗人类 疾病。具体请参见CN1398626A、CN1323322A、CN101007059A、CN1634461A、 CN1506078A、CN1616050A、CN1939409A、CN1939408A、CN1768785A、CN1424084A、 CN1939407A、CN1100653A、CN1742776A、CN1114891A和CN1575813A等。

但在兽医领域,可用的银黄制剂尚少,目前还没有将银黄制剂用于治疗鸡毒 支原体感染及猪气喘病方面的报道。发明人在本发明中验证了银黄制剂在治疗鸡、 猪支原体感染方面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黄组合物,该组合物由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组成, 其特征在于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与黄芩提取物中黄芩苷的含量比为 1:13.5~6:1。

另一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将本发明组合物制成可溶性粉、口服液或注射 剂。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银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畜禽慢性呼吸道病感染的药物中的 用途,所述的畜禽为鸡、鸭、鹅、猪、牛、羊,狗或兔,优选为鸡或猪。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作中兽药的银黄可溶性粉制剂,其主要成分是金银花提取 物和黄芩提取物,其中每克银黄可溶性粉中含金银花以绿原酸(C16H1809)计, 不得少于1.7mg,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011)计,不得少于18.0mg。

本发明银黄可溶性粉的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主治鸡大肠杆菌病。 与同类散剂相比,不仅药味少,而且有效成分提取完全,使有效成分全面,疗效 更加突出。因为鸡的肠道短,消化粗纤维能力差,生药提取后,明显减少了粗纤 维含量,利于鸡的吸收。提取后显著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强了疗效。本 药经饮水给药,用药简单方便,药量容易控制;以提取物制成粉剂,体积小,保 存运输方便,易为广大养殖户和经销商所接受。同时,大力推广银黄可溶性粉后, 可明显减少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应用,提高肉蛋品质,保障人类健康,社会效益 显著。

本发明药物质量稳定,药效高,疗效好。为表明本发明药物的稳定性、疗效 好,我们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本发明银黄可溶性粉制备工艺

具体步骤:

称取金银花提取物48.0g,黄芩提取物32.0g,碳酸氢钠40g,加葡萄糖至 1000g,混合均匀,分装,既得药品1。

称取金银花提取物900.0g,黄芩提取物10.0g,碳酸氢钠20g,加葡萄糖至 1000g,混合均匀,分装,既得药品2。

称取金银花提取物40g,黄芩提取物20g,碳酸氢钠20g;加葡萄糖至1000g, 分装,既得药品3。

实施例2:本发明银黄口服液制备工艺

具体步骤:

称取金银花提取物48.0g,黄芩提取物32.0g,加纯化水600ml,搅拌使之呈 悬浮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0~7.0使其溶解,补加纯化水至1000ml, 分装,既得药品4。

称取金银花提取物900.0g,黄芩提取物10.0g,加纯化水600ml,搅拌使之呈 悬浮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0~7.0使其溶解,补加纯化水至1000ml, 分装,既得药品5。

称取金银花提取物40g,黄芩提取物20g,加纯化水600ml,搅拌使之呈悬浮液, 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0~7.0使其溶解,补加纯化水至1000ml,分装,既 得药品6。

实施例3:本发明银黄注射液制备工艺

具体步骤:

称取金银花提取物16.0g,黄芩提取物10.0g,加注射用水600ml,搅拌使之 呈悬浮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0~7.0使其溶解,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 微孔滤膜过滤,分装于安瓿瓶中,熔封,115℃灭菌30分钟,灯检,包装,既得 药品7。

称取金银花提取物300.0g,黄芩提取物4.0g,加注射用水600ml,搅拌使之呈 悬浮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0~7.0使其溶解,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 微孔滤膜过滤,分装于安瓿瓶中,熔封,115℃灭菌30分钟,灯检,包装,既得 药品8。

称取金银花提取物14.5g,黄芩提取物6.7g,加注射用水至600ml,搅拌使之 呈悬浮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0~7.0使其溶解,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 微孔滤膜过滤,分装于安瓿瓶中,熔封,115℃灭菌30分钟,灯检,包装,既得 药品9。

实验例

实验例1:银黄可溶性粉对鸡毒支原体感染的防治效果

鸡毒支原体感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infection)是以咳嗽,喷嚏, 气管啰音和全呼吸道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临床上曾被称为鸡慢性呼吸道病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目前防治该病的疫苗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且病原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日趋严重,故迄今仍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疾病之一。因 此,研制有效的防治药品将具有重要意义。银黄可溶性粉是由金银花提取物和黄 芩提取物组方,经加工而成的可溶性粉,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宣肺功效,对多种 细菌感染性疾病有效。为了表明本发明对鸡毒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性,本试验进行 了临床效果观察。

试验药物:本发明银黄可溶性粉药品1、2、3,酒石酸泰乐菌素、青霉素、醋 酸铊、标准鸡毒支原体抗原和血清。

实验动物:7542只AA肉鸡,16~35日龄,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鉴别、 病理学变化、病原分离鉴定及血清学检查,确诊为鸡毒支原体感染;其中64.56 %合并感染大肠杆菌。从病鸡群采集的血清样品,4℃保存,不能冻结。

试验方法:

1 建立诊断

依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鉴别,病理学变化、病原分离鉴定及血清学检 查综合判断。

1.1 流行病学调查按常规方法进行。

1.2 病理剖检变化按常规方法进行。

1.3 实验室检查

1.3.1 细菌分离培养按常规方法进行。

1.3.2 支原体分离、鉴定

活鸡从鼻腔、气管、食管、泄殖腔中取样。死鸡从鼻腔、眶下窦、气管采样, 另吸取眶下窦和关节渗出物或结膜囊内冲洗物,制成样品混悬液,每1mL加入青 霉素2000IU、1:4000醋酸铊,将该样品混悬液1:8接种于支原体液体培养基中, 依次10倍稀释至10-3,密封,37℃培养。同时将样品接种于支原体固体培养基中, 于含5%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每天检查液体培养基酸碱度,发现pH值变化后 立即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可见中 央突起呈荷包蛋样(有时不典型),再进一步做血清学鉴定。

快速平板凝集试验(RSA)

室温中加入一滴(0.02mL)血清于白瓷板或玻板上,再加等量结晶紫染色抗 原,用棉签或火柴棒将其混合成直径为2cm的液滴,轻轻摇动玻板使之混合均匀。 试验设阳性血清及阴性血清对照。

判定标准室温条件下,2min内发生完全凝集,判为可疑,该血清经过56℃ 30min处理后,重复试验,若仍出现较强凝集反应,或在稀释后的24h或更高出现 凝集者,则判定待检血清为阳性。

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

首先做微量血凝试验测定标准鸡毒支原体抗原的血凝效价。

HA:在“V”形微量反应扳中进行。每孔加入25μl生理盐水。用稀释棒蘸取 鸡毒支原体标准抗原(预先作5倍稀释)1滴(25μl),从第一孔起,依次作倍比 稀释,至最后一孔,弃取稀释棒内的一滴。每孔加入0.5%鸡红细胞悬液25μl, 并设不加鸡毒支原体标准抗原的红细胞对照孔,立即在振荡器上摇匀,置湿盒内 37℃感作,30分钟左右观察结果。以红细胞完全凝集的病毒液最高稀释度为判定 血凝价的终点。

HI:将上述HA试验中的血凝价滴度除以4的值作为本试验的血凝抗原(即4 个血凝单位)例如血凝滴度为320倍,那么4个血凝单位即为80倍,将上述鸡毒 支原体标准抗原稀释80倍,应用不同稀释度的病鸡血清中和之后,再做血凝试验, 能达到完全抑制血凝作用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即为血凝抑制价。

判定标准病鸡鸡毒支原体抗体滴度超过1:40时,为阳性。

2 试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将7542只自然发病的鸡毒支原体感染病鸡随机分为5组,试验1组为对照组, 不做处理;试验2组为银黄可溶性粉药品1治疗组,试验3组为银黄可溶性粉药 品2治疗组,试验4组为银黄可溶性粉药品3治疗组,银黄可溶性粉的用量为在 1L饮水中加入银黄可溶性粉1g;试验5组为酒石酸泰乐菌素治疗组,以1g泰乐 菌素兑水2.0kg,令患鸡自由饮服,连续给药5d。

3 观察指标

依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鉴别,病理学变化、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 查确定诊断。经药物治疗,观察各试验组的病死数、康复数、治愈时间与生长发 育情况等;计算病死率、治愈率等,以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间的差异。

4 结果

4.1 病鸡诊断结果

依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鉴别、病理学变化和病原分离鉴定,确诊吉林 省德惠市2个乡镇3个养鸡场的7542只16~35日龄AA肉鸡所患疾病为鸡毒支原体感 染;其中64.56%合并感染大肠杆菌。

4.1.1 主要临床症状

鸡群中陆续发病。病鸡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被毛松乱;随之出现呼吸道 症状,入夜可清楚听见病鸡气管发出的咝咝声。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病鸡症状 较重,鸡张口喘息,常常伸头直项,冠髯青紫;从鼻孔中流出鼻涕,开始为清水 样,到后期可从鼻孔中挤压出粘稠的脓样分泌物,严重阻塞一侧或两侧鼻孔。也 常见病鸡流眼泪的现象,常一侧眼险肿胀,有时两侧同时出现肿胀,按压有轻微 的波动感,有的鸡因粘稠分泌物使上下眼险粘合,有的鸡眼球萎缩甚至失明。

4.1.2 病理剖检变化

鼻孔、鼻窦、气管和肺脏中出现较多的黏液性或卡他性分泌物,气管壁轻微 水肿。随着有的气囊浑浊,明显增厚,失去弹性,气囊壁上出现灰黄色到黄色的 干酪样渗出物,呈珠状、片状或块状。大多数混合感染病例,在发生典型气囊炎 的同时,见到纤维素性或纤维性脓性肝周炎和心包炎。个别病鸡出现关节炎,关 节周围组织水肿,关节液增多,有的清亮,有的浑浊,有的呈奶油状。

4.1.3 实验室诊断

4.1.3.1 支原体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物为鸡毒支原体。

4.1.3.2 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结果,相当一部分鸡(64.56%)有大肠杆菌混合 感染。

4.2 银黄可溶性粉对鸡毒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效果

服用银黄可溶性粉后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未经治疗的对照组自愈率为89.22 %,虽然致死率并不高,但症状恢复缓慢;银黄可溶性粉治疗组治愈率达到99.09 %,显著高于酒石酸泰乐菌素治疗组(P<0.01),见表1。

表1 银黄可溶性粉对鸡毒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效果

4.3 银黄可溶性粉对鸡毒支原体感染合并大肠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鉴别、病理学变化和病原分离鉴定所确诊的7542 只毒支原体感染病鸡中,有4869只合并感染了大肠杆菌,占64.56%。合并感染 者不仅症状较重,而且病死率(16.23%)也高于单纯毒支原体感染(10.78%,P <0.01)。然而银黄可溶性粉对该型鸡毒支原体感染病例仍然有效,治愈率达到 98.18%,与对单纯毒支原体感染的治愈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银黄可溶性粉对鸡毒支原体感染合并大肠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实验例2:银黄口服液对鸡毒支原体感染的防治效果

试验药物:本发明银黄口服液药品4、5、6,酒石酸泰乐菌素、青霉素、醋酸铊、 标准鸡毒支原体抗原和血清。

实验动物:2295只AA肉鸡,16~35日龄,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鉴别、病理 学变化、病原分离鉴定及血清学检查,确诊为鸡毒支原体感染;其中56.73%合并 感染大肠杆菌。从病鸡群采集的血清样品,4℃保存,不能冻结。

试验方法

1 建立诊断

依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鉴别,病理学变化、病原分离鉴定及血清学检 查综合判断。

1.1 流行病学调查按常规方法进行。

1.2 病理剖检变化按常规方法进行。

1.3 实验室检查

1.3.1 细菌分离培养常规方法。

1.3.2 支原体分离、鉴定

活鸡从鼻腔、气管、食管、泄殖腔中取样。死鸡从鼻腔、眶下窦、气管采样, 另吸取眶下窦和关节渗出物或结膜囊内冲洗物,制成样品混悬液,每mL加入青霉 素2000IU、1:4000醋酸铊,将该样品混悬液1:8接种于支原体液体培养基中,依 次10倍稀释至10-3,密封,37℃培养。同时将样品接种于支原体固体培养基中, 于含5%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每天检查液体培养基酸碱度,发现pH值变化后 立即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可见中 央突起呈荷包蛋样(有时不典型),再进一步做血清学鉴定。

快速平板凝集试验(RSA)

室温中加入一滴(0.02mL)血清于白瓷板或玻板上,再加等量结晶紫染色抗 原,用棉签或火柴棒将其混合成直径为2cm的液滴,轻轻摇动玻板使之混合均匀。 试验设阳性血清及阴性血清对照。

判定标准室温条件下,2min内发生完全凝集,判为可疑,该血清经过56℃ 30min处理后,重复试验,若仍出现较强凝集反应,或在稀释后的24h或更高出现 凝集者,则判定待检血清为阳性。

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

首先做微量血凝试验测定标准鸡毒支原体抗原的血凝效价。

HA:在“V”形微量反应扳中进行。每孔加入25μl生理盐水。用稀释棒蘸取 鸡毒支原体标准抗原(预先作5倍稀释)1滴(25μl),从第一孔起,依次作倍比 稀释,至最后一孔,弃取稀释棒内的一滴。每孔加入0.5%鸡红细胞悬液25μl, 并设不加鸡毒支原体标准抗原的红细胞对照孔,立即在振荡器上摇匀,置湿盒内 37℃感作,30分钟左右观察结果。以红细胞完全凝集的病毒液最高稀释度为判定 血凝价的终点。

HI:将上述HA试验中的血凝价滴度除以4的值作为本试验的血凝抗原(即4 个血凝单位)例如血凝滴度为320倍,那么4个血凝单位即为80倍,将上述鸡毒 支原体标准抗原稀释80倍,应用不同稀释度的病鸡血清中和之后,再做血凝试验, 能达到完全抑制血凝作用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即为血凝抑制价。

判定标准 病鸡鸡毒支原体抗体滴度超过1:40时,为阳性。

2 试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将993只单纯鸡毒支原体感染病鸡和1302只合并感染大肠杆菌的病鸡分别随 机分为5组,试验1组为对照组,不做处理;试验2组为银黄口服液药品4治疗 组,试验3组为银黄口服液药品5治疗组,试验4组为银黄口服液药品6治疗组, 银黄口服液的用量为1mL银黄口服液兑水1.0kg(1.0‰);试验5组为泰乐菌素治 疗组,以1g泰乐菌素兑水2.0kg,令患鸡自由饮服,连续给药5d。

3 观察指标

依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鉴别,病理学变化、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 查确定诊断。经药物治疗,观察各试验组的病死数、康复数、治愈时间与生长发 育情况等;计算病死率、治愈率等,以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间的差异。

4 结果

4.1 病鸡诊断结果

依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鉴别、病理学变化和病原分离鉴定,确诊吉林 省德惠市达家沟养鸡场的2295只AA肉鸡,为鸡毒支原体感染。其中993只为单纯鸡 毒支原体感染,占43.27%;1302只合并感染大肠杆菌,占56.73%。

4.1.1 主要临床症状

鸡群中陆续发病。病鸡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被毛松乱;随之出现呼吸道 症状,入夜可清楚听见病鸡气管发出的咝咝声。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病鸡症状 较重,鸡张口喘息,常常伸头直项,冠髯青紫;从鼻孔中流出鼻涕,开始为清水 样,到后期可从鼻孔中挤压出黏稠的脓样分泌物,严重阻塞一侧或两侧鼻孔。也 常见病鸡流眼泪的现象,常一侧眼睑肿胀,有时两侧同时出现肿胀,按压有轻微 的波动感,有的鸡因黏稠分泌物使上下眼睑粘合,有的鸡眼球萎缩甚至失明。

4.1.2 病理剖检变化

鼻孔、鼻窒、气管和肺脏中出现较多的黏液性或卡他性分泌物,气管壁轻微 水肿。随着有的气囊浑浊,明显增厚,失去弹性,气囊壁上出现灰黄色到黄色的 干酪样渗出物,呈珠状、片状或块状。大多数混合感染病例,在发生典型气囊炎 的同时,见到纤维素性或纤维性脓性肝周炎和心包炎。个别病鸡出现关节炎,关 节周围组织水肿,关节液增多,有的清亮,有的浑浊,有的呈奶油状。

4.1.3 实验室诊断

4.1.3.1 支原体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物为鸡毒支原体。

4.1.3.2 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结果,相当一部分鸡(56.73%)有大肠杆菌混合感 染。

4.2 银黄口服液对单纯鸡毒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效果

服用银黄口服液后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未经治疗的对照组自愈率为85.85%, 虽然致死率并不高,但症状恢复缓慢;银黄口服液组治愈率达到98.79%,显著高 于泰乐菌素治疗组(P<0.05)。

表1 银黄口服液对鸡毒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效果

4.3 银黄口服液对鸡毒支原体感染合并大肠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本试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鉴别、病理学变化和病原分离鉴定所确 诊的2295只毒支原体感染病鸡中,有1302只合并感染了大肠杆菌,占56.73%。 银黄口服液对该型鸡毒支原体感染病例仍然有效,银黄口服液治疗组治愈率达到 98.17%,与对单纯毒支原体感染的治愈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表2)。

表2 银黄口服液对鸡毒支原体合并大肠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实验例3:银黄注射液对猪气喘病的治疗效果

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呼吸困难和咳嗽为主症的传染 病,因菌苗保护率不高而迄今仍广为发生。猪肺炎支原体对磺胺类和青霉素等多 种抗生素已产生较强耐药性,因而,研制更加高效、安全的治疗药物十分必要。 银黄注射液为金银花、黄芩等提取物精加工制成的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抗菌 消炎的作用,主要用于畜禽外感发热、肺炎气喘和由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为了观察银黄注射液治疗猪气喘病的效果,本试验从不同猪场选取315头自然感 染的气喘病病猪,分组隔离饲养,使用银黄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了该药治疗猪 气喘病的效果。

试验药物:本发明银黄注射液药品7、8、9,酒石酸泰乐菌素注射液、抗原致敏的 醛化红细胞诊断液、标准阳性血清。

实验动物:自然感染的猪气喘病患猪315头,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 化、间接血凝试验确诊;均为急性型,慢性型未选;长白杂交商品代,3~10周龄。

试验方法:

1 建立诊断

依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鉴别,病理学变化、病原分离鉴定及血清学检 查综合判断。

2 试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将315头自然发病的猪气喘病病猪按饲养场各自随机分为5组,分组情况见表1。 试验1组为对照组,不做处理,隔离观察;试验2组为银黄注射液药品7治疗组, 试验3组为银黄注射液药品8治疗组,试验4组为银黄注射液药品9治疗组,银 黄可溶性粉的用量按每次每头肌肉注射银黄注射液0.1ml/kg;试验5组为酒石酸 泰乐菌素治疗组,按每次每头肌肉注射酒石酸泰乐菌素注射液10mg/kg。以上各组, 每天用药2次,连续给药5d。

3 观察指标

搜集并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主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判断病原分离鉴 定结果,记录各试验组的病死数、治愈数,计算病死率与治愈率,以统计学方法 比较各组间的差异。

4 结果

4.1 诊断建立

4.1.1 发病情况与主要临床症状

自2004年12月初开始,由于当地气温多变,致使多个养猪场1~2月龄仔猪 大量发生以喘咳为主要症状的呼吸道疾病。同窝猪几乎同时突然发作,呼吸困难, 呼吸次数每分钟可达60~120次,呈明显的腹式呼吸,严重者呈犬坐势,伸头直 项,张口喘气,口鼻流沫,咳嗽次数少而低沉。无继发感染时体温一般不高,个 别体温升高到40℃,当病猪呼吸困难时,精神沉郁,食欲大减,甚至窒息死亡。 病情稍缓者咳嗽增加,咳嗽时站立不动,拱背,伸颈,头下垂,用力咳嗽多次, 个别病例呈连续痉挛性咳嗽,动则喘息不止。

4.1.2 主要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见于肺、肺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肺脏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 在心叶、尖叶、中间叶及部分病例的隔叶出现融合性支气管肺炎,两侧对称,与 正常肺组织界限明,病变部呈灰红色或淡红色,半透明状,质度增加,呈肉样变, 其病变以心叶和尖叶最为显著。有的肺叶病变呈灰白色或灰黄色,成为“胰变” 或“虾肉样变”。切开病灶,从小支气管内流出浑浊、灰白色、带泡沫的浆液性或 粘液性的液体,肺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显著肿大,呈灰白色,髓样肿胀,切面 稍外翻,湿润,有时边缘轻度出血。

4.1.3 血清学检查结果间接血凝试验均为阳性(12头阴性猪未选为试验动物)。

通过以上综合分析判断,确诊为猪气喘病(支原体性肺炎)。

4.2 银黄注射液的治疗效果

第2、3组病猪用银黄注射液及泰乐菌素注射液治疗后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12h后,病情逐渐趋于缓解,呼吸渐显平稳,精神好转,24h后已有食欲;48h后病 猪各项症状大为减轻;72h后体温、呼吸、精神及饮食欲恢复正常。银黄注射液组 及泰乐菌素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银黄注射液治疗组治愈率与泰 乐菌素治疗组疗效相当(P>0.05)。

表1 银黄注射液对猪气喘病的治疗效果

银黄注射液由传统中药金银花和黄芩提取物加工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宣肺 平喘功效,对于动物多种细菌、支原体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试验证 明,银黄注射液对自然感染发病的猪气喘病也有很高疗效。病猪以银黄注射液治 疗后,病情很快缓解并最终得到控制。银黄注射液治疗组治愈率与泰乐菌素治疗 组没有显著差异。

银黄制剂及其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银黄制剂及其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银黄制剂及其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黄制剂及其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黄制剂及其用途.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银黄制剂及其用途。进一步,本发明涉及一种银黄组合物,该组合物由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组成,及涉及所述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畜禽慢性呼吸道病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