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结合紧密与防潮的骨灰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结合紧密与防潮的骨灰罐.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8489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4.11 CN 202184897 U *CN202184897U* (21)申请号 201120215148.9 (22)申请日 2011.06.23 A61G 17/08(2006.01) (73)专利权人 林朝宗 地址 中国台湾新北市泰山区中港西路 136 巷 89 之 2 号 (72)发明人 林朝宗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 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何为 袁颖华 (54) 实用新型名称 具结合紧密与防潮的骨灰罐 (57) 摘要 一种具结合紧密与防潮的骨灰罐, 其包含罐 身, 该罐。
2、身具有朝上开口的容槽 ; 罐盖, 其具有正 背面, 背面盖在该罐身上以封盖住该容槽的开口 ; 至少一个O型止漏环, 设于罐身或罐盖接合处。 如 此, 一方面可让骨灰罐具有防潮的功能, 避免内部 骨灰与湿气结合, 另一方面, O 型止漏环更让罐身 与罐盖接合处更紧密结合, 达到罐身与罐盖结合 紧密的功效。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7 页 CN 202184896 U1/1 页 2 1. 一种具结合紧密与防潮的骨灰罐, 其包含罐身及罐盖, 该罐身具有朝上开口的容槽 ; 该罐盖具有正面与背面, 背。
3、面盖在该罐身上以封盖住该容槽的开口 ;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 至少一个 O 型止漏环, 其设于罐身或罐盖接合处。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结合紧密与防潮的骨灰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罐身沿该容槽 的开口顶缘凸设有唇缘。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具结合紧密与防潮的骨灰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罐盖覆盖于唇 缘的外侧, 罐盖的背面延伸有凸缘, 并于罐盖背面设有直径小于唇缘的内侧的圆形凸部, 使 罐盖盖合于罐身时, 罐盖背面的圆形凸部置于罐身唇缘的内侧内。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具结合紧密与防潮的骨灰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罐身与罐盖接 合处包含罐身唇缘的外侧及罐盖背面的凸缘内。
4、侧处、 或罐身唇缘的内侧及罐盖背面的圆形 凸部的外侧处中的二者之一或组合。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具结合紧密与防潮的骨灰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O 型止漏环具 有内环面与外环面。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具结合紧密与防潮的骨灰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O 型止漏环的 内环面具有平面, 该平面接合于罐身的唇缘的外侧或圆形凸部外侧。 7.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具结合紧密与防潮的骨灰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O 型止漏环的 外环面具有平面, 该平面接合于罐身的唇缘的内侧或罐盖背面的凸缘内侧。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结合紧密与防潮的骨灰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罐身或罐盖接。
5、 合处更具有凹槽, 该 O 型止漏环容置于该凹槽内。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184897 U CN 202184896 U1/4 页 3 具结合紧密与防潮的骨灰罐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结合紧密与防潮的骨灰罐, 尤其是罐身与罐盖接合处具有 O 型止漏环, 使其更具有结合紧密与防潮功效的骨灰罐。 背景技术 0002 人口越来越多, 可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 目前许多国家的葬 仪政策是以火葬为主。 0003 火葬, 即是把往生者以火化为骨的方式, 经过高温与长时间的密室高温下, 往生者 所遗留下的, 以化学物质来说已经成为氧化钙。 0004 氧化钙的。
6、特性是非常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结合的, 氧化钙带有多数的正电, 非 常容易与空气中易于游离, 带多数负电子的物质结合, 因此时常发现, 在骨灰进入骨灰罐多 年后, 骨灰罐内底部居然有水份的沉积, 原因无它, 氧化钙天生就具有向空气中抓取具负电 子的游离物质, 但是让往生者的骨灰泡水, 传统上是非常不敬的, 且泡到水的骨灰也容易产 生质变的不可逆变化。 0005 当然亦有人试图解决相关的问题, 在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 091205826 中, 使用密 封环片置于罐身顶缘, 让罐盖压罐身顶缘时, 一并压到密封环片, 达到气密防水功效。 0006 可是, 在实际使用中发现, 首先, 真正操作骨灰罐, 。
7、将骨灰放入骨灰罐并封存的人 是火葬场的焚化人员, 他们习惯用硅利康封合骨灰罐, 当骨灰放入骨灰罐, 并用硅利康涂于 罐盖与罐身接合点时, 密封环片会因为罐盖重量与封合时火葬场的焚化人员施加的压力, 而产生了反作用力而往上移动, 罐盖与罐身原先涂布硅利康产生了假黏着, 因此发生了黏 着力不佳的情况, 而且万一此时硅利康因此流动到密封环片上方或下方的位置, 将因此产 生间隙使密封环片完全失去功能。 0007 而罐盖与罐身涂布硅利康假黏着的问题会更严重, 因为当进行礼仪时, 骨灰罐仍 有移动的必要, 一般骨灰罐重量重达 6-10 公斤, 移动骨灰罐当然要准备施 6-10 公斤的 力, 万一使用者移动。
8、骨灰罐, 不慎以骨灰罐盖当施力点, 加上先前的假黏着, 骨灰罐盖因此 而摔落, 将会造成往生者家属非常大的遗憾。 0008 有鉴于此, 本创作人乃针对上述的诸多问题, 而深入构思, 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 开发设计出本创作。 发明内容 0009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可使罐 身与罐盖紧密结合的具结合紧密与防潮的骨灰罐。 0010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具结合紧密与防 潮的骨灰罐, 其包含罐身及罐盖, 该罐身具有朝上开口的容槽 ; 该罐盖具有正面与背面, 背 面盖在该罐身上以封盖住该容槽的开口 ; 其特点是 :。
9、 还包括至少一个 O 型止漏环, 其设于罐 身或罐盖接合处。 说 明 书 CN 202184897 U CN 202184896 U2/4 页 4 0011 所述罐身沿该容槽的开口顶缘凸设有唇缘。 0012 所述罐盖覆盖于唇缘的外侧, 罐盖的背面延伸有凸缘, 并于罐盖背面设有直径小 于唇缘的内侧的圆形凸部, 使罐盖盖合于罐身时, 罐盖背面的圆形凸部置于罐身唇缘的内 侧内。 0013 所述罐身与罐盖接合处包含罐身唇缘的外侧及罐盖背面的凸缘内侧处、 或罐身唇 缘的内侧及罐盖背面的圆形凸部的外侧处中的二者之一或组合。 0014 所述 O 型止漏环具有内环面与外环面。该内环面具有平面, 接合于罐身的唇。
10、缘的 外侧或圆形凸部外侧。该外环面具有平面, 接合于罐身的唇缘的内侧或罐盖背面的凸缘内 侧。 0015 所述罐身或罐盖接合处更具有凹槽, 该 O 型止漏环容置于该凹槽内。 0016 如此, 一方面可让骨灰罐具有防潮的功能, 避免内部骨灰与湿气结合 ; 另一方面, O 型止漏环更让罐身与罐盖接合处更紧密结合, 使达到罐身与罐盖结合紧密功效 ; 而且, 罐盖 亦可增加结构, 亦可使罐身与罐盖轻易拥有二层防潮与结合紧密结构, 且结构亦相对简单。 0017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灰罐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灰罐结合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3 为。
1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骨灰罐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骨灰罐结合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的 O 型止漏环第一接合位置分解示意图。 0023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的 O 型止漏环第一接合位置结合示意图。 0024 图 7 为本实用新型的 O 型止漏环第二接合位置分解示意图。 0025 图 8 为本实用新型的 O 型止漏环第二接合位置结合示意图。 0026 图 9 为本实用新型的 O 型止漏环第一、 二接合位置剖面示意图。 0027 图 10 为本实用新型的 O 型止漏环第三接合位置分解示意图。 0028 图 11 为本实用新型的 O 型止漏环第三接合。
12、位置结合示意图。 0029 图 12 为本实用新型的 O 型止漏环第四接合位置分解示意图。 0030 图 13 为本实用新型的 O 型止漏环第四接合位置结合示意图。 0031 图 14 为本实用新型的 O 型止漏环第三、 四接合位置剖面示意图。 0032 图 15 为本实用新型的 O 型止漏环第五接合位置剖面示意图。 0033 图 16 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接合位置凹槽结构示意图。 0034 图 17 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接合位置凹槽结构示意图。 0035 图 18 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接合位置凹槽结构示意图。 0036 图 19 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接合位置凹槽结构示意图。 0037 标号说明 : 。
13、0038 罐身 1 容槽 11 0039 唇缘 12 外侧 121 0040 内侧 122 圆形凸部 123 0041 外侧 124 罐盖 2 0042 正面 21 背面 22 说 明 书 CN 202184897 U CN 202184896 U3/4 页 5 0043 凸缘 221 O 型止漏环 3 0044 内环面 31 外环面 32 0045 凹槽 4 0046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请参阅图 1 及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灰罐分解及结合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 型为一种具结合紧密与防潮的骨灰罐, 其包含罐身 1 和罐盖 2, 罐身 1 具有朝上开口的容槽 11, 且沿该开口顶缘。
14、凸设有一较小外径的唇缘 12 ; 该罐盖 2 具有正面 21 与背面 22, 背面 22 延伸有凸缘221, 背面22与凸缘221盖在该罐身1上, 以封盖住该容槽11的开口, 并覆盖于 该罐身 1 的开口上及唇缘的外侧 121。 0048 请参阅图 3 及图 4, 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骨灰罐分解及结合剖面结构示意图, 罐盖 2 亦可于罐盖背面 22 设置直径略小于罐身的唇缘的内侧 122 的圆形凸部 123, 使罐盖 2 盖 合于罐身 1 时, 罐盖背面 22 的圆形凸部 123 置于罐身 1 的唇缘的内侧 122 内。 0049 请参阅图 5 及图 6, 为本实用新型的 O 型止漏环第一接合位。
15、置示意图, 至少一个 O 型止漏环 3 设于罐身 1 或罐盖 2 接合处, 接合处包含了罐身唇缘的外侧 121、 与罐盖背面延 伸的凸缘 221 的内侧。 0050 该 O 型止漏环 3 具有内环面 31 及外环面 32, 该内环面 31 具有内环平面, 得以将 O 型止漏环 3 穿越罐身的唇缘 12 并置于唇缘的外侧 121, 将 O 型止漏环 3 内环平面以胶合与 唇缘的外侧 121 接合。 0051 请参阅图 7 及图 8, 为本实用新型的 O 型止漏环第二接合位置示意图, 该 O 型止漏 环 3 具有内环面 31 与外环面 32, 该外环面 32 具有外环平面, 外环平面胶合于罐盖背面。
16、 22 延伸的凸缘 221 的内侧。 0052 请参阅图 9, 为本实用新型的 O 型止漏环第一、 第二接合位置剖面示意图, 如此将 罐盖 2 盖上罐身 1 后, 罐盖背面 22 延伸的凸缘 221 内侧和罐身的唇缘的外侧 121 将会分别 压着接合于O型止漏环3的外环面32和内环面31, 达到同时止漏的目的, 也因压着接合, 而 使罐盖 2 紧密接合于罐身 1, 而不易脱落。 0053 请参阅图 10 及图 11, 为本实用新型的 O 型止漏环第三接合位置示意图, 该 O 型止 漏环 3 具有内环面 31 与外环面 32, 该外环面 32 具有外环平面, 得以将 O 型止漏环 3 置入罐 身。
17、唇缘 12 的内侧 122, 将 O 型止漏环 3 外环平面以胶合与唇缘的内侧 122 接合。 0054 请参阅图 12 及图 13, 为本实用新型的 O 型止漏环第四接合位置示意图, 该 O 型止 漏环3具有内环面31与外环面32, 该内环面31具有内环平面, 内环平面胶合于罐盖背面的 圆形凸部 123 的外侧 124。 0055 请参阅图 14, 为本实用新型的 O 型止漏环第三、 第四接合位置剖面示意图, 如此将 罐盖 2 盖上罐身 1 后, 罐盖背面 22 设置的直径略小于罐身开口的唇缘内侧 122 的圆形凸部 123 外侧和唇缘的内侧 122 将会分别与 O 型止漏环 3 的内环面 。
18、31 和外环面 32 相接合, 达到 止漏的效果, 同时也因压着接合, 使罐盖 2 紧密接合于罐身 1, 而不易脱落。 0056 亦可如图 15 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的 O 型止漏环第五接合位置剖面示意图, 上述 O 型止漏环 3 不仅接合于唇缘的内侧 122 与圆形凸部 123 间, 还接合于唇缘的外侧 121 与凸 缘 221 间, 达到双层止漏与固定的效果。 0057 请参阅图 16 至图 19, 为本实用新型的凹槽结构示意图, 其中罐身 1 或罐盖 2 接合 说 明 书 CN 202184897 U CN 202184896 U4/4 页 6 处更具有凹槽4, 如 : 该凹槽4设置于罐。
19、身1的唇缘的外侧壁上, 见图16 ; 或设于唇缘的内侧 壁上, 见图 18 ; 或设于罐盖 2 的凸缘 221 内侧壁, 见图 17 ; 或设于圆形凸部 123 上, 见图 19。 该凹槽 4 可容置 O 型止漏环 3。 0058 综上所述, 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优点及实用价值, 而且在同类产品中均未见 有类似的产品发表, 故已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 乃依法提出申请。 说 明 书 CN 202184897 U CN 202184896 U1/17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84897 U CN 202184896 U2/17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
20、CN 202184897 U CN 202184896 U3/17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84897 U CN 202184896 U4/17 页 10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84897 U CN 202184896 U5/17 页 11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84897 U CN 202184896 U6/17 页 12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84897 U CN 202184896 U7/17 页 13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84897 U CN 202184896 U8/1。
21、7 页 14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84897 U CN 202184896 U9/17 页 15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84897 U CN 202184896 U10/17 页 16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84897 U CN 202184896 U11/17 页 17 图 12 图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84897 U CN 202184896 U12/17 页 18 图 1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84897 U CN 202184896 U13/17 页 19 图 1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84897 U CN 202184896 U14/17 页 20 图 1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84897 U CN 202184896 U15/17 页 21 图 1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84897 U CN 202184896 U16/17 页 22 图 1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84897 U CN 202184896 U17/17 页 23 图 1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184897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