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入多层窗户中的自动控制百叶窗装置.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827240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024328.X

申请日:

2008.09.09

公开号:

CN101688429A

公开日:

2010.03.3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6B 9/264申请日:20080909授权公告日:20120822终止日期:2013090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6B 9/264申请日:20080909|||公开

IPC分类号:

E06B9/264

主分类号:

E06B9/264

申请人:

李成得

发明人:

李成得; 沈忠燮

地址:

韩国京畿道

优先权:

2007.9.10 KR 10-2007-009162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谢顺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公开了一种置入多层窗户中的电动百叶窗装置,包括控制单元(10),包括上、下、左、右框架(21,22,23,24)的外框架单元(20);包括上、下、左、右框架(31,32,33,34)并且设有玻璃板(40)安装在其前和后表面上以形成封闭空间(S)的内框架单元(30);配置在封闭空间(S)中的多个叶片(50);安装在左框架(33)中的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通过磁力连接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的第二升降调整单元(70);安装在右框架(34)中的第一角度调整单元(80);以及通过磁力连接第一角度调整单元(80)的第二角度调整单元(90)。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置入多层窗户中的电动百叶窗装置,包括:
控制单元;
外框架单元,包括上、下、左、右框架,其中安装有所述控制单元;
内框架单元,包括上、下、左、右框架,且设有与所述外框架单元的内表面相接触的外表面和安装在其前、后表面上的玻璃板,以在所述内框架单元和玻璃板之间形成封闭空间;
多个叶片,沿垂直方向配置在所述封闭空间中,使得通过升降调整线调整所述多个叶片的升与降,并通过缠绕在所述内框架单元中安装的水平旋转杆的角度调整线来调整所述多个叶片的角度;
第一升降调整单元,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的左框架中,并连接所述升降调整线;
第二升降调整单元,通过磁力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调整单元,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而升降,以升降所述第一升降调整单元;
第一角度调整单元,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的右框架中,并连接所述水平旋转杆;以及
第二角度调整单元,通过磁力连接所述第一角度调整单元,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而升降,以旋转所述水平旋转杆,从而调整所述叶片的角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百叶窗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升降调整单元包括第一升降磁性体、升降体和线固定件,所述第一升降磁性体包括面向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前表面上的玻璃板的磁体,所述升降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磁性体上,且包括所述升降调整线缠绕于其上的滚轴,所述升降调整线的末端固定于所述线固定件;以及
第二升降调整单元,包括螺杆轴、升降马达、升降螺母、连接器和第二升降磁性体,所述螺杆轴沿垂直方向安装在所述外框架单元的左框架中,所述升降马达安装在所述螺杆轴的下端并根据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沿常规方向和反方向旋转,所述升降螺母围绕所述螺杆轴的外圆周表面并根据所述升降马达的常规方向和反方向旋转来沿所述螺杆轴的外圆周表面升降,所述连接器自所述升降螺母的外表面沿所述内框架单元的左框架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升降磁性体连接所述连接器并且通过磁力在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前表面的玻璃板的上表面上升降以使第一升降磁性体升降。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百叶窗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角度调整单元包括垂直旋转杆、旋转鼓、上固定件、下固定件以及第一角度调整磁性体,其中所述垂直旋转杆连接所述水平旋转杆,所述旋转鼓围绕所述垂直旋转杆的外圆周表面的一侧,并随着所述垂直旋转杆的旋转一起旋转,且设有形成在其外圆周表面上的导向槽,所述上、下固定件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的右框架中,且经所述垂直旋转杆穿过,并且分别连接所述旋转鼓的上、下端以固定所述旋转鼓的位置,所述第一角度调整磁性体安装在所述旋转鼓的外圆周表面上,并包括面向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前表面上的玻璃板的磁体和沿所述旋转鼓的导向槽移动的突起,且在所述旋转鼓的外圆周表面上升降;且
所述第二角度调整单元包括螺杆轴、角度调整马达、角度调整螺母、连接器和第二角度调整磁性体,所述螺杆轴安装在所述外框架单元的右框架中,所述角度调整马达安装在所述螺杆轴的下端并根据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沿常规方向和反方向旋转,所述角度调整螺母围绕所述螺杆轴的外圆周表面并根据所述角度调整马达的常规方向和反方向旋转来沿所述螺杆轴的外圆周表面升降,所述连接器自所述角度调整螺母的外表面沿所述内框架单元的右框架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角度调整磁性体连接所述连接器并且通过磁力在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前表面的玻璃板的上表面上升降以使第一角度调整磁性体升降。

4、
  一种置入多层窗户的电动百叶窗装置,包括:
控制单元;
外框架单元,包括上、下、左、右框架,其中安装有所述控制单元;
内框架单元,包括上、下、左、右框架,且设有与所述外框架单元的内表面相接触的外表面和安装在其前、后表面上的玻璃板,以在所述内框架单元和玻璃板之间形成封闭空间;
多个叶片,沿垂直方向配置在所述封闭空间中使得通过升降调整线调整所述多个叶片的升与降,并通过缠绕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中的水平旋转杆的角度调整线来调整所述多个叶片的角度;
第一升降调整单元,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的左框架中,并连接所述升降调整线;
第二升降调整单元,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的左框架中,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升降;
第三升降调整单元,配置在所述外框架单元的左框架的上表面与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前表面的玻璃板的上表面上,并通过磁力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调整单元和所述第二升降调整单元,以将所述第二升降调整单元的升降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升降调整单元从而使所述第一升降调整单元升降;
第一角度调整单元,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的右框架中,并连接所述水平旋转杆;
第二角度调整单元,安装在所述外框架单元的右框架中,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升降;以及
第三角度调整单元,配置在所述外框架单元的右框架的上表面与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的前表面的玻璃板的上表面上,并通过磁力连接所述第一角度调整单元和所述第二角度调整单元,以将所述第二角度调整单元的升降力传递给所述第一角度调整单元来使所述水平旋转杆旋转,从而调整所述叶片的角度。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百叶窗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升降调整单元包括第一升降磁性体、升降体和线固定件,所述第一升降磁性体包括面向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前表面上的玻璃板的磁体,所述升降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磁性体上,且包括所述升降调整线缠绕于其上的滚轴,所述升降调整线的末端固定于所述线固定件;以及
第二升降调整单元,包括螺杆轴、升降马达、升降螺母和第二升降磁性体,其中所述螺杆轴沿垂直方向安装在所述外框架单元的左框架中,所述升降马达安装在所述螺杆轴的下端并根据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沿常规方向和反方向旋转,所述升降螺母围绕所述螺杆轴的外圆周表面并根据所述升降马达的常规方向和反方向旋转来沿所述螺杆轴的外圆周表面升降,所述第二升降磁性体与所述升降螺母一体形成,并且在所述内框架单元左框架的下表面上升降;以及
所述第三升降调整单元包括面向所述外框架单元左框架的上表面与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前表面上的玻璃板的上表面的磁体,使得所述第三升降调整单元可通过磁力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磁性体和第二升降磁性体。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百叶窗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角度调整单元包括垂直旋转杆、旋转鼓、上、下固定件以及第一角度调整磁性体,所述垂直旋转杆连接所述水平旋转杆,所述旋转鼓围绕所述垂直旋转杆的外圆周表面的一侧,并随着所述垂直旋转杆的旋转一起旋转,且设有形成在其外圆周表面上的导向槽,所述上、下固定件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的右框架中,且经所述垂直旋转杆穿过,并且分别连接所述旋转鼓的上、下端以固定所述旋转鼓的位置,所述第一角度调整磁性体安装在所述旋转鼓的外圆周表面上,并包括面向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前表面上的玻璃板的磁体和沿所述旋转鼓的导向槽移动的突起,且在所述旋转鼓的外圆周表面上升降;
所述第二角度调整单元包括螺杆轴、角度调整马达、角度调整螺母和第二角度调整磁性体,所述螺杆轴安装在所述外框架单元的右框架中,所述角度调整马达安装在所述螺杆轴的下端并根据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沿常规方向和反方向旋转,所述角度调整螺母围绕所述螺杆轴的外周面并根据所述角度调整马达的常规方向和反方向旋转来沿所述螺杆轴的外圆周表面升降,所述第二角度调整磁性体与所述角度调整螺母一体形成并且在所述内框架单元右框架的下表面上升降;以及
所述第三角度调整单元包括面向所述外框架单元右框架的上表面与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前表面的玻璃板的上表面的磁体,使得所述第三角度调整单元可通过磁力连接所述第一角度调整磁性体与第二角度调整磁性体。

7、
  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电动百叶窗装置,其中,在所述外框架单元的左框架中安装有分别检测所述升降螺母的上、下限的上限传感器和下限传感器。

8、
  如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电动百叶窗装置,其中,在所述外框架单元的右框架中安装有分别检测所述角度调整螺母的上、下限的上限传感器和下限传感器。

9、
  如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电动百叶窗装置,其中,在所述水平旋转杆的右端形成有锥齿轮,在所述垂直旋转杆的上端形成有锥齿轮,使得所述锥齿轮彼此啮合和旋转,从而将所述垂直旋转杆的旋转力传递给所述水平旋转杆。

10、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百叶窗装置,其中,所述外框架单元左框架的上表面可以打开与闭合,所述外框架单元左框架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轨道,并且所述第二升降调整单元的连接器沿所述轨道升降。

11、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百叶窗装置,其中,所述外框架单元右框架的上表面可以打开与闭合,所述外框架单元右框架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轨道,并且所述第二角度调整单元的连接器沿所述轨道升降。

12、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百叶窗装置,其中,所述外框架单元的左框架和右框架的上表面可以打开和闭合。

说明书

置入多层窗户中的自动控制百叶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百叶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置入多层窗户中的电动百叶窗装置,该电动百叶窗装置使用诸如遥控器的单元来自动操纵,并防止外部湿气和空气流入玻璃板之间的空间。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百叶窗装置是这样的装置,即安装在窗户上,从而遮避阳光或者调整阳光的量进而调节室内空气,防止因诸如夏季的季节中当太阳炙烤时,光线直射而使室内温度升高,并进一步保持室内空间不被看见从而保护私人生活。
根据控制作为阳光遮避构件的叶片(slates)的方法,上述百叶窗装置分为手动百叶窗装置和自动百叶窗装置。在手动百叶窗装置中,使用者通过直接拉动线控制叶片的升降和叶片的角度,而在自动百叶窗装置中,使用者使用电动马达控制叶片的升降和叶片的角度从而调整光线量。
最近,建造了许多在多层窗户中分别置入电动百叶窗装置的建筑物。
在像这种在多层窗户中置入百叶窗的情况下,因为是通常安装在窗前的垂直百叶窗装置,室内空间尽可能地宽,并且灰尘不会在百叶窗装置的叶片上聚集,从而使室内空间始终保持清洁状态。
然而,在多层窗户中置入传统电动百叶窗装置的情况下,外部湿气或者空气流入玻璃板间的空间,玻璃表面变得模糊,从而干扰使用者的视线及导致电动百叶窗装置发生故障。当电动百叶窗装置发生故障时,需要将窗户卸下来去维修,因而百叶窗装置的维修过程变得很复杂。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置入多层窗户中的电动百叶窗装置,所述电动百叶窗防止外部湿气和空气流入玻璃板之间的空间,并利用诸如遥控器的单元自动地调整叶片的上升、下降及其角度。
技术方案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可通过提供一种置入多层窗户的电动百叶窗装置来达到上述和其它目的,该置入多层窗户的电动百叶窗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外框架单元,包括上、下、左、右框架,并且所述控制单元安装于所述外框架单元中;内框架单元,包括上、下、左、右框架,并且设有与所述外框架单元的内表面相接触的外表面和安装在其前、后表面的玻璃板,以在所述内框架单元和玻璃板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多个叶片,沿垂直方向配置在所述封闭空间中使得通过升降调整线调整所述其多个叶片的升降和通过缠绕安装在内框架单元中的水平旋转杆的角度调整线来调整所述多个叶片的角度;第一升降调整单元,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的左框架中,并连接所述升降调整线;第二升降调整单元,通过磁力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调整单元,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升降以升降所述第一升降调整单元;第一角度调整单元,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的右框架中,并连接所述水平旋转杆;以及第二角度调整单元,通过磁力连接所述第一角度调整单元,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升降以旋转所述水平旋转杆,从而调整所述叶片的角度。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置入多层窗户的电动百叶窗装置,其包括:控制单元;外框架单元,包括上、下、左、右框架,并且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在所述外框架单元中;内框架单元,包括上、下、左、右框架,且设有与所述外框架单元的内表面相接触的外表面和安装在其前、后表面上的玻璃板,以在所述内框架单元和玻璃板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多个叶片,沿垂直方向配置在所述封闭空间中使得通过升降调整线调整所述多个叶片的升降和通过缠绕安装在内框架单元中的水平旋转杆的角度调整线来调整所述多个叶片的角度;第一升降调整单元,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的左框架中,并连接所述升降调整线;第二升降调整单元,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的左框架中,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升降;第三升降调整单元,配置在所述外框架单元的左框架的上表面与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前表面的玻璃板的上表面上,并通过磁力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调整单元和所述第二升降调整单元,以将所述第二升降调整单元的升降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升降调整单元并使所述第一升降调整单元升降;第一角度调整单元,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的右框架中,并连接所述水平旋转杆;第二角度调整单元,安装在所述外框架单元的右框架中,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升降;以及第三角度调整单元,配置在所述外框架单元右框架的上表面与安装在所述内框架单元的前表面的玻璃板的上表面上,并通过磁力连接所述第一角度调整单元和所述第二角度调整单元,以将所述第二角度调整单元的升降力传递给所述第一角度调整单元来使所述水平旋转杆旋转,从而调整所述叶片的角度。
有益效果
上述置入多层窗户中的电动百叶窗装置完全防止外部湿气和空气流入内框架单元和玻璃板之间的封闭空间,从而防止在安装在内框架单元的前、后表面上的玻璃板的表面上形成诸如霜的干扰使用者视线的物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其它优点将会被更清晰地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置入多层窗户中的电动百叶窗装置从一侧观察时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置入多层窗户中的电动百叶窗装置从另一侧观察时的透视图;
图3是例示图1和图2中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第二升降调整单元的视图;
图4是例示图1和图2中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第一升降调整单元的视图;
图5是例示图1和图2中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第一角度调整单元和第二角度调整单元的视图;
图6是例示图1和图2中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水平旋转杆和垂直旋转杆的视图;
图7A和7B是图1和图2中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纵截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置入多层窗户中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透视图;
图9是图8中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纵截面图;以及
图10A和10B是图8中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置入多层窗户中的电动百叶窗装置从一侧观察时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置入多层窗户中的电动百叶窗装置从另一侧观察时的透视图,以及图3是例示图1和图2中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第二升降调整单元的视图。
进一步地,图4是例示图1和图2中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第一升降调整单元的视图,图5是例示图1和图2中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第一角度调整单元和第二角度调整单元的视图,图6是例示图1和图2中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水平旋转杆和垂直旋转杆的视图,图7A和7B是图1和图2中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纵截面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置入多层窗户中的电动百叶窗装置包括控制单元10、外框架单元20、内框架单元30、多个叶片50、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第二升降调整单元70、第一角度调整单元80和第二角度调整单元90,其中控制单元10通过遥控器接收信号,控制单元10安装在外框架单元20中,内框架单元30与外框架单元20的内表面接触并设有安装在其前表面和后表面的玻璃板40以与玻璃板40形成封闭空间(S),多个叶片50安装在封闭空间(S)中使得多个叶片50的升降和角度可通过升降调整线41和角度调整线42调整,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中并连接升降调整线41,第二升降调整单元70通过磁力连接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并通过控制单元10的信号升、降以使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升降,第一角度调整单元80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中并连接水平旋转杆51,以及第二角度调整单元90通过磁力连接第一角度调整单元80并通过控制单元10的信号升、降以使水平旋转杆51旋转,从而调整叶片50的角度。
外框架单元20具有矩形框架形状,并包括上框架21和下框架22、左框架23和右框架24,每个框架均具有中空结构,它们相连接以形成外框架单元20的上、下、左、右侧。控制单元10安装在上述外框架单元20的左框架23的下端。
外框架单元20的左框架23上表面可以打开和闭合。因此,当控制单元10和第二升降调整单元70发生故障时,左框架23的上表面打开,维修控制单元10和第二升降调整单元70并使它们回到原始位置,从而与传统百叶窗装置需要卸下整个窗户才能维修百叶窗装置相比,本发明的电动百叶窗装置改进了维修的方便性。更具体地,轨道23a形成在外框架单元20的左框架23的面向内框架单元30的一侧表面上,使得下面将描述的第二升降调整单元70的连接器74能沿轨道23a升降。
进一步地,外框架单元20的右框架24的上表面可以打开和闭合。因此,当第二角度调整单元90发生故障时,右框架24的上表面打开,维修第二角度调整单元90,然后将其返回原始位置。更具体地,轨道24a形成于外框架单元20的右框架24的面向内框架单元30的一侧表面上,使得下面将描述的第二角度调整单元90的连接器94可以沿轨道24a升降。
内框架单元30具有矩形框架形状,并包括上框架31和下框架32、左框架33和右框架34,每个框架均具有中空结构,它们相连接以形成内框架单元30的上、下、左、右侧。内框架单元30的上、下、左、右框架31、32、33、34的外表面与外框架单元20的上、下、左、右框架21、22、23、24的内表面相接触,并且玻璃板40分别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的前、后表面上以形成玻璃板40和内框架单元30之间的封闭空间(S)。
内框架单元30的上、下、左、右框架31、32、33、34的外表面和内框架单元30的前、后表面经过适当的润饰处理以便完全密封封闭空间(S)。因此,有可能防止外部空气和湿气流入到封闭空间(S)中,并使电动百叶窗装置发生故障且在封闭空间(S)中形成诸如霜的干扰使用者视线的物质,从而提高使用者的视野。
在内框架单元30的上框架31中安装水平旋转杆51。水平旋转杆51由以指定间隔安装的多个支架31-1支撑,并且升降调整线41和角度调整线42穿过支架31-1并连接于叶片50。
进一步地,支撑滚轴33-1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的左框架33的上部分中,并且升降调整线41的支撑部分定位在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和支架31-1之间。
多个叶片50沿垂直方向布置在由内框架30和玻璃板40形成的封闭空间(S)中。多个叶片50通过升降调整线41升降,并且多个叶片50的角度通过缠绕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的上框架31中的水平旋转杆51上的角度调整线42调整。
升降调整线41连续地插入通过各自叶片50形成的通孔50a,从而升降叶片50,且角度调整线42形成叶片50分别插入其中的梯形空间。
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包括第一升降磁性体61、升降体62以及线固定件63,其中第一升降磁性体61包括面向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的前表面上的磁体61a,升降体62安装在第一升降磁性体61上,并包括其上缠绕升降调整线41的滚轴62a,升降调整线41的末端固定在线固定件63上。
第一升降磁性体61由将具有强磁力的多个磁体61a插入合成树脂制成的框架中形成。
滚轴62a旋转地安装在升降体62中,升降调整线41缠绕在滚轴62a上,并且穿过滚轴62a的升降调整线41的末端固定在内框架单元30的左框架33中安装的线固定件63上。
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在其与玻璃板40接触的面上设有轮60a,使得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在玻璃板40上平滑地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在玻璃板40上产生划痕。
第二升降调整单元70包括沿垂直方向安装在外框架单元20的左框架23中的螺杆轴71,安装在螺杆轴71下端并根据控制单元10的信号沿常规方向和反方向旋转的升降马达72,围绕螺杆轴71的外圆周表面并根据升降马达72的常规方向和反方向旋转而沿螺杆轴71的外圆周表面升降的升降螺母73,自升降螺母73的外表面沿内框架单元30的左框架33延伸的连接器74,以及连接到连接器74并在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的前表面上的玻璃板40的上表面上升降以通过磁力升降第一升降磁性体61的第二升降磁性体75。
螺杆轴71设有形成于其外圆周表面上的螺纹,并且螺杆轴71的一端连接升降马达72,螺杆轴71的另一端旋转地固定到外框架单元20的左框架23内部。
升降马达72通过控制单元10提供的信号运转、停止或者沿常规方向或反方向旋转,从而使螺杆轴71沿常规方向或反方向旋转。
升降螺母73构造成使得当螺杆轴71沿常规方向旋转时升降螺母73上升,当螺杆轴71反向旋转时下降,或者以相反的方式构造。即,升降螺母73将升降马达72沿水平方向的旋转转换成沿垂直方向的移动,并且沿垂直方向移动通过连接器74传递给第二升降磁性体75。
以与第一升降磁性体61同样的方式,第二升降磁性体75通过将具有强磁力的多个磁体75a插入合成树脂制成的框架中形成。虽然内框架单元30的上表面与玻璃板40配置在第二升降磁性体75和第一升降磁性体61之间,第二升降磁性体75与第一升降磁性体61通过磁体75a和第一升降磁性体61的磁体61a之间的吸引力牢固地结合。
以与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同样的方式,第二升降调整单元70在其与玻璃板40接触的面上设有轮70a,使得第二升降调整单元70在玻璃板40上平滑地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在玻璃板40上产生划痕。
在下文中,将简要地描述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和第二升降调整单元70的驱动过程。
当控制单元10向升降马达72提供信号时,升降马达72旋转,因而螺杆轴71在内框架单元30的左框架33中旋转。当螺杆轴71旋转时,由于螺杆轴71的旋转力,升降螺母73沿垂直方向移动,同时,连接器74沿形成于外框架单元20的左框架23上的轨道23a沿垂直方向升降,连接于连接器74的第二升降磁性体75通过磁力升降第一升降磁性体61。然后,升降调整线41使升降体62的滚轴62a的外圆周表面滑动,因而叶片50沿垂直方向移动。
第一角度调整单元80包括连接于水平旋转杆51的垂直旋转杆81,围绕垂直旋转杆81外圆周表面一侧的旋转鼓82,旋转鼓82随垂直旋转杆81的旋转而一起旋转,并设有形成于其外圆周表面上的导向槽82a;上、下固定件83、84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的右框架34中,由垂直旋转杆81穿过,并分别连接旋转鼓82的上、下端以固定旋转鼓82的位置,第一角度调整磁性体85安装在旋转鼓82的外圆周表面上并在旋转鼓82的外圆周表面上升降,包括面向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的前表面上的玻璃板40的磁体85a以及沿旋转鼓82的导向槽82a移动的突起(未示出)。
垂直旋转杆81由铁制成,并且垂直旋转杆81的一端连接于水平旋转杆51。更具体地,锥齿轮51a形成于与内框架单元30的右框架34相邻的水平旋转杆51右端,与锥齿轮51a啮合和旋转的锥齿轮81a形成于垂直旋转杆81的上端,从而垂直旋转杆81的旋转力传递给水平旋转杆51并移动角度调整线42以调整叶片50的角度。
上、下固定件83和84分别形成于旋转鼓82的上端和下端,并紧紧地附着到旋转鼓82的上、下端以防止旋转鼓82沿垂直方向移动,以及垂直旋转杆81穿过的通孔分别穿过上、下固定件83和84而形成。因此,垂直旋转杆81旋转地插入上、下固定件83和84的通孔中。
第一角度调整磁性体85通过将具有强磁力的多个磁体85a插入合成树脂制成的框架中形成。
第一角度调整单元80在其与玻璃板40接触的面上设有轮80a,使得第一角度调整单元80在玻璃板40上平滑地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在玻璃板40上产生划痕。
第二角度调整单元90包括安装在外框架单元20的右框架24中的螺杆轴91,安装在螺杆轴91下端并根据控制单元10的信号沿常规方向和反方向旋转的角度调整马达92,围绕螺杆轴91的外圆周表面并根据角度调整马达92的常规方向和反方向旋转而沿螺杆轴91的外圆周表面升降的角度调整螺母93,自角度调整螺母93的外表面沿内框架单元30的右框架34延伸的连接器94,连接到连接器94并通过磁力在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前表面的玻璃板40的上表面上升降的第二角度调整磁性体95,以使第一角度调整磁性体85升降。
螺杆轴91设有形成于其外圆周表面上的螺纹,并且螺杆轴91的一端连接于角度调整马达92,螺杆轴91的另一端旋转地固定到外框架单元20的右框架24内部。在这里,第二角度调整单元90的螺杆轴91比第二升降调整单元70的螺杆轴71短。原因在于第二角度调整磁性体95可比第二升降磁性体75沿垂直方向移动更短的距离,以便调整叶片50的角度。
角度调整马达92通过控制单元10提供的信号运转、停止或者沿常规方向或反方向旋转,从而使螺杆轴91沿常规方向或反方向旋转。
角度调整螺母93构造成使得当螺杆轴91沿常规方向旋转时上升,当螺杆轴91反方向旋转时下降,或者以相反的方式构造。即,角度调整螺母93将角度调整马达92沿水平方向的旋转转换成沿垂直方向移动,并且沿垂直方向移动通过连接器94传递给第二角度调整磁性体95。
以与第一角度调整磁性体85同样的方式,第二角度调整磁性体95通过将具有强磁力的多个磁体95a插入合成树脂制成的框架中形成。虽然内框架单元30的上表面与玻璃板40设置在第一角度调整磁性体85和第二角度调整磁性体95之间,第二角度调整磁性体95与第一角度调整磁性体85通过磁体95a和第一角度调整磁性体85的磁体85a之间的吸引力牢固地结合。
以与第一角度调整单元80同样的方式,第二角度调整单元90在其与玻璃板40接触的面上设有轮90a,使得第二角度调整单元90在玻璃板40上平滑地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在玻璃板40上产生划痕。
在下文中,将简要地描述第一角度调整单元80和第二角度调整单元90的驱动过程。
当控制单元10向角度调整马达92提供信号时,角度调整马达92旋转,从而螺杆轴91在内框架单元30的右框架34中旋转。当螺杆轴91旋转时,由于螺杆轴91的旋转力,角度调整螺母93沿垂直方向移动,同时,连接器94沿形成于外框架单元20的右框架24上的轨道24a沿垂直方向升降,连接于连接器94的第二角度调整磁性体95通过磁力升降第一角度调整磁性体85。
在外框架单元20的左框架23中安装分别检测升降螺母73的上、下限的上限传感器23-1和下限传感器23-2。上限传感器23-1和下限传感器23-2检测封闭空间(S)中叶片50的最小升降值,并将检测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10,控制单元10接收信号并停止升降马达72的常规方向或反方向旋转。
进一步地,在外框架单元20的右框架24中安装分别检测角度调整螺母93的上、下限的上限传感器24-1和下限传感器24-2。上限传感器24-1和下限传感器24-2检测叶片50旋转成最大角度以使足量的阳光进入或者返回原始角度以完全遮避阳光,并将检测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10,控制单元10接收信号并停止角度调整马达92的常规方向或反方向旋转。
虽然本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7例示了置入多层窗户的电动百叶窗装置,但是本发明的电动百叶窗装置并不限于如图1至图7所示的结构,还可以具有如图8至图10所示的结构。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置入多层窗户中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透视图,图9是图8中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纵截面图以及图10A和10B是图8中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横截面图。
除几个元件外,图8至图10中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构造与图1至图7中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构造相同。在下文中,将简要说明图8至图10中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元件,并且将仅详细描述与图1至图7中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元件不同的、图8至图10中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几个元件。
如图8至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置入多层窗户中的电动百叶窗装置包括控制单元10、外框架单元20、内框架单元30、多个叶片50、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第二升降调整单元70、第三升降调整单元100、第一角度调整单元80、第二角度调整单元90以及第三角度调整单元110,其中控制单元10安装在外框架单元20中,外框架单元20包括上、下、左、右框架21、22、23、24,内框架单元30包括上、下、左、右框架31、32、33、34,并设有与外框架单元20的内表面接触的外表面以及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玻璃板40以与玻璃板40形成封闭空间(S),多个叶片50沿垂直方向配置在封闭空间中使得通过升降调整线41调整多个叶片50的升降和通过缠绕在内框架30中安装的水平旋转杆51的角度调整线42调整多个叶片50的角度,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的左框架33中并连接升降调整线41,第二升降调整单元70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的左框架33中并通过控制单元10的信号升降,第三升降调整单元100配置在外框架20的左框架23的上表面和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的前表面上的玻璃板40的上表面上,并通过磁力连接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和第二升降调整单元70,以将第二升降调整单元70的升降力传递给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来升降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第一角度调整单元80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的右框架34中并连接水平旋转杆51,第二角度调整单元90安装在外框架单元20的右框架24中,并通过控制单元10的信号升降,以及第三角度调整单元110配置在外框架单元20的右框架24的上表面和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的前表面上的玻璃板40的上表面上,并通过磁力连接第一角度调整单元80和第二角度调整单元90以将第二角度调整单元90的升降力传递给第一角度调整单元80来使水平旋转杆51旋转,从而调整叶片50的角度。
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包括第一升降磁性体61、升降体62以及线固定件63,其中第一升降磁性体61包括面向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前表面上的玻璃板40的磁体61a;升降体62安装在第一升降磁性体61上,包括其上缠绕升降调整线41的滚轴62a,升降调整线41的末端固定在线固定件63上。
第二升降调整单元70包括沿垂直方向安装在外框架单元20的左框架23中的螺杆轴71,安装在螺杆轴71下端并根据控制单元10的信号沿常规方向和反方向旋转的升降马达72,围绕螺杆轴71的外圆周表面并根据升降马达72的常规方向和反方向旋转而沿螺杆轴71的外圆周表面升降的升降螺母73,以及与升降螺母73一体形成且在内框架单元30的左框架33的下表面上升降的第二升降磁性体75。
第三升降调整单元100包括磁体100a,其中磁体100a面向外框架单元20的左框架23的上表面与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的前表面上的玻璃板40的上表面,使得第三升降调整单元100可通过磁力连接第一升降磁性体61和第二升降磁性体75。
第一角度调整单元80包括连接于水平旋转杆51的垂直旋转杆81,围绕垂直旋转杆81外圆周表面一侧的旋转鼓82,上、下固定件83、84以及第一角度调整磁性体85,其中,旋转鼓82随垂直旋转杆81的旋转而一起旋转,并设有形成于其外圆周表面上的导向槽82a;上、下固定件83、84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的右框架34中,由垂直旋转杆81穿过,并分别连接旋转鼓82的上、下端以固定旋转鼓82的位置;第一角度调整磁性体85安装在旋转鼓85的外圆周表面上并在旋转鼓82的外圆周表面上升降,包括面向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的前表面上的玻璃板40的磁体85a以及沿旋转鼓82的导向槽82a移动的突起(未示出),并在旋转鼓80的外周面上升降。
第二角度调整单元90包括安装在外框架单元20的右框架24中的螺杆轴91,安装在螺杆轴91下端并根据控制单元10的信号沿常规方向和反方向旋转的角度调整马达92,围绕螺杆轴91的外圆周表面并根据角度调整马达92的常规方向和反方向旋转而沿螺杆轴91的外圆周表面升降的角度调整螺母93,与角度调整螺母93一体形成并在内框架单元30的右框架34的下表面上升降的第二角度调整磁性体95。
第三角度调整单元110包括磁体110a,其中磁体110a面向外框架单元20的右框架24的上表面与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的前表面上玻璃板40的上表面,使得第三角度调整单元110可通过磁力连接第一角度调整磁性体85和第二角度调整磁性体95。
在下文中,将描述图1至图7中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与图8至图10中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不同之处。首先,在图1至图7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中,为了升降叶片50,第一升降磁性体61的磁体61a和第二升降磁性体75的磁体75a彼此面对,并通过磁力连接。另一方面,在图8至图10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中,为了升降叶片50,第二升降调整单元70完全安装在外框架单元20的左框架23中,并且第一升降磁性体61的磁体61a和第二升降磁性体75的磁体75a朝向同一方向,更具体地,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的左框架33中的第一升降磁性体61的磁体61a面向内框架单元30的左框架33的上表面,而安装在外框架单元20的左框架23中的第二升降磁性体75的磁体75a面向外框架单元20的左框架23的上表面。此后,第三升降调整单元100安装在外框架单元20的左框架23的上表面与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的前表面上的玻璃板40的上表面上,并通过磁力连接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和第二升降调整单元70,且将第二升降调整单元70的升降力传递给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沿垂直方向移动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来升降叶片50。
第三升降调整单元100通过将多个具有强磁力的磁体100a插入合成树脂制成的框架中形成,并设有轮100b,使得第三升降调整单元100在移动过程中不在外框架单元20和玻璃板40上产生划痕。在这里,第三升降调整单元100的磁体100a面向第一升降磁性体61的磁体61a和第二升降磁性体75的磁体75a,从而通过它们之间的吸引力牢固地结合磁体61a和磁体75a。
进一步地,在图1至图7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中,为了升降叶片50,轨道23a形成于外框架单元20的左框架23的一侧表面上,第二升降调整单元70的连接器74沿轨道23a移动以升降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另一方面,在图8至图10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中,第三升降调整单元100将第二升降调整单元70的升降力传递给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从而图8至图10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中不需要如图1至图7所示的第二升降调整单元70的连接器74和形成于外框架单元20的左框架23上的轨道23a。
而且,在图1至图7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中,为了调整叶片50的角度,第一角度调整磁性体85的磁体85a和第二角度调整磁性体95的磁体95a彼此面对,并通过磁力连接。另一方面,在图8至图10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中,为了调整叶片50的角度,第二角度调整单元90完全安装在外框架单元20的右框架24中,并且第一角度调整磁性体85的磁体85a与第二角度调整磁性体95的磁体95a朝向同一方向,更具体地,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的右框架34中的第一角度调整磁性体85的磁体85a面向内框架单元30的右框架34的上表面,安装在外框架单元20的右框架24中的第二角度调整磁性体95的磁体95a面向外框架单元20的右框架24的上表面。此后,第三角度调整单元100安装在外框架单元20的右框架24的上表面与安装在内框架单元30的前表面上的玻璃板40的上表面上,并通过磁力连接第一角度调整单元80与第二角度调整单元90,且将第二角度调整单元90的升降力传递给第一角度调整单元80以旋转第一角度调整单元80的垂直旋转杆81和与垂直旋转杆81连接的水平旋转杆51,从而通过缠绕在水平旋转杆51上的角度调整线42来调整叶片50的角度。
第三角度调整单元110通过将多个具有强磁力的磁体110a插入合成树脂制成的框架中形成,并设有轮110b,使得第三角度调整单元110在移动过程中不在外框架单元20和玻璃板40上产生划痕。在这里,第三角度调整单元110的磁体110a面向第一角度调整磁性体85的磁体85a和第二角度调整磁性体95的磁体95a,从而通过它们之间的吸引力牢固地结合磁体85a和磁体95a。
进一步地,在图1至图7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中,为了调整叶片50的角度,轨道24a形成于外框架单元20的右框架24的一侧表面上,第二角度调整单元90的连接器94沿轨道24a移动以升降第一角度调整单元90。另一方面,在图8至图10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中,第三角度调整单元110将第二角度调整单元90的升降力传递给第一角度调整单元80,从而图8至图10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中不需要如图1至图7所示的第二角度调整单元90的连接器94和形成于外框架单元20的右框架24上的轨道24a。
除上述区别外,图8至图10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与图1至图7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具有同样的构造。即,图8至图10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构造与图1至图7所示的电动百叶窗装置的构造相同,因为外框架单元20的左框架23和右框架24的上表面可以打开和闭合,检测升降螺母73的上、下限的上限传感器23-1与下限传感器23-2安装在外框架单元20的左框架23中,并且检测角度调整螺母93的上、下限的上限传感器24-1与下限传感器24-2安装在外框架单元20的右框架24中,并且水平旋转杆51和垂直旋转杆81通过锥齿轮51a和81a连接。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置入多层窗户中的电动百叶窗装置完全防止外部湿气和空气流入内框架单元和玻璃板之间的封闭空间,从而防止在安装在内框架单元的前、后表面上的玻璃板的表面上形成诸如霜的干扰使用者视线的物质。
虽然为了例证目的而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了解到,在不偏离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所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型、增加和删减。

置入多层窗户中的自动控制百叶窗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置入多层窗户中的自动控制百叶窗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置入多层窗户中的自动控制百叶窗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置入多层窗户中的自动控制百叶窗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置入多层窗户中的自动控制百叶窗装置.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公开了一种置入多层窗户中的电动百叶窗装置,包括控制单元(10),包括上、下、左、右框架(21,22,23,24)的外框架单元(20);包括上、下、左、右框架(31,32,33,34)并且设有玻璃板(40)安装在其前和后表面上以形成封闭空间(S)的内框架单元(30);配置在封闭空间(S)中的多个叶片(50);安装在左框架(33)中的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通过磁力连接第一升降调整单元(60)的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