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骨治疗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正骨治疗椅.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118819.9 (22)申请日 2016.10.13 (73)专利权人 雷同 地址 621037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绵山路 64号8区12栋1单元402 (72)发明人 雷同 (74)专利代理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 心 11010 代理人 于金平 (51)Int.Cl. A61G 15/06(2006.01) A61G 15/1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正骨治疗椅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正骨治疗椅, 该正骨 治疗椅包括: 结。
2、构支架、 坐板、 导轨、 电机、 电源和 控制手柄; 所述控制手柄用于控制电源供给电机 的电流方向; 当所述电机的电流为正向时, 所述 电机正向转动, 驱动所述导轨向上移动, 使连接 在所述导轨端部的所述坐板向上移动; 当所述电 机的电流为反向时, 所述电机反向转动, 驱动所 述导轨向下移动, 使连接在所述导轨端部的所述 坐板向下移动。 医师能够根据骨折患者的身高、 体型或病情等情况对该正骨治疗椅进行高度调 整, 使骨折患者能以正确的姿势坐在治疗座椅 上, 使医师能以正确的正骨手法对骨折患者进行 正骨治疗。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6621514 U 2017.11.1。
3、0 CN 206621514 U 1.一种正骨治疗椅,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结构支架、 坐板、 导轨、 电机、 电源和控制手柄; 所述结构支架为四棱台框架; 所述导轨垂直连接在所述结构支架上; 所述坐板位于所述结构支架的上部, 并与所述导轨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电源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机连接; 所述控制手柄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源连接; 所述控制手柄设置于所述结构支架外部; 所述结构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导轨; 所述导轨用于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进行上下位置移动; 所述电源用于提供所述电机转动的电流; 所述控制手柄用于控制电源供给电机的电流方向; 当所述电机的电流为正向时, 所述 电机正向转动, 驱动所述导轨向。
4、上移动, 使连接在所述导轨端部的所述坐板向上移动; 当所 述电机的电流为反向时, 所述电机反向转动, 驱动所述导轨向下移动, 使连接在所述导轨端 部的所述坐板向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骨治疗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骨治疗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骨治疗椅还包括: 挡腿支撑; 所述挡腿支撑为U型、 V型、 圆型、 椭圆或矩形; 所述挡腿支撑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结构支架的上部的两相邻顶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骨治疗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骨治疗椅还包括: 脚垫支撑; 所述脚垫支撑固定连接在所述挡腿支撑对应的所述结构支架的下。
5、部的两相邻顶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骨治疗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骨治疗椅还包括: 脚蹬支架; 所述脚蹬支架平行于所述挡腿支撑的平面; 所述脚蹬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结构支架 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骨治疗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蹬支架的数量为一个或多 个。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621514 U 2 一种正骨治疗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正骨治疗椅。 背景技术 0002 当前, 正骨为医师通过按摩的手法, 使移位的骨折端正确地复位并治疗软组织损 伤的一种疗术。 因此, 在施行正骨手法整复时, 首先要做好骨。
6、折患者的检查和诊断。 当前医 师主要使骨折患者坐在治疗座椅上, 对骨折患者进行检查、 诊断及正骨治疗。 0003 但现有的治疗座椅不能根据骨折患者的身高、 体型或病情等情况进行高度调整, 尤其老年人和腰腿疾病患者由于不能以正确的姿势坐在治疗座椅上, 导致医师不能以正确 的正骨手法对骨折患者进行正骨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正骨治疗椅, 克服现有技术中治疗座 椅不能根据骨折患者的身高、 体型或病情等情况进行高度调整的缺陷。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正骨治疗椅, 包括: 结构支架、 坐板、 导轨、 电 机、 电源和控制手柄; 000。
7、6 所述结构支架为四棱台框架; 0007 所述导轨垂直连接在所述结构支架上; 0008 所述坐板位于所述结构支架的上部, 并与所述导轨的端部固定连接; 0009 所述电源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机连接; 0010 所述控制手柄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源连接; 0011 所述控制手柄设置于所述结构支架外部; 0012 所述结构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导轨; 0013 所述导轨用于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进行上下位置移动; 0014 所述电源用于提供所述电机转动的电流; 0015 所述控制手柄用于控制电源供给电机的电流方向; 当所述电机的电流为正向时, 所述电机正向转动, 驱动所述导轨向上移动, 使连接在所述导轨端部的所述坐板。
8、向上移动; 当所述电机的电流为反向时, 所述电机反向转动, 驱动所述导轨向下移动, 使连接在所述导 轨端部的所述坐板向下移动。 0016 进一步地, 所述导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0017 进一步地, 所述正骨治疗椅还包括: 挡腿支撑; 0018 所述挡腿支撑为U型、 V型、 圆型、 椭圆或矩形; 0019 所述挡腿支撑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结构支架的上部的两相邻顶角处。 0020 进一步地, 所述正骨治疗椅还包括: 脚垫支撑; 0021 所述脚垫支撑固定连接在所述挡腿支撑对应的所述结构支架的下部的两相邻顶 角处。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621514 U 3 0022 进一步地。
9、, 所述正骨治疗椅还包括: 脚蹬支架; 0023 所述脚蹬支架平行于所述挡腿支撑的平面; 所述脚蹬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结构支 架上。 0024 进一步地, 所述脚蹬支架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002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0026 本实用新型所述正骨治疗椅, 医师能够根据骨折患者的身高、 体型或病情等情况 进行高度调整, 使骨折患者能以正确的姿势坐在治疗座椅上, 使医师能以正确的正骨手法 对骨折患者进行正骨治疗。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正骨治疗椅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正骨治疗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10、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 附图及较佳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后。 0030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 一种正骨治疗椅, 如图1所示, 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0031 结构支架1、 坐板2、 导轨3、 电机4、 电源5和控制手柄6; 0032 结构支架1为四棱台框架; 0033 导轨3垂直连接在结构支架1上; 0034 坐板2位于结构支架1的上部, 并与导轨3的端部固定连接; 0035 电机4与导轨3连接; 0036 电源5通过导线与电机4连接; 0037 控制手柄6通过导线与电源5连接; 0038 控制手柄6设置于结构支架1外部; 00。
11、39 结构支架1用于支撑导轨3; 0040 坐板2用于为患者提供臀部支撑; 0041 导轨3用于在电机4的驱动下进行上下位置移动; 0042 电机4用于提供导轨3的上下位置移动的驱动动力; 0043 电源5用于提供电机4转动的电流; 0044 控制手柄6用于控制电源5供给电机4的电流方向; 当电机4的电流为正向时, 电机4 正向转动, 驱动导轨3向上移动, 使连接在导轨3端部的坐板2向上移动; 当电机4电流为反向 时, 电机4反向转动, 驱动导轨3向下移动, 使连接在导轨3端部的坐板2向下移动。 0045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 一种正骨治疗椅, 如图2所示, 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0046 结。
12、构支架1、 坐板2、 导轨3、 电机4、 电源5、 控制手柄6、 挡腿支撑7、 脚垫支撑8和脚蹬 支架9; 0047 结构支架1为四棱台框架; 0048 导轨3垂直连接在结构支架1上; 导轨3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0049 坐板2位于结构支架1的上部, 并与导轨3的端部固定连接;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621514 U 4 0050 电机4与导轨3连接; 0051 电源5通过导线与电机4连接; 0052 控制手柄6通过导线与电源5连接; 0053 控制手柄6设置于结构支架1外部; 0054 挡腿支撑7为U型, 挡腿支撑7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结构支架1的上部的两相邻顶角 处; 00。
13、55 脚垫支撑8数量为两个; 脚垫支撑8固定连接在挡腿支撑7对应的结构支架1的下部 的两相邻顶角处; 0056 脚蹬支架9平行于挡腿支撑7的平面; 脚蹬支架9固定连接在结构支架1上; 脚蹬支 架9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0057 结构支架1用于支撑导轨3; 0058 坐板2用于为患者提供臀部支撑; 0059 导轨3用于在电机4的驱动下进行上下位置移动; 0060 电机4用于提供导轨3的上下位置移动的驱动动力; 0061 电源5用于提供电机4转动的电流; 0062 控制手柄6用于控制电源5供给电机4的电流方向; 当电机4的电流为正向时, 电机4 正向转动, 驱动导轨3向上移动, 使连接在导轨3端部。
14、的坐板2向上移动; 当电机4电流为反向 时, 电机4反向转动, 驱动导轨3向下移动, 使连接在导轨3端部的坐板2向下移动; 使医师与 患者达到最合适的相对位置, 从而使正骨达到最佳效果; 0063 挡腿支撑7用于为患者提供腿部支撑, 使患者的身体得到固定; 0064 脚垫支撑8用于为患者提供脚部支撑, 使患者的身体得到固定; 0065 脚蹬支架9用于为医师提供腿部支撑, 从而实现医师对患者脊椎的最佳矫正效果。 0066 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 应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 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 然而所附图示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 并非用来 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621514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6621514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