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的说,涉及非那雄胺及其类似物的注 射用缓释微球、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非那雄胺是一种4-氮甾体激素,它是一种5-α还原酶特异抑制剂。5- α还原酶能将睾酮代谢成更强效的雄激素双氢睾酮,后者是前列腺生长所 依赖的物质。非那雄胺能抑制双氢睾酮的合成而使前列腺消肿。临床用于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
非那雄胺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为63~80%。(张石革,孙定人主编,新 药临床药理与应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北京2001年p421)国外一资料 报道,89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口服本品,一日5mg,连续一年,血浆 双氢睾酮水平下降70%,前列腺体积缩小19%,尿流量峰值增加1.6%,(N Eng J Med 1992年)。另一报道,2902例患者口服本品,一日5mg,连续 二年,前列腺体积缩小15.3%,尿流量峰值增加1.5%(Urology,1998年)。 国内报道,164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一日口服5mg,连续一年治疗,症 状和尿流率有明显改善者占1/3左右(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2年)。本 品口服主要不良反应为乳房增大和压痛,偶见性功能障碍和皮疹,口唇肿 胀等过敏反应。
本品市售制剂为片剂,商品名保列治(Troscar),剂量5mg。尽管口 服非那雄胺对治疗前列腺增生有肯定疗效,但必须坚持每日用药。这对患 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存在着顺应性问题,另外口服制剂由于肝的首过效应 往往存在生物利用度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鉴于口服制剂的上述缺陷,我们利用微囊化技术成功研究了一种可在 体内缓释一个月的注射用非那雄胺生物降解微球。该微球可经皮下注射埋 植于体内,药物可通过微球骨架材料缓慢释放,骨架材料在体内可逐渐降 解成无毒小分子物质(CO2和水),最后排出体外。微球每注射一次可在 体内维持一个月疗效。由于注射剂不像口服制剂要经过肝首过效应,所以 生物利用度高。在我们的动物药效学研究中,采用口服28天总剂量的80% 药物量的微球进行对照试验,发现两组动物药效基本相同。微球在体内可 维持平稳的血药浓度,这对保持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是有利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那雄胺及其类似物的注射 用缓释微球。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非那雄胺及其类似物的注 射用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另一种非那雄胺及其类似 物的注射用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最后一个技术问题是非那雄胺及其类似物的注射 用缓释微球用于制备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长效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非那雄胺微球包含占其重量5~80%(w/w)的非那雄胺 及其类似物和占其重量95~20%的分子量为5000~300000道尔顿的生物 降解聚合物。生物降解聚合物可选自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丙交酯,聚羟 基乙酸,聚β-羟基丁酸酯,聚乳酸羟乙酸,聚原酸酯,聚己内酯,聚酸 酐,聚磷酸酯,聚磷腈,聚氰基丙烯酸酯,聚酰胺。优选聚丙交酯-乙交 酯,聚丙交酯,聚乳酸羟乙酸。分子量优选10,000-300,000道尔顿。 共聚物中两者单体克分子比为15∶85~85∶15,优选25∶75~75∶25。
本发明所述的非那雄胺类似物包括依立雄胺(Epristeride)和度他 雄胺(Dutasteride)。
本发明的非那雄胺及其类似物的注射用缓释微球采用乳化分散-液中 干燥法制备,包括下列步骤:
a)将生物降解聚合物和药物溶解在合适有机溶媒中后,作为分散相;
b)将分散相滴入不断搅拌的加有乳化剂的连续相中,有机溶媒逐渐挥 发,析出微球;
c)微球混悬液经离心分离;
d)经减压干燥或冷冻干燥制得微球;
e)微球无菌粉末混悬于药学可接受溶液中,摇匀即得。
将分散相加入正在搅拌的连续相,搅拌速度是控制微球粒径很重要的 参数,搅拌器采用垂直式三叶不锈钢搅拌浆,转速500~8000rpm。用本发 明制备的微球粒径分布范围为10~200μm,筛选20μm~130μm粒径为注 射用微球。微球混悬液经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微球用蒸馏水少量多次 淋洗,于室温下减压干燥或冷冻干燥即得。
非那雄胺注射用微球可以采用油/水(O/W)乳化-液中干燥法制备。 将生物降解聚合物溶解在合适有机溶媒中后,加入药物溶解作油相,油相 滴入正在搅拌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水相)使成O/W乳剂。在恒定温度 下使上述有机溶剂逐渐挥发,析出载药微球,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即得。
油/水(O/W)乳化-液中干燥法的分散相挥发性溶媒可用二氯甲烷、 氯仿、醋酸乙酯、乙酸甲酯、乙腈、丙酮、乙醇、甲醇、DMSO和苯的单一 组分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结合而成。连续相以水为介质,介质中应有表 面活性剂,如PVPk-30、明胶、CMC-Na、低黏度HPMC、HPC或PVA的单一 组分或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的混合物,首选PVPk-30和PVA。表面活 性剂加入量为连续相体积的0.2-8.0%,首选0.3~2.0%。本发明中,聚合 物溶媒品种,首选二氯甲烷或醋酸乙酯的单一组分或两组分的混合物。聚 合物浓度为1~50%(w/v)药物占微球重量的百分比为5~80%,分散相与 连续相体积比为1/20~1/5,首选1/10~1/5。
非那雄胺微球也可采用油/油(O/O)乳化-液中干燥法制备。采用O/O 乳化法制备微球,溶解聚合物和非那雄胺的乳剂分散相(内相)有机溶媒 可采用丙酮、乙腈或醋酸乙酯,连续相可采用矿油,如液状石蜡,硅油或 二甲硅油。植物油如花生油,棉子油,麻油,茶油和豆油。为了使分散相 能更好的分散在连续相中,后者应加入低HLB值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HLB 值在1.8~4.8之间为宜。优选Span80或Span85。微球制备可将分散相滴 入搅拌着的连续相中。上述系统在一恒定温度中,在恒定搅拌速度下,分 散相中有机溶媒逐渐蒸发,载药微球析出。混悬液离心分离,去上清液, 微球经滤膜减压分离而得。用己烷或环己烷少量多次淋洗,去微球表面油 迹。室温减压干燥或冷冻干燥而得。
非那雄胺微球也可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采用喷雾干燥制备微球时, 生物降解聚合物被有机溶媒溶解后,加入非那雄胺或其类似物,搅拌使其 成澄清溶液,过滤,滤液经喷雾干燥制成微球。分散相有机溶媒可采用二 氯甲烷,氯仿,醋酸乙酯,二氧六环,丙酮,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其任意 混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非那雄胺及其类似物的注射用缓释微球长效制剂是将 制好的微球无菌粉末混悬于0.3-0.6%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中,振摇均 匀,作皮下注射。该新剂型延长了药物作用时间,减少了用药次数,提高 了药物生物利用度。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非那雄胺微球及其制备方 法,释药模式和对动物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非那雄胺微球体外累计释药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100mg聚丙交酯溶于0.6ml二氯甲烷中,加入100mg非那雄胺,搅 拌溶解使成澄清溶液。在一装有搅拌桨平底烧杯中加入0.5%PVA(05-88) 水溶液,恒温(25℃),后于搅拌下将上述聚合物溶液滴入其中,以2000rpm 搅拌形成乳剂,再加入大量蒸馏水,维持200rpm,使o/w乳剂中有机溶剂 逐渐蒸干。整个过程不断抽样镜检,观察多阶段微球形成过程。
上述溶液离心分离,倾去上清液,于滤膜上减压收集微球,用蒸馏水 少量多次洗涤,微球减压室温干燥即得。
实施例2
将160mg聚DL丙交酯-乙交酯溶于醋酸乙酯中,加入40mg非那雄胺, 搅拌成澄明溶液。在一装有搅拌桨平底烧杯中加入分散相体积10倍的 1%PVPk-30水溶液,恒温(25℃)后,搅拌下将上述聚合物溶液滴入其中, 以2000rpm搅拌形成乳剂,再加入大量蒸馏水,维持200rpm转速搅拌4 小时,使o/w乳剂中有机溶媒逐渐蒸干。整个过程不断抽样镜检,观察多 阶段微球形成过程。
上述溶液离心分离,倾去上清液,于滤膜上减压收集微球,用蒸馏水 少量多次洗涤,微球减压室温干燥即得。
实施例3
将800mg聚乳酸-羟乙酸溶于2.5ml乙腈中,加入非那雄胺 200mg。搅拌使其溶解。作为O1相;在30ml液状石蜡中,加入 1.5%Span85,混匀后作为O2相。在3000rpm转速下, 将O1滴入O2中,使成O1/O2乳剂。控制系统温度,恒温在30℃,使分 散相中有机溶媒逐渐蒸发至干,混悬液进行离心分离,去上清液,微球用 己烷少量多次洗净,于室温减压干燥即得。
实施例4
将聚DL丙交酯-乙交酯10g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加入非那雄胺2.0g, 搅拌使其溶解。过滤,滤液待用。喷雾干燥过程调节进口气流温度40±2 ℃,出口温度35±1℃,聚合物溶液进料速度2.5ml/min。收集器中微球 呈白色粉末状,粒径在3-10μm间。
实施例5
将157mg聚乳酸羟乙酸溶于0.5ml二氯甲烷中,加入38mg非那雄胺, 搅拌溶解使成澄明溶液。在一装有搅拌桨平底烧杯中加入0.5%PVA(05-88) 水溶液,恒温(25℃),后于搅拌下将上述聚合物溶液滴入其中,以2000rpm 搅拌形成乳剂,再加入大量蒸馏水,维持200rpm,使o/w乳剂中有机溶剂 逐渐蒸干。整个过程不断抽样镜检,观察多阶段微球形成过程。
上述溶液离心分离,倾去上清液,于滤膜上减压收集微球,用蒸馏水 少量多次洗涤,微球减压室温干燥即得。
实施例6
取例1微球(粒径20-130μm)39.1mg,置于100ml含增溶剂的 PH7.4PBS盐水瓶中,于37℃摇床中,以110rpm转速振摇,定时取样检测 不同时间药物累计释放率(%),原瓶中补充同体积介质水溶液。其样品 释药曲线见表1。
表1.非那雄胺微球体外累计释药曲线 时间 1小时 1天 2天 4天 7天 11天 17天 27天 累积释 药(%) 6.49 11.11 16.05 18.44 19.99 31.29 59.78 94.40
由表1制得非那雄胺微球体外累计释药曲线图,见附图图1所示。
从图1可见,本发明制备的非那雄胺微球,释放呈3相模式。第一相 为首日突释效应,释药量为11.1%,第二相在第2-7d之间,微球以较小的 释放速度(1.48%/日)释放药物;第三相在第7-27天之间,释药以近乎0 级模式(r=0.994)以3.72%/日速度释药。本载药微球与一般微球释药相 比有以下特点:
(1)一般载药微球首日突释效应往往在20-40%之间,首日较高的突释剂 量对治疗并不是有益,相反将导致毒副作用。
(2)对PLGA/PLA微球,由于其本体降解机理,溶出的第一周往往有一 释药停滞期(lag time),本发明通过分子量及聚合物单体筛选, 挑出的聚合物一定程度的减少这段时间药物释放的停滞状态,促进 整个过程释药的均匀性。
(3)从第7天开始,微球以零级释放速率(3.72%/日)释药,至27天, 将绝大多数药物均匀释放完全。
所以,微球的上述释药模式能较好的符合治疗需要。
实施例7
采用实施例1制得的非那雄胺微球进行SD大鼠前列腺增生治疗试验。 试验分丙酸睾丸酮模型组,非那雄胺片口服组和非那雄胺微球组,每组动 物均为6只。丙酸睾丸组采用2.5mg/kg皮下注射给药,非那雄胺组采用 2.5mg/kg口服灌胃;上述两组每日给药,连续28天。非那雄胺微球每28 日给药一次。采用总剂量(2.5mg/kg×28)的80%,即2.5×28×0.8/微 球药物含量,皮下注射给药。各组于28日处死动物,解剖,观察前列腺 重量,前列腺体积,计算前列腺指数和前列腺组织含水量,其试验结果如 下:
表2.SD大鼠药效学试验结果 组别 体重 (g) 前列腺重 (g) 前列腺指 数(%) 前列腺体积 (ml) 组织含水 量(%) 丙酸睾丸 组 377.2 ±13.2 1.29 ±0.14 0.34 ±0.03 1.16 ±0.10 79.3 ±2.0 非那雄胺 组 408.0 ±60.1 0.93 ±0.21** 0.24 ±0.09* 0.89 ±0.07** 76.5 ±2.4 非那雄胺 微球组 372.7 ±8.3 1.01 ±0.16** 0.27 ±0.04** 0.83 ±0.16** 72.3 ±3.3**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非那雄胺微球对丙酸睾酮引起的大鼠前列腺增生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