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乘员脚蹬.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825666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0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70325.1

申请日:

2008.09.19

公开号:

CN101676170A

公开日:

2010.03.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2J 25/00公开日:201003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J 25/00申请日:20080919|||公开

IPC分类号:

B62J25/00

主分类号:

B62J25/00

申请人: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邓小毛; 文建平; 魏 智

地址:

400037重庆市沙坪坝区上桥张家湾6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郭 云;方 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摩托车乘员脚蹬,在搁脚支架内嵌设有呈横向布置的限位板,并且搁脚支架上设置有呈竖直分布的定位套,搁脚踏板的安装端活套在定位套上,搁脚踏板与定位套之间通过扭簧连接;在所述搁脚踏板安装端的端部开设有定位缺口,该定位缺口能与限位板的一端卡接配合,限位板的另一端通过回位弹簧与挡板抵接,并且在限位板上开设有导向槽;在所述搁脚支架上还安装有回位按钮,该回位按钮内的推杆上套装小弹簧,且推杆的内端伸入搁脚支架中,推杆内端设置的斜面与导向槽槽壁上的斜面相适配。本发明中搁脚踏板能在水平面内翻转,用脚即可完成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摩托车乘员脚蹬,包括搁脚踏板(1)和搁脚支架(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搁脚支架(2)内嵌设有呈横向布置的限位板(3),并且搁脚支架(2)上设置有呈竖直分布的定位套(2b),所述搁脚踏板(1)的安装端活套在定位套(2b)上,搁脚踏板(1)与定位套(2b)之间通过扭簧(4)连接;在所述搁脚踏板(1)安装端的端部开设有定位缺口(1a),该定位缺口(1a)能与限位板(3)的一端卡接配合,限位板(3)的另一端通过回位弹簧(5)与挡板(8)抵接,并且在限位板(3)上开设有导向槽(3a);在所述搁脚支架(2)上还安装有回位按钮(6),该回位按钮(6)内的推杆(6a)上套装小弹簧(7),且推杆(6a)的内端伸入搁脚支架(2)中,推杆(6a)内端设置的斜面与导向槽(3a)槽壁上的斜面相适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乘员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4)套装在定位套(2b)上,并位于搁脚踏板(1)底部的凹槽(1b)中,该扭簧(4)的内端与定位套(2b)卡接,扭簧(4)的外端与搁脚踏板(1)卡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乘员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8)为“L”形,固定在搁脚支架(2)上,该挡板(8)的横板部分将搁脚踏板(1)底部的凹槽(1b)密封,挡板(8)的竖板部分贴合在搁脚支架(2)的外端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乘员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弹簧(5)的一端套装在限位板(3)端部的导柱(3b)上,回位弹簧(5)的另一端与挡板(8)的竖板部分抵接。

说明书

一种摩托车乘员脚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构件,尤其涉及摩托车上的乘员脚蹬。
背景技术
摩托车乘员脚蹬对称地分布在车身后部的两侧,以便搭乘者放置脚部。通用的摩托车乘员脚蹬由搁脚踏板、搁脚管和搁脚支架构成,其中搁脚管穿设在搁脚踏板中,通过螺钉固定,搁脚管的安装端伸出搁脚踏板的内端面,并伸入车身上固定的“U”形搁脚支架中,两者之间通过径向穿设的安装销连接,安装销由开口销限位。用手或脚扳动搁脚踏板,搁脚踏板能绕安装销相对于搁脚支架上下旋转,具有收折和打开两种状态。当不需要搁脚踏板时,搁脚踏板与车身贴靠,处于收折状态;当扳动搁脚踏板,使其绕安装销向下旋转90度后与车身基本垂直时,搁脚踏板处于打开状态。
搁脚踏板的打开或收折可以通过手或脚来控制,由于搁脚踏板用于放置搭乘者的脚部,用手扳动它运动会将手部弄脏,既不符合卫生习惯的要求,又给搭乘者造成不必要的洗手麻烦。用脚虽然也能完成对搁脚踏板的控制,但是脚的灵活性远比不上手,当搁脚踏板处于收折状态需要打开时,搁脚踏板与车身贴靠得较近,脚要慢慢比试才能伸入搁脚踏板与车身之间的空隙,不仅麻烦,而且费力;而当搁脚踏板处于打开状态需要收折时,用脚背挑动搁脚踏板才能使之运动,这样既不方便,又容易将鞋面弄脏。
同时,搁脚踏板处于打开状态时,在水平方向是不能运动的,驾驶员在下车时向后摆腿的过程中,若搁脚踏板未收折,驾驶员的小腿或脚后跟容易撞击在搁脚踏板上,造成碰伤。另外,由于搁脚踏板的内端面与“U”形搁脚支架的开口端配合对搁脚踏板的收折状态限位,搁脚管安装端的侧面与“U”形搁脚支架的内表面配合对搁脚踏板的打开状态限位,这样在扳动搁脚踏板转动的过程中,搁脚踏板的内端面与“U”形搁脚支架的相对端面摩擦,“U”形搁脚支架的内表面与搁脚管安装端的侧面摩擦,不仅使得搁脚踏板转动的灵活性较差,扳动搁脚踏板较费力,而且容易将“U”形搁脚支架和搁脚管的漆面刮花,既影响整车的外观美感,长期的摩擦磨损还会造成对搁脚踏板的极限位置定位不可靠,搁脚踏板的外端易向下发生倾斜,使得使用效果变差,搭乘者的舒适感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控灵活、方便的摩托车乘员脚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乘员脚蹬,包括搁脚踏板、搁脚支架、限位板、扭簧、回位弹簧、回位按钮和小弹簧,其中在所述搁脚支架内嵌设有呈横向布置的限位板,并且搁脚支架上设置有呈竖直分布的定位套,所述搁脚踏板的安装端活套在定位套上,搁脚踏板与定位套之间通过扭簧连接;在所述搁脚踏板安装端的端部开设有定位缺口,该定位缺口能与限位板的一端卡接配合,限位板的另一端通过回位弹簧与挡板抵接,并且在限位板上开设有导向槽;在所述搁脚支架上还安装有回位按钮,该回位按钮内的推杆上套装小弹簧,且推杆的内端伸入搁脚支架中,推杆内端设置的斜面与导向槽槽壁上的斜面相适配。
本发明中搁脚支架固定在车身上,搁脚踏板在水平面内能绕搁脚支架90度旋转,具有收折和打开两种状态。当不需要搁脚踏板时,搁脚踏板与车身贴靠,处于收折状态,此时扭簧被扭曲,限位板伸入搁脚踏板端部的定位缺口中,对搁脚踏板的收折状态定位;当按动回位按钮,使回位按钮的按钮部分及推杆向搁脚支架内运动,小弹簧被压缩,而推杆内端的斜面与限位板导向槽槽壁上的斜面接触,进而在两者斜面的配合下,推杆插入导向槽中,并推动限位板向远离搁脚踏板的方向运动,限位板压缩回位弹簧的同时,从搁脚踏板端部的定位缺口中退出,搁脚踏板失去限制,在扭簧回弹力的作用下,搁脚踏板在水平面内向外弹出,即搁脚踏板绕搁脚支架上的定位套旋转90度,直至扭簧完全释放,搁脚踏板与车身基本垂直,处于打开状态;松开回位按钮后,在小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下,回位按钮的按钮部分及推杆向搁脚支架外运动复位,推杆从导向槽中退出,在回位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下,限位板顶靠在搁脚踏板安装端的外缘,限位板和扭簧共同作用,对搁脚踏板的打开状态定位。
如果搁脚踏板要从打开状态向收折状态转换时,只需扳动搁脚踏板,使之在水平面内绕搁脚支架上的定位套旋转,此时扭簧被逐渐扭曲,而限位板与搁脚踏板安装端的外缘相摩擦,当搁脚踏板转动90度后,搁脚踏板上的定位缺口正好对着限位板,限位板在回位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伸入定位缺口中,使搁脚踏板保持收折状态。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搁脚踏板时,只需用脚后跟内侧碰击回位按钮,即可将搁脚踏板打开;当不需要使用搁脚踏板时,用脚掌推动搁脚踏板向后转动即可。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操控灵活、方便,无须用手便能轻松完成,一方面简便、省力,另一方面有效避免了将人的手或鞋面弄脏。同时,驾驶员在下车时向后摆腿的过程中,若搁脚踏板未收折,驾驶员的小腿或脚后跟撞击在搁脚踏板上,会推动搁脚踏板旋转至收折状态,既完成了对搁脚踏板的收折操作,又有效避免了发生碰伤。另外,搁脚踏板转动的灵活性好,能防止搁脚踏板及搁脚支架的漆面因摩擦而被刮花,保障了整车的外观美感;搁脚踏板在极限位置处定位可靠,这样搁脚踏板的外端不会向下发生倾斜,保证了搭乘者的舒适感。
为了便于安装,并保障扭簧工作的可靠性,上述扭簧套装在定位套上,并位于搁脚踏板底部的凹槽中,该扭簧的内端与定位套卡接,扭簧的外端与搁脚踏板卡接。
上述挡板为“L”形,固定在搁脚支架上,该挡板的横板部分将搁脚踏板底部的凹槽密封,挡板的竖板部分贴合在搁脚支架的外端面上。挡板能防止泥沙、杂物等进入搁脚踏板底部的凹槽及搁脚支架内,进一步保证了扭簧、限位板等部件的可靠性。
上述回位弹簧的一端套装在限位板端部的导柱上,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挡板的竖板部分抵接。导柱对回位弹簧起导向作用,以保障限位板运动更灵活、可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搁脚踏板能在水平面内翻转,用脚即可完成其收折与打开状态之间的转换,操控灵活、方便,一方面简便、省力,另一方面有效避免了将人的手或鞋面弄脏。
2、驾驶员在下车时向后摆腿的过程中,即使搁脚踏板未收折,也不会发生碰伤。
3、搁脚踏板转动的灵活性好,能防止搁脚踏板及搁脚支架的漆面因摩擦而被刮花,保障了整车的外观美感。
4、搁脚踏板在极限位置处定位可靠,这样搁脚踏板的外端不会向下发生倾斜,保证了搭乘者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也是搁脚踏板的收折状态图。
图2为图1仰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搁脚踏板的打开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在车身上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对称地安装在车身后部的两侧,以便搭乘者放置脚部,本实施例仅以位于车身右侧的后搁脚总成进行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由搁脚踏板1、搁脚支架2、限位板3、扭簧4、回位弹簧5、回位按钮6、小弹簧7和挡板8等部件构成。其中搁脚踏板1的前端为安装端,该搁脚踏板1前端的轮廓为圆弧形,并且在搁脚踏板1的前端开设有过孔,该过孔的上端位于搁脚踏板1的顶面,过孔的下端位于凹槽1b的槽底,所述凹槽1b的敞口在搁脚踏板1的底面。在搁脚踏板1前端的端部还开设有定位缺口1a,该定位缺口1a为内窄外宽的扇形,且定位缺口1a的内端与与凹槽1b相连通。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搁脚支架2的顶面向后水平延伸,形成盖板2a,该盖板2a底面的中部具有与之相垂直的定位套2b,定位套2b呈竖直分布,该定位套2b与盖板2a为一体结构,定位套2b的底面与搁脚支架2的底面基本平齐,定位套2b的中心孔贯通至盖板2a的顶面。所述搁脚踏板1通过其前端的过孔活套在定位套2b上,螺钉9穿过定位套2b的中心孔,将搁脚支架2固定到车身支架10上。在搁脚踏板1的凹槽1b内嵌设扭簧4,扭簧4套装在定位套2b上,该扭簧4的内端与定位套2b上的卡槽卡接配合,扭簧4的外端与搁脚踏板1上的卡槽卡接配合。在所述搁脚支架2上开设有容置槽2c,该容置槽2c的敞口在搁脚支架2的前端面。一块“L”形挡板8通过螺钉固定在搁脚支架2上,该挡板8的横板部分贴合于搁脚踏板1及搁脚支架2的底面,并将搁脚踏板1底部的凹槽1b密封,且横板部分上开设有供定位套2b穿过的通孔;挡板8的竖板部分贴合在搁脚支架2的前端面上。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限位板3嵌设于容置槽2c内,呈前后方向横向布置。在限位板3的前端一体形成有导柱3b,回位弹簧5的后端套装在该导柱3b上,并与限位板3抵接,回位弹簧5的前端与挡板8的竖板部分抵接。所述限位板3的后端穿过容置槽2c的槽底,并能伸入搁脚踏板1前端的定位缺口1a中,与该定位缺口1a卡接配合,对搁脚踏板1的收折状态进行定位。在限位板3的中部开设有导向槽3a,该导向槽3a的前槽壁设有前高后低的斜面(见图2)。所述回位按钮6安装在搁脚支架2上,回位按钮6的按钮部分位于搁脚支架2的外侧,回位按钮6内的推杆6a与限位板3相垂直,在推杆6a上套装有起复位作用的小弹簧7,该小弹簧7的一端由搁脚支架2限位,另一端由回位按钮6的内壁限位。所述推杆6a的内端伸入搁脚支架2的容置槽2c中,并能插入导向槽3a内,在推杆6a上靠近其内端部设有一凸台,该凸台由容置槽2c的槽壁限位。在推杆6a的内端设置有斜面,该斜面与导向槽3a槽壁上的斜面相适配。
本发明是这样工作的:
搁脚踏板1在水平面内能绕搁脚支架2旋转90度,具有收折和打开两种状态。当不需要搁脚踏板1时,搁脚踏板1与车身贴靠,处于收折状态(见图2、图5),此时扭簧4被扭曲,限位板3伸入搁脚踏板1端部的定位缺口1a中,对搁脚踏板1的收折状态定位;当用脚碰击回位按钮6,使回位按钮6的按钮部分及推杆6a向搁脚支架2内运动,小弹簧7被压缩,而推杆6a内端的斜面与限位板导向槽3a槽壁上的斜面接触,进而在两者斜面的配合下,推杆6a插入导向槽3a中,并推动限位板3向远离搁脚踏板1的方向运动,限位板3压缩回位弹簧5的同时,从搁脚踏板1端部的定位缺口1a中退出,搁脚踏板1失去限制,在扭簧4回弹力的作用下,搁脚踏板1在水平面内向外弹出,即搁脚踏板1绕搁脚支架2上的定位套2b旋转90度,直至扭簧4完全释放,搁脚踏板1与车身基本垂直,处于打开状态(见图4);松开回位按钮6后,在小弹簧7回弹力的作用下,回位按钮6的按钮部分及推杆6a向搁脚支架2外运动复位,推杆6a从导向槽3a中退出,在回位弹簧5回弹力的作用下,限位板3顶靠在搁脚踏板1安装端的外缘,限位板3和扭簧4共同作用,对搁脚踏板1的打开状态定位。
如果搁脚踏板1要从打开状态向收折状态转换时,只需用脚掌向后推动搁脚踏板1,使之在水平面内绕搁脚支架2上的定位套2a旋转,此时扭簧4被逐渐扭曲,而限位板3与搁脚踏板1安装端的外缘相摩擦,当搁脚踏板1转动90度后,搁脚踏板1上的定位缺口1a正好对着限位板3,限位板3在回位弹簧5弹力的作用下伸入定位缺口1a中,使搁脚踏板1保持收折状态。

一种摩托车乘员脚蹬.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摩托车乘员脚蹬.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摩托车乘员脚蹬.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摩托车乘员脚蹬.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摩托车乘员脚蹬.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摩托车乘员脚蹬,在搁脚支架内嵌设有呈横向布置的限位板,并且搁脚支架上设置有呈竖直分布的定位套,搁脚踏板的安装端活套在定位套上,搁脚踏板与定位套之间通过扭簧连接;在所述搁脚踏板安装端的端部开设有定位缺口,该定位缺口能与限位板的一端卡接配合,限位板的另一端通过回位弹簧与挡板抵接,并且在限位板上开设有导向槽;在所述搁脚支架上还安装有回位按钮,该回位按钮内的推杆上套装小弹簧,且推杆的内端伸入搁脚支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