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桑抑菌洗液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方甘桑抑菌洗液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633088.9 (22)申请日 2018.06.19 (71)申请人 广西中医药大学 地址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 塘区明秀东路179号 (72)发明人 侯小涛 邓家刚 郝二伟 杜正彩 李聪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45104 代理人 杨立华 (51)Int.Cl. A61K 36/899(2006.01) A61P 15/02(2006.01) A61P 31/04(2006.01) A61P 31/10(2006。
2、.01) A61P 31/02(2006.01) (54)发明名称 复方甘桑抑菌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甘桑抑菌洗液, 主要 由甘蔗叶、 桑白皮、 柚叶、 八角茴香叶、 救必应、 毛 两面针和薄荷油制成。 据此, 发明人还建立了相 应产品的制备方法。 实验证明, 本发明的复方甘 桑抑菌洗液对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 绿假单胞杆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白色念珠菌 等其明显抑制作用。 因此, 可以预见, 本发明在治 疗由于多种细菌引起的阴道炎的药物方面有较 大潜力。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8686116 A 2018.10.23 C。
3、N 108686116 A 1.一种复方甘桑抑菌洗液, 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甘蔗叶、 桑白皮、 柚叶、 八角茴香叶、 救必 应、 毛两面针和薄荷油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甘桑抑菌洗液, 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甘蔗叶750g、 桑白皮 300g、 柚叶450g、 八角茴香叶450g、 救必应450g、 毛两面针750g和薄荷油10g制成。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方甘桑抑菌洗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操作进行: 原材料的净制、 炮制、 干燥; 提取与浓缩 将净制后的八角茴香叶、 柚叶、 救必应置提取罐内, 加入6倍量的水, 提取挥发油, 另存; 药渣加入甘蔗叶、 桑白皮、 毛两面针, 。
4、回流提取两次, 每次加入8倍药材量的水, 每次1h, 合并 提取液, 过滤, 浓缩成稠膏状, 取出置干燥洁净的容器内备用; 离心: 将步骤所得稠膏置离心机中离心除去不溶性及其他大分子的杂质; 配液: 将步骤离心后的稠膏加入配制罐中, 加入步骤所得挥发油, 再加入纯 化水至5L, 滤过, 制成洗液; 混合: 在步骤洗液中加入薄荷油搅拌混合均匀, 即得。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686116 A 2 复方甘桑抑菌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阴道炎治疗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复方甘桑抑菌洗液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阴道炎为病原体入侵阴道, 使。
5、阴道粘膜产生炎症, 白带出现量、 色、 质的异常。 阴道 炎尤以细菌性阴道炎居多。 目前, 西医治疗阴道炎药物多以抗生素和激素类为主, 若长期使 用, 容易产生耐药性, 治疗效果不佳; 若西医西药频繁使用, 会改变妇女阴道环境, 造成复发 率高, 副作用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疗效可靠的复方甘桑抑菌洗液及其制备方 法。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复方甘桑抑菌洗液, 主要由甘蔗叶、 桑白皮、 柚叶、 八角茴香叶、 救必应、 毛两面针 和薄荷油制成。 0006 上述复方甘桑抑菌洗液, 主要由甘蔗叶750g、 桑白皮3。
6、00g、 柚叶450g、 八角茴香叶 450g、 救必应450g、 毛两面针750g和薄荷油10g制成。 0007 上述复方甘桑抑菌洗液的制备方法, 按以下步骤操作进行: 0008 原材料的净制、 炮制、 干燥; 0009 提取与浓缩 0010 将净制后的八角茴香叶、 柚叶、 救必应置提取罐内, 加入6倍量的水, 提取挥发油, 另存; 药渣加入甘蔗叶、 桑白皮、 毛两面针, 回流提取两次, 每次加入8倍药材量的水, 每次 1h, 合并提取液, 过滤, 浓缩成稠膏状, 取出置干燥洁净的容器内备用; 0011 离心: 将步骤所得稠膏置离心机中离心除去不溶性及其他大分子的杂质; 0012 配液: 将。
7、步骤离心后的稠膏加入配制罐中, 加入步骤所得挥发油, 再加 入纯化水至5L, 滤过, 制成洗液; 0013 混合: 在步骤洗液中加入薄荷油搅拌混合均匀, 即得 0014 针对目前阴道炎治疗药物存在的问题, 发明人研发了一种复方甘桑抑菌洗液, 主 要由甘蔗叶、 桑白皮、 柚叶、 八角茴香叶、 救必应、 毛两面针和薄荷油制成。 据此, 发明人还建 立了相应产品的制备方法。 实验证明, 本发明的复方甘桑抑菌洗液对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葡 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杆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白色念珠菌等其明显抑制作用。 因此, 可以预 见, 本发明在治疗由于多种细菌引起的阴道炎的药物方面有较大潜力。 附图说。
8、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复方甘桑抑菌洗液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图。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8686116 A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一、 配方 0017 甘蔗叶750g、 桑白皮300g、 柚叶450g、 八角茴香叶450g、 救必应450g、 毛两面针 750g、 薄荷油10g。 0018 二、 生产工艺(图1) 0019 1、 原材料的净制、 炮制、 干燥 0020 1.1甘蔗叶: 除去杂质, 用饮用水冲冼干净, 稍润, 切段; 收集在托盘中, 置烘房内于 6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812之间; 取出, 装入洁净的容器中备用。 0021 1.2桑白皮: 除去杂质, 收集在托盘。
9、中, 置烘房内于6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812 之间; 取出, 装入洁净的容器中备用。 0022 1.3柚叶: 除去杂质, 用饮用水冲冼干净, 稍润; 取出, 装入洁净的容器中备用。 0023 1.4八角茴香叶: 除去杂质, 用饮用水冲冼干净, 稍润; 取出, 装入洁净的容器中备 用。 0024 1.5救必应: 除去杂质, 用饮用水冲冼干净, 稍润, 切段; 收集在托盘中, 置烘房内于 6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812之间; 取出, 装入洁净的容器中备用。 0025 1.6毛两面针: 除去杂质, 用饮用水冲冼干净, 稍润, 切段; 收集在托盘中, 置烘房内 于6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812之间; 取出, 装。
10、入洁净的容器中备用。 0026 2、 提取与浓缩 0027 按多功能提取罐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将净制后的八角茴香叶、 柚叶、 救必应置提取 罐内, 加入6倍量的水, 提取挥发油, 另存; 药渣加入甘蔗叶、 桑白皮、 毛两面针, 回流提取两 次, 每次加入8倍药材量的水, 每次1h(煮沸开始计时), 合并提取液, 过滤, 浓缩成稠膏状(相 对密度不低于1.10); 取出置干燥洁净的容器内备用, 中检。 0028 3、 离心: 将稠膏置离心机中离心除去不溶性及其他大分子的杂质, 取出置洁净容 器内备用。 0029 4、 配液: 将离心后的稠膏加入配制罐中, 加入前述挥发油, 再加入纯化水至5L, 。
11、滤 过, 制得含生药量为0.62g/ml洗液。 0030 5、 混合: 加入薄荷油搅拌混合均匀, 检验。 0031 6、 灌装: 将合格的药液泵入高位罐中, 通过全自动液体灌装机进行灌装。 0032 7、 外包装: 对灌装好的药液的瓶子进行贴标, 附装说明书, 装盒, 封箱, 打包。 0033 表1本发明复方甘桑抑菌洗液的制备方法所用生产设备目录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8686116 A 4 0034 0035 三、 抑菌实验 0036 1方法 0037 琼脂二倍稀释法。 0038 2材料 0039 菌株: 大肠埃希菌(CMCC44102),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6003。
12、), 铜绿假单胞杆菌 (ATCC27853),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MCC32210), 白色念珠菌(ATCC10231), 前四株菌种来自 广西中医药大学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保存标准菌株, 后一种为购自广东微生物菌种保存中 心。 0040 材料: 琼脂培养基(北京陆桥, 批号: 15116), 沙氏培养基(环凯生物, 批号: 3105452)羊血全血(鸿泉生物, 批号: 170401)麦氏比浊管, 细菌接种环。 0041 3实验步骤 0042 取培养好的四种细菌及白色念珠菌, 从培养皿中用接种环挑取少量于装有约2ml 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 用0.5麦氏比浊管进行比浊。 取前述制得复方甘桑抑菌。
13、洗液按照对 倍稀释法稀释成十个不同浓度的药液, 在无菌操作下与趁热与琼脂培养基混合均匀后马上 倒入培养平板中, 等待冷却至室温后即制成含药培养基。 取浊度一致的五种病菌接种于含 药琼脂培养基中, 四种细菌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h, 白色念珠菌置于27培养箱中培养 7d, 以无菌种生长的浓度为该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0043 4实验结果 0044 表2复方甘桑抑菌洗液抑菌实验结果 0045 0046 5结果分析 0047 如表2所示, 本发明的复方甘桑洗液对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 球菌、 铜绿假单胞杆菌、 大肠埃希菌、 白色念珠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其中对金黄色葡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8686116 A 5 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佳, 对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抑制作用次之。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8686116 A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108686116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