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824233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82779.X

申请日:

2011.07.01

公开号:

CN102363574A

公开日:

2012.02.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4B 26/26申请公布日:20120229|||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C04B 26/2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中平能化集团开封炭素有限公司变更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开封炭素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475002 河南省开封市东郊边村工业园区变更后:475002 河南省开封市东郊边村工业园区|||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4B 26/26申请日:20110701|||公开

IPC分类号:

C04B26/26

主分类号:

C04B26/26

申请人:

中平能化集团开封炭素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振华; 陈文来; 贾庆远; 刘运平; 娄卫江

地址:

475002 河南省开封市东郊边村工业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混合而成的:沥青通风粉40-60份,针状焦通风粉30-40份,焙烧粉10-20份,发泡剂5-10份。本发明的优点是:用被发明配方制作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可防止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与接头连接发生松动、滑扣或者断裂的情况,将连接处缝隙填实,使其紧密连接,降低由于超高电压通过电极接头时产生的热量,减少电极消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 其特征在于 : 它是由下列重量 配比的原料混合而成的 : 沥青通风粉 40-60 份, 针状焦通风粉 30-40 份, 焙烧粉 10-20 份, 发 泡剂 5-10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沥青通风粉 50 份, 针状焦通风粉 30 份, 焙烧粉 13 份, 发泡剂 7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沥青通风粉的技术指标如下 : 软化点 105-120℃、 甲苯不溶物 28-35%、 奎琳不溶 物 9-15%、 β 树脂含量≥ 18%、 结焦值> 55%、 灰分≤ 0.3%、 水分≤ 0.5%。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 其特征在 于: 所述针状焦通风粉的粒度要求在 200 目筛以下, 纯度 100 %, 其技术指标如下 : 灰分 ≤ 0.2%、 水分≤ 0.5%、 含炭物≤ 0.15%。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焙烧粉的粒度要求在 200 目筛以下, 纯度 100%, 其技术指标如下 : 灰分≤ 0.2%、 水分≤ 0.5%、 含炭物≤ 0.15%。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发泡剂选用碳酸氢钠。

说明书


一种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高功率电炉炼钢中使用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 背景技术 随着炼钢要求的不断提高, 电炉炼钢的电压越来越高, 过去的普通电极接头栓已 经无法适用与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连接, 炼钢时产生的电弧冲击往往会造成电极连接处松 动、 脱扣甚至断裂的现象, 严重影响炼钢的进度。目前由于功率的增大, 为了减少连接处的 电阻, 故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都选用圆锥形接头, 圆锥形接头的优点为接触面积大, 操作 方便, 受力情况好, 但较直线型接头相比, 更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脱落的现象。 目前, 为 防止电极接头松动, 主要采用接头栓、 接头膏、 接头销等方法。其中接头栓为较好的一种方 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在电炉炼钢中发生松动、 脱扣的不 足, 而提供一种用于制作在超高功率电炉炼钢中使用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 方。利用该配方制造出的接头栓可抵抗超高功率炼钢的电弧冲击, 防止出现超高功率石墨 电极连接处发生松动、 脱扣或断裂的现象, 确保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与电极的紧密连接, 降低电能消耗与电极消耗。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 其 特征在于 : 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混合而成的 : 沥青通风粉 40-60 份, 针状焦通风粉 30-40 份, 焙烧粉 10-20 份, 碳酸氢钠 5-10 份。所述沥青通风粉 50 份, 针状焦通风粉 30 份, 焙烧粉 13 份, 发泡剂 7 份。
     所述沥青通风粉的技术指标如下 : 软化点 105-120℃、 甲苯不溶物 28-35%、 奎琳 不溶物 9-15%、 β 树脂含量≥ 18%、 结焦值> 55%、 灰分≤ 0.3%、 水分≤ 0.5%。
     所述针状焦通风粉的粒度要求在 200 目筛以下, 纯度 100%, 其技术指标如下 : 灰 分≤ 0.2%、 水分≤ 0.5%、 含炭物≤ 0.15%。
     所述焙烧粉的粒度要求在 200 目筛以下, 纯度 100 %, 其技术指标如下 : 灰分 ≤ 0.2%、 水分≤ 0.5%、 含炭物≤ 0.15%。
     所述发泡剂选用碳酸氢钠。
     本发明的优点是 : 利用该配方制造出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可抵抗超高功率 炼钢的电弧冲击, 防止出现超高功率石墨电极连接处发生松动、 脱扣或断裂的现象, 确保超 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与电极的紧密连接, 降低电能消耗与电极消耗。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生产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将针状焦通风粉和焙烧粉分别用 200 目筛进行分选, 取小于 200 目粒度以下的备 用。 以每份为 1 克计算, 共 100 份, 取沥青通风粉 50 克, 其技术指标如下 : 软化点 105-120℃、 甲 苯 不 溶 物 28-35 %、 奎 琳 不 溶 物 9-15 %、 β 树 脂 含 量 ≥ 18 %、 结 焦 值 > 55 %、 灰分 ≤ 0.3%、 水分≤ 0.5% ; 取粒度 200 目以下纯度 100%的针状焦通风粉 30 克, 其技术指标 如下 : 灰分≤ 0.2%、 水分≤ 0.5%、 含炭物≤ 0.15% ; 取粒度 200 目以下纯度 100%的焙烧 粉 13 克, 其技术指标如下 : 灰分≤ 0.2%、 水分≤ 0.5%、 含炭物≤ 0.15%; 取发泡剂 ( 碳酸 氢钠 )7 克。将沥青通风粉、 针状焦通风粉、 焙烧粉和发泡剂充分混合后, 即可得到用于制作 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
     用本发明制作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 (B) 与传统原料制作的接头栓 (A) 的参 数对比如下 :
     1、 理化指标对比如下 :
     从上表可知, B 方的性能好于 A, 灰分低、 结焦值高, 可减少对接头导电导热的影 2、 接头栓性能对比如下 :颗粒强度 (% ) A B 40.10 48.62 电阻率 (μΩ.m) 580 460 膨胀温度 (℃ ) 130 120 膨胀率 (mL) 30 ≥ 110响。
     从上述指标可知, B 方的强度、 电阻率优于 A, 且膨胀效果更好。
     接头栓规格为 Φ25X30mm、 Φ30X40mm, 适用于 Φ450-Φ700mm, 超高功率石墨电极 接头连接使用。
    

一种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63574A43申请公布日20120229CN102363574ACN102363574A21申请号201110182779X22申请日20110701C04B26/2620060171申请人中平能化集团开封炭素有限公司地址475002河南省开封市东郊边村工业园区72发明人吴振华陈文来贾庆远刘运平娄卫江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57摘要一种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混合而成的沥青通风粉4060份,针状焦通风粉3040份,焙烧粉1020份,发泡剂510份。本发明的优点是用被发明配方制作的超高。

2、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可防止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与接头连接发生松动、滑扣或者断裂的情况,将连接处缝隙填实,使其紧密连接,降低由于超高电压通过电极接头时产生的热量,减少电极消耗。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363592A1/1页21一种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混合而成的沥青通风粉4060份,针状焦通风粉3040份,焙烧粉1020份,发泡剂5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通风粉50份,针状焦通风粉30份,焙烧粉13份,发。

3、泡剂7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通风粉的技术指标如下软化点105120、甲苯不溶物2835、奎琳不溶物915、树脂含量18、结焦值55、灰分03、水分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状焦通风粉的粒度要求在200目筛以下,纯度100,其技术指标如下灰分02、水分05、含炭物0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粉的粒度要求在200目筛以下,纯度100,其技术指标如下灰分02、水分05、含炭物0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超高。

4、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选用碳酸氢钠。权利要求书CN102363574ACN102363592A1/2页3一种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高功率电炉炼钢中使用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背景技术0002随着炼钢要求的不断提高,电炉炼钢的电压越来越高,过去的普通电极接头栓已经无法适用与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连接,炼钢时产生的电弧冲击往往会造成电极连接处松动、脱扣甚至断裂的现象,严重影响炼钢的进度。目前由于功率的增大,为了减少连接处的电阻,故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都选用圆锥形接头,圆锥形接头的优点为接触面积大,操作方便,受力情。

5、况好,但较直线型接头相比,更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脱落的现象。目前,为防止电极接头松动,主要采用接头栓、接头膏、接头销等方法。其中接头栓为较好的一种方法。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在电炉炼钢中发生松动、脱扣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制作在超高功率电炉炼钢中使用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利用该配方制造出的接头栓可抵抗超高功率炼钢的电弧冲击,防止出现超高功率石墨电极连接处发生松动、脱扣或断裂的现象,确保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与电极的紧密连接,降低电能消耗与电极消耗。0004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

6、原料混合而成的沥青通风粉4060份,针状焦通风粉3040份,焙烧粉1020份,碳酸氢钠510份。所述沥青通风粉50份,针状焦通风粉30份,焙烧粉13份,发泡剂7份。0005所述沥青通风粉的技术指标如下软化点105120、甲苯不溶物2835、奎琳不溶物915、树脂含量18、结焦值55、灰分03、水分05。0006所述针状焦通风粉的粒度要求在200目筛以下,纯度100,其技术指标如下灰分02、水分05、含炭物015。0007所述焙烧粉的粒度要求在200目筛以下,纯度100,其技术指标如下灰分02、水分05、含炭物015。0008所述发泡剂选用碳酸氢钠。0009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该配方制造出的超高功。

7、率石墨电极接头栓可抵抗超高功率炼钢的电弧冲击,防止出现超高功率石墨电极连接处发生松动、脱扣或断裂的现象,确保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与电极的紧密连接,降低电能消耗与电极消耗。附图说明0010图1是本发明的生产流程图。说明书CN102363574ACN102363592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1将针状焦通风粉和焙烧粉分别用200目筛进行分选,取小于200目粒度以下的备用。以每份为1克计算,共100份,取沥青通风粉50克,其技术指标如下软化点105120、甲苯不溶物2835、奎琳不溶物915、树脂含量18、结焦值55、灰分03、水分05;取粒度200目以下纯度100的针状焦通风粉30克,其技术指。

8、标如下灰分02、水分05、含炭物015;取粒度200目以下纯度100的焙烧粉13克,其技术指标如下灰分02、水分05、含炭物015;取发泡剂碳酸氢钠7克。将沥青通风粉、针状焦通风粉、焙烧粉和发泡剂充分混合后,即可得到用于制作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的原料。0012用本发明制作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栓B与传统原料制作的接头栓A的参数对比如下00131、理化指标对比如下00140015从上表可知,B方的性能好于A,灰分低、结焦值高,可减少对接头导电导热的影响。00162、接头栓性能对比如下0017颗粒强度电阻率M膨胀温度膨胀率MLA401058013030B48624601201100018从上述指标可知,B方的强度、电阻率优于A,且膨胀效果更好。0019接头栓规格为25X30MM、30X40MM,适用于450700MM,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连接使用。说明书CN102363574ACN102363592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6357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