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机构及其按摩控制装置、按摩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按摩机构及其按摩控制装置、按摩机.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205290.8 (22)申请日 2018.10.16 (71)申请人 艾的平方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地址 200000 上海市闵行区光华路2118号 第3幢二层D247室 (72)发明人 冈本祐一 稻田壮秀 冯杰 吴家栋 吕小兵 曹悦强 王小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616 代理人 高志军 (51)Int.Cl. A61H 15/00(2006.01) A61H 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按摩机构及其按。
2、摩控制装置、 按摩机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按摩机构及其按摩控制装置、 按 摩机, 包括传动部、 第一传动臂、 第二传动臂、 设 于第二传动臂上电机和减速机, 第二传动臂上安 装有按摩轮, 减速机具有动力输出轴, 动力输出 轴上偏心安装有施疗轮;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 动力输出轴上偏心设置施疗轮, 施疗轮做圆周偏 心往复旋转, 使得施疗轮在与被施疗者的身体接 触时能够产生更丰富的动作效果, 并且施疗轮的 移动面不局限于平面, 并通过施疗轮在做圆周偏 心往复旋转时带来的按摩路径、 对被施疗者身体 的施疗角度、 速度的变化, 丰富了按摩轮的施疗 动作, 及施疗速度, 能够提供更丰富的动作组合 及。
3、线性, 非线性施疗速度的结合, 藉此来提高按 摩组件对于被施疗者的施疗体感及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CN 109330852 A 2019.02.15 CN 109330852 A 1.一种按摩机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传动部, 所述传动部可旋转地连接第一传动臂, 与 所述第一传动臂连接的第二传动臂, 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臂上且相互连接的电机和减速机, 所述第二传动臂上安装有按摩轮, 其中, 所述减速机具有动力输出轴, 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偏 心安装有施疗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轴以所述传动部为圆心 做顺时针或逆时针弧形转动。 3.根据。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摩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 传动臂上。 4.一种按摩控制装置, 包括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所述的按摩机构。 5.一种按摩机, 包括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控制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330852 A 2 按摩机构及其按摩控制装置、 按摩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按摩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按摩机构及其按摩控制装置、 按 摩机。 背景技术 0002 如图1和图2所示, 传统的按摩机100, 其按摩控制装置200部分的按摩机构中, 包括 传动臂104, 安装在传动臂104上的电机101、 减速机102和施疗。
5、轮103, 施疗轮103的安装方式 都是与动力输出轴105同心设置, 施疗轮103以动力输出轴105为圆心旋转, 在被施疗者背面 上下移动, 施疗路径及速度相对平面且单一, 按摩机对于被施疗者的施疗体感及效果相对 比较一般。 因此,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实现多角度、 多方向按摩方式的按摩机构, 以提高按摩 的舒适度和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按摩机的施疗轮都和动力输出轴同心设置, 按摩效 果一般。 0004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按摩机构, 其中, 包括传动部, 所述传动部可旋转地连接第一传动臂, 与所述第一传动臂连接的第二传动臂,。
6、 设于所述第 二传动臂上且相互连接的电机和减速机, 所述第二传动臂上安装有按摩轮, 其中, 所述减速 机具有动力输出轴, 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偏心安装有施疗轮。 0005 可选地, 所述第一传动轴以所述传动部为圆心做顺时针或逆时针弧形转动。 0006 可选地, 所述按摩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传动臂上。 0007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按摩控制装置, 包括如上述 中任意所述的按摩机构。 0008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按摩机, 包括如上述的按摩 控制装置。 0009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0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动力输出轴上偏心设置。
7、施疗轮, 施疗轮做圆周偏心往复旋 转, 使得施疗轮在与被施疗者的身体接触时能够产生更丰富的动作效果, 并且施疗轮的移 动面不局限于平面, 实现曲面按摩路径的目的, 并通过施疗轮在做圆周偏心往复旋转时带 来的按摩路径、 对被施疗者身体的施疗角度、 速度的变化, 丰富了按摩轮的施疗动作, 及施 疗速度, 能够提供更丰富的动作组合及线性, 非线性施疗速度的结合, 藉此来提高按摩组件 对于被施疗者的施疗体感及效果。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现有技术的按摩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现有技术中按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9330852 A 3 0013 图3为本。
8、发明实施例中按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按摩机构的另外两种结构示意图; 0015 图6、 图7、 图8、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施疗轮与减速机、 动力输出轴的位置关系示 意图; 0016 图10为本实施例中按摩机构中的施疗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0018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9 在本发明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 、“固定” 等 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以是机 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 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 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0 请参见图3和图6所示, 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的按摩机构, 其中, 包括传动部1, 传动部 1可旋转地连接第一传动臂2,。
10、 第一传动臂2与第二传动臂3固定连接在一起(当然, 在其他实 施例中, 第一传动臂2与第二传动臂3也可以设置成相对转动的结构, 第二传动轴3以第一传 动轴2为圆心做顺时针或逆时针弧形转动, 这样即增加了传动部1、 第一传动臂2、 第二传动 臂3之间的联动关系而带来多样的移动变化, 从而实现更多角度的按摩体验), 设于第二传 动臂3上且相互连接的电机4和减速机5, 第二传动臂3上安装有按摩轮8, 其中, 减速机5具有 动力输出轴6, 动力输出轴6上偏心安装有施疗轮7。 0021 本实施例中, 优选地, 第二传动臂3呈月牙形(在其他实施例中, 第二传动臂3的结 构不仅限于月牙形, 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11、, 例如矩形、 椭圆形、 锥形等), 施疗轮7、 按摩轮8分别 位于第二传动臂3的月牙形结构的两端。 0022 本实施例中, 第一传动轴2以传动部1为圆心做顺时针或逆时针弧形转动。 0023 本实施例中, 按摩轮8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传动臂3上。 0024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种按摩控制装置, 包括如上述中任意的按摩机构, 按摩机构 安装位置和图1的位置基本一致, 均安装在按摩机100的靠背中。 0025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种按摩机, 包括如上述的按摩控制装置。 0026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种按摩机构的工作方法, 工作方法为: 0027 启动电机, 电机控制减速机带动动力输出轴转动, 动力输出轴带。
12、动施疗轮做圆周 偏心往复旋转, 施疗轮、 按摩轮对被施疗者进行按摩。 0028 通过以下说明进一步的认识本发明的特性及功能。 0029 本实施例中以图3的按摩机构为例做如下详述。 0030 传动部1可固定到安装于按摩机靠背中的按摩控制装置中, 第一传动臂2与传动部 1连接, 并以传动部1为圆心做弧形旋转运动(传动部1上安装有减速机(未示出), 第一传动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9330852 A 4 臂2与减速机连接并通过减速机带动第一传动臂2运动, 实现以传动部1为圆心做弧形旋转 运动), 第二传动臂3与第一传动臂2连接, 并以第一传动臂2为圆心做弧形旋转运动。 按摩轮 8可旋。
13、转地安装在第二传动臂3上, 第二传动臂3相对于按摩轮8的一端安装电机4和减速机 5, 减速机5的动力输出轴6上偏心设置施疗轮7, 施疗轮7以动力输出轴6为圆心做圆周偏心 往复旋转, 使得施疗轮在与人体接触时能够产生类似 “指压” 的效果, ( “指压” 是指: 当施疗 轮7的近心点与人体接触时, 施疗轮旋转180 后, 其远心点与人体接触, 再经过180 后又是 近心点与人体接触, 而近心点和远心点之间具有距离差, 在施疗轮不断旋转的过程中会使 人体感觉到 “一顶一松” 的触觉, 以此而产生类似 “指压” 的感觉)。 并且当整个按摩机构在靠 背中上下往复移动的过程中, 施疗轮的移动面不局限于平。
14、面, 能够实现曲面路径按摩, 并通 过施疗轮在做圆周偏心往复旋转时带来的力度的变化, 再加上施疗轮7下方的按摩轮8一起 对使用者进行按摩, 使用者能够有更立体多变的按摩体验, 并且能够提高了按摩的舒适度、 按摩质量和治疗效果。 0031 当然, 本实施例中的按摩机构的结构不仅限于如图3所示, 如图4和图5, 按摩机构 的另外两种结构, 其中图4中按摩轮和施疗轮的位置对换, 上方为按摩轮, 下方为施疗轮, 能 够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 图5中为两个偏心设置的施疗轮7结构, 相对于图3中的结构取消了 按摩轮8结构, 上下均使用偏心施疗轮7, 同样能够实现如图3中结构相同的技术效果。 0032 图6、。
15、 图7、 图8、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施疗轮与减速机、 动力输出轴的位置关系示 意图。 减速机5的一侧或两侧均可以安装偏心的施疗轮7, 且一侧或两侧的偏心施疗轮7的数 量不做限制, 可以是一个、 两个或更多个。 当然, 当施疗轮7的数量在两个以上时, 施疗轮7之 间的安装角度可以做一定的变化, 如图5、 图6、 图7所示, 施疗轮7之间角度分别错开设置, 以 达到更多变、 更佳的使用体验。 0033 当然, 本实施例中的减速机仅代表一种与施疗轮、 动力输出轴连接的齿轮连接机 构的减速机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减速机可以通过皮带轮传动机构、 履带式传动机 构、 丝杠传动机构等其他任意的可以实。
16、现动力输出传送的减速机构均可作为本实施例中的 减速机的替代方案, 在此不赘述。 0034 如图10所示, 图10示出了按摩机构中的施疗轮的使用状态, 同时, 图10中按摩机构 中的施疗轮7的数量优选地为两个, 在其他实施例中不仅限于两个, 可以是单独的一个、 三 个、 四个或者更多。 0035 如图10中 所示, 该状态中, 施疗轮7对被施疗者的后肩部进行按摩, 施疗轮7偏心 设置, 在施疗轮7旋转的过程中, 施疗轮7在与被施疗者接触的位置上实现 “上下扣压” 的按 摩动作(动作方向参见图10中 所示方向)。 0036 如图10中所示, 该状态中, 施疗轮7对被施疗者的后背部进行按摩, 施疗轮。
17、7偏心 设置, 在施疗轮7旋转的过程中, 施疗轮7在与被施疗者接触的位置上实现 “前后指压” 的按 摩动作(动作方向参见图10中所示方向)。 0037 如图10中所示, 该状态中, 施疗轮7数量同样为左右两个, 但通过控制可实现一 个工作、 一个不工作, 即左边的施疗轮7工作, 右边的施疗轮7不工作(或者右边的施疗轮7工 作, 左边的施疗轮7不工作), 两个中的一个施疗轮7(即左施疗轮或右施疗轮)对被施疗者的 后背部进行按摩, 施疗轮7偏心设置, 在施疗轮7旋转的过程中, 施疗轮7在与被施疗者接触 的位置上实现 “指压” 的按摩动作(动作方向参见图10中所示方向)。 说 明 书 3/4 页 5。
18、 CN 109330852 A 5 0038 如图10中所示, 该状态中, 施疗轮7数量为左右两个, 并且两个施疗轮7的转动方 向保持一致, 在施疗轮7对被施疗者进行按摩时, 被施疗者可通过自己左右摆动头颈部(或 通过按摩机其他机构迫使被施疗者的头颈部左右摆动), 实现施疗轮7对被施疗者头颈部各 个位置的按摩(施疗轮7的运动方向以及头部的摆动方向如图10中所示)。 0039 如图10中所示, 该状态中, 施疗轮7数量为左右两个, 并且两个施疗轮7的转动方 向相反, 两个施疗轮7同时对被施疗者进行按摩, 由于两施疗轮7的旋转方向相反, 会使被施 疗者的背后感受到被 “揉捏” 的动作, 即从图10。
19、中看去, 左边的施疗轮的运动轨迹从上至 下移动, 将背部肌肉向下带动, 右边的施疗轮的运动轨迹从下至上移动, 将背部肌肉向上带 动, 两个施疗轮将背部肌肉一上一下带动, 从而实现类似 “揉捏” 的动作。 0040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对 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 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 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9330852 A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7 CN 109330852 A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8 CN 109330852 A 8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9 CN 109330852 A 9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10 CN 109330852 A 10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11 CN 109330852 A 11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2 CN 109330852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