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 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中分别使用多个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背景技术 以往, 存在一种减轻由无线通信中的衰落 (fading) 引起的传送特性的劣化的空 间分集 (spatial diversity) 的技术。发送装置具备两个天线, 对于发射调制波的一个天 线, 从另一个天线发送延迟了一个时隙以上的调制波。接收装置进行将包含在接收波中的 主波成分进行增强并提取的多路径处理。由此, 不用扩大频带, 而能够得到基于空间、 频率 分集 (frequency diversity) 的分集效果。这种技术公开在下述专利文献 1 中。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许第 2572765 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 根据上述以往技术, 被限定于发送天线个数为 2 个且接收天线个数为 1 个的 发送分集。因此, 存在如下问题 : 无法适用于在发送接收中使用多个天线的情况。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 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在发送接收中使用多个天 线的情况下能够赋予合适的延迟量的无线通信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目的,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 具备多个发送天线 的发送装置、 和具备多个接收天线的接收装置, 该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装置 具备 : 分支单元, 将信号分支为通过与多个所述发送天线对应的多个信号路径的多个发送 信号 ; 以及发送延迟单元, 设置于所述信号路径中的至少一个信号路径, 对发送信号附加延 迟, 其中, 在由所述分支单元分支了的发送信号被所述发送延迟单元附加了延迟的情况下, 将附加了该延迟的发送信号作为发送信号, 经由所述多个发送天线向所述接收装置发送各 所述发送信号, 所述接收装置具备 : 接收延迟单元, 设置于使由所述多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 多个接收信号通过的多个信号路径中的至少一个信号路径, 对接收信号附加延迟 ; 以及加 法单元, 在所述接收信号被所述接收延迟单元附加了延迟的情况下, 将附加了该延迟的接 收信号作为接收信号, 将各所述接收信号进行相加。
根据本发明, 起到如下效果 : 在发送接收中使用多个天线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分 集效果。
附图说明
图 1 是表示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 2 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 3 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 4 是说明流 (stream) 的合成的图。 图 5 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 6 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图 7 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 8 是说明流的合成的图。 图 9 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 10 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 11 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 12 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 13 是说明流的合成的图。 图 14 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 15 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 16 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 17 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 18 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 19 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 20 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 21 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图 22 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 23 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 : 调制部 ; 12-1、 ...、 12-M : 信号线 ; 13-2、 ...、 13-M : 延迟部 ; 14-1、 ...、 14-M : 增益赋予部 ; 15-1、 ...、 15-M : 发送天线 ; 17 : 发送天线选择部 ; 18-1、 ...、 18-M : 信号线 ; 19 : 选择分支部 ; 21-1、 ...、 21-N : 接收天线 ; 22-1、 ...、 22-N : 增益赋予部 ; 23-2、 ...、 23-N : 延迟部 ; 24 : 加法部 ; 25 : 解调部 ; 27 : 接收天线选择部 ; 29 : 选择合成部 ; 31-1、 ...、 31-M : 调制部 ; 41-2、 ...、 41-M : 延迟部 ; 51-2、 ...、 51-N : 延迟部 ; 61 : 调制部 ; 62-1、 ...、 62-LK : 信号线 ; 63-2、 ...、 63-K、 ...、 63-(L-1)K+2、 ...、 63-LK : 延迟部 ; 64-1、 ...、 64-LK : 增益赋予部 ; 65-1、 ...、 65-LK : 发送天线 ; 69-1、 ...、 69-L : 选择分支部 ; 71-1、 ...、 71-PQ : 接收天线 ; 72-1、 ...、 72-PQ : 增益赋予部 ; 73-2、 ...、 73-Q、 ...、 73-(P-1)Q+2、 ...、 73-PQ : 延迟部 ; 74-1、 ...、 74-P : 加法部 ; 75 : 解调部 ; 79-1、 ...、 79-P : 选择合成部 ; 81-2、 ...、 81-M : 延迟部 ; 91-2、 ...、 91-N : 延迟部 ; 101 : 延迟量控制部 ; 102-2、 ...、 102-M : 延迟 部; 111 : 延迟量控制部 ; 112-2、 ...、 112-N : 延迟部 ; 121 : 延迟量控制部 ; 122-2、 ...、 122-M : 延迟部 ; 131 : 延迟量控制部 ; 132-2、 ...、 132-N : 延迟部 ; 141-2、 ...、 141-M : 延 迟部; 142-2、 ...、 142-N : 延迟部; 151-1、 ...、 151-M : 信号线; 152-1、 ...、 152-N : 信号 线; 161-1、 ...、 161-M : 延迟部 ; 162-1、 ...、 162-N : 延迟部 ; 171-1、 ...、 171-LK : 信号线 ; 172-1、 ...、 172-PQ : 信号线 ; 181-1、 ...、 181-LK : 延迟部 ; 182-1、 ...、 182-PQ : 延迟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 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实施方式。 此外, 本发明 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1.
在本实施方式中, 说明如下的无线通信系统, 即, 该无线通信系统设发送装置的发送天线数为 M 个、 空间复用数为 1, 设接收装置的接收天线数为 N 个、 空间复用数为 1, 在调 制部和解调部中实施多路径传送对策。
图 1 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例的图。包括 : 具备 M 个发送天线 的发送装置、 和具备 N 个接收天线的接收装置。下面, 具体说明各个装置。
图 2 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发送装置具备调制部 11、 信号线 12-1 ~ 12-M、 延迟部 13-2 ~ 13-M、 增益赋予部 14-1 ~ 14-M 以及发送天线 15-1 ~ 15-M。调制部 11 生成发送信号。 信号线 12-1 ~ 12-M 是通过未图示的分支单元将发送信号分支为与发送 天线的个数相同的数量的信号线。延迟部 13-2 ~ 13-M 对发送信号进行延迟处理。增益赋 予部 14-1 ~ 14-M 对发送信号赋予复增益 (complex gain)。发送天线 15-1 ~ 15-M 向接收 装置发送发送信号。
图 3 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接收装置具备接收天线 21-1 ~ 21-N、 增益赋 予部 22-1 ~ 22-N、 延迟部 23-2 ~ 23-N、 加法部 24 以及解调部 25。接收天线 21-1 ~ 21-N 接收来自发送装置的接收信号。增益赋予部 22-1 ~ 22-N 对接收信号赋予复增益。延迟部 23-2 ~ 23-N 对接收信号进行延迟处理。加法部 24 将延迟后的接收信号相加。解调部 25 进行相加后的接收信号的解调。 在发送装置中, 调制部 11 生成发送信号, 并分支为信号线 12-1 ~ 12-M 的 M 个序 列。其中, 信号线 12-2 ~ 12-M 将发送信号分别输入到所连接的延迟部 13-2 ~ 13-M。在 此, 作为用于实现分集效果的合适的延迟量的一例, 将某固定时间 D 用作基准时间, 在延迟 部 13-i(2 ≤ i ≤ M) 中提供 D(i-1)。作为每个发送天线的延迟量的设定方法, 例如存在将 信号的带宽设为 Δf、 并将固定时间 D 设为 “D = 1/((MN-1)Δf)” 的方法, 但是并不限定于 此。
在增益赋予部 14-1 ~ 14-M 中, 输入来自信号线 12-1 的发送信号以及来自延迟部 13-2 ~ 13-M 的延迟后的发送信号, 并分别乘上复增益。对发送天线 15-i(1 ≤ i ≤ M) 的发 送信号相乘的复增益 Ai 是使用实数增益 Gi(0 ≤ Gi) 和相位 θi(0 ≤ θi ≤ 2π) 通过以下 的 (1) 式来表现的。在增益赋予部 14-i(1 ≤ i ≤ M) 中, 既可以设为实数增益 Gi = 1, 并仅 使信号的相位变化 θi, 也可以设为 θi = 0, 并仅使信号的振幅成为 Gi 倍, 还可以使振幅成 为 Gi 倍并且使相位变化 θi。此外, 此处的增益赋予的处理是任意的, 在得到分集效果的方 面若不需要则也可以不进行。另外, 延迟部 13-2 ~ 13-M 与增益赋予部 14-2 ~ 14-M 的位 置也可以前后颠倒。发送天线 15-1 ~ 15-M 向接收装置发送来自增益赋予部 14-1 ~ 14-M 的赋予增益后的发送信号。
[ 式 1]
Ai = Giexp(jθi)… (1)
在接收装置中, 接收天线 21-1 ~ 21-N 将所接收到的各个接收信号输入到增益赋 予部 22-1 ~ 22-N。在增益赋予部 22-1 ~ 22-N 中进行复增益赋予, 此处的增益赋予的处理 是任意的, 在得到分集效果的方面若不需要则也可以不进行。延迟部 23-2 ~ 23-N 被输入 来自增益赋予部 22-2 ~ 22-N 的接收信号, 作为在得到分集效果的方面合适的延迟量的一 例, 使用发送信号的总延迟量 DM, 在延迟部 23-j(2 ≤ j ≤ N) 中提供 DM(j-1)。每个接收天 线的延迟量的设定方法不限于此。此外, 增益赋予部 22-2 ~ 22-N 和延迟部 23-2 ~ 23-N 的位置也可以前后颠倒。加法部 24 将来自信号线 22-1 的接收信号和来自延迟部 23-2 ~
23-N 的延迟后的接收信号进行合成。之后, 解调部 25 进行合成后的接收信号的解调处理。
具体说明发送天线为 4 个、 接收天线为 2 个、 没有延迟波、 各传送路径没有到达时 间差的情况下的流的合成例。图 4 是说明流的合成的图。虚线的间隔表示延迟量 D 所致的 采样间隔, 实线表示主信号。
发送装置从四个发送天线 15-1 ~ 15-4 分别输出从调制部 11 输出的信号和在延 迟部 13-2 ~ 13-4 中延迟了延迟量 D、 2D、 3D 后的信号。接收装置用两个接收天线 21-1 ~ 21-2 分别接收四个信号, 使由一个接收天线 21-2 接收到的信号在延迟部 23-2 中延迟 4D。 之后, 接收装置利用加法部 24 将进行延迟处理后的一个接收天线 21-2 的信号与未进行延 迟处理的另一个接收天线 21-1 的信号相加。通过提供这样的延迟量, 在加法部 24 的输出 中, 作为实线部分的各主信号的定时 (timing) 也不会重复。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 发送装置对从多个发送天线发送的信号 独立地提供延迟, 使得在接收天线中主信号的定时不重复。 另外, 接收装置对由多个接收天 线接收到的信号独立地提供延迟, 使得在相加时主信号的定时不重复。 由此, 作为无线通信 系统, 能够得到有效利用了传送路径所具有的路径增益的路径分集效果, 并且能够得到利 用了多个发送接收天线的空间分集效果。
另外, 在接收装置的解调部中, 由于对多路径传送进行有效的接收处理, 因此即使 直接输入相加后的信号, 也能够进行得到分集效果的解调。
在本实施方式中, 虽然没有将由延迟部 13-2 ~ 13-M、 23-2 ~ 23-N 处理的信号限 定为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但即使是模拟信号, 也能够进行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延迟量相 当量的延迟处理。
此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将发送延迟时间设为 D、 ...、 D(M-1), 因此从各天线发送 的信号的延迟时间分别不同, 但是如例如由延迟部 13-2、 13-3 附加的发送延迟时间分别为 D 那样, 发送延迟时间中也可以有相同的发送延迟时间。在这种情况下, 如图 4 所示的回送 天线输出在 T2 和 T3 时不同, 例如在从发送天线 15-3 至接收天线 21-1、 21-2 的传送路径的 到达时间与从发送天线 15-2 至接收天线 21-1、 21-2 的传送路径的到达时间相比延迟了一 个采样间隔的情况下, 具有如下效果 : 在接收天线 21-1、 21-2 中成为与图 4 所示的接收天线 输入相同的主信号的定时。
另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将接收延迟时间设为 DM、 ...、 DM(N-1), 因此接收装置中 的接收延迟时间分别不同, 但是如例如由延迟部 23-2、 23-3 附加的发送延迟时间分别为 DM 那样, 接收延迟时间中也可以有相同的接收延迟时间。在从发送天线 15-1 ~ 15-M 至接收 天线 21-3 的传送路径的到达时间与从发送天线 15-1 ~ 15-M 至接收天线 21-2 的传送路径 的到达时间相比延迟 DM 的情况下, 具有如下效果 : 向加法部 24 的输入成为与本实施方式所 述的主信号的定时相同的定时。
在本实施方式中, 还能够如下那样变更发送装置的结构。图 5 是表示发送装置的 结构例的图。发送装置具备信号线 12-1 ~ 12-M、 延迟部 13-2 ~ 13-M、 调制部 31-1 ~ 31-M 以及发送天线 15-1 ~ 15-M。调制部 31-1 ~ 31-M 对来自信号线 12-1 的输入数据以及来自 延迟部 13-2 ~ 13-M 的延迟后的输入数据进行调制。例如, 在调制部的输出为模拟信号且 在硬件限制上难以实现延迟处理的情况下有效。
此外, 还能够得到将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的结构搭载在一个装置中的无线通信装置。
实施方式 2.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中, 赋予与实施方式 1 不同的延迟量。说 明与实施方式 1 不同的部分。
图 6 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发送装置具备调制部 11、 信号线 12-1 ~ 12-M、 延迟部 41-2 ~ 41-M、 增益赋予部 14-1 ~ 14-M 以及发送天线 15-1 ~ 15-M。延迟部 41-2 ~ 41-M 对发送信号进行延迟处理。
图 7 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接收装置具备接收天线 21-1 ~ 21-N、 增益 赋予部 22-1 ~ 22-N、 延迟部 51-2 ~ 51-N、 加法部 24 以及解调部 25。延迟部 51-2 ~ 51-N 对接收信号进行延迟处理。
在发送装置中, 信号线 12-2 ~ 12-M 分别向所连接的延迟部 41-2 ~ 41-M 输入发 送信号。 在此, 作为用于实现分集效果的合适的延迟量的一例, 使用某固定时间 D, 在延迟部 41-i(2 ≤ i ≤ M) 中提供 DM(i-1)。在增益赋予部 14-1 ~ 14-M 中, 输入来自信号线 12-1 的发送信号以及来自延迟部 41-2 ~ 41-M 的延迟后的发送信号, 并分别赋予复增益。
在 接 收 装 置 中, 延 迟 部 51-2 ~ 51-N 被 输 入 来 自 增 益 赋 予 部 22-2 ~ 22-N 的 接收信号, 作为用于实现分集效果的合适的延迟量的一例, 使用某固定时间 D, 在延迟部 51-j(2 ≤ j ≤ N) 中提供 D(j-1)。 具体说明发送天线为 4 个、 接收天线为 2 个、 没有延迟波、 各传送路径没有到达时 间差的情况下的流的合成例。图 8 是说明流的合成的图。
发送装置从四个发送天线 15-1 ~ 15-4 分别输出从调制部 11 输出的信号和在延 迟部 41-2 ~ 41-4 中延迟了延迟量 2D、 4D、 6D 的信号。接收装置用两个接收天线 21-2 ~ 21-2 分别接收四个信号, 使由一个接收天线 21-2 接收到的信号在延迟部 51-2 中延迟 D。 之 后, 接收装置利用加法部 24 将进行了延迟处理后的一个接收天线 21-2 的信号与没有进行 延迟处理的另一个接收天线 21-1 的信号相加。通过提供这样的延迟量, 在加法部 24 的输 出中, 作为实线部分的各主信号的定时也不会重复。
在本实施方式中, 没有将由延迟部 41-2 ~ 41-M、 51-2 ~ 51-N 处理的信号限定为 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但即使是模拟信号, 也能够实现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延迟量相当量 的延迟时间。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 设在发送装置中赋予考虑了接收装置的 接收天线的个数的延迟量。在这种方法中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 1 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 3.
在本实施方式中, 说明如下的无线通信系统, 该无线通信系统将发送装置的发送 天线数设为 LK 个, 将调制部的输出数设为 L, 将接收装置的接收天线数设为 PQ 个, 将解调部 的输入数设为 P, 在调制部和解调部中进行 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 多入 多出 ) 空间复用传送, 在接收装置中进行频率区域中的解调处理。说明与实施方式 1 不同 的部分。
图 9 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发送装置具备调制部 61、 信号线 62-1 ~ 62-LK、 延 迟 部 63-2 ~ 63-K、 63-K+2 ~ 63-K+K、 ...、 63-(L-1)K+2 ~ 63-LK、 增益赋予部 64-1 ~ 64-LK 以及发送天线 65-1 ~ 65-LK。调制部 61 生成发送信号。信号线 62-1 ~
62-LK 是将发送信号分支为与发送天线的个数相同的数量的信号线。延迟部 63-2 ~ 63-K、 63-K+2 ~ 63-K+K、 ...、 63-(L-1)K+2 ~ 63-LK 对 发 送 信 号 进 行 延 迟 处 理。 增 益 赋 予 部 64-1 ~ 64-LK 对发送信号赋予复增益。发送天线 65-1 ~ 65-LK 向接收装置发送发送信号。 发送装置具备 L 个发送模块, 该发送模块具备 K 个发送天线。
图 10 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接收装置具备接收天线 71-1 ~ 71-PQ、 增益 赋予部 72-1 ~ 72-PQ、 延迟部 73-2 ~ 73-Q、 73-Q+2 ~ 73-Q+Q、 ...、 73-(P-1)Q+2 ~ 73-PQ、 加法部 74-1 ~ 74-P 以及解调部 75。接收天线 71-1 ~ 71-PQ 接收来自发送装置的接收信 号。增益赋予部 72-1 ~ 72-PQ 对接收信号赋予复增益。延迟部 73-2 ~ 73-Q、 73-Q+2 ~ 73-Q+Q、 ...、 73-(P-1)Q+2 ~ 73-PQ 对接收信号进行延迟处理。加法部 74-1 ~ 74-P 将延 迟后的接收信号进行相加。解调部 75 进行相加后的接收信号的解调。可以说接收装置具 备 P 个接收模块, 该接收模块具备 Q 个接收天线。
在发送装置中, 调制部 61 生成发送信号来输出 L 个序列的信号。而且, 将各序列 的信号分支为 K 个, 得到信号线 62-1 ~ 62-LK 的 LK 个序列的信号。其中, 信号线 62-2 ~ 62-K、 ...、 62-(L-1)K+2 ~ 62-LK 分别向所连接的延迟部 63-2 ~ 63-K、 ...、 63-(L-1)K+2 ~ 63-LK 输入发送信号。在此, 作为用于实现分集效果的合适的延迟量的一例, 使用某固定时 间 D, 在延迟部 63-lK+k(0 ≤ l ≤ L-1, 2 ≤ k ≤ K) 中提供 D(k-1)。每个发送天线的延迟量 的设定方法并不限于此。 在增益赋予部 64-1 ~ 64-LK 中, 输入来自信号线 62-1、 ...、 62-(L-1)K+1 的发送 信号以及来自延迟部 63-2 ~ 63-K、 ...、 63-(L-1)K+2 ~ 63-LK 的延迟后的发送信号, 并分 别赋予复增益。 此外, 此处的增益赋予的处理是任意的, 在得到分集效果的方面若不需要则 也可以不进行。 另外, 延迟部 63-2 ~ 63-K、 ...、 63-(L-1)K+2 ~ 63-LK 和增益赋予部 64-2 ~ 64-K、 ...、 64-(L-1)K+2 ~ 64-LK 的位置也可以前后颠倒。发送天线 65-1 ~ 65-LK 向接收 装置发送来自增益赋予部 64-1 ~ 64-LK 的赋予增益后的发送信号。
在接收装置中, 接收天线 71-1 ~ 71-pQ 向增益赋予部 72-1 ~ 72-PQ 输入所接收到 的各个接收信号。在增益赋予部 72-1 ~ 72-PQ 中进行复增益赋予, 但此处的增益赋予的处 理是任意的, 在得到分集效果的方面若不需要则也可以不进行。延迟部 73-2 ~ 73-Q、 ...、 73-(P-1)Q+2 ~ 73-PQ 被输入来自增益赋予部 72-2 ~ 72-Q、 ...、 72-(P-1)Q+2 ~ 72-PQ 的 接收信号, 作为在得到分集效果的方面合适的延迟量的一例, 使用某固定时间 D, 在延迟部 73-pQ+q(0 ≤ p ≤ P-1, 2 ≤ q ≤ Q) 中提供 DK(q-1)。每个接收天线的延迟量的设定方法并 不限于此。此外, 增益赋予部 72-2 ~ 72-Q、 ...、 72-(P-1)Q+2 ~ 72-PQ 与延迟部 73-2 ~ 73-Q、 ...、 73-(P-1)Q+2 ~ 73-PQ 的位置也可以前后颠倒。加法部 74-1 ~ 74-P 将来自增 益赋予部 72-1、 ...、 72-(P-1)Q+1 的接收信号和来自延迟部 73-2 ~ 73-Q、 ...、 73-(P-1) Q+2 ~ 73-PQ 的延迟后的接收信号进行合成。之后, 解调部 75 进行合成后的接收信号的解 调处理。
从各发送模块单位和各接收模块单位来看, 延迟量的赋予方法与实施方式 1 相 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 没有将由延迟部 63-2 ~ 63-K、 63-K+2 ~ 63-K+K、 ...、 63-(L-1) K+2 ~ 63-LK、 73-2 ~ 73-Q、 73-Q+2 ~ 73-Q+Q、 ...、 73-(P-1)Q+2 ~ 73-PQ 处理的信号限定 于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但即使是模拟信号, 也能够实现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延迟量相当
量的延迟处理。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 设针对发送装置的每个发送模块以及接 收装置的每个接收模块提供与实施方式 1 相同的延迟。由此, 在 MIMO 空间复用传送的情况 下, 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 1 相同的效果。而且,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延迟处理等效地使传送 路径的多路径数增加, 因此起到降低发送接收分支间的空间相关的效果, 在空间复用传送 时能够提高空间复用信号的接收分离性能。
实施方式 4.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中, 赋予考虑了多路径传送路径中的信 号的延迟的延迟量。说明与实施方式 1 不同的部分。
图 11 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发送装置具备调制部 11、 信号线 12-1 ~ 12-M、 延迟部 81-2 ~ 81-M、 增益赋予部 14-1 ~ 14-M 以及发送天线 15-1 ~ 15-M。延迟部 81-2 ~ 81-M 对发送信号进行延迟处理。
图 12 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接收装置具备接收天线 21-1 ~ 21-N、 增益 赋予部 22-1 ~ 22-N、 延迟部 91-2 ~ 91-N、 加法部 24 以及解调部 25。延迟部 91-2 ~ 91-N 对接收信号进行延迟处理。 在此, 从发送天线 15-i(1 ≤ i ≤ M) 至接收天线 21-j(1 ≤ j ≤ N) 的传送路径 Hi, j 存在 MN 个路径。在此, 在从发送天线 15-i 针对所有 N 个接收天线的传送路径中, 设到达波 的最大的延迟量为 Di。即, Di 表示在传送路径中最早到达接收天线 21-1 ~ 21-N 中的某一 个接收天线的到达波的到达时刻、 与在传送路径中最晚到达接收天线 21-1 ~ 21-N 中的某 一个接收天线的到达波的到达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接着, 决定满足 “Di’ > D i” 的M个(与 发送天线的个数相同的数量 )Di’ 。 关于这些延迟量的计算, 例如能够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 : 由接收装置通过利用了导频符号 (pilot symbol) 的传送路径推测等来推测传送路径, 利用 向发送装置进行通知等的方法来获取延迟分布 (delay profile), 由此实现这些延迟量的 计算。
在发送装置中, 作为延迟部 81-2 ~ 81-M 用于实现分集效果的合适的延迟量 的一例, 在延迟部 81-i(2 ≤ i ≤ M) 中提供以下述 (2) 式表示的延迟量。即, 在延迟部 81-i(2 ≤ i ≤ M) 中, 提供延迟部 81-1 ~ 81-(i-1) 的总延迟量。 在增益赋予部 14-1 ~ 14-M 中, 输入来自信号线 12-1 的发送信号以及来自延迟部 81-2 ~ 81-M 的延迟后的发送信号, 并分别赋予复增益。此外, 每个发送天线的延迟量的设定方法不限于此。
[ 式 2]
在接收装置中, 延迟部 91-2 ~ 91-N 被输入来自增益赋予部 22-2 ~ 22-N 的接收 信号, 作为用于实现分集效果的合适的延迟量的一例, 在延迟部 91-j(2 ≤ j ≤ N) 中提供以 下述 (3) 式表示的延迟量。此外, 每个接收天线的延迟量的设定方法不限于此。
[ 式 3]
具体说明发送天线为 2 个、 接收天线为 2 个、 最大延迟量为 1 个符号 (symbol)、 各 传送路径没有到达时间差的情况下的流的合成例。图 13 是说明流的合成的图。
发送装置从两个发送天线 15-1 ~ 15-2 分别输出从调制部 11 输出的信号和在延 迟部 81-2 中延迟了延迟量 2D 后的信号。接收装置用两个接收天线 21-1 ~ 21-2 分别接收 三个信号, 使由一个接收天线 21-2 接收到的信号在延迟部 91-2 中延迟 4D。 之后, 接收装置 利用加法部 24 将进行了延迟处理后的一个接收天线 21-2 的信号与未进行延迟处理的另一 个接收天线 21-1 的信号进行相加。通过提供这样的延迟量, 在加法部 24 的输出中, 作为实 线部分的各主信号的定时也不重复。
在本实施方式中, 没有将由延迟部 81-2 ~ 81-M、 91-2 ~ 91-N 处理的信号限定为 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但即使是模拟信号, 也能够进行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延迟量相当量 的延迟处理。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 发送装置在发送信号通过多路径传送路 径的情况下, 也提供延迟使得在接收天线中主信号的定时不重复。 另外, 设接收装置对由多 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提供延迟, 使得相加时主信号的定时不重复。 由此, 能够得到与实 施方式 1 相同的效果。
此外, 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延迟量的决定方法也能够适用于实施方式 3。
实施方式 5.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中赋予考虑了多路径传送路径中的信号 的延迟的延迟量。说明与实施方式 4 不同的部分。
发 送 装 置 和 接 收 装 置 的 结 构 与 实 施 方 式 4 相 同。 在 此, 从发送天线 15-i(1 ≤ i ≤ M) 至接收天线 21-j(1 ≤ j ≤ N) 的传送路径 Hi,j 存在 MN 个路径。在此, 在 从发送天线 15-i 针对所有 N 个接收天线的传送路径中, 将传送路径中最早到达接收天线 21-1 ~ 21-N 中的某一个接收天线的到达波的延迟量 ( 发送时刻与到达时刻之间的时间 差 ) 设为 Di *。另外, 将传送路径中最晚到达接收天线 21-1 ~ 21-N 中的某一个接收天线 的到达波的延迟量 ( 发送时刻与到达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 设为 Di。接着, 决定满足 “Di’ > * (Di-Dj+1 )” 的 M 个 ( 与发送天线的个数相同的数量 )Di’ 。
在发送装置中, 作为延迟部 81-2 ~ 81-M 用于实现分集效果的合适的延迟量的一 例, 在延迟部 81-i(2 ≤ i ≤ M) 中提供以上述 (2) 式表示的延迟量。
在接收装置中, 作为延迟部 91-2 ~ 91-N 用于实现分集效果的合适的延迟量的一 例, 在延迟部 91-j(2 ≤ j ≤ N) 中提供以上述 (3) 式表示的延迟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 没有将由延迟部 81-2 ~ 81-M、 91-2 ~ 91-N 处理的信号限定为 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但即使是模拟信号, 也能够进行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延迟量相当量 的延迟处理。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 设发送装置在发送信号通过多路径传送 路径的情况下, 考虑传送路径的开头波的延迟来提供延迟。由此, 与实施方式 4 相比, 能够 赋予少的延迟量来得到同等的效果。
此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延迟量的决定方法也能够适用于实施方式 3。
实施方式 6.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中, 赋予考虑了码间干扰 (inter-codeinterference) 的延迟量。在此, 为了应对因传送路径的延迟波所致的码间干扰, 假定在 调制符号的开头附加了在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 正交频 分复用 ) 等的多载波通信中广泛使用的保护间隔 (guard interval) 或保护时间 (guard time)。说明与实施方式 1 不同的部分。
图 14 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发送装置具备调制部 11、 信号线 12-1 ~ 12-M、 延迟量控制部 101、 延迟部 102-2 ~ 102-M、 增益赋予部 14-1 ~ 14-M 以及发送天线 15-1 ~ 15-M。延迟量控制部 101 控制各延迟部的延迟量。延迟部 102-2 ~ 102-M 对发送 信号进行延迟处理。
图 15 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接收装置具备接收天线 21-1 ~ 21-N、 增益 赋予部 22-1 ~ 22-N、 延迟量控制部 111、 延迟部 112-2 ~ 112-N、 加法部 24 以及解调部 25。 延迟量控制部 111 控制各延迟部的延迟量。延迟部 112-2 ~ 112-N 对接收信号进行延迟处 理。
在发送装置中, 在将保护间隔或保护时间的长度设为 G_len、 将在所有的传送路径 中最早到达接收天线 21-1 ~ 21-N 中的某一个接收天线的开头波的到达时刻与在所有的传 送路径中最晚到达接收天线 21-1 ~ 21-N 中的某一个接收天线的延迟波的到达时刻之间 的时间差设为最大延迟量 D_len 的情况下, 延迟量控制部 101 决定 D 以满足 “G_len ≥ D_ len+D(MN-1)” 。另外, 作为延迟部 102-2 ~ 102-M 用于实现分集效果的合适的延迟量的一 例, 在延迟部 102-i(2 ≤ i ≤ M) 中提供 D(i-1)。关于这些延迟量的计算, 例如能够通过如 下方式来实现 : 由接收装置通过利用了导频符号的传送路径推测等来推测传送路径, 利用 向发送装置进行通知等的方法来获取延迟分布, 从而实现这些延迟量的计算。
在接收装置中, 延迟量控制部 111 利用与延迟量控制部 101 相同的方法来决定延 迟量。另外, 作为延迟部 112-2 ~ 112-N 用于实现分集效果的合适的延迟量的一例, 在延迟 部 112-j(2 ≤ j ≤ N) 中提供 DM(j-1)。
在本实施方式中, 没有将由延迟部 102-2 ~ 102-M、 112-2 ~ 112-N 处理的信号限 定为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但即使是模拟信号, 也能够进行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延迟量相 当量的延迟处理。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 发送装置提供延迟使得发送信号在接收 天线中不发生码间干扰。 另外, 接收装置对由多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 提供延迟使得在 相加时不发生码间干扰。由此, 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 1 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 7.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中, 赋予考虑了码间干扰的延迟量。 说明 与实施方式 6 不同的部分。
图 16 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发送装置具备调制部 11、 信号线 12-1 ~ 12-M、 延迟量控制部 121、 延迟部 122-2 ~ 122-M、 增益赋予部 14-1 ~ 14-M 以及发送天线 15-1 ~ 15-M。延迟量控制部 121 控制各延迟部的延迟量。延迟部 122-2 ~ 122-M 对发送 信号进行延迟处理。
图 17 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接收装置具备接收天线 21-1 ~ 21-N、 增益 赋予部 22-1 ~ 22-N、 延迟量控制部 131、 延迟部 132-2 ~ 132-N、 加法部 24 以及解调部 25。 延迟量控制部 131 控制各延迟部的延迟量。延迟部 132-2 ~ 132-N 对接收信号进行延迟处理。 在此, 从发送天线 15-i(1 ≤ i ≤ M) 至接收天线 21-j(1 ≤ j ≤ N) 的传送路径 Hi, 在从发送天线 15-i 针对所有的 N 个接收天线的传送路径中, 将在 j 存在 MN 个路径。在此, 传送路径中接收功率超过规定的值 γ 的到达波中的最早到达接收天线 21-1 ~ 21-N 中的 某一个接收天线的到达波的延迟量 ( 发送时刻与到达时刻的时间差 ) 设为 Di *。 另外, 将在 传送路径中接收功率超过规定的值 γ 的到达波中的最晚到达接收天线 21-1 ~ 21-N 中的 某一个接收天线的波的延迟量 ( 发送时刻与到达时刻的时间差 ) 设为 Di。
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中, 在将保护间隔或保护时间的长度设为 G_len、 将在所有 传送路径中最早到达接收天线 21-1 ~ 21-N 中的某一个接收天线的开头波的到达时刻与在 所有传送路径中最晚到达接收天线 21-1 ~ 21-N 中的某一个接收天线的延迟波的到达时刻 之间的时间差设为最大延迟量 D_len 的情况下, 延迟量控制部 121、 131 决定 γ 以满足 “Dj’ * > (Di-Di+1 )( 其中, 设 DM’ = DM)” 且满足下述 (4) 式, 设定 M 个 ( 与发送天线的个数相同 的数量 )D1’ 、 ...、 DM’ 。关于这些延迟量的计算, 例如能够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 : 由接收装置 通过利用了导频符号的传送路径推测等来推测传送路径, 利用向发送装置进行通知等的方 法来获取延迟分布, 从而实现这些延迟量的计算。
[ 式 4]在发送装置中, 作为延迟部 122-2 ~ 122-M 用于实现分集效果的合适的延迟量的 一例, 在延迟部 122-i(2 ≤ i ≤ M) 中, 使用由延迟量控制部 121 决定的 Di’ 来提供以上述 (2) 式表示的延迟量。在增益赋予部 14-1 ~ 14-M 中, 输入来自信号线 12-1 的发送信号以 及来自延迟部 122-2 ~ 122-M 的延迟后的发送信号, 并分别赋予复增益。
在接收装置中, 作为延迟部 132-2 ~ 132-N 用于实现分集效果的合适的延迟量的 一例, 在延迟部 132-j(2 ≤ j ≤ N) 中提供以上述 (3) 式表示的延迟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 没有将由延迟部 122-2 ~ 122-M、 132-2 ~ 132-N 处理的信号限 定为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但即使是模拟信号, 也能够进行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延迟量相 当量的延迟处理。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 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提供延迟使得超过 规定的接收功率的信号不发生码间干扰, 从而在接收装置中, 超过规定的接收功率的主信 号彼此在时间上不重复而能够相加。由此, 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 1 相同的效果。
此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延迟量的决定方法也能够适用于实施方式 3。
实施方式 8.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中选择进行延迟处理的天线。说明与实 施方式 1 不同的部分。
图 18 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发送装置具备调制部 11、 信号线 12-1、 18-1 ~ 18-M、 发送天线选择部 17、 延迟部 141-2 ~ 141-M、 增益赋予部 14-1 ~ 14-M 以及 发送天线 15-1 ~ 15-M。发送天线选择部 17 从发送延迟处理后的信号的天线候选 15-2 ~ 15-M 中选择实际进行发送的天线。延迟部 141-2 ~ 141-M 对发送信号进行延迟处理。
图 19 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接收装置具备接收天线 21-1 ~ 21-N、 增益
赋予部 22-1 ~ 22-N、 延迟部 142-2 ~ 142-N、 接收天线选择部 27、 加法部 24 以及解调部 25。 接收天线选择部 27 从接收天线候选 21-2 ~ 21-N 中, 选择与由接收天线 21-1 接收到的信 号实际进行合成的天线。延迟部 142-2 ~ 142-N 对接收信号进行延迟处理。
在发送装置中, 将由调制部 11 生成的发送信号分支到信号线 12-1 和 18-1。分支 到信号线 12-1 的信号与实施方式 1 同样地被处理, 并从发送天线 15-1 发送。分支到信号 线 18-1 的信号输入到发送天线选择部 17。发送天线选择部 17 从发送天线 15-2 ~ 15-M 中 选择天线, 并连接到与所选择的天线对应的信号线。 作为选择天线的基准, 列举选择传送路 径增益最高的天线等。关于传送路径增益的计算, 能够通过如下方式来计算 : 在利用了导 频符号的传送路径推测期间等中, 发送天线选择部 17 切换发送天线来进行传送路径推测, 从而计算传送路径增益。例如在传送路径推测期间, 发送天线选择部 17 最初选择发送天线 15-2 而在接收装置中进行传送路径推测, 求出传送路径增益并反馈给发送装置, 发送天线 选择部 17 接着选择发送天线 15-3 而在接收装置中进行传送路径推测, 求出传送路径增益 并反馈给发送装置。通过对发送天线 15-2 ~ 15-M 实施以上的过程, 得到发送天线的所有 组合的传送路径增益。
将所选择的发送天线设为 15-i(2 ≤ i ≤ M)。 在延迟部 141-i 中, 对从信号线 18-i 输入的信号提供延迟。设在此提供的延迟量是利用实施方式 1 ~ 7 中的任一个方法来决定 的。在增益赋予部 14-1、 14-i 中, 输入来自信号线 12-1 的发送信号以及来自延迟部 141-i 的延迟后的发送信号, 并分别赋予复增益。 在接收装置中, 接收天线选择部 27 从接收天线 21-2 ~ 21-N 中选择天线, 将对应 于所选择的天线的信号线与加法部 24 进行连接。选择天线的基准与上述发送天线选择部 17 中的选择基准相同, 列举选择传送路径增益最高的天线等。 例如在传送路径推测期间, 接 收天线选择部 27 最初选择接收天线 21-2 来进行传送路径推测, 并求出传送路径增益, 接收 天线选择部 27 接着选择接收天线 21-3 来进行传送路径推测, 并求出传送路径增益。通过 对接收天线 21-2 ~ 21-N 实施以上的过程, 得到接收天线的所有的组合的传送路径增益。
将所选择的接收天线设为 21-j(2 ≤ j ≤ N)。在延迟部 142-j 中对从增益赋予部 22-j 输入的信号提供延迟。 设在此提供的延迟量是利用实施方式 1 ~ 7 中的任一个方法来 决定的。在加法部 24 中, 将来自增益赋予部 22-1 的接收信号与来自延迟部 142-j 的延迟 后的接收信号进行合成。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 设在发送装置中选择进行延迟处理的发 送天线, 设在接收装置中选择进行延迟处理的接收天线。 由此, 能够将实际使用的天线以及 所关联的电路的驱动数抑制到最小数, 降低不使用的天线以及所关联的电路的功耗。
实施方式 9.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中选择在发送和接收中使用的天线。说 明与实施方式 8 不同的部分。
图 20 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发送装置具备调制部 11、 选择分支部 19、 信 号线 151-1 ~ 151-M、 延迟部 161-1 ~ 161-M、 增益赋予部 14-1 ~ 14-M 以及发送天线 15-1 ~ 15-M。选择分支部 19 从发送信号的天线候选 15-1 ~ 15-M 中, 选择实际进行发送的天线。 延迟部 161-1 ~ 161-M 对发送信号进行延迟处理。
图 21 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接收装置具备接收天线 21-1 ~ 21-N、 增益
赋予部 22-1 ~ 22-N、 延迟部 162-1 ~ 162-N、 信号线 152-1 ~ 152-N、 选择合成部 29 以及 解调部 25。选择合成部 29 从接收天线候选 21-1 ~ 21-N 中选择要合成的天线。延迟部 162-1 ~ 162-N 对接收信号进行延迟处理。
在发送装置中, 通过选择分支部 19 来分支由调制部 11 生成的发送信号。在选择 分支部 19 中, 从发送天线 15-1 ~ 15-M 中选择一个以上的天线。作为选择天线的基准, 列 举如下等 : 求出选择各天线时的传送路径增益并进行排序, 在规定的天线个数以下的条件 下, 从排序高位依次选择传送路径增益高的天线 ; 在满足规定的总传送路径增益的条件下, 从排序高位依次选择天线, 抑制到最少的天线数。
在此, 设在选择分支部 19 中选择三个发送天线。将所选择的发送天线设为 15-i、 15-j、 15-k(1 ≤ i、 j、 k ≤ M, i ≠ j, j ≠ k, k ≠ i)。选择分支部 19 将信号分支到信号线 151-i、 151-j、 151-k。在延迟部 161-i、 161-j、 161-k 中, 对所输入的信号提供延迟。此处提 供的延迟量是利用实施方式 1 ~ 7 中的任一个方法来决定的, 但为了将总延迟量抑制到最 小量, 也可以对所选择的天线中的一个天线不提供延迟, 而对其它天线设定相对的延迟量。 在增益赋予部 14-i、 14-j、 14-k 中, 输入来自延迟部 161-i、 161-j、 161-k 的延迟后的发送信 号, 并分别赋予复增益。
在接收装置中, 选择合成部 29 从接收天线 21-1 ~ 21-N 中选择天线, 将来自与所 选择的天线对应的信号线的接收信号进行相加, 并输出到解调部 25。选择天线的基准与上 述选择分支部 19 中的选择基准相同。
在此, 设在选择合成部 29 中选择两个发送天线。将所选择的接收天线设为 21-l、 21-m(1 ≤ l、 m ≤ N, l ≠ m)。 信号线 152-l、 152-m 与选择合成部 29 相连接。 在延迟部 162-l、 162-m 中, 对从增益赋予部 22-l、 22-m 输入的信号提供延迟。 此处提供的延迟量是利用实施 方式 1 ~ 7 中的任一个方法来决定的, 但为了将总延迟量抑制到最小量, 也可以对所选择的 天线中的一个天线不提供延迟, 而对其它天线设定相对的延迟量。在选择合成部 29 中将来 自延迟部 162-l、 162-m 的接收信号进行合成。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 设在发送装置中选择要分支的发送天线, 设在接收装置中选择合成信号的接收天线。 由此, 通过选择传送路径增益高的天线, 能够有 效地改善通信性能。另外, 能够将实际使用的天线以及相关联的电路的驱动数抑制到最小 数, 能够降低不使用的天线以及相关联的电路的功耗。
实施方式 10.
在本实施方式中, 说明如下的无线通信系统, 即, 该无线通信系统将发送装置的发 送天线数设为 LK 个, 将调制部的输出数设为 L, 将接收装置的接收天线数设为 PQ 个, 将解调 部的输入数设为 P, 在调制部和解调部中进行 MIMO 空间复用传送。说明与实施方式 3 不同 的部分。
图 22 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发送装置具备调制部 61、 选择分支部 69-1 ~ 69-L、 信号线 171-1 ~ 171-LK、 延迟部 181-1 ~ 181-LK、 增益赋予部 64-1 ~ 64-LK 以及发送 天线 65-1 ~ 65-LK。选择分支部 69-l(1 ≤ l ≤ L) 从发送信号的天线候选 65-(l-1)K+1 ~ 65-lK 中, 选择实际进行发送的天线, 并连接到信号线 171-(l-1)K+1 ~ 171-lK 中的与所选 择的天线对应的信号线。延迟部 181-1 ~ 181-LK 对发送信号进行延迟处理。
图 23 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接收装置具备接收天线 71-1 ~ 71-PQ、 增益赋予部 72-1 ~ 72-PQ、 延迟部 182-1 ~ 182-PQ、 信号线 172-1 ~ 172-PQ、 选择合成部 79-1 ~ 79-P 以及解调部 75。延迟部 182-1 ~ 182-PQ 对接收信号进行延迟处理。选择合 成部 79-p(1 ≤ p ≤ P) 从将信号进行合成的天线候选 71-(p-1)Q+1 ~ 71-pQ 中选择实际进 行合成的天线, 并连接到信号线 172-(p-1)Q+1 ~ 171-pQ 中的与所选择的天线对应的信号 线。
在 发 送 装 置 中, 通 过 调 制 部 61 生 成 L 个 信 号 序 列。 为 了 简 单, 说明第 l 个 (1 ≤ l ≤ L) 信号序列。下面的说明对于 L 个发送模块全部都是共同的, L 个发送模块独立 地进行动作。第 l 个信号序列被输入到选择分支部 69-l。选择分支部 69-l 的处理与实施 方式 9 相同。但是, 作为选择天线的基准, 除了实施方式 9 的基准以外, 列举如下基准等 : 选 择与由其它选择分支部 69-1 ~ 69-l-1、 69-l+1 ~ 69-L 选择的天线的空间相关低的天线 ; 选择传送路径容量变高的天线。 关于空间相关、 传送路径容量的计算, 能够通过如下方式来 计算 : 在利用了导频符号的传送路径推测期间等中, 选择分支部 69-l 切换发送天线来进行 传送路径推测, 从而计算空间相关、 传送路径容量。
在此, 设在选择分支部 69-l 中选择三个发送天线。将所选择的发送天线设为 65-(l-1)K+i、 65-(l-1)K+j、 65-(l-1)K+k(1 ≤ i、 j、 k ≤ K, i ≠ j, j ≠ k, k ≠ i)。选择分 支部 69-l 将信号分支到信号线 171-(l-1)K+i、 171-(l-1)K+j、 171-(l-1)K+k。在延迟部 181-(l-1)K+i、 181-(l-1)K+j、 181-(l-1)K+k 中, 对所输入的信号提供延迟。此处提供的延 迟量是利用实施方式 1 ~ 7 中的任一个方法来决定的, 但为了将总延迟量抑制到最小量, 也 可以对所选择的天线中的一个天线不提供延迟, 而对其它天线设定相对的延迟量。
在接收装置中, 将 P 个接收信号序列输入到解调部 75。为了简单, 说明第 p 个 (1 ≤ p ≤ P) 信号序列。下面的说明对 P 个接收模块全部都是共同的, P 个接收模块独立地 进行动作。选择合成部 79-p(1 ≤ p ≤ P) 从接收天线 71-(p-1)Q+1 ~ 71-pQ 中选择天线, 将来自与所选择的天线对应的信号线的接收信号进行相加, 并输出到解调部 75。选择天线 的基准与上述选择分支部 69-l(1 ≤ l ≤ L) 中的选择基准相同。
在此, 设在选择合成部 79-p 中选择了两个发送天线。将所选择的接收天线设为 71-(p-1)Q+l、 71-(p-1)Q+m(1 ≤ l、 m ≤ Q, l ≠ m)。 信 号 线 172-(p-1)Q+l、 172-(p-1)Q+m 与选择合成部 79-p 相连接。在延迟部 182-(p-1)Q+l、 182-(p-1)Q+m 中, 对从增益赋予部 72-(p-1)Q+l、 72-(p-1)Q+m 输入的信号提供延迟。此处提供的延迟量是利用实施方式 1 ~ 7 中的任一个方法来决定的, 但为了将总延迟量抑制到最小量, 也可以对所选择的天线中的 一个天线不提供延迟, 而对其它天线设定相对的延迟量。在选择合成部 79-p 中, 将来自延 迟部 182-(p-1)Q+l、 182-(p-1)Q+m 的接收信号进行合成。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 针对发送装置的每个发送模块以及接收 装置的每个接收模块, 进行与实施方式 9 相同的处理。由此, 在 MIMO 空间复用传送的情况 下, 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 9 相同的效果。而且,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天线选择基准以使降低 发送接收分支间的空间相关或者增加传送路径容量的方式发挥作用, 因此在空间复用传送 时能够提高空间复用信号的接收分离性能。
此外, 能够适当组合上述实施方式 1 ~ 10 中说明的装置结构和延迟量的设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 本发明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用于使用了多个天线的通信, 特别适用于在发送接收中使用多个天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