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4957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06 CN 102949572 A *CN102949572A* (21)申请号 201110242981.7 (22)申请日 2011.08.24 A61K 36/8966(2006.01) A61P 11/04(2006.01) (71)申请人 彭军 地址 400700 重庆市北碚区北温泉街道金刚 碑村齐家沟组 49 号 (72)发明人 彭军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应用传统中医药基础理论 。
2、研制由川贝母、 桔梗、 知母、 玄参、 牡丹皮、 薄荷、 甘 草等中药原料药组成 ; 具有养阴清肺、 化痰止咳 的功效, 用于治疗各种咽喉疾病, 临床应用多年, 疗效显著。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1 页 2 1.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 成 : 川贝母 5-15 份 桔梗 8-15 份 知母 10-20 份 玄参 8-15 份 丹皮 3-8 份 薄荷 3-8 份 甘草 5-10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
3、所述的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 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 : 川贝母 12 份 桔梗 10 份 知母 15 份 玄参 12 份 牡丹皮 6 份 薄荷 6 份 甘草 8 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制剂为胶囊剂、 片剂、 颗粒剂中临床适用剂型。 4. 按照权利要求 1 或 2 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1) 取上述各重量份的原料药备用 ; (2) 取川贝母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 (中国药典附录 O) , 用 65 85乙 醇作溶剂, 浸渍18小。
4、时后, 以每分钟 13ml 的速度缓缓渗漉, 待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 收 集漉液, 回收乙醇, 得到渗滤液, 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10 1.20 的浸膏 ; (3) 取桔梗、 知母、 玄参、 甘草加 4 6 倍量水煎煮 2 4 次, 每次 2 4 小时, 过滤, 合 并滤液, 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10-1.20 的浸膏 ; (4) 取牡丹皮、 薄荷粉碎混合, 加入 4-6 倍量水蒸馏 4-6 小时, 收集挥发油, 保存 ; (5) 将 (2) 、(3) 混匀, 加入适量辅料如淀粉、 糊精等制粒, 干燥, 喷入 (4) 步骤得到的挥 发油, 混匀, 微波灭菌, 制成颗粒或填充胶囊或压片, 即。
5、可。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 括如下步骤 : (1) 取上述各重量份的原料药备用 ; (2) 取川贝母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 (中国药典附录 O) , 用 75乙醇作 溶剂, 浸渍18小时后, 以每分钟 13ml 的速度缓缓渗漉, 待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 收集漉 液, 回收乙醇, 得到渗滤液, 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15 的浸膏 ; (3) 取桔梗、 知母、 玄参、 甘草加 5 倍量水煎煮 3 次, 每次 3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 浓缩成 相对密度为 1.15 的浸膏 ; (4) 取牡丹皮、 薄荷粉碎混合, 加入 5 。
6、倍量水蒸馏 5 小时, 收集挥发油, 保存 ; (5) 将 (2) 、(3) 混匀, 加入适量辅料如淀粉、 糊精等制粒, 干燥, 喷入 (4) 步骤得到的挥 发油, 混匀, 微波灭菌, 制成颗粒或填充胶囊或压片, 即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49572 A 2 1/4 页 3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养阴清肺、 化痰止咳用于治 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属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祖国医学认为多由于脏腑亏损、 阴虚津少、 虚火上强致咽喉不适, 失于濡养, 久之, 虚火灼烁。
7、津披, 兼以气郁不舒, 疏泄不畅, 而致气滞血瘀痰凝。 气血痰浊瘀阻, 敞清阳不升, 浊阴不降 以致气血周行不畅 阻滞气道和经脉。故咽喉出现干涩闷胀, 如物梗塞, 吭咯 不已, 檄痛, 口干不欲饮, 迁延不愈, 咽喉腔粘膜暗红, 后壁、 删索增厚、 帘珠增生, 局部血管 扩张成网状, 舌质暗红或生瘠点, 另则因饮食失调, 过食辛辣, 嗜烟酒, 肺胃蕴热。 上蒸咽 喉, 气血瘀滞, 痰浊凝结而为本病, 治宜理气活血化瘀, 滋阴养液, 畅利咽喉。 0003 慢性咽炎属中医学喉痹范畴, 该病系由于长时间受不良刺激及嗜食烟酒辛辣之 品, 耗伤肺肾津液, 致阴津不足, 虚火上炎, 循经上蒸, 熏灼咽喉而。
8、成。慢性咽炎其总的病机 是肺肾阴虚, 而本发明药物就是针对此病机而设。方中玄参、 知母滋肺肾之阴而清热, 川贝 母、 桔梗润肺化痰止咳。共奏养阴清肺、 化痰止咳之功。 0004 本发明药物是以养阴清肺、 化痰止咳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组成, 主要针对常用嗓、 常 吸烟、 常喝酒等急、 慢性咽炎, 急性扁桃体炎或咽喉炎等疾病的人群进行研制。 0005 本发明药物疗效好, 适应人群广, 因此有必要开发这类中药新产品。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该药物组 合物具有养阴清肺、 化痰止咳的功效, 临床应用于治疗各种咽喉疾病。 另外该药物组合物可 针对患。
9、者需要制备成不同剂型, 便于服用, 携带方便。 0007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由下述重量份 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 : 川贝母 5-15 份 桔梗 8-15 份 知母 10-20 份 玄参 8-15 份 丹皮 3-8 份 薄荷 3-8 份 甘草 5-10 份。 0008 最佳方案, 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 : 川贝母 12 份 桔梗 10 份 知母 15 份 玄参 12 份 牡丹皮 6 份 薄荷 6 份 甘草 8 份。 0009 本发明的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可以制备成胶囊剂、 片剂、 颗粒剂。 0010 所述的重量份可以为克、 两、 斤。
10、、 公斤、 吨等重量计量单位。 0011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采用一般方法将处方中的各味药材按比例进行配伍, 按现 有制剂工艺制成各种临床适用剂型, 所用的各味药材均为市售的经过检验合格的中药材。 0012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1) 取上述各重量份的原料药备用 ; 说 明 书 CN 102949572 A 3 2/4 页 4 (2) 取川贝母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 (中国药典附录 O) , 用 65 85乙 醇作溶剂, 浸渍18小时后, 以每分钟 13ml 的速度缓缓渗漉, 待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 收 集漉液, 回收乙醇, 得到渗滤液, 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10 1.。
11、20 的浸膏 ; (3) 取桔梗、 知母、 玄参、 甘草加 4 6 倍量水煎煮 2 4 次, 每次 2 4 小时, 过滤, 合 并滤液, 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10-1.20 的浸膏 ; (4) 取牡丹皮、 薄荷粉碎混合, 加入 4-6 倍量水蒸馏 4-6 小时, 收集挥发油, 保存 ; (5) 将 (2) 、(3) 混匀, 加入适量辅料如淀粉、 糊精等制粒, 干燥, 喷入 (4) 步骤得到的挥 发油, 混匀, 微波灭菌, 制成颗粒或填充胶囊或压片, 即可。 0013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的优选方案, 包括如下步骤 : (1) 取上述各重量份的原料药备用 ; (2) 取川贝母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
12、的渗漉法 (中国药典附录 O) , 用 75乙醇作 溶剂, 浸渍18小时后, 以每分钟 13ml 的速度缓缓渗漉, 待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 收集漉 液, 回收乙醇, 得到渗滤液, 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15 的浸膏 ; (3) 取桔梗、 知母、 玄参、 甘草加 5 倍量水煎煮 3 次, 每次 3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 浓缩成 相对密度为 1.15 的浸膏 ; (4) 取牡丹皮、 薄荷粉碎混合, 加入 5 倍量水蒸馏 5 小时, 收集挥发油, 保存 ; (5) 将 (2) 、(3) 混匀, 加入适量辅料如淀粉、 糊精等制粒, 干燥, 喷入 (4) 步骤得到的挥 发油, 混匀, 微波灭菌, 。
13、制成颗粒或填充胶囊或压片, 即可。 0014 本发明之所以选用上述药材作为原料, 是因为它们具有下述功效 : 川贝母 : 清热润肺, 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 干咳少痰, 阴虚劳嗽, 咯痰带血。 0015 桔梗 : 宣肺, 利咽, 祛痰, 排脓。用于咳嗽痰多, 胸闷不畅, 咽痛, 音哑, 肺痈吐脓, 疮 疡脓成不溃。 0016 知母 : 清热泻火, 生津润燥。 用于外感热病, 高热烦渴, 肺热燥咳, 骨蒸潮热, 内热消 渴, 肠燥便秘。 0017 玄参 : 凉血滋阴, 泻火解毒。 用于热病伤阴, 舌绛烦渴, 温毒发斑, 津伤便秘, 骨蒸劳 嗽, 目赤, 咽痛, 瘰疠, 白喉, 痈肿疮毒。 00。
14、18 牡丹皮 : 清热凉血, 活血化瘀。 用于温毒发斑, 吐血衄血, 夜热早凉, 无汗骨蒸, 经闭 痛经, 痈肿疮毒, 跌扑伤痛。 0019 薄荷 : 宣散风热。清头目, 透疹。用于风热感冒, 风温初起, 头痛, 目赤, 喉痹, 口疮, 风疹, 麻疹, 胸胁胀闷。 0020 甘草 : 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 倦怠乏 力, 心悸气短, 咳嗽痰多, 脘腹、 四肢挛急疼痛, 痈肿疮毒, 缓解药物毒性、 烈性。 0021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具有养阴清肺、 化痰止咳的功效, 用于治疗各种咽喉疾 病。 0022 为了说明本发明药物的疗效, 申请人在某。
15、医院针对该方面的病例进行了观察, 结 果如下 : 男 15 例, 女 29 例 ; 年龄最小 18 岁, 最大 61 岁 ; 病程最长 4 年, 最短 3 个月 ; 全身 一般情况良好, 主要表现咽部干、 痒、 异物感、 干咳、 憋胀、 微痛。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 检查 咽部粘膜充血呈暗红色 ; 血管扩张, 淋巴滤泡增生, 咽侧索肥厚, 声带不同程度充血, 但活动 说 明 书 CN 102949572 A 4 3/4 页 5 好, 未见息肉、 小结等新生物, 舌质红, 部分患者舌部见瘀点。 0023 治疗方法 : 服用本发明药物 2 周。 0024 结果治疗 44 例中治愈 33 例 (75 。
16、), 有效 l1 例 (25 ), 总有效率 100。 0025 以上结果表明, 本发明药物通过上述实验说明该发明药物对减轻咽部疾病, 缓解 咳嗽症状, 达到治疗各种咽喉疾病的效果。 0026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优良效果在于 : 1. 本发明的药剂由纯中药制成, 不含化工成分, 不含激素, 无毒副作用, 表里兼治, 达到 更好的养阴清肺、 化痰止咳的功效, 更好的治疗各种咽喉疾病 ; 2. 该药剂可针对患者需要制备成不同剂型, 便于服用, 携带方便 ; 3. 本发明的工艺简单, 降低了生产成本, 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用实施例对本发明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
17、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的说 明, 这将有助于对本发明及其效果进一步的了解, 实施例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其保护 范围由权利要求来决定。 0028 实施例 1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药为川贝母150g、 桔梗150g、 知母200g、 玄参150g、 丹皮80g、 薄 荷 80g、 甘草 100g ; 其制备方法是 : 取川贝母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 (中国药典附录 O) , 用 65乙醇作溶 剂, 浸渍 18 小时后, 以每分钟 1ml 的速度缓缓渗漉, 待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 收集漉液, 回 收乙醇, 得到渗滤液, 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 ; 另取桔梗、 知母、。
18、 玄参、 甘草加 6 倍量水煎煮 4 次, 每次 4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 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 的浸膏 ; 再取牡丹 皮、 薄荷粉碎混合, 加入6倍量水蒸馏6小时, 收集挥发油, 保存 ; 合并上述两种浸膏, 加入淀 粉适量, 制粒, 干燥, 喷入上述挥发油, 混匀, 微波灭菌, 制成颗粒 400g, 即可。 0029 实施例 2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药为川贝母 50g、 桔梗 80g、 知母 100g、 玄参 80g、 丹皮 30g、 薄荷 30g、 甘草 50g ; 其制备方法是 : 取川贝母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 (中国药典附录 O) , 用 85乙醇作溶 剂, 浸。
19、渍 18 小时后, 以每分钟 3ml 的速度缓缓渗漉, 待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 收集漉液, 回 收乙醇, 得到渗滤液, 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0 的浸膏 ; 另取桔梗、 知母、 玄参、 甘草加 4 倍量 水煎煮 2 次, 每次 2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 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10 的浸膏 ; 再取牡丹皮、 薄 荷粉碎混合, 加入 4 倍量水蒸馏 4 小时, 收集挥发油, 保存 ; 合并上述两种浸膏, 加入淀粉适 量, 制粒, 干燥, 喷入上述挥发油, 混匀, 微波灭菌, 制成颗粒, 填充胶囊, 制成 1000 粒, 即可。 0030 实施例 3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药为川贝母120g、。
20、 桔梗100g、 知母150g、 玄参120g、 牡丹皮60g、 薄荷 60g、 甘草 80g ; 其制备方法是 : 说 明 书 CN 102949572 A 5 4/4 页 6 取川贝母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 (中国药典附录 O) , 用 75乙醇作溶 剂, 浸渍 18 小时后, 以每分钟 2ml 的速度缓缓渗漉, 待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 收集漉液, 回 收乙醇, 得到渗滤液, 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15 的浸膏 ; 另取桔梗、 知母、 玄参、 甘草加 5 倍量 水煎煮 3 次, 每次 3 小时, 过滤, 合并滤液, 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15 的浸膏 ; 再取牡丹皮、 薄 荷粉碎混合, 加入 5 倍量水蒸馏 5 小时, 收集挥发油, 保存 ; 合并上述两种浸膏, 加入淀粉适 量, 制粒, 干燥, 喷入上述挥发油, 混匀, 微波灭菌, 制成颗粒压片, 制成 1000 片, 即可。 说 明 书 CN 102949572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