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贮油导出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系统贮油导出阀.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74205A43申请公布日20120314CN102374205ACN102374205A21申请号201010254572422申请日20100817F15B13/0420060171申请人北京福坛嘉业科技有限公司地址100088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38号72发明人嵇光国54发明名称液压系统贮油导出阀57摘要液压系统贮油导出阀用于提高液压系统工作性能或液压元件及系统的维护、维修。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液压系统贮油导出阀由阀芯配以阀座、弹簧组成6个、3对控制阀。阀芯可在弹簧作用下关闭阀口,也可在液体压力作用下开启阀口;其中阀芯2、3、9、13还可由活塞驱动开启阀口。控。
2、制阀整齐、对称地安置在阀体内。阀体上开设通道,使各阀芯前腔、后腔以及各活塞的控制腔之间有序沟通,形成特殊回路。阀体上开有5个油口,油口与各控制阀有序相通,通过油口可将本发明的阀接入液压系统。液压系统中的贮油长期不能排出,会造成油液污染、设备故障。通过本发明可引导回油直接回油箱;或构成循环旁路,引出液压系统中的贮留液体,对其清洗、过滤。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CN102374210A1/1页21液压系统贮油导出阀由阀芯2、3、9、10、12、13配以阀座7、弹簧11组成6个、3对控制阀。阀芯可在弹簧作用下关闭阀口,也可在液体压。
3、力作用下开启阀口;其中阀芯2、3、9、13还可由活塞15、5、8、14驱动开启阀口。控制阀与活塞整齐、对称地安置在阀体内,阀体由左阀体11与阀体44两部分拼合而成,并保证接缝处密封。2阀体上开设通道,使阀芯2的前腔与活塞5的控制腔相通;阀芯3的前腔与活塞15的控制腔相通;阀芯13的后腔与活塞8的控制腔相通;阀芯9的后腔与活塞14的控制腔相通;阀芯2前腔、阀芯13后腔、阀芯12后腔相通。对称地,阀芯3前腔、阀芯9后腔、阀芯10后腔相通。阀体上开有5个油口,A口、B口、P1口、P2口、T口。A口、B口分别与阀芯2、阀芯3的后腔相通,P1口、P2口分别与阀芯12、阀芯10的前腔相通;T口与阀芯13、。
4、阀芯9的前腔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示的液压系统贮油导出阀,其特征在于采用特殊结构及内部通道。使用本发明,将其P1口、P2口分别与液压系统的A1、2B口连接;A口、B口分别与液压缸两油口连接,并使之与液压缸尽量靠近;T口与油箱连接。就可使液压泵油液进入液压系统,液压执行元件回油经本发明的T口回油箱。或在接入本发明后切断液压系统中液压泵、油箱、液压执行元件与液压控制阀的连接。构成了液压油在液压系统外的循环,将贮油容腔中被污染的油液引回油箱。参见图5。权利要求书CN102374205ACN102374210A1/2页3液压系统贮油导出阀技术领域0001现用液压系统中普遍存在一个对系统特别是高性。
5、能液压系统工作性能极为有害的问题液压系统中工作过的污染油不能全部回油箱,或者说进入执行机构的油液不是净化后的新油。本发明由3对、6个阀组成特殊回路。将其接入液压系统,可构成回油直接通路,将回油直接导入油箱,确保液压系统中工作油液的高清洁度,以提高设备工作性能。也可用于重要元件及其系统的循环清洗,保证清洗液高清洁度。0002构成循环旁路,对应用中的液压系统进行清洗,对系统中的油液进行过滤。适用于各种液压系统的维护、维修。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背景技术0003例如高炉泥炮液压系统中,液压执行元件液压缸安装位置高于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与液压控制元件液压阀。执行元件与液压泵、液压阀之间的管路形成一段过大的。
6、容腔,见图5。这部分容腔中贮存的油液在液压系统的工作循环中始终不能流回油箱,得不到清洁过滤。如果混入的空气的这部份污染油液不能有效排除,还会引起液压执行缸异常抖动,造成设备故障。类似的问题经常出现在有高精度要求的液压系统中。0004本发明可以引导工作容腔中的油液在系统之外直接流回油箱,将清洁油液注入工作容腔。保证液压系统工作的高可靠性。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图中件号2、3、9、10、12、13是6个阀芯,其中2与3、9与10、12与13各为一对,成对的阀芯工作方式及作用相同,只因进油口切换而互换进、出油方向;即从回路及功能上看,本器件是左右对称的。0006阀芯端部与阀座7形。
7、成阀口,阀芯可在弹簧11作用下压向阀座关闭阀口也可在油压力或活塞5、8、14、15的推力作用下打开阀口。各阀芯与弹簧力相对的油腔称为阀芯的前腔B,由此通过阀口后的油腔称为阀芯的后腔A,活塞的无杆腔为活塞的控制油腔C。0007在阀体11、阀体44上打孔,使阀芯2的前腔与活塞5的控制腔相通;阀芯3的前腔与活塞15的控制腔相通,见图2剖视图。阀芯13的后腔与活塞8的控制腔相通;阀芯9的后腔与活塞14的控制腔相通,见图2剖视图。阀芯2前腔、阀芯13后腔、阀芯12后腔相通,见图3剖视图,对称地,阀芯3前腔、阀芯9后腔、阀芯10后腔相通。阀体1、阀体4上开有5个油口,A口、B口、P1口、P2口、T口;A口。
8、、B口分别与阀芯2、阀芯3的后腔相通,P1口、P2口分别与阀芯12、阀芯10的前腔相通,见图1剖视图;T口与阀芯13、阀芯9的前腔相通,见图4剖视图。0008如果P1口接高压,T口接油箱,A口、B口分别接执行元件工作油口,则在油压力作用下,阀芯12阀口开启、阀芯13阀口关闭,阀芯2阀口开启;同时活塞5、活塞8开启阀芯3阀口、阀芯9阀口。形成油路为P1口阀芯12阀口阀芯2阀口A说明书CN102374205ACN102374210A2/2页4口执行元件进油腔;执行元件回油腔阀芯3阀口阀芯9阀口T口油箱。液压系统中执行元件一个容腔中贮存的油液通过本发明被引回油箱。如果切换为P2口接高压,得到一个对称。
9、的工作状态,液压系统中执行元件另一个容腔中贮存的油液被引回油箱。0009本发明中阀体由阀体1与阀体2组合而成是开设因为内部通孔的工艺要求。阀体1与阀体2由公知的机械连接方法连接,孔的连接处由公知“O”型密封圈密封。附图说明0010图1是本发明主体结构示意图主视、剖视图及俯视图00111、阀体12、阀芯23、阀芯34、阀体45、活塞56、弹簧7、阀座8、活塞89、阀芯910、阀芯1011、弹簧12、阀芯1213、阀芯1314、活塞1415、活塞150012A、阀芯的后腔B、阀芯的前腔C活塞的控制油腔0013图2是图1中的剖视图和剖视图,表达阀芯2的前腔与活塞5的控制腔、阀芯3的前腔与活塞15控制。
10、腔的连通关系;以及阀芯13后腔与活塞8控制腔;阀芯9后腔与活塞14控制腔的连通关系。0014图3是图1中的剖视图,表达阀芯2前腔、阀芯13后腔、阀芯12后腔连通关系。0015图4是图1中的剖视图,表达T口与与阀芯13、阀芯9前腔连通关系。0016图5是液压系统贮油容腔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可由图5说明。0018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液压缸执行元件、液压控制阀、油箱组成。如果液压缸与液压控制阀之间距离太大,会形成一段不能流入油箱、油泵循环的贮油容腔,该容腔中的油液长期不能排出、更换、过滤,将会造成污染系统,影响液压系统工作性能。0019使用本发明,将其P1口、P2口分别与液压系统的A1、2B口连接;A口、B口分别与液压缸两油口连接,并使之与液压缸尽量靠近;T口与油箱连接。就可使液压泵油液进入液压系统,液压执行元件回油经本发明的T口回油箱。0020也可在接入本发明后切断液压系统中液压泵、油箱、液压执行元件与液压控制阀的连接。构成了液压油在液压系统外的循环,将贮油容腔中被污染的油液引回油箱。说明书CN102374205ACN102374210A1/3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74205ACN102374210A2/3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74205ACN102374210A3/3页7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7420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