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声尖劈.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729077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5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18873.4

申请日:

2010.03.05

公开号:

CN102191823A

公开日:

2011.09.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B 1/99申请公布日:2011092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99申请日:20100305|||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99

主分类号:

E04B1/99

申请人:

上海声望声学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伟

地址:

200335 上海市长宁区双流路31号天瑞大厦11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代理人:

郑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吸声尖劈,包括骨架、包覆于该骨架外的护面层,以在所述骨架内形成一吸声材料填充空间,该吸声尖劈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吸声尖劈每个外立面上的吸音层,且所述户面层包覆该吸音层;多个吸音板,置于所述填充空间内,将所述填充空间划分为多个空腔。由于声波穿过不同介质时将迅速产生衰减,故该吸声尖劈结构可以达到良好的声学性能。而且该吸声尖劈的空腔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完全填满整个填充空间的结构,可以有效的节约吸声材料的使用,进而极大的降低了吸声尖劈的制造成本,并减少了其质量,给运输和安装带来方便。另外,由于其质量的减小,建筑墙面负荷减轻,整个吸声尖劈变形量也将减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吸声尖劈,包括骨架、包覆于该骨架外的护面层,以在所述骨架内形成一吸声材料填充空间,其特征是,该吸声尖劈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吸声尖劈每个外立面上的吸音层,且所述户面层包覆该吸音层;多个吸音板,置于所述填充空间内,将所述填充空间划分为多个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尖劈,其特征是,所述吸音板由多孔性吸声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尖劈,其特征是,所述吸音板的厚度为5~1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尖劈,其特征是,所述吸音层为板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尖劈,其特征是,所述骨架包括基座部与位于基座部之上的尖劈部,其内分别形成第一填充空间与第二填充空间,且所述第一填充空间与第二填充空间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吸音板。

说明书

吸声尖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声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消声室的吸声尖劈。

背景技术

消声室是声学实验所使用的专业实验室,其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信、工业产品等各个领域,以对产品进行噪声测量和声学特性测量。为了进行这些测量,消声室要求建立一个自由声场空间,即在这个空间内,传播声波的介质均匀地向各个方向无限延伸,使声源辐射的声能“自由”传播,既无障碍物的反射,也无环境噪声的干扰。为了达到所述消声室条件,往往在室内各界面上配置强吸声材料,使入射于界面的声波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几乎被完全吸收,通常要求吸声系数不低于99%。目前最为常用的吸声材料配置方式为吸声尖劈结构。

吸声尖劈应用逐渐过渡原理,把多孔性(或纤维性)材料做成锥形或尖劈状吸声体。从而,当声波从尖端入射时,由于吸音层的逐渐过渡性质,材料的声阻抗与空气的声阻抗能较好地匹配,使声波传入吸声体,并被高效的吸收。

请参考图1与图2,其示出了现有的吸声尖劈的构造方式,其中图1为现有吸声尖劈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现有吸声尖劈的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的吸声尖劈10利用一定粗细的钢筋制成符合设计形状尺寸的骨架12,并在骨架12内均匀地填充多孔吸声材料13,而后利用护面材料14包裹起骨架12和吸声材料13。通常多孔吸声材料由玻璃纤维或者泡沫塑料等构成;而护面材料14可以是玻璃丝布、尼龙丝网布或其它布质材料。虽然在消声室内配置这种吸声尖劈可以达到吸声系数的要求,但是人们仍然希望更多的降低吸声尖劈的截止频率,更好的改进吸声尖劈的声学性能。而且现有的吸声尖劈也存在如下的一些缺陷:

1.由于吸声尖劈内充满吸声材料,整个吸声尖劈的成本较高,且质量也比较大,给运输和安装带来了不便。

2.当吸声尖劈的尺寸要求比较大时,其所在的建筑墙面负荷较重,且吸声尖劈也比较容易产生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声尖劈,以提高吸声尖劈的声学性能,并解决现有吸声尖劈成本较高、质量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声尖劈,包括骨架、包覆于该骨架外的护面层,以在所述骨架内形成一吸声材料填充空间,该吸声尖劈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吸声尖劈每个外立面上的吸音层,且所述户面层包覆该吸音层;多个吸音板,置于所述填充空间内,将所述填充空间划分为多个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吸音板由多孔性吸声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吸音板的厚度为5~10cm。

进一步的,所述吸音层为板状。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包括基座部与位于基座部之上的尖劈部,其内分别形成第一填充空间与第二填充空间,且所述第一填充空间与第二填充空间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吸音板。

可见,以上吸声尖劈结构利用吸音板将吸声材料填充空间隔成多个空腔,如此声波将穿过吸音层、空气、吸音板等不同介质。由于声波穿过不同介质时将迅速产生衰减,故该吸声尖劈结构可以达到良好的声学性能。而且该吸声尖劈的空腔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完全填满整个填充空间的结构,可以有效的节约吸声材料的使用,实验表明至少减少1/3的填充吸声材料,进而极大的降低了吸声尖劈的制造成本,并减少了其质量,给运输和安装带来方便。另外,由于其质量的减小,建筑墙面负荷减轻,整个吸声尖劈变形量也将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吸声尖劈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现有吸声尖劈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吸声尖劈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吸声尖劈的A方向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吸声尖劈的B方向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另一种吸声尖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吸声尖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与图9为现有技术的吸声尖劈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声尖劈实验效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解决现有吸声尖劈成本较高、质量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利用吸音板将吸声尖劈的吸声材料填充空间划分为多个空腔,从而减少所需使用吸声材料的总量,进而减少吸声尖劈的制造成本与质量。同时实验发现,采用这种构造方式,不但不会减少吸声尖劈的声学性能,反而使其声学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3至图5,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吸声尖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为立体图;图4为图3中A方向的剖面图;图5为图3中B方向的剖面图。

如图所示,该吸声尖劈20包括骨架22、包覆于该骨架22外的护面层24以及设置于该吸声尖劈20每个外立面上的吸音层25,且户面层24包覆吸音层25,从而在骨架22内形成一吸声材料填充空间26,该填充空间26内设置有多个吸音板23,以将该填充空间26划分为多个空腔。

以上吸声尖劈20结构利用吸音板23将吸声材料填充空间隔成多个空腔,如此声波将穿过吸音层25、空气、吸音板23等不同介质。由于声波穿过不同介质时将迅速产生衰减,故该吸声尖劈结构可以达到良好的声学性能。而且该吸声尖劈的空腔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完全填满整个填充空间的结构,可以有效的节约吸声材料的使用,实验表明至少减少1/3的填充吸声材料,进而极大的降低了吸声尖劈的制造成本,并减少了其质量,给运输和安装带来方便。另外,由于其质量的减小,建筑墙面负荷减轻,整个吸声尖劈变形量也将减小。

较佳的,吸音板23由多孔性吸声材料制成。例如离心玻璃棉、岩棉和发泡材料等。例如将多孔性吸声材料压制成板状,并根据需要裁成所需形状与尺寸。较佳的,可以将吸声材制成厚度为5~10cm的吸音板23。这样,可以在保证尖劈吸声性能的同时,保证整个尖劈结构的稳固性。

较佳的,吸音层25也由吸音板构成,即将吸声材料制成板状后,置于吸声尖劈20的每个外立面上。然后,利用护面层24将吸音层25包覆起来。这样,整个吸声尖劈的稳固性将进一步提高。

通常,吸声尖劈20包括基座部201与位于基座部之上的尖劈部202,其内分别形成第一填充空间261与第二填充空间262,较佳的,在第一填充空间261与第二填充空间262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吸音板23,以提高吸声尖劈20的稳固性。当然,如图6,也可以第一填充空间261与第二填充空间262共用一个吸音板23。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制吸音板23的个数,即不限制填充空间26被分隔成的空腔个数。而且,也不限制填充空间26是否被均应分隔,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操作方便,可以将填充空间26均匀分隔。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7,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吸声尖劈的结构示意图,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同外观的吸声尖劈,且图7为A方向的剖面图。

本实施例中的吸声尖劈30与实施例一的吸声尖劈20区别在于,其填充空间被吸音板33分隔成更多的空腔。如图所示,第一填充空间361分隔成四个空腔,第二填充空间362被分隔成六个空腔。

本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不以吸音板的个数为限,即不限制填充空间被分隔成的空腔个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在以上实施例的提示下,自行设计。

请参考表1与表2,其分别为现有吸声尖劈填充结构与本发明所提供的吸收尖劈的填充结构的实验数据表,分别对应于图8与图9的实验效果图。该数据表是以80Hz尖劈产品为例得到的。且以上吸声系数数据均为多次有效测量值加权后导出数值。

表1

  频率Hz
  吸声系数
  80
  0.99
  100
  1.00
  125
  0.99
  160
  0.98

表2

  频率Hz
  吸声系数
  80
  1.00
  100
  1.00
  125
  1.00
  160
  1.00

从以上数据与效果图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吸声尖劈相对于现有吸声尖劈具有更好的声学性能。而且该吸声尖劈的空腔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完全填满整个填充空间的结构,可以有效的节约吸声材料的使用,实验表明至少减少1/3的填充吸声材料,进而极大的降低了吸声尖劈的制造成本,并减少了其质量,给运输和安装带来方便。另外,由于其质量的减小,建筑墙面负荷减轻,整个吸声尖劈变形量也将减小。

以上仅为举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所涵盖的范围为准。

吸声尖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吸声尖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吸声尖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吸声尖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声尖劈.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91823A43申请公布日20110921CN102191823ACN102191823A21申请号201010118873422申请日20100305E04B1/9920060171申请人上海声望声学工程有限公司地址200335上海市长宁区双流路31号天瑞大厦112室72发明人罗伟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代理人郑玮54发明名称吸声尖劈57摘要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吸声尖劈,包括骨架、包覆于该骨架外的护面层,以在所述骨架内形成一吸声材料填充空间,该吸声尖劈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吸声尖劈每个外立面上的吸音层,且所述户面层包覆该吸音层;多个吸音板,。

2、置于所述填充空间内,将所述填充空间划分为多个空腔。由于声波穿过不同介质时将迅速产生衰减,故该吸声尖劈结构可以达到良好的声学性能。而且该吸声尖劈的空腔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完全填满整个填充空间的结构,可以有效的节约吸声材料的使用,进而极大的降低了吸声尖劈的制造成本,并减少了其质量,给运输和安装带来方便。另外,由于其质量的减小,建筑墙面负荷减轻,整个吸声尖劈变形量也将减小。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8页CN102191826A1/1页21一种吸声尖劈,包括骨架、包覆于该骨架外的护面层,以在所述骨架内形成一吸声材料填充空间,其特征是,该吸。

3、声尖劈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吸声尖劈每个外立面上的吸音层,且所述户面层包覆该吸音层;多个吸音板,置于所述填充空间内,将所述填充空间划分为多个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尖劈,其特征是,所述吸音板由多孔性吸声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尖劈,其特征是,所述吸音板的厚度为51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尖劈,其特征是,所述吸音层为板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尖劈,其特征是,所述骨架包括基座部与位于基座部之上的尖劈部,其内分别形成第一填充空间与第二填充空间,且所述第一填充空间与第二填充空间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吸音板。权利要求书CN102191823ACN102191826A1/4页3吸声。

4、尖劈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消声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消声室的吸声尖劈。背景技术0002消声室是声学实验所使用的专业实验室,其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信、工业产品等各个领域,以对产品进行噪声测量和声学特性测量。为了进行这些测量,消声室要求建立一个自由声场空间,即在这个空间内,传播声波的介质均匀地向各个方向无限延伸,使声源辐射的声能“自由”传播,既无障碍物的反射,也无环境噪声的干扰。为了达到所述消声室条件,往往在室内各界面上配置强吸声材料,使入射于界面的声波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几乎被完全吸收,通常要求吸声系数不低于99。目前最为常用的吸声材料配置方式为吸声尖劈结构。。

5、0003吸声尖劈应用逐渐过渡原理,把多孔性或纤维性材料做成锥形或尖劈状吸声体。从而,当声波从尖端入射时,由于吸音层的逐渐过渡性质,材料的声阻抗与空气的声阻抗能较好地匹配,使声波传入吸声体,并被高效的吸收。0004请参考图1与图2,其示出了现有的吸声尖劈的构造方式,其中图1为现有吸声尖劈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现有吸声尖劈的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的吸声尖劈10利用一定粗细的钢筋制成符合设计形状尺寸的骨架12,并在骨架12内均匀地填充多孔吸声材料13,而后利用护面材料14包裹起骨架12和吸声材料13。通常多孔吸声材料由玻璃纤维或者泡沫塑料等构成;而护面材料14可以是玻璃丝布、尼龙丝网布或其它布质材。

6、料。虽然在消声室内配置这种吸声尖劈可以达到吸声系数的要求,但是人们仍然希望更多的降低吸声尖劈的截止频率,更好的改进吸声尖劈的声学性能。而且现有的吸声尖劈也存在如下的一些缺陷00051由于吸声尖劈内充满吸声材料,整个吸声尖劈的成本较高,且质量也比较大,给运输和安装带来了不便。00062当吸声尖劈的尺寸要求比较大时,其所在的建筑墙面负荷较重,且吸声尖劈也比较容易产生变形。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声尖劈,以提高吸声尖劈的声学性能,并解决现有吸声尖劈成本较高、质量较大的问题。0008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声尖劈,包括骨架、包覆于该骨架外的护面层,以在所述骨架内形成一吸声。

7、材料填充空间,该吸声尖劈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吸声尖劈每个外立面上的吸音层,且所述户面层包覆该吸音层;多个吸音板,置于所述填充空间内,将所述填充空间划分为多个空腔。0009进一步的,所述吸音板由多孔性吸声材料制成。0010进一步的,所述吸音板的厚度为510CM。说明书CN102191823ACN102191826A2/4页40011进一步的,所述吸音层为板状。0012进一步的,所述骨架包括基座部与位于基座部之上的尖劈部,其内分别形成第一填充空间与第二填充空间,且所述第一填充空间与第二填充空间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吸音板。0013可见,以上吸声尖劈结构利用吸音板将吸声材料填充空间隔成多个空腔,如此声波将穿过。

8、吸音层、空气、吸音板等不同介质。由于声波穿过不同介质时将迅速产生衰减,故该吸声尖劈结构可以达到良好的声学性能。而且该吸声尖劈的空腔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完全填满整个填充空间的结构,可以有效的节约吸声材料的使用,实验表明至少减少1/3的填充吸声材料,进而极大的降低了吸声尖劈的制造成本,并减少了其质量,给运输和安装带来方便。另外,由于其质量的减小,建筑墙面负荷减轻,整个吸声尖劈变形量也将减小。附图说明0014图1为现有吸声尖劈的立体示意图;0015图2为现有吸声尖劈的截面示意图;001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吸声尖劈立体示意图;0017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吸声尖劈的A方向的剖面图;00。

9、18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吸声尖劈的B方向的剖面图;0019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另一种吸声尖劈结构示意图;0020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吸声尖劈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8与图9为现有技术的吸声尖劈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声尖劈实验效果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0022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0023为解决现有吸声尖劈成本较高、质量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利用吸音板将吸声尖劈的吸声材料填充空间划分为多个空腔,从而减少所需使用吸声材料的总量,进而减少吸声尖劈的制造成本与质量。同时实验发现,采用这种构造方式,不但不会减少吸声尖劈的声学性。

10、能,反而使其声学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0024实施例一0025请参考图3至图5,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吸声尖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为立体图;图4为图3中A方向的剖面图;图5为图3中B方向的剖面图。0026如图所示,该吸声尖劈20包括骨架22、包覆于该骨架22外的护面层24以及设置于该吸声尖劈20每个外立面上的吸音层25,且户面层24包覆吸音层25,从而在骨架22内形成一吸声材料填充空间26,该填充空间26内设置有多个吸音板23,以将该填充空间26划分为多个空腔。0027以上吸声尖劈20结构利用吸音板23将吸声材料填充空间隔成多个空腔,如此声波将穿过吸音层25、空气、吸音板23等不同介质。

11、。由于声波穿过不同介质时将迅速产生衰减,故该吸声尖劈结构可以达到良好的声学性能。而且该吸声尖劈的空腔结构相对于现有说明书CN102191823ACN102191826A3/4页5技术中完全填满整个填充空间的结构,可以有效的节约吸声材料的使用,实验表明至少减少1/3的填充吸声材料,进而极大的降低了吸声尖劈的制造成本,并减少了其质量,给运输和安装带来方便。另外,由于其质量的减小,建筑墙面负荷减轻,整个吸声尖劈变形量也将减小。0028较佳的,吸音板23由多孔性吸声材料制成。例如离心玻璃棉、岩棉和发泡材料等。例如将多孔性吸声材料压制成板状,并根据需要裁成所需形状与尺寸。较佳的,可以将吸声材制成厚度为5。

12、10CM的吸音板23。这样,可以在保证尖劈吸声性能的同时,保证整个尖劈结构的稳固性。0029较佳的,吸音层25也由吸音板构成,即将吸声材料制成板状后,置于吸声尖劈20的每个外立面上。然后,利用护面层24将吸音层25包覆起来。这样,整个吸声尖劈的稳固性将进一步提高。0030通常,吸声尖劈20包括基座部201与位于基座部之上的尖劈部202,其内分别形成第一填充空间261与第二填充空间262,较佳的,在第一填充空间261与第二填充空间262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吸音板23,以提高吸声尖劈20的稳固性。当然,如图6,也可以第一填充空间261与第二填充空间262共用一个吸音板23。0031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

13、不限制吸音板23的个数,即不限制填充空间26被分隔成的空腔个数。而且,也不限制填充空间26是否被均应分隔,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操作方便,可以将填充空间26均匀分隔。0032实施例二0033请参考图7,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吸声尖劈的结构示意图,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同外观的吸声尖劈,且图7为A方向的剖面图。0034本实施例中的吸声尖劈30与实施例一的吸声尖劈20区别在于,其填充空间被吸音板33分隔成更多的空腔。如图所示,第一填充空间361分隔成四个空腔,第二填充空间362被分隔成六个空腔。0035本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不以吸音板的个数为限,即不限制填充空间被分隔成的空腔个数。本领域技术人员。

14、可以根据需要在以上实施例的提示下,自行设计。0036请参考表1与表2,其分别为现有吸声尖劈填充结构与本发明所提供的吸收尖劈的填充结构的实验数据表,分别对应于图8与图9的实验效果图。该数据表是以80HZ尖劈产品为例得到的。且以上吸声系数数据均为多次有效测量值加权后导出数值。0037表10038频率HZ吸声系数80099100100125099160098说明书CN102191823ACN102191826A4/4页60039表20040频率HZ吸声系数801001001001251001601000041从以上数据与效果图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吸声尖劈相对于现有吸声尖劈具有更好的声学性能。而且。

15、该吸声尖劈的空腔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完全填满整个填充空间的结构,可以有效的节约吸声材料的使用,实验表明至少减少1/3的填充吸声材料,进而极大的降低了吸声尖劈的制造成本,并减少了其质量,给运输和安装带来方便。另外,由于其质量的减小,建筑墙面负荷减轻,整个吸声尖劈变形量也将减小。0042以上仅为举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所涵盖的范围为准。说明书CN102191823ACN102191826A1/8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191823ACN102191826A2/8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2191823ACN102191826A3/8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2191823ACN102191826A4/8页10图4说明书附图CN102191823ACN102191826A5/8页11图5说明书附图CN102191823ACN102191826A6/8页12图6说明书附图CN102191823ACN102191826A7/8页13图7说明书附图CN102191823ACN102191826A8/8页14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219182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