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抗口服液,可用于因病毒性或细菌性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 的多种疾病,如咽痛、腮颊肿痛溃烂、肺脓肿、喘咳、病毒性肺炎、流行性腮腺 炎、颜面丹毒扁桃腺炎等,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多种疾病,西医按常规要验血、拍胸片,然后用抗生素 打吊针,费用昂贵,对于病毒性的感染更要使用激素,且药源有限,价格昂贵、 副作用较大,有的甚至要住院治疗,费用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价格低廉的双抗口服液。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抗口服液,其特征在于, 它由下述重量份的药物原料制成:大青叶8-12份、黄连4-8份、板兰根8- 12份、连翘8-12份、鱼腥草8-12份、生地4-8份、丹皮4-8份、生石膏 18-22份、大黄1-5份、紫草叶8-12份、草河车8-12份、贯众8-12份、 黄芩8-12份、银花4-8份、荆芥8-12份、薄荷4-8份、僵蚕4-8份、蝉 衣2-4份、桔梗4-8份、甘草4-8份、牛蒡子4-8份、百部8-12份、冬瓜 仁8-12份、苡仁8-12份。
其中最佳用量为大青叶10份、黄连6份、板兰根10、连翘10份、鱼腥草 10份、生地6份、丹皮6份、生石膏20份、大黄3份、紫草叶10份、草河车 10份、贯众10份、黄芩10份、银花6份、荆芥10份、薄荷6份、僵蚕6份、 蝉衣3份、桔梗6份、甘草6份、牛蒡子6份、百部10份、冬瓜仁10份、苡仁 10份。
双抗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1)称取各原料备用;
(2)将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合 并两次煎液;
(3)将两次煎液过滤浓缩成比重为1.35的浸膏;
(4)加90%-95%乙醇进行醇沉并浓缩,在45-50℃下干燥,制得干浸膏;
(5)将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加入乙醇作黏合剂,加入淀粉作填充剂,压制成 颗粒或片剂;
本发明以清肺、解毒为主,大青叶、板兰根、紫草叶、草河车、贯众有抗 病毒的作用;黄连、黄芩、连翘、银花有强力的抗多种细菌之功效;鱼腥草不仅 具有清热作用,还有排毒作用;生地、丹皮清血分之热;生石膏清气分之热;佐 以少量大黄,则起釜底抽薪之作用;荆芥、薄荷、僵蚕、蝉衣能疏风散热;桔梗、 甘草、牛蒡子、百部能开泄肺气;冬瓜仁、苡仁则能消毒散结、解毒排浓。
本发明的优点是应用范围广泛、疗效显著、价格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1
病人金某42岁,整个颈部至面颊肿胀,不能进食,服用三剂本发明配制的 中药,肿胀消退大半,续服5剂而愈,此乃病毒性感染,故能快速见效。
试验例2
病人王某,口腔化脓,舌头生疮,是细菌感染所致,服用本发明配制的中药, 一天比一天好,服用七剂而愈。
试验例3
同事廖某发热,喘咳胸痛,打了三针吊针未见好转,服用本发明配制的中药, 五剂药后症状全退。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
将大青叶10份、黄连6份、板兰根10、连翘10份、鱼腥草10份、生地6 份、丹皮6份、生石膏20份、大黄3份、紫草叶10份、草河车10份、贯众10 份、黄芩10份、银花6份、荆芥10份、薄荷6份、僵蚕6份、蝉衣3份、桔梗 6份、甘草6份、牛蒡子6份、百部10份、东瓜仁10份、苡仁10份,加水煎 煮两次,每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合并两次煎液;将两次煎液过滤浓缩成比 重为1.35的浸膏;加95%乙醇进行醇沉并浓缩,在50℃下干燥,制得干浸膏; 将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加入乙醇作黏合剂,加入淀粉作填充剂,压制成颗粒或片 剂;一天分两次服用,2-5剂为一疗程,一疗程即可消除症状而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