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20721A43申请公布日20120118CN102320721ACN102320721A21申请号201110229389322申请日20110811C03B18/1620060171申请人华尔润玻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15625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锦丰镇华润路1号72发明人李军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代理人柏尚春54发明名称一种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包括熔化部1、卡脖2、冷却部通道3和成形工段流液道4,所述冷却部通道3为斜供料道,其一端与所述卡脖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成形工段流液道4连接。本发明。
2、采用从熔窑卡脖直接通向成形工段流液道的斜供料道结构,取代原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的冷却部,消除了玻璃液的回流和二次加热,节约能源约3,同时减少了熔窑投资约2。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320726A1/1页21一种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包括熔化部1、卡脖2、冷却部通道3和成形工段流液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通道3为斜供料道,其一端与所述卡脖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成形工段流液道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通道3的底部和侧壁采用耐侵蚀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
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通道3的外壁设置有保温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通道3中设置有冷却水管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通道3的上部设置有盖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通道3中设置有加热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还与温度控制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冷却部通道3的两侧和顶部,两侧的电加热装置为90KW电热丝加热系统,顶部的电加热装置为90KW硅碳棒。
4、加热系统。权利要求书CN102320721ACN102320726A1/2页3一种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背景技术0002我国自从上世纪70年代引入浮法玻璃生产技术后,浮法玻璃由于表面平滑无波纹,透视性佳的优势,行业发展迅速,生产技术不断完善。传统的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的冷却部为长方形结构,面积约占熔窑总面积的21,冷却部出口为成形工段的流液道,冷却部进口温度为1300,出口温度为1180,冷却部的主要作用是对熔化、澄清好的玻璃液进行均化和冷却,以达到成形要求,但冷却部的设置增加了玻璃液的回流,导致二次加热,浪费能源。发明内容0003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
5、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降耗效果好的的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0004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包括熔化部、卡脖、冷却部通道和成形工段流液道,所述冷却部通道为斜供料道,其一端与所述卡脖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成形工段流液道连接。0005本发明将原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的冷却部改造为从熔窑卡脖直接通向成形工段流液道的斜供料道结构,消除了玻璃液的回流和二次加热。0006由于进入供料道的玻璃液流速较大,池底、池壁材质要求耐冲刷,因此本发明所述冷却部通道的底部和侧壁采用耐侵蚀材料制成。0007为了应急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本发明所述冷却部通道的外壁设置有保温结构,所述冷却部通道中设置。
6、有冷却水管道,所述冷却部通道中设置有加热装置。0008所述加热装置优选为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还与温度控制器连接,可以方便控制温度。0009所述电加热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冷却部通道的两侧和顶部,两侧的电加热装置为90KW电热丝加热系统,顶部的电加热装置为90KW硅碳棒加热系统。0010为了安装和更换方便,所述冷却部通道的上部设置有盖板。00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从熔窑卡脖直接通向成形工段流液道的斜供料道结构,取代原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的冷却部,消除了玻璃液的回流和二次加热,节约能源约3,同时减少了熔窑投资约2。附图说明001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2为现。
7、有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2320721ACN102320726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4下面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0015实施例1本发明所述浮法横火焰玻璃熔窑,如图1所示,包括熔化部1、卡脖2、冷却部通道3和成形工段流液道4,所述冷却部通道3为斜供料道,其一端与所述卡脖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成形工段流液道4连接,所述冷却部通道3的底部和侧壁采用耐侵蚀材料制成。0016所述冷却部通道3的外壁设置有保温结构,所述冷却部通道3中设置有冷却水管道,所述冷却部通道3的上部设置有盖板,所述冷却部通道3中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
8、为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还与温度控制器连接。所述电加热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冷却部通道3的两侧和顶部,两侧的电加热装置为90KW电热丝加热系统,顶部的电加热装置为90KW硅碳棒加热系统。通过上述装置可以应急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情况。0017与现有装置如图2所示相比,冷却部设计成斜供料道形式,一端与卡脖连接,另一端与成形工段流液道相连,结构更简单,减少了玻璃液的回流和二次加热。0018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说明书CN102320721ACN102320726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2072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