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换档杆装置的换档把手附接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汽车换档杆装置的换档把手附接结构.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28587A43申请公布日20120125CN102328587ACN102328587A21申请号201110189493422申请日20110629201014898720100630JPB60K20/0220060171申请人富士机工株式会社地址日本静冈县72发明人盐路纪仁萩野直树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代理人张敬强李家浩54发明名称用于汽车换档杆装置的换档把手附接结构57摘要当换档杆20的端部被压入换档把手23的内插入孔中时,辅助杆34与操作构件的端部接触。由此,连接体33旋转,并且连接杆35的端部被插入到连接孔24中。另外,当所。
2、述换档杆20的端部被压入所述换档把手23的内插入孔中时,所述连接杆35由引导壁24A引导到所述连接孔24的深的部分。由此,所述连接体33旋转,并且所述辅助杆34与所述操作构件22的端部分离。而且,当按压下所述把手按钮27时,所述辅助杆34总是与所述操作构件22的端部分离。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8页CN102328595A1/2页21一种用于汽车换档杆装置的换档把手附接结构,包括圆柱状换档杆,其可旋转地附接到壳体;操作构件,其以沿轴向可运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换档杆内部;换档把手,其设置成使所述换挡杆的端部插入所述换挡。
3、把手的内插入孔中;把手按钮,其以可被操作来按压下的方式附接到所述换档把手;和连接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换档把手内部,将所述把手按钮和所述操作构件连接在一起,并且构造成当按压下所述把手按钮时,使所述操作构件在所述换档杆中从基端侧运动到顶端侧,其中连接孔设置在所述操作构件的端部,所述连接孔以与所述轴向相交的方式穿过所述操作构件;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体,其以其旋转面沿着轴向旋转的可旋转方式设置在所述换档把手内;连接杆,其设置在所述连接体上,并且以可被插入到所述连接孔中并且可从所述连接孔移除的方式设置;和辅助杆,其设置成可与所述操作构件的端部接触,并且构造成可沿所述连接体的旋转表面旋转;并且当所述换档杆的。
4、端部被压入所述换档把手的内插入孔中时,所述连接体与所述辅助杆一起旋转,所述辅助杆在与所述操作构件的端部接触时旋转,并且所述连接杆的端部插入所述连接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汽车换档杆装置的换档把手附接结构,还包括引导壁,其在围绕所述连接孔的壁表面中,所述引导壁设置在所述连接孔的基端侧,其中在将所述换档杆的端部插入所述换档把手的内插入孔中的步骤中,所述连接杆由所述引导壁引导到所述连接孔的深部分,所述连接体旋转,并且所述辅助杆与所述操作构件的端部分离,并且在所述换档把手附接到所述换档杆的上端的预定位置的状态中,所述辅助杆从所述操作构件的端部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2的用于汽车换档杆装置的换档把手附接。
5、结构,其中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辅助杆一体形成在所述连接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用于汽车换档杆装置的换档把手附接结构,其中所述辅助杆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连接体上其具有的旋转范围包括穿过所述连接体的旋转中心并且与所述轴线正交的直线;并且所述连接杆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连接体上其具有的旋转范围比所述辅助杆的旋转范围更靠近所述基端。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换档杆装置的换档把手附接结构,其中所述操作构件的端部以这样的方式设置使其端面关于所述轴向以所述端面的位于顶端侧的边缘部比所述端面的位于所述基端侧的边缘部更靠近所述辅助杆的端部的方式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换档杆装置。
6、的换档把手附接结构,其中权利要求书CN102328587ACN102328595A2/2页3所述辅助杆的端部沿延伸方向朝向所述操作构件的端部延伸,并且朝向所述操作构件的端部的端面弯曲。权利要求书CN102328587ACN102328595A1/7页4用于汽车换档杆装置的换档把手附接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构造成用于将汽车换档杆装置的换档把手附接到换档杆端部的结构。背景技术0002对于该类传统的汽车换档杆装置,如图1和图2中所示,通过简化将换档把手附接到换档杆端部的步骤来追求工作效率的提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换档杆装置101中,换档杆120的基端侧可摆动地被支撑,换档把手123设置在换。
7、档杆120的顶端侧。换档杆120成形为圆柱状,并且拉杆122以沿轴向可动方式配合地插入换档杆120的内部。通常,拉杆122在朝向基端被偏置时被保持;拉杆基端部未示出与棘爪座未示出接合;并且换档杆120的摆动受到限制。0003另外,传统的汽车换档杆装置构造成按照如下方式工作。具体地,当操作设置到换档把手123的把手按钮127时,在换档把手123内部的连接机构130的辅助下将拉杆122朝向顶端侧向上拉;杆基端部脱离棘爪座;并且换档杆120变得可摆动。而且,当朝向把手主体126向下按压把手按钮127时,连接机构130使连接体133围绕其枢转支撑部O旋转;并且通过使用所述连接杆135与之接合的连接孔1。
8、24,使连接杆135将拉杆122向上拉。0004近似U形的固定弹簧114以横向于接合圆柱部128的方式设置在延伸地设置于换档把手123中的接合圆柱部128的侧表面上。固定弹簧114的端部114A的部分穿过接合圆柱部128的内部。随后,当拉杆122的端部插入把手主体126的接合圆柱部128中时,端部114A与形成在换档杆120的侧表面中的固定凹槽121B接合。由此,将换档把手123固定到换档杆120。0005为了将换档把手123附接到换档杆120的端部,在把手按钮127没有被按压的情况下,将拉杆122的端部插入把手主体126的接合圆柱部128的内部。附带地,虽然把手按钮127没有按压,但是由于复。
9、位弹簧未示出的偏置力,连接杆135的端部保持在远离拉杆122的附接孔129的位置。0006随后,穿过接合圆柱部128的内部的固定弹簧114的部分触碰到形成在换档杆120顶端侧上的侧表面中的台阶部141。在该触碰状态,将把手按钮127向下按压,并且将换档杆120进一步被压入接合圆柱部128中,连接杆135压抵拉杆122的端部的侧表面。0007结果,固定弹簧114受力略微打开,并且因而从台阶部141脱离。因此,换档杆120深深地插入接合圆柱部128内。在该过程中,连接杆135插入连接孔124中,并且固定弹簧114与形成在换档杆120侧表面中的固定凹槽121B接合。由此,将换档杆把手123固定到换档。
10、杆120。0008引用列表0009专利文献0010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51470发明内容说明书CN102328587ACN102328595A2/7页50011技术问题0012然而,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传统的汽车换档杆装置需要两个步骤来将换档把手123装配到换档杆120。在第一步骤中,将拉杆122的端部插入把手主体126的结合圆柱部128的内部中。随后,插入暂时停止在由于固定弹簧114触碰撞台阶部141造成的插入载荷变大的位置。然后,在第二步骤中,在把手按钮被按压下的情况下,将拉杆122的端部进一步插入。另外,用于该步骤的装配工作取决于工人的感觉。由于这些原因,传统的汽车换档杆。
11、装置具有这样的问题当这些步骤与汽车装配流水线中的其余装配工作一起进行时,作业性较差。0013为了解决前述问题,已经针对该背景技术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换档杆装置的换档把手附接结构,其能简化工作过程,并且由此提高装配作业性。0014解决方案0015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用于汽车换档杆装置的换档把手附接结构,包括圆柱状换档杆,其可旋转地附接到壳体;操作构件,其以沿轴向可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换档杆内部;换档把手,其设置成使所述换档杆的端部插入所述换档把手的内插入孔中;把手按钮,其以可操作来按压下的方式附接到所述换档把手;和连接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换档把手内部,将所述把手按钮和操作构。
12、件连接在一起,并且构造用于当按压下所述把手按钮时,在换档杆中将所述操作构件从基端侧移动到顶端侧。所述换档把手附接结构的特征在于,连接孔设置在所述操作构件的端部中,所述连接孔以与所述轴向相交的方式穿过所述操作构件;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体,其以其旋转面沿轴向旋转的可旋转方式设置在所述换档把手内;连接杆,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体上,并且以可插入所述连接孔中并且可从所述连接孔移除的方式设置;和辅助杆,其设置成可与所述操作构件的端部接触,并且构造成可沿所述连接体的旋转表面旋转;并且当所述换档杆的端部压入所述换档把手的内插入孔中时,所述连接体与所述辅助杆一起旋转,所述辅助杆在与所述操作构件的端部接触时旋转,并。
13、且所述连接杆的端部插入所述连接孔中。0016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的用于汽车换档杆装置的换档把手附接结构,还包括引导壁,其在围绕所述连接孔的壁表面中,所述引导壁设置在所述连接孔的基端侧,并且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换档杆的端部插入所述换档把手的内插入孔中的步骤中,所述连接杆由所述引导壁引导到所述连接孔的深部分,所述连接体旋转,并且所述辅助杆与所述操作构件的端部分离;并且在其中所述换档把手附接到所述换档杆的上端的预定位置的状态中,所述辅助杆与所述操作构件的端部分离。0017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根据所述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用于汽车换档杆装置的换档把手附接结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辅助杆一体形成在所。
14、述连接体上。0018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根据所述第三方面的用于汽车换档杆装置的换档把手附接结构,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杆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连接体上其具有的旋转范围包括穿过所述连接体的旋转中心并且与所述轴线正交的直线;并且所述连接杆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连接体上其具有的旋转范围比所述辅助杆的旋转范围更靠近所述基端。0019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是根据第一到第四方面中的任一项的用于汽车换档杆装置的换档把手附接结构,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构件的端部以这样的方式设置使其端面关于所述说明书CN102328587ACN102328595A3/7页6轴向以所述端面的位于顶端侧的边缘部比所述端面的位于所述基端侧的边缘部更靠。
15、近所述辅助杆的端部的方式倾斜。0020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是根据第三到第五方面的任一项的用于汽车换档杆装置的换档把手附接结构,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杆的端部沿延伸方向朝向所述操作构件的端部延伸,并且朝向所述操作构件的端部的端面弯曲。00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0022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所述结构为,当所述换档杆的端部压入所述换档把手的内插入孔中时,所述连接体与所述辅助杆一起旋转,所述辅助杆在与所述操作构件的端部接触的同时旋转,并且所述连接杆的端部插入所述连接孔中。因而,用于将所述换档把手附接到所述换档杆的工作过程可在将所述换档杆的端部压入所述换档把手的内插入孔中的一个步骤中完成。因此,可提高装配作业性。。
16、0023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所述结构为,在将所述换档杆的端部插入所述换档把手的内插入孔中的过程中,所述连接杆由引导壁引导到所述连接孔的深部分,所述连接体旋转,并且所述辅助杆与所述操作构件的端部分离。因而,当所述操作构件由于按压操作所述把手按钮而向上和向下运动时,所述操作构件可通过连接杆可靠地操作,不受所述辅助杆的影响。0024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辅助杆一体形成在所述连接体上。因而可提高装配作业性,而不增加部件数量。0025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辅助杆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连接体上其具有的旋转范围包括穿过连接体的旋转中心并且正交于所述轴向的直线;并且所述连接杆以这样的方式设置。
17、在连接体上其具有的旋转范围比所述辅助杆的旋转范围更靠近基端。由此,使所述辅助杆端部的投影在所述操作构件的轴线上的旋转范围比连接杆端部投影在所述操作构件的轴线上的旋转范围更大。因此,当连接体旋转,并且连接杆沿轴向移动操作构件时,辅助杆沿轴向运动的距离大于操作构件运动的距离。由于该原因,当按压下把手按钮时,辅助杆的端部与操作构件的端部分离。结果,把手按钮的按压操作不再受辅助杆的阻碍。0026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操作构件的端部以这样的方式设置使得端面关于轴向以端面处于顶端侧的边缘部比端面处于基端处的边缘部更靠近辅助杆的端部的方式倾斜。由此,当连接体旋转时,辅助杆的端部能够与操作构件的端面更可靠地分。
18、离。0027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辅助杆的端部沿延伸方向朝向操作构件的端部延伸,并且朝向操作构件端部的端面弯曲。由此,辅助杆的端部能够在连接体旋转时更可靠地与操作构件的端面分离。附图说明0028图1是显示传统的换档杆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0029图2是显示传统的换档杆装置的主要部件的放大立体视图。0030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并且是自动变速箱的换档杆装置的分解立体视图。0031图4显示了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并且是换档把手的分解立体视图。0032图5显示了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并且是换档杆装置沿图3的VV线的剖视图,其说明书CN102328587ACN102328595A4/7页7显示了。
19、将换档把手附接到换档杆的初始状态。0033图6是以与图5相同的方式获得的剖视图,并且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辅助杆与拉杆端面接触之后连接体开始旋转。0034图7是以与图5相同的方式获得的剖视图,并且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连接杆与连接孔的引导壁接触之后连接体的进一步旋转。0035图8是以与图5相同的方式获得的剖视图,并且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换档把手的附接完成。0036图9是以与图5相同的方式获得的剖视图,并且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换档把手的把手按钮被按压下。具体实施方式0037下面将根据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0038如图3中所示,换档杆装置1包括固定到车体的壳体10;和换档杆20,其更靠近。
20、基端B的部分由壳体10可旋转地支撑。另外,选择器盖11附接到壳体10的前表面。换档杆20插入到选择器盖11中。选择器盖11设置有选择器孔12,其由沿与换档杆20旋转的相同方向延伸的细长孔形成。0039换档杆20包括圆柱状杆主体21;拉杆操作构件22,其设置在杆主体21的圆柱体中;和换档把手23,其设置在杆主体21的端部。0040杆主体21在其基端侧部具有基部21A。基部21A由壳体10的枢转支撑部13枢转支撑。因此,杆主体21可旋转地设置在位。0041拉杆22设置成在穿入杆主体21的圆柱体内部的同时沿其轴向L可运动。另外,拉杆22在其基端侧端部具有棘爪接合部未示出。拉杆22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当。
21、拉杆22沿其轴向运动时,设置在壳体10中的棘爪部未示出和棘爪接合部彼此接合或彼此分开;并且由此控制换档杆20的位置和运动。拉杆22的顶端侧端部设置有连接孔24,其沿与轴向L相交的方向穿过拉杆22,并且在拉杆22的侧表面开口。附带地,拉杆22由偏压弹簧未示出朝向基端B,也就是说,沿棘爪接合部和棘爪部之间保持接合的方向被保持和偏压。0042从连接孔的前面看时,连接孔24以基本上矩形形状开口。围绕连接孔24的壁表面包括在其基端B侧上的引导壁24A和在其顶端T侧的连接壁24B。引导壁24A设置为倾斜面,其以这样的方式倾斜其孔入口24IN最靠近基端B;并且其孔出口24OUT最靠近顶端T侧。连接壁24B成。
22、形为山状,其中部朝向基端突出。0043拉杆22的处于顶端T的端面25设置为关于轴向L倾斜的倾斜面。另外,端面25设置成以这样的方式面向图5中的左上部端面25的更靠近前端T的边缘部25A位于拉杆22的入口侧的侧面,孔入口24IN通向所述入口侧的侧面;并且端面25的更靠近基端B的边缘部25B位于拉杆22的出口侧的侧面中,孔出口24OUT通向所述出口侧的侧面。0044换档把手23包括把手按钮27,其设置在把手主体26的侧表面中;和连接机构30,其设置在把手主体26内部。把手按钮27和连接机构30两者都与介于其之间的框架状连接壳体31设置在一起。0045把手主体26成形为类似纺锤形,并且在主体部26A。
23、的基端B侧具有圆柱状锁定圆说明书CN102328587ACN102328595A5/7页8柱部28。锁定圆柱部28包括内插入孔28A,其中可插入换档杆20的顶端侧部分。另外,用于其中容纳连接壳体31的壳体容纳室29形成在把手主体26的侧表面中。将在后面描述的把手按钮27和连接机构30安装在连接壳体31中。0046把手按钮27的顶端侧边缘部由按钮销27A可摆动地枢转支撑。把手按钮27由保持在连接壳体31和把手按钮27之间的复位弹簧27B的排斥力沿从壳体容纳室29向外突出的方向被偏置。把手按钮27以这样的方式构造其按压操作可通过向里按压把手按钮27的基端侧部实现。0047连接销32的中部配合地插入。
24、设置在连接体33中的圆形孔32A中,而连接销32的两个端部分别可滑动地插入形成在把手按钮27的侧表面中的长孔部27C中。因而,把手按钮27和连接体33通过连接销32连接在一起。0048连接体33以可围绕连接体销33B可旋转可摆动的方式并且进一步以连接体33的旋转面沿着轴向旋转的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连接壳体31内部。另外,连接体33一体地包括辅助杆34和连接杆35。0049辅助杆34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连接体33上其具有的转动范围包括穿过连接体销33B并且与轴向L正交的直线R,所述连接体销33B是连接体33的旋转中心。辅助杆34构成为可沿着连接体33的旋转面旋转。换句话说,在其操作的初始状态中,辅助。
25、杆34形成在连接体33上,以关于图8中沿垂直方向设置的拉杆22成直角水平延伸。另外,辅助杆34的端部34A为钩状,其沿朝向拉杆22的端部的方向图5中向下延伸,然后朝向拉杆22的端面25图5中向上弯曲。0050连接杆35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连接体上其具有的旋转范围比辅助杆34的旋转范围更靠近基端B。换句话说,在操作的初始状态中,连接杆35形成在连接体33上,以在图8中向下倾斜延伸。而且,连接杆35以朝向顶端侧弯曲的弧形形状形成。由此,连接杆35插入连接孔24中,并且设置成在拉杆22向上拉时防止由连接孔24的连接壁24B卡住;并且在其操作过程中防止突然改变施加到连接杆35上的载荷。0051接下来将描。
26、述将换档把手23附接到换档杆20的端部的顺序。首先,作为附接换档把手23的准备,将壳体10固定到车身未示出,其圆柱体中设置有拉杆22的换档杆20由壳体10枢转支撑把手。随后,将选择器盖11固定到壳体10,并且将构造用于覆盖并且隐藏换档杆装置1及其附近部位的盖构件未示出和一些类似装置附接到车身。另外,将换档杆20插入选择器盖11的选择器孔12中,之后,将把手盖40和换档把手23装配到换档杆20。0052另外,关于换档把手23,将把手按钮27和连接体33装配到连接壳体31,并且将所得的连接壳体31装配到壳体容纳室29中。在该工作过程中,虽然把手按钮27在图5中沿使把手按钮27逆时针旋转的方向由复位。
27、弹簧27B的排斥力偏置,但是连接杆35与壳体容纳室29的下表面接触,并且阻止了进一步的旋转。该位置为装配位置。如图5中所示,连接杆35的端部位于从插入孔28A的延伸部偏移的位置。另外,辅助杆34的端部34A设置在内插入孔28A的延伸部上。0053换档把手23按照如下方式装配到换档杆20。首先,将换档杆20的端部插入换档把手23的内插入孔28A中,同时以这样的方式调节换档把手23的方向如图5中所示,把手按钮27被定位到连接孔24的孔入口24IN在其中开口的入口侧的侧面。如图6中所示,说明书CN102328587ACN102328595A6/7页9当拉杆22的端部与换档把手23内部的辅助杆34的端。
28、部把手接触时,将换档把手23进一步向下压。由此,连接体33在图中顺时针旋转。因此,如图7所示,连接杆35插入连接孔24中。0054通过进一步继续向下按压换档把手23,使连接体33在图中继续顺时针旋转,并且连接杆35由连接孔24的引导壁24A引导,因而被深深地拉入连接孔24中。由此,不仅将换档把手23向下压,还使连接体33在图中顺时针旋转,并且辅助杆34与拉杆22的端部分离。一旦换档把手23向下压到预定位置,那么,形成在杆主体21中的固定凹槽21B和形成在换档把手23的锁定圆柱部28中的锁定孔28B彼此重合。由于该原因,之前放置在锁定孔28B中的固定弹簧14与固定凹槽21B接合。因此,通过使用固。
29、定弹簧14,换档把手23与换档杆20接合并且固定到换档杆20上。附带地,在把手盖40被附接到换档杆20之前,预先锁定到锁定圆柱部28,以覆盖并且隐藏锁定圆柱部28。0055一旦按压下把手按钮27,前述结构使把手按钮27围绕按钮销27A旋转,因而移动连接销32,同时在把手按钮27的各侧面中的长孔部27C中滑动连接销32,并且由此使连接体33在图中顺时针旋转。连接体33在图中的顺时针旋转使插入连接孔24中的连接杆35朝向顶端T侧向上拉动拉杆22,因而将棘爪接合部与棘爪部分离,并且因而使换档杆20从移动限制释放。另外,当按压下把手按钮27时,连接体33在图中的顺时针旋转使拉杆22向上拉动的距离大于辅。
30、助杆端部34A从拉杆端面25分离的距离。由于该原因,当按压下把手按钮27时,辅助杆34总是保持与拉杆端面25分离。当停止按压下把手按钮27时,把手按钮27由复位弹簧27B返回到其初始操作位置,并且连接体33返回到其初始操作位置,同时在图中逆时针旋转。而且,拉杆22返回到其中偏置弹簧使棘爪接合部和棘爪部彼此接合的位置。0056如上所述,上面描述的本实施例采用这样的结构其中当换档杆的端部压入换档把手的内插入孔中时,辅助杆与拉杆端接触,连接体因而旋转,并且连接杆端因此插入连接孔中。由此,将换档把手附接到换档杆的工作过程可通过将换档杆的端部压入换档把手的内插入孔中这一个步骤完成。由于该原因,本实施例可。
31、提高装配作业性,并且可防止出现例如部件由于在遵守装配顺序方面出错造成的损坏等令人不满的情况。0057而且,本实施例采用这样的结构其中,当换档杆的端部压入换档把手的内插入孔中时,连接杆由引导壁引导到连接孔的深部分中,连接体旋转,并且辅助杆与拉杆端分离。由此,当拉杆由于按压操作把手按钮向上和向下运动时,拉杆可通过连接杆可靠地操作,不受来自辅助杆的影响。0058而且,由于连接杆和辅助杆一体地形成在连接体上,因此可提高装配作业性,同时防止增加制造成本,而不增多部件数量。0059辅助杆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连接体上其具有的旋转范围包括穿过连接体旋转中心并且正交于轴向的直线。连接杆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连接体上使。
32、旋转范围比辅助杆的旋转范围更靠近基端。由此,使投影到拉杆的轴线上的辅助杆的端部的旋转范围大于投影到拉杆的轴线上的连接杆端部的旋转范围。因此,当连接体旋转,并且连接杆沿轴向移动拉杆时,辅助杆沿轴向移动的距离大于拉杆移动的距离。由于该原因,当按压下把手按钮时,辅助杆的端部从拉杆的端部相对分离。结果,把手按钮的按压操作不再受辅助杆限制。0060拉杆端的端面设置成关于轴向倾斜,并且使其顶端侧边缘部设置得比其基端侧边说明书CN102328587ACN102328595A7/7页10缘更靠近辅助杆的端部。由此,当连接体旋转时,辅助杆的端部能够更可靠地与拉杆的端面分离。0061由于辅助杆的端部沿延伸方向朝向。
33、拉杆端部延伸,并且然后朝向拉杆的端面弯曲,因此辅助杆的端部能够在连接体旋转时与拉杆顶端面更可靠地分离。0062应注意的是,虽然辅助杆和连接杆在本实施例中一体设置到连接体,但是辅助杆和连接杆可以设置为独立于连接体的主体,只要杆具有杆互锁在一起或辅助杆可一体设置到把手按钮上的结构即可。0063日本专利申请NO20101489872010年6月30日提交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0064虽然本发明在上面已经参照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面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受上述教导的启发想出上面描述的实施例的修改形式和变形形式。本发明的范围参照下面的权利要求来限定。说明书。
34、CN102328587ACN102328595A1/8页11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28587ACN102328595A2/8页1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28587ACN102328595A3/8页1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28587ACN102328595A4/8页1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28587ACN102328595A5/8页1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328587ACN102328595A6/8页1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328587ACN102328595A7/8页17图8说明书附图CN102328587ACN102328595A8/8页18图9说明书附图CN10232858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