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两个纤维幅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将要用尽的纤维幅的末端与将要添加的纤维幅的起始 端的方法, 其中, 起始端和末端被端侧对接地相叠并且相互粘结。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将要用尽的纤维幅的末端与将要添加的纤维幅的起 始端的装置, 该装置带有用于形成对接的对接位置形成装置和粘结剂涂覆装置。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方法和装置由 DE19753870A1 公开。这样切割两个纤维幅, 使得所述纤 维幅能够以其端侧相互贴靠并因此位于同一平面内。 然后将粘结带导引经过这样形成的对 接位置, 使得一个纤维幅的末端和另一个纤维幅的起始端相互连接。
在将纤维幅、 尤其是由纸或纸板制成的幅面从料卷抽下, 并且然后输送到处理装 置 ( 例如印刷机 ) 的情况下, 频繁需要这种步骤。料卷仅能容纳有限量的纤维幅。如果该 长度被展开完, 则希望将新料卷的起始端与旧料卷的末端连接, 以避免必须将新纤维幅重 新穿到装置中或者以其它方式实施。
也已知的是, 将两个纤维幅的起始端和末端重叠地连接。 然而, 在此形成了厚度增 大的连接区域。视纤维幅的种类而定, 在此会在印刷机中出现应当避免的明显 “接头” 。
两个纤维幅端侧对接地连接相应具有优点。但是这种连接也包含缺点。例如粘结 带的存储限制在存储卷上。尽管较大的粘结带卷具有约 50m 的长度。然而, 当纤维幅是 10m 宽时, 这种粘结带仅足以用于五次连接, 然后就必须被更换。在此, 用于粘结带的展开辊和 压紧辊必须精确地定向。这导致高的维护开销并因此导致高人力成本。此外, 粘结带在两 个纵向边缘多次突伸出纤维幅面并且必须被截断。 这导致了用于切除的额外人力成本或自 动化成本。此外, 视当前的机器宽度而定, 也产生了高的废品成本, 因为残余在粘结带辊上 的剩余尺寸不能完全被用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使两个纤维幅的廉价连接能得以实现。
该技术问题在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方法中这样地解决, 即, 将无载体的粘结剂涂 覆到两个纤维幅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无载体的粘结剂” 是这样一种粘结剂, 该粘结剂在涂覆之前不支承在其他介质 上, 而是例如可以从存储容器中取出的。仅在涂覆到纤维幅的起始端和末端上的表面之后 才形成了由一种或多种粘结剂形成的、 将两个纤维幅组合在一起的结构。通过省略载体可 以将用于较大运行长度的粘结剂放置在存储容器中。可以以任意速度连接两个纤维幅, 因 为不必再考虑是否能够将载体例如从料卷大体以希望的速度抽出。 载体的省略也经常使得 在两个纤维幅之间能够形成厚度较小的接缝, 使得接缝在经过印刷机或者其它处理纤维幅 的机器时较少地引起扰动。
优选涂覆绳索形式的粘结剂, 其覆盖起始端和末端。由粘结剂制成的绳索粘附在两个纤维幅的起始端和末端。然后, 粘结剂本身传递在纤维幅运行时产生的拉力。
在此有利的是, 绳索交替地覆盖起始端和末端。 因此获得了具有多个部段的绳索, 其中的每个部段都粘附在一个纤维幅的起始端和另一纤维幅的末端。
优选以曲折或波纹形状涂覆绳索。这是简单的涂覆方式。将粘结剂涂覆在两个纤 维幅上的装置必须横向运动经过纤维幅, 并同时沿纤维幅的纵向往复运动。该装置能够连 续地施加粘结剂, 这显著简化了涂覆。
在一种可选的设计构造中设计为, 螺旋形地涂覆绳索。 在这种涂覆中, 涂覆装置也 在经过纤维幅的宽度的运动中往复运动, 其中, 沿一个方向的运动始终比沿相反方向的运 动更大。
最后, 可能的是面状地涂覆粘结剂。 因此例如可以涂覆粘结剂带形式的粘结剂, 该 粘结剂带在两个纤维幅的接头的两侧延伸。
优选同时在多个区域在纤维幅的宽度上涂覆粘结剂, 其中, 各所述区域距纤维幅 的纵向边缘具有不同的距离。
因此缩短了在纤维幅的整个宽度上涂覆粘结剂所需的时间。 这尤其在较大宽度的 纤维幅的情况下是有利的。如果例如在均匀分布在幅面宽度上的三个位置同时涂覆粘结 剂, 则可以将涂覆时间缩短到三分之一。 优选无接触地涂覆粘结剂。因此, 粘结剂涂覆装置在涂覆粘结剂时不与纤维幅接 触。这使得磨损保持得较小并且还减小了脏污的危险。
优选在涂覆之后用垂直于纤维幅的表面的压力加载粘结剂。 因此可以实现两个优 点。一个是加强了粘结剂和纤维幅的表面之间的连接。另一个是可以减小涂覆粘结剂的厚 度。
优选借助于辊施加压力, 所述辊的表面相对粘结剂具有比纤维幅的表面更小的静 摩擦系数。因此, 粘结剂挂在纤维幅的表面上, 而不是粘在辊上。辊可以运动经过粘结剂, 并同时转动。因此可以用较小的力产生较高的压力, 以便作用于粘结剂。
优选在涂覆粘结剂之后进行硬化加速。 这种硬化加速例如可以在使用紫外线辐射 或者冷却的情况下进行。尤其在使用热粘结剂时, 快速冷却对于实现两个纤维幅的快速连 接是有利的。
优选使用这样一种粘结剂, 该粘结剂沿纤维幅的纵向看具有至少 6N/cm 纤维幅的 宽度的抗拉强度。这种负荷能力经常足以将带有连接位置的纤维幅拉过后面的处理机器。
该技术问题在开头所述类型的装置中由此解决, 即, 粘结剂涂覆装置具有粘结剂 喷嘴, 该粘结剂喷嘴可通过主驱动器在对接位置的范围内在幅面上方移动。
通过这种喷嘴可以朝纤维幅的表面施加无载体的粘结剂。在此, 粘结剂叠加在对 接位置上, 使得两个纤维幅通过粘结剂相互连接。在此, 粘结剂例如能够以膏的形式施加。 也可以喷淋或者以流体形式涂覆粘结剂。 在后一种情况下有意义的是, 使用一种刮板, 以便 使所施加的粘结剂以希望的方式分布。
粘结剂喷嘴优选具有副驱动器, 粘结剂喷嘴可通过该副驱动器沿幅面的纵向往复 运动。副驱动器因此将粘结剂喷嘴沿纤维幅宽度方向的运动与沿纵向的运动叠加, 使得粘 结剂曲折或波纹状地涂覆。然后, 两个纤维幅通过多个粘结剂线或者绳相互连接。
作为替代或补充可以设计为, 主驱动器产生这样一种运动, 其中, 沿着从纤维幅的
第一纵向边缘向第二纵向边缘的方向的运动区段与静止时间或与从第二纵向边缘向第一 纵向边缘的方向的较短的运动区段交替。因此可以产生螺旋状的粘结剂涂覆。
粘结剂涂覆装置优选具有压紧装置, 该压紧装置可在涂覆的粘结剂上移动。例如 可以使用辊作为压紧装置, 所述辊在压力下在涂覆的粘结剂上移动。压紧装置改善了粘结 剂和纤维幅之间的连接。所述压紧装置还能减小粘结剂涂覆的厚度, 使得接缝在之后较小 地引起干扰。
粘结剂涂覆装置优选具有硬化加速装置。 该硬化加速装置可以根据所使用的粘结 剂具有例如紫外线辐射产生装置, 用于吹出冷空气流或类似物的吹气装置。也可以冷却压 紧装置, 以便加速粘结剂的硬化。 附图说明
以下根据优选的实施例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 :
图 1 是用于连接两个纤维幅的装置的示意图 ;
图 2 是连接位置的一种变化的实施形式 ;
图 3 是连接位置的第三种实施形式 ;
图 4 是连接位置的第四种实施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图 1 以明显示意的形式示出了用于连接将要用尽的纤维幅 3 的末端 2 和将要添加 的纤维幅 5 的起始端 4 的装置 1。纤维幅 3, 5 是纸或纸板幅面。
在连接之前, 为两个纤维幅 3, 5 分别配设一个直的切割棱边 6, 7, 使得纤维幅能够 如图 1 所示, 相互端侧对接地定向。在这样定向时, 两个切割棱边 6, 7 相互接触或者如图所 示在切割棱边之间有小间隙 8。末端 2 和起始端 4 由托板 9 支承。在当前情况下, 切割棱边 6, 7 与纤维幅 3, 5 的纵向成直角地延伸。但这不是强制的。切割棱边也可以与纵向围成锐 角或钝角。
为了连接两个纤维幅 3, 5, 容纳在存储容器 11 中的、 无载体的粘结剂 10 被涂覆在 两个纤维幅 3, 5 的表面上。粘结剂 10 在此可以以流体或膏状的形式存在。
存储容器 11 通过通道 13 与粘结剂涂覆装置 12 连接。如果存储容器 11 与粘结剂 涂覆装置 12 共同运动, 通道 13 可以设计为刚性的管连接。如果存储容器 11 是静止的并且 仅粘结剂涂覆装置 12 运动, 通道也可以设计为软管。
粘结剂 10 通过配量泵 14 输送到输出装置 15。输出装置 15 具有粘结剂喷嘴 16, 粘结剂 10 通过粘结剂喷嘴最终被施加到两个纤维幅 3, 5 的表面上。
带有粘结剂喷嘴 16 的输出装置 15 通过由双箭头表示的主驱动器 17 从第一纵向 棱边 18 运动到纤维幅 3, 5 的第二纵向棱边 19。粘结剂喷嘴 16 还通过由另一双箭头表示的 副驱动器 20 平行于两个纤维幅 3, 5 的纵向往复运动, 使得粘结剂 10 以绳索 21 的形式被施 加, 该绳索在按图 1 的实施例中具有曲折的形状, 也就是一系列的粘结剂区段 22, 其中, 每 个区段与纤维幅 3, 5 的纵向棱边 18, 19 成角度地延伸。
绳索 21 在其转向点和切割棱边 6, 7 之间分别与纤维幅 3, 5 的表面连接。因此, 绳 索设计为可以承受至少 6N/cm 纤维幅 3, 5 的宽度的拉力。通过这种负荷能力足以稳定地在任何情况下这样长久地连接两个纤维幅 3, 5, 直至两个切割棱边 6, 7 上的连接位置被导引 经过 ( 未详细示出的 ) 处理装置。
压紧辊 23 沿运动方向布置在粘结剂喷嘴 16 后面。在粘结剂喷嘴 16 横向于两个 纤维幅 3, 5 运动时, 压紧辊 23 将粘结剂 10 的绳索 21 压到一起。因此, 绳索 21 的粘结剂 10 更好地与纤维幅 3, 5 的表面连接。此外, 减小了绳索 21 的厚度。绳索 21 可以说被横向挤 压。因此实际上没有改变绳索 21 用于传递拉力的横截面积, 因为随着绳索 21 厚度的减小, 各个区段 22 的宽度增大。
此外, 在粘结剂涂覆装置 12 上设置有硬化加速装置 24, 该硬化加速装置例如将紫 外线辐射指向粘结剂 10 的绳索 21 并且有助于粘结剂的快速硬化。为此仅需要使用在紫外 线辐射下快速硬化的粘结剂 10。
如果使用另一种粘结剂, 例如热粘结剂, 则可以冷却压紧辊 23, 以便实现硬化的加 速。
在图 1 中所示的粘结剂涂覆装置 12 可以用没有示出的方式分散地多重布置在纤 维幅 3 的宽度上并且同时运行。为此, 如果具有公共的主驱动器 17 和公共的副驱动器 20, 通常是足够的。每个粘结剂涂覆装置 12 然后在纤维幅 3, 5 宽度的部分区域上加载。 在按图 1 的设计构造中, 粘结剂 10 的绳索 21 设计为曲折状。现在图 2 和图 3 示 出了改变的设计。因此, 在图 2 的设计中, 绳索 21 布置为波浪形。在此有意义的是, 粘结剂 涂覆装置 12 通过主驱动器 17 导致的运动分别短时间中断, 也就是中断至绳索 21 的区段 22 实际上平行于纤维幅 3, 5 的纵向延伸布设为止。
在按图 3 的设计中, 绳索 21 螺旋状地布置。这个概念是出于形象的原因选择的。 “螺旋状” 在此是螺纹状导引的线的缩写, 所述线被扁平地压在一个平面内。在此, 主驱动器 17 必须横向于纤维幅 3, 5 的纵向延伸分别向前和向后进行小的运动, 其中, 向前的运动, 也 就是从纤维幅面 3, 5 的第一纵向棱边 18 向第二纵向棱边 19 始终大于向后的运动。同时, 粘结剂喷嘴 16 通过副驱动器 20 往复运动。
在按图 4 的设计中, 粘结剂被面状涂覆, 在当前的情况下以带 25 的形式涂覆, 该带 分别面状搭接纤维幅 3, 5 的末端 2 和起始端 4。
如上所述, 粘结剂 10 可以构造为膏状, 因此, 绳索 21 可以说拉丝, 所述丝将两个纤 维幅 3, 5 材料结合地连接。粘结剂也可以是流体, 并且在涂覆之后形成粘结剂层, 该粘结剂 层结合在一起并且形成两个纤维幅 3, 5 之间的连接。
辊 23 具有表面, 该表面相对粘结剂具有比纤维幅更小的静摩擦系数。因此, 粘结 剂保留在纤维幅上, 并且不从辊 23 再次撕裂。
可以对所示的实施形式在多个方面进行改变, 都不偏离本发明的构思。
附图标记列表
1 装置
2 纤维幅的末端
3 纤维幅
4 纤维幅的起始端
5 纤维幅
6 切割棱边
7 切割棱边 8 间隙 9 托板 10 粘结剂 11 存储容器 12 粘结剂涂覆装置 13 通道 14 配量泵 15 输出装置 16 粘结剂喷嘴 17 主驱动器 18 纵向棱边 19 纵向棱边 20 副驱动器 21 绳索 22 23 24 25 粘结剂区段 辊 硬化加速装置 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