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成形压力容器的容器内衬的方法和装置.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818097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4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60569.0

申请日:

2011.06.15

公开号:

CN102328439A

公开日:

2012.01.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9C 69/00申请日:20110615|||公开

IPC分类号:

B29C69/00; B29C49/04; B29C45/00; B29C49/48; B29C45/26

主分类号:

B29C69/00

申请人: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L. 斯特拉克

地址:

美国密执安州

优先权:

2010.06.15 US 12/81549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姜云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公开了一种用于成形压力容器的容器内衬的方法和装置,所述容器具有成形在穿透元件和纤维缠绕的外壳上的注塑成形的界面层,界面层被连接至吹塑成形的内壳,其中界面层的一部分被连接至内壳以有助于在其间构成充分的流体密封的连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成形容器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在模具内吹塑成形由第一可模制材料构成的中空内壳 ; 在模具内邻近内壳设置穿透元件, 其中在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有空隙 ; 然后 将第二可模制材料注塑成形在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的空隙内以形成界面层, 界面层在 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构成充分的流体密封的连接。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吹塑成形方法是共挤吹塑成形方法。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内壳在注塑成形步骤期间被加压。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构成界面层的所述可模制材料是在内壳结线上注塑 成形的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界面层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垫圈, 适合用于在界 面层和用来与内壳内部流体连通的装置之间构成充分的流体密封的连接。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界面层用作垫圈, 适合用于在界面层和用来与 内壳内部流体连通的装置之间构成充分的流体密封的连接。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穿透元件包括凹槽、 通道、 径向缺口以及适合用 于接纳界面层的可模制材料的一部分的缺口中的至少一种。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进一步包括在模具内邻近内壳设置第二穿透元件的步 骤, 其中在第二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有空隙。
9: 一种成形容器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在模具内吹塑成形由第一可模制材料构成的中空内壳 ; 在模具内邻近内壳设置第一穿透元件, 其中在第一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有空隙 ; 在模具内邻近内壳设置第二穿透元件, 其中在第二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有空隙 ; 然后 将第二可模制材料注塑成形在第一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以及第二穿透元件和内壳之 间的空隙内以分别形成第一界面层和第二界面层, 从而在第一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以及在 第二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构成充分的流体密封的连接。
10: 一种用于成形中空容器的模具, 包括 : 在其中成形有空腔的第一端部 ; 在其中成形有空腔的第二端部 ; 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在其中成形有空腔的第一主体部分 ; 第一插件, 具有所需形状和成形在其中的中心孔, 所述第一插件适合用于在容器成形 方法的第一步骤期间被选择性地插入所述第一端部的空腔内 ; 第二插件, 具有所需形状和成形在其中的适合用于接纳穿透元件的中心孔, 所述第二 插件适合用于在容器成形方法的第二步骤期间被选择性地插入所述第一端部的空腔内 ; 以 及 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并且邻接所述第一主体部分的在其中成形有 空腔的第二主体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端部、 所述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和所述第二主 体部分的空腔协作以构成具有中空容器形状的容器腔。

说明书


用于成形压力容器的容器内衬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容器,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成形中空压力容器的方法 和装置, 中空压力容器具有穿透元件、 内壳以及成形在穿透元件上的界面层, 其中界面层有 助于穿透元件到内壳的流体密封连接。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已经被推荐作为用于电动车辆和多种其他应用的电源。在质子交换膜 (PEM) 型燃料电池中, 氢气作为燃料被提供给燃料电池的阳极而氧气作为氧化剂被提供给 燃料电池的阴极。多块燃料电池在燃料电池堆中层叠在一起以构成燃料电池系统。燃料和 氧化剂通常被储存在加压的中空容器例如燃料罐中, 燃料罐譬如被设置在车辆的底盘上。
     加压容器可以是多层并且至少包括内壳和外壳。 内壳可以由焊接在一起的多个组 件构成。 通过使用焊接方法, 用于构成内壳的材料类型会受到限制, 并且可能会导致储存的 流体通过焊接内壳的焊缝渗透。
     某些内壳是利用旋转模塑方法加工而成。通常, 利用旋转模塑方法制备内壳的周 期时间都不是最优的。 利用旋转模塑方法, 通过将穿透元件和聚合物树脂设置在模腔内, 加 热同时旋转模具以促使树脂熔化并涂覆模腔的内壁, 冷却模具, 然后取出模制的内壳而成 形内壳。为了成形外壳, 模制的内壳可能要经历纤维缠绕和固化过程。
     在旋转模塑期间, 穿透元件可能无法准确地粘附至内壳, 导致两者之间有空隙。 如 果穿透元件没有被准确地粘附至内壳, 那么在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可能就无法形成流体密 封的连接。没有流体密封的连接, 容器中的内容物可能就会从容器泄漏到大气中。为了确 保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的流体密封连接, 可以使用粘合剂。 但是, 粘合剂的剂量不足以及容 器在使用期间的膨胀和收缩也可能会导致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有空隙。 穿透元件和内壳的 热焊方法以及其他的类似方法可以被用于成形内壳和穿透元件之间的流体连接。这样的 焊接方法可能耗时并且需要不可自动化的加工步骤, 由此导致生产容器的成本增加。授予 Newhouse 等人的 5429845 号美国专利 “用于纤维缠绕的压力容器的凸嘴” 中公开了热焊方 法。可选地, 7032767 号美国专利中公开的转接器设备也可以被用于确保不透过流体的密 封, 因此通过引用其全文而并入本文。
     希望研发出一种中空压力容器及成形该容器的有效的方法, 中空压力容器具有穿 透元件、 内壳、 外壳以及成形在穿透元件上的界面层, 其中界面层有助于穿透元件到内壳的 流体密封连接。 发明内容
     根据和依照本发明, 出人意料地披露了一种中空压力容器及成形该容器的有效的 方法, 中空压力容器具有穿透元件、 内壳以及成形在穿透元件上的界面层, 其中界面层有助 于穿透元件到内壳的流体密封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 一种成形容器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在模具内成形由第一可模制材料构成的中空内壳 ; 在模具内邻近内壳设置穿透元件, 其中内壳与穿透元件之 间有空隙 ; 然后将第二可模制材料在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的空隙内注塑成形以形成界面 层, 界面层在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构成充分流体密封的连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一种成形容器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在模具内吹塑成 形由第一可模制材料构成的中空内壳 ; 在模具内邻近内壳设置第一穿透元件, 其中内壳与 第一穿透元件之间有空隙 ; 在模具内邻近内壳设置第二穿透元件, 其中内壳与第二穿透元 件之间有空隙 ; 然后将第二可模制材料在第一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以及第二穿透元件和内 壳之间的空隙内注塑成形以分别形成第一界面层和第二界面层, 从而在第一穿透元件和内 壳之间以及在第二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构成充分流体密封的连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一种用于成形中空容器的模具包括 : 在其中成形有空腔的第 一端部, 空腔适用于接纳穿透元件 ; 在其中成形有空腔的第二端部 ; 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 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在其中成形有空腔的第一主体部分 ; 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 二端部之间并且邻近所述第一主体部分的在其中成形有空腔的第二主体部分, 其中所述第 一端部、 所述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分的空腔协作以构成具有中 空容器形状的容器腔。 方案 1 : 一种成形容器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在模具内吹塑成形由第一可模制材料构成的中空内壳 ; 在模具内邻近内壳设置穿透元件, 其中在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有空隙 ; 然后 将第二可模制材料注塑成形在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的空隙内以形成界面层, 界面层在 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构成充分的流体密封的连接。
     方案 2 : 如方案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吹塑成形方法是共挤吹塑成形方法。
     方案 3 : 如方案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内壳在注塑成形步骤期间被加压。
     方案 4 : 如方案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构成界面层的所述可模制材料是在内壳结线上 注塑成形的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
     方案 5 : 如方案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界面层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垫圈, 适合用于 在界面层和用来与内壳内部流体连通的装置之间构成充分的流体密封的连接。
     方案 6 : 如方案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界面层用作垫圈, 适合用于在界面层和用 来与内壳内部流体连通的装置之间构成充分的流体密封的连接。
     方案 7 : 如方案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穿透元件包括凹槽、 通道、 径向缺口以及适 合用于接纳界面层的可模制材料的一部分的缺口中的至少一种。
     方案 8 : 如方案 1 所述的方法, 进一步包括在模具内邻近内壳设置第二穿透元件的 步骤, 其中在第二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有空隙。
     方案 9 : 如方案 8 所述的方法, 进一步包括将另一种可模制材料注塑成形在第二穿 透元件和内壳之间的空隙内以形成第二界面层的步骤, 第二界面层在第二穿透元件和内壳 之间构成充分的流体密封的连接。
     方案 10 : 如方案 1 所述的方法, 进一步包括提供第一插件并在吹塑成形步骤之前 将第一插件插入模具空腔内的步骤, 第一插件具有所需形状和成形在其中的中心孔。
     方案 11 : 如方案 10 所述的方法, 进一步包括提供第二插件并在吹塑成形步骤之后 和注塑成形步骤之前用第二插件替换第一插件的步骤, 第二插件具有所需形状和成形在其
     中的适合用于接纳穿透元件的中心孔。
     方案 12 : 一种成形容器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在模具内吹塑成形由第一可模制材料构成的中空内壳 ; 在模具内邻近内壳设置第一穿透元件, 其中在第一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有空隙 ; 在模具内邻近内壳设置第二穿透元件, 其中在第二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有空隙 ; 然后 将第二可模制材料注塑成形在第一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以及第二穿透元件和内壳之 间的空隙内以分别形成第一界面层和第二界面层, 从而在第一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以及在 第二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构成充分的流体密封的连接。
     方案 13 : 如方案 12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内壳在注塑成形步骤期间被加压。
     方案 14 : 如方案 12 所述的方法, 其中第一界面层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垫圈, 适合用 于在第一界面层以及用来与内壳内部流体连通的装置之间构成充分的流体密封的连接。
     方案 15 : 如方案 12 所述的方法, 其中构成第一界面层和第二界面层的所述可模制 材料是在内壳结线上注塑成形的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
     方案 16 : 如方案 12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内壳在第一模具内成形且所述界面层在 第二模具内注塑成形。
     方案 17 : 如方案 12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内壳和界面层在同一模具内成形。
     方案 18 : 一种用于成形中空容器的模具, 包括 : 在其中成形有空腔的第一端部 ; 在其中成形有空腔的第二端部 ; 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在其中成形有空腔的第一主体部分 ; 第一插件, 具有所需形状和成形在其中的中心孔, 所述第一插件适合用于在容器成形 方法的第一步骤期间被选择性地插入所述第一端部的空腔内 ; 第二插件, 具有所需形状和成形在其中的适合用于接纳穿透元件的中心孔, 所述第二 插件适合用于在容器成形方法的第二步骤期间被选择性地插入所述第一端部的空腔内 ; 以 及 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并且邻接所述第一主体部分的在其中成形有 空腔的第二主体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端部、 所述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和所述第二主 体部分的空腔协作以构成具有中空容器形状的容器腔。
     方案 19 : 如方案 18 所述的模具, 进一步包括第三插件, 具有所需形状和成形在其 中的空腔, 所述第三插件适合用于在吹塑成形方法期间被选择性地插入所述第二端部的空 腔内。
     方案 20 : 如方案 18 所述的容器, 进一步包括第四插件, 具有所需形状和成形在其 中的适合用于接纳穿透元件的空腔, 所述第四插件适合用于在注塑成形方法期间被选择性 地插入所述第二端部的空腔内。 附图说明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理解时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上述以及其他的优点就将变得显而易见, 在附图中 :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容器的部分截面图 ;
     图 2 是图 1 中容器放大的局部截面图 ; 图 3 和 3a 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用于成形图 1 和 2 中容器的模具的部分截面图 ; 以及 图 4 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容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介绍并图示了本发明不同的示范性实施例。 说明书和附图 用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发明, 而并不是为了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关于所公开的方法, 给出的步骤在本质上是示范性的, 并且因此步骤的顺序并不是 必要或关键因素。
     图 1 和 2 示出了中空的压力容器 10, 具有内壳 15、 界面层 14 和外壳 16。容器 10 具有基本圆柱形的形状并且适合用于容纳加压流体 ( 未示出 )。 应该理解容器 10 根据需要 可以具有任意的形状, 并且容器 10 根据需要可以包括另外的层例如隔离层、 箔层等。而且, 容器 10 或内壳 15 可以被涂以树脂、 底漆或粘合剂以有助于与另外的壳和层粘合。加压流 体例如可以是任意流体, 诸如气体 (譬如氢气、 压缩天然气和氧气) 、 液体以及液体和气体。 容器 10 的内壳 15 是适合用于存储加压流体的中空容器。在图示的实施例中, 内 壳 15 具有基本圆柱形的形状。但是, 外壳 15 根据需要可以具有任意的形状。内壳 15 的第 一端构成适合用于邻接界面层 14 的粘接座圈 22。 内壳 15 例如可以成形为任意形状的座圈 譬如凸形座圈、 凹形座圈或者基本为平面的座圈。如图所示, 内壳 15 例如由热塑性材料譬 如聚乙烯、 PET、 聚甲醛 (POM)、 ABS/PC、 乙烯 - 乙烯醇共聚物或尼龙材料构成。内壳 15 也可 以由任意可模制材料例如热塑性弹性体或热固性塑料等构成。
     界面层 14 围绕至少一部分容器穿透元件 18 (例如凸嘴、 分离式凸嘴的组件、 接头、 插件等) 成形。界面层 14 被设置在容器 10 的第一端 20 中邻接内壳 15。如图 1 和 2 中所 示, 界面层 14 例如由可模制材料譬如聚乙烯、 PET、 聚甲醛 (POM)、 ABS/PC、 乙烯 - 乙烯醇共 聚物、 尼龙材料或玻璃纤维增强的热塑性材料构成。应该理解界面层 14 可以由适合用于粘 接至内壳 15 或与内壳 15 整体成形的任意材料构成。界面层 14 可以具有垫圈 39 例如设置 在界面层邻近成形在穿透元件 18 的内表面 26 上的环形肩部 24 的一端处的聚合体 O 形环。 垫圈 39 适合用于在界面层 14 以及用来与容器 10 内部流体连通的装置 ( 未示出 ) 例如阀、 接头、 软管、 喷嘴、 导管等之间构成流体密封的连接或密封。垫圈 39 可以是任意的常规垫 圈, 由有助于在两个接触面之间构成流体密封连接的材料构成。应该理解垫圈 39 根据需要 可以具有任意的形状, 并且容器 10 可以包括多个垫圈 39。垫圈 39 可以被成形在穿透元件 18 上的任意位置或者垫圈 39 根据需要可以被成形在界面层 22 上或者与界面层 22 成形在 一起。应该理解界面层自身可以也用作垫圈这样的方式被成形。
     穿透元件 18 是单独生产的成品, 其构成进入容器 10 内部的开口, 并且通常被成形 用于容纳特定的封盖。容器 10 根据需要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穿透元件。如图 2 中所示, 穿 透元件 18 包括成形在其内表面 26 上的环形肩部 24。多个缺口 28 被成形在穿透元件 18 的 内表面 26 和外表面 30 上。缺口 28 适合用于在其中接纳界面层 14 的一部分。穿透元件 18 还可以包括成形在其内表面 26 上的环形凹槽 ( 未示出 ), 其适合用于接纳用来与穿透元件 18 和容器 10 内部流体连通的装置的一部分。除了凹槽以外, 穿透元件 18 的内表面 28 可以
     形成有螺纹以接纳用于流体连通的装置。因此, 穿透元件 18 可以由金属或具有所需性质的 另一种常规材料构成。
     穿透元件 18 可以包括垫圈 38, 例如设置在穿透元件 18 的末端 40 上的适合用于在 穿透元件 18 以及用来与容器 10 内部流体连通的装置之间构成流体密封的连接的聚合体 O 形环。垫圈 38 可以是任意的常规垫圈, 由有助于在两个接触面之间构成流体密封连接的材 料构成。
     容器 10 的外壳 16 被设置在内壳 15 上。如图所示, 外壳 16 基本上邻接内壳 15 和 界面层 14 的一部分。外壳 16 的一部分在容器 10 的第一端 20 处被设置在穿透元件 18 上。 外壳 16 可以用纤维缠绕和固化方法成形。如果外壳 16 是通过纤维缠绕方法成形, 那么外 壳 16 可以由例如碳纤维、 玻璃纤维、 复合纤维以及具有树脂涂层的纤维构成。
     为了成形容器 10, 如图 3 中所示, 内壳 15 在模具 42 的容器腔 41 内被挤出吹塑 成形。与由两个协作部分构成、 每一部分都构成半个模具腔的常规吹塑模具不同, 模具 42 包括位于第一端部 48 和第二端部 50 中间的第一主体部分 44 和第二主体部分 46。部分 44,46,48,50 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空腔, 部分 44,46,48,50 中的空腔协作以构成模具 42 的容 器腔 41。第一端部 48 包括可选择地移除的吹塑成形插件 54。吹塑成形插件 54 可由与模 具 42 中其余部分相同的材料构成并且包括中心孔。吹塑成形插件 54 与第一端部 48 协作 以构成容器腔 41。如果要通过模具 42 成形的容器包括第二穿透元件, 那么由第二端部 50 构成的空腔也可以适用于接纳穿透元件。应该理解部分 44,46,48,50 可以根据需要具有任 意形状, 并且部分 44,46,48,50 中的空腔也可以根据需要具有任意形状。 在挤出吹塑成形过程期间, 材料 (例如塑料) 的熔融块或熔融片譬如通过挤出机机 头 ( 未示出 ) 以型坯形式从挤出机被挤入组装模具 42( 未示出 ) 内。随后促使加压流体 ( 未示出 ) 流过模具 42 中的型坯以使型坯膨胀并接触模具 42 的内壁。随着流体促使型坯 膨胀, 型坯就接触模具 42 的内表面, 由此成为容器腔 41 的形状并构成容器 10 的内壳 15。 应该理解加压流体根据需要可以是任意的常规流体例如空气、 氮气或氧气。随着内壳 15 被 成形, 构成其第一端 20 的材料就与吹塑成形插件 54 相邻接。由于根据需要可以具有任意 形状的吹塑成形插件 54 的形状, 内壳 15 的第一端 20 就构成了适合用于接纳界面层 14 的 密封座圈并将界面层 14 密封至穿透元件 18 和内壳 1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 如图 4 中所示, 容器 10' 具有多层内壳 15', 内壳 15' 具有基本圆柱形的形状, 并且由具有充分光滑外表面的第一层 12、 隔离层 17 和第二层 13 构 成。但是, 任意的层数均可使用。中空的压力容器 10' 除了以下介绍的内容以外均类似于 图 1 和 2 中的容器 10。与图 1 和 2 中的结构相类似, 图 4 中包括注以标识 (') 的相同附图 标记来表示类似的结构。
     容器 10' 中的隔离层 17 被设置在第一层 12 和第二层 13 之间。应该理解第一层 12 和第二层 13 可以由相同或类似的材料构成。进一步还应该理解第一层 12 和第二层 13 可以由不同的材料或者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的类似材料构成。 但是, 任意的层数均可使用。 作 为非限制性的示例, 隔离层 17 由共聚物 (例如 EVOH) 构成。作为非限制性的示例, 内壳 15' 可以包括粘接层 ( 未示出 ), 设置于第一层 12 和隔离层 17 之间以及第二层 13 和隔离层 27 之间当中的至少一种位置。 为了成形具有多层内壳 15' 的容器 10', 可使用现有技术中已知 的共挤吹塑成形方法。
     容器 10' 进一步包括连接至其第二端 34 的第二穿透元件 32。类似于图 1 和 2 中 所示并且在本文中介绍的穿透元件 18 以及图 4 中示出的穿透元件 18', 第二穿透元件 32 通 过第二界面层 36 被连接至容器 10'。界面层 14',36 均类似于本文中介绍的界面层 14。
     在内壳 15 已通过挤出或共挤吹塑成形方法成形之后, 模具 42 的第一端部 48 中的 吹塑成形插件 54 即被从中可滑动地移除并且在其中放入适合用于接纳穿透元件 18 的可选 择性移除的注塑成形插件 56。注塑成形插件 56 可由与吹塑成形插件 54 以及模具 42 中其 余部分相同的材料构成并且包括中心孔。注塑成形插件 56 与第一端部 48 协作以构成容器 腔 41。如图 3a 中清楚示出的那样, 通过将注塑成形插件 56 定位到第一端部 48 内并将穿透 元件 18 邻近内壳 15 的第一端来封闭模具 42。在穿透元件 18 和内壳 15 以及穿透元件 18 和模具 42 之间形成有空隙。穿透元件 18 可以在被放置到模具 42 内之前先与注塑成形插 件 56 一起加热以有助于随着它的成形而粘接至界面层 14。通过将构成界面层 14 的材料 注入模具 42 内以填充穿透元件 18 和内壳 15 之间的空隙来形成界面层 14。材料填充穿透 元件 18 的多个缺口 28 并围绕穿透元件 18 的内表面 26 和外表面 30 成形, 直到材料覆盖了 环形肩部 24 为止。缺口 28 可以是成形在穿透元件 18 内的径向缺口以使穿透元件 18 和内 壳 18 之间的相对旋转得以减少。界面层 14 在粘接座圈 22 处接触内壳 15 并邻近成形在内 壳 15 中的开口。因为材料填充了缺口 28 并且覆盖了环形肩部 24, 所以界面层 14 从穿透元 件 18 的脱除就得以减少。应该理解穿透元件 18 的与构成界面层 14 的材料相接触的表面 可以根据需要被蚀刻、 等离子处理、 涂以底漆或者在注塑成形过程之前涂以粘合剂以有助 于将穿透元件 18 粘合至材料。除了缺口 28 以外, 还应该理解穿透元件 18 可以包括适用于 接纳材料的一部分的凹槽、 通道和 / 或凸起以将材料机械连接至穿透元件 18。如本文中所 述, 界面层 14 例如是围绕至少一部分穿透元件 18(譬如凸嘴、 分离式凸嘴的组件、 接头、 插 件等) 成形。而且, 界面层 14 可以被覆盖注塑成形在当内壳 15 在模具 42 内的吹塑成形步 骤期间成形的结线上, 由此形成两者之间的流体密封连接。在结线上覆盖注塑成形界面层 14 特别适用于多层容器例如图 4 中示出的容器 10'。
     在模具 42 内借助注塑成形插件 56 进行的注塑成形过程期间, 用流体加压内壳 15 以防止由界面层 14 的注塑成形的塑性材料施加的压力造成其壁部变形。材料的注入压力 可以被最小化以进一步防止内壳 15 的壁部变形。注入压力例如通常都低于典型注塑成形 过程的注入压力譬如低于 500bar。应该理解内壳 15 可以在第一吹塑成形模具 ( 未示出 ) 内成形, 允许固化, 并随后移动至单独的注塑成形模具以形成界面层 14。 通过使用第一吹塑 成形模具和注塑成形模具, 用于成形容器 10 的每一种机械和模具的复杂性就被最小化。
     通过成形具有界面层 14 的穿透元件 18 以及在内壳 15 上成形界面层 14 或者将界 面层 14 粘接至内壳 15, 穿透元件 18 就不与内壳 15 成形在一起或者直接粘接至内壳 15。 通 过将界面层 14 粘接至内壳 15, 就在穿透元件 18 和内壳 15 之间形成了塑性材料和塑性材料 的连接而不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金属和塑性材料的连接。 因为界面层 14 被连接至内壳 15, 所以即可在两者之间实现流体密封的连接。而且如图 1 和 2 中所示, 由于穿透元件 18 和界 面层 14 是在内壳 15 成形之后被设置在内壳 15 的外部, 因此内壳 15 的几何形状范围以及 内壳 15 的与容器 10 内部流体连通的孔的几何形状范围都是可行的。
     一旦界面层 14 冷却之后, 就通过分离部分 44,46,48,50 来打开模具 42, 然后取出 连接至界面层 14 和穿透元件 18 的内壳 15。外壳 16 通常是用纤维缠绕和固化方法而围绕内壳 15 成形。应该理解可以通过喷涂涂层、 或者通过将皮革或织物材料缝合到界面层 14 以及内壳 15 上来添加外壳 16。内壳 15 和界面层 14 可以设置在利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典 型纤维缠绕和固化方法的用于添加外壳 16 的自动纤维缠绕装置 ( 未示出 ) 中。
     根据上述说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轻易地确定本发明的本质特征, 并且能 够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形以使其适用于不同的用途和条件而并不背离其精神和保 护范围。

用于成形压力容器的容器内衬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用于成形压力容器的容器内衬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用于成形压力容器的容器内衬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成形压力容器的容器内衬的方法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成形压力容器的容器内衬的方法和装置.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28439A43申请公布日20120125CN102328439ACN102328439A21申请号201110160569022申请日2011061512/81549120100615USB29C69/00200601B29C49/04200601B29C45/00200601B29C49/48200601B29C45/2620060171申请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地址美国密执安州72发明人L斯特拉克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代理人姜云霞54发明名称用于成形压力容器的容器内衬的方法和装置57摘要公开了一种用于成形压力容器的容器内衬。

2、的方法和装置,所述容器具有成形在穿透元件和纤维缠绕的外壳上的注塑成形的界面层,界面层被连接至吹塑成形的内壳,其中界面层的一部分被连接至内壳以有助于在其间构成充分的流体密封的连接。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5页CN102328447A1/1页21一种成形容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模具内吹塑成形由第一可模制材料构成的中空内壳;在模具内邻近内壳设置穿透元件,其中在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有空隙;然后将第二可模制材料注塑成形在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的空隙内以形成界面层,界面层在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构成充分的流体密封的连接。2如权。

3、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吹塑成形方法是共挤吹塑成形方法。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内壳在注塑成形步骤期间被加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构成界面层的所述可模制材料是在内壳结线上注塑成形的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界面层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垫圈,适合用于在界面层和用来与内壳内部流体连通的装置之间构成充分的流体密封的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界面层用作垫圈,适合用于在界面层和用来与内壳内部流体连通的装置之间构成充分的流体密封的连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穿透元件包括凹槽、通道、径向缺口以及适合用于接纳界面层的可模制材料的一部分。

4、的缺口中的至少一种。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模具内邻近内壳设置第二穿透元件的步骤,其中在第二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有空隙。9一种成形容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模具内吹塑成形由第一可模制材料构成的中空内壳;在模具内邻近内壳设置第一穿透元件,其中在第一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有空隙;在模具内邻近内壳设置第二穿透元件,其中在第二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有空隙;然后将第二可模制材料注塑成形在第一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以及第二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的空隙内以分别形成第一界面层和第二界面层,从而在第一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以及在第二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构成充分的流体密封的连接。10一种用于成形中空容器的模具,包括。

5、在其中成形有空腔的第一端部;在其中成形有空腔的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在其中成形有空腔的第一主体部分;第一插件,具有所需形状和成形在其中的中心孔,所述第一插件适合用于在容器成形方法的第一步骤期间被选择性地插入所述第一端部的空腔内;第二插件,具有所需形状和成形在其中的适合用于接纳穿透元件的中心孔,所述第二插件适合用于在容器成形方法的第二步骤期间被选择性地插入所述第一端部的空腔内;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并且邻接所述第一主体部分的在其中成形有空腔的第二主体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分的空腔协作以构成具有中空容器形状的容。

6、器腔。权利要求书CN102328439ACN102328447A1/7页3用于成形压力容器的容器内衬的方法和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容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成形中空压力容器的方法和装置,中空压力容器具有穿透元件、内壳以及成形在穿透元件上的界面层,其中界面层有助于穿透元件到内壳的流体密封连接。背景技术0002燃料电池已经被推荐作为用于电动车辆和多种其他应用的电源。在质子交换膜PEM型燃料电池中,氢气作为燃料被提供给燃料电池的阳极而氧气作为氧化剂被提供给燃料电池的阴极。多块燃料电池在燃料电池堆中层叠在一起以构成燃料电池系统。燃料和氧化剂通常被储存在加压的中空容器例如燃料罐中,燃。

7、料罐譬如被设置在车辆的底盘上。0003加压容器可以是多层并且至少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可以由焊接在一起的多个组件构成。通过使用焊接方法,用于构成内壳的材料类型会受到限制,并且可能会导致储存的流体通过焊接内壳的焊缝渗透。0004某些内壳是利用旋转模塑方法加工而成。通常,利用旋转模塑方法制备内壳的周期时间都不是最优的。利用旋转模塑方法,通过将穿透元件和聚合物树脂设置在模腔内,加热同时旋转模具以促使树脂熔化并涂覆模腔的内壁,冷却模具,然后取出模制的内壳而成形内壳。为了成形外壳,模制的内壳可能要经历纤维缠绕和固化过程。0005在旋转模塑期间,穿透元件可能无法准确地粘附至内壳,导致两者之间有空隙。如果穿透。

8、元件没有被准确地粘附至内壳,那么在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可能就无法形成流体密封的连接。没有流体密封的连接,容器中的内容物可能就会从容器泄漏到大气中。为了确保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的流体密封连接,可以使用粘合剂。但是,粘合剂的剂量不足以及容器在使用期间的膨胀和收缩也可能会导致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有空隙。穿透元件和内壳的热焊方法以及其他的类似方法可以被用于成形内壳和穿透元件之间的流体连接。这样的焊接方法可能耗时并且需要不可自动化的加工步骤,由此导致生产容器的成本增加。授予NEWHOUSE等人的5429845号美国专利“用于纤维缠绕的压力容器的凸嘴”中公开了热焊方法。可选地,7032767号美国专利中公开的转。

9、接器设备也可以被用于确保不透过流体的密封,因此通过引用其全文而并入本文。0006希望研发出一种中空压力容器及成形该容器的有效的方法,中空压力容器具有穿透元件、内壳、外壳以及成形在穿透元件上的界面层,其中界面层有助于穿透元件到内壳的流体密封连接。发明内容0007根据和依照本发明,出人意料地披露了一种中空压力容器及成形该容器的有效的方法,中空压力容器具有穿透元件、内壳以及成形在穿透元件上的界面层,其中界面层有助于穿透元件到内壳的流体密封连接。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成形容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模具内成形由第说明书CN102328439ACN102328447A2/7页4一可模制材料构成。

10、的中空内壳;在模具内邻近内壳设置穿透元件,其中内壳与穿透元件之间有空隙;然后将第二可模制材料在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的空隙内注塑成形以形成界面层,界面层在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构成充分流体密封的连接。0009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成形容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模具内吹塑成形由第一可模制材料构成的中空内壳;在模具内邻近内壳设置第一穿透元件,其中内壳与第一穿透元件之间有空隙;在模具内邻近内壳设置第二穿透元件,其中内壳与第二穿透元件之间有空隙;然后将第二可模制材料在第一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以及第二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的空隙内注塑成形以分别形成第一界面层和第二界面层,从而在第一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以及在第二穿。

11、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构成充分流体密封的连接。001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成形中空容器的模具包括在其中成形有空腔的第一端部,空腔适用于接纳穿透元件;在其中成形有空腔的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在其中成形有空腔的第一主体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并且邻近所述第一主体部分的在其中成形有空腔的第二主体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分的空腔协作以构成具有中空容器形状的容器腔。0011方案1一种成形容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模具内吹塑成形由第一可模制材料构成的中空内壳;在模具内邻近内壳设置穿透元件,其中在穿透元件和内壳。

12、之间有空隙;然后将第二可模制材料注塑成形在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的空隙内以形成界面层,界面层在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构成充分的流体密封的连接。0012方案2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吹塑成形方法是共挤吹塑成形方法。0013方案3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内壳在注塑成形步骤期间被加压。0014方案4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构成界面层的所述可模制材料是在内壳结线上注塑成形的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0015方案5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界面层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垫圈,适合用于在界面层和用来与内壳内部流体连通的装置之间构成充分的流体密封的连接。0016方案6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界面层用作垫圈,适合。

13、用于在界面层和用来与内壳内部流体连通的装置之间构成充分的流体密封的连接。0017方案7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穿透元件包括凹槽、通道、径向缺口以及适合用于接纳界面层的可模制材料的一部分的缺口中的至少一种。0018方案8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模具内邻近内壳设置第二穿透元件的步骤,其中在第二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有空隙。0019方案9如方案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另一种可模制材料注塑成形在第二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的空隙内以形成第二界面层的步骤,第二界面层在第二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构成充分的流体密封的连接。0020方案10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第一插件并在吹塑成形步骤之前将第一插。

14、件插入模具空腔内的步骤,第一插件具有所需形状和成形在其中的中心孔。0021方案11如方案1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第二插件并在吹塑成形步骤之后和注塑成形步骤之前用第二插件替换第一插件的步骤,第二插件具有所需形状和成形在其说明书CN102328439ACN102328447A3/7页5中的适合用于接纳穿透元件的中心孔。0022方案12一种成形容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模具内吹塑成形由第一可模制材料构成的中空内壳;在模具内邻近内壳设置第一穿透元件,其中在第一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有空隙;在模具内邻近内壳设置第二穿透元件,其中在第二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有空隙;然后将第二可模制材料注塑成形在第一。

15、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以及第二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的空隙内以分别形成第一界面层和第二界面层,从而在第一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以及在第二穿透元件和内壳之间构成充分的流体密封的连接。0023方案13如方案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内壳在注塑成形步骤期间被加压。0024方案14如方案1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界面层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垫圈,适合用于在第一界面层以及用来与内壳内部流体连通的装置之间构成充分的流体密封的连接。0025方案15如方案12所述的方法,其中构成第一界面层和第二界面层的所述可模制材料是在内壳结线上注塑成形的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0026方案16如方案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内壳在第一模具内成形且。

16、所述界面层在第二模具内注塑成形。0027方案17如方案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内壳和界面层在同一模具内成形。0028方案18一种用于成形中空容器的模具,包括在其中成形有空腔的第一端部;在其中成形有空腔的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在其中成形有空腔的第一主体部分;第一插件,具有所需形状和成形在其中的中心孔,所述第一插件适合用于在容器成形方法的第一步骤期间被选择性地插入所述第一端部的空腔内;第二插件,具有所需形状和成形在其中的适合用于接纳穿透元件的中心孔,所述第二插件适合用于在容器成形方法的第二步骤期间被选择性地插入所述第一端部的空腔内;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并且。

17、邻接所述第一主体部分的在其中成形有空腔的第二主体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分的空腔协作以构成具有中空容器形状的容器腔。0029方案19如方案18所述的模具,进一步包括第三插件,具有所需形状和成形在其中的空腔,所述第三插件适合用于在吹塑成形方法期间被选择性地插入所述第二端部的空腔内。0030方案20如方案18所述的容器,进一步包括第四插件,具有所需形状和成形在其中的适合用于接纳穿透元件的空腔,所述第四插件适合用于在注塑成形方法期间被选择性地插入所述第二端部的空腔内。附图说明003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根据以下结合附图理解时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

18、发明上述以及其他的优点就将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容器的部分截面图;说明书CN102328439ACN102328447A4/7页6图2是图1中容器放大的局部截面图;图3和3A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用于成形图1和2中容器的模具的部分截面图;以及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容器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0032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介绍并图示了本发明不同的示范性实施例。说明书和附图用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发明,而并不是为了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关于所公开的方法,给出的步骤在本质上是示范性的,并且因此步骤的顺序并不是必要或关键因素。0033图1和2示出。

19、了中空的压力容器10,具有内壳15、界面层14和外壳16。容器10具有基本圆柱形的形状并且适合用于容纳加压流体未示出。应该理解容器10根据需要可以具有任意的形状,并且容器10根据需要可以包括另外的层例如隔离层、箔层等。而且,容器10或内壳15可以被涂以树脂、底漆或粘合剂以有助于与另外的壳和层粘合。加压流体例如可以是任意流体,诸如气体(譬如氢气、压缩天然气和氧气)、液体以及液体和气体。0034容器10的内壳15是适合用于存储加压流体的中空容器。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内壳15具有基本圆柱形的形状。但是,外壳15根据需要可以具有任意的形状。内壳15的第一端构成适合用于邻接界面层14的粘接座圈22。内壳1。

20、5例如可以成形为任意形状的座圈譬如凸形座圈、凹形座圈或者基本为平面的座圈。如图所示,内壳15例如由热塑性材料譬如聚乙烯、PET、聚甲醛POM、ABS/PC、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尼龙材料构成。内壳15也可以由任意可模制材料例如热塑性弹性体或热固性塑料等构成。0035界面层14围绕至少一部分容器穿透元件18(例如凸嘴、分离式凸嘴的组件、接头、插件等)成形。界面层14被设置在容器10的第一端20中邻接内壳15。如图1和2中所示,界面层14例如由可模制材料譬如聚乙烯、PET、聚甲醛POM、ABS/PC、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尼龙材料或玻璃纤维增强的热塑性材料构成。应该理解界面层14可以由适合用于粘接至内壳1。

21、5或与内壳15整体成形的任意材料构成。界面层14可以具有垫圈39例如设置在界面层邻近成形在穿透元件18的内表面26上的环形肩部24的一端处的聚合体O形环。垫圈39适合用于在界面层14以及用来与容器10内部流体连通的装置未示出例如阀、接头、软管、喷嘴、导管等之间构成流体密封的连接或密封。垫圈39可以是任意的常规垫圈,由有助于在两个接触面之间构成流体密封连接的材料构成。应该理解垫圈39根据需要可以具有任意的形状,并且容器10可以包括多个垫圈39。垫圈39可以被成形在穿透元件18上的任意位置或者垫圈39根据需要可以被成形在界面层22上或者与界面层22成形在一起。应该理解界面层自身可以也用作垫圈这样的。

22、方式被成形。0036穿透元件18是单独生产的成品,其构成进入容器10内部的开口,并且通常被成形用于容纳特定的封盖。容器10根据需要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穿透元件。如图2中所示,穿透元件18包括成形在其内表面26上的环形肩部24。多个缺口28被成形在穿透元件18的内表面26和外表面30上。缺口28适合用于在其中接纳界面层14的一部分。穿透元件18还可以包括成形在其内表面26上的环形凹槽未示出,其适合用于接纳用来与穿透元件18和容器10内部流体连通的装置的一部分。除了凹槽以外,穿透元件18的内表面28可以说明书CN102328439ACN102328447A5/7页7形成有螺纹以接纳用于流体连通的装置。

23、。因此,穿透元件18可以由金属或具有所需性质的另一种常规材料构成。0037穿透元件18可以包括垫圈38,例如设置在穿透元件18的末端40上的适合用于在穿透元件18以及用来与容器10内部流体连通的装置之间构成流体密封的连接的聚合体O形环。垫圈38可以是任意的常规垫圈,由有助于在两个接触面之间构成流体密封连接的材料构成。0038容器10的外壳16被设置在内壳15上。如图所示,外壳16基本上邻接内壳15和界面层14的一部分。外壳16的一部分在容器10的第一端20处被设置在穿透元件18上。外壳16可以用纤维缠绕和固化方法成形。如果外壳16是通过纤维缠绕方法成形,那么外壳16可以由例如碳纤维、玻璃纤维、。

24、复合纤维以及具有树脂涂层的纤维构成。0039为了成形容器10,如图3中所示,内壳15在模具42的容器腔41内被挤出吹塑成形。与由两个协作部分构成、每一部分都构成半个模具腔的常规吹塑模具不同,模具42包括位于第一端部48和第二端部50中间的第一主体部分44和第二主体部分46。部分44,46,48,50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空腔,部分44,46,48,50中的空腔协作以构成模具42的容器腔41。第一端部48包括可选择地移除的吹塑成形插件54。吹塑成形插件54可由与模具42中其余部分相同的材料构成并且包括中心孔。吹塑成形插件54与第一端部48协作以构成容器腔41。如果要通过模具42成形的容器包括第二穿透元。

25、件,那么由第二端部50构成的空腔也可以适用于接纳穿透元件。应该理解部分44,46,48,50可以根据需要具有任意形状,并且部分44,46,48,50中的空腔也可以根据需要具有任意形状。0040在挤出吹塑成形过程期间,材料(例如塑料)的熔融块或熔融片譬如通过挤出机机头未示出以型坯形式从挤出机被挤入组装模具42未示出内。随后促使加压流体未示出流过模具42中的型坯以使型坯膨胀并接触模具42的内壁。随着流体促使型坯膨胀,型坯就接触模具42的内表面,由此成为容器腔41的形状并构成容器10的内壳15。应该理解加压流体根据需要可以是任意的常规流体例如空气、氮气或氧气。随着内壳15被成形,构成其第一端20的材。

26、料就与吹塑成形插件54相邻接。由于根据需要可以具有任意形状的吹塑成形插件54的形状,内壳15的第一端20就构成了适合用于接纳界面层14的密封座圈并将界面层14密封至穿透元件18和内壳15。004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4中所示,容器10具有多层内壳15,内壳15具有基本圆柱形的形状,并且由具有充分光滑外表面的第一层12、隔离层17和第二层13构成。但是,任意的层数均可使用。中空的压力容器10除了以下介绍的内容以外均类似于图1和2中的容器10。与图1和2中的结构相类似,图4中包括注以标识的相同附图标记来表示类似的结构。0042容器10中的隔离层17被设置在第一层12和第二层13之间。应该。

27、理解第一层12和第二层13可以由相同或类似的材料构成。进一步还应该理解第一层12和第二层13可以由不同的材料或者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的类似材料构成。但是,任意的层数均可使用。作为非限制性的示例,隔离层17由共聚物(例如EVOH)构成。作为非限制性的示例,内壳15可以包括粘接层未示出,设置于第一层12和隔离层17之间以及第二层13和隔离层27之间当中的至少一种位置。为了成形具有多层内壳15的容器10,可使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共挤吹塑成形方法。说明书CN102328439ACN102328447A6/7页80043容器10进一步包括连接至其第二端34的第二穿透元件32。类似于图1和2中所示并且在本文中介。

28、绍的穿透元件18以及图4中示出的穿透元件18,第二穿透元件32通过第二界面层36被连接至容器10。界面层14,36均类似于本文中介绍的界面层14。0044在内壳15已通过挤出或共挤吹塑成形方法成形之后,模具42的第一端部48中的吹塑成形插件54即被从中可滑动地移除并且在其中放入适合用于接纳穿透元件18的可选择性移除的注塑成形插件56。注塑成形插件56可由与吹塑成形插件54以及模具42中其余部分相同的材料构成并且包括中心孔。注塑成形插件56与第一端部48协作以构成容器腔41。如图3A中清楚示出的那样,通过将注塑成形插件56定位到第一端部48内并将穿透元件18邻近内壳15的第一端来封闭模具42。在。

29、穿透元件18和内壳15以及穿透元件18和模具42之间形成有空隙。穿透元件18可以在被放置到模具42内之前先与注塑成形插件56一起加热以有助于随着它的成形而粘接至界面层14。通过将构成界面层14的材料注入模具42内以填充穿透元件18和内壳15之间的空隙来形成界面层14。材料填充穿透元件18的多个缺口28并围绕穿透元件18的内表面26和外表面30成形,直到材料覆盖了环形肩部24为止。缺口28可以是成形在穿透元件18内的径向缺口以使穿透元件18和内壳18之间的相对旋转得以减少。界面层14在粘接座圈22处接触内壳15并邻近成形在内壳15中的开口。因为材料填充了缺口28并且覆盖了环形肩部24,所以界面层。

30、14从穿透元件18的脱除就得以减少。应该理解穿透元件18的与构成界面层14的材料相接触的表面可以根据需要被蚀刻、等离子处理、涂以底漆或者在注塑成形过程之前涂以粘合剂以有助于将穿透元件18粘合至材料。除了缺口28以外,还应该理解穿透元件18可以包括适用于接纳材料的一部分的凹槽、通道和/或凸起以将材料机械连接至穿透元件18。如本文中所述,界面层14例如是围绕至少一部分穿透元件18(譬如凸嘴、分离式凸嘴的组件、接头、插件等)成形。而且,界面层14可以被覆盖注塑成形在当内壳15在模具42内的吹塑成形步骤期间成形的结线上,由此形成两者之间的流体密封连接。在结线上覆盖注塑成形界面层14特别适用于多层容器例。

31、如图4中示出的容器10。0045在模具42内借助注塑成形插件56进行的注塑成形过程期间,用流体加压内壳15以防止由界面层14的注塑成形的塑性材料施加的压力造成其壁部变形。材料的注入压力可以被最小化以进一步防止内壳15的壁部变形。注入压力例如通常都低于典型注塑成形过程的注入压力譬如低于500BAR。应该理解内壳15可以在第一吹塑成形模具未示出内成形,允许固化,并随后移动至单独的注塑成形模具以形成界面层14。通过使用第一吹塑成形模具和注塑成形模具,用于成形容器10的每一种机械和模具的复杂性就被最小化。0046通过成形具有界面层14的穿透元件18以及在内壳15上成形界面层14或者将界面层14粘接至内。

32、壳15,穿透元件18就不与内壳15成形在一起或者直接粘接至内壳15。通过将界面层14粘接至内壳15,就在穿透元件18和内壳15之间形成了塑性材料和塑性材料的连接而不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金属和塑性材料的连接。因为界面层14被连接至内壳15,所以即可在两者之间实现流体密封的连接。而且如图1和2中所示,由于穿透元件18和界面层14是在内壳15成形之后被设置在内壳15的外部,因此内壳15的几何形状范围以及内壳15的与容器10内部流体连通的孔的几何形状范围都是可行的。0047一旦界面层14冷却之后,就通过分离部分44,46,48,50来打开模具42,然后取出连接至界面层14和穿透元件18的内壳15。外壳1。

33、6通常是用纤维缠绕和固化方法而围绕说明书CN102328439ACN102328447A7/7页9内壳15成形。应该理解可以通过喷涂涂层、或者通过将皮革或织物材料缝合到界面层14以及内壳15上来添加外壳16。内壳15和界面层14可以设置在利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典型纤维缠绕和固化方法的用于添加外壳16的自动纤维缠绕装置未示出中。0048根据上述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轻易地确定本发明的本质特征,并且能够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形以使其适用于不同的用途和条件而并不背离其精神和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328439ACN102328447A1/5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28439ACN102328447A2/5页1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28439ACN102328447A3/5页1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28439ACN102328447A4/5页13图3A说明书附图CN102328439ACN102328447A5/5页14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2843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