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8172646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4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76100.5

申请日:

20121008

公开号:

CN103705765A

公开日:

201404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9,A61P17/00

主分类号:

A61K36/899,A61P17/00

申请人:

青岛信立德中药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顺光

地址:

266600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龙口中路8号

优先权:

CN201210376100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荆芥8-12克,防风8-12克,白术13-17克,黄芪28-32克,苦参18-22克,桂枝8-12克,川芎8-12克,蒲公英18-22克,苍术10-14克,茯苓13-17克,白毛根18-22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荆芥8-12克,防风8-12克,白术13-17克,黄芪28-32克,苦参18-22克,桂枝8-12克,川芎8-12克,蒲公英18-22克,苍术10-14克,茯苓13-17克,白毛根18-22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它的最佳优选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白术15克,黄芪30克,苦参2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蒲公英20克,苍术12克,茯苓15克,白毛根20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范畴,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

背景技术

荨麻疹属于中医“瘾疹”范畴,具有瘙痒性风团时隐时现,退后不留痕迹的特点。中医认为,肺主皮毛,皮肤疾病常从肺论治,加之荨麻疹发病常与外感风邪有关。慢性荨麻疹会不断发生风团皮损,持续多个月或数年之久,病情轻重与发病情况也可因人而异,有很大差异。主要的症状是皮肤剧痒,出现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风团。风团可为圆形、椭圆、孤立、散在或融合成片。风团大时,可呈苍白,表面毛孔显著,似桔皮样。风团此伏彼起,病重者可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样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甚至窒息,慢性荨麻疹病程可达数月,甚至数年、数十年不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荆芥8-12克,防风8-12克,白术13-17克,黄芪28-32克,苦参18-22克,桂枝8-12克,川芎8-12克,蒲公英18-22克,苍术10-14克,茯苓13-17克,白毛根18-22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白术15克,黄芪30克,苦参2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蒲公英20克,苍术12克,茯苓15克,白毛根20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荆芥: 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防风:祛风解表,除湿止痛,疏肝解痉,杀虫止痒。治外感风寒,头痛项强,目眩昏涩,风寒湿痹,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中风,麻疹难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

川芎: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 咽炎,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

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白毛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肺热喘急,胃热哕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肿,黄疸。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荆芥8克,防风8克,白术13克,黄芪28克,苦参18克,桂枝8克,川芎8克,蒲公英18克,苍术10克,茯苓13克,白毛根18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荆芥10克,防风10克,白术15克,黄芪30克,苦参2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蒲公英20克,苍术12克,茯苓15克,白毛根20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荆芥12克,防风12克,白术17克,黄芪32克,苦参22克,桂枝12克,川芎12克,蒲公英22克,苍术14克,茯苓17克,白毛根22克。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0576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09 CN 103705765 A (21)申请号 201210376100.5 (22)申请日 2012.10.08 A61K 36/899(2006.01) A61P 17/00(2006.01) (71)申请人 青岛信立德中药技术研究开发有限 公司 地址 266600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龙口中路 8 号 (72)发明人 李顺光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 所 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 : 荆芥 8-12 克, 防风 8-12克, 白术。

2、13-17克, 黄芪28-32克, 苦参18-22 克, 桂枝 8-12 克, 川芎 8-12 克, 蒲公英 18-22 克, 苍术 10-14 克, 茯苓 13-17 克, 白毛根 18-22 克。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05765 A CN 103705765 A 1/1 页 2 1.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 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 : 荆芥 8-12克, 防风8-12克, 白术13-17克, 黄芪28-32克,。

3、 苦参18-22克, 桂枝8-12克, 川芎8-12 克, 蒲公英 18-22 克, 苍术 10-14 克, 茯苓 13-17 克, 白毛根 18-22 克。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 其特征在于它的最佳优选组成 : 荆芥 10 克, 防风 10 克, 白术 15 克, 黄芪 30 克, 苦参 20 克, 桂枝 10 克, 川芎 10 克, 蒲公英 20 克, 苍术 12 克, 茯苓 15 克, 白毛根 20 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05765 A 2 1/2 页 3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范畴, 特别涉及一种。

4、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 背景技术 0002 荨麻疹属于中医 “瘾疹” 范畴, 具有瘙痒性风团时隐时现, 退后不留痕迹的特点。 中 医认为, 肺主皮毛, 皮肤疾病常从肺论治, 加之荨麻疹发病常与外感风邪有关。慢性荨麻疹 会不断发生风团皮损, 持续多个月或数年之久, 病情轻重与发病情况也可因人而异, 有很大 差异。 主要的症状是皮肤剧痒, 出现大小不等、 形态各异的风团。 风团可为圆形、 椭圆、 孤立、 散在或融合成片。风团大时, 可呈苍白, 表面毛孔显著, 似桔皮样。风团此伏彼起, 病重者可 有心慌、 烦躁、 恶心、 呕吐、 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样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腹痛、 腹泻、 甚至窒。

5、息, 慢性荨麻疹病程可达数月, 甚至数年、 数十年不等。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 效果明显的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 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 制成 : 荆芥 8-12 克, 防风 8-12 克, 白术 13-17 克, 黄芪 28-32 克, 苦参 18-22 克, 桂枝 8-12 克, 川芎 8-12 克, 蒲公英 18-22 克, 苍术 10-14 克, 茯苓 13-17 克, 白毛根 18-22 克。 0005 优选的是 : 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 : 荆芥 10 克, 防风 10 。

6、克, 白术 15 克, 黄芪 30 克, 苦参 20 克, 桂枝 10 克, 川芎 10 克, 蒲公英 20 克, 苍术 12 克, 茯苓 15 克, 白毛根 20 克。 0006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 荆芥 : 解表散风, 透疹。用于感冒, 头痛, 麻疹, 风疹, 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 崩漏, 产 后血晕。 0007 防风 : 祛风解表, 除湿止痛, 疏肝解痉, 杀虫止痒。治外感风寒, 头痛项强, 目眩昏 涩, 风寒湿痹, 骨节酸痛, 腹痛泄泻, 肠风下血, 破伤中风, 麻疹难透, 风疹瘙痒, 疮疡初起。 0008 白术 : 健脾益气, 燥湿利水, 止汗, 安胎。 用于脾虚食少,。

7、 腹胀泄泻, 痰饮眩悸, 水肿, 自汗, 胎动不安。 0009 黄芪 : 补气固表, 利尿托毒, 排脓, 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 食少便溏, 中气下陷, 久泻脱肛, 便血崩漏, 表虚自汗, 气虚水肿黄芪圆片, 痈疽难溃, 久溃不敛, 血虚痿黄, 内热消 渴, 慢性肾炎蛋白尿, 糖尿病。 0010 苦参 : 清热燥湿 ; 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 ; 肠风便血 ; 黄疸 ; 小便不利 ; 水肿 ; 带下 ; 阴痒 ; 疥癣 ; 麻风 ; 皮肤瘙痒 ; 湿毒疮疡。 0011 桂枝 : 发汗解肌, 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 肩背肢节酸疼, 胸痹痰饮, 经闭癥瘕。 0012 川芎 : 行气开郁, 法风燥湿。

8、, 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 胁痛腹疼, 寒痹筋挛, 经 闭, 难产, 产后瘀阻块痛, 痈疽疮疡。 用于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 瘕腹痛, 胸胁刺痛, 跌扑肿痛, 头痛, 风湿痹痛。 说 明 书 CN 103705765 A 3 2/2 页 4 0013 蒲公英 : 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治上呼吸道感染, 眼结膜炎, 流行性腮腺炎, 乳痈肿 痛 , 胃炎, 痢疾, 肝炎, 胆襄炎, 急性阑尾炎, 泌尿系感染, 盆腔炎, 痈疖疔疮 , 咽炎 , 急性乳 腺炎, 淋巴腺炎, 瘰疠, 疔毒疮肿, 急性结膜炎, 感冒发热,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支气管炎, 尿 路感染。 0014 苍术 : 燥湿健脾, 。

9、祛风, 散寒, 明目。 治湿盛困脾, 倦怠嗜卧, 脘痞腹胀, 食欲不振, 呕 吐, 泄泻, 痢疾, 疟疾, 痰饮, 水肿, 时气感冒, 风寒湿痹, 足痿, 夜盲。 0015 茯苓 : 渗湿利水, 健脾和胃, 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 水肿胀满, 痰饮咳逆, 呕逆, 恶 阻, 泄泻, 遗精, 淋浊, 惊悸, 健忘等症。 0016 白毛根 : 凉血, 止血, 清热, 利尿。治热病烦渴, 吐血, 衄血, 肺热喘急, 胃热哕逆, 淋 病, 小便不利, 水肿, 黄疸。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实施例 1、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 : 荆芥 8 克, 防风 8 克, 白术 13 克, 黄芪 28 克, 苦。

10、参 18 克, 桂枝 8 克, 川芎 8 克, 蒲公英 18 克, 苍术 10 克, 茯苓 13 克, 白毛根 18 克。 0018 实施例 2、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 : 荆芥 10 克, 防风 10 克, 白术 15 克, 黄芪 30 克, 苦参 20 克, 桂枝 10 克, 川芎 10 克, 蒲公英 20 克, 苍术 12 克, 茯苓 15 克, 白毛根 20 克。 0019 实施例 3、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 : 荆芥 12 克, 防风 12 克, 白术 17 克, 黄芪 32 克, 苦参 22 克, 桂枝 12 克, 川芎 12 克, 蒲公英 22 克, 苍术 14 克, 茯苓 17 克, 白毛根 22 克。 说 明 书 CN 103705765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