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导管标本袋腹腔内置入的外连式组合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163721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40681.2

申请日:

20150929

公开号:

CN105105798B

公开日:

201708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0/04,A61B17/50

主分类号:

A61B10/04,A61B17/50

申请人:

凌安东

发明人:

凌斌,凌安东

地址:

230027 安徽省合肥市通和易居时代8栋1102室

优先权:

CN201510640681A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何梅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质导管标本袋腹腔内置入的外连式组合装置,其特征是设置一传送管具有管状传送鞘,传送鞘的顶端设置为顶部环形封闭圈;操作棒可以插入在顶部环形封闭圈中并与其形成密封;储存管具有管状储存鞘,储存鞘的底端和顶端分别有近端环形封闭圈和远端环形封闭圈;近端环形封闭圈可以套装在传送鞘的顶部环形封闭圈上并与其形成密封;操作棒可以插入在远端环形封闭圈中并与其形成密封;储存管能够沿操作棒的轴向移动并脱离操作棒;侧入口硬质导管标本袋为侧入口并连接弹性扩展环和操作棒。本发明充分利用腹壁穿刺鞘管的内径,有助于附带有多个硬质导管的大容积的标本袋呈线性流畅通过狭窄的腹壁传送鞘管进入腹腔,密封性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硬质导管标本袋腹腔内置入的外连式组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传送管(11)、储存管(12)和侧入口硬质导管标本袋(13);所述传送管(11)具有管状传送鞘(111),在所述传送鞘(111)的顶端设置为顶部环形封闭圈(112);操作棒(135)插入在所述顶部环形封闭圈(112)中,并且在操作棒(135)与顶部环形封闭圈(112)之间形成密封;所述储存管(12)具有管状储存鞘(122),在所述储存鞘(122)的底端设置近端环形封闭圈(121),在储存鞘(122)的顶端设置远端环形封闭圈(123);所述近端环形封闭圈(121)套装在传送鞘的顶部环形封闭圈(112)上,并在近端环形封闭圈(121)与顶部环形封闭圈(112)之间形成密封;操作棒(135)插入在所述远端环形封闭圈(123)中,并且在操作棒(135)与远端环形封闭圈(123)之间形成密封;所述储存管(12)能够沿操作棒(135)的轴向移动并脱离操作棒(135);在所述侧入口硬质导管标本袋(13)的袋体(131)的侧部开口形成侧入口(133),在所述侧入口(133)上设置一圈弹性扩展环(134),所述操作棒(135)与弹性扩展环(134)相连接,所述袋体(131)是能够充气扩充的软质袋体,袋体(131)能够部分容纳在储存鞘(12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导管标本袋腹腔内置入的外连式组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储存鞘(122)呈瓶状,上部为小径瓶颈段,下部为大径瓶体段,所述小径瓶颈段套装在操作棒(135)上,并能够以操作棒(135)为导向沿操作棒轴向移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腔镜术中向腹腔置入带有硬质导管标本袋的辅助器械。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体积大,通过腹壁小切口取出困难,需要粉碎取出,但是粉碎的过程容易导致肿瘤播散转移,因此将肿瘤标本在腹腔内装入预防肿瘤播散转移的硬质导管标本袋,并将硬质导管标本袋充气膨胀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境,从而在腹腔内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内粉碎标本,能够达到预防肿瘤粉碎过程中产生的碎屑播散转移的目的。由于在硬质导管标本袋内的粉碎操作需要保持窥视的距离,以及需要旋切操作的空间,同时为了便于器械进入密闭的硬质导管标本袋进行操作,因此硬质导管标本袋不仅容积大,而且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多个硬质导管,折叠后体积过大,难以全部装入套管内再插入狭窄的腹壁穿刺鞘管内进入腹腔。将带有多个硬质导管的大容积标本袋尽可能排列成线性,即通过增加长度而降低截面积,从而经过狭窄穿刺导管缓慢置入腹腔,操作过程主要依靠腹腔镜监视下夹持标本袋向腹内逐步牵拉的方法,但其操作时间长,易于发生腹腔内气体泄漏,严重影响腹腔内的操作空间和视野,操作过程容易损伤组织器官,因此,带有多个硬质导管的大容积标本袋通过狭窄的腹壁穿刺鞘进入腹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

传统标本袋顶部开口的弹性扩展环形成的圆形平面与操作棒呈平行关系,但是与标本袋的圆筒纵轴呈直角,因此在传送鞘内牵拉标本袋与弹性扩展环、操作棒呈线性状态时,弹性扩展环周边标本袋壁将形成过多的折叠,在腹壁传送鞘有限的空间内阻碍操作棒推进标本袋,对于大容积的标本袋该问题将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硬质导管标本袋腹腔内置入的外连式组合装置,以期能够实现术中自行装卸,减少和防止标本袋置入腹腔操作过程中漏气,尽可能不增大手术切口而充分利用腹壁穿刺鞘管的内径,有助于附带有多个硬质导管的大容积的标本袋呈线性流畅通过狭窄的腹壁传送鞘管进入腹腔。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硬质导管标本袋腹腔内置入的外连式组合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包括传送管、储存管和侧入口硬质导管标本袋;

所述传送管具有管状传送鞘,在所述传送鞘的顶端设置为顶部环形封闭圈;操作棒可以插入在所述顶部环形封闭圈中,并且在操作棒与顶部环形封闭圈之间形成密封;

所述储存管具有管状储存鞘,在所述储存鞘的底端设置近端环形封闭圈,在储存鞘的顶端设置远端环形封闭圈;所述近端环形封闭圈可以套装在传送鞘的顶部环形封闭圈上,并在近端环形封闭圈与顶部环形封闭圈之间形成密封;操作棒可以插入在所述远端环形封闭圈中,并且在操作棒与远端环形封闭圈之间形成密封;所述储存管能够沿操作棒的轴向移动并脱离操作棒;

所述侧入口硬质导管标本袋是在袋体的侧部开口形成侧入口,在所述侧入口上设置一圈设置弹性扩展环,所述操作棒与弹性扩展环相连接,所述袋体是可充气扩充的软质袋体,袋体可部分容纳在储存鞘中。

本发明硬质导管标本袋腹腔内置入的外连式组合装置,其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储存鞘呈瓶状,上部为小径瓶颈段,下部为大径瓶体段,所述小径瓶颈段可以套装在操作棒上,并能够以操作棒为导向沿操作棒轴向移动。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能够实现术中自行装卸,减少和防止标本袋置入腹腔操作过程中漏气,在尽可能不增大手术切口的同时,充分利用腹壁穿刺鞘管的内径,有助于附带有多个硬质导管的大容积的标本袋呈线性流畅通过狭窄的腹壁传送鞘管进入腹腔。

2、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传送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储存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侧入口硬质导管标本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11传送管、12储存管、13侧入口硬质导管标本袋,131袋体、132导管,133侧入口,134弹性扩展环,135操作棒,111传送鞘,112顶部环形封闭圈,121近端环形封闭圈,122储存鞘,123远端环形封闭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硬质导管标本袋腹腔内置入的外连式组合装置包括传送管11、储存管12和侧入口硬质导管标本袋13;

如图1和图4所示,传送管11具有管状传送鞘111,在所述传送鞘111的顶端设置为顶部环形封闭圈112;操作棒135可以插入在所述顶部环形封闭圈112中,并且在操作棒135与顶部环形封闭圈112之间形成密封。

如图2和图4所示,储存管12具有管状储存鞘122,在所述储存鞘122的底端设置近端环形封闭圈121,在储存鞘122的顶端设置远端环形封闭圈123;所述近端环形封闭圈121可以套装在传送鞘的顶部环形封闭圈112上,并在近端环形封闭圈121与顶部环形封闭圈112之间形成密封;操作棒135可以插入在所述远端环形封闭圈123中,并且在操作棒135与远端环形封闭圈123之间形成密封;所述储存管12能够沿操作棒135的轴向移动并脱离操作棒135。

如图3和图4所示,侧入口硬质导管标本袋13是在袋体131的侧部开口形成侧入口133,在所述侧入口133上设置一圈设置弹性扩展环134,所述操作棒135与弹性扩展环134相连接,所述袋体131是可充气扩充的软质袋体,袋体131可部分容纳在储存鞘122中。

本实施中设置储存鞘122呈瓶状,上部为小径瓶颈段,下部为大径瓶体段,所述小径瓶颈段可以套装在操作棒135上,并能够以操作棒135为导向沿操作棒轴向移动。

使用方式:传送管11经过腹壁穿刺孔部分进入腹腔,操作棒135依次穿过储存管12的近端环形封闭圈121和储存鞘122,并在远端环形封闭圈123中伸出,随之将弹性扩张环134和弹性扩张环134相连接的一部分袋体131牵拉置于储存管12的储存鞘122中,储存管12的远端环形封闭圈123与操作棒135形成封闭,防止漏气;随后,将其余部分的袋体131以及设置在袋体131上的导管132排列呈线性,插入传送管11逐步置入腹腔;为防止腹内气体泄漏,向下推移储存管12上的近端环形封闭圈121,使近端环形封闭圈121与传送管11上的顶部环形封闭圈112形成封闭;这其中,硬质导管标本袋13的导管132、弹性扩展环134以及操作棒135均呈线性处在外部密闭连接的传送鞘111和储存鞘122内,在腹腔内牵拉袋体131,或是体外推进操作棒135,将硬质导管标本袋13的袋体131、导管132、弹性扩展环134和一部分操作棒135逐步置入腹腔。再以操作棒135为轴心,向外移动并脱离储存管12,在传送管11的顶部环形封闭圈112与操作棒135之间形成密封,有效防止漏气。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硬质导管标本袋腹腔内置入的外连式组合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硬质导管标本袋腹腔内置入的外连式组合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硬质导管标本袋腹腔内置入的外连式组合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硬质导管标本袋腹腔内置入的外连式组合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硬质导管标本袋腹腔内置入的外连式组合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640681.2 (22)申请日 2015.09.29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10579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12.02 (73)专利权人 凌安东 地址 230027 安徽省合肥市通和易居时代8 栋1102室 (72)发明人 凌斌 凌安东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 限责任公司 34101 代理人 何梅生 (51)Int.Cl. A61B 10/04(2006.01) A61B 17/50(2006.。

2、01) (56)对比文件 WO 2015073147 A1,2015.05.21,全文. CN 204246166 U,2015.04.08,全文. 审查员 王婷婷 (54)发明名称 硬质导管标本袋腹腔内置入的外连式组合 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质导管标本袋腹腔内 置入的外连式组合装置, 其特征是设置一传送管 具有管状传送鞘, 传送鞘的顶端设置为顶部环形 封闭圈; 操作棒可以插入在顶部环形封闭圈中并 与其形成密封; 储存管具有管状储存鞘, 储存鞘 的底端和顶端分别有近端环形封闭圈和远端环 形封闭圈; 近端环形封闭圈可以套装在传送鞘的 顶部环形封闭圈上并与其形成密封; 操作棒可以 。

3、插入在远端环形封闭圈中并与其形成密封; 储存 管能够沿操作棒的轴向移动并脱离操作棒; 侧入 口硬质导管标本袋为侧入口并连接弹性扩展环 和操作棒。 本发明充分利用腹壁穿刺鞘管的内 径, 有助于附带有多个硬质导管的大容积的标本 袋呈线性流畅通过狭窄的腹壁传送鞘管进入腹 腔, 密封性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05105798 B 2017.08.11 CN 105105798 B 1.一种硬质导管标本袋腹腔内置入的外连式组合装置, 其特征是: 包括传送管(11)、 储 存管(12)和侧入口硬质导管标本袋(13); 所述传送管(11)具有管状传送鞘(111), 在所述传送鞘(。

4、111)的顶端设置为顶部环形封 闭圈(112); 操作棒(135)插入在所述顶部环形封闭圈(112)中, 并且在操作棒(135)与顶部 环形封闭圈(112)之间形成密封; 所述储存管(12)具有管状储存鞘(122), 在所述储存鞘(122)的底端设置近端环形封闭 圈(121), 在储存鞘(122)的顶端设置远端环形封闭圈(123); 所述近端环形封闭圈(121)套 装在传送鞘的顶部环形封闭圈(112)上, 并在近端环形封闭圈(121)与顶部环形封闭圈 (112)之间形成密封; 操作棒(135)插入在所述远端环形封闭圈(123)中, 并且在操作棒 (135)与远端环形封闭圈(123)之间形成密封。

5、; 所述储存管(12)能够沿操作棒(135)的轴向 移动并脱离操作棒(135); 在所述侧入口硬质导管标本袋(13)的袋体(131)的侧部开口形成侧入口(133), 在所述 侧入口(133)上设置一圈弹性扩展环(134), 所述操作棒(135)与弹性扩展环(134)相连接, 所述袋体(131)是能够充气扩充的软质袋体, 袋体(131)能够部分容纳在储存鞘(12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导管标本袋腹腔内置入的外连式组合装置, 其特征是: 所 述储存鞘(122)呈瓶状, 上部为小径瓶颈段, 下部为大径瓶体段, 所述小径瓶颈段套装在操 作棒(135)上, 并能够以操作棒(135)为导向沿。

6、操作棒轴向移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105798 B 2 硬质导管标本袋腹腔内置入的外连式组合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腔镜术中向腹腔置入带有硬质导 管标本袋的辅助器械。 背景技术 0002 腹腔镜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体积大, 通过腹壁小切口取出困难, 需要粉碎取出, 但 是粉碎的过程容易导致肿瘤播散转移, 因此将肿瘤标本在腹腔内装入预防肿瘤播散转移的 硬质导管标本袋, 并将硬质导管标本袋充气膨胀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境, 从而在腹腔内形成 一个密闭的空间内粉碎标本, 能够达到预防肿瘤粉碎过程中产生的碎屑播散转移的目的。 由于在。

7、硬质导管标本袋内的粉碎操作需要保持窥视的距离, 以及需要旋切操作的空间, 同 时为了便于器械进入密闭的硬质导管标本袋进行操作, 因此硬质导管标本袋不仅容积大, 而且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多个硬质导管, 折叠后体积过大, 难以全部装入套管内再插入狭窄 的腹壁穿刺鞘管内进入腹腔。 将带有多个硬质导管的大容积标本袋尽可能排列成线性, 即 通过增加长度而降低截面积, 从而经过狭窄穿刺导管缓慢置入腹腔, 操作过程主要依靠腹 腔镜监视下夹持标本袋向腹内逐步牵拉的方法, 但其操作时间长, 易于发生腹腔内气体泄 漏, 严重影响腹腔内的操作空间和视野, 操作过程容易损伤组织器官, 因此, 带有多个硬质 导管的大容积标。

8、本袋通过狭窄的腹壁穿刺鞘进入腹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 0003 传统标本袋顶部开口的弹性扩展环形成的圆形平面与操作棒呈平行关系, 但是与 标本袋的圆筒纵轴呈直角, 因此在传送鞘内牵拉标本袋与弹性扩展环、 操作棒呈线性状态 时, 弹性扩展环周边标本袋壁将形成过多的折叠, 在腹壁传送鞘有限的空间内阻碍操作棒 推进标本袋, 对于大容积的标本袋该问题将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硬质导管标本袋腹腔内置入的外连式组合装置, 以期能 够实现术中自行装卸, 减少和防止标本袋置入腹腔操作过程中漏气, 尽可能不增大手术切 口而充分利用腹壁穿刺鞘管的内径, 有助于附带有多个硬质导管的大。

9、容积的标本袋呈线性 流畅通过狭窄的腹壁传送鞘管进入腹腔。 0005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本发明硬质导管标本袋腹腔内置入的外连式组合装置, 其结构特点是: 包括传送 管、 储存管和侧入口硬质导管标本袋; 0007 所述传送管具有管状传送鞘, 在所述传送鞘的顶端设置为顶部环形封闭圈; 操作 棒可以插入在所述顶部环形封闭圈中, 并且在操作棒与顶部环形封闭圈之间形成密封; 0008 所述储存管具有管状储存鞘, 在所述储存鞘的底端设置近端环形封闭圈, 在储存 鞘的顶端设置远端环形封闭圈; 所述近端环形封闭圈可以套装在传送鞘的顶部环形封闭圈 上, 并在近端环形封闭圈与顶部环形。

10、封闭圈之间形成密封; 操作棒可以插入在所述远端环 形封闭圈中, 并且在操作棒与远端环形封闭圈之间形成密封; 所述储存管能够沿操作棒的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5105798 B 3 轴向移动并脱离操作棒; 0009 所述侧入口硬质导管标本袋是在袋体的侧部开口形成侧入口, 在所述侧入口上设 置一圈设置弹性扩展环, 所述操作棒与弹性扩展环相连接, 所述袋体是可充气扩充的软质 袋体, 袋体可部分容纳在储存鞘中。 0010 本发明硬质导管标本袋腹腔内置入的外连式组合装置, 其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 储存鞘呈瓶状, 上部为小径瓶颈段, 下部为大径瓶体段, 所述小径瓶颈段可以套装在操作棒 上。

11、, 并能够以操作棒为导向沿操作棒轴向移动。 0011 与已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2 1、 本发明能够实现术中自行装卸, 减少和防止标本袋置入腹腔操作过程中漏气, 在尽可能不增大手术切口的同时, 充分利用腹壁穿刺鞘管的内径, 有助于附带有多个硬质 导管的大容积的标本袋呈线性流畅通过狭窄的腹壁传送鞘管进入腹腔。 0013 2、 本发明结构简单, 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中传送管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发明中储存管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发明中侧入口硬质导管标本袋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8 图中标号: 11。

12、传送管、 12储存管、 13侧入口硬质导管标本袋, 131袋体、 132导管, 133 侧入口, 134弹性扩展环, 135操作棒, 111传送鞘, 112顶部环形封闭圈, 121近端环形封闭圈, 122储存鞘, 123远端环形封闭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参见图1、 图2、 图3和图4, 本实施例中硬质导管标本袋腹腔内置入的外连式组合装 置包括传送管11、 储存管12和侧入口硬质导管标本袋13; 0020 如图1和图4所示, 传送管11具有管状传送鞘111, 在所述传送鞘111的顶端设置为 顶部环形封闭圈112; 操作棒135可以插入在所述顶部环形封闭圈112中, 并且在操作棒135 与。

13、顶部环形封闭圈112之间形成密封。 0021 如图2和图4所示, 储存管12具有管状储存鞘122, 在所述储存鞘122的底端设置近 端环形封闭圈121, 在储存鞘122的顶端设置远端环形封闭圈123; 所述近端环形封闭圈121 可以套装在传送鞘的顶部环形封闭圈112上, 并在近端环形封闭圈121与顶部环形封闭圈 112之间形成密封; 操作棒135可以插入在所述远端环形封闭圈123中, 并且在操作棒135与 远端环形封闭圈123之间形成密封; 所述储存管12能够沿操作棒135的轴向移动并脱离操作 棒135。 0022 如图3和图4所示, 侧入口硬质导管标本袋13是在袋体131的侧部开口形成侧入口。

14、 133, 在所述侧入口133上设置一圈设置弹性扩展环134, 所述操作棒135与弹性扩展环134相 连接, 所述袋体131是可充气扩充的软质袋体, 袋体131可部分容纳在储存鞘122中。 0023 本实施中设置储存鞘122呈瓶状, 上部为小径瓶颈段, 下部为大径瓶体段, 所述小 径瓶颈段可以套装在操作棒135上, 并能够以操作棒135为导向沿操作棒轴向移动。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5105798 B 4 0024 使用方式: 传送管11经过腹壁穿刺孔部分进入腹腔, 操作棒135依次穿过储存管12 的近端环形封闭圈121和储存鞘122, 并在远端环形封闭圈123中伸出, 随之将。

15、弹性扩张环 134和弹性扩张环134相连接的一部分袋体131牵拉置于储存管12的储存鞘122中, 储存管12 的远端环形封闭圈123与操作棒135形成封闭, 防止漏气; 随后, 将其余部分的袋体131以及 设置在袋体131上的导管132排列呈线性, 插入传送管11逐步置入腹腔; 为防止腹内气体泄 漏, 向下推移储存管12上的近端环形封闭圈121, 使近端环形封闭圈121与传送管11上的顶 部环形封闭圈112形成封闭; 这其中, 硬质导管标本袋13的导管132、 弹性扩展环134以及操 作棒135均呈线性处在外部密闭连接的传送鞘111和储存鞘122内, 在腹腔内牵拉袋体131, 或是体外推进操作。

16、棒135, 将硬质导管标本袋13的袋体131、 导管132、 弹性扩展环134和一部 分操作棒135逐步置入腹腔。 再以操作棒135为轴心, 向外移动并脱离储存管12, 在传送管11 的顶部环形封闭圈112与操作棒135之间形成密封, 有效防止漏气。 0025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 进行限定, 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 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 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 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5105798 B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105105798 B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105105798 B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