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肠炎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163107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110960.3

申请日:

20070612

公开号:

CN101108219A

公开日:

200801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74,A61K9/48,A61K9/20,A61P1/04,A61P29/00

主分类号:

A61K36/74,A61K9/48,A61K9/20,A61P1/04,A61P29/00

申请人:

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发红,黄鹏,王伟,孙街珍,吴福莲,胡生亮

地址:

305000江西省鹰潭市建设路21号

优先权:

CN200710110960A

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刘凌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肠炎宁中药的制备方法,该中药由地锦草、黄毛耳草、樟树根、香薷、枫树叶、樟脑(樟脑油)为原料制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取部分地锦草、香薷进行超微粉碎,备用;剩余香薷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出香薷挥发油,分离出香薷挥发油和水蒸馏液,备用;剩余地锦草、黄毛耳草、樟树根、枫树叶混合水提,水提液和香薷水蒸馏液混合,浓缩至在80℃时测相对密度1.05-1.35,与超微粉碎后的药粉混合,制粒,干燥,加入樟脑(樟脑油)和香薷挥发油,灌装制成胶囊,或压制成片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肠炎宁中药的制备方法,成分包括:地锦草  500-1300份、黄毛耳草650-1700份、樟树根500-1300份、香薷250-640份、枫树叶250-640份,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制备:A、取地锦草50-300份,香薷50-300份,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以0.1-10μm粒径的微米级和粒径小于0.1μm的纳米级颗粒为主的混合粉料,并按至少95%的得粉率留取备用;B、另取上述剩余香薷,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出香薷挥发油,分离出挥发油和水蒸馏液,备用;C、另取上述剩余地锦草、黄毛耳草、樟树根、枫树叶,加8-12倍量的水提取2-3次,每次1-3小时,滤过,滤液和步骤B所得的香薷水蒸馏液混合,减压浓缩至在80℃时测相对密度1.05-1.35,放冷,备用;D、将步骤A粉料、加入到步骤C的清膏中,加入适量辅料,制粒,干燥,颗粒中加入樟脑或樟脑油乙醇液和步骤B所得的香薷挥发油,将颗粒灌装制成胶囊,或压制成片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肠炎宁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香薷、地锦草混合粉料是以粒径10μm-150μm为主的细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肠炎宁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香薷、地锦草混合粉料是以粒径0.1~10μm为主的细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肠炎宁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香薷、地锦草混合粉料是以粒径小于0.1μm为主的纳米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肠炎宁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香薷、地锦草混合粉料是由细粉、微米粉、亚微米粉、纳米粉四种粉粒中的至少两种粉粒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肠炎宁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香薷挥发油,取香薷药材,加6-15倍量的水,蒸馏1-2次,每次2-5小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肠炎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地锦草为大戟科植物地锦或斑地锦的全草,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菌痢、 肠炎、病毒性肝炎、咳血、尿血、便血等,在本制剂中为君药,主治肠炎、 痢疾。药理作用显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宁氏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 作用。主要化学成分为鞣质、没食子酸甲酯、没石子酸、槲皮苷及槲素、 肌醇等。

香薷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 香豆素类、木脂素类、萜类、脂肪酸类、挥发油类共5大类,香薷挥发油具 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抗炎作用,对引起急性胃肠炎和细菌性痢疾的沙门氏 杆菌、志贺氏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都有较强的体外 抗菌活性,尤其对引起痢疾的3类群志贺氏杆菌的杀灭作用十分明显。(《上 海中医药杂志》,第39卷第5期)

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18336.6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药物组合 物是本专利申请人申请的一种专利,涉及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药物组合 物及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在上述已经公开的生产方法中,其保护的制备方 法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将部分香薷和地锦草两味中药材分别 进行普通粉碎,过80-120目筛,地锦草粉用文火炒至淡棕色至棕褐色,与 香薷粉混匀;其二是采用混合水提的的方法,将剩余的香薷和地锦草以及 黄毛耳草、樟树根、枫树叶用水煎煮2-3次,每次1-3小时。

随着对中药制剂学和中药材药理作用研究的深入发展,如何结合先进 的制药技术,更大程度的提取出药材的药效成分,已经成为了药品生产厂 家及科研人员的一个主攻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前人对肠炎宁组合物工艺研究的基础上,在不改变 其基本组合配方的前提下,提出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能治疗胃肠道疾病 的药物制备方法,巩固药物疗效。本发明的核心在于将传统肠炎宁中药的 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围绕着两个主要的抗菌药材香薷和地锦草的提取工艺 进行发明创造,提高药物疗效。优化后的工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将香薷和地锦草的普通粉碎改为超微粉碎;第二:是对原工艺中采用水煎 煮提取的香薷进行工艺优化,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香薷挥发油,将香薷的 主要药效成分香薷挥发油提取出来,在制粒高温干燥后加入到颗粒中,同 时保留水蒸馏液中的有效成分。

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这样实现

一种肠炎宁中药的制备方法,原料包括:地锦草500-1300份、黄毛 耳草650-1700份、樟树根500-1300份、香薷250-640份、枫树叶 250-640份,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制备:

A、取地锦草50-300份,香薷50-300份,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以 0.1-10μm粒径的微米级和粒径小于0.1μm的纳米级颗粒为主的香薷、地 锦草混合粉料,并按至少95%的得粉率留取备用;

B、另取上述剩余香薷,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出香薷挥发油,分离出挥 发油和水蒸馏液,备用;

C、另取上述剩余地锦草、黄毛耳草、樟树根、枫树叶,加8-12倍量 的水提取2-3次,每次1-3小时,滤过,滤液和步骤B所得的香薷水蒸 馏液混合,减压浓缩至在80℃时测相对密度1.05-1.35,放冷,备用;

D、将步骤A粉料、加入到步骤C的清膏中,加入适量辅料,制粒,干 燥,颗粒中加入樟脑或樟脑油乙醇液和步骤B所得的香薷挥发油,将颗粒 灌装制成胶囊,或压制成片剂。

所述的香薷、地锦草混合粉料是以粒径10μm-150μm为主的细粉。

所述的香薷、地锦草混合粉料是以粒径0.1~10μm为主的细粉。

所述的香薷、地锦草混合粉料是以粒径小于0.1μm为主的纳米粉。

所述的香薷、地锦草混合粉料是由细粉、微米粉、亚微米粉、纳米粉 四种粉粒中的至少两种粉粒组成。

所述的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出香薷挥发油是取香薷药材,加6-15倍 量的水,蒸馏1-2次,每次2-5小时。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肠炎宁中药的制备方法。主要体现在两 个方面。

第一:将香薷和地锦草的普通粉碎改为超微粉碎,超微粉碎既提高药 粉收得率,又有利于有效成分溶出,从而有利于人体吸收,提高生物利用 度和临床疗效,可达到减少生粉入药量或在不减少生粉入药量的情况下可 减少服用剂量。

采用了超微粉碎技术,使植物细胞破壁,动物细胞破核,其粉粒径在 0.1μm至150μm之间,平均粒径在5μm-10μm之间,大大小于传统粉碎 粒径的150μm-200μm。超微粉碎的粉粒达到了微米、亚微米级甚至纳米 级,当中心粒径达到5μm-10μm时,95%的药材细胞破壁和动物细胞破 核,当粒径小于100μm时出现纳米化新的药效学特性。通过超微粉碎的应 用,既可提高药材利用率,有利于有效活性成分的溶出,提高药物生物利 用度,从而达到减少用药量,节省中药资源,与传统的粉碎工艺相比,超 微粉碎可采用低温甚至-50℃的超低温粉碎措施,提高了动物药材中蛋白质 类热敏性有效成分的稳定性,确保临床疗效。同时超微粉碎由于粉粒径小, 粒度分布范围小、粒度更均匀,使制剂质量提高,溶出迅速,起效快,临 床疗效稳定。

第二:是对原工艺中采用水煎煮提取的香薷进行工艺优化,用水蒸汽 蒸馏法提取香薷挥发油,保留香薷水蒸馏液中的水溶性成分的同时,将香 薷的主要药效成分香薷挥发油提炼出来,在高温干燥后加入到制粒后的颗 粒中,避免了生产过程中的高温干燥给香薷挥发油带来的影响,保护了香 薷挥发油的有效活性成分,既可提高药材利用率,巩固药物疗效。

虽然目前对于药效物质基础与质量控制环节薄弱,但是挥发油药理成 分及药效确切,对于胃肠道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化学成分的研究也 仅限于挥发油成分,而水溶性成分主要药理作用研究较少,药效物质基本 不甚明了。传统的肠炎宁片的工艺采用水煎煮提取,因而产品中以水溶性 成分为主,其中几乎不含挥发油,正是是这种背景下,目前我公司提出了 一种优化的肠炎宁中药的制备方法,将香薷中的挥发油提取出来,在制粒 高温干燥后加入,提高香薷有效成分的含量。

实施例1:

地锦草950g    黄毛耳草1300g    樟树根950g

香薷500g      枫树叶510g       樟脑2.5g

取地锦草、香薷各200g,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以0.1-10μm粒径的 微米级和粒径小于0.1μm的纳米级颗粒为主的香薷、地锦草混合粉料,并 按至少95%的得粉率留取备用;另取上述剩余香薷,加入10倍量水,浸润 40分钟,用水蒸汽4小时,收集蒸馏液,分离出挥发油和水蒸馏液,备用; 另取上述剩余黄毛耳草、樟树根、枫树叶,加8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2 小时,滤过,滤液和香薷水蒸馏液混合,减压浓缩至在80℃时测相对密度 1.15,放冷,清膏备用;将上述所得香薷、地锦草混合粉料加入到备用的 清膏的中,加入淀粉辅料,制粒,干燥,加入樟脑的乙醇液和香薷挥发油, 灌装制成胶囊,或压制成片剂。

实施例2:

地锦草1000g   黄毛耳草1400g   樟树根1000g

香薷600g      枫树叶500g      樟脑油3ml

取地锦草、香薷各100g,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以0.1-10μm粒径的 微米级和粒径小于0.1μm的纳米级颗粒为主的香薷、地锦草混合粉料,并 按至少95%的得粉率留取备用;另取上述剩余香薷,加入10倍量水,浸润 30分钟,用水蒸汽蒸馏4小时,收集蒸馏液,分离出香薷挥发油和水蒸馏 液,备用;另取上述剩余黄毛耳草、樟树根、枫树叶,加12倍量的水提取 1次,提取3小时,滤过,滤液和香薷水蒸馏液混合,减压浓缩至在80℃ 时测相对密度1.2,放冷,清膏备用;将上述所得香薷、地锦草混合粉料加 入到备用的清膏的中,加入淀粉辅料,制粒,干燥,加入樟脑油的乙醇液 和香薷挥发油,灌装制成胶囊,或压制成片剂。

一种治疗胃肠炎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胃肠炎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胃肠炎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胃肠炎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胃肠炎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肠炎宁中药的制备方法,该中药由地锦草、黄毛耳草、樟树根、香薷、枫树叶、樟脑(樟脑油)为原料制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取部分地锦草、香薷进行超微粉碎,备用;剩余香薷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出香薷挥发油,分离出香薷挥发油和水蒸馏液,备用;剩余地锦草、黄毛耳草、樟树根、枫树叶混合水提,水提液和香薷水蒸馏液混合,浓缩至在80时测相对密度1.051.35,与超微粉碎后的药粉混合,制粒,干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