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161703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9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076744.X

申请日:

20180126

公开号:

CN108042198A

公开日:

201805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88

主分类号:

A61B17/88

申请人:

孙钢,刘训伟,李敏,山东上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钢,王倩,郝润松,刘训伟,李敏,王志国,李尊勇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师范路25号

优先权:

CN201810076744A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纪艳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其包括搅拌灌注筒,内部为空腔,前端为第一开口,后端为通过空腔与第一开口导通的第二开口,且搅拌灌注筒后端可拆卸负压吸引底座,负压吸引底座内为气腔,负压吸引底座上设有与气腔连通的气孔,气孔上设有可拆卸负压吸引封堵器;推排料机构,包括推排杆、推排手柄和带密封圈的活塞;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搅拌手柄和搅拌器,搅拌器位于搅拌灌注筒的内部且位于活塞的容纳部,搅拌杆的一端穿入第二开口且延伸进入搅拌灌注筒的内部,并与搅拌器可拆卸地连接,搅拌杆的另一端与搅拌把手连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灌注筒,内部为空腔,前端为第一开口,在骨水泥搅拌时第一开口为可拆卸封堵器封堵,骨水泥灌注时通过连接管与穿刺套管连接,后端为通过空腔与第一开口导通的第二开口,且灌注管后端可拆卸负压吸引底座,负压吸引底座内为气腔,负压吸引底座上设有与气腔连通的气孔,气孔上设有可拆卸负压吸引封堵器;推排料机构,包括推排杆、推排手柄和带密封圈的活塞,活塞位于搅拌灌注筒的内部且沿灌注管内壁移动,活塞的前端为容纳部,活塞的后端为安装部,推排杆的一端穿入第二开口且延伸进入搅拌灌注筒的内部,并与活塞的安装部进行连接,推排杆的另一端与推排手柄连接;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搅拌手柄和搅拌器,搅拌器位于搅拌灌注筒的内部且位于活塞的容纳部,搅拌杆的一端穿入第二开口且延伸进入搅拌灌注筒的内部,并与搅拌器可拆卸地连接,搅拌杆的另一端与搅拌把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灌注筒后端设有基座,基座一端为圆柱体,另一端为圆台结构,基座内部包括与搅拌灌注筒后端配合的第一螺纹连接孔和与负压吸引底座配合的第二螺纹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负压吸引底座具有与基座的圆台结构配合的凹陷和与基座第二螺纹连接孔配合的设有外螺纹的连接凸块,连接凸块通过螺纹与第二螺纹连接孔连接,负压吸引底座与基座之间通过斜面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为圆柱结构,外表面设有密封圈安装槽,活塞内部依次为容纳部和安装部,容纳部为与搅拌器配合的圆台结构,安装部为与推排杆配合的阶梯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器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为与搅拌灌注筒空腔配合的圆柱结构,第二部为具有螺纹孔的锥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杆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水平部、竖直部和第二水平部,第一水平部设有与搅拌器连接的螺纹结构,第二水平部连接搅拌手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 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1987年法国Galibert等首次报道经皮穿刺注射骨水泥治疗颈椎血管瘤获得成功后,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以其疗效肯定、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已成为临床上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手段。1995年Cotton等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基础上将技术进行延伸,利用经皮骨成形术治疗髋臼转移瘤并获得良好的效果,由此并逐渐应用到长骨及不规则骨,至此,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肿瘤、骨缺损甚至股骨头缺血坏死都可通过灌注骨水泥达到加固骨骼、缓解疼痛、恢复功能的效果。

目前临床引用的骨水泥主要为聚丙烯酸甲酯骨水泥,聚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单体是无色且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具有挥发性和细胞毒性,Azhar DA等(《DENTAL MATERIALS JOURNAL》,2013年第3期)证实单体吸入可导致呼吸道黏膜损伤、肺组织坏死、口腔炎症、末端神经感觉异常及肝毒性等。通常手术时骨水泥搅拌多在暴露状态下进行,即将聚丙烯酸甲酯粉末置一广口容器内,再将单体倒入后进行搅拌调和。在骨水泥搅拌时,增加了单体挥发,而手术室的密闭环境,使挥发入空气的单体难以排出,最后多为医患所吸收。

同时,骨水泥在搅拌过程中,易混入气体,在稀粥器和浆糊期时的骨水泥中形成小的气泡,且难以溢出。带有气泡的骨水泥灌注到骨组织内,气泡可阻碍骨水泥与骨组织接触,使骨水泥与周围骨组织形成间隙,导致结合力下降,骨组织对骨水泥的把持力减弱,出现再骨折。

国内外均有聚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生产厂家,不同厂家的骨水泥的凝固时间不一,造成操作者在骨水泥搅拌、盛装及注射的时机上难以熟练把握,导致骨水泥灌注到骨组织的数量、分布达不到预想状态,影响到手术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包括

搅拌灌注筒,内部为空腔,前端为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为可拆卸封堵器封堵,后端为通过空腔与第一开口导通的第二开口,且搅拌灌注筒后端可拆卸负压吸引底座,负压吸引底座内为气腔,底座上设有与气腔连通的气孔,气孔上设有可拆卸负压吸引封堵器;

推排料机构,包括推排杆、推排手柄和带密封圈的活塞,活塞位于搅拌灌注筒的内部且沿筒体内壁移动,活塞的前端为容纳部,活塞的后端为安装部,推排杆的一端穿入第二开口且延伸进入搅拌灌注筒的内部,并与活塞的安装部进行连接,推排杆的另一端与推排手柄连接;

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搅拌手柄和搅拌器,搅拌器位于搅拌灌注筒的内部且位于活塞的容纳部,搅拌杆的一端穿入第二开口且延伸进入搅拌灌注筒的内部,并与搅拌灌注筒可拆卸地连接,搅拌杆的另一端与搅拌把手连接。

上述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优选方案,搅拌灌注筒后端设有基座,基座一端为圆柱体,另一端为圆台结构,基座内部包括与搅拌灌注筒后端配合的第一螺纹连接孔和与负压吸引底座配合第二螺纹连接孔。

上述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优选方案,负压吸引底座具有与基座的圆台结构配合的凹陷和与基座第二螺纹连接孔配合的设有外螺纹的连接凸块,连接凸块通过螺纹与第二螺纹连接孔连接,负压吸引底座与基座之间通过斜面配合。

上述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优选方案,活塞为圆柱结构,外表面设有密封圈安装槽,活塞内部依次为容纳部和安装部,容纳部为与搅拌灌注筒配合的圆台结构,安装部为与推排杆配合的阶梯孔。

上述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优选方案,搅拌器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为与搅拌灌注筒空腔配合的圆柱结构,第二部为具有螺纹孔的锥形结构。

上述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优选方案,搅拌杆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水平部、竖直部和第二水平部,第一水平部设有与搅拌器连接的螺纹结构,第二水平部连接搅拌手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可以在负压下进行搅拌,防止单体挥发对医患的呼吸道黏膜等组织器官的损伤,避免搅拌过程中骨水泥内气泡的产生,同时利于操作者充分把握骨水泥灌注时机,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负压吸引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活塞结构示意图;

图5为搅拌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推排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封堵器;2、搅拌灌注筒;3、基座;4、负压吸引底座;5、负压吸引封堵器;6、搅拌杆;7、密封圈;8、活塞;9、搅拌器;10、推排杆; 21、空腔; 31、第一螺纹连接孔;32、第二螺纹连接孔;33、圆柱体;34、圆台结构;41、凹槽;42、气孔,43、气腔;81、密封圈安装槽;82、容纳部;83、安装部;91、第一部;92、第二部;93、螺纹孔;101、推排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包括搅拌灌注筒2、推排料机构和搅拌机构。

搅拌灌注筒2内部为空腔21,前端为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可拆卸地连接封堵器1,后端为通过空腔21与第一开口导通的第二开口,搅拌灌注筒2后端可拆卸负压吸引底座4,负压吸引底座4内为气腔43,负压吸引底座4上设有与气腔43连通的气孔42,气孔42上可拆卸连接负压吸引封堵器5。为了实现搅拌灌注筒2后端可拆卸负压吸引底座4,搅拌灌注筒2后端设有基座3,基座3一端为圆柱体33,另一端为圆台结构34,基座3内部包括与搅拌灌注筒2后端配合的第一螺纹连接孔31和与负压吸引底座4配合第二螺纹连接孔32;负压吸引底座4具有与基座3的圆台结构配合的凹槽41和与基座3第二螺纹连接孔配合的设有外螺纹的连接凸块44,连接凸块44通过螺纹与第二螺纹连接孔32连接,负压吸引底座4与基座3之间通过斜面配合。

推排料机构,包括推排杆10、推排手柄和带密封圈7的活塞8,活塞8位于搅拌灌注筒2的内部且沿搅拌灌注筒2内壁移动,活塞8的前端为容纳部,活塞8的后端为安装部83,推排杆10的一端穿入第二开口且延伸进入搅拌灌注筒2的内部,并与活塞8的安装部83进行连接,推排杆10的另一端与推排手柄连接;活塞8为圆柱结构,外表面设有密封圈安装槽81,活塞8内部依次为容纳部82和安装部83,容纳部为与搅拌器9配合的圆台结构,安装部为与推排杆10配合的阶梯孔。

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6、搅拌手柄和搅拌器9,搅拌器9位于搅拌灌注筒2的内部且位于活塞8的容纳部,搅拌杆6的一端穿入第二开口且延伸进入灌注管2的内部,并与搅拌器9可拆卸地连接,搅拌杆6的另一端与搅拌把手连接。搅拌器9包括第一部91和第二部92,第一部91为与搅拌灌注筒2空腔配合的圆柱结构,第二部92为具有螺纹孔93的锥形结构。搅拌杆6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水平部、竖直部和第二水平部,第一水平部设有与搅拌器9连接的螺纹结构,第二水平部连接搅拌手柄。

使用时,将封堵器1固定在搅拌灌注筒2的第一开口处,基座3、活塞8、搅拌器9、负压吸引底座4、搅拌杆6逐一连接固定,负压吸引底座4的气孔42接负压吸引装置。将骨水泥粉末植入搅拌灌注筒2内后,倒入骨水泥单体,将基座2旋转固定在搅拌灌注筒2上,打开负压吸引装置后,前推并旋转搅拌器,搅拌骨水泥。搅拌灌注筒2筒体的透明材质可清楚观察到骨水泥搅拌情况。待骨水泥搅拌均匀后,后撤搅拌器机构,使搅拌器9固定在活塞头5上,逆时针旋转撤除搅拌杆6,关闭负压吸引装置,去除负压吸引底座4。将推排杆10固定在基座3上,反转搅拌灌注筒2,使第一开口方向朝上,去除封堵器1,连接连接管,旋转推排手柄101,使骨水泥自连接管头端排出,去除骨水泥头端,观察骨水泥状态,待骨水泥至合适状态后连接灌注套管,在影像监视下灌注骨水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076744.X (22)申请日 2018.01.26 (71)申请人 孙钢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师范路 25号 申请人 刘训伟 李敏 山东上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孙钢 王倩 郝润松 刘训伟 李敏 王志国 李尊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纪艳艳 (51)Int.Cl. A61B 17/88(2006.01) (54)发明名称 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 搅拌灌注装置 (57)摘要 本发。

2、明提供了一种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 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 其包括搅拌灌 注筒, 内部为空腔, 前端为第一开口, 后端为通过 空腔与第一开口导通的第二开口, 且搅拌灌注筒 后端可拆卸负压吸引底座, 负压吸引底座内为气 腔, 负压吸引底座上设有与气腔连通的气孔, 气 孔上设有可拆卸负压吸引封堵器; 推排料机构, 包括推排杆、 推排手柄和带密封圈的活塞; 搅拌 机构, 包括搅拌杆、 搅拌手柄和搅拌器, 搅拌器位 于搅拌灌注筒的内部且位于活塞的容纳部, 搅拌 杆的一端穿入第二开口且延伸进入搅拌灌注筒 的内部, 并与搅拌器可拆卸地连接, 搅拌杆的另 一端与搅拌把手连接。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

3、页 附图4页 CN 108042198 A 2018.05.18 CN 108042198 A 1.一种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搅拌灌注筒, 内部为空腔, 前端为第一开口, 在骨水泥搅拌时第一开口为可拆卸封堵器 封堵, 骨水泥灌注时通过连接管与穿刺套管连接, 后端为通过空腔与第一开口导通的第二 开口, 且灌注管后端可拆卸负压吸引底座, 负压吸引底座内为气腔, 负压吸引底座上设有与 气腔连通的气孔, 气孔上设有可拆卸负压吸引封堵器; 推排料机构, 包括推排杆、 推排手柄和带密封圈的活塞, 活塞位于搅拌灌注筒的内部且 沿灌注管内壁移动, 活塞的前端为。

4、容纳部, 活塞的后端为安装部, 推排杆的一端穿入第二开 口且延伸进入搅拌灌注筒的内部, 并与活塞的安装部进行连接, 推排杆的另一端与推排手 柄连接; 搅拌机构, 包括搅拌杆、 搅拌手柄和搅拌器, 搅拌器位于搅拌灌注筒的内部且位于活塞 的容纳部, 搅拌杆的一端穿入第二开口且延伸进入搅拌灌注筒的内部, 并与搅拌器可拆卸 地连接, 搅拌杆的另一端与搅拌把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搅拌灌注筒后端设有基座, 基座一端为圆柱体, 另一端为圆台结构, 基座内部包括 与搅拌灌注筒后端配合的第一螺纹连接孔和与负压吸引底座配合的第二螺纹连接。

5、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 其特 征在于: 负压吸引底座具有与基座的圆台结构配合的凹陷和与基座第二螺纹连接孔配合的 设有外螺纹的连接凸块, 连接凸块通过螺纹与第二螺纹连接孔连接, 负压吸引底座与基座 之间通过斜面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活塞为圆柱结构, 外表面设有密封圈安装槽, 活塞内部依次为容纳部和安装部, 容 纳部为与搅拌器配合的圆台结构, 安装部为与推排杆配合的阶梯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搅拌。

6、器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 第一部为与搅拌灌注筒空腔配合的圆柱结构, 第二部 为具有螺纹孔的锥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 装置, 其特征在于: 搅拌杆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水平部、 竖直部和第二水平部, 第一水平部 设有与搅拌器连接的螺纹结构, 第二水平部连接搅拌手柄。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042198 A 2 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 属于 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1987年法国Galiber。

7、t等首次报道经皮穿刺注射骨水泥治疗颈椎血管瘤获得成功 后,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以其疗效肯定、 创伤小、 并发症少的特点, 已成为 临床上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手段。 1995年Cotton等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基础上将技术 进行延伸, 利用经皮骨成形术治疗髋臼转移瘤并获得良好的效果, 由此并逐渐应用到长骨 及不规则骨, 至此,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肿瘤、 骨缺损甚至股骨头缺血坏死都可通过灌注骨 水泥达到加固骨骼、 缓解疼痛、 恢复功能的效果。 0003 目前临床引用的骨水泥主要为聚丙烯酸甲酯骨水泥, 聚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单体 是无色且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具有挥发性和细胞毒。

8、性, Azhar DA等 ( DENTAL MATERIALS JOURNAL , 2013年第3期) 证实单体吸入可导致呼吸道黏膜损伤、 肺组织坏死、 口 腔炎症、 末端神经感觉异常及肝毒性等。 通常手术时骨水泥搅拌多在暴露状态下进行, 即将 聚丙烯酸甲酯粉末置一广口容器内, 再将单体倒入后进行搅拌调和。 在骨水泥搅拌时, 增加 了单体挥发, 而手术室的密闭环境, 使挥发入空气的单体难以排出, 最后多为医患所吸收。 0004 同时, 骨水泥在搅拌过程中, 易混入气体, 在稀粥器和浆糊期时的骨水泥中形成小 的气泡, 且难以溢出。 带有气泡的骨水泥灌注到骨组织内, 气泡可阻碍骨水泥与骨组织接 触。

9、, 使骨水泥与周围骨组织形成间隙, 导致结合力下降, 骨组织对骨水泥的把持力减弱, 出 现再骨折。 0005 国内外均有聚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生产厂家, 不同厂家的骨水泥的凝固时间不 一, 造成操作者在骨水泥搅拌、 盛装及注射的时机上难以熟练把握, 导致骨水泥灌注到骨组 织的数量、 分布达不到预想状态, 影响到手术治疗效果。 0006 发明内容 0007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 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 0008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 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 包括 搅拌灌注筒, 内部为空腔,。

10、 前端为第一开口, 且第一开口为可拆卸封堵器封堵, 后端为 通过空腔与第一开口导通的第二开口, 且搅拌灌注筒后端可拆卸负压吸引底座, 负压吸引 底座内为气腔, 底座上设有与气腔连通的气孔, 气孔上设有可拆卸负压吸引封堵器; 推排料机构, 包括推排杆、 推排手柄和带密封圈的活塞, 活塞位于搅拌灌注筒的内部且 沿筒体内壁移动, 活塞的前端为容纳部, 活塞的后端为安装部, 推排杆的一端穿入第二开口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8042198 A 3 且延伸进入搅拌灌注筒的内部, 并与活塞的安装部进行连接, 推排杆的另一端与推排手柄 连接; 搅拌机构, 包括搅拌杆、 搅拌手柄和搅拌器, 搅拌。

11、器位于搅拌灌注筒的内部且位于活塞 的容纳部, 搅拌杆的一端穿入第二开口且延伸进入搅拌灌注筒的内部, 并与搅拌灌注筒可 拆卸地连接, 搅拌杆的另一端与搅拌把手连接。 0009 上述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优选方案, 搅拌灌注 筒后端设有基座, 基座一端为圆柱体, 另一端为圆台结构, 基座内部包括与搅拌灌注筒后端 配合的第一螺纹连接孔和与负压吸引底座配合第二螺纹连接孔。 0010 上述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优选方案, 负压吸引 底座具有与基座的圆台结构配合的凹陷和与基座第二螺纹连接孔配合的设有外螺纹的连 接凸块, 连接凸块通过螺纹与第二螺纹连接孔连。

12、接, 负压吸引底座与基座之间通过斜面配 合。 0011 上述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优选方案, 活塞为圆 柱结构, 外表面设有密封圈安装槽, 活塞内部依次为容纳部和安装部, 容纳部为与搅拌灌注 筒配合的圆台结构, 安装部为与推排杆配合的阶梯孔。 0012 上述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优选方案, 搅拌器包 括第一部和第二部, 第一部为与搅拌灌注筒空腔配合的圆柱结构, 第二部为具有螺纹孔的 锥形结构。 0013 上述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优选方案, 搅拌杆包 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水平部、 竖直部和第二水平部, 第一水平部设有与搅。

13、拌器连接的螺纹结 构, 第二水平部连接搅拌手柄。 0014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可以在负压下进行搅拌, 防止单体挥发对医患的呼吸道黏膜等组织器官的损伤, 避免 搅拌过程中骨水泥内气泡的产生, 同时利于操作者充分把握骨水泥灌注时机, 达到良好的 手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5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本发明的实 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6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负压吸引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活塞结构示意图; 图5为搅拌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推排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 1、。

14、 封堵器; 2、 搅拌灌注筒; 3、 基座; 4、 负压吸引底座; 5、 负压吸引封堵器; 6、 搅拌杆; 7、 密封圈; 8、 活塞; 9、 搅拌器; 10、 推排杆; 21、 空腔; 31、 第一螺纹连接孔; 32、 第二 螺纹连接孔; 33、 圆柱体; 34、 圆台结构; 41、 凹槽; 42、 气孔, 43、 气腔; 81、 密封圈安装槽; 82、 容纳部; 83、 安装部; 91、 第一部; 92、 第二部; 93、 螺纹孔; 101、 推排手柄。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8042198 A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应当理。

15、解, 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 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9 一种负压下骨水泥搅拌兼具灌注功能的骨水泥搅拌灌注装置, 包括搅拌灌注筒2、 推排料机构和搅拌机构。 0020 搅拌灌注筒2内部为空腔21, 前端为第一开口, 且第一开口可拆卸地连接封堵器1, 后端为通过空腔21与第一开口导通的第二开口, 搅拌灌注筒2后端可拆卸负压吸引底座4, 负压吸引底座4内为气腔43, 负压吸引底座4上设有与气腔43连通的气孔42, 气孔42上可拆 卸连接负压吸引封堵器5。 为了实现搅拌灌注筒2后端可拆卸负压吸引底座4, 搅拌灌注筒2 后端设有基座3, 基座3一端为圆柱体33, 另一端为。

16、圆台结构34, 基座3内部包括与搅拌灌注 筒2后端配合的第一螺纹连接孔31和与负压吸引底座4配合第二螺纹连接孔32; 负压吸引底 座4具有与基座3的圆台结构配合的凹槽41和与基座3第二螺纹连接孔配合的设有外螺纹的 连接凸块44, 连接凸块44通过螺纹与第二螺纹连接孔32连接, 负压吸引底座4与基座3之间 通过斜面配合。 0021 推排料机构, 包括推排杆10、 推排手柄和带密封圈7的活塞8, 活塞8位于搅拌灌注 筒2的内部且沿搅拌灌注筒2内壁移动, 活塞8的前端为容纳部, 活塞8的后端为安装部83, 推 排杆10的一端穿入第二开口且延伸进入搅拌灌注筒2的内部, 并与活塞8的安装部83进行连 接。

17、, 推排杆10的另一端与推排手柄连接; 活塞8为圆柱结构, 外表面设有密封圈安装槽81, 活 塞8内部依次为容纳部82和安装部83, 容纳部为与搅拌器9配合的圆台结构, 安装部为与推 排杆10配合的阶梯孔。 0022 搅拌机构, 包括搅拌杆6、 搅拌手柄和搅拌器9, 搅拌器9位于搅拌灌注筒2的内部且 位于活塞8的容纳部, 搅拌杆6的一端穿入第二开口且延伸进入灌注管2的内部, 并与搅拌器 9可拆卸地连接, 搅拌杆6的另一端与搅拌把手连接。 搅拌器9包括第一部91和第二部92, 第 一部91为与搅拌灌注筒2空腔配合的圆柱结构, 第二部92为具有螺纹孔93的锥形结构。 搅拌 杆6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水。

18、平部、 竖直部和第二水平部, 第一水平部设有与搅拌器9连接的 螺纹结构, 第二水平部连接搅拌手柄。 0023 使用时, 将封堵器1固定在搅拌灌注筒2的第一开口处, 基座3、 活塞8、 搅拌器9、 负 压吸引底座4、 搅拌杆6逐一连接固定, 负压吸引底座4的气孔42接负压吸引装置。 将骨水泥 粉末植入搅拌灌注筒2内后, 倒入骨水泥单体, 将基座2旋转固定在搅拌灌注筒2上, 打开负 压吸引装置后, 前推并旋转搅拌器, 搅拌骨水泥。 搅拌灌注筒2筒体的透明材质可清楚观察 到骨水泥搅拌情况。 待骨水泥搅拌均匀后, 后撤搅拌器机构, 使搅拌器9固定在活塞头5上, 逆时针旋转撤除搅拌杆6, 关闭负压吸引装。

19、置, 去除负压吸引底座4。 将推排杆10固定在基座 3上, 反转搅拌灌注筒2, 使第一开口方向朝上, 去除封堵器1, 连接连接管, 旋转推排手柄 101, 使骨水泥自连接管头端排出, 去除骨水泥头端, 观察骨水泥状态, 待骨水泥至合适状态 后连接灌注套管, 在影像监视下灌注骨水泥。 0024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8042198 A 5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8042198 A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7 CN 108042198 A 7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8 CN 108042198 A 8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9 CN 108042198 A 9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0 CN 108042198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