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467691.6 (22)申请日 2017.12.29 (71)申请人 李宇 地址 223005 江苏省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富士康路12号 (72)发明人 李宇 (51)Int.Cl. A61B 90/00(2016.01) A61B 5/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 包括支撑 底座、 固定杆、 锁紧螺栓、 移动杆、 气囊、 弹性带、 脉枕主体、 安装圆柱以及套环, 移动杆对称安装 在支撑。
2、底座后端, 移动杆镶嵌在固定杆前端, 固 定杆右端设置有锁紧螺栓, 锁紧螺栓穿过固定杆 与移动杆相连接, 该设计提高了患者的使用舒适 度, 增加医生的诊脉准确度; 锁紧螺栓, 包括螺栓 头, 与螺栓头一体成型的螺杆, 螺栓头与螺杆的 接合部是一锁紧平面, 在螺栓头的另一端成型有 一与所述螺杆同心的螺孔, 在所述锁紧平面上, 围绕螺杆中心线间隔设有多条向上凸起的齿纹; 压板, 包括有平板, 平板的一侧具有向外延伸的 侧板, 且侧板的厚度小于平板的厚度, 平板和侧 板一起构成一个台阶, 平板上设有数个通孔。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07928804 A 2018.04.20 。
3、CN 107928804 A 1.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 包括手臂支撑组件(1)、 固定带组件(2)以及枕巾组件(3), 其 特征在于: 所述手臂支撑组件(1)安装在固定带组件(2)前端, 所述固定带组件(2)上端装配 有枕巾组件(3); 所述手臂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底座(11)、 固定杆(12)、 锁紧螺栓(13)以及 移动杆(14), 所述固定杆(12)、 锁紧螺栓(13)以及移动杆(14)均设有两个, 所述移动杆(14) 对称安装在支撑底座(11)后端, 所述移动杆(14)镶嵌在固定杆(12)前端, 所述固定杆(12) 右端设置有锁紧螺栓(13), 所述锁紧螺栓(13)穿过固定杆(12)。
4、与移动杆(14)相连接; 所述固定带组件(2)包括气囊(21)、 弹性带(22)、 脉枕主体(23)、 安装圆柱(24)以及套 环(25), 所述弹性带(22)固定在脉枕主体(23)左端, 所述弹性带(22)右端装配有套环(25), 所述套环(25)安装在安装圆柱(24)上, 所述安装圆柱(24)装配在脉枕主体(23)右端, 所述 弹性带(22)下端安装有气囊(21), 所述气囊(21)设置在脉枕主体(23)上侧, 所述固定杆 (12)对称安装在脉枕主体(23)前端; 所述枕巾组件(3)包括枕巾(31)、 气缸(32)、 压板(33)以及连杆(34), 所述气缸(32)、 压 板(33)以及连。
5、杆(34)均设有两个, 所述连杆(34)对称安装在脉枕主体(23)左右两端, 所述 连杆(34)下端装配有气缸(32), 所述气缸(32)下端设置有压板(33), 所述压板(33)对称安 装在枕巾(31)上端, 所述枕巾(31)装配在脉枕主体(23)上端; 锁紧螺栓(13), 包括螺栓头, 与螺栓头一体成型的螺杆, 螺栓头与螺杆的接合部是一锁紧平面, 在螺栓头的另一端成型 有一与所述螺杆同心的螺孔, 在所述锁紧平面上, 围绕螺杆中心线间隔设有多条向上凸起 的齿纹; 压板(33), 包括有平板, 平板的一侧具有向外延伸的侧板, 且侧板的厚度小于平板 的厚度, 平板和侧板一起构成一个台阶, 平板上。
6、设有数个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枕主体(23)上端设 置有凹槽; 所述移动杆(14)通过滑轨与固定杆(12)相连接; 所述安装圆柱(24)上加工有磨 砂纹; 所述气囊(21)上安装有充气孔; 所述连杆(34)通过螺栓与脉枕主体(23)相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928804 A 2 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 属于医疗器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把脉又称为切脉, 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 根据脉象, 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 诊断方法。 脉象, 可以理解为脉搏的形象。。
7、 中医在把脉时放置在病人手腕下的小枕头, 俗称 脉枕。 脉枕为长方体形, 结构简单。 但是在中医儿科的治疗工作中, 由于患儿年龄较小, 不能 很好的配合医生工作, 患儿的手腕容易在脉枕上发生移动。 因此, 需要发明一种适合患儿使 用的脉枕。 0003 现有技术中, 患者将手腕置于脉枕后, 手臂悬空, 导致因病无力或者紧张的病人的 手腕容易抖动, 病人也更加不舒服, 不利于医生准确诊脉, 而且现有的中医科专用脉枕上没 有设置固定装置, 在医生进行诊脉时, 由于患者年龄较小, 手腕容易发生移动, 延长了诊脉 所需的时间, 增加了医生的劳动强度, 此外在医生诊脉的过程中, 无数病人共用一脉枕, 很 。
8、不卫生, 且由于脉枕多带有脉心, 不易消毒, 因此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 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使用方便, 便于操作, 稳定性好, 可靠性高, 降低了医生的劳 动强度。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 包括手臂支撑组件、 固定带组件以及枕巾组件, 所述手臂支撑组件安装在固定带组件前端, 所述固定带组件上端装配有枕巾组件, 所述手臂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座、 固定杆、 锁紧螺栓 以及移动杆, 所述固定杆、 锁紧螺栓以及移动杆均设有两个, 所述移。
9、动杆对称安装在支撑底 座后端, 所述移动杆镶嵌在固定杆前端, 所述固定杆右端设置有锁紧螺栓, 所述锁紧螺栓穿 过固定杆与移动杆相连接, 所述固定带组件包括气囊、 弹性带、 脉枕主体、 安装圆柱以及套 环, 所述弹性带固定在脉枕主体左端, 所述弹性带右端装配有套环, 所述套环安装在安装圆 柱上, 所述安装圆柱装配在脉枕主体右端, 所述弹性带下端安装有气囊, 所述气囊设置在脉 枕主体上侧, 所述固定杆对称安装在脉枕主体前端, 所述枕巾组件包括枕巾、 气缸、 压板以 及连杆, 所述气缸、 压板以及连杆均设有两个, 所述连杆对称安装在脉枕主体左右两端, 所 述连杆下端装配有气缸, 所述气缸下端设置有压。
10、板, 所述压板对称安装在枕巾上端, 所述枕 巾装配在脉枕主体上端; 锁紧螺栓, 包括螺栓头, 与螺栓头一体成型的螺杆, 螺栓头与螺杆 的接合部是一锁紧平面, 在螺栓头的另一端成型有一与所述螺杆同心的螺孔, 在所述锁紧 平面上, 围绕螺杆中心线间隔设有多条向上凸起的齿纹; 压板, 包括有平板, 平板的一侧具 有向外延伸的侧板, 且侧板的厚度小于平板的厚度, 平板和侧板一起构成一个台阶, 平板上 设有数个通孔。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脉枕主体上端设置有凹槽; 所述移动杆通过滑轨与固定杆相连接;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7928804 A 3 所述安装圆柱上加工有磨砂纹; 所述气囊。
11、上安装有充气孔; 所述连杆通过螺栓与脉枕主体 相连接。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 本发明通过增加支撑底座、 固 定杆、 锁紧螺栓以及移动杆, 该设计可为手臂提供支撑, 避免手腕发生抖动, 提高了患者的 使用舒适度, 增加医生的诊脉准确度,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者将手腕置于脉枕后, 手臂悬 空, 导致因病无力或者紧张的病人的手腕容易抖动, 病人也更加不舒服, 不利于医生准确诊 脉的弊端。 0008 本发明因增加气囊、 弹性带、 脉枕主体、 安装圆柱以及套环, 该设计可固定患者手 腕, 缩短了诊脉所需的时间, 降低了医生的劳动强度, 解决了现有的中医儿科专用脉枕上没。
12、 有设置固定装置, 在医生进行诊脉时, 由于患者年龄较小, 手腕容易发生移动, 延长了诊脉 所需的时间, 增加了医生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0009 本发明由于增添枕巾、 气缸、 压板以及连杆, 该设计便于更换枕巾, 可及时进行消 毒, 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避免了疾病传播, 解决了在医生诊脉的过程中, 无数病人共用一脉 枕, 很不卫生, 且由于脉枕多带有脉心, 不易消毒, 因此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的弊端。 0010 因脉枕主体上端设置凹槽, 该设计便于患者手腕的安置, 因移动杆通过滑轨与固 定杆相连接, 该设计便于移动杆的移动, 因安装圆柱上加工磨砂纹, 该设计可进行防滑, 因 气囊上安装充气孔, 。
13、该设计在气囊气量不足时, 对气囊进行充气, 因连杆通过螺栓与脉枕主 体相连接, 该设计使连杆与脉枕主体连接紧固, 本发明使用方便, 便于操作, 稳定性好, 可靠 性高, 降低了医生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1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2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发明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中手臂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发明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中固定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本发明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中枕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1-手。
14、臂支撑组件、 2-固定带组件、 3-枕巾组件、 11-支撑底座、 12-固定杆、 13- 锁紧螺栓、 14-移动杆、 21-气囊、 22-弹性带、 23-脉枕主体、 24-安装圆柱、 25-套环、 31-枕巾、 32-气缸、 33-压板、 34-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8 请参阅图1-图4,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科专用脉枕, 包括手臂支撑 组件1、 固定带组件2以及枕巾组件3, 手臂支撑组件1安装在固定带组件2前端, 固定带组件2 上端装配有枕巾组件3。
15、。 0019 手臂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底座11、 固定杆12、 锁紧螺栓13以及移动杆14, 固定杆12、 锁紧螺栓13以及移动杆14均设有两个, 移动杆14对称安装在支撑底座11后端, 移动杆14镶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7928804 A 4 嵌在固定杆12前端, 固定杆12右端设置有锁紧螺栓13, 锁紧螺栓13穿过固定杆12与移动杆 14相连接, 该设计可为手臂提供支撑, 避免手腕发生抖动, 提高了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增加 医生的诊脉准确度。 0020 固定带组件2包括气囊21、 弹性带22、 脉枕主体23、 安装圆柱24以及套环25, 弹性带 22固定在脉枕主体23左端,。
16、 弹性带22右端装配有套环25, 套环25安装在安装圆柱24上, 安装 圆柱24装配在脉枕主体23右端, 弹性带22下端安装有气囊21, 气囊21设置在脉枕主体23上 侧, 固定杆12对称安装在脉枕主体23前端, 该设计可固定患者手腕, 缩短了诊脉所需的时 间, 降低了医生的劳动强度。 0021 枕巾组件3包括枕巾31、 气缸32、 压板33以及连杆34, 气缸32、 压板33以及连杆34均 设有两个, 连杆34对称安装在脉枕主体23左右两端, 连杆34下端装配有气缸32, 气缸32下端 设置有压板33, 压板33对称安装在枕巾31上端, 枕巾31装配在脉枕主体23上端, 该设计便于 更换枕巾。
17、31, 可及时进行消毒, 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避免了疾病传播; 锁紧螺栓13, 包括螺栓 头, 与螺栓头一体成型的螺杆, 螺栓头与螺杆的接合部是一锁紧平面, 在螺栓头的另一端成 型有一与所述螺杆同心的螺孔, 在所述锁紧平面上, 围绕螺杆中心线间隔设有多条向上凸 起的齿纹; 压板33, 包括有平板, 平板的一侧具有向外延伸的侧板, 且侧板的厚度小于平板 的厚度, 平板和侧板一起构成一个台阶, 平板上设有数个通孔。 0022 脉枕主体23上端设置有凹槽, 移动杆14通过滑轨与固定杆12相连接, 安装圆柱24 上加工有磨砂纹, 气囊21上安装有充气孔, 连杆34通过螺栓与脉枕主体23相连接。 002。
18、3 具体实施方: 医生首先将患者的手腕安置在枕巾31上端, 然后握住移动杆14, 将移 动杆14向前移动, 当移动杆14移动合适距离后, 医生转动锁紧螺栓13, 实现锁紧螺栓13将移 动杆14进行固定, 然后将患者的手臂安置在支撑底座11上端, 该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 者将手腕置于脉枕后, 手臂悬空, 病人的手腕容易抖动, 不利于医生准确诊脉的弊端。 0024 医生将弹性带22绕过患者的手腕, 并将套环25装配在安装圆柱24上, 此时气囊21 紧贴在患者的手腕上端, 在保证固定患者手腕的同时, 提高了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该设计解 决了在医生进行诊脉时, 由于患者年龄较小, 手腕容易发生移动,。
19、 延长了诊脉所需的时间, 增加了医生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0025 当医生对患者诊脉结束后, 医生开启气缸32, 气缸32工作带动压板33向上移动, 实 现压板33与枕巾31分离, 当压板33移动到合适高度后, 医生关闭气缸32, 并将枕巾31从脉枕 主体23上端取出, 并对枕巾31进行清洗以及消毒, 然后再装配到脉枕主体23上端, 该设计解 决了在医生诊脉的过程中, 无数病人共用一脉枕, 很不卫生, 且由于脉枕多带有脉心, 不易 消毒, 因此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的弊端。 002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 对于本领域技 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
20、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 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因此,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 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 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 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7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7928804 A 5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7928804 A 6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107928804 A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107928804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