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8159703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9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1067986.9

申请日:

20180913

公开号:

CN109045255A

公开日:

2018122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8,A61K47/36,A61P39/00,A61K35/32,A61K35/24

主分类号:

A61K36/9068,A61K47/36,A61P39/00,A61K35/32,A61K35/24

申请人:

楚伟

发明人:

楚伟

地址:

152300 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海伦镇西春巷443号

优先权:

CN201811067986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丙二醇、乙醇、党参、肉桂、当归、齿瓣延胡索根、川芎、甘草、吴茱萸果、鸡血藤、益母草、山楂果、透骨草、伸筋草、没药、杜仲、三七、番红花、鹿茸、枸杞果、五加皮、女贞子、黄芪、麒麟竭、蛇床子、木香、忍冬花、苦参根、沉香、地黄、五灵脂、骨碎补、川续断、艾叶、人参根、黄皮树根、莪术、枣果、巴戟天、香附子果、肉苁蓉、芍药、姜根、牡丹根皮、葡萄、茉莉花、玫瑰花、月见草、薰衣草、柠檬、白千层、蓝桉、天竺葵、檀香、卡波姆、羟苯甲酯和透明质酸钠。本发明通过将不同的原料进行协调作用,制备的成品具有良好的祛湿驱寒效果,没有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35-40份、丙二醇3.8-6.5份、乙醇4.6-6份、党参0.8-1.35份、肉桂0.75-1.4份、当归0.8-1.4份、齿瓣延胡索根0.65-1.25份、川芎0.8-1.2份、甘草0.75-1.16份、吴茱萸果0.9-1.25份、鸡血藤0.84-1.26份、益母草0.6-1.35份、山楂果0.5-1.6份、透骨草0.86-1.22份、伸筋草0.7-1.18份、没药0.75-1.3份、杜仲0.82-1.26份、三七0.85-1.24份、番红花0.86-1.36份、鹿茸0.68-1.24份、枸杞果0.88-1.33份、五加皮0.8-1.32份、女贞子0.78-1.26份、黄芪0.85-1.19份、麒麟竭0.72-1.25份、蛇床子0.88-1.36份、木香0.86-1.28份、忍冬花0.95-1.13份、苦参根0.9-1.37份、沉香0.87-1.27份、地黄0.86-1.13份、五灵脂0.87-1.22份、骨碎补0.65-1.21份、川续断0.84-1.3份、艾叶0.96-1.08份、人参根0.93-1.19份、黄皮树根0.85-1.3份、莪术0.93-1.16份、枣果0.87-1.1份、巴戟天0.94-1.12份、香附子果0.85-1.08份、肉苁蓉0.75-1.22份、芍药0.81-1.08份、姜根0.94-1.17份、牡丹根皮0.94-1.15份、葡萄0.58-1.26份、茉莉花0.69-1.17份、玫瑰花0.89-1.26份、月见草0.85-1.22份、薰衣草0.74-1.36份、柠檬0.85-1.24份、白千层0.84-1.27份、蓝桉0.89-1.18份、天竺葵0.69-1.24份、檀香0.86-1.37份、卡波姆0.08-0.13份、羟苯甲酯0.06-0.15份和透明质酸钠0.08-0.1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湿驱寒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五加皮采用细柱五加皮,黄芪采用扁茎黄芪,骨碎补采用海州骨碎补,莪术采用广西莪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湿驱寒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千层采用白千层的花、叶和茎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祛湿驱寒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37.7份、丙二醇5份、乙醇5份、党参1份、肉桂1份、当归1份、齿瓣延胡索根1份、川芎1份、甘草1份、吴茱萸果1份、鸡血藤1份、益母草1份、山楂果1份、透骨草1份、伸筋草1份、没药1份、杜仲1份、三七1份、番红花1份、鹿茸1份、枸杞果1份、五加皮1份、女贞子1份、黄芪1份、麒麟竭1份、蛇床子1份、木香1份、忍冬花1份、苦参根1份、沉香1份、地黄1份、五灵脂1份、骨碎补1份、川续断1份、艾叶1份、人参根1份、黄皮树根1份、莪术1份、枣果1份、巴戟天1份、香附子果1份、肉苁蓉1份、芍药1份、姜根1份、牡丹根皮1份、葡萄1份、茉莉花1份、玫瑰花1份、月见草1份、薰衣草1份、柠檬1份、白千层1份、蓝桉1份、天竺葵1份、檀香1份、卡波姆0.1份、羟苯甲酯0.1份和透明质酸钠0.1份。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祛湿驱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按照重量比称取原料,将除水、丙二醇、乙醇、卡波姆、羟苯甲酯和透明质酸钠之外的原料清洗干净并且切片;步骤二,将切片的原料浸泡在其重量5-8倍的去离子水中48-70分钟,然后低温烘干并且研磨至80-120目,备用;步骤三,将除没药、葡萄和茉莉花之外的粉末依次采用水提法和醇提法提取,合并水提液和醇提液,得到第一中药提取液;步骤四,将没药、葡萄和茉莉花利用细胞分离油进行细胞提取,得到没药叶细胞提取物、葡萄果细胞提取物和茉莉花叶细胞提取物;步骤五,将第一中药提取液、没药叶细胞提取物、葡萄果细胞提取物、茉莉花叶细胞提取物、水、丙二醇、乙醇、卡波姆、羟苯甲酯和透明质酸钠在均质机中均质,然后静置5-8小时,即得到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祛湿驱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水提法和醇提法均采用功率为70-110W、频率为18-23KHz的超声波辅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祛湿驱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均质的温度为29-36摄氏度,均质的转速为1860-2130rp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具体是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

背景技术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湿气一种中医理论概念,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人们都会采用拔罐、汗蒸等各种物理方法祛湿,也会服用祛湿的产品,但是祛湿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35-40份、丙二醇3.8-6.5份、乙醇4.6-6份、党参0.8-1.35份、肉桂0.75-1.4份、当归0.8-1.4份、齿瓣延胡索根0.65-1.25份、川芎0.8-1.2份、甘草0.75-1.16份、吴茱萸果0.9-1.25份、鸡血藤0.84-1.26份、益母草0.6-1.35份、山楂果0.5-1.6份、透骨草0.86-1.22份、伸筋草0.7-1.18份、没药0.75-1.3份、杜仲0.82-1.26份、三七0.85-1.24份、番红花0.86-1.36份、鹿茸0.68-1.24份、枸杞果0.88-1.33份、五加皮0.8-1.32份、女贞子0.78-1.26份、黄芪0.85-1.19份、麒麟竭0.72-1.25份、蛇床子0.88-1.36份、木香0.86-1.28份、忍冬花0.95-1.13份、苦参根0.9-1.37份、沉香0.87-1.27份、地黄0.86-1.13份、五灵脂0.87-1.22份、骨碎补0.65-1.21份、川续断0.84-1.3份、艾叶0.96-1.08份、人参根0.93-1.19份、黄皮树根0.85-1.3份、莪术0.93-1.16份、枣果0.87-1.1份、巴戟天0.94-1.12份、香附子果0.85-1.08份、肉苁蓉0.75-1.22份、芍药0.81-1.08份、姜根0.94-1.17份、牡丹根皮0.94-1.15份、葡萄0.58-1.26份、茉莉花0.69-1.17份、玫瑰花0.89-1.26份、月见草0.85-1.22份、薰衣草0.74-1.36份、柠檬0.85-1.24份、白千层0.84-1.27份、蓝桉0.89-1.18份、天竺葵0.69-1.24份、檀香0.86-1.37份、卡波姆0.08-0.13份、羟苯甲酯0.06-0.15份和透明质酸钠0.08-0.14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五加皮采用细柱五加皮,黄芪采用扁茎黄芪,骨碎补采用海州骨碎补,莪术采用广西莪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白千层采用白千层的花、叶和茎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祛湿驱寒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37.7份、丙二醇5份、乙醇5份、党参1份、肉桂1份、当归1份、齿瓣延胡索根1份、川芎1份、甘草1份、吴茱萸果1份、鸡血藤1份、益母草1份、山楂果1份、透骨草1份、伸筋草1份、没药1份、杜仲1份、三七1份、番红花1份、鹿茸1份、枸杞果1份、五加皮1份、女贞子1份、黄芪1份、麒麟竭1份、蛇床子1份、木香1份、忍冬花1份、苦参根1份、沉香1份、地黄1份、五灵脂1份、骨碎补1份、川续断1份、艾叶1份、人参根1份、黄皮树根1份、莪术1份、枣果1份、巴戟天1份、香附子果1份、肉苁蓉1份、芍药1份、姜根1份、牡丹根皮1份、葡萄1份、茉莉花1份、玫瑰花1份、月见草1份、薰衣草1份、柠檬1份、白千层1份、蓝桉1份、天竺葵1份、檀香1份、卡波姆0.1份、羟苯甲酯0.1份和透明质酸钠0.1份。

所述祛湿驱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照重量比称取原料,将除水、丙二醇、乙醇、卡波姆、羟苯甲酯和透明质酸钠之外的原料清洗干净并且切片;

步骤二,将切片的原料浸泡在其重量5-8倍的去离子水中48-70分钟,然后低温烘干并且研磨至80-120目,备用;

步骤三,将除没药、葡萄和茉莉花之外的粉末依次采用水提法和醇提法提取,合并水提液和醇提液,得到第一中药提取液;

步骤四,将没药、葡萄和茉莉花利用细胞分离油进行细胞提取,得到没药叶细胞提取物、葡萄果细胞提取物和茉莉花叶细胞提取物;

步骤五,将第一中药提取液、没药叶细胞提取物、葡萄果细胞提取物、茉莉花叶细胞提取物、水、丙二醇、乙醇、卡波姆、羟苯甲酯和透明质酸钠在均质机中均质,然后静置5-8小时,即得到成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三中水提法和醇提法均采用功率为70-110W、频率为18-23KHz的超声波辅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五中均质的温度为29-36摄氏度,均质的转速为1860-2130rp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通过将不同的原料进行协调作用,制备的成品具有良好的祛湿驱寒效果,没有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35份、丙二醇3.8份、乙醇4.6份、党参0.8份、肉桂0.75份、当归0.8份、齿瓣延胡索根0.65份、川芎0.8份、甘草0.75份、吴茱萸果0.9份、鸡血藤0.84份、益母草0.6份、山楂果0.5份、透骨草0.86份、伸筋草0.7份、没药0.75份、杜仲0.82份、三七0.85份、番红花0.86份、鹿茸0.68份、枸杞果0.88份、五加皮0.8份、女贞子0.78份、黄芪0.85份、麒麟竭0.72份、蛇床子0.88份、木香0.86份、忍冬花0.95份、苦参根0.9份、沉香0.87份、地黄0.86份、五灵脂0.87份、骨碎补0.65份、川续断0.84份、艾叶0.96份、人参根0.93份、黄皮树根0.85份、莪术0.93份、枣果0.87份、巴戟天0.94份、香附子果0.85份、肉苁蓉0.75份、芍药0.81份、姜根0.94份、牡丹根皮0.94份、葡萄0.58份、茉莉花0.69份、玫瑰花0.89份、月见草0.85份、薰衣草0.74份、柠檬0.85份、白千层0.84份、蓝桉0.89份、天竺葵0.69份、檀香0.86份、卡波姆0.08份、羟苯甲酯0.06份和透明质酸钠0.08份。五加皮采用细柱五加皮,黄芪采用扁茎黄芪,骨碎补采用海州骨碎补,莪术采用广西莪术。

所述祛湿驱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照重量比称取原料,将除水、丙二醇、乙醇、卡波姆、羟苯甲酯和透明质酸钠之外的原料清洗干净并且切片;

步骤二,将切片的原料浸泡在其重量6倍的去离子水中55分钟,然后低温烘干并且研磨至100目,备用;

步骤三,将除没药、葡萄和茉莉花之外的粉末依次采用水提法和醇提法提取,水提法和醇提法均采用功率为90W、频率为21KHz的超声波辅助,合并水提液和醇提液,得到第一中药提取液;

步骤四,将没药、葡萄和茉莉花利用细胞分离油进行细胞提取,得到没药叶细胞提取物、葡萄果细胞提取物和茉莉花叶细胞提取物;

步骤五,将第一中药提取液、没药叶细胞提取物、葡萄果细胞提取物、茉莉花叶细胞提取物、水、丙二醇、乙醇、卡波姆、羟苯甲酯和透明质酸钠在均质机中均质,然后静置6小时,即得到成品。

实施例2

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37.7份、丙二醇5份、乙醇5份、党参1份、肉桂1份、当归1份、齿瓣延胡索根1份、川芎1份、甘草1份、吴茱萸果1份、鸡血藤1份、益母草1份、山楂果1份、透骨草1份、伸筋草1份、没药1份、杜仲1份、三七1份、番红花1份、鹿茸1份、枸杞果1份、五加皮1份、女贞子1份、黄芪1份、麒麟竭1份、蛇床子1份、木香1份、忍冬花1份、苦参根1份、沉香1份、地黄1份、五灵脂1份、骨碎补1份、川续断1份、艾叶1份、人参根1份、黄皮树根1份、莪术1份、枣果1份、巴戟天1份、香附子果1份、肉苁蓉1份、芍药1份、姜根1份、牡丹根皮1份、葡萄1份、茉莉花1份、玫瑰花1份、月见草1份、薰衣草1份、柠檬1份、白千层1份、蓝桉1份、天竺葵1份、檀香1份、卡波姆0.1份、羟苯甲酯0.1份和透明质酸钠0.1份。五加皮采用细柱五加皮,黄芪采用扁茎黄芪,骨碎补采用海州骨碎补,莪术采用广西莪术。白千层采用白千层的花、叶和茎的混合物。

所述祛湿驱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照重量比称取原料,将除水、丙二醇、乙醇、卡波姆、羟苯甲酯和透明质酸钠之外的原料清洗干净并且切片;

步骤二,将切片的原料浸泡在其重量6倍的去离子水中66分钟,然后低温烘干并且研磨至120目,备用;

步骤三,将除没药、葡萄和茉莉花之外的粉末依次采用水提法和醇提法提取,水提法和醇提法均采用功率为95W、频率为22KHz的超声波辅助,合并水提液和醇提液,得到第一中药提取液;

步骤四,将没药、葡萄和茉莉花利用细胞分离油进行细胞提取,得到没药叶细胞提取物、葡萄果细胞提取物和茉莉花叶细胞提取物;

步骤五,将第一中药提取液、没药叶细胞提取物、葡萄果细胞提取物、茉莉花叶细胞提取物、水、丙二醇、乙醇、卡波姆、羟苯甲酯和透明质酸钠在均质机中均质,均质的温度为34摄氏度,均质的转速为1920rpm,然后静置7小时,即得到成品。

实施例3

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40份、丙二醇6.5份、乙醇6份、党参1.35份、肉桂1.4份、当归1.4份、齿瓣延胡索根1.25份、川芎1.2份、甘草1.16份、吴茱萸果1.25份、鸡血藤1.26份、益母草1.35份、山楂果1.6份、透骨草1.22份、伸筋草1.18份、没药1.3份、杜仲1.26份、三七1.24份、番红花1.36份、鹿茸1.24份、枸杞果1.33份、五加皮1.32份、女贞子1.26份、黄芪1.19份、麒麟竭1.25份、蛇床子1.36份、木香1.28份、忍冬花1.13份、苦参根1.37份、沉香1.27份、地黄1.13份、五灵脂1.22份、骨碎补1.21份、川续断1.3份、艾叶1.08份、人参根1.19份、黄皮树根1.3份、莪术1.16份、枣果1.1份、巴戟天1.12份、香附子果1.08份、肉苁蓉1.22份、芍药1.08份、姜根1.17份、牡丹根皮1.15份、葡萄1.26份、茉莉花1.17份、玫瑰花1.26份、月见草1.22份、薰衣草1.36份、柠檬1.24份、白千层1.27份、蓝桉1.18份、天竺葵1.24份、檀香1.37份、卡波姆0.13份、羟苯甲酯0.15份和透明质酸钠0.14份。白千层采用白千层的花。

所述祛湿驱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照重量比称取原料,将除水、丙二醇、乙醇、卡波姆、羟苯甲酯和透明质酸钠之外的原料清洗干净并且切片;

步骤二,将切片的原料浸泡在其重量7倍的去离子水中60分钟,然后低温烘干并且研磨至90目,备用;

步骤三,将除没药、葡萄和茉莉花之外的粉末依次采用水提法和醇提法提取,合并水提液和醇提液,得到第一中药提取液;

步骤四,将没药、葡萄和茉莉花利用细胞分离油进行细胞提取,得到没药叶细胞提取物、葡萄果细胞提取物和茉莉花叶细胞提取物;

步骤五,将第一中药提取液、没药叶细胞提取物、葡萄果细胞提取物、茉莉花叶细胞提取物、水、丙二醇、乙醇、卡波姆、羟苯甲酯和透明质酸钠在均质机中均质,均质的温度为34摄氏度,均质的转速为2040rpm,然后静置8小时,即得到成品。

对比例

采用市售祛湿茶作为对比例。

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00例,随机平均分为1-4组,1-3组的患者服用实施例1-3的产品,4组的患者服用对比例的产品,观察并记录结果。治疗标准:治愈:症状全部消失,一年内不再复发;有效:症状基本消失;无效:症状没有改变。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治愈数/例 有效数/例 无效数/例 治愈率/% 总有效率/% 1组 34 59 7 34 93 2组 42 57 1 42 99 3组 36 56 8 36 92 4组 15 56 29 15 71

从表1中可以看出,1-3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远远高于4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表明本发明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祛湿驱寒效果,1-4的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均未发现有不良反应。

本产品中党参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肉桂具有助阳补虚,活血通经,散寒止痛的作用,当归具有补血,调血脂,降血压,增强免疫力的作用,齿瓣延胡索根具有镇痛镇静,改善通经,跌打肿痛的作用,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闭经的作用,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去痰止咳,缓急止痛的作用,吴茱萸果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的作用,鸡血藤具有舒筋活络、治妇科病、月经不调和风湿关节炎的作用,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作用,山楂果具有降压,降脂,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的作用,透骨草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化疹的作用,伸筋草具有治疗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的作用,没药具有散血去瘀,消肿定痛的作用,杜仲具有补肝肾、壮筋骨、降血压的作用,三七具有止血、散瘀、定痛的作用,番红花具有活血化瘀,散郁开结的作用,鹿茸具有补肾壮阳,强筋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枸杞果具有抗衰老,抗肿瘤,清除自由基,抗疲劳的作用,五加皮具有抗炎抗疲劳,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女贞子具有滋肾养肝,乌发明目的作用,黄芪具有补气养血,生肌收口的作用,麒麟竭具有祛瘀定痛,止血生肌的作用,蛇床子具有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的作用,木香具有行气止痛,理气疏肝,健脾消滞的作用,忍冬花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作用,苦参根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作用,沉香具有安神定魄,强心养身的作用,地黄具有生津止渴,强精壮阳,滋阴润肺的作用,五灵脂具有疏通血脉,散瘀止痛的作用,骨碎补具有行血活络、祛风止痛、补肾坚骨的作用,川续断具有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续折伤;止崩漏的作用,艾叶具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安胎的作用,人参根具有固气补虚,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作用,黄皮树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莪术具有破血行气,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的作用,枣果具有保肝护肝,增强免疫力,降血压,降胆固醇的作用,巴戟天具有补肾益气,强健筋骨,降压的作用,香附子果具有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的作用,肉苁蓉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作用,芍药具有散郁去淤,清热解毒的作用,姜根具有消肿止痛,驱寒的作用,牡丹根皮具有滋阴降火,清热解毒的作用,葡萄具有补气血,生津液,强筋骨的作用,茉莉花具有理气止痛,温中和胃的作用,玫瑰花具有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的作用,月见草具有祛风湿,强筋骨的作用,薰衣草具有消炎杀菌,止痛镇定,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柠檬具有行气止痛,抗氧化的作用,白千层具有祛风止痛,安神的作用,蓝桉具有理气健胃的作用,天竺葵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的作用,檀香具有行气温中开胃止痛的作用,卡波姆0.13份、羟苯甲酯0.15份和透明质酸钠。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067986.9 (22)申请日 2018.09.13 (71)申请人 楚伟 地址 152300 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海伦 镇西春巷443号 (72)发明人 楚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548 代理人 李静 (51)Int.Cl. A61K 36/9068(2006.01) A61K 47/36(2006.01) A61P 39/00(2006.01) A61K 35/32(2015.01) A61K 35/24(2015。

2、.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及其制 备方法,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水、 丙二醇、 乙 醇、 党参、 肉桂、 当归、 齿瓣延胡索根、 川芎、 甘草、 吴茱萸果、 鸡血藤、 益母草、 山楂果、 透骨草、 伸筋 草、 没药、 杜仲、 三七、 番红花、 鹿茸、 枸杞果、 五加 皮、 女贞子、 黄芪、 麒麟竭、 蛇床子、 木香、 忍冬花、 苦参根、 沉香、 地黄、 五灵脂、 骨碎补、 川续断、 艾 叶、 人参根、 黄皮树根、 莪术、 枣果、 巴戟天、 香附 子果、 肉苁蓉、 芍药、 姜根、 牡丹根皮、 葡萄、 茉莉 花、 玫。

3、瑰花、 月见草、 薰衣草、 柠檬、 白千层、 蓝桉、 天竺葵、 檀香、 卡波姆、 羟苯甲酯和透明质酸钠。 本发明通过将不同的原料进行协调作用, 制备的 成品具有良好的祛湿驱寒效果, 没有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CN 109045255 A 2018.12.21 CN 109045255 A 1.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水35-40份、 丙二醇3.8- 6.5份、 乙醇4.6-6份、 党参0.8-1.35份、 肉桂0.75-1.4份、 当归0.8-1.4份、 齿瓣延胡索根 0.65-1.25份、 川芎0.8-1.2份、 甘草0.75-1.16份。

4、、 吴茱萸果0.9-1.25份、 鸡血藤0.84-1.26 份、 益母草0.6-1.35份、 山楂果0.5-1.6份、 透骨草0.86-1.22份、 伸筋草0.7-1.18份、 没药 0.75-1.3份、 杜仲0.82-1.26份、 三七0.85-1.24份、 番红花0.86-1.36份、 鹿茸0.68-1.24份、 枸杞果0.88-1.33份、 五加皮0.8-1.32份、 女贞子0.78-1.26份、 黄芪0.85-1.19份、 麒麟竭 0.72-1.25份、 蛇床子0.88-1.36份、 木香0.86-1.28份、 忍冬花0.95-1.13份、 苦参根0.9- 1.37份、 沉香0.87-。

5、1.27份、 地黄0.86-1.13份、 五灵脂0.87-1.22份、 骨碎补0.65-1.21份、 川 续断0.84-1.3份、 艾叶0.96-1.08份、 人参根0.93-1.19份、 黄皮树根0.85-1.3份、 莪术0.93- 1.16份、 枣果0.87-1.1份、 巴戟天0.94-1.12份、 香附子果0.85-1.08份、 肉苁蓉0.75-1.22 份、 芍药0.81-1.08份、 姜根0.94-1.17份、 牡丹根皮0.94-1.15份、 葡萄0.58-1.26份、 茉莉花 0.69-1.17份、 玫瑰花0.89-1.26份、 月见草0.85-1.22份、 薰衣草0.74-1.3。

6、6份、 柠檬0.85- 1.24份、 白千层0.84-1.27份、 蓝桉0.89-1.18份、 天竺葵0.69-1.24份、 檀香0.86-1.37份、 卡 波姆0.08-0.13份、 羟苯甲酯0.06-0.15份和透明质酸钠0.08-0.1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湿驱寒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五加皮采用细柱五加皮, 黄芪采用扁茎黄芪, 骨碎补采用海州骨碎补, 莪术采用广西莪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湿驱寒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白千层采用白千层的花、 叶和茎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祛湿驱寒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 料: 水37。

7、.7份、 丙二醇5份、 乙醇5份、 党参1份、 肉桂1份、 当归1份、 齿瓣延胡索根1份、 川芎1 份、 甘草1份、 吴茱萸果1份、 鸡血藤1份、 益母草1份、 山楂果1份、 透骨草1份、 伸筋草1份、 没药 1份、 杜仲1份、 三七1份、 番红花1份、 鹿茸1份、 枸杞果1份、 五加皮1份、 女贞子1份、 黄芪1份、 麒麟竭1份、 蛇床子1份、 木香1份、 忍冬花1份、 苦参根1份、 沉香1份、 地黄1份、 五灵脂1份、 骨 碎补1份、 川续断1份、 艾叶1份、 人参根1份、 黄皮树根1份、 莪术1份、 枣果1份、 巴戟天1份、 香 附子果1份、 肉苁蓉1份、 芍药1份、 姜根1份、 牡丹根。

8、皮1份、 葡萄1份、 茉莉花1份、 玫瑰花1份、 月见草1份、 薰衣草1份、 柠檬1份、 白千层1份、 蓝桉1份、 天竺葵1份、 檀香1份、 卡波姆0.1份、 羟苯甲酯0.1份和透明质酸钠0.1份。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祛湿驱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步骤 如下: 步骤一, 按照重量比称取原料, 将除水、 丙二醇、 乙醇、 卡波姆、 羟苯甲酯和透明质酸钠 之外的原料清洗干净并且切片; 步骤二, 将切片的原料浸泡在其重量5-8倍的去离子水中48-70分钟, 然后低温烘干并 且研磨至80-120目, 备用; 步骤三, 将除没药、 葡萄和茉莉花之外的粉末依次采用水提法和醇。

9、提法提取, 合并水提 液和醇提液, 得到第一中药提取液; 步骤四, 将没药、 葡萄和茉莉花利用细胞分离油进行细胞提取, 得到没药叶细胞提取 物、 葡萄果细胞提取物和茉莉花叶细胞提取物; 步骤五, 将第一中药提取液、 没药叶细胞提取物、 葡萄果细胞提取物、 茉莉花叶细胞提 取物、 水、 丙二醇、 乙醇、 卡波姆、 羟苯甲酯和透明质酸钠在均质机中均质, 然后静置5-8小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9045255 A 2 时, 即得到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祛湿驱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三中水提 法和醇提法均采用功率为70-110W、 频率为18-23。

10、KHz的超声波辅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祛湿驱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五中均质 的温度为29-36摄氏度, 均质的转速为1860-2130rpm。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9045255 A 3 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 具体是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 中医, 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 所以也称汉医。 是 研究人体生理、 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 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 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

11、下, 通过长 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0003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 将人体看成是气、 形、 神的统一体, 通过 “望闻问 切” 四诊合参的方法, 探求病因、 病性、 病位、 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 经络关节、 气血津 液的变化、 判断邪正消长, 进而得出病名, 归纳出证型, 以辨证论治原则, 制定 “汗、 吐、 下、 和、 温、 清、 补、 消” 等治法, 使用中药、 针灸、 推拿、 按摩、 拔罐、 气功、 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使 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0004 湿气一种中医理论概念, 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 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 湿邪 过重则易伤。

12、阳气, 人们都会采用拔罐、 汗蒸等各种物理方法祛湿, 也会服用祛湿的产品, 但 是祛湿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水35-40份、 丙二醇3.8-6.5份、 乙 醇4.6-6份、 党参0.8-1.35份、 肉桂0.75-1.4份、 当归0.8-1.4份、 齿瓣延胡索根0.65-1.25 份、 川芎0.8-1.2份、 甘草0.75-1.16份、 吴茱萸果0.9-1.25份、 鸡血藤0.84-1.26份、 。

13、益母草 0.6-1.35份、 山楂果0.5-1.6份、 透骨草0.86-1.22份、 伸筋草0.7-1.18份、 没药0.75-1.3份、 杜仲0.82-1.26份、 三七0.85-1.24份、 番红花0.86-1.36份、 鹿茸0.68-1.24份、 枸杞果0.88- 1.33份、 五加皮0.8-1.32份、 女贞子0.78-1.26份、 黄芪0.85-1.19份、 麒麟竭0.72-1.25份、 蛇床子0.88-1.36份、 木香0.86-1.28份、 忍冬花0.95-1.13份、 苦参根0.9-1.37份、 沉香 0.87-1.27份、 地黄0.86-1.13份、 五灵脂0.87-1.22。

14、份、 骨碎补0.65-1.21份、 川续断0.84- 1.3份、 艾叶0.96-1.08份、 人参根0.93-1.19份、 黄皮树根0.85-1.3份、 莪术0.93-1.16份、 枣 果0.87-1.1份、 巴戟天0.94-1.12份、 香附子果0.85-1.08份、 肉苁蓉0.75-1.22份、 芍药 0.81-1.08份、 姜根0.94-1.17份、 牡丹根皮0.94-1.15份、 葡萄0.58-1.26份、 茉莉花0.69- 1.17份、 玫瑰花0.89-1.26份、 月见草0.85-1.22份、 薰衣草0.74-1.36份、 柠檬0.85-1.24份、 白千层0.84-1.27份、 。

15、蓝桉0.89-1.18份、 天竺葵0.69-1.24份、 檀香0.86-1.37份、 卡波姆 0.08-0.13份、 羟苯甲酯0.06-0.15份和透明质酸钠0.08-0.14份。 000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五加皮采用细柱五加皮, 黄芪采用扁茎黄芪, 骨碎补采 说 明 书 1/6 页 4 CN 109045255 A 4 用海州骨碎补, 莪术采用广西莪术。 0009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白千层采用白千层的花、 叶和茎中的至少一种。 001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祛湿驱寒的药物,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水37.7 份、 丙二醇5份、 乙醇5份、 党参1份、 肉桂1份、。

16、 当归1份、 齿瓣延胡索根1份、 川芎1份、 甘草1份、 吴茱萸果1份、 鸡血藤1份、 益母草1份、 山楂果1份、 透骨草1份、 伸筋草1份、 没药1份、 杜仲1 份、 三七1份、 番红花1份、 鹿茸1份、 枸杞果1份、 五加皮1份、 女贞子1份、 黄芪1份、 麒麟竭1份、 蛇床子1份、 木香1份、 忍冬花1份、 苦参根1份、 沉香1份、 地黄1份、 五灵脂1份、 骨碎补1份、 川 续断1份、 艾叶1份、 人参根1份、 黄皮树根1份、 莪术1份、 枣果1份、 巴戟天1份、 香附子果1份、 肉苁蓉1份、 芍药1份、 姜根1份、 牡丹根皮1份、 葡萄1份、 茉莉花1份、 玫瑰花1份、 月见草1份、。

17、 薰衣草1份、 柠檬1份、 白千层1份、 蓝桉1份、 天竺葵1份、 檀香1份、 卡波姆0.1份、 羟苯甲酯0.1 份和透明质酸钠0.1份。 0011 所述祛湿驱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0012 步骤一, 按照重量比称取原料, 将除水、 丙二醇、 乙醇、 卡波姆、 羟苯甲酯和透明质 酸钠之外的原料清洗干净并且切片; 0013 步骤二, 将切片的原料浸泡在其重量5-8倍的去离子水中48-70分钟, 然后低温烘 干并且研磨至80-120目, 备用; 0014 步骤三, 将除没药、 葡萄和茉莉花之外的粉末依次采用水提法和醇提法提取, 合并 水提液和醇提液, 得到第一中药提取液; 0015。

18、 步骤四, 将没药、 葡萄和茉莉花利用细胞分离油进行细胞提取, 得到没药叶细胞提 取物、 葡萄果细胞提取物和茉莉花叶细胞提取物; 0016 步骤五, 将第一中药提取液、 没药叶细胞提取物、 葡萄果细胞提取物、 茉莉花叶细 胞提取物、 水、 丙二醇、 乙醇、 卡波姆、 羟苯甲酯和透明质酸钠在均质机中均质, 然后静置5-8 小时, 即得到成品。 0017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步骤三中水提法和醇提法均采用功率为70-110W、 频率 为18-23KHz的超声波辅助。 001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步骤五中均质的温度为29-36摄氏度, 均质的转速为 1860-2130rpm。 0019 。

19、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 通过将不同的原料 进行协调作用, 制备的成品具有良好的祛湿驱寒效果, 没有毒副作用,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1 实施例1 0022 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水35份、 丙二醇3.8份、 乙醇4.6份、 党参0.8份、 肉桂0.75份、 当归0.8份、 齿瓣延胡索根0.65份、 川芎0.8份、 甘草0.75份、 吴茱萸 果0.9份、 鸡血藤0.84份、 益母草0.6份、 山楂果0.5份、 透骨草0.86份、 伸筋草0.7份。

20、、 没药 0.75份、 杜仲0.82份、 三七0.85份、 番红花0.86份、 鹿茸0.68份、 枸杞果0.88份、 五加皮0.8 份、 女贞子0.78份、 黄芪0.85份、 麒麟竭0.72份、 蛇床子0.88份、 木香0.86份、 忍冬花0.95份、 说 明 书 2/6 页 5 CN 109045255 A 5 苦参根0.9份、 沉香0.87份、 地黄0.86份、 五灵脂0.87份、 骨碎补0.65份、 川续断0.84份、 艾叶 0.96份、 人参根0.93份、 黄皮树根0.85份、 莪术0.93份、 枣果0.87份、 巴戟天0.94份、 香附子 果0.85份、 肉苁蓉0.75份、 芍药0.。

21、81份、 姜根0.94份、 牡丹根皮0.94份、 葡萄0.58份、 茉莉花 0.69份、 玫瑰花0.89份、 月见草0.85份、 薰衣草0.74份、 柠檬0.85份、 白千层0.84份、 蓝桉 0.89份、 天竺葵0.69份、 檀香0.86份、 卡波姆0.08份、 羟苯甲酯0.06份和透明质酸钠0.08份。 五加皮采用细柱五加皮, 黄芪采用扁茎黄芪, 骨碎补采用海州骨碎补, 莪术采用广西莪术。 0023 所述祛湿驱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0024 步骤一, 按照重量比称取原料, 将除水、 丙二醇、 乙醇、 卡波姆、 羟苯甲酯和透明质 酸钠之外的原料清洗干净并且切片; 0025 步。

22、骤二, 将切片的原料浸泡在其重量6倍的去离子水中55分钟, 然后低温烘干并且 研磨至100目, 备用; 0026 步骤三, 将除没药、 葡萄和茉莉花之外的粉末依次采用水提法和醇提法提取, 水提 法和醇提法均采用功率为90W、 频率为21KHz的超声波辅助, 合并水提液和醇提液, 得到第一 中药提取液; 0027 步骤四, 将没药、 葡萄和茉莉花利用细胞分离油进行细胞提取, 得到没药叶细胞提 取物、 葡萄果细胞提取物和茉莉花叶细胞提取物; 0028 步骤五, 将第一中药提取液、 没药叶细胞提取物、 葡萄果细胞提取物、 茉莉花叶细 胞提取物、 水、 丙二醇、 乙醇、 卡波姆、 羟苯甲酯和透明质酸钠。

23、在均质机中均质, 然后静置6小 时, 即得到成品。 0029 实施例2 0030 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水37.7份、 丙二醇5份、 乙醇5份、 党 参1份、 肉桂1份、 当归1份、 齿瓣延胡索根1份、 川芎1份、 甘草1份、 吴茱萸果1份、 鸡血藤1份、 益母草1份、 山楂果1份、 透骨草1份、 伸筋草1份、 没药1份、 杜仲1份、 三七1份、 番红花1份、 鹿 茸1份、 枸杞果1份、 五加皮1份、 女贞子1份、 黄芪1份、 麒麟竭1份、 蛇床子1份、 木香1份、 忍冬 花1份、 苦参根1份、 沉香1份、 地黄1份、 五灵脂1份、 骨碎补1份、 川续断1份、 艾叶1份。

24、、 人参根1 份、 黄皮树根1份、 莪术1份、 枣果1份、 巴戟天1份、 香附子果1份、 肉苁蓉1份、 芍药1份、 姜根1 份、 牡丹根皮1份、 葡萄1份、 茉莉花1份、 玫瑰花1份、 月见草1份、 薰衣草1份、 柠檬1份、 白千层 1份、 蓝桉1份、 天竺葵1份、 檀香1份、 卡波姆0.1份、 羟苯甲酯0.1份和透明质酸钠0.1份。 五加 皮采用细柱五加皮, 黄芪采用扁茎黄芪, 骨碎补采用海州骨碎补, 莪术采用广西莪术。 白千 层采用白千层的花、 叶和茎的混合物。 0031 所述祛湿驱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0032 步骤一, 按照重量比称取原料, 将除水、 丙二醇、 乙醇、 。

25、卡波姆、 羟苯甲酯和透明质 酸钠之外的原料清洗干净并且切片; 0033 步骤二, 将切片的原料浸泡在其重量6倍的去离子水中66分钟, 然后低温烘干并且 研磨至120目, 备用; 0034 步骤三, 将除没药、 葡萄和茉莉花之外的粉末依次采用水提法和醇提法提取, 水提 法和醇提法均采用功率为95W、 频率为22KHz的超声波辅助, 合并水提液和醇提液, 得到第一 中药提取液; 0035 步骤四, 将没药、 葡萄和茉莉花利用细胞分离油进行细胞提取, 得到没药叶细胞提 说 明 书 3/6 页 6 CN 109045255 A 6 取物、 葡萄果细胞提取物和茉莉花叶细胞提取物; 0036 步骤五, 将。

26、第一中药提取液、 没药叶细胞提取物、 葡萄果细胞提取物、 茉莉花叶细 胞提取物、 水、 丙二醇、 乙醇、 卡波姆、 羟苯甲酯和透明质酸钠在均质机中均质, 均质的温度 为34摄氏度, 均质的转速为1920rpm, 然后静置7小时, 即得到成品。 0037 实施例3 0038 一种祛湿驱寒的药物,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水40份、 丙二醇6.5份、 乙醇6份、 党 参1.35份、 肉桂1.4份、 当归1.4份、 齿瓣延胡索根1.25份、 川芎1.2份、 甘草1.16份、 吴茱萸果 1.25份、 鸡血藤1.26份、 益母草1.35份、 山楂果1.6份、 透骨草1.22份、 伸筋草1.18份、 没药。

27、 1.3份、 杜仲1.26份、 三七1.24份、 番红花1.36份、 鹿茸1.24份、 枸杞果1.33份、 五加皮1.32 份、 女贞子1.26份、 黄芪1.19份、 麒麟竭1.25份、 蛇床子1.36份、 木香1.28份、 忍冬花1.13份、 苦参根1.37份、 沉香1.27份、 地黄1.13份、 五灵脂1.22份、 骨碎补1.21份、 川续断1.3份、 艾叶 1.08份、 人参根1.19份、 黄皮树根1.3份、 莪术1.16份、 枣果1.1份、 巴戟天1.12份、 香附子果 1.08份、 肉苁蓉1.22份、 芍药1.08份、 姜根1.17份、 牡丹根皮1.15份、 葡萄1.26份、 茉莉花。

28、 1.17份、 玫瑰花1.26份、 月见草1.22份、 薰衣草1.36份、 柠檬1.24份、 白千层1.27份、 蓝桉 1.18份、 天竺葵1.24份、 檀香1.37份、 卡波姆0.13份、 羟苯甲酯0.15份和透明质酸钠0.14份。 白千层采用白千层的花。 0039 所述祛湿驱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0040 步骤一, 按照重量比称取原料, 将除水、 丙二醇、 乙醇、 卡波姆、 羟苯甲酯和透明质 酸钠之外的原料清洗干净并且切片; 0041 步骤二, 将切片的原料浸泡在其重量7倍的去离子水中60分钟, 然后低温烘干并且 研磨至90目, 备用; 0042 步骤三, 将除没药、 葡萄。

29、和茉莉花之外的粉末依次采用水提法和醇提法提取, 合并 水提液和醇提液, 得到第一中药提取液; 0043 步骤四, 将没药、 葡萄和茉莉花利用细胞分离油进行细胞提取, 得到没药叶细胞提 取物、 葡萄果细胞提取物和茉莉花叶细胞提取物; 0044 步骤五, 将第一中药提取液、 没药叶细胞提取物、 葡萄果细胞提取物、 茉莉花叶细 胞提取物、 水、 丙二醇、 乙醇、 卡波姆、 羟苯甲酯和透明质酸钠在均质机中均质, 均质的温度 为34摄氏度, 均质的转速为2040rpm, 然后静置8小时, 即得到成品。 0045 对比例 0046 采用市售祛湿茶作为对比例。 0047 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00例, 随。

30、机平均分为1-4组, 1-3组的患者服用实施例1- 3的产品, 4组的患者服用对比例的产品, 观察并记录结果。 治疗标准: 治愈: 症状全部消失, 一年内不再复发; 有效: 症状基本消失; 无效: 症状没有改变。 实验结果见表1。 0048 表1 0049 治愈数/例有效数/例无效数/例治愈率/总有效率/ 1组345973493 2组425714299 3组365683692 说 明 书 4/6 页 7 CN 109045255 A 7 4组1556291571 0050 从表1中可以看出, 1-3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远远高于4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 率, 表明本发明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祛湿驱寒效果。

31、, 1-4的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均未发现有不良 反应。 0051 本产品中党参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 肉桂具有助阳补虚, 活血通经, 散寒止痛的作 用, 当归具有补血, 调血脂, 降血压, 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齿瓣延胡索根具有镇痛镇静, 改善 通经, 跌打肿痛的作用, 川芎具有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闭经的作用,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 清 热解毒, 去痰止咳, 缓急止痛的作用, 吴茱萸果具有散寒止痛, 温中止呕, 助阳止泻的作用, 鸡血藤具有舒筋活络、 治妇科病、 月经不调和风湿关节炎的作用, 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 利 尿消肿的作用, 山楂果具有降压, 降脂, 抗氧化, 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透骨草具有。

32、祛风除湿, 活血止痛, 解毒化疹的作用, 伸筋草具有治疗风寒湿痹, 关节酸痛, 皮肤麻木, 四肢软弱, 水 肿, 跌打损伤的作用, 没药具有散血去瘀, 消肿定痛的作用, 杜仲具有补肝肾、 壮筋骨、 降血 压的作用, 三七具有止血、 散瘀、 定痛的作用, 番红花具有活血化瘀, 散郁开结的作用, 鹿茸 具有补肾壮阳, 强筋骨, 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枸杞果具有抗衰老, 抗肿瘤, 清除自由基, 抗疲劳的作用, 五加皮具有抗炎抗疲劳, 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女贞子具有滋肾养肝, 乌发明 目的作用, 黄芪具有补气养血, 生肌收口的作用, 麒麟竭具有祛瘀定痛, 止血生肌的作用, 蛇 床子具有温肾壮阳, 燥。

33、湿, 祛风, 杀虫的作用, 木香具有行气止痛, 理气疏肝, 健脾消滞的作 用, 忍冬花具有清热解毒, 疏风通络的作用, 苦参根具有清热燥湿, 杀虫, 利尿的作用, 沉香 具有安神定魄, 强心养身的作用, 地黄具有生津止渴, 强精壮阳, 滋阴润肺的作用, 五灵脂具 有疏通血脉, 散瘀止痛的作用, 骨碎补具有行血活络、 祛风止痛、 补肾坚骨的作用, 川续断具 有补肝肾、 强筋骨、 调血脉、 续折伤; 止崩漏的作用, 艾叶具有温经、 去湿、 散寒、 止血、 消炎、 安胎的作用, 人参根具有固气补虚, 健脾益肺, 养血生津的作用, 黄皮树根具有清热燥湿, 泻 火解毒的作用, 莪术具有破血行气, 消肿止。

34、痛, 祛风除湿的作用, 枣果具有保肝护肝, 增强免 疫力, 降血压, 降胆固醇的作用, 巴戟天具有补肾益气, 强健筋骨, 降压的作用, 香附子果具 有理气解郁, 调经止痛的作用, 肉苁蓉具有补肾阳, 益精血, 润肠通便作用, 芍药具有散郁去 淤, 清热解毒的作用, 姜根具有消肿止痛, 驱寒的作用, 牡丹根皮具有滋阴降火, 清热解毒的 作用, 葡萄具有补气血, 生津液, 强筋骨的作用, 茉莉花具有理气止痛, 温中和胃的作用, 玫 瑰花具有行气解郁, 和血, 止痛的作用, 月见草具有祛风湿, 强筋骨的作用, 薰衣草具有消炎 杀菌, 止痛镇定, 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柠檬具有行气止痛, 抗氧化的作用。

35、, 白千层具有祛风 止痛, 安神的作用, 蓝桉具有理气健胃的作用, 天竺葵具有祛风除湿, 行气止痛的作用, 檀香 具有行气温中开胃止痛的作用, 卡波姆0.13份、 羟苯甲酯0.15份和透明质酸钠。 0052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 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因此, 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 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 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0053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说 明 书 5/6 页 8 CN 109045255 A 8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6/6 页 9 CN 109045255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