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8159212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2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154891.1

申请日:

20140401

公开号:

CN203763521U

公开日:

201408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J15/00

主分类号:

A61J15/00

申请人: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发明人:

杨东霞,曲慧利,刘晓英,李娜,龙莎莎

地址:

266003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江苏路16号

优先权:

CN201420154891U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中南;邱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包括粘贴底座与胃管固定翼,胃管固定翼为空腔管状,内径与胃管外径相同,涂有胶粘剂,覆盖离心纸,中央胃管固定翼两侧为带孔固定翼,粘贴底座中央为胃管固定槽,两侧有硬质垂向固定柱,其外径略小于带孔翼状片的固定孔,固定孔外侧为卡扣式固定底座及卡扣式固定盖,固定底座下为胶粘剂,外覆盖离心纸保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长插胃管患者,减少传统鼻翼处胶布固定易脱出不美观的缺点,减少绳子固定胃管时对耳部的压迫及损伤;减少管腔对鼻翼内侧粘膜的损伤,减少并发症;且易撕除,可随时更换;不影响查看鼻胃管刻度,方便对置管长度的观察,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安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带有延长固定带(14)的粘贴底座(5)、粘贴底座(5)上的固定底座(8),和安装在固定底座(8)上的胃管固定翼(1);所述的胃管固定翼(1)包括中央胃管固定腔(4)及其两侧的带孔固定翼(2),中央胃管固定腔(4)为空腔管状结构体,且该管状结构体背侧设有纵向开口,管状结构体内径与胃管外径相同;所述带孔固定翼(2)为与中央胃管固定腔(4)呈一体结构的带孔翼状片,带孔固定翼(2)中央为固定孔(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结构体内腔表面涂有胶粘剂,并覆盖离心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固定翼(1)为硅胶材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底座(8)包括胃管固定槽(6)、胃管固定槽(6)两侧的卡扣式固定底座(10)、通过活动轴(13)与卡扣式固定底座(10)相连接的卡扣式固定盖(9),且卡扣式固定底座(10)内设有与所述固定孔(3)相配合的固定柱(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盖(9)边缘设有开关钩(11),所述固定座(10)边缘设有与上述开关钩(11)相配合的开关凸起(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个粘贴底座(5)下表面为涂有胶粘剂的粘贴层,且粘贴层外覆盖离心纸(1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 置。

背景技术

对于胃肠道疾患及需要通过鼻胃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来说, 置管成功后如何保证长期留置一直都是临床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目前胃管的留置基本都采取胶布固定或细绳固定的方法,胶布固定法 即插胃管成功后,将一段胶布在鼻部缠绕外露段一圈后粘贴在鼻翼部, 用另一段胶布固定胃管远端,缠绕外露段一圈后粘贴于腮部或耳垂。 胶布固定法的优点为操作方法相对简单,缺点为固定欠牢固,病人站 起活动或稍大力量作用于胃管时容易将胃管拽出;长期置管的患者, 或鼻翼部油脂分泌较多的患者,胶布粘度下降,也容易导致管道脱出; 临床上工作人员为了保证胶布固定的效果,往往多层胶布反复粘于患 者鼻翼及腮部、耳垂部,既影响美观,也容易盖住鼻胃管的刻度,影 响交接班及病情观察。细绳固定法的优点为固定效果要好于胶布固定 法,缺点为不易清洁,对于鼻腔分泌较多的患者来说,绳子被污染后 更换较麻烦;同时细绳固定时需要将细绳通过耳廓系于脑后,长期细 绳摩擦,易导致耳廓损伤,长期卧床的患者还有导致枕部皮肤损伤的 可能。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更好的胃管固定方法或装置来保证鼻胃肠 管的固定,既能有较好的固定功能,有效减少脱管的发生;又能有舒 适、简易的更换流程,不增加患者痛苦,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及观察鼻 胃管的长度,这也是医护人员不断探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胃管固定装置,以弥补现有鼻胃管固定 技术的不足。

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带有延长固定带的粘 贴底座、粘贴底座上的固定底座,和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的胃管固定翼;

所述的胃管固定翼包括中央胃管固定腔及其两侧的带孔固定翼,中央 胃管固定腔为空腔管状结构体,且该管状结构体背侧设有纵向开口,管状 结构体内径与胃管外径相同;所述带孔固定翼为与中央胃管固定腔呈一体 结构的带孔翼状片,带孔固定翼中央为固定孔。

所述的管状结构体内腔表面涂有胶粘剂,并覆盖离心纸。

所述胃管固定翼为硅胶材质。

所述的固定底座包括胃管固定槽、胃管固定槽两侧的卡扣式固定底座、 通过活动轴与卡扣式固定底座相连接的卡扣式固定盖,且卡扣式固定底座 内设有与所述固定孔相配合的固定柱。

所述的固定盖边缘设有开关钩,所述固定座边缘设有与上述开关钩相 配合的开关凸起。

整个粘贴底座下表面为涂有胶粘剂的粘贴层,且粘贴层外覆盖离心纸。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长插胃管患者, 减少传统鼻翼处胶布固定易脱出不美观的缺点,减少绳子固定胃管时对耳部的 压迫及损伤;减少管腔对鼻翼内侧粘膜的损伤,减少并发症;且易撕除,如粘 贴时间较长,粘贴层不牢固时,可随时更换;此装置材质均为透明,不影响查 看鼻胃管刻度,方便对置管长度的观察,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胃管固定翼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粘贴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粘贴底座结构纵向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盖及边缘的开关钩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及边缘的开关凸起结构示意图。

其中,1、胃管固定翼,2、带孔固定翼,3、固定孔,4、胃管固定腔, 5、粘贴底座,6、胃管固定槽,7、固定柱,8、固定底座,9、卡扣式固定 盖,10、卡扣式固定底座,11、开关钩,12、开关凸起,13、活动轴,14、 延长固定带,15、离心纸。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包括胃管固定翼1与粘贴 底座5,所述的粘贴底座5包括位于中央的固定底座8和固定底座8两侧 的延长固定带14,固定底座8包括胃管固定槽6、卡扣式固定盖9、卡扣 式固定底座10、固定柱7、粘贴层14、离心纸15,所述的胃管固定翼1 包括中央胃管固定腔4、两侧带孔固定翼2;

所述胃管固定翼1为硅胶材质,柔软但不易变形,中央胃管固定腔4 为空腔管状,背侧纵形开口,腔内层直径与胃管外径相同,涂有胶粘剂, 覆盖离心纸;两侧带孔固定翼2位于中央胃管固定腔4两侧,为紧密连接 的带孔翼状片,带孔固定翼2中央为固定孔3。

所述的卡扣式固定底座10及卡扣式固定盖9为透明硬塑料材质,卡扣 式固定底座10固定于粘贴底座5中央,通过活动轴13与卡扣式固定盖9 相连接,固定盖9边缘的开关钩11与固定座10边缘的开关凸起12起到控 制开盖与关盖的作用,整个粘贴底座5下为粘贴层14,下有胶粘剂,外覆 盖离心纸15。

使用时,患者插胃管验证在胃内后,拇指将胃管固定翼的两侧带孔固 定翼向前并拢,暴露中央胃管固定腔内层,撕除离心纸后,在鼻孔处将胃 管固定腔包住胃管,挤压二到三次,可保证粘贴的效果。

带孔胃管固定翼的固定孔的大小与粘贴底座上的固定柱的大小相吻 合,将固定翼的孔套入固定柱后,将卡扣式固定盖向下关闭,使固定盖边 缘的开关钩与固定座边缘的开关凸起闭合,固定效果非常牢固。

用酒精棉棒或酒精棉片清洁鼻唇部,待干后,将粘贴底座的离心纸从 中央分别向左右撕除,将底座粘贴在鼻唇部,按压二到三次,可保证粘贴 的效果。继续撕除延长固定带处离心纸,粘贴在鼻唇部,按压二到三次。

外露胃管可在同侧腮部使用相同固定器,能更加稳妥的固定效果,减 少了脱管风险。

若患者鼻部分泌物较多或置管时间较长粘贴底座粘贴效果不良时,可 打将卡扣式固定盖向上打开,将带孔胃管固定翼从固定柱上取下,撕除粘 贴底座,清洁鼻腔及鼻唇部后,更换可粘贴底座后重新粘贴。

若需调节胃管长度,也可将可粘贴底座与胃管固定翼均取下,调节到 合适长度后,重新固定即可。

拔除胃管时,可先分离粘贴底座与胃管固定翼后分别取下,用常规手 法拔管即可。

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6352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8.13 CN 203763521 U (21)申请号 201420154891.1 (22)申请日 2014.04.01 A61J 1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地址 266003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江苏路 16 号 (72)发明人 杨东霞 曲慧利 刘晓英 李娜 龙莎莎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 限公司 37201 代理人 张中南 邱岳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 (57) 摘要 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 包括粘贴底座与 胃管固。

2、定翼, 胃管固定翼为空腔管状, 内径与胃管 外径相同, 涂有胶粘剂, 覆盖离心纸, 中央胃管固 定翼两侧为带孔固定翼, 粘贴底座中央为胃管固 定槽, 两侧有硬质垂向固定柱, 其外径略小于带孔 翼状片的固定孔, 固定孔外侧为卡扣式固定底座 及卡扣式固定盖, 固定底座下为胶粘剂, 外覆盖 离心纸保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成本低廉、 使 用方便、 尤其适用于长插胃管患者, 减少传统鼻翼 处胶布固定易脱出不美观的缺点, 减少绳子固定 胃管时对耳部的压迫及损伤 ; 减少管腔对鼻翼内 侧粘膜的损伤, 减少并发症 ; 且易撕除, 可随时更 换 ; 不影响查看鼻胃管刻度, 方便对置管长度的 观察, 保证患者。

3、的治疗效果, 增加患者安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63521 U CN 203763521 U 1/1 页 2 1. 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带有延长固定带 (14) 的粘贴底座 (5) 、 粘贴底座 (5) 上的固定底座 (8) , 和安装在固定底座 (8) 上的胃管固定翼 (1) ; 所述的胃管固定翼 (1) 包括中央胃管固定腔 (4) 及其两侧的带孔固定翼 (2) , 中央胃管 固定腔。

4、 (4) 为空腔管状结构体, 且该管状结构体背侧设有纵向开口, 管状结构体内径与胃管 外径相同 ; 所述带孔固定翼 (2) 为与中央胃管固定腔 (4) 呈一体结构的带孔翼状片, 带孔固 定翼 (2) 中央为固定孔 (3) 。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结构体内腔表面 涂有胶粘剂, 并覆盖离心纸。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固定翼 (1) 为硅胶 材质。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底座 (8) 包括胃 管固定槽 (6) 、 胃管固定槽 (6) 两侧的卡扣式固定底座 (。

5、10) 、 通过活动轴 (13) 与卡扣式固定 底座 (10) 相连接的卡扣式固定盖 (9) , 且卡扣式固定底座 (10) 内设有与所述固定孔 (3) 相 配合的固定柱 (7) 。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盖 (9) 边缘设有 开关钩 (11) , 所述固定座 (10) 边缘设有与上述开关钩 (11) 相配合的开关凸起 (12) 。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整个粘贴底座 (5) 下表面为 涂有胶粘剂的粘贴层, 且粘贴层外覆盖离心纸 (15)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763521 U 2 1/3 页 。

6、3 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胃肠道疾患及需要通过鼻胃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来说, 置管成功后如何 保证长期留置一直都是临床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目前胃管的留置基本都采取胶布固定 或细绳固定的方法, 胶布固定法即插胃管成功后, 将一段胶布在鼻部缠绕外露段一圈后粘 贴在鼻翼部, 用另一段胶布固定胃管远端, 缠绕外露段一圈后粘贴于腮部或耳垂。 胶布固定 法的优点为操作方法相对简单, 缺点为固定欠牢固, 病人站起活动或稍大力量作用于胃管 时容易将胃管拽出 ; 长期置管的患者, 或鼻翼部油脂。

7、分泌较多的患者, 胶布粘度下降, 也容 易导致管道脱出 ; 临床上工作人员为了保证胶布固定的效果, 往往多层胶布反复粘于患者 鼻翼及腮部、 耳垂部, 既影响美观, 也容易盖住鼻胃管的刻度, 影响交接班及病情观察。 细绳 固定法的优点为固定效果要好于胶布固定法, 缺点为不易清洁, 对于鼻腔分泌较多的患者 来说, 绳子被污染后更换较麻烦 ; 同时细绳固定时需要将细绳通过耳廓系于脑后, 长期细绳 摩擦, 易导致耳廓损伤, 长期卧床的患者还有导致枕部皮肤损伤的可能。因此, 如何设计一 种更好的胃管固定方法或装置来保证鼻胃肠管的固定, 既能有较好的固定功能, 有效减少 脱管的发生 ; 又能有舒适、 简易。

8、的更换流程, 不增加患者痛苦, 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及观察鼻 胃管的长度, 这也是医护人员不断探索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以弥补现有鼻胃管固定技术的不 足。 0004 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带有延长固定带的粘贴底座、 粘 贴底座上的固定底座, 和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的胃管固定翼 ; 0005 所述的胃管固定翼包括中央胃管固定腔及其两侧的带孔固定翼, 中央胃管固定腔 为空腔管状结构体, 且该管状结构体背侧设有纵向开口, 管状结构体内径与胃管外径相同 ; 所述带孔固定翼为与中央胃管固定腔呈一体结构的带孔翼状片, 带孔固定翼中央为固定 孔。

9、。 0006 所述的管状结构体内腔表面涂有胶粘剂, 并覆盖离心纸。 0007 所述胃管固定翼为硅胶材质。 0008 所述的固定底座包括胃管固定槽、 胃管固定槽两侧的卡扣式固定底座、 通过活动 轴与卡扣式固定底座相连接的卡扣式固定盖, 且卡扣式固定底座内设有与所述固定孔相配 合的固定柱。 0009 所述的固定盖边缘设有开关钩, 所述固定座边缘设有与上述开关钩相配合的开关 凸起。 0010 整个粘贴底座下表面为涂有胶粘剂的粘贴层, 且粘贴层外覆盖离心纸。 说 明 书 CN 203763521 U 3 2/3 页 4 0011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成本低廉、 使用方便、 尤其适用于长插胃管患者, 。

10、减少传统 鼻翼处胶布固定易脱出不美观的缺点, 减少绳子固定胃管时对耳部的压迫及损伤 ; 减少管 腔对鼻翼内侧粘膜的损伤, 减少并发症 ; 且易撕除, 如粘贴时间较长, 粘贴层不牢固时, 可随 时更换 ; 此装置材质均为透明, 不影响查看鼻胃管刻度, 方便对置管长度的观察, 保证患者 的治疗效果, 增加患者安全。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的胃管固定翼结构示意图。 0014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的粘贴底座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的粘贴底座结构纵向示意图。 0016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盖及边缘的开关钩结构示。

11、意图。 0017 图 6 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及边缘的开关凸起结构示意图。 0018 其中, 1、 胃管固定翼, 2、 带孔固定翼, 3、 固定孔, 4、 胃管固定腔, 5、 粘贴底座, 6、 胃 管固定槽, 7、 固定柱, 8、 固定底座, 9、 卡扣式固定盖, 10、 卡扣式固定底座, 11、 开关钩, 12、 开 关凸起, 13、 活动轴, 14、 延长固定带, 15、 离心纸。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如图1-6所示, 一种卡扣式胃管固定装置, 包括胃管固定翼1与粘贴底座5, 所述的 粘贴底座 5 包括位于中央的固定底座 8 和固定底座 8 两侧的延长固定带 14, 固定底座 8 包 。

12、括胃管固定槽 6、 卡扣式固定盖 9、 卡扣式固定底座 10、 固定柱 7、 粘贴层 14、 离心纸 15, 所述 的胃管固定翼 1 包括中央胃管固定腔 4、 两侧带孔固定翼 2 ; 0020 所述胃管固定翼 1 为硅胶材质, 柔软但不易变形, 中央胃管固定腔 4 为空腔管状, 背侧纵形开口, 腔内层直径与胃管外径相同, 涂有胶粘剂, 覆盖离心纸 ; 两侧带孔固定翼 2 位于中央胃管固定腔 4 两侧, 为紧密连接的带孔翼状片, 带孔固定翼 2 中央为固定孔 3。 0021 所述的卡扣式固定底座10及卡扣式固定盖9为透明硬塑料材质, 卡扣式固定底座 10 固定于粘贴底座 5 中央, 通过活动轴 。

13、13 与卡扣式固定盖 9 相连接, 固定盖 9 边缘的开关 钩 11 与固定座 10 边缘的开关凸起 12 起到控制开盖与关盖的作用, 整个粘贴底座 5 下为粘 贴层 14, 下有胶粘剂, 外覆盖离心纸 15。 0022 使用时, 患者插胃管验证在胃内后, 拇指将胃管固定翼的两侧带孔固定翼向前并 拢, 暴露中央胃管固定腔内层, 撕除离心纸后, 在鼻孔处将胃管固定腔包住胃管, 挤压二到 三次, 可保证粘贴的效果。 0023 带孔胃管固定翼的固定孔的大小与粘贴底座上的固定柱的大小相吻合, 将固定翼 的孔套入固定柱后, 将卡扣式固定盖向下关闭, 使固定盖边缘的开关钩与固定座边缘的开 关凸起闭合, 固。

14、定效果非常牢固。 0024 用酒精棉棒或酒精棉片清洁鼻唇部, 待干后, 将粘贴底座的离心纸从中央分别向 左右撕除, 将底座粘贴在鼻唇部, 按压二到三次, 可保证粘贴的效果。继续撕除延长固定带 处离心纸, 粘贴在鼻唇部, 按压二到三次。 0025 外露胃管可在同侧腮部使用相同固定器, 能更加稳妥的固定效果, 减少了脱管风 说 明 书 CN 203763521 U 4 3/3 页 5 险。 0026 若患者鼻部分泌物较多或置管时间较长粘贴底座粘贴效果不良时, 可打将卡扣式 固定盖向上打开, 将带孔胃管固定翼从固定柱上取下, 撕除粘贴底座, 清洁鼻腔及鼻唇部 后, 更换可粘贴底座后重新粘贴。 0027 若需调节胃管长度, 也可将可粘贴底座与胃管固定翼均取下, 调节到合适长度后, 重新固定即可。 0028 拔除胃管时, 可先分离粘贴底座与胃管固定翼后分别取下, 用常规手法拔管即可。 说 明 书 CN 203763521 U 5 1/2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63521 U 6 2/2 页 7 图 4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63521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