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及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815545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5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57815.7

申请日:

2011.06.13

公开号:

CN102344632A

公开日:

2012.02.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8L 33/02申请公布日:2012020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L 33/02申请日:20110613|||公开

IPC分类号:

C08L33/02; C08L25/06; C08L25/08; C08K3/36; C08K3/30; C08K3/22; C08K3/08; C08F120/06; C08F112/08; C08F220/06; C08F212/08; C08F2/44; B01J13/14(2006.0

主分类号:

C08L33/02

申请人:

天津大学

发明人:

常津; 刘俊庆; 宋涛; 李云红; 张琼文

地址:

300072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代理人:

王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及方法。复合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5~800nm,且粒径均匀,三层核壳结构明显,无机纳米粒子被完全包覆进入二氧化硅和高分子壳层。本发明采用了亲水性高分子作为稳定剂,能够使无机纳米粒子在乙醇、乙腈等极性溶剂中分散均匀,不会产生团聚或沉淀现象,能够实现在一种反应溶剂中完成硅核的制备和高分子壳层的聚合反应,省去了中间对硅核的纯化、洗涤和更换反应体系的过程,简化了实验过程,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实验时间。而且采用蒸馏沉淀聚合发制备高分子壳,反应简单,聚合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球, 其特征是具有核 壳结构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球的三层核壳结构, 平均粒径为 15 ~ 800nm, 无机纳米粒子能被完全包覆进入二氧化硅和高分子壳层中。
2: 权利要求 1 的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制备法方 法, 其特征是 : 采用蒸馏沉淀聚合法, 在一个体系中完成硅壳和高分子壳的制备。
3: 如权利要求 2 的方法, 其特征是 : 1) 将无机纳米粒子分散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 加入亲水性高分子作为稳定剂 ; 无机纳 米粒子与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比为 1 ∶ 5 ~ 1 ∶ 200 ; 2) 将步骤 1) 的反应物加入到乙醇或 / 和乙腈的极性反应介质中, 超声, 搅拌均匀 ; 非 极性有机溶剂与极性反应介质的体积比为 1 ∶ 5 ~ 1 ∶ 20 ; 3) 向步骤 2) 的反应体系中加入正硅酸乙酯和氨水, 无机纳米粒子与正硅酸乙酯的质 量之比为 1 ∶ 100 ~ 1 ∶ 10, 氨水与正硅酸乙酯的体积之比为 1 ∶ 10 ~ 1 ∶ 1 ; 反应 12 ~ 48h ; 4) 向步骤 3) 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乙烯基硅烷偶联剂, 乙烯基硅烷偶联剂与正硅酸乙酯 的体积之比为 1 ∶ 3 ~ 3 ∶ 1, 反应 6 ~ 24h ; 5) 向步骤 4) 中加入交联剂、 反应单体以及引发剂, 交联剂与反应单体的体积之比为 1 ∶ 4 ~ 1 ∶ 2, 引发剂与反应单体的体积之比为 1 ∶ 1 ~ 5 ∶ 1 ; 6) 将步骤 5) 的反应体系加热至 80 ~ 95℃, 待反应体系的溶剂蒸馏出一半, 反应停止 ; 经离心、 洗涤, 得到具有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球。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的无机纳米粒子, 是指平均粒径在 1 ~ 100nm 之间的金属纳米粒子、 半导体纳米晶粒子或磁性纳米粒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的无机纳米粒子选自 Au、 Ag、 CdS、 CdSe、 CdTe、 CdSe/CdS、 CdSe/ZnS、 CdSe/ZnSe、 CdTe/ZnS、 CdTe/CdS、 CdTe/ZnSe、 CdSeTe 或 Fe3O4 其 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6: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的非极性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 环己烷、 甲 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7: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的亲水性高分子为聚环氧乙烷、 聚乙烯亚 胺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8: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的的交联剂为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二 乙烯基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9: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的反应单体为甲基丙烯酸、 苯乙烯中的一 种或两种的组合。
10: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过氧化苯甲酰 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说明书


制备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 微球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复合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备三层核 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球及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多功能和新颖结构的聚合物微球已成为了材料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聚合物 微球是指具有圆球形状且粒径在数十纳米到数百微米尺度范围内的聚合物粒子, 由于具有 如下特征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 (1) 小的粒子尺寸和体积使得整个粒子作为微反应器时对 外界刺激具有响应性快和反应速率高口 ; (2) 大的比表面积可作为吸附、 脱附、 化学反应和 光散射等的位置。通常, 1g 尺寸为 100nm 的聚合物粒子有数十平方米到数百平方米的表面 积; (3) 在介质中, 聚合物粒子作于重力、 电场和布朗运动时, 具有高的渗透性和可运动性 ; (4) 由于粒子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 范德华力作用和体积排斥作用, 聚合物微球的分散乳液 能够长时间得到稳定存在 ; (5) 均一的尺寸分布和带有不同功能性基团的表面使得聚合物 微球能够在更多的理论和实际中得到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 人们已经理解了聚合物 微球成核和增长的一般性规律, 从而能够合成出具有尺寸均匀、 化学结构和相结构可控的 聚合物粒子。
     近二十年来, 大量研究报道了一些纳米粒子能够被用于生物系统。 特别是, 采用高 温油相法制备的超顺磁性的磁纳米粒子和量子点, 由于其潜在的生物应用价值, 已经吸引 了很多研究人员的关注, 能被广泛应用于磁共振成像 (MRI)、 药物的靶向治疗、 荧光成像和 生物传感器等。无机纳米粒子在生物应用方面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但是, 由于无机纳米粒子含有重金属元素, 例如, 钴、 铬、 锰、 铁, 因此, 他们都具有 细胞毒性, 也使无机纳米粒子在生物应用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据文献报道, 用生物相容 性好的高分子包裹无机纳米粒子形成壳层能够防止有毒元素的溶解泄露, 对减小细胞毒性 效应和增加在水溶液中的化学稳定性是一个有效地方法。 并且将高分子和无机纳米材料相 结合得到复合材料, 能将结合高分子和无机纳米粒子各自的优势, 表现出了一些优异的性 能, 如机械性能、 电性能、 化学性能、 光学性能等。但是, 由于在无机纳米粒子和高分子单体 之间缺少相互作用, 很难在无机纳米粒子表面直接聚合高分子。 因此, 需要在无机纳米粒子 和高分子层之间加入一个过渡层——二氧化硅壳层, 起到相互连接的作用。
     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通常分为两类 : 一, 通过硅 核 ( 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和高分子聚合物粒子之间的物理或物理化学的相互作用进 行自组装 ; 二, 在硅核表面直接聚合反应单体。但是, 这两种方法都存在自身的问题。首先 要制备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组成的硅核, 以此为模板, 再进行自组装或直接聚合。自组 装的方法很难控制微球形貌, 并且在一定的化学环境中表面粒子容易脱落。直接聚合的方 法反应过程不稳定, 容易发生团聚, 并且要求反应精细度很高。
     本发明采用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 在现有聚合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克服了
     上述技术的不足。一般的聚合法中, 硅壳和高分子壳的制备是在不同体系中进行的, 因此 需要将首先制得的硅核洗涤、 纯化后在新的反应体系中进行聚合反应, 实验过程繁琐, 耗时 长。 本发明能够在一个体系中完成硅壳和高分子壳的制备, 就省去了洗涤、 纯化和更换反应 体系的过程, 而且采用蒸馏沉淀聚合发制备高分子壳, 反应简单, 聚合效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简单、 高效的制备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 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球的方法, 重点解决了在一个反应体系中进行硅核 ( 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的制备和表面聚合高分子这一问题, 在反应过程中粒子分散性好, 无沉淀或团 聚现象。制备的具有核壳结构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平均粒径为 15 ~ 800nm, 且粒径均匀, 三层核壳结构明显, 无机纳米粒子被完全包覆进入二氧化硅和高 分子壳层中, 拓展了无机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本发明的一种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球, 具有核 壳结构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平均粒径为 15 ~ 800nm, 三层核壳 结构明显, 无机纳米粒子被完全包覆进入二氧化硅和高分子壳层中。 本发明的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制备法方 法, 是采用蒸馏沉淀聚合法, 在一个体系中完成硅壳和高分子壳的制备。
     具体步骤如下 :
     1) 将无机纳米粒子分散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 加入亲水性高分子作为稳定剂 ; 无 机纳米粒子与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比为 1 ∶ 5 ~ 1 ∶ 200 ;
     2) 将步骤 1) 的反应物加入到乙醇或 / 和乙腈的极性反应介质中, 超声, 搅拌均匀 ; 非极性有机溶剂与极性反应介质的体积比为 1 ∶ 5 ~ 1 ∶ 20 ;
     3) 向步骤 2) 的反应体系中加入正硅酸乙酯 (TEOS) 和氨水, 无机纳米粒子与正硅 酸乙酯的质量之比为 1 ∶ 100 ~ 1 ∶ 10, 氨水与正硅酸乙酯的体积之比为 1 ∶ 10 ~ 1 ∶ 1 ; 反应 12 ~ 48h ;
     4) 向步骤 3) 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乙烯基硅烷偶联剂 (MPS), 乙烯基硅烷偶联剂 (MPS) 与正硅酸乙酯的体积之比为 1 ∶ 3 ~ 3 ∶ 1, 反应 6 ~ 24h ;
     5) 向步骤 4) 中加入交联剂、 反应单体以及引发剂, 交联剂与反应单体的体积之比 为 1 ∶ 4 ~ 1 ∶ 2, 引发剂与反应单体的体积之比为 1 ∶ 1 ~ 5 ∶ 1 ;
     6) 将步骤 5) 的反应体系加热至 80 ~ 95℃, 待反应体系的溶剂蒸馏出一半, 反应 停止 ; 经离心、 洗涤, 得到具有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球。
     所述的无机纳米粒子, 是指平均粒径在 1 ~ 100nm 之间的金属纳米粒子、 半导体纳 米晶粒子或磁性纳米粒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的无机纳米粒子选自 Au、 Ag、 CdS、 CdSe、 CdTe、 CdSe/CdS、 CdSe/ZnS、 CdSe/ ZnSe、 CdTe/ZnS、 CdTe/CdS、 CdTe/ZnSe、 CdSeTe 或 Fe3O4 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的非极性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 环己烷、 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且各组 分的量可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的亲水性高分子为聚环氧乙烷 (PEO)、 聚乙烯亚胺 (PEI) 和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 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且各组分的量可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的的交联剂为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EGDMA)、 二乙烯基苯 (DVB) 中的一种 或两种的组合, 且各组分的量可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的反应单体为甲基丙烯酸、 苯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且各组分的量可 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AIBN)、 过氧化苯甲酰 (BPO) 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 合, 且各组分的量可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的实验步骤 6) 在氩气的保护下进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特征在于, 本发明采用了亲水性高分子作为稳定剂, 能够 使无机纳米粒子在乙醇、 乙腈等极性溶剂中分散均匀, 不会产生团聚或沉淀现象。 并且选择 在乙醇、 乙腈等溶剂中进行硅壳的制备, 这是因为有利于控制和促进二氧化硅壳层的形成。 重要的是, 用乙醇、 乙腈作反应溶剂, 以便能够采用蒸馏沉淀聚合的法制备高分子壳层, 此 方法耗时短, 操作简单、 聚合效率高, 制备的复合微球粒径均匀。 因此, 本发明能够实现在一 种反应溶剂中完成硅核 ( 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的制备和高分子壳层的聚合反应, 省 去了中间对硅核的纯化、 洗涤和更换反应体系的过程, 简化了实验过程, 很大程度上缩短了 实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 实施例 1 中制得的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 球低倍照片。
     图2: 实施例 2 中制得的复合微球的荧光光谱。
     图3: 实施例 4 中制得的复合微球的磁响应性曲线。
     图4: 实施例 6 中制得的复合微球的荧光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出详细说明 : 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 前提下进行实施, 所给出的详细实施方式和过程, 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而不是限制本 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1 :
     步骤一, 称取 2mg 发射波长为 517nm 的 CdSeTe 量子点, 将量子点溶于 0.5ml 三氯 甲烷中, 加入 10mgPVP 为稳定剂, 超声分散均匀 ;
     步骤二, 将步骤一的反应物加入到 10ml 乙醇中, 搅拌至体系均匀 ;
     步骤三, 向步骤二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30μl 正硅酸乙酯 (TEOS) 和 15μl 氨水, 搅 拌速度为 3000r/min, 反应 12h。
     步骤四, 向步骤三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30μl 硅烷偶联剂 (MPS), 反应 6h。
     步骤五, 向步骤四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15μl EGDMA、 45μLMAA 和 200μLAIBN(1g/ mL), 将体系加热至 90℃, 待溶剂蒸馏出一半时反应停止 ; 经离心, 洗涤, 制得三层核壳结构 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球。
     图 1 为制备的平均粒径为 50nm 的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 子复合微球的低倍照片, 如图所示, 三层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粒径均匀, 分散性良好, 无团聚现象, 三层核壳结构清晰、 完整。
     实施例 2 :
     步骤一, 称取 1mg 发射波长为 564nm 的 CdSe/ZnS 量子点, 将量子点溶于 1ml 三氯 甲烷中, 加入 200mgPEI 为稳定剂, 超声分散均匀 ;
     步骤二, 将步骤一的反应物加入到 10ml 乙腈中, 搅拌至体系均匀 ;
     步骤三, 向步骤二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10μl 正硅酸乙酯 (TEOS) 和 10μl 氨水, 搅 拌速度为 3000r/min, 反应 36h。
     步骤四, 向步骤三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30μl 硅烷偶联剂 (MPS), 反应 10h。
     步骤五, 向步骤四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15μL DVB、 60μL 苯乙烯和 60μL BPO(1g/ mL), 将体系加热至 95℃, 待溶剂蒸馏出一半时反应停止 ; 经离心, 洗涤, 制得三层核壳结构 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球。
     制备的复合微球粒径均匀, 分散性良好, 无团聚现象, 核壳结构清晰、 完整。图 2 为 制备的平均粒径为 100nm 的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球的荧 光光谱, 如图所示, 荧光发射峰峰型良好, 半峰宽较窄。
     实施例 3 : 步骤一, 称取 4mg 发射波长为 650nm 的 CdSe 量子点, 将量子点溶于 2ml 环己烷中, 加入 200mgPEO 为稳定剂, 超声分散均匀 ;
     步骤二, 将步骤一的反应物加入到 5ml 乙腈和 5ml 乙醇中, 搅拌至体系均匀 ;
     步骤三, 向步骤二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60μl 正硅酸乙酯 (TEOS) 和 10μl 氨水, 搅 拌速度为 3000r/min, 反应 48h。
     步骤四, 向步骤三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20μl 硅烷偶联剂 (MPS), 反应 12h。
     步骤五, 向步骤四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20μl EGDMA、 20μL MAA 和 20μL 苯乙烯、 200μLAIBN(1g/mL), 将体系加热至 90℃, 待溶剂蒸馏出一半时反应停止 ; 经离心, 洗涤, 制 得平均粒径为 80nm 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球。
     制备的复合微球粒径均匀, 分散性良好, 无团聚现象, 三层核壳结构清晰、 完整。 实 施例 4 :
     步骤一, 称取 2mg 磁性纳米粒子 Fe3O4, 将磁性纳米粒子溶于 1ml 甲苯中, 加入 50mgPEI 和 50mgPVP 为稳定剂, 超声分散均匀 ;
     步骤二, 将步骤一的反应物加入到 5ml 乙腈和 5ml 乙醇中, 搅拌至体系均匀 ;
     步骤三, 向步骤二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200μl 正硅酸乙酯 (TEOS) 和 20μl 氨水, 搅 拌速度为 3000r/min, 反应 48h。
     步骤四, 向步骤三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100μl 硅烷偶联剂 (MPS), 反应 8h。
     步骤五, 向步骤四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10μl EGDMA 和 10μL DVB、 20μL MAA 和 20μL 苯乙烯, 以及 40μL AIBN 和 40μL BPO(1g/mL), 将体系加热至 90℃, 待溶剂蒸馏出一 半时反应停止 ; 经离心, 洗涤, 制得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 球。
     制备的复合微球粒径均匀, 分散性良好, 无团聚现象, 核壳结构清晰、 完整。图 3 为 制得平均粒径为 100nm 的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球的磁响 应性曲线, 如图所示, 磁相应曲线良好。
     实施例 5 :
     步骤一, 称取 3mgAu 纳米粒子, 将 Au 纳米粒子溶于 0.5ml 甲苯和 1ml 三氯甲烷中, 加入 20mgPEI、 20mgPVP 和 20mgPEO 为稳定剂 ;
     步骤二, 将步骤一的反应物加入到 10ml 乙腈和 5ml 乙醇中, 搅拌至体系均匀 ;
     步骤三, 向步骤二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50μl 正硅酸乙酯 (TEOS) 和 10μl 氨水, 搅 拌速度为 3000r/min, 反应 48h。
     步骤四, 向步骤三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70μl 硅烷偶联剂 (MPS), 反应 10h。
     步骤五, 向步骤四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10μl EGDMA 和 10μL DVB、 40μL MAA, 以及 40μL AIBN 和 40μL BPO(1g/mL), 将体系加热至 80℃, 待溶剂蒸馏出一半时反应停止 ; 经 离心, 洗涤, 制得平均粒径为 200nm 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 球。制备的复合微球粒径均匀, 分散性良好, 无团聚现象, 核壳结构清晰、 完整。
     实施例 6 :
     步骤一, 称取 0.5mg 发射波长为 564nm 的 CdTe/CdS 量子点和 0.5mg 发射波长为 650nm 的 CdS 量子点, 将量子点溶于 2ml 三氯甲烷中, 加入 150mgPEO 为稳定剂, 超声分散均 匀; 步骤二, 将步骤一的反应物加入到 10ml 乙腈和 5ml 乙醇中, 搅拌至体系均匀 ;
     步骤三, 向步骤二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80μl 正硅酸乙酯 (TEOS) 和 20μl 氨水, 搅 拌速度为 3000r/min, 反应 48h。
     步骤四, 向步骤三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80μl 硅烷偶联剂 (MPS), 反应 10h。
     步骤五, 向步骤四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15μl EGDMA、 25μL MAA 和 25μL 苯乙烯, 以 及 50μL AIBN 和 50μL BPO(1g/mL), 将体系加热至 90℃, 待溶剂蒸馏出一半时反应停止 ; 经离心, 洗涤, 制得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球。
     制备的复合微球粒径均匀, 分散性良好, 无团聚现象, 核壳结构清晰、 完整。图 4 为 制得平均粒径为 300nm 的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球的荧光 光谱, 如图所示, 荧光发射峰峰型良好, 半峰宽较窄, 双峰能被分离。
     实施例 7 :
     步骤一, 称取 1mg 磁性纳米粒子 Fe3O4 和 1mgCdSe/ZnSe 量子点, 将磁性纳米粒子 和量子点溶于 1ml 甲苯和 1ml 三氯甲烷中, 加入 50mgPEO 和 50mgPVP 为稳定剂, 超声分散均 匀;
     步骤二, 将步骤一的反应物加入到 5ml 乙腈和 10ml 乙醇中, 搅拌至体系均匀 ;
     步骤三, 向步骤二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100μl 正硅酸乙酯 (TEOS) 和 30μl 氨水, 搅 拌速度为 3000r/min, 反应 48h。
     步骤四, 向步骤三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100μl 硅烷偶联剂 (MPS), 反应 10h。
     步骤五, 向步骤四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10μl EGDMA 和 10μL DVB、 25μL MAA 和 25μL 苯乙烯, 以及 50μ LAIBN(1g/mL), 将体系加热至 90℃, 待溶剂蒸馏出一半时反应停 止; 经离心, 洗涤, 制得平均粒径为 500nm 的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 子复合微球。制备的复合微球粒径均匀, 分散性良好, 无团聚现象, 核壳结构清晰、 完整。实 施例 8 :
     步骤一, 称取 1mgAu 纳米粒子和 1mg CdTe/CdS 量子点, 将 Au 纳米粒子和量子点溶
     于 1ml 环己烷和 1ml 三氯甲烷中, 加入 50mgPEO 和 50mgPEI 为稳定剂, 超声分散均匀 ;
     步骤二, 将步骤一的反应物加入到 10ml 乙腈和 5ml 乙醇中, 搅拌至体系均匀 ;
     步骤三, 向步骤二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80μl 正硅酸乙酯 (TEOS) 和 30μl 氨水, 搅 拌速度为 3000r/min, 反应 48h。
     步骤四, 向步骤三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120μl 硅烷偶联剂 (MPS), 反应 10h。
     步骤五, 向步骤四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10μl EGDMA 和 10μlBPO、 60μLMAA, 以及 120μLAIBN(1g/mL), 将体系加热至 90℃, 待溶剂蒸馏出一半时反应停止 ; 经离心, 洗涤, 制 得平均粒径为 800nm 的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球。
     制备的复合微球粒径均匀, 分散性良好, 无团聚现象, 核壳结构清晰、 完整。
     实施例 9 :
     步骤一, 称取 1mgAg 纳米粒子和 1mg 磁性纳米粒子 Fe3O4, 将 Au 纳米粒子和磁性 Fe3O4 溶于 1ml 环己烷和 1ml 三氯甲烷中, 加入 50mgPEO 和 50mgPEI 为稳定剂, 超声分散均 匀;
     步骤二, 将步骤一的反应物加入到 10ml 乙腈和 5ml 乙醇中, 搅拌至体系均匀 ;
     步骤三, 向步骤二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80μl 正硅酸乙酯 (TEOS) 和 30μl 氨水, 搅 拌速度为 3000r/min, 反应 48h。 步骤四, 向步骤三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120μl 硅烷偶联剂 (MPS), 反应 10h。
     步骤五, 向步骤四的反应体系中加入 10μl EGDMA 和 10μlBPO、 60μLMAA, 以及 120μLAIBN(1g/mL), 将体系加热至 85℃, 待溶剂蒸馏出一半时反应停止 ; 经离心, 洗涤, 制 得平均粒径为 400nm 的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 / 二氧化硅 / 高分子复合微球。
     制备的复合微球粒径均匀, 分散性良好, 无团聚现象, 核壳结构清晰、 完整。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 限制, 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 修饰、 替代、 组合、 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 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制备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及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制备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及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制备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及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备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备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及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44632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8CN102344632ACN102344632A21申请号201110157815722申请日20110613C08L33/02200601C08L25/06200601C08L25/08200601C08K3/36200601C08K3/30200601C08K3/22200601C08K3/08200601C08F120/06200601C08F112/08200601C08F220/06200601C08F212/08200601C08F2/44200601B01J13/1420060171申请人天津大学地址300072。

2、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72发明人常津刘俊庆宋涛李云红张琼文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代理人王丽54发明名称制备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及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及方法。复合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5800NM,且粒径均匀,三层核壳结构明显,无机纳米粒子被完全包覆进入二氧化硅和高分子壳层。本发明采用了亲水性高分子作为稳定剂,能够使无机纳米粒子在乙醇、乙腈等极性溶剂中分散均匀,不会产生团聚或沉淀现象,能够实现在一种反应溶剂中完成硅核的制备和高分子壳层的聚合反应,省去了中间对硅核的纯。

3、化、洗涤和更换反应体系的过程,简化了实验过程,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实验时间。而且采用蒸馏沉淀聚合发制备高分子壳,反应简单,聚合效率高。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2页CN102344652A1/1页21一种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其特征是具有核壳结构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的三层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15800NM,无机纳米粒子能被完全包覆进入二氧化硅和高分子壳层中。2权利要求1的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制备法方法,其特征是采用蒸馏沉淀聚合法,在一个体系中完成硅壳和高。

4、分子壳的制备。3如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是1将无机纳米粒子分散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加入亲水性高分子作为稳定剂;无机纳米粒子与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比为151200;2将步骤1的反应物加入到乙醇或/和乙腈的极性反应介质中,超声,搅拌均匀;非极性有机溶剂与极性反应介质的体积比为15120;3向步骤2的反应体系中加入正硅酸乙酯和氨水,无机纳米粒子与正硅酸乙酯的质量之比为1100110,氨水与正硅酸乙酯的体积之比为11011;反应1248H;4向步骤3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乙烯基硅烷偶联剂,乙烯基硅烷偶联剂与正硅酸乙酯的体积之比为1331,反应624H;5向步骤4中加入交联剂、反应单体以及引发剂,交联剂与反应。

5、单体的体积之比为1412,引发剂与反应单体的体积之比为1151;6将步骤5的反应体系加热至8095,待反应体系的溶剂蒸馏出一半,反应停止;经离心、洗涤,得到具有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无机纳米粒子,是指平均粒径在1100NM之间的金属纳米粒子、半导体纳米晶粒子或磁性纳米粒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无机纳米粒子选自AU、AG、CDS、CDSE、CDTE、CDSE/CDS、CDSE/ZNS、CDSE/ZNSE、CDTE/ZNS、CDTE/CDS、CDTE/ZNSE、CDSETE或FE3O4其中。

6、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非极性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环己烷、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亲水性高分子为聚环氧乙烷、聚乙烯亚胺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的交联剂为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乙烯基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反应单体为甲基丙烯酸、苯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苯甲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权利要求书CN102344632ACN102344652A1/6页3制备三。

7、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及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复合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备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及方法。背景技术0002具有多功能和新颖结构的聚合物微球已成为了材料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聚合物微球是指具有圆球形状且粒径在数十纳米到数百微米尺度范围内的聚合物粒子,由于具有如下特征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1小的粒子尺寸和体积使得整个粒子作为微反应器时对外界刺激具有响应性快和反应速率高口;2大的比表面积可作为吸附、脱附、化学反应和光散射等的位置。通常,1G尺寸为100NM的聚合物粒子有数十平方米到数百平方米的表面积;3在。

8、介质中,聚合物粒子作于重力、电场和布朗运动时,具有高的渗透性和可运动性;4由于粒子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范德华力作用和体积排斥作用,聚合物微球的分散乳液能够长时间得到稳定存在;5均一的尺寸分布和带有不同功能性基团的表面使得聚合物微球能够在更多的理论和实际中得到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人们已经理解了聚合物微球成核和增长的一般性规律,从而能够合成出具有尺寸均匀、化学结构和相结构可控的聚合物粒子。0003近二十年来,大量研究报道了一些纳米粒子能够被用于生物系统。特别是,采用高温油相法制备的超顺磁性的磁纳米粒子和量子点,由于其潜在的生物应用价值,已经吸引了很多研究人员的关注,能被广泛应用于磁共振成像M。

9、RI、药物的靶向治疗、荧光成像和生物传感器等。无机纳米粒子在生物应用方面取得了迅速的发展。0004但是,由于无机纳米粒子含有重金属元素,例如,钴、铬、锰、铁,因此,他们都具有细胞毒性,也使无机纳米粒子在生物应用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据文献报道,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高分子包裹无机纳米粒子形成壳层能够防止有毒元素的溶解泄露,对减小细胞毒性效应和增加在水溶液中的化学稳定性是一个有效地方法。并且将高分子和无机纳米材料相结合得到复合材料,能将结合高分子和无机纳米粒子各自的优势,表现出了一些优异的性能,如机械性能、电性能、化学性能、光学性能等。但是,由于在无机纳米粒子和高分子单体之间缺少相互作用,很难在无机纳。

10、米粒子表面直接聚合高分子。因此,需要在无机纳米粒子和高分子层之间加入一个过渡层二氧化硅壳层,起到相互连接的作用。0005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通常分为两类一,通过硅核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和高分子聚合物粒子之间的物理或物理化学的相互作用进行自组装;二,在硅核表面直接聚合反应单体。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存在自身的问题。首先要制备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组成的硅核,以此为模板,再进行自组装或直接聚合。自组装的方法很难控制微球形貌,并且在一定的化学环境中表面粒子容易脱落。直接聚合的方法反应过程不稳定,容易发生团聚,并且要求反应精细度很高。0006本发明采用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在现。

11、有聚合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克服了说明书CN102344632ACN102344652A2/6页4上述技术的不足。一般的聚合法中,硅壳和高分子壳的制备是在不同体系中进行的,因此需要将首先制得的硅核洗涤、纯化后在新的反应体系中进行聚合反应,实验过程繁琐,耗时长。本发明能够在一个体系中完成硅壳和高分子壳的制备,就省去了洗涤、纯化和更换反应体系的过程,而且采用蒸馏沉淀聚合发制备高分子壳,反应简单,聚合效率高。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制备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的方法,重点解决了在一个反应体系中进行硅核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的制备和表面聚合高分子。

12、这一问题,在反应过程中粒子分散性好,无沉淀或团聚现象。制备的具有核壳结构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5800NM,且粒径均匀,三层核壳结构明显,无机纳米粒子被完全包覆进入二氧化硅和高分子壳层中,拓展了无机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0008本发明的一种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具有核壳结构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5800NM,三层核壳结构明显,无机纳米粒子被完全包覆进入二氧化硅和高分子壳层中。0009本发明的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制备法方法,是采用蒸馏沉淀聚合法,在一个体系中完成硅。

13、壳和高分子壳的制备。0010具体步骤如下00111将无机纳米粒子分散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加入亲水性高分子作为稳定剂;无机纳米粒子与亲水性高分子的质量比为151200;00122将步骤1的反应物加入到乙醇或/和乙腈的极性反应介质中,超声,搅拌均匀;非极性有机溶剂与极性反应介质的体积比为15120;00133向步骤2的反应体系中加入正硅酸乙酯TEOS和氨水,无机纳米粒子与正硅酸乙酯的质量之比为1100110,氨水与正硅酸乙酯的体积之比为11011;反应1248H;00144向步骤3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乙烯基硅烷偶联剂MPS,乙烯基硅烷偶联剂MPS与正硅酸乙酯的体积之比为1331,反应624H;0015。

14、5向步骤4中加入交联剂、反应单体以及引发剂,交联剂与反应单体的体积之比为1412,引发剂与反应单体的体积之比为1151;00166将步骤5的反应体系加热至8095,待反应体系的溶剂蒸馏出一半,反应停止;经离心、洗涤,得到具有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0017所述的无机纳米粒子,是指平均粒径在1100NM之间的金属纳米粒子、半导体纳米晶粒子或磁性纳米粒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0018所述的无机纳米粒子选自AU、AG、CDS、CDSE、CDTE、CDSE/CDS、CDSE/ZNS、CDSE/ZNSE、CDTE/ZNS、CDTE/CDS、CDTE/ZNSE、CDSETE或F。

15、E3O4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0019所述的非极性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环己烷、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且各组分的量可任意比例混合。0020所述的亲水性高分子为聚环氧乙烷PEO、聚乙烯亚胺PEI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且各组分的量可任意比例混合。说明书CN102344632ACN102344652A3/6页50021所述的的交联剂为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二乙烯基苯DVB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且各组分的量可任意比例混合。0022所述的反应单体为甲基丙烯酸、苯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且各组分的量可任意比例混合。0023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过氧化苯甲。

16、酰BPO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且各组分的量可任意比例混合。0024所述的实验步骤6在氩气的保护下进行。002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特征在于,本发明采用了亲水性高分子作为稳定剂,能够使无机纳米粒子在乙醇、乙腈等极性溶剂中分散均匀,不会产生团聚或沉淀现象。并且选择在乙醇、乙腈等溶剂中进行硅壳的制备,这是因为有利于控制和促进二氧化硅壳层的形成。重要的是,用乙醇、乙腈作反应溶剂,以便能够采用蒸馏沉淀聚合的法制备高分子壳层,此方法耗时短,操作简单、聚合效率高,制备的复合微球粒径均匀。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在一种反应溶剂中完成硅核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的制备和高分子壳层的聚合反应,省去了中间对硅核的纯化、洗。

17、涤和更换反应体系的过程,简化了实验过程,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实验时间。附图说明0026图1实施例1中制得的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低倍照片。0027图2实施例2中制得的复合微球的荧光光谱。0028图3实施例4中制得的复合微球的磁响应性曲线。0029图4实施例6中制得的复合微球的荧光光谱。具体实施方式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出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所给出的详细实施方式和过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0031实施例10032步骤一,称取2MG发射波长为517NM的CDSETE量子点,将量子点溶于05ML三氯甲。

18、烷中,加入10MGPVP为稳定剂,超声分散均匀;0033步骤二,将步骤一的反应物加入到10ML乙醇中,搅拌至体系均匀;0034步骤三,向步骤二的反应体系中加入30L正硅酸乙酯TEOS和15L氨水,搅拌速度为3000R/MIN,反应12H。0035步骤四,向步骤三的反应体系中加入30L硅烷偶联剂MPS,反应6H。0036步骤五,向步骤四的反应体系中加入15LEGDMA、45LMAA和200LAIBN1G/ML,将体系加热至90,待溶剂蒸馏出一半时反应停止;经离心,洗涤,制得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0037图1为制备的平均粒径为50NM的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

19、硅/高分子复合微球的低倍照片,如图所示,三层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无团说明书CN102344632ACN102344652A4/6页6聚现象,三层核壳结构清晰、完整。0038实施例20039步骤一,称取1MG发射波长为564NM的CDSE/ZNS量子点,将量子点溶于1ML三氯甲烷中,加入200MGPEI为稳定剂,超声分散均匀;0040步骤二,将步骤一的反应物加入到10ML乙腈中,搅拌至体系均匀;0041步骤三,向步骤二的反应体系中加入10L正硅酸乙酯TEOS和10L氨水,搅拌速度为3000R/MIN,反应36H。0042步骤四,向步骤三的反应体系中加入30L硅烷偶联剂MPS,。

20、反应10H。0043步骤五,向步骤四的反应体系中加入15LDVB、60L苯乙烯和60LBPO1G/ML,将体系加热至95,待溶剂蒸馏出一半时反应停止;经离心,洗涤,制得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0044制备的复合微球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无团聚现象,核壳结构清晰、完整。图2为制备的平均粒径为100NM的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的荧光光谱,如图所示,荧光发射峰峰型良好,半峰宽较窄。0045实施例30046步骤一,称取4MG发射波长为650NM的CDSE量子点,将量子点溶于2ML环己烷中,加入200MGPEO为稳定剂,超声分散均匀;0047步骤二。

21、,将步骤一的反应物加入到5ML乙腈和5ML乙醇中,搅拌至体系均匀;0048步骤三,向步骤二的反应体系中加入60L正硅酸乙酯TEOS和10L氨水,搅拌速度为3000R/MIN,反应48H。0049步骤四,向步骤三的反应体系中加入20L硅烷偶联剂MPS,反应12H。0050步骤五,向步骤四的反应体系中加入20LEGDMA、20LMAA和20L苯乙烯、200LAIBN1G/ML,将体系加热至90,待溶剂蒸馏出一半时反应停止;经离心,洗涤,制得平均粒径为80NM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0051制备的复合微球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无团聚现象,三层核壳结构清晰、完整。实施例40。

22、052步骤一,称取2MG磁性纳米粒子FE3O4,将磁性纳米粒子溶于1ML甲苯中,加入50MGPEI和50MGPVP为稳定剂,超声分散均匀;0053步骤二,将步骤一的反应物加入到5ML乙腈和5ML乙醇中,搅拌至体系均匀;0054步骤三,向步骤二的反应体系中加入200L正硅酸乙酯TEOS和20L氨水,搅拌速度为3000R/MIN,反应48H。0055步骤四,向步骤三的反应体系中加入100L硅烷偶联剂MPS,反应8H。0056步骤五,向步骤四的反应体系中加入10LEGDMA和10LDVB、20LMAA和20L苯乙烯,以及40LAIBN和40LBPO1G/ML,将体系加热至90,待溶剂蒸馏出一半时反应。

23、停止;经离心,洗涤,制得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0057制备的复合微球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无团聚现象,核壳结构清晰、完整。图3为制得平均粒径为100NM的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的磁响应性曲线,如图所示,磁相应曲线良好。说明书CN102344632ACN102344652A5/6页70058实施例50059步骤一,称取3MGAU纳米粒子,将AU纳米粒子溶于05ML甲苯和1ML三氯甲烷中,加入20MGPEI、20MGPVP和20MGPEO为稳定剂;0060步骤二,将步骤一的反应物加入到10ML乙腈和5ML乙醇中,搅拌至体系均匀;0061步骤。

24、三,向步骤二的反应体系中加入50L正硅酸乙酯TEOS和10L氨水,搅拌速度为3000R/MIN,反应48H。0062步骤四,向步骤三的反应体系中加入70L硅烷偶联剂MPS,反应10H。0063步骤五,向步骤四的反应体系中加入10LEGDMA和10LDVB、40LMAA,以及40LAIBN和40LBPO1G/ML,将体系加热至80,待溶剂蒸馏出一半时反应停止;经离心,洗涤,制得平均粒径为200NM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制备的复合微球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无团聚现象,核壳结构清晰、完整。0064实施例60065步骤一,称取05MG发射波长为564NM的CDTE/CDS。

25、量子点和05MG发射波长为650NM的CDS量子点,将量子点溶于2ML三氯甲烷中,加入150MGPEO为稳定剂,超声分散均匀;0066步骤二,将步骤一的反应物加入到10ML乙腈和5ML乙醇中,搅拌至体系均匀;0067步骤三,向步骤二的反应体系中加入80L正硅酸乙酯TEOS和20L氨水,搅拌速度为3000R/MIN,反应48H。0068步骤四,向步骤三的反应体系中加入80L硅烷偶联剂MPS,反应10H。0069步骤五,向步骤四的反应体系中加入15LEGDMA、25LMAA和25L苯乙烯,以及50LAIBN和50LBPO1G/ML,将体系加热至90,待溶剂蒸馏出一半时反应停止;经离心,洗涤,制得三。

26、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0070制备的复合微球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无团聚现象,核壳结构清晰、完整。图4为制得平均粒径为300NM的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的荧光光谱,如图所示,荧光发射峰峰型良好,半峰宽较窄,双峰能被分离。0071实施例70072步骤一,称取1MG磁性纳米粒子FE3O4和1MGCDSE/ZNSE量子点,将磁性纳米粒子和量子点溶于1ML甲苯和1ML三氯甲烷中,加入50MGPEO和50MGPVP为稳定剂,超声分散均匀;0073步骤二,将步骤一的反应物加入到5ML乙腈和10ML乙醇中,搅拌至体系均匀;0074步骤三,向步骤二的反应。

27、体系中加入100L正硅酸乙酯TEOS和30L氨水,搅拌速度为3000R/MIN,反应48H。0075步骤四,向步骤三的反应体系中加入100L硅烷偶联剂MPS,反应10H。0076步骤五,向步骤四的反应体系中加入10LEGDMA和10LDVB、25LMAA和25L苯乙烯,以及50LAIBN1G/ML,将体系加热至90,待溶剂蒸馏出一半时反应停止;经离心,洗涤,制得平均粒径为500NM的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制备的复合微球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无团聚现象,核壳结构清晰、完整。实施例80077步骤一,称取1MGAU纳米粒子和1MGCDTE/CDS量子点,将AU纳米粒子和。

28、量子点溶说明书CN102344632ACN102344652A6/6页8于1ML环己烷和1ML三氯甲烷中,加入50MGPEO和50MGPEI为稳定剂,超声分散均匀;0078步骤二,将步骤一的反应物加入到10ML乙腈和5ML乙醇中,搅拌至体系均匀;0079步骤三,向步骤二的反应体系中加入80L正硅酸乙酯TEOS和30L氨水,搅拌速度为3000R/MIN,反应48H。0080步骤四,向步骤三的反应体系中加入120L硅烷偶联剂MPS,反应10H。0081步骤五,向步骤四的反应体系中加入10LEGDMA和10LBPO、60LMAA,以及120LAIBN1G/ML,将体系加热至90,待溶剂蒸馏出一半时反。

29、应停止;经离心,洗涤,制得平均粒径为800NM的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0082制备的复合微球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无团聚现象,核壳结构清晰、完整。0083实施例90084步骤一,称取1MGAG纳米粒子和1MG磁性纳米粒子FE3O4,将AU纳米粒子和磁性FE3O4溶于1ML环己烷和1ML三氯甲烷中,加入50MGPEO和50MGPEI为稳定剂,超声分散均匀;0085步骤二,将步骤一的反应物加入到10ML乙腈和5ML乙醇中,搅拌至体系均匀;0086步骤三,向步骤二的反应体系中加入80L正硅酸乙酯TEOS和30L氨水,搅拌速度为3000R/MIN,反应48H。0087步骤。

30、四,向步骤三的反应体系中加入120L硅烷偶联剂MPS,反应10H。0088步骤五,向步骤四的反应体系中加入10LEGDMA和10LBPO、60LMAA,以及120LAIBN1G/ML,将体系加热至85,待溶剂蒸馏出一半时反应停止;经离心,洗涤,制得平均粒径为400NM的三层核壳结构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硅/高分子复合微球。0089制备的复合微球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无团聚现象,核壳结构清晰、完整。0090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344632ACN102344652A1/2页9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44632ACN102344652A2/2页10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4463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