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卡的感应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15432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88438.3

申请日:

2011.07.07

公开号:

CN102347787A

公开日:

2012.02.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B 5/00申请日:20110707|||公开

IPC分类号:

H04B5/00

主分类号:

H04B5/00

申请人:

扬州恒信仪表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永辅; 徐一心; 张坚; 薛峰

地址:

225211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市大桥工业园扬州恒信仪表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代理人:

董建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射频卡的感应装置。涉及射频卡感应装置。不受触发件进入路径的影响,能够高可靠性地实现数据传输。包括干簧管、数据线圈和壳体,壳体的顶面为工作面,壳体底部设有与壳体内部相连通且垂直于工作面的管,干簧管直立地设置在管内,干簧管朝上的引线一折弯90°后放置在壳体内的底面上,干簧管朝下的引线二设置在管内。本发明将干簧管的一个引线折弯90°,利用该折弯段作为磁力感应“接收部”,而另一引线则远离工作面,“隐藏”于后。无论射频卡从那个方形接近工作面,采用什么送进动作,射频卡中的磁钢只能对折弯部产生一次磁力感应,进行一次触发。能确保一个任意方向的“接近”均能触发一次数据传输的通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射频卡的感应装置, 包括干簧管、 数据线圈和壳体, 所述壳体的顶面为工作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与壳体内部相连通且垂直于所述工作面的管, 所述干簧管 直立地设置在所述管内, 所述干簧管朝上的引线一折弯 90°后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底面 上, 所述干簧管朝下的引线二设置在所述管内。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射频卡的感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偏离所述壳体 的中心。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射频卡的感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呈圆柱形, 壳 体截面的半径为 r, 所述管的轴心距离所述壳体轴心距离为 0.2-0.8r。

说明书


一种射频卡的感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卡感应装置, 尤其涉及低功耗射频卡预付式水表、 公交 IC 卡 记录系统中的射频卡感应装置。背景技术
     为提高表具可靠性, 近几年, 低功耗预付卡式水表份额逐步扩大。它是采用在带 磁钢的射频卡与感应装置的相互作用, 实现数据交换。即通过磁钢触发感应装置中的干簧 管动作, 从常闭状态改变为开启状态, 随即进行数据交换。现有技术中, 该种水表具有一用 于 “迎合” 射频卡的工作面, 干簧管与工作面平行地置于下方, 当射频卡接近、 接触到工作面 时, 射频卡中的磁钢会触发干簧管工作, 进而使表具通过信号线圈发出数据给射频卡。 但人 们在放置射频卡时, 一般不可能垂直地放置, 总有左右方向的运动或者斜向的运动。这样, 对于水平放置的干簧管, 其两端的引线受磁就存在一个时间差, 运动着的射频卡从进入感 应范围到停留在工作面会使干簧管做至少三个动作, 即吸合 --- 断开 --- 吸合。 这三个动作 对于装置内的数据传输系统来说, 会导致信息发送失败, 对于灵敏度高的数据传输系统来 说, 导致数据传输失败的几率更大。尤其在公交车上, 可能需要多次动作才能产生一个 “有 效” ; 也就是说射频卡中的触发件 --- 磁钢的运行路径会影响到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这已经 是长期困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 提供了一种不受触发件进入路径的影响, 能够高可靠性地 实现数据传输的射频卡的感应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包括干簧管、 数据线圈和壳体, 所述壳体的顶面为工作面, 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与壳体内部相连通且垂直于所述工作面的管, 所述干簧管直立地设置在 所述管内, 所述干簧管朝上的引线一折弯 90°后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底面上, 所述干簧管 朝下的引线二设置在所述管内。
     所述管偏离所述壳体的中心。
     所述壳体呈圆柱形, 壳体截面的半径为 r, 所述管的轴心距离所述壳体轴心距离为 0.2-0.8r。
     本发明改变了以往对干簧管的使用原理和使用方法, 将干簧管的一个引线折弯 90°, 利用该折弯段作为磁力感应 “接收部” , 而干簧管管体、 另一引线则远离工作面, “隐 藏” 于后。 这样, 无论射频卡从那个方形接近工作面, 采用什么送进动作, 射频卡中的磁钢只 能对折弯部产生一次磁力感应, 进行一次触发。 彻底避免了多次动作 (即卡在送进过程中对 干簧管产生的二次触发或多次触发动作) 带来的数据传输不可靠的问题。能确保一个任意 方向的 “接近” 均能触发一次数据传输的通讯。本发明的发明来源尽管偶然, 但解决了一直 以来困扰人们的技术问题, 是射频卡技术领域的一重大突破。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是壳体, 2 是数据线圈, 3 是干簧管, 41 是线槽, 42 是线孔 ; 图 2 是图 1 的 A-A 剖视图, 图中 10 是工作面, 11 是管, 12 是管腔, 31 是引线二, 32 是引线一, 5 是射频卡, 6 是表体。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 1、 2 所示, 包括干簧管 3、 数据线圈 2 和壳体 1, 所述壳体 1 的顶面为工 作面 10, 所述壳体 1 底部设有与壳体 1 内部相连通且垂直于所述工作面 10 的管 11, 所述干 簧管 3 直立地设置在所述管 11 的管腔 12 内, 所述干簧管 3 朝上的引线一 32 折弯 90°后放 置在所述壳体 1 内的底面上, 所述干簧管 3 朝下的引线二 31 设置在 11 的管腔 12 内。在射 频卡 5 刷卡过程中, 只要射频卡 5 内磁钢吸合干簧管 3 上部的水平设置的引线一 32, 即能启 动系统工作, 进而射频卡 5 就一定能有效地感应到数据线圈的信息, 从而达到数据传输的 稳定性。
     所述管 11 偏离所述壳体 1 的中心。 应用于低功耗射频卡预付式水表时, 所述壳体 1 呈圆柱形, 壳体 1 截面的半径为 r, 所述管 11 的轴心距离所述壳体 1 轴心距离为 0.2-0.8r。这样能增加引线一 32 的磁感应能 力, 进而更灵敏地触发水表内的数据传输系统。
     应用于公交 IC 卡系统时, 管设置在壳体背后的下部偏向里侧, 因为乘客均来自外 侧, 且习惯于将卡由下往上至工作面 10。
     此外, 在壳体 1 内的底面设置至少四条线槽 41 和线孔 42, 用于将数据线圈 2 和干 簧管 3 的两端接入系统电路中。
     本发明构思精巧, 设计大胆, 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数据传输安全可靠, 有利于提高 产品的质量,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一种射频卡的感应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射频卡的感应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射频卡的感应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射频卡的感应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射频卡的感应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47787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8CN102347787ACN102347787A21申请号201110188438322申请日20110707H04B5/0020060171申请人扬州恒信仪表有限公司地址225211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市大桥工业园扬州恒信仪表有限公司72发明人陈永辅徐一心张坚薛峰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代理人董建林54发明名称一种射频卡的感应装置57摘要一种射频卡的感应装置。涉及射频卡感应装置。不受触发件进入路径的影响,能够高可靠性地实现数据传输。包括干簧管、数据线圈和壳体,壳体的顶面为工作面,壳体底部设有与壳体内。

2、部相连通且垂直于工作面的管,干簧管直立地设置在管内,干簧管朝上的引线一折弯90后放置在壳体内的底面上,干簧管朝下的引线二设置在管内。本发明将干簧管的一个引线折弯90,利用该折弯段作为磁力感应“接收部”,而另一引线则远离工作面,“隐藏”于后。无论射频卡从那个方形接近工作面,采用什么送进动作,射频卡中的磁钢只能对折弯部产生一次磁力感应,进行一次触发。能确保一个任意方向的“接近”均能触发一次数据传输的通讯。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347806A1/1页21一种射频卡的感应装置,包括干簧管、数据线圈和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面为。

3、工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与壳体内部相连通且垂直于所述工作面的管,所述干簧管直立地设置在所述管内,所述干簧管朝上的引线一折弯90后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底面上,所述干簧管朝下的引线二设置在所述管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卡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偏离所述壳体的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射频卡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圆柱形,壳体截面的半径为R,所述管的轴心距离所述壳体轴心距离为0208R。权利要求书CN102347787ACN102347806A1/2页3一种射频卡的感应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卡感应装置,尤其涉及低功耗射频卡预付式水表、公交IC。

4、卡记录系统中的射频卡感应装置。背景技术0002为提高表具可靠性,近几年,低功耗预付卡式水表份额逐步扩大。它是采用在带磁钢的射频卡与感应装置的相互作用,实现数据交换。即通过磁钢触发感应装置中的干簧管动作,从常闭状态改变为开启状态,随即进行数据交换。现有技术中,该种水表具有一用于“迎合”射频卡的工作面,干簧管与工作面平行地置于下方,当射频卡接近、接触到工作面时,射频卡中的磁钢会触发干簧管工作,进而使表具通过信号线圈发出数据给射频卡。但人们在放置射频卡时,一般不可能垂直地放置,总有左右方向的运动或者斜向的运动。这样,对于水平放置的干簧管,其两端的引线受磁就存在一个时间差,运动着的射频卡从进入感应范围。

5、到停留在工作面会使干簧管做至少三个动作,即吸合断开吸合。这三个动作对于装置内的数据传输系统来说,会导致信息发送失败,对于灵敏度高的数据传输系统来说,导致数据传输失败的几率更大。尤其在公交车上,可能需要多次动作才能产生一个“有效”;也就是说射频卡中的触发件磁钢的运行路径会影响到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这已经是长期困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难题。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不受触发件进入路径的影响,能够高可靠性地实现数据传输的射频卡的感应装置。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干簧管、数据线圈和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面为工作面,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与壳体内部相连通且垂直于所述工作面的管,所述干簧管直立地。

6、设置在所述管内,所述干簧管朝上的引线一折弯90后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底面上,所述干簧管朝下的引线二设置在所述管内。0005所述管偏离所述壳体的中心。0006所述壳体呈圆柱形,壳体截面的半径为R,所述管的轴心距离所述壳体轴心距离为0208R。0007本发明改变了以往对干簧管的使用原理和使用方法,将干簧管的一个引线折弯90,利用该折弯段作为磁力感应“接收部”,而干簧管管体、另一引线则远离工作面,“隐藏”于后。这样,无论射频卡从那个方形接近工作面,采用什么送进动作,射频卡中的磁钢只能对折弯部产生一次磁力感应,进行一次触发。彻底避免了多次动作(即卡在送进过程中对干簧管产生的二次触发或多次触发动作)带来的。

7、数据传输不可靠的问题。能确保一个任意方向的“接近”均能触发一次数据传输的通讯。本发明的发明来源尽管偶然,但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人们的技术问题,是射频卡技术领域的一重大突破。说明书CN102347787ACN102347806A2/2页4附图说明0008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壳体,2是数据线圈,3是干簧管,41是线槽,42是线孔;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中10是工作面,11是管,12是管腔,31是引线二,32是引线一,5是射频卡,6是表体。具体实施方式0009本发明如图1、2所示,包括干簧管3、数据线圈2和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面为工作面10,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与壳体1内部相连通且垂。

8、直于所述工作面10的管11,所述干簧管3直立地设置在所述管11的管腔12内,所述干簧管3朝上的引线一32折弯90后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底面上,所述干簧管3朝下的引线二31设置在11的管腔12内。在射频卡5刷卡过程中,只要射频卡5内磁钢吸合干簧管3上部的水平设置的引线一32,即能启动系统工作,进而射频卡5就一定能有效地感应到数据线圈的信息,从而达到数据传输的稳定性。0010所述管11偏离所述壳体1的中心。0011应用于低功耗射频卡预付式水表时,所述壳体1呈圆柱形,壳体1截面的半径为R,所述管11的轴心距离所述壳体1轴心距离为0208R。这样能增加引线一32的磁感应能力,进而更灵敏地触发水表内的数据传输系统。0012应用于公交IC卡系统时,管设置在壳体背后的下部偏向里侧,因为乘客均来自外侧,且习惯于将卡由下往上至工作面10。0013此外,在壳体1内的底面设置至少四条线槽41和线孔42,用于将数据线圈2和干簧管3的两端接入系统电路中。0014本发明构思精巧,设计大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数据传输安全可靠,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说明书CN102347787ACN102347806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4778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