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8148747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4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490206.6

申请日:

20160629

公开号:

CN105963604A

公开日:

201609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A61K9/08,A61K9/06,A61P31/02,A61P17/02,A61K35/413,A61K35/62,A61K35/583,A61K31/7048

主分类号:

A61K36/906,A61K9/08,A61K9/06,A61P31/02,A61P17/02,A61K35/413,A61K35/62,A61K35/583,A61K31/7048

申请人: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发明人:

姜梅

地址: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67号

优先权:

CN201610490206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刘玲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创口清洗消毒液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倒钩刺30‑40份、白鲜皮20‑30份、樟柳1‑3份、冬瓜皮10‑20份、魔芋2‑8份、芦荟30‑40份、牛黄4‑8份、水蛭1‑5份、蛇蜕4‑8份;各原料经水提取、浓缩、灭菌、乙醇提取等步骤后分装得到成品;本发明清洗时其有效成分通过透皮吸收直达病灶,直接发挥作用,副产物能制备成敷药,抗炎消毒、且能在创口细胞表面形成保护膜,促进细胞修复和再生,改善微循环;本发明充分利用多种中药有效成分,药源丰富,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各有效成分的活性,抗菌消炎,能有效促进创面的修复,使用更加安全,无刺激;能显著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减轻患者病痛折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倒钩刺30-40份、白鲜皮20-30份、樟柳1-3份、冬瓜皮10-20份、魔芋2-8份、芦荟30-40份、牛黄4-8份、水蛭1-5份、蛇蜕4-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倒钩刺35份、白鲜皮25份、樟柳2份、冬瓜皮15份、魔芋6份、芦荟35份、牛黄6份、水蛭3份、蛇蜕6份。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配方量的倒钩刺、白鲜皮、樟柳及冬瓜皮,清洗除杂后,倒入提取罐中,以重量比为1:10的料液比向提取罐中倒入蒸馏水,与60-80℃条件下回流提取3-5次,每次0.5-1.5h,合并滤液,得到提取液备用;2)将步骤1制备的提取液静置24小时后,浓缩到1/10提取液的体积,得到稠膏备用;3)称取配方量的牛黄、水蛭、蛇蜕,风选除杂后,将药材于180-220℃翻炒10-15min,取出降至常温,将炒制后的原料打粉,过4000-5000目筛网,得到细粉备用;4)将步骤3中制备的细粉平铺于操作台上,用30W紫外线灭菌灯照射消毒1小时,有效距离1米,消毒后密封备用;5)称取配方量的新鲜魔芋和芦荟,清洗后研磨出汁,300目滤布过滤,使渣液分离,研磨汁液中以体积比为100:0.1加入新洁尔灭,冷藏备用;药渣中加入其4-6倍重量的75%乙醇于55-65℃条件下蒸煮2-3h;过滤,得到蒸煮液备用;6)将步骤2中的稠膏、步骤4中消毒的细粉、步骤5中加入新洁尔灭的研磨汁液以及蒸煮液搅拌混合均匀,以20-40r/min的转速搅拌30-45min后静置1小时,取初次上清液;再次加入余量3-5倍量的纯化水,以20-40r/min的转速搅拌30-45min后静置1小时,取二次上清液;最后加入余量1-3倍量的纯化水,以20-40r/min的转速搅拌30-45min后静置1小时,取三次上清液;沉淀备用;7)将步骤6中的初次上清液、二次上清液、三次上清液合并后搅拌均匀,分装得到创口清洗消毒液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滤液经120目筛网过滤后得到提取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稠膏于4℃条件下冷藏7-10d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细粉的铺设厚度为0.5-0.8c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沉淀烘干至含水量≤10%,以1:0.5:0.03的重量比,加入茶油和罗红霉素,匀质制备成糊状的敷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制备的创口清洗消毒液成品用于外科或内科疮疾、创面、溃疡的清洗消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药用于外科疮疾、创面及溃疡的护理及康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理药剂领域,具体是一种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创面是临床常见和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的机体外表损伤;创面是指人体在遭受各种创伤、感染或其他疾患使某些部位受压缺血后发生的皮肤等组织一定面积的毁损;创面破坏机体对外环境的天然屏障,大面积深度创面如深度烧伤创面不仅使富含蛋白质的体液和水分从创面持续丢失,而且创面坏死组织招致细菌定居繁殖进而可侵入人体内发生致命的全身感染;为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屏蔽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当代医学临床主张对创面清创以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并尽快重建机体屏障;而临床手术时常常会伴随大的刀口的产生,在刀口恢复过程中也需要进行清洗和换药,目前现有技术的清洗液基本无创面修复功能,临床所使用的清洗液大多仅仅具有消毒和灭菌作用,在使用清洗液清洗后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涂药,造成护理工作量的加大和工作难度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消毒杀菌作用、能促进创口愈合的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倒钩刺30-40份、白鲜皮20-30份、樟柳1-3份、冬瓜皮10-20份、魔芋2-8份、芦荟30-40份、牛黄4-8份、水蛭1-5份、蛇蜕4-8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倒钩刺35份、白鲜皮25份、樟柳2份、冬瓜皮15份、魔芋6份、芦荟35份、牛黄6份、水蛭3份、蛇蜕6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配方量的倒钩刺、白鲜皮、樟柳及冬瓜皮,清洗除杂后,倒入提取罐中,以重量比为1:10的料液比向提取罐中倒入蒸馏水,与60-80℃条件下回流提 取3-5次,每次0.5-1.5h,合并滤液,得到提取液备用;

2)将步骤1制备的提取液静置24小时后,浓缩到1/10提取液的体积,得到稠膏备用;

3)称取配方量的牛黄、水蛭、蛇蜕,风选除杂后,将药材于180-220℃翻炒10-15min,取出降至常温,将炒制后的原料打粉,过4000-5000目筛网,得到细粉备用;

4)将步骤3中制备的细粉平铺于操作台上,用30W紫外线灭菌灯照射消毒1小时,有效距离1米,消毒后密封备用;

5)称取配方量的新鲜魔芋和芦荟,清洗后研磨出汁,300目滤布过滤,使渣液分离,研磨汁液中以体积比为100:0.1加入新洁尔灭,冷藏备用;药渣中加入其4-6倍重量的75%乙醇于55-65℃条件下蒸煮2-3h;过滤,得到蒸煮液备用;

6)将步骤2中的稠膏、步骤4中消毒的细粉、步骤5中加入新洁尔灭的研磨汁液以及蒸煮液搅拌混合均匀,以20-40r/min的转速搅拌30-45min后静置1小时,取初次上清液;再次加入余量3-5倍量的纯化水,以20-40r/min的转速搅拌30-45min后静置1小时,取二次上清液;最后加入余量1-3倍量的纯化水,以20-40r/min的转速搅拌30-45min后静置1小时,取三次上清液;沉淀备用;

7)将步骤6中的初次上清液、二次上清液、三次上清液合并后搅拌均匀,分装得到创口清洗消毒液成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滤液经120目筛网过滤后得到提取液。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的稠膏于4℃条件下冷藏7-10d备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4中细粉的铺设厚度为0.5-0.8c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6中,沉淀烘干至含水量≤10%,以1:0.5:0.03的重量比,加入茶油和罗红霉素,匀质制备成糊状的敷药。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7中制备的创口清洗消毒液成品用于外科或内科疮疾、创面、溃疡的清洗消毒。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敷药用于外科疮疾、创面及溃疡的护理及康复。

本发明中各组分的药理作用:

1.倒钩刺:味甘微酸,性平;归心、肝经;清热解毒、除湿止痢、驱蛔虫;主扁桃体炎、急性结膜炎、腮腺炎、乳腺炎、无名肿毒、风湿痹痛、痢疾、蛔虫症;含有蛋白质、茶多糖、茶多酚、15中氨基酸、钙、锌、铁、硒,富含维生素C、B1、B2、B6、A、D、E;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富含硒和VE,能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不受过氧化物的干扰和损伤,从而实现修复受损细胞的作用。

2.白鲜皮:味苦、咸;性寒;归脾经、肺经、小肠经、胃经、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湿热痹;;地上部分含补骨脂素、花椒毒素、东莨菪素、槲皮素、异槲皮素、根含白鲜碱、Y-崖椒碱、前茵芋碱、茵芋碱、白鲜明碱、胡芦巴碱、胆碱、O-乙基-降-白鲜碱、O-乙基-降-γ-崖椒碱、O-乙基-降-茵芋碱、异斑点沸林草碱、吴茱萸苦素、白鲜醇、娠烯酸酮、秦皮酮、黄柏酮、柠檬苦素、β-谷甾醇、莱油甾醇、皂甙;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鲜碱具有体外抗癌作用,能杀死艾式腹水癌、S180及U14细胞;具有解热作用,能使体温下降,缩短血凝时间;茵芋碱能麻痹肌肉,提高横纹肌张力;白鲜皮提取物能有效对抗Ⅰ、Ⅳ型变态反应,具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

3.樟柳:味苦、辛,性温,有大毒;归肾经;镇痛解痉、活血祛瘀、止血生肌;用于溃疡病、急、慢性胃肠炎、胃肠肾经功能症、胆道蛔虫症、胆结石、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含多种多品托类生物碱,有抗胆碱作用;根茎和根含萝灶醇、环木菠萝醇、环鸦片甾烯醇、谷甾醇、β-谷甾醇、胆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羊毛甾醇、薯蓣皂甙元、替告皂甙元、甲基原薯蓣皂甙、薯蓣皂甙的前皂甙、薯蓣皂甙的前皂甙元B、薯蓣皂甙、纤细薯蓣皂甙、葡萄糖、鼠李糖及多种生物碱;皂甙元对大鼠角叉菜胶性、甲醛性足部急性炎症有抗炎及抗关节炎作用,并显着抑制大鼠巴豆油引起的肉芽囊性炎症渗出及棉球肉芽囊的形成。

4.冬瓜皮:味甘、性凉;归脾,小肠经;利尿消肿,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暑热口渴、小便短赤、跌扑损伤;含多种挥发性成分、三萜类化合物、胆固醇衍生物、含维生素B1、维生素C、烟酸、胡萝卜素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本草纲目》记载:主驴马汗入疮肿痛、阴干为末涂之,又主折伤损痛;《本草再新》 记载:走皮肤、去湿追风、补脾泻火;《重庆堂随笔》记载:解风热、消浮肿;《分类草药性》记载:治水肿、痔疮等。

5.魔芋:味辛,性寒;有毒;可活血化瘀,解毒消肿,宽肠通便,化痰软坚;主治降血压、降血糖、瘰疬痰核、损伤瘀肿、便秘腹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症;魔芋还具有补钙、平衡盐分、洁胃、整肠、排毒等作用;含有天然抗菌素,能防治细菌侵袭;魔芋葡甘聚糖凝胶消毒后用于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

6.芦荟:味苦,性寒;泻火、解毒、化瘀、杀虫;主目赤、便秘、白浊、尿血、小儿惊痫、疳积、烧烫伤、妇女闭经、痔疮、疥疮、痈疖肿毒、跌打损伤;具有杀菌、抗炎、湿润美容、健胃下泄、强心活血、免疫和再生、免疫与抗肿瘤、解毒、抗衰老、镇痛、镇静、防晒作用;芦荟中的粘液类物质具有防止细胞老化和治疗慢性过敏的功效;对人工创伤鼠背芦荟有促进愈合功效,对人工结膜水肿的兔芦荟可缩短治愈天数,芦荟浆汁制剂对皮肤创伤、烧伤以及x线局部照射均有保护作用;芦荟素A、创伤激素和聚糖肽甘露等具有抗病毒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复原的作用,有消炎杀菌、吸热消肿、软化皮肤、保持细胞活力的功能,凝胶多糖与愈伤酸联合还具有愈合创伤活性。

7.牛黄:味微苦而后甜;性凉;主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疽疔毒;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功能,能凉肝息风定惊、清心豁痰开窍;对于咽喉肿痛溃烂、口舌生疮、痈疽疔毒等热毒郁结之症,内服外用均有良效,又善治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迷昏厥、癫痫发狂、惊风抽搐等症;含胆酸、胆红素及其钙盐、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及其盐类,并含胆甾醇、麦角甾醇、卵磷脂、脂肪酸、维生素D、水溶性肽类成分SMC以及铜、铁、镁、锌等;具有镇静作用、抗惊厥作用、解热作用、抗炎作用;可一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小鼠S37、S180肉瘤具有抑制作用。

8.水蛭:味咸、苦,性平;有毒;入肝、膀胱经;含有水蛭素和透明质酸酶;水蛭素含有谷氨酰胺和天门冬酰胺;为天然抗凝剂,具有抗凝血、溶解血栓的作用;含有肝素、抗血栓素;具有活血、散瘀、通经的功效;能促进实验性家兔急性脑出血的血肿吸收,减轻脑组织周围炎症反应及水肿,改善微循环;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具有高抗凝作用,有利于抗癌药及免疫活性细胞浸如癌组织杀伤癌细胞,能调节人体脂质代谢。

9.蛇蜕:味咸、甘、性平;归肝经;有祛风、定惊、退翳、止痒、解毒的作 用;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疗肿、皮肤瘙痒、风疹、口疮、疔毒、瘰疬、恶疮、烫伤;血清中含抗毒因子,干膜含骨胶原、氨基酸、糖原、核酸、氨肽酶及β-葡萄糖醛酸酶、乳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二及三磷酸吡啶核苷酸黄递酶、酯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磷酸化酶;具有抗炎症作用、对足跖浮肿具有抑制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天然的中药组方制备而成,各原料之间采用科学的配伍,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药效相辅相成,使君臣佐诸药配合,清洗时其有效成分通过透皮吸收直达病灶,直接发挥作用,副产物能制备成敷药,抗炎消毒、且能在创口细胞表面形成保护膜,促进细胞修复和再生,改善微循环;从药物配伍角度来讲,寒热综合性平,提高产品柔和程度,使用更加安全,无刺激;本发明充分利用多种中药有效成分,药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有效成分的提取均采用低温提取,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各有效成分的活性,抗菌消炎,能有效促进创面的修复,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倒钩刺30份、白鲜皮20份、樟柳1份、冬瓜皮10份、魔芋2份、芦荟30份、牛黄4份、水蛭1份、蛇蜕4份。

实施例2

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倒钩刺40份、白鲜皮30份、樟柳3份、冬瓜皮20份、魔芋8份、芦荟40份、牛黄8份、水蛭5份、蛇蜕8份。

实施例3

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倒钩刺33份、白鲜皮23份、樟柳1.3份、冬瓜皮13份、魔芋4份、芦荟33份、牛黄5份、水蛭2份、蛇蜕5份。

实施例4

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倒钩刺37 份、白鲜皮27份、樟柳2.3份、冬瓜皮17份、魔芋6份、芦荟37份、牛黄7份、水蛭4份、蛇蜕7份。

实施例5

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倒钩刺35份、白鲜皮25份、樟柳2份、冬瓜皮15份、魔芋6份、芦荟35份、牛黄6份、水蛭3份、蛇蜕6份。

实施例1-5所述的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配方量的倒钩刺、白鲜皮、樟柳及冬瓜皮,清洗除杂后,倒入提取罐中,以重量比为1:10的料液比向提取罐中倒入蒸馏水,与60-80℃条件下回流提取3-5次,每次0.5-1.5h,合并滤液,滤液经120目筛网过滤后得到提取液备用;

2)将步骤1制备的提取液静置24小时后,浓缩到1/10提取液的体积,得到稠膏,稠膏于4℃条件下冷藏7-10d备用;

3)称取配方量的牛黄、水蛭、蛇蜕,风选除杂后,将药材于180-220℃翻炒10-15min,取出降至常温,将炒制后的原料打粉,过4000-5000目筛网,得到细粉备用;

4)将步骤3中制备的细粉平铺于操作台上,铺设厚度为0.5-0.8cm,用30W紫外线灭菌灯照射消毒1小时,有效距离1米,消毒后密封备用;

5)称取配方量的新鲜魔芋和芦荟,清洗后研磨出汁,300目滤布过滤,使渣液分离,研磨汁液中以体积比为100:0.1加入新洁尔灭,冷藏备用;药渣中加入其4-6倍重量的75%乙醇于55-65℃条件下蒸煮2-3h;过滤,得到蒸煮液备用;

6)将步骤2中的稠膏、步骤4中消毒的细粉、步骤5中加入新洁尔灭的研磨汁液以及蒸煮液搅拌混合均匀,以20-40r/min的转速搅拌30-45min后静置1小时,取初次上清液;再次加入余量3-5倍量的纯化水,以20-40r/min的转速搅拌30-45min后静置1小时,取二次上清液;最后加入余量1-3倍量的纯化水,以20-40r/min的转速搅拌30-45min后静置1小时,取三次上清液;沉淀烘干至含水量≤10%,以1:0.5:0.03的重量比,加入茶油和罗红霉素,匀质制备成糊状的敷药;

7)将步骤6中的初次上清液、二次上清液、三次上清液合并后搅拌均匀,分装得到创口清洗消毒液成品。

所述步骤6中制备的敷药用于外科疮疾、创面及溃疡的护理及康复;所述步骤7中制备的创口清洗消毒液成品用于外科或内科疮疾、创面、溃疡的清洗消毒。

下面以实施例5制备的药品作为实验组,传统西医护理方式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实验的数据进一步对本发明的药理药效进行阐述:

1.本发明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参照《重要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其中,

治愈:瘙痒、皮肤溃烂等临床病症消失,创口复原且皮肤颜色恢复正常;

显效: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皮肤颜色基本恢复正常,创面愈合面积超过2/3;

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好转,皮肤颜色改善,创面愈合超过1/2,少于2/3;

无效:临床症状基本无好转,创面愈合低于1/2。

2.临床实验及结果:

2.1)选取安徽省安庆市某乡镇医院的住院部进行临床实验,实验对象为皮肤科、烧伤科及外科手术后具有较大创口病人。

2.2)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本发明临床实验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制备的创口清洗消毒液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传统西医护理的对照组,且实验组显效率与对照组差异在0.05水平上显著,治愈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在0.01水平上极显著,统计分析方法为卡平方测验;使用本发明护理时未见一例发生对药剂有过敏反应的病例,其护理效果及护理成本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本发明的创口清洗消毒液具有廉价、安全、高效的特点。

2.3)本发明在上皮生长速度和创面愈合时间上的试验比较:

表2本发明在上皮生长速度和创面愈合时间上的试验结果

从表2中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实验组护理后,上皮生长速度极显著的快于传统西医护理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极其显著的短于传统西医护理对照组,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用于临床创口护理具有见效快、康复周期短、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配制简单、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无污染、使用方便、对病人康复疗程短、疗效好、创面愈合速度快、无副作用的优点。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490206.6 (22)申请日 2016.06.29 (71)申请人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地址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 路467号 (72)发明人 姜梅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68 代理人 刘玲玲 (51)Int.Cl. A61K 36/906(2006.01) A61K 9/08(2006.01) A61K 9/06(2006.01) A61P 31/02(2006.01) A61P 17/02。

2、(2006.01) A61K 35/413(2015.01) A61K 35/62(2006.01) A61K 35/583(2015.01) A61K 31/704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及其制备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 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创口清洗消毒液由以下 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倒钩刺30-40份、 白鲜皮 20-30份、 樟柳1-3份、 冬瓜皮10-20份、 魔芋2-8 份、 芦荟30-40份、 牛黄4-8份、 水蛭1-5份、 蛇蜕4- 8份; 各原料经水提取、 浓缩、 灭菌、 乙醇提取等步 骤后分装。

3、得到成品; 本发明清洗时其有效成分通 过透皮吸收直达病灶, 直接发挥作用, 副产物能 制备成敷药, 抗炎消毒、 且能在创口细胞表面形 成保护膜, 促进细胞修复和再生, 改善微循环; 本 发明充分利用多种中药有效成分, 药源丰富, 能 最大限度的保证各有效成分的活性, 抗菌消炎, 能有效促进创面的修复, 使用更加安全, 无刺激; 能显著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 减轻患者病痛折 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5963604 A 2016.09.28 CN 105963604 A 1.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 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倒钩 刺30-40份、 白鲜皮。

4、20-30份、 樟柳1-3份、 冬瓜皮10-20份、 魔芋2-8份、 芦荟30-40份、 牛黄4-8 份、 水蛭1-5份、 蛇蜕4-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 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按照重量份 的原料制成: 倒钩刺35份、 白鲜皮25份、 樟柳2份、 冬瓜皮15份、 魔芋6份、 芦荟35份、 牛黄6份、 水蛭3份、 蛇蜕6份。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配方量的倒钩刺、 白鲜皮、 樟柳及冬瓜皮, 清洗除杂后, 倒入提取罐中, 以重量比 为1:10的料液比向提取罐中倒入蒸馏水, 与。

5、60-80条件下回流提取3-5次, 每次0.5-1.5h, 合并滤液, 得到提取液备用; 2)将步骤1制备的提取液静置24小时后, 浓缩到1/10提取液的体积, 得到稠膏备用; 3)称取配方量的牛黄、 水蛭、 蛇蜕, 风选除杂后, 将药材于180-220翻炒10-15min, 取 出降至常温, 将炒制后的原料打粉, 过4000-5000目筛网, 得到细粉备用; 4)将步骤3中制备的细粉平铺于操作台上, 用30W紫外线灭菌灯照射消毒1小时, 有效距 离1米, 消毒后密封备用; 5)称取配方量的新鲜魔芋和芦荟, 清洗后研磨出汁, 300目滤布过滤, 使渣液分离, 研磨 汁液中以体积比为100: 0。

6、.1加入新洁尔灭, 冷藏备用; 药渣中加入其4-6倍重量的75乙醇 于55-65条件下蒸煮2-3h; 过滤, 得到蒸煮液备用; 6)将步骤2中的稠膏、 步骤4中消毒的细粉、 步骤5中加入新洁尔灭的研磨汁液以及蒸煮 液搅拌混合均匀, 以20-40r/min的转速搅拌30-45min后静置1小时, 取初次上清液; 再次加 入余量3-5倍量的纯化水, 以20-40r/min的转速搅拌30-45min后静置1小时, 取二次上清液; 最后加入余量1-3倍量的纯化水, 以20-40r/min的转速搅拌30-45min后静置1小时, 取三次 上清液; 沉淀备用; 7)将步骤6中的初次上清液、 二次上清液、 。

7、三次上清液合并后搅拌均匀, 分装得到创口 清洗消毒液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1中, 滤液经120目筛网过滤后得到提取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2中的稠膏于4条件下冷藏7-10d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4中细粉的铺设厚度为0.5-0.8c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6中, 沉淀烘干至含水量10, 以1:0.5:0.03的重量比, 。

8、加入茶油和罗红霉素, 匀质制备 成糊状的敷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7中制备的创口清洗消毒液成品用于外科或内科疮疾、 创面、 溃疡的清洗消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敷 药用于外科疮疾、 创面及溃疡的护理及康复。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963604 A 2 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护理药剂领域, 具体是一种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创面是临床常见和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的。

9、机体外表损伤; 创面是指人体在遭受各 种创伤、 感染或其他疾患使某些部位受压缺血后发生的皮肤等组织一定面积的毁损; 创面 破坏机体对外环境的天然屏障, 大面积深度创面如深度烧伤创面不仅使富含蛋白质的体液 和水分从创面持续丢失, 而且创面坏死组织招致细菌定居繁殖进而可侵入人体内发生致命 的全身感染; 为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屏蔽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 当代医学临床主张对创 面清创以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并尽快重建机体屏障; 而临床手术时常常会伴随大的刀口的产 生, 在刀口恢复过程中也需要进行清洗和换药, 目前现有技术的清洗液基本无创面修复功 能, 临床所使用的清洗液大多仅仅具有消毒和灭菌作用, 在使用。

10、清洗液清洗后仍需要进行 进一步的涂药, 造成护理工作量的加大和工作难度的增加。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能促进创口愈合的临床护理用创 口清洗消毒液,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 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倒钩刺30-40 份、 白鲜皮20-30份、 樟柳1-3份、 冬瓜皮10-20份、 魔芋2-8份、 芦荟30-40份、 牛黄4-8份、 水蛭 1-5份、 蛇蜕4-8份。 0006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 由以下按照重。

11、量份 的原料制成: 倒钩刺35份、 白鲜皮25份、 樟柳2份、 冬瓜皮15份、 魔芋6份、 芦荟35份、 牛黄6份、 水蛭3份、 蛇蜕6份。 0007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的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的制备方法, 包 括以下步骤: 0008 1)称取配方量的倒钩刺、 白鲜皮、 樟柳及冬瓜皮, 清洗除杂后, 倒入提取罐中, 以重 量比为1:10的料液比向提取罐中倒入蒸馏水, 与60-80条件下回流提取3-5次, 每次0.5- 1.5h, 合并滤液, 得到提取液备用; 0009 2)将步骤1制备的提取液静置24小时后, 浓缩到1/10提取液的体积, 得到稠膏备 用; 0010 3)称取配。

12、方量的牛黄、 水蛭、 蛇蜕, 风选除杂后, 将药材于180-220翻炒10- 15min, 取出降至常温, 将炒制后的原料打粉, 过4000-5000目筛网, 得到细粉备用; 0011 4)将步骤3中制备的细粉平铺于操作台上, 用30W紫外线灭菌灯照射消毒1小时, 有 效距离1米, 消毒后密封备用; 0012 5)称取配方量的新鲜魔芋和芦荟, 清洗后研磨出汁, 300目滤布过滤, 使渣液分离,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5963604 A 3 研磨汁液中以体积比为100: 0.1加入新洁尔灭, 冷藏备用; 药渣中加入其4-6倍重量的75 乙醇于55-65条件下蒸煮2-3h; 过滤,。

13、 得到蒸煮液备用; 0013 6)将步骤2中的稠膏、 步骤4中消毒的细粉、 步骤5中加入新洁尔灭的研磨汁液以及 蒸煮液搅拌混合均匀, 以20-40r/min的转速搅拌30-45min后静置1小时, 取初次上清液; 再 次加入余量3-5倍量的纯化水, 以20-40r/min的转速搅拌30-45min后静置1小时, 取二次上 清液; 最后加入余量1-3倍量的纯化水, 以20-40r/min的转速搅拌30-45min后静置1小时, 取 三次上清液; 沉淀备用; 0014 7)将步骤6中的初次上清液、 二次上清液、 三次上清液合并后搅拌均匀, 分装得到 创口清洗消毒液成品。 0015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

14、步的方案: 所述步骤1中, 滤液经120目筛网过滤后得到提取液。 0016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步骤2中的稠膏于4条件下冷藏7-10d备用。 0017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步骤4中细粉的铺设厚度为0.5-0.8cm。 0018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步骤6中, 沉淀烘干至含水量10, 以1:0.5: 0.03的重量比, 加入茶油和罗红霉素, 匀质制备成糊状的敷药。 0019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步骤7中制备的创口清洗消毒液成品用于外科 或内科疮疾、 创面、 溃疡的清洗消毒。 0020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敷药用于外科疮疾、 创面及溃疡的。

15、护理及康复。 0021 本发明中各组分的药理作用: 0022 1.倒钩刺: 味甘微酸, 性平; 归心、 肝经; 清热解毒、 除湿止痢、 驱蛔虫; 主扁桃体炎、 急性结膜炎、 腮腺炎、 乳腺炎、 无名肿毒、 风湿痹痛、 痢疾、 蛔虫症; 含有蛋白质、 茶多糖、 茶多 酚、 15中氨基酸、 钙、 锌、 铁、 硒, 富含维生素C、 B1、 B2、 B6、 A、 D、 E; 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清 除自由基; 富含硒和VE, 能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不受过氧化物的干扰和损伤, 从而实现 修复受损细胞的作用。 0023 2.白鲜皮: 味苦、 咸; 性寒; 归脾经、 肺经、 小肠经、 胃经、 膀胱经;。

16、 清热燥湿、 祛风止 痒、 解毒; 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 湿疹、 疥癣、 黄疸、 湿热痹; ; 地上部分含补骨脂素、 花椒 毒素、 东莨菪素、 槲皮素、 异槲皮素、 根含白鲜碱、 Y-崖椒碱、 前茵芋碱、 茵芋碱、 白鲜明碱、 胡 芦巴碱、 胆碱、 O-乙基-降-白鲜碱、 O-乙基-降-崖椒碱、 O-乙基-降-茵芋碱、 异斑点沸林 草碱、 吴茱萸苦素、 白鲜醇、 娠烯酸酮、 秦皮酮、 黄柏酮、 柠檬苦素、 -谷甾醇、 莱油甾醇、 皂 甙; 对堇色毛癣菌、 同心性毛癣菌、 许兰氏黄癣菌, 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白鲜碱具有体 外抗癌作用, 能杀死艾式腹水癌、 S180及U14细胞; 具有解。

17、热作用, 能使体温下降, 缩短血凝 时间; 茵芋碱能麻痹肌肉, 提高横纹肌张力; 白鲜皮提取物能有效对抗 、 型变态反应, 具 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 0024 3.樟柳: 味苦、 辛, 性温, 有大毒; 归肾经; 镇痛解痉、 活血祛瘀、 止血生肌; 用于溃疡 病、 急、 慢性胃肠炎、 胃肠肾经功能症、 胆道蛔虫症、 胆结石、 跌打损伤、 骨折、 外伤出血; 含多 种多品托类生物碱, 有抗胆碱作用; 根茎和根含萝灶醇、 环木菠萝醇、 环鸦片甾烯醇、 谷甾 醇、 -谷甾醇、 胆甾醇、 菜油甾醇、 豆甾醇、 羊毛甾醇、 薯蓣皂甙元、 替告皂甙元、 甲基原薯蓣 皂甙、 薯蓣皂甙的前皂甙、 薯蓣皂甙的前。

18、皂甙元B、 薯蓣皂甙、 纤细薯蓣皂甙、 葡萄糖、 鼠李糖 及多种生物碱; 皂甙元对大鼠角叉菜胶性、 甲醛性足部急性炎症有抗炎及抗关节炎作用, 并 显着抑制大鼠巴豆油引起的肉芽囊性炎症渗出及棉球肉芽囊的形成。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5963604 A 4 0025 4.冬瓜皮: 味甘、 性凉; 归脾, 小肠经; 利尿消肿, 用于水肿胀满、 小便不利、 暑热口 渴、 小便短赤、 跌扑损伤; 含多种挥发性成分、 三萜类化合物、 胆固醇衍生物、 含维生素B1、 维 生素C、 烟酸、 胡萝 卜素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本草纲目 记载: 主驴马汗入疮肿痛、 阴干为末 涂之, 又主折伤损痛;本草。

19、再新 记载: 走皮肤、 去湿追风、 补脾泻火;重庆堂随笔 记载: 解 风热、 消浮肿;分类草药性 记载: 治水肿、 痔疮等。 0026 5.魔芋: 味辛, 性寒; 有毒; 可活血化瘀, 解毒消肿, 宽肠通便, 化痰软坚; 主治降血 压、 降血糖、 瘰疬痰核、 损伤瘀肿、 便秘腹痛、 咽喉肿痛、 牙龈肿痛等症; 魔芋还具有补钙、 平 衡盐分、 洁胃、 整肠、 排毒等作用; 含有天然抗菌素, 能防治细菌侵袭; 魔芋葡甘聚糖凝胶消 毒后用于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 0027 6.芦荟: 味苦, 性寒; 泻火、 解毒、 化瘀、 杀虫; 主目赤、 便秘、 白浊、 尿血、 小儿惊痫、 疳积、 烧烫伤、 妇女闭。

20、经、 痔疮、 疥疮、 痈疖肿毒、 跌打损伤; 具有杀菌、 抗炎、 湿润美容、 健胃 下泄、 强心活血、 免疫和再生、 免疫与抗肿瘤、 解毒、 抗衰老、 镇痛、 镇静、 防晒作用; 芦荟中的 粘液类物质具有防止细胞老化和治疗慢性过敏的功效; 对人工创伤鼠背芦荟有促进愈合功 效, 对人工结膜水肿的兔芦荟可缩短治愈天数, 芦荟浆汁制剂对皮肤创伤、 烧伤以及x线局 部照射均有保护作用; 芦荟素A、 创伤激素和聚糖肽甘露等具有抗病毒感染、 促进伤口愈合 复原的作用, 有消炎杀菌、 吸热消肿、 软化皮肤、 保持细胞活力的功能, 凝胶多糖与愈伤酸联 合还具有愈合创伤活性。 0028 7.牛黄: 味微苦而后甜。

21、; 性凉; 主治咽喉肿痛、 口舌生疮、 痈疽疔毒; 有良好的清热 解毒功能, 能凉肝息风定惊、 清心豁痰开窍; 对于咽喉肿痛溃烂、 口舌生疮、 痈疽疔毒等热毒 郁结之症, 内服外用均有良效, 又善治热病神昏谵语、 中风痰迷昏厥、 癫痫发狂、 惊风抽搐等 症; 含胆酸、 胆红素及其钙盐、 去氧胆酸、 鹅去氧胆酸及其盐类, 并含胆甾醇、 麦角甾醇、 卵磷 脂、 脂肪酸、 维生素D、 水溶性肽类成分SMC以及铜、 铁、 镁、 锌等; 具有镇静作用、 抗惊厥作用、 解热作用、 抗炎作用; 可一致金黄色葡萄球菌, 对小鼠S37、 S180肉瘤具有抑制作用。 0029 8.水蛭: 味咸、 苦, 性平; 有。

22、毒; 入肝、 膀胱经; 含有水蛭素和透明质酸酶; 水蛭素含 有谷氨酰胺和天门冬酰胺; 为天然抗凝剂, 具有抗凝血、 溶解血栓的作用; 含有肝素、 抗血栓 素; 具有活血、 散瘀、 通经的功效; 能促进实验性家兔急性脑出血的血肿吸收, 减轻脑组织周 围炎症反应及水肿, 改善微循环; 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具有高抗凝作用, 有利于抗癌 药及免疫活性细胞浸如癌组织杀伤癌细胞, 能调节人体脂质代谢。 0030 9.蛇蜕: 味咸、 甘、 性平; 归肝经; 有祛风、 定惊、 退翳、 止痒、 解毒的作用; 用于小儿 惊风、 抽搐痉挛、 翳障、 喉痹、 疗肿、 皮肤瘙痒、 风疹、 口疮、 疔毒、 瘰疬、 。

23、恶疮、 烫伤; 血清中含 抗毒因子, 干膜含骨胶原、 氨基酸、 糖原、 核酸、 氨肽酶及 -葡萄糖醛酸酶、 乳酸脱氢酶、 异柠 檬酸脱氢酶、 二及三磷酸吡啶核苷酸黄递酶、 酯酶、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磷酸化酶; 具有 抗炎症作用、 对足跖浮肿具有抑制作用。 003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天然的中药组方制备而成, 各 原料之间采用科学的配伍, 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 药效相辅相成, 使君臣佐诸药 配合, 清洗时其有效成分通过透皮吸收直达病灶, 直接发挥作用, 副产物能制备成敷药, 抗 炎消毒、 且能在创口细胞表面形成保护膜, 促进细胞修复和再生, 改善。

24、微循环; 从药物配伍 角度来讲, 寒热综合性平, 提高产品柔和程度, 使用更加安全, 无刺激; 本发明充分利用多种 中药有效成分, 药源丰富、 成本相对较低, 有效成分的提取均采用低温提取, 能最大限度的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5963604 A 5 保证各有效成分的活性, 抗菌消炎, 能有效促进创面的修复, 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33 实施例1 0034 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 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倒钩刺30份、 白 鲜皮20份、 樟柳1份、 冬瓜皮10份、 魔芋2份、 。

25、芦荟30份、 牛黄4份、 水蛭1份、 蛇蜕4份。 0035 实施例2 0036 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 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倒钩刺40份、 白 鲜皮30份、 樟柳3份、 冬瓜皮20份、 魔芋8份、 芦荟40份、 牛黄8份、 水蛭5份、 蛇蜕8份。 0037 实施例3 0038 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 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倒钩刺33份、 白 鲜皮23份、 樟柳1.3份、 冬瓜皮13份、 魔芋4份、 芦荟33份、 牛黄5份、 水蛭2份、 蛇蜕5份。 0039 实施例4 0040 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 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倒钩刺37份、 白 鲜。

26、皮27份、 樟柳2.3份、 冬瓜皮17份、 魔芋6份、 芦荟37份、 牛黄7份、 水蛭4份、 蛇蜕7份。 0041 实施例5 0042 一种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 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倒钩刺35份、 白 鲜皮25份、 樟柳2份、 冬瓜皮15份、 魔芋6份、 芦荟35份、 牛黄6份、 水蛭3份、 蛇蜕6份。 0043 实施例1-5所述的临床护理用创口清洗消毒液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44 1)称取配方量的倒钩刺、 白鲜皮、 樟柳及冬瓜皮, 清洗除杂后, 倒入提取罐中, 以重 量比为1:10的料液比向提取罐中倒入蒸馏水, 与60-80条件下回流提取3-5次, 每次0.5- 。

27、1.5h, 合并滤液, 滤液经120目筛网过滤后得到提取液备用; 0045 2)将步骤1制备的提取液静置24小时后, 浓缩到1/10提取液的体积, 得到稠膏, 稠 膏于4条件下冷藏7-10d备用; 0046 3)称取配方量的牛黄、 水蛭、 蛇蜕, 风选除杂后, 将药材于180-220翻炒10- 15min, 取出降至常温, 将炒制后的原料打粉, 过4000-5000目筛网, 得到细粉备用; 0047 4)将步骤3中制备的细粉平铺于操作台上, 铺设厚度为0.5-0.8cm, 用30W紫外线灭 菌灯照射消毒1小时, 有效距离1米, 消毒后密封备用; 0048 5)称取配方量的新鲜魔芋和芦荟, 清洗。

28、后研磨出汁, 300目滤布过滤, 使渣液分离, 研磨汁液中以体积比为100: 0.1加入新洁尔灭, 冷藏备用; 药渣中加入其4-6倍重量的75 乙醇于55-65条件下蒸煮2-3h; 过滤, 得到蒸煮液备用; 0049 6)将步骤2中的稠膏、 步骤4中消毒的细粉、 步骤5中加入新洁尔灭的研磨汁液以及 蒸煮液搅拌混合均匀, 以20-40r/min的转速搅拌30-45min后静置1小时, 取初次上清液; 再 次加入余量3-5倍量的纯化水, 以20-40r/min的转速搅拌30-45min后静置1小时, 取二次上 清液; 最后加入余量1-3倍量的纯化水, 以20-40r/min的转速搅拌30-45mi。

29、n后静置1小时, 取 三次上清液; 沉淀烘干至含水量10, 以1:0.5:0.03的重量比, 加入茶油和罗红霉素, 匀 质制备成糊状的敷药; 0050 7)将步骤6中的初次上清液、 二次上清液、 三次上清液合并后搅拌均匀, 分装得到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5963604 A 6 创口清洗消毒液成品。 0051 所述步骤6中制备的敷药用于外科疮疾、 创面及溃疡的护理及康复; 所述步骤7中 制备的创口清洗消毒液成品用于外科或内科疮疾、 创面、 溃疡的清洗消毒。 0052 下面以实施例5制备的药品作为实验组, 传统西医护理方式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 实验的数据进一步对本发明的药理药效进行。

30、阐述: 0053 1.本发明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 重要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其中, 0054 治愈: 瘙痒、 皮肤溃烂等临床病症消失, 创口复原且皮肤颜色恢复正常; 0055 显效: 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皮肤颜色基本恢复正常, 创面愈合面积超过2/3; 0056 有效: 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好转, 皮肤颜色改善, 创面愈合超过1/2, 少于2/3; 0057 无效: 临床症状基本无好转, 创面愈合低于1/2。 0058 2.临床实验及结果: 0059 2.1)选取安徽省安庆市某乡镇医院的住院部进行临床实验, 实验对象为皮肤科、 烧伤科及外科手术后具有较大创口病人。 0060 2.。

31、2)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0061 0062 表1本发明临床实验结果 0063 从表1中, 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制备的创口清洗消毒液的治愈率、 显效率、 总有效 率均明显高于传统西医护理的对照组, 且实验组显效率与对照组差异在0.05水平上显著, 治愈率、 无效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在0.01水平上极显著, 统计分析方法为卡平方测 验; 使用本发明护理时未见一例发生对药剂有过敏反应的病例, 其护理效果及护理成本明 显优于对照组, 证明本发明的创口清洗消毒液具有廉价、 安全、 高效的特点。 0064 2.3)本发明在上皮生长速度和创面愈合时间上的试验比较: 0065 0066 0067 表2本发。

32、明在上皮生长速度和创面愈合时间上的试验结果 0068 从表2中可以看出, 使用本发明实验组护理后, 上皮生长速度极显著的快于传统西 医护理对照组, 创面愈合时间极其显著的短于传统西医护理对照组, 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用 于临床创口护理具有见效快、 康复周期短、 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5963604 A 7 0069 综上所述, 本发明具有配制简单、 原料来源广、 价格低廉、 无污染、 使用方便、 对病 人康复疗程短、 疗效好、 创面愈合速度快、 无副作用的优点。 0070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 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 式, 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 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 作出各种变化。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5963604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