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145087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7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264168.4

申请日:

20161124

公开号:

CN206652002U

公开日:

2017112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J3/00

主分类号:

A61J3/00

申请人:

中国医科大学

发明人:

冯雪松,祝娟,宋洋,邓晓岚,陈再兴,丁勇,袁明美,王守云,张雨佳

地址:

110122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路77号

优先权:

CN201621264168U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潘宏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属于中药提取设备领域。该提取装置包括提取桶和桶盖,提取桶和桶盖能够密封盖合;提取桶包括外桶和内桶,外桶和内桶之间设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外桶和内桶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多个熬煮区,每个熬煮区中滤网与外桶底面之间的桶壁上均设有出渣口,内桶的内壁上设有多圈电热线;多个进水分管均穿过桶盖,并可插入相应的熬煮区中;每个熬煮区对应的外桶底部分别连接出液分管,出液分管通过第二多通接头连接出液管,出液管通过水泵连接混液桶。本实用新型中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能够控制各个药材所需的熬煮时间,最大限度的保证药材药性的释放,多次药液混合提高最终药剂药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取桶、桶盖(1)和混液桶(9),所述提取桶和桶盖(1)能够密封盖合;所述提取桶包括外桶(2)和内桶(3),所述外桶(2)和所述内桶(3)之间设有多个隔板(4),多个所述隔板(4)将所述外桶(2)和所述内桶(3)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多个熬煮区,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板(4)对应设有滑轨(41),每个所述熬煮区对应的外桶(2)桶壁上均设有开口,每个所述开口中均插入滤网(42),所述滤网(42)的两侧限位于所述滑轨(41)中,并相对于所述滑轨(41)滑动,每个所述熬煮区中所述滤网(42)与所述外桶(2)底面之间的桶壁上均设有出渣口(21),所述内桶(3)的内壁上设有多圈电热线(31),所述电热线(31)通过温控器连接电源;所述桶盖(1)的上方设有第一多通接头(11),所述第一多通接头(11)一端连接进水管(12),另一端连接多个进水分管(13),多个所述进水分管(13)均穿过所述桶盖(1),并可插入相应的熬煮区中,每个所述进水分管(13)的管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喷射孔;每个所述熬煮区对应的所述外桶(2)底部分别连接出液分管(5),所述出液分管(5)通过第二多通接头(6)连接出液管(7),所述出液管(7)通过水泵(8)连接所述混液桶(9)的进液管,所述混液桶(9)中设有转轴(91),所述转轴(91)伸出端所述混液桶(9)的一端连接电机(92)的输出端,所述混液桶(9)中的转轴(91)上设有搅拌叶片(93),所述混液桶(9)的底部设有出液口(9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为6个,并均匀分布在所述外桶(2)和所述内桶(3)之间,分隔出6个熬煮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42)的形状与对应熬煮区横截面的形状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开口上均设有密封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分管(13)为6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进水分管(13)上均设有进水阀门(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出液分管(5)上均设有出液阀门(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滤网(42)上设有拉手(4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出渣口(21)均配有相应的密封塞。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要提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通常采用煎煮法,即在提取罐中加入中药成分和饮用水,通过加热媒质进行煎煮,使得中药有效成分溶解于水中形成药液,但是目前的提取是将多种中药混合在一起煎煮,由于每种中药具有不同的药性,有些需要煎煮的时间长,有些仅仅在煎煮完成时加入稍微熬煮片刻即可,同时煎煮造成有些中药药性没有完全释放,有些中药药性被破坏,使得最终药液的药效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种中药同时煎煮造成不同种类中药的药性不能完全释放或被破坏,使得最终药液药效降低的问题。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包括:

提取桶、桶盖和混液桶,提取桶和桶盖能够密封盖合;

提取桶包括外桶和内桶,外桶和内桶之间设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外桶和内桶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多个熬煮区,任意相邻的两个隔板对应设有滑轨,每个熬煮区对应的外桶桶壁上均设有开口,每个开口中均插入滤网,滤网的两侧限位于滑轨中,并相对于滑轨滑动,每个熬煮区中滤网与外桶底面之间的桶壁上均设有出渣口,内桶的内壁上设有多圈电热线,电热线通过温控器连接电源;

桶盖的上方设有第一多通接头,第一多通接头一端连接进水管,另一端连接多个进水分管,多个进水分管均穿过桶盖,并可插入相应的熬煮区中,每个进水分管的管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喷射孔;

每个熬煮区对应的外桶底部分别连接出液分管,出液分管通过第二多通接头连接出液管,出液管通过水泵连接混液桶的进液管,混液桶中设有转轴,转轴伸出端混液桶的一端连接电机的输出端,混液桶中的转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混液桶的底部设有出液口。

优选的,隔板为6个,并均匀分布在外桶和内桶之间,分隔出6个熬煮区。

优选的,滤网的形状与对应熬煮区横截面的形状相同。

优选的,每个开口上均设有密封条。

优选的,进水分管为6个。

优选的,每个进水分管上均设有进水阀门。

优选的,每个出液分管上均设有出液阀门。

优选的,每个滤网上设有拉手。

优选的,每个出渣口21均配有相应的密封塞。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使需要熬煮不同时间的中药材分别置于不同的熬煮区进行药材的煎煮,控制各个药材所需的熬煮时间,最大限度的保证药材药性的释放,将每种药材熬煮的药液通过各自的出液分管输送至混液桶进行最后的药液混合,部分药材还可多次加水熬煮,多次药液混合提高最终药剂药效;进水分管上的喷射孔还可对煎煮后的提取桶内部进行冲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提取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桶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滤网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桶盖,11-第一多通接头,12-进水管,13-进水分管,14-进水阀门,2-外桶,21-出渣口,3-内桶,31-电热线,4-隔板,41-滑轨,42-滤网,43-拉手, 5-出液分管,51-出液阀门,6-第二多通接头,7-出液管,8-水泵,9-混液桶,91-转轴,92-电机,93-搅拌叶片,94-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包括提取桶、桶盖1和混液桶9,提取桶和桶盖1能够密封盖合;提取桶包括外桶2 和内桶3,外桶2和内桶3之间设有6个隔板4,6个隔板4将外桶2和内桶3 之间的空间分隔为6个熬煮区,任意相邻的两个隔板4对应设有滑轨41,每个熬煮区对应的外桶2桶壁上均设有开口,每个开口中均插入滤网42,滤网42 的两侧限位于滑轨41中,并相对于滑轨41滑动,每个熬煮区中滤网42与外桶2底面之间的桶壁上均设有出渣口21,内桶3的内壁上设有多圈电热线31,电热线31通过温控器连接电源。

桶盖1的上方设有第一多通接头11,第一多通接头11一端连接进水管12,另一端连接6个进水分管13,6个进水分管13均穿过桶盖1,并可插入相应的熬煮区中,每个进水分管13的管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喷射孔。

每个熬煮区对应的外桶2底部分别连接出液分管5,出液分管5通过第二多通接头6连接出液管7,出液管7通过水泵8连接混液桶9的进液管,混液桶9中设有转轴91,转轴91伸出端混液桶9的一端连接电机92的输出端,混液桶9中的转轴91上设有搅拌叶片93,混液桶9的底部设有出液口94。

其中,滤网42的形状与对应熬煮区横截面的形状相同,且滤网42上设有拉手43,能够保证滤网42完全将熬煮后药渣完全隔离过滤,保证药液澄清,清理熬煮区的药渣时,将滤网42通过拉手43拉出,使药渣落入熬煮区的底部,并通过出渣口21将药渣清理出去;插入滤网42的开口上设有密封条,保证插入滤网42后,滤网42和开口之间密封闭合,不会使药液漏出;进水分管13 上均设有进水阀门14,出液分管5上均设有出液阀门51,进水阀门14和出液阀门51能够控制相应的进水分管13和出液分管5的启闭,每个出渣口21均配有相应的密封塞,能够防止药液漏出。

使用时,将需要熬煮不同时间的药材装入不同的熬煮区中,将多个进水分管13分别对应插入相应的熬煮区中,并将桶盖1与提取桶密封盖合,开启熬煮区中进水分管13上的进水阀门14,使水通过进水分管13上的喷射孔喷入熬煮区,同时启动温控器使得电热线31在设定的温度下加热,根据每种药材熬煮的时间,到时后打开相应出液分管5上的出液阀门51,使熬煮好的药液通过出液管7流入混液桶9中,将不同熬煮时间的药液全部流入混液桶9中后,启动电机92,带动转轴91转动,使搅拌叶片93将药液混合均匀,混合后的药液通过出液口94排出灌装;滤网42将熬煮后药渣过滤留在熬煮区中,熬煮结束后,当药液流出,通过拉手43将滤网42拉出,使药渣落入熬煮区的底部,并通过出渣口21排出,当需要清洗提取桶时,打开所有的进水分管13,进水分管13管壁上的喷射孔能够喷射水柱,清洗相应熬煮区的内壁。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64168.4 (22)申请日 2016.11.24 (73)专利权人 中国医科大学 地址 110122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 路77号 (72)发明人 冯雪松 祝娟 宋洋 邓晓岚 陈再兴 丁勇 袁明美 王守云 张雨佳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61223 代理人 潘宏伟 (51)Int.Cl. A61J 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药。

2、有效成 分提取装置, 属于中药提取设备领域。 该提取装 置包括提取桶和桶盖, 提取桶和桶盖能够密封盖 合; 提取桶包括外桶和内桶, 外桶和内桶之间设 有多个隔板, 多个隔板将外桶和内桶之间的空间 分隔为多个熬煮区, 每个熬煮区中滤网与外桶底 面之间的桶壁上均设有出渣口, 内桶的内壁上设 有多圈电热线; 多个进水分管均穿过桶盖, 并可 插入相应的熬煮区中; 每个熬煮区对应的外桶底 部分别连接出液分管, 出液分管通过第二多通接 头连接出液管, 出液管通过水泵连接混液桶。 本 实用新型中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能够控制 各个药材所需的熬煮时间, 最大限度的保证药材 药性的释放, 多次药液混合提高最终药。

3、剂药效。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6652002 U 2017.11.21 CN 206652002 U 1.一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提取桶、 桶盖(1)和混液桶(9), 所述提取桶和桶盖(1)能够密封盖合; 所述提取桶包括外桶(2)和内桶(3), 所述外桶(2)和所述内桶(3)之间设有多个隔板 (4), 多个所述隔板(4)将所述外桶(2)和所述内桶(3)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多个熬煮区, 任意 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板(4)对应设有滑轨(41), 每个所述熬煮区对应的外桶(2)桶壁上均设有 开口, 每个所述开口中均插入滤网(42), 所述滤网(42)的两。

4、侧限位于所述滑轨(41)中, 并相 对于所述滑轨(41)滑动, 每个所述熬煮区中所述滤网(42)与所述外桶(2)底面之间的桶壁 上均设有出渣口(21), 所述内桶(3)的内壁上设有多圈电热线(31), 所述电热线(31)通过温 控器连接电源; 所述桶盖(1)的上方设有第一多通接头(11), 所述第一多通接头(11)一端连接进水管 (12), 另一端连接多个进水分管(13), 多个所述进水分管(13)均穿过所述桶盖(1), 并可插 入相应的熬煮区中, 每个所述进水分管(13)的管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喷射孔; 每个所述熬煮区对应的所述外桶(2)底部分别连接出液分管(5), 所述出液分管(5)通 过第。

5、二多通接头(6)连接出液管(7), 所述出液管(7)通过水泵(8)连接所述混液桶(9)的进 液管, 所述混液桶(9)中设有转轴(91), 所述转轴(91)伸出端所述混液桶(9)的一端连接电 机(92)的输出端, 所述混液桶(9)中的转轴(91)上设有搅拌叶片(93), 所述混液桶(9)的底 部设有出液口(9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4)为6个, 并 均匀分布在所述外桶(2)和所述内桶(3)之间, 分隔出6个熬煮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网(42)的形状与 对应熬煮区横截面的形状相同。 4.根据。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开口上均设有 密封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分管(13)为6 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进水分管(13) 上均设有进水阀门(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出液分管(5) 上均设有出液阀门(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滤网(42)上设 有拉手(4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出渣口(21)。

7、均 配有相应的密封塞。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652002 U 2 一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要提取设备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我国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通常采用煎煮法, 即在提取罐中加入中药成分和饮 用水, 通过加热媒质进行煎煮, 使得中药有效成分溶解于水中形成药液, 但是目前的提取是 将多种中药混合在一起煎煮, 由于每种中药具有不同的药性, 有些需要煎煮的时间长, 有些 仅仅在煎煮完成时加入稍微熬煮片刻即可, 同时煎煮造成有些中药药性没有完全释放, 有 些中药药性被破坏, 使得最终药液的药。

8、效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 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种中药同时 煎煮造成不同种类中药的药性不能完全释放或被破坏, 使得最终药液药效降低的问题。 0004 具体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 包括: 0005 提取桶、 桶盖和混液桶, 提取桶和桶盖能够密封盖合; 0006 提取桶包括外桶和内桶, 外桶和内桶之间设有多个隔板, 多个隔板将外桶和内桶 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多个熬煮区, 任意相邻的两个隔板对应设有滑轨, 每个熬煮区对应的外 桶桶壁上均设有开口, 每个开口中均插入滤网, 滤网的两侧限位于滑轨中, 并相对于滑轨滑 动, 每个熬煮区中滤网。

9、与外桶底面之间的桶壁上均设有出渣口, 内桶的内壁上设有多圈电 热线, 电热线通过温控器连接电源; 0007 桶盖的上方设有第一多通接头, 第一多通接头一端连接进水管, 另一端连接多个 进水分管, 多个进水分管均穿过桶盖, 并可插入相应的熬煮区中, 每个进水分管的管壁上分 别开设有多个喷射孔; 0008 每个熬煮区对应的外桶底部分别连接出液分管, 出液分管通过第二多通接头连接 出液管, 出液管通过水泵连接混液桶的进液管, 混液桶中设有转轴, 转轴伸出端混液桶的一 端连接电机的输出端, 混液桶中的转轴上设有搅拌叶片, 混液桶的底部设有出液口。 0009 优选的, 隔板为6个, 并均匀分布在外桶和内。

10、桶之间, 分隔出6个熬煮区。 0010 优选的, 滤网的形状与对应熬煮区横截面的形状相同。 0011 优选的, 每个开口上均设有密封条。 0012 优选的, 进水分管为6个。 0013 优选的, 每个进水分管上均设有进水阀门。 0014 优选的, 每个出液分管上均设有出液阀门。 0015 优选的, 每个滤网上设有拉手。 0016 优选的, 每个出渣口21均配有相应的密封塞。 0017 本实用新型中, 提供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 整体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能够使 需要熬煮不同时间的中药材分别置于不同的熬煮区进行药材的煎煮, 控制各个药材所需的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6520。

11、02 U 3 熬煮时间, 最大限度的保证药材药性的释放, 将每种药材熬煮的药液通过各自的出液分管 输送至混液桶进行最后的药液混合, 部分药材还可多次加水熬煮, 多次药液混合提高最终 药剂药效; 进水分管上的喷射孔还可对煎煮后的提取桶内部进行冲洗。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提取桶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桶盖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滤网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 附图标记说明: 0022 1-桶盖, 11-第一多通接头, 12-进水管, 13-进水分管, 14-进水阀门, 。

12、2-外桶, 21-出 渣口, 3-内桶, 31-电热线, 4-隔板, 41-滑轨, 42-滤网, 43-拉手, 5-出液分管, 51-出液阀门, 6-第二多通接头, 7-出液管, 8-水泵, 9-混液桶, 91-转轴, 92-电机, 93-搅拌叶片, 94-出液 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但应当理解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4 如图1-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包括提取桶、 桶 盖1和混液桶9, 提取桶和桶盖1能够密封盖合; 提取桶包括外桶2 和内桶3, 外桶2和内桶3之。

13、 间设有6个隔板4, 6个隔板4将外桶2和内桶3 之间的空间分隔为6个熬煮区, 任意相邻的两 个隔板4对应设有滑轨41, 每个熬煮区对应的外桶2桶壁上均设有开口, 每个开口中均插入 滤网42, 滤网42 的两侧限位于滑轨41中, 并相对于滑轨41滑动, 每个熬煮区中滤网42与外 桶2底面之间的桶壁上均设有出渣口21, 内桶3的内壁上设有多圈电热线31, 电热线31通过 温控器连接电源。 0025 桶盖1的上方设有第一多通接头11, 第一多通接头11一端连接进水管12, 另一端连 接6个进水分管13, 6个进水分管13均穿过桶盖1, 并可插入相应的熬煮区中, 每个进水分管 13的管壁上分别开设有。

14、多个喷射孔。 0026 每个熬煮区对应的外桶2底部分别连接出液分管5, 出液分管5通过第二多通接头6 连接出液管7, 出液管7通过水泵8连接混液桶9的进液管, 混液桶9中设有转轴91, 转轴91伸 出端混液桶9的一端连接电机92的输出端, 混液桶9中的转轴91上设有搅拌叶片93, 混液桶9 的底部设有出液口94。 0027 其中, 滤网42的形状与对应熬煮区横截面的形状相同, 且滤网42上设有拉手43, 能 够保证滤网42完全将熬煮后药渣完全隔离过滤, 保证药液澄清, 清理熬煮区的药渣时, 将滤 网42通过拉手43拉出, 使药渣落入熬煮区的底部, 并通过出渣口21将药渣清理出去; 插入滤 网4。

15、2的开口上设有密封条, 保证插入滤网42后, 滤网42和开口之间密封闭合, 不会使药液漏 出; 进水分管13 上均设有进水阀门14, 出液分管5上均设有出液阀门51, 进水阀门14和出液 阀门51能够控制相应的进水分管13和出液分管5的启闭, 每个出渣口21均配有相应的密封 塞, 能够防止药液漏出。 0028 使用时, 将需要熬煮不同时间的药材装入不同的熬煮区中, 将多个进水分管13分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652002 U 4 别对应插入相应的熬煮区中, 并将桶盖1与提取桶密封盖合, 开启熬煮区中进水分管13上的 进水阀门14, 使水通过进水分管13上的喷射孔喷入熬煮区, 。

16、同时启动温控器使得电热线31 在设定的温度下加热, 根据每种药材熬煮的时间, 到时后打开相应出液分管5上的出液阀门 51, 使熬煮好的药液通过出液管7流入混液桶9中, 将不同熬煮时间的药液全部流入混液桶9 中后, 启动电机92, 带动转轴91转动, 使搅拌叶片93将药液混合均匀, 混合后的药液通过出 液口94排出灌装; 滤网42将熬煮后药渣过滤留在熬煮区中, 熬煮结束后, 当药液流出, 通过 拉手43将滤网42拉出, 使药渣落入熬煮区的底部, 并通过出渣口21排出, 当需要清洗提取桶 时, 打开所有的进水分管13, 进水分管13管壁上的喷射孔能够喷射水柱, 清洗相应熬煮区的 内壁。 0029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 但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 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652002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6652002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6652002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6652002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