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饮片药液分离的低压蒸煮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药饮片药液分离的低压蒸煮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779385.5 (22)申请日 2017.06.29 (73)专利权人 安徽源和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33658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义门镇 药材街1号 (72)发明人 宁长红 张海富 徐智慧 (51)Int.Cl. A61J 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中药饮片药液分离的低压蒸煮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饮片药液分离 的低压蒸煮装置, 包括保温箱体、 蒸煮釜体、 中药 切片筛板和蒸煮釜盖, 所述保温箱体内部安装有 蒸。
2、煮釜体, 蒸煮釜体顶端外部焊接有下法兰盘, 下法兰盘底部与保温箱体顶端焊接, 所述蒸煮釜 体、 下法兰盘和保温箱体之间围成密闭的导热油 腔; 所述蒸煮釜体内壁焊接有中药切片筛板, 中 药切片筛板上设有若干透水通孔, 所述中药切片 筛板上铺设有中药切片; 利用低气压状态下水的 沸点降低原理, 低温蒸煮不破坏中药切片内的药 物活性; 中药切片筛板将中药切片与蒸煮产生的 药液分离, 提高中药切片的蒸煮效果; 蒸煮产生 的药剂流入药液收集腔中, 打开封堵塞便于将药 液排出, 提高药液收集的便捷程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8160752 U 2018.11.30 CN 208。
3、160752 U 1.一种中药饮片药液分离的低压蒸煮装置, 包括保温箱体(7)、 蒸煮釜体(9)、 中药切片 筛板(10)和蒸煮釜盖(14),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箱体(7)内部安装有蒸煮釜体(9), 蒸煮釜 体(9)顶端外部焊接有下法兰盘(12), 下法兰盘(12)底部与保温箱体(7)顶端焊接, 所述蒸 煮釜体(9)、 下法兰盘(12)和保温箱体(7)之间围成密闭的导热油腔(3), 导热油腔(3)内填 充有导热油; 所述蒸煮釜体(9)内壁焊接有中药切片筛板(10), 中药切片筛板(10)上设有若 干透水通孔(25), 所述中药切片筛板(10)上铺设有中药切片(11); 所述蒸煮釜体(9)底。
4、部连 接药液收集管(6); 所述蒸煮釜体(9)上端安装有蒸煮釜盖(14), 所述蒸煮釜盖(14)上连接 有进气管(15), 进气管(15)上安装有泄压阀(16), 进气管(15)顶端管口安装有空气过滤器 (17); 所述蒸煮釜盖(14)上连接排气管(19), 排气管(19)连接抽气管(21), 所述抽气管(21) 连接抽气泵(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饮片药液分离的低压蒸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 温箱体(7)上侧连接有输入管, 保温箱体(7)底侧连接有输出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饮片药液分离的低压蒸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 热油腔(3)内安装有电加热器。
5、(8), 电加热器(8)呈螺旋结构盘绕在蒸煮釜体(9)外部的导热 油腔(3)内, 电加热器(8)连接加热操作箱(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药饮片药液分离的低压蒸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 热油腔(3)底侧安装有温度测试仪(2), 温度测试仪(2)连接加热操作箱(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饮片药液分离的低压蒸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 液收集管(6)内部设为药液收集腔(4), 药液收集管(6)底端穿出保温箱体(7)底壁连接封堵 塞(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饮片药液分离的低压蒸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 煮釜盖(14)底侧焊接有上法兰盘(13)。
6、, 所述上法兰盘(13)和下法兰盘(12)之间通过螺栓 (23)连接, 所述蒸煮釜盖(14)顶端焊接有用于悬吊的吊环(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饮片药液分离的低压蒸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 气管(21)上安装有气压表(20), 所述气压表(20)后侧的抽气管(21)上安装有单向阀(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饮片药液分离的低压蒸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 气泵(24)为罗茨真空泵。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药饮片药液分离的低压蒸煮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 加热器(8)为型号YK-6956的螺旋状电加热器, 温度测试仪(2)为型号BYLFOM31。
7、0的高温热油 质量检测仪。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160752 U 2 一种中药饮片药液分离的低压蒸煮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饮片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中药饮片药液分离的低压蒸 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中医药理论、 中药炮制方法, 经过加工炮制后的, 可直接用 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中药材切片完成后, 由于中药饮片中含有对人体生理机能所产生的有 效或具有强烈反应或有毒害的作用各部相同, 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需要通过蒸制工艺改 变中药材固有性能。 由于目前的蒸药设备只配备进汽管道或加热管道, 导致蒸煮釜体受热 不均匀, 。
8、采用高温高压的蒸汽蒸煮, 容易使蒸煮釜体内的中药饮片处于高温高压环境下药 物成分受到破坏, 也浪费加热能量, 中药饮片浸泡在蒸煮产生的药液中影响其蒸煮效果, 不 利于蒸煮产生的药液的收集。 因此, 需要对现有的中药饮片的蒸制设备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饮片药液分离的低压蒸煮装置, 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中药饮片药液分离的低压蒸煮装置, 包括保温箱体、 蒸煮釜体、 中药切片筛板 和蒸煮釜盖, 所述保温箱体内部安装有蒸煮釜体, 蒸煮釜体顶端外部焊接有下法兰盘, 下法 兰。
9、盘底部与保温箱体顶端焊接, 所述蒸煮釜体、 下法兰盘和保温箱体之间围成密闭的导热 油腔, 导热油腔内填充有导热油; 所述蒸煮釜体内壁焊接有中药切片筛板, 中药切片筛板上 设有若干透水通孔, 所述中药切片筛板上铺设有中药切片; 所述蒸煮釜体底部连接药液收 集管; 所述蒸煮釜体上端安装有蒸煮釜盖, 所述蒸煮釜盖上连接有进气管, 进气管上安装有 泄压阀, 进气管顶端管口安装有空气过滤器; 所述蒸煮釜盖上连接排气管, 排气管连接抽气 管, 所述抽气管连接抽气泵。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保温箱体上侧连接有输入管, 保温箱体底侧 连接有输出管。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10、 所述导热油腔内安装有电加热器, 电加热器呈螺 旋结构盘绕在蒸煮釜体外部的导热油腔内, 电加热器连接加热操作箱。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导热油腔底侧安装有温度测试仪, 温度测试 仪连接加热操作箱。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药液收集管内部设为药液收集腔, 药液收集 管底端穿出保温箱体底壁连接封堵塞。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蒸煮釜盖底侧焊接有上法兰盘, 所述上法兰 盘和下法兰盘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蒸煮釜盖顶端焊接有用于悬吊的吊环。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抽气管上安装有气压表, 所述气压表后侧的 说 明 书 1。
11、/3 页 3 CN 208160752 U 3 抽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抽气泵为罗茨真空泵。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电加热器为型号YK-6956的螺旋状电加热器, 温度测试仪为型号BYLFOM310的高温热油质量检测仪。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一种中药饮片药液分离的低压 蒸煮装置, 利用低气压状态下水的沸点降低原理, 在导热油低温状态下即可将蒸煮釜体内 水加热成蒸汽对中药切片进行蒸煮, 低温蒸煮不破坏中药切片内的药物活性, 蒸煮效果好; 中药切片筛板将中药切片与蒸煮产生的药液分离, 提高中药切。
12、片的蒸煮效果; 蒸煮产生的 药剂流入药液收集腔中, 打开封堵塞便于将药液排出, 提高药液收集的便捷程度; 蒸煮结束 后, 打开泄压阀, 外部空气沿进气管进入蒸煮釜体内, 实现蒸煮釜体内气压恢复至常压状 态, 方便蒸煮釜盖的打开。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1-加热操作箱、 2-温度测试仪、 3-导热油腔、 4-药液收集腔、 5-封堵塞、 6-药 液收集管、 7-保温箱体、 8-电加热器、 9-蒸煮釜体、 10-中药切片筛板、 11-中药切片、 12-下法 兰盘、 13-上法兰盘、 14-蒸煮釜盖、 15-进气管、 16-泄压阀、 17-空气过滤器、 。
13、18-吊环、 19-排 气管、 20-气压表、 21-抽气管、 22-单向阀、 23-螺栓、 24-抽气泵、 25-透水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请参阅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一种中药饮片药液分离的低压蒸煮装置, 包括 保温箱体7、 蒸煮釜体9、 中药切片筛板10和蒸煮釜盖。
14、14, 所述保温箱体7内部安装有蒸煮釜 体9, 蒸煮釜体9顶端外部焊接有下法兰盘12, 下法兰盘12底部与保温箱体7顶端焊接, 所述 蒸煮釜体9、 下法兰盘12和保温箱体7之间围成密闭的导热油腔3, 导热油腔3内填充有导热 油, 所述保温箱体7上侧连接有用于导热油注入的输入管, 保温箱体7底侧连接有用于导热 油排出的输出管, 所述导热油腔3内安装有电加热器8, 电加热器8呈螺旋结构盘绕在蒸煮釜 体9外部的导热油腔3内, 电加热器8连接加热操作箱1, 所述导热油腔3底侧安装有温度测试 仪2, 温度测试仪2连接加热操作箱1; 电加热器8通电后通过加热操作箱1调整电加热器8加 热温度, 电加热器8发。
15、热对导热油腔3导热油加热, 导热油将热量传递至蒸煮釜体9进行均匀 加热, 提高蒸煮釜体9加热效果和加热的均匀性。 0019 所述蒸煮釜体9内壁焊接有中药切片筛板10, 中药切片筛板10上设有若干透水通 孔25, 所述中药切片筛板10上铺设有中药切片11; 所述蒸煮釜体9底部连接药液收集管6, 药 液收集管6内部设为药液收集腔4, 药液收集管6底端穿出保温箱体7底壁连接封堵塞5。 0020 所述蒸煮釜体9上端安装有蒸煮釜盖14, 蒸煮釜盖14底侧焊接有上法兰盘13, 所述 上法兰盘13和下法兰盘12之间通过螺栓23连接, 所述蒸煮釜盖14顶端焊接有用于悬吊的吊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
16、208160752 U 4 环18, 方便蒸煮釜盖14打开时对其吊起, 所述蒸煮釜盖14上连接有进气管15, 进气管15上安 装有泄压阀16, 进气管15顶端管口安装有用于空气过滤的空气过滤器17, 防止外部的空气 沿进气管15进入蒸煮釜体9内时, 空气中的杂物污染蒸煮釜体9内的中药切片11。 0021 所述蒸煮釜盖14上连接排气管19, 排气管19连接抽气管21, 抽气管21上安装有气 压表20, 所述气压表20后侧的抽气管21上安装有单向阀22, 所述抽气管21连接抽气泵24。 0022 所述抽气泵24采用罗茨真空泵, 方便通过抽气管21将蒸煮釜体9内空气抽出。 0023 所述电加热器8采。
17、用型号YK-6956的螺旋状电加热器。 0024 所述温度测试仪2采用型号BYLFOM310的高温热油质量检测仪。 002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 首先启动抽气泵24通过抽气管21将蒸煮釜体9 内空气抽出并通过气压表20读出蒸煮釜体9内气压值, 然后通过加热操作箱1调节电加热器 8的加热温度并通过温度测试仪2对导热油腔3内导热油温度进行检测, 利用低气压状态下 水的沸点降低原理, 在导热油低温状态下即可将蒸煮釜体9内水加热成蒸汽对中药切片11 进行蒸煮, 低温蒸煮不破坏中药切片11内的药物活性, 蒸煮效果好; 并且中药切片筛板10将 中药切片11与蒸煮产生的药液分离, 提高中药切。
18、片11的蒸煮效果; 蒸煮产生的药剂流入药 液收集腔4中, 打开封堵塞5便于将药液排出, 提高药液收集的便捷程度; 蒸煮结束后, 打开 泄压阀16, 外部空气沿进气管15进入蒸煮釜体9内, 实现蒸煮釜体9内气压恢复至常压状态, 方便蒸煮釜盖14的打开。 0026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 征作出一些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0027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设置” 、 “相连” 及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 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160752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8160752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