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摄影支撑台.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8144542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7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112792.3

申请日:

20110415

公开号:

CN202086490U

公开日:

201112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6/04,A61B6/10

主分类号:

A61B6/04,A61B6/10

申请人: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元,王正钢,黄善志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南十二路迈瑞大厦

优先权:

CN201120112792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摄影支撑台。该医用摄影支撑台包括床面板、支撑该床面板的支撑组件及至少一防撞组件,该防撞组件安装在该床面板的至少一侧边。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摄影支撑台可以降低碰撞给摄影系统机器带来的磨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医用摄影支撑台,其包括床面板及支撑该床面板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医用摄影支撑台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防撞组件,该防撞组件安装在该床面板的至少一侧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摄影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组件包括两个弹性的防撞元件,其分别安装在该床面板的相对两侧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摄影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组件包括两个弹性的防撞元件和两个床边固定元件,该床边固定元件分别安装在该床面板的相对两侧边,该防撞元件分别通过该床边固定元件固定于该床面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摄影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边固定元件包括设置在侧面的第一凹槽,该防撞元件通过该第一凹槽安装于该床边固定元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摄影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元件包括安装部和主体部,该安装部卡入所述第一凹槽并固定,该主体部突出于该床边固定元件的侧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摄影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内含空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摄影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元件进一步包括尾部,该尾部自该主体部延伸并与该床边固定元件的底面相抵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摄影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边固定元件进一步包括设置于底面的第二凹槽,该尾部的末端弯折伸入该第二凹槽并与该第二凹槽的内壁抵接。 9.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用摄影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摄影支撑台进一步包括另一防撞组件,其安装于该床面板的底面。 10.如权利要求2-8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用摄影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元件为胶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摄影支撑台,尤其涉及一种数字X射线摄影 (DR)系统中用于支撑成像目标(患者)的移动式医用摄影支撑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用摄影在各级医院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借助于医用摄影系统,例如X射线摄影、超声成像和磁共振成像等技术,患 者身体内部的病变可以通过图像直观显示给医生,使得诊断更加精确和方便。 在各种医用摄影系统中,患者通常采取站立、躺卧等姿势完成成像过程,为 了提高患者就诊舒适度,各种摄影支撑台作为摄影辅助工具而广泛应用于医 用摄影系统中。以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为例,摄影系统主要包括X射线发生 装置和平板探测器,进行拍摄时通常会利用移动式的摄影支撑台使患者就位 于成像所需的位置,再进行后续的成像操作。平板探测器通常需要安装在一 立柱上,而立柱固定在地面,当把摄影支撑台推向平板探测器的时候,摄影 支撑台通常会与立柱或者平板探测器发生碰撞,而由于立柱、平板探测器、 摄影支撑台大部分都含有金属构件,发生碰撞时支撑台上的患者不可避免的 感受到突然产生的剧烈冲击力,这会导致患者产生不安情绪,不利于后续的 成像操作,也降低了患者的舒适感,同时碰撞也会使得立柱表面、平板探测 器的外壳造成损耗或者破坏,影响机器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医用摄影支撑台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而使摄影 系统中机器产生磨损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减少摄影系统机器磨损 的医用摄影支撑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摄影支撑台,其包括一床面板、一支撑该床 面板的支撑组件及至少一防撞组件,该防撞组件安装在该床面板的至少一侧 边。

优选的,所述防撞组件包括两个弹性的防撞元件,其分别安装在该床面 板的相对两侧边。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撞组件包括两个弹性的防撞元件和两个床边固定 元件,该床边固定元件分别安装在该床面板的相对两侧边,该防撞元件分别 通过该床边固定元件固定于该床面板。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床边固定元件包括一设置在侧面的第一凹槽,该防 撞元件通过该第一凹槽安装于该床边固定元件。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撞元件包括一安装部和一主体部,该安装部卡入所 述第一凹槽并固定,该主体部突出于该床边固定元件的侧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体部内含一空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撞元件进一步包括一尾部,该尾部自该主体部延 伸并与该床边固定元件的底面相抵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床边固定元件进一步包括一设置于底面的第二凹槽, 该尾部的末端弯折伸入该第二凹槽并与该第二凹槽的内壁抵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医用摄影支撑台进一步包括另一防撞组件,其安装 于该床面板的底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撞元件为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摄影支撑台通过在床面板侧边安装防撞组件而对撞击 产生缓冲作用,减少医用摄影系统中机器与医用摄影支撑台撞击时产生的冲 击,可以降低撞击给器件带来的不当损耗,延长摄影系统正常使用寿命。另 外通过能起到缓冲作用的防撞组件也可以减少给患者带来的突发冲击力,从 而提升患者摄影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摄影支撑台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医用摄影支撑台的防撞组件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医用摄影支撑台的防撞组件的剖面示 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式的医用摄影支撑台的防撞组件的剖面示 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方式的医用摄影支撑台的防撞组件的剖面示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 体实施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且所列举结构示 意图亦仅仅用于阐述本实用新型所应用的具体技术方法思想。

请参看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摄影支撑台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该医用摄影支撑台10包括一床面板100、一支撑组件102、一滚轮组104、 及一防撞组件108。该床面板100用于承载患者,该支撑组件102用于支撑该床 面板100。该滚轮组104安装于该支撑组件102底部,通过该滚轮组104在地面 的滚动,可实现该医用摄影支撑台10的相对移动,以将床面板100上承载的患 者从某一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该防撞组件108安装在该床面板100的相对两 侧,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床面板100呈矩形,该防撞组件108沿床面板100的 两条长边设置。

请参看图2,是图1所示医用摄影支撑台的防撞组件沿A-A′的剖面示意图。 该防撞组件108包括一床边固定元件800和一防撞元件820。该床边固定元件 800呈长条形,其长度与该床面板100的长边基本一致,并固定在床面板100的 一条侧边上,固定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比如螺钉锁固、插接结构紧固等。 在本实施例中,该床边固定元件800一方面可为床面板100的浮动提供支持, 另一方面可用于安装该防撞元件820。因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 碰撞引起患者不适的支撑台,对于该床边固定元件800与床面板100的具体相 互关系不再此处详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并不影响对本实用新型技术 方案的充分理解。

该床边固定元件800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具体形状,如本实施例图2所示, 该床边固定元件800在侧面及底面设置有三个向内凹陷的槽,为区分该些凹槽, 可以分别称其为第一凹槽804、第二凹槽808及第三凹槽809。其中第三凹槽809 用于放置或者插接摄影系统中其他辅助器件。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如果没有对 应辅助器件需要放置,也可以取消该第三凹槽809的设置,如图4所示。该第 一凹槽804和该第二凹槽808分别设置在该床边固定元件800的侧面及底面, 用于安装或收容该防撞元件820,一个实施方式的具体安装方式将在下面的描述 中呈现。

所述的防撞元件820与该床边固定元件800长度大体一致。图2所示网格 线部分即为该防撞元件820的截面图,可以想象该防撞元件820是具有如图所 示截面的长条型材。该防撞元件820选用具有弹性的材料,优选为胶条。该防 撞元件820包括一安装部821、一主体部823、一尾部825及一空腔827。该安 装部821连接在该主体部823的中点位置,该尾部825从该主体部823的侧边 延伸形成,该空腔827位于该主体部823的内部。

该安装部821可卡入该第一凹槽804而使得该防撞元件820与该床边固定 元件800相互固定。该安装部821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第一凹槽804的构造进 行设计,不限于图中所示的T形结构。该主体部823与该安装部821相连,其 结合部紧靠该床边固定元件800的侧边803,由此该主体部823突出于该床边固 定元件800的侧边803。当该医用摄影支撑台10沿图中左右方向移动,并撞上 立柱或者平板探测器等其他器件时,由于该防撞元件820具有突出于该床边固 定元件800的部分,即该主体部823,引起撞击的其他器件首先与该主体部823 相接触,使得撞击所产生的冲击力大部分被该弹性的主体部823所吸收,从而 起到缓冲作用,减少传递到床面板100及其上患者的冲击力,使得患者在医用 摄影支撑台撞10与其他器件撞击时感受不到或者只能感受到轻微柔缓的冲击 力。另外由于防撞元件820的材料弹性较大,碰撞时发出的声音也相对减小, 降低对患者的干扰。因此可以提升患者在摄影过程中的舒适度。另外防撞元件 带来的撞击缓冲可以减少碰撞对器件造成的损耗,从而延长摄影设备或者支撑 台的正常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该防撞元件820的缓冲作用,在该主体 部823内部设置了一空腔827。当然该空腔827内也可以填充其他弹性材料。应 该理解的是,该空腔827的设置是为了获得更好的防撞缓冲效果,并非实现本 实用新型所必须设置的,也就是该主体部823可以是实心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防撞元件820还包括从主体部823侧边延伸出的尾部 825。该尾部825紧贴该床边固定元件800的底面,并曲折伸入该第二凹槽808 内,通过曲折部分与该第二凹槽808的内壁贴合而达到相对固定的状态。当该 医用摄影支撑台10沿图中上下方向移动并撞击摄影系统的其他器件(比如位置 探测器)时,该防撞元件820的尾部825即可起到与该主体部823类似的缓冲 作用。应该理解的是,该主体部823与该尾部825同时存在是为了从不同方向 降低撞击所带来的冲击力,如果需求允许,当然可以只在某一方向上设置这样 的防撞元件,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的防撞元件820并非实现本实用新 型所必须结构。图3即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防撞组件的截面示意图,在该实施 方式中,防撞元件920只在床边固定元件900的侧边起到缓冲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方式中,防撞元件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按 照其所产生作用的不同,可以称为侧面防撞元件720(或者水平方向防撞元件 720)和底面防撞元件722(或者垂直方向防撞元件722)。这两个防撞元件720、 722材料、构造大致与图3所示防撞元件920相同,只是从不同角度安装在床边 固定元件700的侧面、底面,并相应的分别用于缓冲来自水平方向、垂直方向 的撞击。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该防撞组件也可应用于不具有浮动功能 的医用摄影支撑台,由此该医用摄影支撑台可以不通过该床边固定元件安装该 防撞元件,而改由防撞元件直接安装在床面板的侧边,这样本实施方式中的防 撞组件就可以不包含床边固定元件。对应的,在床面板的侧边可以设置用于安 装防撞元件的机构,或者通过螺钉将防撞元件直接锁固在床面板侧边,也可以 采取粘接的方式。

在图2-5所示的各种实施例中,防撞元件的主体部的截面形状大致呈半圆 形,而空腔的形状也大致呈半圆形,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所述的设置, 还可以设置为矩形、椭圆等其他形状,只要能起到缓冲作用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摄影支撑台通过在床面板侧边安装弹性的防撞元件而对 撞击产生缓冲作用,减少医用摄影系统中机器与医用摄影支撑台撞击时产生的 冲击,可以降低撞击给器件带来的不当损耗,延长摄影系统正常使用寿命。另 外通过能起到缓冲作用的防撞组件也可以减少给患者带来的突发冲击力,从而 提升患者摄影时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变形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防撞元件可以通过其他方 式安装固定到床边固定元件上,例如通过粘接、螺钉锁固等;防撞组件108可 以只设置在床面板四周的某一侧边上,如与摄影系统中器件碰撞几率最大的一 侧边;也可以在床面板四周都设置类似的防撞组件;防撞元件也可以采用分段 式安装在床面板的侧边。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 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 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医用摄影支撑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医用摄影支撑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医用摄影支撑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用摄影支撑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用摄影支撑台.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8649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12.28 CN 202086490 U *CN202086490U* (21)申请号 201120112792.3 (22)申请日 2011.04.15 A61B 6/04(2006.01) A61B 6/10(2006.01) (73)专利权人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 公司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 产业园区科技南十二路迈瑞大厦 (72)发明人 王元 王正钢 黄善志 (54) 实用新型名称 医用摄影支撑台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摄影支撑台。该医 用摄影支撑台包括床面板。

2、、 支撑该床面板的支撑 组件及至少一防撞组件, 该防撞组件安装在该床 面板的至少一侧边。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摄影支撑 台可以降低碰撞给摄影系统机器带来的磨损。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CN 202086490 U1/1 页 2 1. 一种医用摄影支撑台, 其包括床面板及支撑该床面板的支撑组件, 其特征在于 : 该 医用摄影支撑台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防撞组件, 该防撞组件安装在该床面板的至少一侧边。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医用摄影支撑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防撞组件包括两个弹性的 防撞元。

3、件, 其分别安装在该床面板的相对两侧边。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医用摄影支撑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防撞组件包括两个弹性的 防撞元件和两个床边固定元件, 该床边固定元件分别安装在该床面板的相对两侧边, 该防 撞元件分别通过该床边固定元件固定于该床面板。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医用摄影支撑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床边固定元件包括设置在 侧面的第一凹槽, 该防撞元件通过该第一凹槽安装于该床边固定元件。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医用摄影支撑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防撞元件包括安装部和主 体部, 该安装部卡入所述第一凹槽并固定, 该主体部突出于该床边固定元件的侧面。 6. 如权利。

4、要求 5 所述的医用摄影支撑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体部内含空腔。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医用摄影支撑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防撞元件进一步包括尾部, 该尾部自该主体部延伸并与该床边固定元件的底面相抵接。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医用摄影支撑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床边固定元件进一步包括 设置于底面的第二凹槽, 该尾部的末端弯折伸入该第二凹槽并与该第二凹槽的内壁抵接。 9. 如权利要求 1-6 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用摄影支撑台,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医用摄影支撑 台进一步包括另一防撞组件, 其安装于该床面板的底面。 10. 如权利要求 2-8 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用摄影支撑台, 其特。

5、征在于 : 所述防撞元件为胶 条。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086490 U1/4 页 3 医用摄影支撑台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摄影支撑台, 尤其涉及一种数字X射线摄影(DR)系统中 用于支撑成像目标 ( 患者 ) 的移动式医用摄影支撑台。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医用摄影在各级医院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借助于医 用摄影系统, 例如 X 射线摄影、 超声成像和磁共振成像等技术, 患者身体内部的病变可以通 过图像直观显示给医生, 使得诊断更加精确和方便。 在各种医用摄影系统中, 患者通常采取 站立、 躺卧等姿势完成成像过程, 为了提高患者就诊舒适。

6、度, 各种摄影支撑台作为摄影辅助 工具而广泛应用于医用摄影系统中。以数字 X 射线摄影系统为例, 摄影系统主要包括 X 射 线发生装置和平板探测器, 进行拍摄时通常会利用移动式的摄影支撑台使患者就位于成像 所需的位置, 再进行后续的成像操作。 平板探测器通常需要安装在一立柱上, 而立柱固定在 地面, 当把摄影支撑台推向平板探测器的时候, 摄影支撑台通常会与立柱或者平板探测器 发生碰撞, 而由于立柱、 平板探测器、 摄影支撑台大部分都含有金属构件, 发生碰撞时支撑 台上的患者不可避免的感受到突然产生的剧烈冲击力, 这会导致患者产生不安情绪, 不利 于后续的成像操作, 也降低了患者的舒适感, 同时。

7、碰撞也会使得立柱表面、 平板探测器的外 壳造成损耗或者破坏, 影响机器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医用摄影支撑台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而使摄影系统中 机器产生磨损的技术问题, 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减少摄影系统机器磨损的医用摄影支撑台。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摄影支撑台, 其包括一床面板、 一支撑该床面板的支 撑组件及至少一防撞组件, 该防撞组件安装在该床面板的至少一侧边。 0005 优选的, 所述防撞组件包括两个弹性的防撞元件, 其分别安装在该床面板的相对 两侧边。 0006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防撞组件包括两个弹性的防撞元件和两个床边固定元件, 。

8、该 床边固定元件分别安装在该床面板的相对两侧边, 该防撞元件分别通过该床边固定元件固 定于该床面板。 0007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床边固定元件包括一设置在侧面的第一凹槽, 该防撞元件通 过该第一凹槽安装于该床边固定元件。 0008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防撞元件包括一安装部和一主体部, 该安装部卡入所述第一 凹槽并固定, 该主体部突出于该床边固定元件的侧面。 0009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主体部内含一空腔。 0010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防撞元件进一步包括一尾部, 该尾部自该主体部延伸并与该 床边固定元件的底面相抵接。 0011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床边固定元件进一步包括一设置于底面的第二凹槽。

9、, 该尾部 说 明 书 CN 202086490 U2/4 页 4 的末端弯折伸入该第二凹槽并与该第二凹槽的内壁抵接。 0012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医用摄影支撑台进一步包括另一防撞组件, 其安装于该床面 板的底面。 0013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防撞元件为胶条。 0014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摄影支撑台通过在床面板侧边安装防撞组件而对撞击产生缓 冲作用, 减少医用摄影系统中机器与医用摄影支撑台撞击时产生的冲击, 可以降低撞击给 器件带来的不当损耗, 延长摄影系统正常使用寿命。另外通过能起到缓冲作用的防撞组件 也可以减少给患者带来的突发冲击力, 从而提升患者摄影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5 图。

10、 1 是本实用新型医用摄影支撑台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0016 图 2 是图 1 所示医用摄影支撑台的防撞组件沿 A-A的剖面示意图 ; 0017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医用摄影支撑台的防撞组件的剖面示图 ; 0018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式的医用摄影支撑台的防撞组件的剖面示图 ; 0019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方式的医用摄影支撑台的防撞组件的剖面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实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

11、,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且所列举结构示意图亦仅仅用于阐述本实用新型 所应用的具体技术方法思想。 0021 请参看图1, 是本实用新型医用摄影支撑台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 医用摄影支撑台 10 包括一床面板 100、 一支撑组件 102、 一滚轮组 104、 及一防撞组件 108。 该床面板 100 用于承载患者, 该支撑组件 102 用于支撑该床面板 100。该滚轮组 104 安装于 该支撑组件 102 底部, 通过该滚轮组 104 在地面的滚动, 可实现该医用摄影支撑台 10 的相 对移动, 以将床面板 100 上承载的患者从某一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该防撞组件 108 安。

12、装 在该床面板 100 的相对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 该床面板 100 呈矩形, 该防撞组件 108 沿床 面板 100 的两条长边设置。 0022 请参看图 2, 是图 1 所示医用摄影支撑台的防撞组件沿 A-A的剖面示意图。该防 撞组件 108 包括一床边固定元件 800 和一防撞元件 820。该床边固定元件 800 呈长条形, 其 长度与该床面板100的长边基本一致, 并固定在床面板100的一条侧边上, 固定方式可根据 实际情况选择, 比如螺钉锁固、 插接结构紧固等。在本实施例中, 该床边固定元件 800 一方 面可为床面板 100 的浮动提供支持, 另一方面可用于安装该防撞元件 82。

13、0。因本实用新型 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碰撞引起患者不适的支撑台, 对于该床边固定元件 800 与床面 板 100 的具体相互关系不再此处详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并不影响对本实用新型 技术方案的充分理解。 0023 该床边固定元件800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具体形状, 如本实施例图2所示, 该床边 固定元件 800 在侧面及底面设置有三个向内凹陷的槽, 为区分该些凹槽, 可以分别称其为 第一凹槽 804、 第二凹槽 808 及第三凹槽 809。其中第三凹槽 809 用于放置或者插接摄影系 说 明 书 CN 202086490 U3/4 页 5 统中其他辅助器件。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 如果。

14、没有对应辅助器件需要放置, 也可以取消该第 三凹槽 809 的设置, 如图 4 所示。该第一凹槽 804 和该第二凹槽 808 分别设置在该床边固 定元件 800 的侧面及底面, 用于安装或收容该防撞元件 820, 一个实施方式的具体安装方式 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呈现。 0024 所述的防撞元件 820 与该床边固定元件 800 长度大体一致。图 2 所示网格线部分 即为该防撞元件820的截面图, 可以想象该防撞元件820是具有如图所示截面的长条型材。 该防撞元件 820 选用具有弹性的材料, 优选为胶条。该防撞元件 820 包括一安装部 821、 一 主体部 823、 一尾部 825 及一空腔 。

15、827。该安装部 821 连接在该主体部 823 的中点位置, 该 尾部 825 从该主体部 823 的侧边延伸形成, 该空腔 827 位于该主体部 823 的内部。 0025 该安装部 821 可卡入该第一凹槽 804 而使得该防撞元件 820 与该床边固定元件 800 相互固定。该安装部 821 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第一凹槽 804 的构造进行设计, 不限于 图中所示的 T 形结构。该主体部 823 与该安装部 821 相连, 其结合部紧靠该床边固定元件 800 的侧边 803, 由此该主体部 823 突出于该床边固定元件 800 的侧边 803。当该医用摄影 支撑台 10 沿图中左右方向移。

16、动, 并撞上立柱或者平板探测器等其他器件时, 由于该防撞元 件 820 具有突出于该床边固定元件 800 的部分, 即该主体部 823, 引起撞击的其他器件首先 与该主体部823相接触, 使得撞击所产生的冲击力大部分被该弹性的主体部823所吸收, 从 而起到缓冲作用, 减少传递到床面板 100 及其上患者的冲击力, 使得患者在医用摄影支撑 台撞 10 与其他器件撞击时感受不到或者只能感受到轻微柔缓的冲击力。另外由于防撞元 件 820 的材料弹性较大, 碰撞时发出的声音也相对减小, 降低对患者的干扰。因此可以提升 患者在摄影过程中的舒适度。 另外防撞元件带来的撞击缓冲可以减少碰撞对器件造成的损 。

17、耗, 从而延长摄影设备或者支撑台的正常使用寿命。 0026 在本实施方式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该防撞元件820的缓冲作用, 在该主体部823内 部设置了一空腔 827。当然该空腔 827 内也可以填充其他弹性材料。应该理解的是, 该空腔 827 的设置是为了获得更好的防撞缓冲效果, 并非实现本实用新型所必须设置的, 也就是该 主体部 823 可以是实心的。 0027 在本实施方式中, 该防撞元件820还包括从主体部823侧边延伸出的尾部825。 该 尾部 825 紧贴该床边固定元件 800 的底面, 并曲折伸入该第二凹槽 808 内, 通过曲折部分与 该第二凹槽 808 的内壁贴合而达到相对固定。

18、的状态。当该医用摄影支撑台 10 沿图中上下 方向移动并撞击摄影系统的其他器件 ( 比如位置探测器 ) 时, 该防撞元件 820 的尾部 825 即可起到与该主体部 823 类似的缓冲作用。应该理解的是, 该主体部 823 与该尾部 825 同 时存在是为了从不同方向降低撞击所带来的冲击力, 如果需求允许, 当然可以只在某一方 向上设置这样的防撞元件,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如图 2 所示的防撞元件 820 并非实现本实用 新型所必须结构。图 3 即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防撞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 防 撞元件 920 只在床边固定元件 900 的侧边起到缓冲作用。 0028 在本实用新型的。

19、又一实施方式中, 防撞元件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 按照其所 产生作用的不同, 可以称为侧面防撞元件 720( 或者水平方向防撞元件 720) 和底面防撞元 件 722( 或者垂直方向防撞元件 722)。这两个防撞元件 720、 722 材料、 构造大致与图 3 所示 防撞元件 920 相同, 只是从不同角度安装在床边固定元件 700 的侧面、 底面, 并相应的分别 用于缓冲来自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的撞击。 说 明 书 CN 202086490 U4/4 页 6 0029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 该防撞组件也可应用于不具有浮动功能的医用 摄影支撑台, 由此该医用摄影支撑台可以不通过该床。

20、边固定元件安装该防撞元件, 而改由 防撞元件直接安装在床面板的侧边, 这样本实施方式中的防撞组件就可以不包含床边固定 元件。 对应的, 在床面板的侧边可以设置用于安装防撞元件的机构, 或者通过螺钉将防撞元 件直接锁固在床面板侧边, 也可以采取粘接的方式。 0030 在图 2-5 所示的各种实施例中, 防撞元件的主体部的截面形状大致呈半圆形, 而 空腔的形状也大致呈半圆形, 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所述的设置, 还可以设置为矩 形、 椭圆等其他形状, 只要能起到缓冲作用即可。 0031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摄影支撑台通过在床面板侧边安装弹性的防撞元件而对撞击 产生缓冲作用, 减少医用摄影系统中机器。

21、与医用摄影支撑台撞击时产生的冲击, 可以降低 撞击给器件带来的不当损耗, 延长摄影系统正常使用寿命。另外通过能起到缓冲作用的防 撞组件也可以减少给患者带来的突发冲击力, 从而提升患者摄影时的舒适度。 。 0032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变形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 防撞元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安装 固定到床边固定元件上, 例如通过粘接、 螺钉锁固等 ; 防撞组件 108 可以只设置在床面板四 周的某一侧边上, 如与摄影系统中器件碰撞几率最大的一侧边 ; 也可以在床面板四周都设 置类似的防撞组件 ; 防撞元件也可以采用分段式安装在床面板的侧边。 0033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认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都应当视为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202086490 U1/3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86490 U2/3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86490 U3/3 页 9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