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通窍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144517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1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72842.3

申请日:

20060411

公开号:

CN1857574A

公开日:

200611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6,A61K9/06,A61K9/14,A61K9/16,A61K9/20,A61K9/48,A61P1/10,A61P27/16,A61K33/26

主分类号:

A61K36/896,A61K9/06,A61K9/14,A61K9/16,A61K9/20,A61K9/48,A61P1/10,A61P27/16,A61K33/26

申请人:

北京阜康仁生物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露

地址:

100070北京市丰台区科兴路9号

优先权:

CN200610072842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肝胆火盛,火眩目胀,耳聋耳鸣,耳内流脓,大便干燥,小便赤黄的组方及其制备工艺。优选制剂为滴丸和软胶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每1000个剂量单位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龙胆        60~150份    黄柏    60~150份   大黄    60~150份栀子(姜制)  60~150份    石菖蒲  48~120份   当归    30~75份芦荟        30~75份     黄芩    30~75份    黄连    30~75份磁石(煅)    30~75份     木香    18~45份    路路通  18~45份。 2、权利要求1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每1000个剂量单位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龙胆        100份   黄柏     100份   大黄     100份栀子(姜制)  100份   石菖蒲   80份    当归     50份芦荟        50份    黄芩     50份    黄连     50份磁石(煅)    50份    木香     30份    路路通   30份。 3、权利要求1或2的任何一项中药制剂,是滴丸、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合剂、流浸膏剂和浸膏剂、煎膏剂、散剂。 4、权利要求3的中药制剂,经过对所述原料进行提取加工,得到活性成分,根据需要加入适宜的辅料制成。 5、权利要求4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经过以下步骤制备:方法a:(工艺①)(1)取木香、当归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或超临界萃取法):将药材切碎,根据2005年药典一部附录XD挥发油提取方法进行提取,至挥发油高度不再增加为止;挥发油β-CD包合,最佳工艺为:β-CD与水比为1∶6~12,油与β-CD比为1∶4~12,超声30~70min,得包合物;(2)取龙胆、大黄、栀子、黄芩药材,用50~95%乙醇先浸泡30~90分钟,再加热回流提取2~6次,每次0.5~3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备用;(3)取芦荟药材直接打粉入药;(4)取剩余药材,加水煎煮2~5次,每次0.5~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浸膏备用;以上活性成分合在一起为本发明的制剂的药物活性成分,该活性成分适合于制备本发明的滴丸和软胶囊等各种制剂。方法b:(工艺②)(1)取芦荟、黄柏、黄连药材打粉入药;(2)处方剩余药材处理同上;(3)以上活性成分合在一起为本发明的制剂的药物活性成分,该活性成分适合于制备本发明的片剂和胶囊剂等各种制剂。 6、权利要求5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滴丸,其中活性成分与辅料的比例为1∶0.5~10,所述辅料为分子量在400至10000之间的聚乙二醇以及它们的混合物,选自聚乙二醇400(或600)、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其制备方法是:将药物活性成分与适宜辅料于60~115℃混合均匀后,调节滴头大小以控制滴丸重量,以二甲基硅油或液体石蜡为冷却剂滴制而成,冷却剂温度为-10~5℃。 7、权利要求5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囊,其内容物由活性成分和适当的基质组成,其中每粒软胶囊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是50mg~500mg;其中的基质选自聚乙二醇400、吐温80、甘油、丙二醇、异丙醇、去氢大豆油、植物油、芳香油、动物油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其制备方法是:将药物活性成分与适宜辅料混合均匀,得到均匀的混悬液和/或溶液,调节内容物重量,压制,干燥即可。 8、权利要求5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步骤如下:将上述所得提取物,加入一定量的填充剂、矫味剂、润滑剂,制粒,即得颗粒;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上述所得提取物,加入一定量的填充剂、矫味剂、润滑剂,制粒,干燥,压片,即得咀嚼片。 9、权利要求8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剂选自乳糖、蔗糖、糊精、淀粉、微晶纤维素、甘露醇、预胶化淀粉、山梨醇、木糖醇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矫味剂选自香草、樱桃、葡萄、桔子、柠檬、薄荷、草莓、香蕉、菠萝、水蜜桃香精、麦芽糖醇、糖精钠、蛋白糖、蔗糖、阿斯巴甜、甜菊苷中之一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适宜的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滑石粉、微粉硅胶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权利要求1~9任何一项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以下步骤:对所述中药原料进行提取加工,得到活性成分,加入适宜的辅料制成;其中所述活性成分经过以下步骤制备:方法a:(工艺①)(1)取木香、当归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或超临界萃取法):将药材切碎,根据2005年药典一部附录XD挥发油提取方法进行提取,至挥发油高度不再增加为止;挥发油β-CD包合,最佳工艺为:β-CD与水比为1∶6~12,油与β-CD比为1∶4~12,超声30~70min,得包合物;(2)取龙胆、大黄、栀子、黄芩药材,用50~95%乙醇先浸泡30~90分钟,再加热回流提取2~6次,每次0.5~3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备用;(3)取芦荟药材直接打粉入药;(4)取剩余药材,加水煎煮2~5次,每次0.5~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浸膏备用;以上活性成分合在一起为本发明的制剂的药物活性成分,该活性成分适合于制备本发明的滴丸和软胶囊等各种制剂。方法b:(工艺②)(1)取芦荟、黄柏、黄连药材打粉入药;(2)处方剩余药材处理同上;(3)以上活性成分合在一起为本发明的制剂的药物活性成分,该活性成分适合于制备本发明的片剂和胶囊剂等各种制剂。所述滴丸,其中活性成分与辅料的比例为1∶0.5~10,所述辅料为分子量在400至10000之间的聚乙二醇以及它们的混合物,选自聚乙二醇400(或600)、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其制备方法是:将药物活性成分与适宜辅料于60~115℃混合均匀后,调节滴头大小以控制滴丸重量,以二甲基硅油或液体石蜡为冷却剂滴制而成,冷却剂温度为-10~5℃。所述软胶囊,其内容物由活性成分和适当的基质组成,其中每粒软胶囊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是50mg~500mg;其中的基质选自聚乙二醇400、吐温80、甘油、丙二醇、异丙醇、去氢大豆油、植物油、芳香油、动物油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其制备方法是:将药物活性成分与适宜辅料混合,得到均匀的混悬液和/或溶液,调节内容物重量,压制,干燥即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肝胆火盛,火眩目胀, 耳聋耳鸣,耳内流脓,大便干燥,小便赤黄的组方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肝胆火盛,火眩目胀,耳聋耳鸣,耳内流脓,大便干燥,小便赤黄是临床多见症状, 中医常采取清热泻火,利湿通便的手段对其进行治疗,且疗效显著。耳聋通窍丸是其代表 药。但实践中,由于该药在制备中是将药材打粉入药,导致杂质多,剂量大等缺点,严重 影响其临床应用。

经过本发明的提取工艺制备的制剂较之普通丸剂更能够集药物之精华和厚放,易于溶 解和吸收,疗效快,用药时间短,因此,疗效更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范围广、易接受、易吸收、高效、低剂量、无副作用的 中药滴丸、软胶囊、颗粒、咀嚼片的制备工艺,其制得的药丸可用于肝胆火盛,火眩目胀, 耳聋耳鸣,耳内流脓,大便干燥,小便赤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的组方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每1000个剂量单位的制 剂由以下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龙胆60~150份         黄柏60~150份       大黄60~150份

栀子(姜制)60~150份   石菖蒲48~120份     当归30~75份

芦荟30~75份          黄芩30~75份        黄连30~75份

磁石(煅)30~75份      木香18~45份        路路通18~45份。

优选:

龙胆100份          黄柏100份          大黄100份

栀子(姜制)100份    石菖蒲80份         当归50份

芦荟50份           黄芩50份           黄连50份

磁石(煅)50份       木香30份           路路通30份。

以上组成中,药的重量是以生药计算的,每1份可以是1克,也可以是公斤或吨,如 果用克为单位,该配方组成可制成药物制剂1000剂。所述1000剂指,制成的成品药物制 剂,如制成软胶囊制剂1000粒、滴丸1000丸、颗粒剂1000g等,作为颗粒剂也可以制成 大包装,如100~500袋,具体可以是100袋、125袋、200袋、250袋、500袋等,每袋可 作为1次服用剂量。

以上组成,可制成50~1000次服用剂量的制剂,如作为颗粒剂,制成125袋,每次服 用1~2袋,共可服用62.5~125次。

以上组成是按重量作为配比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 可以以公斤为单位,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毫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者 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重量配比的比例不变。

上述配比的中药原料经过本发明的新工艺进行提取加工,得到本发明的制剂的药物活 性成分,根据需要加入适宜的赋形剂制成适合药用的任何一种制剂形式,该制剂可以是滴 丸、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合剂、流浸膏剂和浸膏剂、煎膏剂、散剂。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方法a:(工艺①)

(1)取木香、当归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或超临界萃取法):将药材切碎,根据 2005年药典一部附录XD挥发油提取方法进行提取,至挥发油高度不再增加为止;挥发油 β-CD包合,最佳工艺为:β-CD与水比为1∶6~12,油与β-CD比为1∶4~12,超声30~70min, 得包合物;

(2)取龙胆、大黄、栀子、黄芩药材,用50~95%乙醇先浸泡30~90分钟,再加热回流 提取2~6次,每次0.5~3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备用;

(3)取芦荟药材直接打粉入药;

(4)取剩余药材,加水煎煮2~5次,每次0.5~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 稠浸膏备用;

以上活性成分合在一起为本发明的制剂的药物活性成分,该活性成分适合于制备本发 明的滴丸和软胶囊等各种制剂。

方法b:(工艺②)

(1)取芦荟、黄柏、黄连药材打粉入药;

(2)处方剩余药材处理同上;

(3)以上活性成分合在一起为本发明的制剂的药物活性成分,该活性成分适合于制备 本发明的片剂和胶囊剂等各种制剂。

以上方法得到的本发明的制剂的药物活性成分经过进一步加工,即可制备成本发明的 制剂。

本发明的制剂,不同剂型方法不同,以下为几种优选剂型的制备方法。

(1)滴丸的制备

本发明的滴丸,其中活性成分与辅料的比例为1∶0.5~10,优选的比例为1∶2~4,最优 选的比例为1∶3。以上所述辅料具体为聚乙二醇分子量在400至10000之间的聚乙二醇以 及它们的混合物,如聚乙二醇400(PEG400)、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 6000或者它们的混合物、或其它适宜制成滴丸的其他辅助成分,如甘油、明胶、或者硬质 酸钠等。

本发明的滴丸的制备采取以下步骤:

①准备好下述原料:活性成分、辅料和/或其它非活性组分;

②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

③加热化料,移入滴丸机的滴灌,药液通过滴头滴入液体低温液体石蜡中,除去液体 石蜡,选丸,即得。

(2)软胶囊的制备

本发明的软胶囊制剂为活性成分和可药用的有机溶剂以及制造软胶囊壳的材料组成。 其中的有机溶剂选自聚乙二醇400、吐温80、甘油、丙二醇、异丙醇、去氢大豆油、植物 油、芳香油,其中制造软胶囊壳的材料是明胶或阿拉伯胶、水、增塑剂和防腐剂,软胶囊 壳中明胶或阿拉伯胶与增塑剂的重量比为1.0∶0.4~1.0,明胶与水的重量比为1.0∶0.8~1.2; 每粒软胶囊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是50mg~500mg。

本发明的制剂的制备方法,经过以下步骤:

A.取明胶,甘油,纯水,加热溶胶,加适量防腐剂,制备胶皮;

B.取活性成分溶于有机溶剂,加适量水,经软胶囊机制备成软胶囊。

(3)颗粒剂的制备步骤如下:将所得活性成分,加入一定量的矫味剂、填充剂、润滑 剂,制粒,即得颗粒。

(4)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所得活性成分,加入一定量的矫味剂、填充剂、润滑 剂,制粒,干燥,压片,即得咀嚼片。

颗粒剂、咀嚼片制备中所述的填充剂选自乳糖、蔗糖、糊精、淀粉、微晶纤维素、甘 露醇、预胶化淀粉、山梨醇、木糖醇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矫味剂选自香草、樱桃、葡萄、桔子、柠檬、薄荷、草莓、香蕉、菠萝、水蜜 桃香精、麦芽糖醇、糖精钠、蛋白糖、蔗糖、阿斯巴甜、甜菊苷中之一或其中几种的混合 物;

适宜的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滑石粉、微粉硅胶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下通过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为了证明改变工艺后的临床可行性,我们对该药物进行了其主要药效学、毒理学研究, 观察其治疗作用,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

1、药理研究

1.1抗炎实验(采用小鼠二甲苯致炎法)

取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生理盐水对照组(0.2ml/10g)、阿司 匹林组(0.2g/kg)、工艺①浸膏组(0.21g/kg)、工艺②浸膏组(0.35g/kg)。灌胃用药,每隔12h1 次,于第3次用药30min后以二甲苯棉球接触左耳5s,15min后将小鼠全部处死,用打孔 器将小鼠双耳同部位等面积切下,精密称取重量;将右耳重量作为100%,计算左耳炎症增 重百分率,结果见表1。

表1小鼠耳致炎实验结果比较(%, x±s,n=10)   组别   炎症增重率   P   对照组   阿司匹林组   工艺①浸膏组   工艺②浸膏组   57.3±4.8   38.7±5.6   34.1±4.7   33.2±4.5     <0.01   <0.01   <0.01

由表1可见,阿司匹林组、浸膏组与对照组比较皆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药物具有良好的抗 炎作用。

1.2镇痛实验(采用小白鼠扭体法)

将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生理盐水对照组(0.2ml/10g)、阿 司匹林组(0.2g/kg)、工艺①浸膏组(0.21g/kg)、工艺②浸膏组(0.35g/kg)。灌胃给药3d,1次/d。 于第3天的末次用药30min后腹腔注射5%乙酸溶液(0.2ml/只),连续观察15min小鼠的扭体反应 次数,结果见表2。

表2小鼠乙酸致痛扭体实验结果比较(次, x±s,n=10)   组别   扭体反应   P   对照组   阿司匹林组   工艺①浸膏组   工艺②浸膏组   37.6±6.5   12.1±3.4   7.2±2.1   8.5±3.0     <0.01   <0.01   <0.01

由表2可见,阿司匹林组、浸膏组皆有明显镇痛作用,而后者镇痛作用更强,与对照组比 较皆有显著性差异。

1.3、通便作用

取体重20~22g健康小鼠,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即空白对照组,工艺①浸膏组、 工艺②浸膏组及大黄通便胶囊组。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用蒸馏水配置成的2%印度墨汁混悬 液,给药组则灌胃给予用药液代替蒸馏水配置成的2%印度墨汁混悬液,给药容积为1mL/20g 体重。给药后将小鼠放入小鼠盒中,每盒1只,下垫白色干净滤纸,观察记录每只小鼠首次排 出黑粪的时间(min)和4h内小鼠排出黑粪的总数。t检验各组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见表3。

表3对正常小鼠排便的影响(n=10, x±s)   组别   剂量(g/kg)   首次排黑粪时间(min)   4h内排黑粪点数   空白对照组   工艺①浸膏组   工艺②浸膏组   大黄通便胶囊组   -   0.21   0.35   0.47   149.8±43.1   90.1±42.7*  108.9±52.5   117.6±41.3   2.1±1.2   9.1±2.53**  6.4±2.37*  6.5±2.41**

2、毒理研究

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大鼠灌胃本发明提取物未能测出LD50。

长期毒性试验:大鼠分组,本发明提取物灌胃,每日三次,连注90d,结果,给药组大 鼠与对照组大鼠在活动、采食、饮水、体重及实质脏器病理检查和病理组织学等多项观测 指标进行检测,试验结果均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血象及肝肾功能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明显 差异。

本药物的血管刺激性、过敏和溶血试验均呈阴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制剂,特别是本发明的滴丸制剂和软胶囊制剂是一种优良的治疗肝 胆火盛,火眩目胀,耳聋耳鸣,耳内流脓,大便干燥,小便赤黄的药物,且改变制备工艺, 能够明显增强其清热泻火,利湿通便等临床疗效,加之它的低毒性,长期应用安全,因此,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发明滴丸的制备方法:

处方:

龙胆        60g      黄柏        60g      大黄      60g

栀子(姜制)  60g      石菖蒲      48g      当归      30g

芦荟        30g      黄芩        30g      黄连      30g

磁石(煅)    30g      木香        18g      路路通    18g

PEG4000     100g

制成        1000丸

制备方法:

(1)取木香、当归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或超临界萃取法):将药材切碎,根据 2005年药典一部附录XD挥发油提取方法进行提取,至挥发油高度不再增加为止;挥发油 β-CD包合,最佳工艺为:β-CD与水比为1∶8,油与β-CD比为1∶8,超声30min,得包 合物;

(2)取龙胆、大黄、栀子、黄芩药材,用75%乙醇先浸泡60分钟,再加热回流提取3 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备用;

(3)取芦荟药材直接打粉入药;

(4)取剩余药材,加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浸膏 备用;

(5)将上述所得提取物,加入处方量的PEG4000放入容器中加热溶解,振摇,使溶 化成均匀的溶液,置入储液罐内。保持80℃的滴制温度,并控制滴速,冷凝液为液体石蜡, 滴制即得。

实施例2:

本发明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处方:

龙胆        300g      黄柏        300g      大黄        300g

栀子(姜制)  300g      石菖蒲      240g      当归        150g

芦荟        150g      黄芩        150g      黄连        150g

磁石(煅)    150g      木香        90g       路路通      90g

PEG400      500g

制成        1000粒

制备方法:

(1)取木香、当归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或超临界萃取法):将药材切碎,根据 2005年药典一部附录XD挥发油提取方法进行提取,至挥发油高度不再增加为止;挥发油 β-CD包合,最佳工艺为:β-CD与水比为1∶8,油与β-CD比为1∶8,超声30min,得包 合物;

(2)取龙胆、大黄、栀子、黄芩药材,用75%乙醇先浸泡60分钟,再加热回流提取3 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备用;

(3)取芦荟药材直接打粉入药;

(4)取剩余药材,加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浸膏 备用;

(5)将上述所得提取物,加入适量的PEG400混合并混匀,然后加入余量的PEG400, 即得药液。另按一定处方配明胶液备用。控制适宜的条件,调节内容物重量,在软胶囊机 器中得到软胶囊。

实施例3:

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处方:

龙胆        250g      黄柏       250g      大黄    250g

栀子(姜制)  250g      石菖蒲     200g      当归    125g

芦荟        125g      黄芩       125g      黄连    125g

磁石(煅)    125g      木香       75g       路路通  75g

制成        1000g

制备方法:

(1)取木香、当归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或超临界萃取法):将药材切碎,根据 2005年药典一部附录XD挥发油提取方法进行提取,至挥发油高度不再增加为止;挥发油 β-CD包合,最佳工艺为:β-CD与水比为1∶8,油与β-CD比为1∶8,超声30min,得包 合物;

(2)取龙胆、大黄、栀子、黄芩药材,用75%乙醇先浸泡60分钟,再加热回流提取3 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备用;

(3)取黄连、黄柏、芦荟药材直接打粉入药;

(4)取剩余药材,加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浸膏 备用;

(5)将以上活性成分合并,加入阿斯巴坦5.0g、糊精280.0g,制粒,干燥,喷入香精 5.0g,即得颗粒1000g。

实施例4:

本发明咀嚼片的制备方法:

处方:

龙胆        150g      黄柏    150g      大黄    150g

栀子(姜制)  150g      石菖蒲  120g      当归    75g

芦荟        75g       黄芩    75g       黄连    75g

磁石(煅)    75g       木香    45g       路路通  45g

制成        1000片

制备方法:

(1)取木香、当归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或超临界萃取法):将药材切碎,根据 2005年药典一部附录XD挥发油提取方法进行提取,至挥发油高度不再增加为止;挥发油 β-CD包合,最佳工艺为:β-CD与水比为1∶8,油与β-CD比为1∶8,超声30min,得包 合物;

(2)取龙胆、大黄、栀子、黄芩药材,用75%乙醇先浸泡60分钟,再加热回流提取3 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备用;

(3)取黄连、黄柏、芦荟药材直接打粉入药;

(4)取剩余药材,加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浸膏 备用;

(5)将以上活性成分合并,加入阿斯巴坦3.0g、甘露醇150.0g、制粒,干燥,加入硬 脂酸镁3.0g,混匀,压片,即得咀嚼片1000片。

耳聋通窍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耳聋通窍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耳聋通窍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耳聋通窍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聋通窍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肝胆火盛,火眩目胀,耳聋耳鸣,耳内流脓,大便干燥,小便赤黄的组方及其制备工艺。优选制剂为滴丸和软胶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