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支接口的一体式混药接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支接口的一体式混药接口.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34246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7.25 CN 202342465 U *CN202342465U* (21)申请号 201120522465.5 (22)申请日 2011.12.14 A61J 1/20(2006.01) A61J 1/14(2006.01) A61J 1/05(2006.01) (73)专利权人 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401336 重庆市南岸区月季路 8 号 (72)发明人 袁媛 李科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50212 代理人 张先芸 (54) 实用新型名称 带支接口的一体式混药接口。
2、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支接口的一体式混 药接口, 包括基座 ; 基座上具有一输液通道和混 药通道, 输液通道延伸出基座形成输液接口, 混药 通道上连接一混药嘴 ; 输液接口的外壁上设有与 输液接口内相通的支接口, 支接口的内壁上对称 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块 ; 在支接口内、 且位于支 撑块与支接口的端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塞。在输液 过程中, 若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将注射器的针座 插入支接口内, 注射器的针座压缩密封塞, 密封塞 变形, 密封塞的边缘脱离支接口的内壁, 推动注射 器上的活塞筒, 注射器内的应急药液便可通过该 密封塞的边缘与支接口的内壁之间的缝隙进入输 液接口内, 并。
3、与混合药液混合。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带支接口的一体式混药接口, 包括基座 (1) ; 所述基座 (1) 上具有一输液通道 (3) 和 混药通道 (4) , 所述输液通道 (3) 延伸出基座 (1) 形成输液接口 (5)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输液 接口 (5) 的外壁上设有与输液接口 (5) 内相通的支接口 (6) , 所述支接口 (6) 的内壁上对称 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块 (7) ; 在支接口 (6) 内。
4、、 且位于支撑块 (7) 与支接口 (6) 的端口之间 设置有密封塞 (8)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支接口的一体式混药接口,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支接口 (6) 的 端口内凸起一环形卡 (9) , 所述密封塞 (8) 卡在支撑块 (7) 和环形卡 (9) 之间的支接口 (6) 的内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支接口的一体式混药接口,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支接口 (6) 的 外壁上设有外螺纹。 4. 根据权利要求 1、 2 或 3 所述的带支接口的一体式混药接口,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混药 通道 (4) 延伸出基座 (1) 形成混药接口 (10) , 所述混药接口 (10) 上连接。
5、一混药嘴 (2) 。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带支接口的一体式混药接口,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支接口 (6) 与输液接口 (5) 一体成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342465 U 2 1/2 页 3 带支接口的一体式混药接口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混药和输液使用的带混药嘴的输液 接口。 背景技术 0002 在临床治疗疾病中, 常给病人输液或者通过静脉滴注直接将药物注入体内, 药物 常存储在输液容器内, 而输液容器内的药液注入或输出常常通过硬双接口实现。 0003 现有技术中, 硬双接口包括基座, 基座上具有一带混药嘴的混药通道和一输液通。
6、 道, 混药通道延伸出基座形成圆柱状中空结构的混药接口, 输液通道延伸出基座形成圆柱 状中空结构的输液接口。 上述结构的硬双接口主要实现混药和输液, 在输液过程中, 西林瓶 固定在混药嘴中, 通过该硬双接口无法进行补药 ; 而且, 患者若有不良反应, 通过该硬双接 口也无法快速加入一些应急药液。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输液过程中可实现快 速加入应急药液的带支接口的一体式混药接口。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 带支接口的一体式混 药接口, 包括基座 ; 所述基座上具有一输液通道和混药通道, 所述输液通。
7、道延伸出基座形成 输液接口 ; 所述输液接口的外壁上设有与输液接口内相通的支接口, 所述支接口的内壁上 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块 ; 在支接口内、 且位于支撑块与支接口的端口之间设置有密封 塞。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支接口的端口内凸起一环形卡, 所述密封 塞卡在支撑块和环形卡之间的支接口的内腔中。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支接口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混药通道延伸出基座形成混药接口, 所 述混药接口上连接一混药嘴。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 所述支接口与输液接口一体成型。 0010 。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本实用新型在输液接口的外壁上设有与输液接口内相 通的支接口, 支接口内塞有密封该支接口内通道的密封塞, 在输液过程中, 若有患者出现不 良反应, 将注射器的针座插入支接口内, 注射器的针座压缩密封塞, 密封塞变形, 密封塞的 边缘脱离支接口的内壁, 推动注射器上的活塞筒, 注射器内的应急药液便可通过该密封塞 的边缘与支接口的内壁之间的缝隙进入输液接口内, 并与混合药液混合。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为带支接口的一体式混药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 0012 图 2 为带支接口的一体式混药接口焊合在输液容器上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202342465 U 3 。
9、2/2 页 4 0013 附图中 : 1基座 ; 2混药嘴 ; 3输液通道 ; 4混药通道 ; 5输液接口 ; 6支接口 ; 7支撑块 ; 8密封塞 ; 9环形卡 ; 10混药接口 ; 11输液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0015 如图 1 所示, 带支接口的一体式混药接口, 包括基座 1, 基座 1 上具有一输液通道 3 和混药通道 4, 输液通道 3 延伸出基座 1 形成输液接口 5, 混药通道 4 延伸出基座 1 形成混 药接口 10, 在混药通道 4 上连接一混药嘴 2。输液接口 5 的外壁上设有与输液接口 5 内相 通的。
10、支接口 6 (本实施例中, 支接口 6 与输液接口 5 一体成型) , 支接口 6 的内壁上对称设置 有至少两个支撑块 7。在支接口 6 内、 且位于支撑块 7 与支接口 6 的端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塞 8。 0016 支接口6的端口内凸起一环形卡9, 密封塞8卡在支撑块7和环形卡9之间的支接 口 6 的内腔中。在密封塞 8 塞入支撑块 7 和环形卡 9 之间后, 密封塞 8 的位置相对固定, 支 撑块 7 可阻止该密封塞 8 前进, 环形卡 9 可防止该密封塞 8 退出。 001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在支接口6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 该支接口6 上的外螺纹与注射器针座外周的一个环壁。
11、内侧的内螺纹匹配使用, 在注射器针座外的环壁 旋紧在支接口 6 上后, 形成密闭的无菌对接, 再推压注射器上的活塞筒, 可使注射器中的药 液注入硬双接口。 0018 使用该带支接口的一体式混药接口时, 只需将基座 1 焊合在输液容器 11 的接口 上, 如图 2 所示。在输液接口 5 的外壁上设有与输液接口 5 内相通的支接口 6, 支接口 6 内 塞有密封该支接口 6 内通道的密封塞 8, 在输液过程中, 若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将注射器 的针座插入支接口6内, 注射器的针座压缩密封塞8, 密封塞8变形, 密封塞8的边缘脱离支 接口6的内壁, 推动注射器上的活塞筒, 注射器内的应急药液便可通过该密封塞8的边缘与 支接口 6 的内壁之间的缝隙进入输液接口 5 内, 并与混合药液混合。 0019 最后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 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说 明 书 CN 202342465 U 4 1/2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42465 U 5 2/2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42465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