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814139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32897.0

申请日:

2008.01.22

公开号:

CN101492147A

公开日:

2009.07.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6F 7/10公开日:20090729|||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6F7/10; B66C7/00(2006.01)N

主分类号:

B66F7/10

申请人:

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袁金兵; 朱宝良; 唐兵传; 仇宇兵

地址:

200941上海市宝山区四元路1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张恒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行车,尤其涉及厂房的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一种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它包括:架设在柱子上的行车梁,相邻的行车梁端头有弹簧板并以螺栓连接;它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对行车梁进行全面测量,测量内容主要包括行车梁直线度、跨距、顶面标高。测量资料必须在行车梁调整前整理出来,计算并复核行车梁调整偏差值;步骤二,松开连接行车梁与弹簧板的螺栓;步骤三,架设行车顶升标高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主要包括千斤顶;步骤四,利用所述千斤顶顶升行车梁直至达到规定的顶升调整值。本发明能精确调行车梁的标高,使之符合使用要求,保证工厂安全生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它包括:架设在柱子上的行车梁,相邻的行车梁端头有弹簧板并以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对行车梁进行全面测量,测量内容主要包括行车梁直线度、跨距、顶面标高。测量资料必须在行车梁调整前整理出来,计算并复核行车梁调整偏差值;
步骤二,松开连接行车梁与弹簧板的螺栓;
步骤三,架设行车顶升标高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主要包括千斤顶;
步骤四,利用所述千斤顶顶升行车梁直至达到规定的顶升调整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与,所述标高调整装置包括两个顶升反力架,它们为Z形挂件,分别以其上端固定挂接在行车梁的柱子上,并间隔设置;
一个横梁,它架设在两个顶升反力架之间,并和顶升反力架下端固定连接;
至少一个千斤顶,它设置在所述横梁上,并以其顶杆顶升行车梁。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顶升反力架的竖直边后背紧靠所述行车梁的柱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架设千斤顶进行行车梁顶升,若行车梁的标高调整值小于或等于千斤顶的一次行程,就直接利于千斤顶一次性顶升就位;
若行车梁的标高调整值大于千斤顶的一次行程,则在行车梁端头配置垫板,将行车梁临时固定,然后卸载,待垫高千斤顶后继续顶升,以此反复循环顶升直至达到规定的顶升调整值。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顶升就位后,根据行车梁端头距柱顶板的实际尺寸配置垫板,垫板的放置数量不多于三块,且相互点焊固定牢固。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为H型钢。

说明书

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车,尤其涉及厂房的行车梁标高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厂厂房中,行车作为主要的吊运重型设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沿着架设在砼柱牛腿之间的行车梁来回运动,由于其需要吊运的设备重量大,运输过程中因为刹车启动等原因发生的振动,对于行车梁影响很大,在使用一定期限后,会产生行车梁高度不足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进行检查,发现需要及时解决,但是由于行车梁位于厂房的高空,重量又大,无法使用吊车等设备,调整高度比较困难,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钢柱标高调整方法。本发明能精确调行车梁的标高,使之符合使用要求,保证工厂安全生产。
一种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它包括:架设在柱子上的行车梁,相邻的行车梁端头有弹簧板并以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对行车梁进行全面测量,测量内容主要包括行车梁直线度、跨距、顶面标高。测量资料必须在行车梁调整前整理出来,计算并复核行车梁调整偏差值;
步骤二,松开连接行车梁与弹簧板的螺栓;
步骤三,架设行车顶升标高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主要包括千斤顶;
步骤四,利用所述千斤顶顶升行车梁直至达到规定的顶升调整值。
所述的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所述标高调整装置包括两个顶升反力架,它们为Z形挂件,分别以其上端固定挂接在行车梁的柱子上,并间隔设置;
一个横梁,它架设在两个顶升反力架之间,并和顶升反力架下端固定连接;
至少一个千斤顶,它设置在所述横梁上,并以其顶杆顶升行车梁。
所述的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顶升反力架的竖直边后背紧靠所述行车梁的柱子。
所述的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所述步骤四中,架设千斤顶进行行车梁顶升,若行车梁的标高调整值小于或等于千斤顶的一次行程,就直接利于千斤顶一次性顶升就位;
若行车梁的标高调整值大于千斤顶的一次行程,则在行车梁端头配置垫板,将行车梁临时固定,然后卸载,待垫高千斤顶后继续顶升,以此反复循环顶升直至达到规定的顶升调整值。
所述的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顶升就位后,根据行车梁端头距柱顶板的实际尺寸配置垫板,垫板的放置数量不多于三块,且相互点焊固定牢固。
所述的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所述垫板为H型钢。
本发明利用两块“Z”字板挂在混凝土柱顶部预埋件上做受力点,再在两块“Z”字板上增设横梁做顶升支座,架设千斤顶进行行车梁顶升,从而实现行车梁高度的调整,保证行车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它包括:架设在柱子11上的行车梁1,相邻的行车梁11端头有弹簧板并以螺栓连接;它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对行车梁1进行全面测量,测量内容主要包括行车梁直线度、跨距、顶面标高。测量资料必须在行车梁调整前整理出来,计算并复核行车梁调整偏差值;
步骤二,松开连接行车梁与弹簧板的螺栓;
步骤三,架设行车顶升标高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主要包括千斤顶4;
步骤四,利用所述千斤顶4顶升行车梁1直至达到规定的顶升调整值。
所述行车梁标高调整顶升装置,它设置架设行车梁1的柱子11上,它包括;
两个顶升反力架2,它们为Z形挂件,分别以其上端固定挂接在行车梁1的柱子2上,并间隔设置;顶升反力架2的竖直边后背紧靠所述行车梁1的柱子11。
一个横梁3,它架设在两个顶升反力架2之间,并和顶升反力架2下端固定连接;
至少一个千斤顶4,它设置在所述横梁3上,并以其顶杆顶升行车梁1。
若行车梁1的标高调整值小于或等于千斤顶4的一次行程,就直接利于千斤顶4一次性顶升就位;若行车梁1的标高调整值大于千斤顶4的一次行程,须在行车梁1端头配置垫板5,将行车梁1临时固定,然后卸载,待垫高千斤顶4后继续顶升,以此反复循环顶升直至达到规定的顶升调整值。
顶升就位后,根据行车梁端头距柱顶板的实际尺寸配置垫板,垫板的放置数量不多于三块,且相互点焊固定牢固。所述垫板为H型钢。

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行车,尤其涉及厂房的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一种行车梁标高调整方法,它包括:架设在柱子上的行车梁,相邻的行车梁端头有弹簧板并以螺栓连接;它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对行车梁进行全面测量,测量内容主要包括行车梁直线度、跨距、顶面标高。测量资料必须在行车梁调整前整理出来,计算并复核行车梁调整偏差值;步骤二,松开连接行车梁与弹簧板的螺栓;步骤三,架设行车顶升标高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主要包括千斤顶;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