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纤维制品染色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814104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70486.0

申请日:

2008.01.21

公开号:

CN101491916A

公开日:

2009.07.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27N 3/04申请公布日:200907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7N 3/04申请日:20080121|||公开

IPC分类号:

B27N3/04; B27N3/18; B27N1/00; B27L11/00

主分类号:

B27N3/04

申请人:

杨明杰; 叶绍臻

发明人:

杨明杰; 叶绍臻; 周建华; 胡泽平; 林海青; 易 民

地址:

366014福建省永安市曹远镇大兴工业园区永林竹业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竹纤维制品染色方法,涉及竹制品染色,其特征在于碾压成竹束及浸胶二工序之间增加三道工序,第一道工序为碾压成竹纤维工序,该工序就是将前道工序的竹束再经过一、二对园柱面状轮辊的竹纤维碾压机压制成竹纤维束;第二道工序是将竹纤束维放在染料缸内浸泡,浸泡可以是冷泡也可以是热泡化;第三道工序是干燥工序。优点在于增加碾压成截面细化的竹纤维束,实质为块状排列的竹束崩爆成纤维状,单元竹丝截面小松散细化,浸泡面积及吸收的染色剂量大为加大,染色更充分均匀,使竹制品染色成为可能。

权利要求书

1、  竹纤维制品染色方法,包括破竹、剖成条形竹片、碾压成竹束、浸胶、层板布设、压合固化,其特征在于在碾压成竹束及浸胶工序之间增加三道工序,第一道工序为碾压成竹纤维工序,该工序就是将前道工序的竹束再经过一、二对园柱面状轮辊的竹纤维碾压机压制成竹纤维束;第二道工序是将竹纤维束放在染料缸内浸泡,浸泡可以是冷泡也可以是热泡化;第三道工序是干燥工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纤维制品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园柱面状竹纤维碾压机结构由机架(1)、电动机、传动机构、减速器、轴承座、轴承座上安装的上下轮辊(10)组成,轮辊外廓非齿形而是圆柱面状,下轮辊(10)的轴承座(5)固定在机架上,上轮辊(6)的轴承座(4)动配合安装在机架滑动轨道(3)上,轴承座上固定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2)另一端固定在机架(1)上,传动机构为减速器输出轴上的输出轮与下轮辊(10)定中心距链轮或皮带轮传动,减速器输出轴上的输出轮与上轮辊(6)不定中心距链轮或皮带轮传动,不定中心距传动为两链轮或两皮带轮之间增加一个张紧轮(8)结构。

说明书

竹纤维制品染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制品染色方法
现有技术:
目前,竹纤维制品如竹层积板加工工艺一般为破竹、剖成条形竹片、碾压成竹束、脱糖、干燥、浸胶、层板布设、压合固化。脱糖、干燥这二道工序可有可无,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由于碾压工序一般用齿形碾压机仅是将竹片碾压成横向不断裂、纵向松散而交错相连且保持原有纤维排列方向的竹束,竹束横截面呈断裂或不断裂的若干块状横向排列。该块状并非竹纤维束而是截面如碾压机上下齿形辊的齿形状截面。截面面积较大,如要染色则只能在竹束表面染色,而竹束经浸胶压合固化成品后稍有破损,竹束表面去色则竹束内本色外露使竹制品颜色呈花班状。因此,目前竹层积板到今无法染色只能用竹材本色和碳化后的棕色,该种工艺制作的其它竹束制品也只有竹材本色和碳化的棕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竹纤维制品染色方法。
本发明的方案是:碾压成竹束及浸胶二工序之间增加三道工序,第一道工序为碾压成竹纤维工序,该工序就是将前道工序的竹束再经过一、二对园柱面状轮辊的竹纤维碾压机压制成竹纤维束;第二道工序是将竹纤束维放在染料缸内浸泡,浸泡可以是冷泡也可以是热泡化;第三道工序是干燥工序。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增加碾压成截面细化的竹纤维束,实质为块状排列的竹束崩爆成纤维状,单元竹丝截面小松散细化,浸泡面积及吸收的染色剂量大为加大,染色更充分均匀,使竹制品染色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用竹纤维碾压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竹纤维碾压机传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工艺步骤包括破竹、剖成条形竹片、碾压成竹束、浸胶、层板布设、压合固化。
在碾压成竹束及浸胶工序之间增加三道工序,第一道工序为碾压成竹纤维工序,该工序就是将前道工序块状排列的竹束再经过一、二对园柱面状轮辊压制成竹纤维束;第二道工序是将竹纤维束放在染料缸内浸泡,浸泡可以是冷泡也可以是热泡化;第三道工序是干燥工序。
园柱面状竹纤维碾压机结构由机架(1)、电动机、传动机构、减速器、轴承座、轴承座上安装的上下轮辊(10)组成。
轮辊外廓非齿形而是圆柱面状,下轮辊(10)的轴承座(5)固定在机架(1)上,上轮辊(6)的轴承座(4)动配合安装在机架(1)滑动轨道(3)上,轴承座上固定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2)另一端固定在机架(1)上,传动机构为减速器输出轴上的输出轮与下轮辊(10)定中心距链轮或皮带轮传动,减速器输出轴上的输出轮与上轮辊(6)不定中心距链轮或皮带轮传动,不定中心距传动为两链轮或两皮带轮之间增加一个张紧轮(8)结构。轴承座可以随压力大小升降。
张紧轮(8)结构为摆臂(9)一端动配合安装在机架(1)固定轴上,摆臂(9)另一端固定一个压缩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机架(1)上,同时此端分别安装两个张紧轮(8),两个张紧轮(8)分别压靠在两侧上轮辊(6)与减速器输出轴的传动链条或皮带上,作为压紧轮。
竹片先经过齿形轮辊碾压机碾压成竹片状松散的竹束,而后进入本发明碾压机碾压,由于本机轴承座上设置有压力弹簧结构,压力大,将块状竹束的每个块状物经本机压制产生崩爆,崩爆成单元纤维丝松散更细化柔软的竹纤维束。尤其是松散的竹束厚度越大,撑开两轮辊辊距越大,压力弹簧越被压迫其反作用力越大,则越厚的竹束受压越大,保障了竹束压制成更细化的竹纤维束。
接着第二道工序是将竹纤维束放入活性染料的染液中浸染。
第三道工序是由于竹纤维束染色浸泡工序后,竹纤维表面为染色剂及水,需要进入干燥工序烘干。
第三道工序之后则按现有技术进入浸胶、层板布设、压合固化。
层板布设就是将浸胶后的竹纤维束一层层在各种形状的竹制品模具空腔中铺放,竹纤维方向可以是同向也可以是角度交叉状。
由于现有技术是竹束在模具中布设,竹束截面积较大,硬度也大,布设时相互之间间隙大,用竹纤维束布设由于其截面大为细化,其又柔软,布设及压合时间隙小,因此压合后密实度大。同时竹纤维束比竹束较柔软,同样压力可产生更大的密实度,或者说同样的密实度只需较小的压合力。

竹纤维制品染色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竹纤维制品染色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竹纤维制品染色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竹纤维制品染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纤维制品染色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竹纤维制品染色方法,涉及竹制品染色,其特征在于碾压成竹束及浸胶二工序之间增加三道工序,第一道工序为碾压成竹纤维工序,该工序就是将前道工序的竹束再经过一、二对园柱面状轮辊的竹纤维碾压机压制成竹纤维束;第二道工序是将竹纤束维放在染料缸内浸泡,浸泡可以是冷泡也可以是热泡化;第三道工序是干燥工序。优点在于增加碾压成截面细化的竹纤维束,实质为块状排列的竹束崩爆成纤维状,单元竹丝截面小松散细化,浸泡面积及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木材或类似材料的加工或保存;一般钉钉机或钉U形钉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