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灯及其反射装置.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813701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6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300197.5

申请日:

2008.01.23

公开号:

CN101493208A

公开日:

2009.07.2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G03B 15/05申请日:20080123授权公告日:20100602终止日期:2015012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21V7/10; F21V19/00; G03B15/03

主分类号:

F21V7/10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君翰

地址: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闪光灯,用于一具有两端为半圆形的闪光灯前窗的相机上。其包括光源部件与反射装置,所述反射装置包括:光源装入部,用于固定光源部件。反射部,其包括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所述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分别与所述光源装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两端具有对称的扇形弯曲弧度,经所述光源装入部固定连接后,使得所述反射部形成有一两端为半圆形的开口。所述开口在其纵长方向的长度沿着远离光源装入部的方向增大,且所述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最远离所述光源装入部的边缘所形成的轮廓与所述闪光灯前窗形状大小一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闪光灯,用于一具有两端为半圆形的闪光灯前窗的相机上,其包括光源部件与反射装置,所述反射装置包括:
光源装入部,用于固定光源部件;
反射部,其包括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所述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分别与所述光源装入部固定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两端具有对称的扇形弯曲弧度,经所述光源装入部固定连接后,使得所述反射部形成有一两端为半圆形的开口,所述开口在其纵长方向的长度沿着远离光源装入部的方向增大,且所述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最远离所述光源装入部的边缘所形成的轮廓与所述闪光灯前窗形状大小一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部件为长形灯管。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装入部包括固定壳以及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设置在所述固定壳上,所述固定壳上具有多个卡口,所述卡合部通过所述卡口固定光源部件。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装置还包括一用于固定光源部件与所述反射部相对位置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卡在所述反射部两端,并同时与所述光源装入部相抵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闪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非透明塑胶片。

6.
  一种闪光灯反射装置,用于一具有两端为半圆形的闪光灯前窗的相机上,其包括:
光源装入部,用于固定光源部件;
反射部,其包括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所述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分别与所述光源装入部固定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两端具有对称的扇形弯曲弧度,经所述光源装入部固定连接后,使得所述反射部形成有一两端为半圆形的开口,所述开口在其纵长方向的长度沿着远离光源装入部的方向增大,且所述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最远离所述光源装入部的边缘所形成的轮廓与所述闪光灯前窗形状大小一致。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闪光灯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部件为长形灯管。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闪光灯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装入部包括固定壳以及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设置在所述固定壳上,所述固定壳上具有多个卡口,所述卡合部通过所述卡口固定光源部件。

说明书

闪光灯及其反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闪光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相机的闪光灯及其反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相机闪光灯具有灯管及反射部。如图1所示,为传统闪光灯反射部1的示意图。所述反射部1由光源装入部10及上反射板3与下反射板4组成。所述光源装入部10用于固定灯管(图未示),所述上反射板3以及下反射板4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光源装入部10。所述上反射板3与下反射板4形成有一开口5,所述开口5为方形。灯管发出的光经过所述上反射板3与下反射板4反射后从所述开口5处出射,从而起到照明物体的作用。
但是,由于传统相机的闪光灯前窗的两端一般为半圆形,与所述反射部1两端形状大小不一致,组装后很容易透过闪光灯前窗看到灯管突出的两端及内部导线。针对这个问题,目前通常在反射部1两端设置两个半圆形的非透明橡胶片,使闪光灯整体上与闪光灯前窗形状大小一致,从而可以遮住灯管突出的部分。但从前窗看进去时,还是会看到部分橡胶片,不仅不美观,而且由于反射部1与闪光灯前窗形状不一致,难以精确地限定反射部1与闪光灯前窗的相对位置。
除此之外,上述反射部1的开口5面积较小,使得闪光灯的配光范围减小,在使用闪光灯拍摄时,光强度容易集中在被摄物中间区域,而四周亮度较低,无法达到均匀照射被摄物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容易限位且配光范围较大的闪光灯及其反射装置。
一种闪光灯,用于一具有两端为半圆形的闪光灯前窗的相机上。其包括光源部件与反射装置,所述反射装置包括:光源装入部,用于固定光源部件。反射部,其包括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所述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分别与所述光源装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两端具有对称的扇形弯曲弧度,经所述光源装入部固定连接后,使得所述反射部形成有一两端为半圆形的开口。所述开口在其纵长方向的长度沿着远离光源装入部的方向增大,且所述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最远离所述光源装入部的边缘所形成的轮廓与所述闪光灯前窗形状大小一致。
一种闪光灯反射装置,用于一具有两端为半圆形的闪光灯前窗的相机上,其包括:光源装入部,用于固定光源部件;反射部,其包括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所述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分别与所述光源装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两端具有对称的扇形弯曲弧度,经所述光源装入部固定连接后,使得所述反射部形成有一两端为半圆形的开口。所述开口在其纵长方向的长度沿着远离光源装入部的方向增大,且所述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最远离所述光源装入部的边缘所形成的轮廓与所述闪光灯前窗形状大小一致。
与先前的闪光灯反射装置相比,本发明的闪光灯及其反射装置中,所述反射部的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两端具有对称的扇形弯曲弧度,经所述光源装入部固定连接后,使得所述反射部形成有一两端为半圆形的开口。且所述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的边缘所形成的轮廓与所述闪光灯前窗形状大小一致,组装后可看到一体成型的光源部件与反射部,看起来更加美观,而且更容易限定反射部与前窗的相对位置。另外,所述开口面积增大,扩大了闪光灯反射部的配光范围,拍摄物体时,被摄物的四周区域相对于中间区域的光强度分布均匀性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闪光灯反射部形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闪光灯反射装置形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闪光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使用图1所示闪光灯反射部后的闪光灯光强度分布模拟图;
图5为使用本发明闪光灯反射装置后的闪光灯光强度分布模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分别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闪光灯反射装置100及使用所述闪光灯反射装置100的闪光灯200,用于一具有两端为半圆形的闪光灯前窗300的相机上。所述闪光灯反射装置100包括光源装入部10与反射部20。所述反射部20包括第一反射板21以及第二反射板22,所述第一反射板21以及第二反射板22分别与所述光源装入部10固定连接。
所述光源装入部10,用于固定闪光灯的光源部件13,所述光源部件13具体可为长形灯管等。所述光源装入部10固定在所述反射部20的背部,其包括固定壳11以及卡合部12。所述固定壳11具体可以为圆筒状或长方体状,其上开有多个卡口14。所述卡合部12设置在所述固定壳11上,并通过卡口14固定光源部件13。
所述反射部20的第一反射板21与第二反射板22分别具有反射面与非反射面,所述反射面靠近光源部件13,且两反射面相对。所述第一反射板21以及第二反射板22两端均具有对称的扇形弯曲弧度,经所述光源装入部10固定连接后,所述第一反射板21与第二反射板22的扇形弯曲弧度形成有一两端为半圆形的轮廓,整体上看去就像所述反射部20形成有一两端为半圆形的开口23。所述开口23在其纵长方向的长度沿着远离光源装入部10的方向增大,且所述第一反射板21以及第二反射板22最远离所述光源装入部10的边缘所形成的轮廓与所述闪光灯前窗300形状大小一致。
另外,本发明的闪光灯200还可包括固定件30,所述固定件30用于固定光源部件13与反射部20的相对位置。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件30卡在所述反射部20两端,并同时与所述光源装入部10相抵接。
如图4所示,为使用现有闪光灯反射部1的闪光灯闪光时的光强度分布模拟图。如图5所示,为使用本发明闪光灯反射装置100的闪光灯闪光时的光强度分布模拟图。其中,GN表示亮度值。
假设将光强分布区域分为大小相等的九个区域,中间区域光强度分布为100%,其四周区域相对于中间区域的光强度分布百分比如图4以及图5所示。由图4的数据可计算出,使用现有闪光灯反射部1后,光强度分布区域的四个顶角区域的光强度分布平均为26.3895%。由图5的数据可计算出,使用本发明闪光灯反射装置100后,光强度分布区域的四个顶角区域的光强度分布平均为28.6529%。对比后发现,在中间区域光强度分布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本发明闪光灯反射装置100后,所述光强度分布区域的四个顶角区域光强度平均值增大,其相对于中间区域的光强度分布均匀性更佳。
本发明的闪光灯200及其反射装置100中,所述反射部20的第一反射板21以及第二反射板22两端具有对称的扇形弯曲弧度,经所述光源装入部10固定连接后,使得所述反射部20形成有一两端为半圆形的开口23,且所述第一反射板21以及第二反射板22的边缘所形成的轮廓与所述闪光灯前窗300形状大小一致,组装后可看到一体的光源部件13与反射部20,看起来更加美观,而且更容易限定反射部20与闪光灯前窗300的相对位置。另外,所述开口23面积增大,扩大了闪光灯反射部20的配光范围,使被摄物的四个顶角区域亮度增大,相对于中间区域的光强度分布均匀性更佳。
综上所述,本发明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均不同于已知技术的特征。惟须注意,上述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但是,凡依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闪光灯及其反射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闪光灯及其反射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闪光灯及其反射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闪光灯及其反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闪光灯及其反射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闪光灯,用于一具有两端为半圆形的闪光灯前窗的相机上。其包括光源部件与反射装置,所述反射装置包括:光源装入部,用于固定光源部件。反射部,其包括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所述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分别与所述光源装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反射板以及第二反射板两端具有对称的扇形弯曲弧度,经所述光源装入部固定连接后,使得所述反射部形成有一两端为半圆形的开口。所述开口在其纵长方向的长度沿着远离光源装入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照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