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由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组成的具有抗血小板凝 集活性的活性成分的新的组合,以及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
构成该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以其游离态或其一种药学可接受盐的形式 存在。
在过去的十年里,人们对于血小板在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心肌梗 塞形成,绞痛,大脑疾病发作,外周动脉病,等等)的进展中所起的作用的研究 显示出极大的兴趣。已经证明的血小板在动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使开发了 几种抑制血小板这些功能的药物,而对于ADP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基本作 用的发现导致开发出了噻氯匹定,这是一种有潜力的抗血栓形成药物。这 种噻吩并[3,2-c]吡啶衍生物公开于专利FR 73 03503。噻氯匹定选择性抑 制AD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以及ADP介导的其它拮抗剂引起的血小板凝 集[Feliste等,血栓研究(Thromb.Res.),1987,48,403-415]。
在多中心双盲临床研究中,证明噻氯匹定在预防血管意外伤害高危患 者大脑疾病发作中明显比阿司匹林或安慰剂更有效(Gent 等,Lancet,1989,8649,1215-1220;Hass等,N.Eng.J.Med.,1989,321,501- 507)。也证明其对于中心或外周血管意外伤害高危患者明显比安慰剂更有 效(Janzon等,Scand.J.Int.Med.,1990,227,301-308)。
尽管至今已知阿司匹林和噻氯匹定通过两种不同的机理作用,进行了 一些研究来比较这两种药物的有效性,但是只是最近一些研究建议与阿司 匹林结合施用噻氯匹定以代替目前对于移植金属血管内膜修复患者不好 的治疗效果在急性血栓形成方面特别令人感兴趣(Van Belle 等,Cor.Art.Dis.,1995,6,341-345)。
专利FR 75 12084要求保护噻氯匹定和阿司匹林的组合作为赋予血 动力学作用的抗血小板凝集的用途,其定性和定量上都比单独的噻氯匹定 优越得多。这些结果借助于通过测定ADP或胶原诱导的血小板凝集进行 的与血小板凝集抑制性质相关的药学研究被证明。获得的这些结果预计了 噻氯匹定与阿司匹林的组合在尤其是在外科手术之后出现的一些类型的 急性血栓形成中的治疗学上的重要性,但还不足以从中得出对动脉粥样硬 化疾病或动脉内膜切除术或进行金属血管内膜修复术中的血管意外伤害 的第二预防作用的指示法。
此外已知,抗血小板凝集剂的其它组合例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的组合, 是在预防患者脑血管意外伤害或发生血管分路闭合的研究中针对于单独 的双嘧达莫或阿司匹林的临床研究的主题。这些研究的结论是阿司匹林- 双嘧达莫的组合在大脑动脉栓塞局部缺血或趋向于血栓形成的第二预防 作用中不比用单独的双嘧达莫或单独的阿司匹林产生任何显著的改进作 用(Acta..Neurol.Scand.,1987,76(6),413-421;血栓(Thrombosis),1994,Alert No.12;血栓,1994,Alert No.9;血栓,1993,Alert No.9;血栓,1993,Alert No.2)。
今天,冠状动脉和颈动脉水平上的金属血管内膜修复术可以被认为是 预防和治疗中心和外周血管意外伤害中一个重要的治疗上的进展。然而因 为其金属性质,这些修复术具有潜在的亲血栓形成作用,现在基本上借助于 抗血栓剂和主要的抗血小板凝集剂来防止这种作用。
作为另一种噻吩并吡啶衍生物的公开于EP099802的氯吡格雷也被 证实是一种有潜力的抗凝血剂,其作用机理与噻氯匹定相同(Savi 等,J.Pharmacol.Exp.Ther.,1994,269,772-777;Herbert等,新血管药物研究 (Cardiovasc.Drug Rev.),1993,11,180-198)。
其应用对于一些病态例如心血管和脑血管系统的疾病是有益的,所述 疾病例如与动脉粥样硬化或与糖尿病相关的血栓栓塞疾病,例如不稳定性 绞痛,大脑疾病发作,血管成形术后的再狭窄,动脉内膜切除术或金属动脉 内膜修复术,与栓塞后的再栓塞,与梗塞形成,与局部缺血起源的痴呆,与外 周动脉疾病,与血渗析,与心房纤维性颤动相关的或与应用血管修复术或主 动脉冠状动脉分流术期间相关的,或与稳定的或不稳定的绞痛相关的血栓 栓塞疾病。
根据使用的凝集剂,氯吡格雷在动物和人体内的功效比噻氯匹定高大 约10-50倍。而且与后者不一样,氯吡格雷实际上具有即刻抗凝集活性, 其在给药后15分钟内出现抗凝集活性,而噻氯匹定为了达到功效,需要以 高得多的剂量至少3天延长给药。而且与噻氯匹定不同,氯吡格雷可以静 脉途径给药,而且通过该途径具有与通过口服途径获得的效果完全相等的 抗凝集作用(Herbert等,心血管药物研究,1993,11,180-198)。而只能通过口 服途径给药的噻氯匹定却未产生这种情况。
令人非常吃惊和出人意料的是,证明本发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合产 生这两种活性成分的协同作用。该作用与兔血小板与胶原的凝集有关,其 特征在于ADP和花生四烯酸的新陈代谢机制,胶原由于其连接依赖性而是 唯一的可以使用的凝集剂。
此外,关于在兔的连接颈动脉和颈静脉的导管中植入的形成血栓的表 面(丝线)的植入所诱导的形成动脉源血栓发现了类似的协同作用。
本发明组合物不会由于放血时间延长而增大出血的可能性,而且毒性 很低。其毒性与其作为治疗这些疾病和治疗上述血栓源疾病的药物的用途 相适应。
本发明组合物可以配制成用于对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给药的药物 组合物,用于治疗上述疾病。
根据本发明,可以以药学可接受盐的形式施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
这些盐是药学上常用的盐,例如乙酸盐,苯甲酸盐,富马酸盐,马来酸盐, 柠檬酸盐,酒石酸盐,2,5-二羟基苯甲酸盐,甲磺酸盐,乙磺酸盐,苯磺酸盐,月 桂基磺酸盐,氢醌磺酸盐和对甲苯磺酸盐。
在下文中,氯吡格雷的量和阿司匹林的量以等量的没有成盐的游离形 式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表示。
有益的是,本发明组合物含有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摩尔比(阿司匹 林/氯吡格雷)在2.5和11.5之间,优选在5和9之间,更优选在7和8之间。
本发明组合物可以以要治疗的哺乳动物的每千克体重0.1-100mg氯 吡格雷或阿司匹林的日剂量使用。
对于人来说,根据要治疗的对象的年龄和治疗的类型:预防或治愈,各 成分的日剂量可以在每天1-500mg范围内变化。
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一般以每单位剂量含有0.1-500mg所述活性 成分的剂量单位配制活性成分。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含有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组合为活性成分的 药物组合物。优选制备可通过口服或肠胃外途径给药的组合物。
在用于口服,舌下,皮下,肌内,静脉内,皮内,局部或直肠给药的本发明药 物组合物中,活性成分可以以与常规药物载体混合的用于给药的单位形式 对动物和对人给药。合适的给药单位形式包括用于口服给药的形式,例如 片剂,明胶胶囊,粉剂,粒剂和口服溶液或悬浮液,用于舌下或口腔含化给药 的形式,用于皮下,肌内,静脉内,鼻内或眼内给药的形式和用于直肠给药的 形式。
当制备片剂形式的固体组合物时,主要活性成分与例如明胶,淀粉,乳 糖,硬脂酸镁,滑石粉,阿拉伯胶等这样的药物赋形剂混合。片剂可以用蔗糖 或其它合适的材料包衣,或者可以处理片剂使其具有缓释活性,使其持续释 放预定量的活性成分。
明胶胶囊形式的制剂通过将活性成分与一种稀释剂混合和通过将得 到的混合物倒入软的或硬明胶胶囊中来获得。
糖浆或酏剂形式的制剂可以含有活性成分和一种优选没有热量的甜 味剂,作为防腐剂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或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以及味觉增强 剂和合适的着色剂。
水可分散的粒剂或粉剂可以含有与分散剂或湿润剂,或悬浮剂,例如聚 乙烯吡咯烷酮,以及甜味剂或矫味剂混合的活性成分。
对于直肠给药,采用由在直肠温度下融化的粘合剂,例如可可脂或聚乙 二醇制备的栓剂。
对于肠胃外,鼻内或眼内给药,使用水悬浮液,等渗盐水溶液,灭菌和可 注射溶液,其中含有药学相容的分散剂和/或湿润剂,例如聚乙二醇或丁二 醇。
活性成分也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与一种或几种载体或添加剂配制成 微胶囊形式。
组合的活性成分也可以以与环糊精例如α-,β-或γ-环糊精,2-羟基丙基- β-环糊精或甲基-β-环糊精复合的形式存在。
当本发明组合物通过肠胃外和/或口服途径对人给药时,优选氯吡格雷 的日剂量是50-100mg,阿司匹林的日剂量是100-500mg。
注意,根据本发明,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二者都可以通过口服途径给药, 或者二者都通过肠胃外途径给药,或者一种通过口服途径给药(优选阿司匹 林),另一种通过肠胃外途径给药(优选氯吡格雷)。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通过肠胃外和/或口服途径对人给药的氯吡 格雷的日剂量在65-100mg之间,在65-85mg之间更好,通过肠胃外途径给 药的阿司匹林的日剂量在200-400mg之间,在315-335mg之间更好。
优选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氯吡格雷的剂量是每天75mg,阿司匹林的剂 量是每天325mg。
本发明活性成分的组合是药物研究的主题。如上所述,针对用胶原凝 集兔血小板的试验进行研究(Born等,J.Physiol.,1963,168,178-95)。简要地 说,通过口服途径用噻氯匹定(100mg/kg/天)对2.5-3kg新西兰兔治疗3天, 或者通过静脉内途径用氯吡格雷(10mg/kg)治疗。最后一次给药后1小时, 用阿司匹林(1mg/kg)静脉内途径处理动物。
给药阿司匹林5分钟后,用乙醚麻醉动物,并且从耳中动脉采取2ml血 样,并与0.2ml 3.8%柠檬酸钠水溶液混合。将血样在15℃以500g离心10 分钟,获得富血小板血浆。然后借助于通过将抗凝血样离心(3000g,15分钟) 获得的低血小板的血浆,将血小板数目调节至106细胞/μl。
根据Born的方法(Born等,J.Physiol.,1963,168,178-95)借助于双道凝 集测试仪(Chrono Log),在37℃,搅拌下(900rpm),测定血小板的凝集作 用。血小板的凝集作用是胶原(12.5μg/ml)诱发的。
根据Umetsu等所述(Thromb.Haemostas.,1978,39,74-83),关于在兔 的颈动脉和颈静脉之间植入的动静脉分路中存在的丝线上的血栓形成,测 定氯吡格雷或噻氯匹定与阿司匹林组合的抗血栓作用。简要地说,通过口 服途径用噻氯匹定(100mg/kg/d)对2.5-3kg新西兰兔治疗3天,或者通过 静脉内途径用氯吡格雷(10mg/kg)治疗。
通过皮下给予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动物。在右颈动脉和左颈静 脉之间放入含有5cm长丝线的与6cm长中心部分(内径:0.9mm)连接的 12cm长(内径:0.6mm;外径:0.9mm)的两个聚乙烯管。最后给药噻氯匹定 或氯吡格雷1小时后用阿司匹林(1mg/kg)静脉内途径处理动物。然后放入 分路的中心部分,然后在血液在分路中循环20分钟后去除。然后测定丝线 上存在的血栓的重量。
表1所示的结果表明,通过静脉内途径对兔给予单一剂量的氯吡格雷 (10mg/kg)或阿司匹林(1mg/kg),抑制胶原诱发的血小板凝集。对于胶原诱 发的血小板凝集,口服途径给药噻氯匹定(100mg/kg/天)三天,也显示出显 著的抑制效果。
在所有的情况下,对于胶原诱发的血小板凝集,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 结合给药都产生显著的协同作用。也就是说,当组合给药这些产品时,获得 的抗凝集效果总是大于两种试验产品分别获得的效果的简单加和。
与获得的噻氯匹定和阿司匹林的抗凝集效果之间所发现的简单加和 效果相比,以及与专利FR73 03503中所要求保护的效果相比,该活性完全 是新的和意料之外的。
以相同的方式,氯吡格雷的抗血栓活性通过与阿司匹林的组合而加 强。在这些条件下,关于胶原诱发的血小板凝集,发现了显著的协同作用(表 2)。
表1 单独或组合产品对胶原诱发的兔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活性成分 剂量 抑制百分率 噻氯匹定 100mg/kg/天-3天 35±3% 氯吡格雷 10mg/kg 42±6% 阿司匹林 1mg/kg 21±2% 噻氯匹定+阿司匹林 100+1mg/kg 52±6%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10+1mg/kg 98±1%
表中给出的值是5个试验±标准误差的平均值(n=5)。
表2 单独或组合产品对兔动静脉分路中植入的丝线上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活性成分 剂量 抑制百分率 噻氯匹定 100mg/kg/天-3天 25±9% 氯吡格雷 10mg/kg 34±4% 阿司匹林 1mg/kg 19±5% 噻氯匹定+阿司匹林 100+1mg/kg 45±3%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10+1mg/kg 82±1%
表中给出的值是5个试验±标准误差的平均值(n=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