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白祛斑美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132136 上传时间:2020-01-1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4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19428.3

申请日:

19951228

公开号:

CN1137913A

公开日:

199612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5/78,A61K9/00,A61J3/00

主分类号:

A61K35/78,A61K9/00,A61J3/00

申请人:

武丽莉,颜启光

发明人:

武丽莉,颜启光

地址:

100038北京市复兴路(乙)六号1-14-6

优先权:

CN95119428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皮肤增白、恢复弹性、细腻,并可去除黄褐斑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由下列中药饮片组方制成的药剂:白术、白芍、茯苓、附子、栀子、干姜、丹皮、柴胡、甘草,上述原料经煎煮、冷藏、精滤、消毒制成口服液或胶丸制剂,经对患者整体调衡,使气血充盈,使患者皮肤白皙细腻,黄褐斑随之消散。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增白祛斑美容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九种中药药材制成的药剂:茯苓4-10;栀子3-6;白芍3-6;白术3-6;附子1-3;干姜1-3;丹皮1-3;柴胡1-6;甘草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白祛斑美容制剂,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九种中药材组分最佳用量配比是:茯苓7.5g;栀子4.5g;白芍4.5g;白术4.5g;附子2g;干姜2g;丹皮1.5g;柴胡1.0g;甘草1.0g。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增白祛斑美容制剂,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九种原料药取其中五种原料的组方最佳用量配比是:茯苓7.5g;白芍4.5g;白术4.5g;附子2.0g;干姜2.0g;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增白祛斑美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的白术、白芍等九种中药打碎混匀,加入倍量水,煎煮1.5小时,同时提取挥发油备用,群药煎煮液粗滤之后;①药渣再加七倍水,再煎煮1.5小时,得二煎粗滤液;②将两次粗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08。③取浓度为95%乙醇加入上浓缩液中,使醇含量达65%之后搅拌,静置48小时;④提回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得无醇浓缩液;⑤加入适量蒸馏水,加入备用挥发油,近全量;⑥冷藏24小时(2-4℃);⑦粗滤;⑧加入甜味剂、助悬剂;⑨精滤、补充蒸馏水至全量;⑩分装入瓶,在105℃消毒;灯检、整备、出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白祛斑美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美容制剂,还可在乙醇提留得无醇浓缩液、再加入备用挥发油后,于温度65-95℃下制得稠膏,再于温度45-70℃下干燥、粉碎且过120目筛,之后装胶囊。 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一种增白祛斑美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美容制剂也可加入如糊精或淀粉的赋形剂,制成片剂。 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一种增白祛斑美容制剂,其特征是所述的美容制剂也可加蜂密制成型丸。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白祛斑美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 剂以茯苓等多种中药药材为原料,按一定配比经混配加工处 理,制备成一种增白面肤、去除黄褐斑的美容制剂。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的说属于治疗黄褐斑、 增白皮肤白皙、细腻的药物的生产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对于 治疗黄褐斑、增强皮肤白皙、细腻的药物,无论是内服的还 是外敷的其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已在中国专利 公开的文献中就有:斑消配方及制法(CN8810000 83A)、增白祛斑去皱美容药物面膜的制备(CN103 8936A)、祛斑霜(CN1060783A)、美容保 健口服液及其生产方法(CN1087002A)、增白组 合物及其方法(CN1092285A)、抗过敏、祛斑除 皱中草药化妆品(CN1097978A)、植物精华美容 粉(CN1099971A)、一种美容保健品及其制备方 法(CN1102091A)等。从这些公开的文献中披露 的基本事实是:均有围绕其发明目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由此而得的内服或外敷药物其疗效均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 从治本上、从运期疗效上看并不十分理想,分析其原因不外 有二:一是局部施治未及入里,二是整体调理不畅未达到治 本、固本的目的。然,《圣济总录》(1117年)指出: “血气者人之神,又心者血之本,神之变,其华在面,其充 在血脉,当以益气血为先,倘不知此,徒区区於青面染之 术,去道远矣”。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 即注重治标又注重治本、即注重治疗又注重预防,达到扶正 固本、调畅肝气瘀滞、调衡气血之目的的增白祛斑美容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增白祛斑美容剂的制 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增白祛斑美容制剂, 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九种中药药材制成的药剂:

茯苓4-10;栀子3-6;白芍3-6;

白术3-6;附子1-3;干姜1-3;

丹皮1-3;柴胡1-6;甘草1-3。

(配方中用量是指生药重量比)

由于在本发明中所涉及的中药药材它们分别是:

茯苓:多孔菌科

      性味:淡平。入心脾肺经。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益肌。 栀子:茜草科

性味:苦寒。入心肝肺胃经。

清热泻火凉血。 白芍:毛莨科

性味:苦酸、凉。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

治胸腹胁肋疼,月经不调,带下。 白术:菊科

性味:苦甘、温。入脾胃经。

除湿益燥和中益气,生津液

强脾胃。主肌热,四肢团倦。 附子:毛莨科

性味:辛甘、热,入心脾肾。

补肾命火,逐风寒湿。

治手足厥冷、面青,可引补气

药行七二经。 干姜:姜科

性味:辛热。入脾胃肺经。

温中逐寒,回阳通脉,通心气

助阳。

丹皮:毛莨科

      性味:辛苦、凉。入心肝肾经。

      清热、凉血、和血、消瘀

      除烦热、邪气、悦色。

柴胡:伞形科

      性味:苦凉。入心肝脾之经。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

      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月经不调。

甘草:豆科

      性味:甘平。

      入脾胃肺经。

      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

      长肌肉,解毒、逐经脉。

因此,根据上述诸种中药药材的药性与功能,尽提诸药 所含的天然化学成分将之合理配伍,以下述的制备方法完成 增白祛斑美容剂的制做:将上述的白术、白芍等九种中药打 碎混匀,加入倍量水,煎煮1.5小时,同时提取军发油备 用,群药煎煮液粗滤之液;

①药渣再加七倍水,再煎煮1.5小时,得二煎粗滤液;

②将两次粗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 -1.08。

③取浓度为95%乙醇加入上浓缩液中,使醇含量达6 5%之后搅拌,静置48小时;

④提回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8±0.02,得无 醇浓缩液;

⑤加入适量蒸馏水,加入备用挥发油,近全量;

⑥冷藏24小时(2-4℃);

⑦粗滤;

⑧加入甜味剂、助悬剂;

⑨精滤、补充蒸馏水至全量;

⑩分装入瓶,在105℃消毒;

(11)灯检、整备、出品。

因此,本发明是以从治本入手,通过扶正固本,调畅肝 气瘀滞,调衡气血,“气血得养,面色乃复”,在消除因肝 瘀气滞,脾肾两虚所致的,头昏目眩、两胁胀疼、神倦肢软、 腰酸腿痛、情志不畅、心悸易怒、胸闷烦燥、手足冰冷,胃 寒作痛、食欲不振、尿频便秘、失眠多梦、乳腺增生、乳房 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性淡漠及更年综合症等周身症状之 后,使肝气条达,气血充盈、经络通畅,令面、胸、乳房肤 肌增白细腻,恢复光泽与弹性,使黄褐斑逐步消退。从而实 现增白皮肤、去除黄褐斑,健美强身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增白祛斑美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一种增白祛斑美容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九种中药药材制成的

药剂:

茯苓4-10;栀子3-6;白芍3-6;

白术3-6;附子1-3;干姜1-3;

丹皮1-3;柴胡1-6;甘草1-3。

上述的九种中药材组分最佳用量配比是:

茯苓7.5g;栀子4.5g;白芍4.5g;

白术4.5g;附子2g;干姜2g;丹皮1.5g;

柴胡1.0g;甘草1.0g。

若选用这九味中药中的五味组方配伍,则其最佳用量配

比是:

茯苓7.5g;白芍4.5g;白术4.5g;

附子2.0g;干姜2.0g;

将上述的白术、白芍等九种中药打碎混匀,加入倍量水, 煎煮1.5小时,同时提取挥发油备用,群药煎煮液粗滤之 液;

①药渣再加七倍水,再煎煮1.5小时,得二煎粗滤液;

②将两次粗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 -1.08。

③取浓度为95%乙醇加入上浓缩液中,使醇含量达6 5%之后搅拌,静置48小时;

④提回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8±0.02,得无 醇浓缩液;

⑤加入适量蒸馏水,加入备用挥发油,近全量;

⑥冷藏24小时(2-4℃);

⑦粗滤;

⑧加入甜味剂、助悬剂;

⑨精滤、补充蒸馏水至全量;

⑩分装入瓶,在105℃消毒;

灯检、整备、出品。

所述的美容制剂,还可在乙醇提留得无醇浓缩液,再加 入备用挥发油后,于温度65-95℃下制得稠膏,再于温 度45-70℃下干燥、粉碎且过120目筛,之后装胶囊。 所述的美容制剂也可加入如糊精或淀粉的赋形剂,制成片剂。 所述的美容制剂也可加蜂密制成型丸。

根据上述实施例,再以下述的诊断与立方原则针对年龄、 性别不同的患者预以诊、治如下:

一、诊断

黄褐斑也称黑斑(Melasma),好发于两颊的黄 褐色素沉着斑,边缘清楚,呈弥漫状,常呈现为蝶翅状,局 部无自觉症状,易诊断。

病因,中医认为其形成多为风邪外客、痰饮浸渍、食宿 不消,肾气虚弱,水气上泛而成。面色黄而晦暗者多脾虚湿 盛;青黑不华者多久病肾虚;黑者多肝郁气滞。唐、孙思 邈《备急千金要方》指出:“调理肝经气血、去除面部黑 斑”。《太平圣惠方》对黄褐斑病因论述:“夫面者, 由脏腑有痰饮,或皮肤受风邪,致令气血不调,则生黑”。

二、治则与立方

对驻颜美容之术,应从整体调理入手,如只述之病容病 貌皆因肝瘀气滞、经络阻滞,脾失健运,脾肾两虚所致,故 有诸多全身之症状,应以条达肝瘀气滞,温肾健脾利湿的治 则,确立本方。

三、临床资料

1、病例

62例男性2例,女性60例

年龄组

20-30岁   31-40岁   41-50岁   51-60岁 10人   41人   10人   1人

病程:半年-20年不等。

症属:肝瘀气滞兼脾肾两虚。

望诊:面色晦暗、黑无光泽、无弹性,或有黄褐斑、 黑褐斑、皱纹过早出现,黑眼圈。乳头乳晕呈黑色。舌苔白, 舌质深或有齿痕。

脉诊:脉沉细弦,尺脉弱。

主证:

头昏目眩、两胁胀疼、神倦肢软,

腰酸腿痛、情志不畅、心惊易怒,

胸闷烦燥、手足冰冷、胃寒作痛,

食欲不振、尿频便秘,失眠多梦,

乳腺增生、乳房胀痛、月经不调,

痛经、性淡漠及更年期综合症等。

四、观察方法

按四诊检查,记专用病例,拍局部照片,三十天为一疗 程,每十天为一小疗程,每疗程复查二次。观察中停服其他 药物及停使药物化妆品。

五、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

主症消失、颜面增白光悦,皮肤弹性恢复,褐斑全部吸 收消除。

2、显效:

主症大部消失,颜面增白光悦,皮肤弹性恢复,褐斑7 0%以上消退。

3、有效:

主症部分消失,颜面增白光悦,褐斑30%以上消退。

4、无效:

无变化。

六、疗效分析

疗效 人数     百分比 治愈   9   14.52% 显效   43   69.35% 有效   9   14.52% 无效   1   1.61%

七、小结

1、治愈与显效率为83.87%。多数患者用药三天 后开始起效。

2、疗效与主观全面配合成因果关系(心理、膳食、睡 眠、情绪、日晒)。

3、遇有轻微感冒应立即治疗,否则影响临床疗效。

4、停药后尚有明显的远期效果。

5、30-45岁,为高发年龄段。

6、化妆品伤害的色素沉着、消退较慢。

本发明涉及的增白祛斑美容制剂其制备方法也可以下列 流程述之:

一种增白祛斑美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种增白祛斑美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种增白祛斑美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增白祛斑美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增白祛斑美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皮肤增白、恢复弹性、细腻,并可去除黄褐斑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由下列中药饮片组方制成的药剂:白术、白芍、茯苓、附子、栀子、干姜、丹皮、柴胡、甘草,上述原料经煎煮、冷藏、精滤、消毒制成口服液或胶丸制剂,经对患者整体调衡,使气血充盈,使患者皮肤白皙细腻,黄褐斑随之消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