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中药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功能中药煲.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462060.5 (22)申请日 2017.12.28 (71)申请人 佛山市佛禅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季华六 路3号1区五座810房 (72)发明人 蒙燕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肖平安 (51)Int.Cl. A61J 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多功能中药煲 (57)摘要 本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中药煲, 仿古基座包括 底板, 设于底板下方的炭火盘和接灰。
2、盘; 底板中 间设有热通孔, 仿古基座一侧设有悬挂侧臂和仿 古侧板, 悬挂侧臂的顶部设有弯折臂, 弯折臂上 设有不锈钢吊链; 陶制双层药罐包括用于容纳药 材的主药罐、 副药罐和罐盖; 副药罐的弧形底伸 入主药罐的上部空间内, 副药罐底部设有加药 孔, 加药孔下铰接有加药盖, 加药盖通过金属挡 片压紧在加药孔下面; 主药罐两侧设有与不锈钢 吊链连接的悬挂耳。 其优点是: 结构科学而紧凑, 设计合理, 一物多用, 同时兼顾了暖炉、 理疗和药 材慢火煎熬功能, 陶制双层药罐与加热体不直接 接触, 防干烧; 可定时点火, 可自动延时分批加入 药材, 实现无人值守, 使用方便; 适合家庭使用。 权利要求。
3、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08056921 A 2018.05.22 CN 108056921 A 1.一种多功能中药煲, 包括不锈钢制成的仿古基座和陶制双层药罐; 其特征是: 所述仿 古基座包括底板, 设于底板下方的带有落灰孔的炭火盘, 以及设于炭火盘下方的接灰盘; 底 板中间设有热通孔, 仿古基座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悬挂侧臂和将悬挂侧臂固定的仿古侧 板, 悬挂侧臂的顶部设有延伸到热通孔上方的弯折臂, 弯折臂上设有2根不锈钢吊链; 陶制 双层药罐包括用于容纳药材的主药罐, 以及副药罐和罐盖; 副药罐叠置在主药罐上, 副药罐 的具有一个向下拱起的弧形底, 该弧形底伸入主药罐的上部空间。
4、内, 弧形底设有将副药罐 中的后加药加入到主药罐的加药孔, 加药孔下设有加药盖, 加药盖一端可转动地铰接在加 药孔底下, 加药孔下设有将加药盖的另一端压紧在加药孔下的双金属挡片, 开始煲药时, 双 金属挡片将加药盖压紧把加药孔封闭, 当煲药进行约半小时后, 药液温度上升, 双金属挡片 发生形装, 慢慢向下松开, 加药盖向下转动, 加药孔解除封锁, 副药罐中的后加药掉进主药 罐中; 罐盖设置在副药罐上, 罐盖上设有减压小孔; 主药罐两侧设有悬挂耳, 陶制双层药罐 通过悬挂耳和不锈钢吊链悬挂在靠近热通孔的上方; 主药罐底部设有将收集热通孔中热量 的集热圆台罐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中药煲。
5、, 其特征是: 所述悬挂侧臂的弯折臂衔接有一个用 于装饰的红外理疗灯, 红外理疗灯的前后两侧设有悬挂孔, 2根不锈钢吊链通过悬挂孔分别 设置在红外理疗灯的前后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中药煲, 其特征是: 所述悬挂侧臂上设有电子控制器, 炭火盘上设有将木炭点燃的点火电热丝; 点火电热丝和红外理疗灯均由电子控制器控制其 工作。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056921 A 2 一种多功能中药煲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多功能中药煲。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中医中药治病是以中药方剂是以汤药材为主导的, 煎煮汤药材需要掌握火 候, 并且需要熬制很久。
6、, 甚至有些药材要分批次放入。 传统的煎煮中药一般采用专用的中药 煲来煎煮, 中药煲一般为砂煲, 即煲胆用陶瓷或紫砂制成, 以不影响药性。 中药煎熬过程需 掌握火候, 以保证所需服用的药液量, 更要避免煎熬时间过长或由于药煲本身的缺陷而产 生糊药现象。 但是需要人加以看管, 不太方便, 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分体式的电热陶瓷中药 煲来进行煎煮, 这种分体式的陶瓷中药煲包括用于加热的底座以及用于盛放中药的壶体, 发热装置分别设置在底座和壶体内, 并且耦合连接, 将壶体放置在发热盘上即可进行加热。 由于中药煲直接与发热体直接接触, 容易出现糊药现象。 再如, 专利号为 “93245407.0” 的自 。
7、动中药煲, 其发热体位于陶瓷煲胆的底部中间, 由于发热体与药物直接接触, 使用时, 当药 液量很少, 而温度控制器还未动作时, 有可能产生糊药现象, 尤其对于粘度较大的药物, 糊 药现象较为突出。 而且, 现有的中药煲附加功能也比较少, 没有定时功能, 比如上班族需要 回家后才能开始煲药, 往往不能及时在饭后半小时服用; 通常只能在厨房中进行, 不能在家 中客厅或餐桌上进行, 而且在冬季时, 不能兼作暖炉使用; 装饰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现有中药煲存在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 无人值守的多功 能中药煲。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
8、中药煲, 包括不锈钢制成的仿古基座和陶制双层药罐; 其特征是: 所述仿古 基座包括底板, 设于底板下方的带有落灰孔的炭火盘, 以及设于炭火盘下方的接灰盘; 底板 中间设有热通孔, 仿古基座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悬挂侧臂和将悬挂侧臂固定的仿古侧板, 悬挂侧臂的顶部设有延伸到热通孔上方的弯折臂, 弯折臂上设有2根不锈钢吊链; 陶制双层 药罐包括用于容纳药材的主药罐, 以及副药罐和罐盖; 副药罐叠置在主药罐上, 副药罐的具 有一个向下拱起的弧形底, 该弧形底伸入主药罐的上部空间内, 弧形底设有将副药罐中的 后加药加入到主药罐的加药孔, 加药孔下设有加药盖, 加药盖一端可转动地铰接在加药孔 底下, 加药孔。
9、下设有将加药盖的另一端压紧在加药孔下的双金属挡片, 开始煲药时, 双金属 挡片将加药盖压紧把加药孔封闭, 当煲药进行约半小时后, 药液温度上升, 双金属挡片发生 形装, 慢慢向下松开, 加药盖向下转动, 加药孔解除封锁, 副药罐中的后加药掉进主药罐中; 罐盖设置在副药罐上, 罐盖上设有减压小孔; 主药罐两侧设有悬挂耳, 陶制双层药罐通过悬 挂耳和不锈钢吊链悬挂在靠近热通孔的上方; 主药罐底部设有将收集热通孔中热量的集热 圆台罐脚。 0005 作为上述方案的说明, 不锈钢制成的仿古基座和悬挂侧臂可以传导炭火盘上的炭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8056921 A 3 燃烧发出的热量, 。
10、并将其向四周辐射, 达到取暖的效果。 陶制双层药罐与作为加热源的炭火 盘不直接接触, 利用辐射热加热, 让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慢慢析出。 具有后加药的自动延时加 入的功能, 可有效防止错过时机添加后加药, 实现无人值守, 使用更方便。 0006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 前述悬挂侧臂的弯折臂衔接有一个用于装饰的红外 理疗灯, 红外理疗灯的前后两侧设有悬挂孔, 2根不锈钢吊链通过悬挂孔分别设置在红外理 疗灯的前后两侧。 0007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和说明, 悬挂侧臂上设有电子控制器, 炭火盘上设有 将木炭点燃的点火电热丝; 点火电热丝和红外理疗灯均由电子控制器控制其工作。 0008 使用时,。
11、 将多功能中药煲放置在茶几上, 炭火盘放入适量的木炭或竹炭, 点燃后即 可取暖。 将准备好的的药材放进陶制双层药罐内, 主药材放在主药罐内, 后加的药材放在副 药罐内, 即可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动煲药。 通过电子控制器可实现定时点燃工作; 通过红外理 疗灯可以对面部进行热炙, 比如鼻炎患者, 可用来对鼻炎进行理疗, 同时, 不煲药时, 也可以 作为暖炉围炉取暖。 放在家中, 可以作为装饰品使用。 0009 由上可知,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结构科学而紧凑, 设计合理, 一物多用, 同时兼 顾了暖炉、 理疗和药材慢火煎熬功能, 陶制双层药罐与加热体不直接接触, 防干烧; 可定时 点火, 可自动延时。
12、分批加入药材, 实现无人值守, 使用方便; 适合家庭使用。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图1分解图。 0012 图3为图2中副药罐结构示意图。 0013 附图标号说明: 1-仿古基座, 2-仿古侧板, 3-悬挂侧臂, 4-弯折臂, 5-红外理疗灯, 6-不锈钢吊链, 7-罐盖, 8-主药罐, 9-悬挂耳, 10-底板, 11-热通孔, 12-炭火盘, 13-接灰盘, 14-悬挂孔, 15-副药罐, 16-减压孔, 17-集热圆台罐脚, 18-弧形底, 19-加药孔, 20-加药盖, 21-双金属挡片, 22-电子控制器, 23-点火电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0。
13、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的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进一步详细说 明。 0015 参见图1图3, 多功能中药煲包括不锈钢制成的仿古基座1和陶制双层药罐8; 其 特征是: 所述仿古基座1包括底板10, 设于底板10下方的带有落灰孔的炭火盘12, 以及设于 炭火盘12下方的接灰盘13; 底板10中间设有热通孔11, 仿古基座1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悬挂 侧臂3和将悬挂侧臂3固定的仿古侧板2, 悬挂侧臂3的顶部设有延伸到热通孔11上方的弯折 臂4, 弯折臂4上设有2根不锈钢吊链6; 陶制双层药罐8包括用于容纳药材的主药罐8, 以及副 药罐15和罐盖7; 副药罐15叠置在主药罐8上, 副药。
14、罐15的具有一个向下拱起的弧形底18, 该 弧形底18伸入主药罐8的上部空间内, 弧形底18设有将副药罐15中的后加药加入到主药罐8 的加药孔19, 加药孔19下设有加药盖20, 加药盖20一端可转动地铰接在加药孔19底下, 加药 孔19下设有将加药盖20的另一端压紧在加药孔19下的双金属挡片21, 开始煲药时, 双金属 挡片21将加药盖20压紧把加药孔19封闭, 当煲药进行约半小时后, 药液温度上升, 双金属挡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8056921 A 4 片21发生形装, 慢慢向下松开, 加药盖20向下转动, 加药孔19解除封锁, 副药罐15中的后加 药掉进主药罐8中; 罐。
15、盖7设置在副药罐15上, 罐盖7上设有减压小孔; 主药罐8两侧设有悬挂 耳9, 陶制双层药罐8通过悬挂耳9和不锈钢吊链6悬挂在靠近热通孔11的上方; 为了更有效 利用热通孔11中辐射的热量, 主药罐8底部设有将收集热通孔中热量的集热圆台罐脚17。 0016 其中, 作为优选, 悬挂侧臂3的弯折臂4衔接有一个用于装饰的红外理疗灯5, 红外 理疗灯5的前后两侧设有悬挂孔14, 2根不锈钢吊链6通过悬挂孔14分别设置在红外理疗灯5 的前后两侧。 0017 为了方便无人值守, 悬挂侧臂上设有电子控制器22, 炭火盘上设有将木炭点燃的 点火电热丝23; 点火电热丝23和红外理疗灯均由电子控制器22控制其工作。 0018 根据上述说明书及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 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形, 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 求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8056921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108056921 A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108056921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