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控制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811194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29206.3

申请日:

2009.03.13

公开号:

CN101505293A

公开日:

2009.08.1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4L 27/26申请公布日:20090812|||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L27/26; H04L1/00; H04L1/16; H04B1/707

主分类号:

H04L27/26

申请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 杰

地址:

518129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总部办公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申 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解决了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过程比较复杂的问题。生成需要发送的数据所对应的数据时域符号;将与需要发送的数据对应的导频符号进行时域扩展,生成导频时域符号;将所述数据时域符号和所述导频时域符号组合为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对所述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进行频域扩展;将频域扩展后的包含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上。本发明实施例主要用在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过程中,简化了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过程,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需要发送的数据所对应的数据时域符号;
将与需要发送的数据对应的导频符号进行时域扩展,生成导频时域符号;
将所述数据时域符号和所述导频时域符号组合为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
对所述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进行频域扩展;
将频域扩展后的包含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1或格式1a或格式1b格式的数据时,所述生成需要发送的数据对应的数据时域符号包括:
对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
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
对调制后的数据进行加扰和时域扩展,并生成数据时域符号。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包括:
需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1或格式1a的数据时,采用二相移键控的调制方式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或者
需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1b的数据时,采用四相移键控的调制方式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2或格式2a或格式2b格式的数据时,所述生成需要发送的数据对应的数据时域符号包括:
根据循环前缀形式和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格式,将需要发送的数据组合为22比特长度的数据;
对所述22比特长度的数据进行编码;
对所述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加扰;
对所述加扰后的数据进行调制,输出数据时域符号。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需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2的数据时,所述将需要发送的数据组合为22比特长度的数据包括:
将需要的信道质量指示数据从第一比特的位置开始顺序放置,直到将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放置完毕,其余空闲数据位置添零。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需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2a或格式2b的数据并采用正常循环前缀时,所述将需要发送的数据组合为22比特长度的数据包括:
将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中的信道质量指示数据从第一比特的位置开始顺序放置,直到将所述信道质量指示数据放置完毕;
将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中的ACK/NACK数据顺序放置在第20和第21比特的位置;
将其余空闲数据位置添零。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需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2a或格式2b的数据并采用扩展循环前缀时,所述将需要发送的数据组合为22比特长度的数据包括:
将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中的信道质量指示数据从第一比特的位置开始顺序放置,直到将所述信道质量指示数据放置完毕;
将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中的ACK/NACK数据顺序放置在将所述信道质量指示数据的后面;
将其余空闲数据放置位置添零。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数据时域符号和导频时域符号组合为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包括:
在正常循环前缀下,将数据时域符号和导频时域符号组合为包含14个时域符号的资源块时域符号;或者
在扩展循环前缀下,将数据时域符号和导频时域符号组合为包含12个时域符号的资源块时域符号。

9、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需要发送的数据所对应的数据时域符号;
时域扩展单元,用于将与需要发送的数据对应的导频符号进行时域扩展,生成导频时域符号;
组合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时域符号和所述导频时域符号组合为一个资源块的数据时域符号;
频域扩展单元,用于对所述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进行频域扩展;
映射单元,用于将频域扩展后的包含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编码模块,用于对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
调制模块,用于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
加扰和时域扩展模块,用于对调制后的数据进行加扰和时域扩展,并生成数据时域符号。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制模块用于需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1或格式1a的数据时,采用二相移键控的调制方式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
所述调制模块用于需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1b的数据时,采用四相移键控的调制方式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

12、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单元还包括:
数据组合模块,用于根据循环前缀形式和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格式,将需要发送的数据组合为22比特长度的数据;
第二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22比特长度的数据进行编码;
所述加扰模块用于对所述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加扰;
所述调制模块用于对所述加扰后的数据进行调制,输出数据时域符号。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组合模块用于当需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2的数据时,将需要发送的信道质量指示数据从第一比特的位置开始顺序放置,直到将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放置完毕,其余空闲数据位置添零。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组合模块用于在正常循环前缀下,当需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2a或格式2b的数据时,将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中的信道质量指示数据从第一比特的位置开始顺序放置,直到将所述信道质量指示数据放置完毕;
所述数据组合模块还用于将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中的ACK/NACK数据顺序放置在第20和第21比特的位置;
所述数据组合模块还用将其余空闲数据位置添零。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组合模块用于在扩展循环前缀下,当需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2a或格式2b的数据时,将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中的信道质量指示数据从第一比特的位置开始顺序放置,直到将所述信道质量指示数据放置完毕;
所述数据组合模块还用于将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中的ACK/NACK数据顺序放置在将所述信道质量指示数据的后面;
所述组合模块还用于经其余空闲数据放置位置添零。

16、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单元用于在正常循环前缀下,将数据时域符号和导频时域符号组合为包含14个时域符号的资源块时域符号;或者
所述组合单元还用于在扩展循环前缀下,将数据时域符号和导频时域符号组合为包含12个时域符号的资源块时域符号。

说明书

上行控制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上行控制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ve,长期演进)系统中定义了PUCCH信道(Physical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信道主要用于传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ACK/NACK信息以及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等。该PUCCH信道定义了6种数据传输格式,分别为格式1、格式1a、格式1b、格式2、格式2a、格式2b;其中,格式1为发送调度请求信息;格式1a为发送1比特的ACK/NACK信息;格式1b为发送2比特的ACK/NACK信息;格式2为发送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格式2a为发送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和1比特的ACK/NACK信息;格式2b为传输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和2比特的ACK/NACK信息。
当PUCCH信道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1或格式1a或格式1b的数据时,对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采用的处理方法为:将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调制,得到一个数据符号;将所述数据符号做频域扩展、加扰和时域扩展,得到具有12个频率和8个时域的数据符号序列,使所述数据符号扩展到整个资源块的数据区;同时对与所述数据对应的导频符号进行时域和频域扩展生成具有12个频率的导频符号序列;把所述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分别逐一的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上。
当PUCCH信道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2或格式2a或格式2b的数据时,对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采用的处理方法为:对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加扰;对所述加扰后的数据进行调制,生成数据时域符号;并将所述数据时域符号作频域扩展,生成数据符号;同时对与所述数据对应的导频符号进行时域和频域的扩展,生成导频符号序列;把所述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分别逐一的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上。
在将所述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上时,导频符号的映射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在正常循环前缀下,一个资源块映射6个导频符号;第二种、在扩展循环前缀下,一个资源块映射4个导频符号。
在上行控制信道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将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映射到物理资源块时存在如下问题:将所述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上时,不仅要将每个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逐一的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上,而且还要以固定的顺序将所述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上,并且在导频符号映射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循环前缀格式进行导频符号的映射,使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映射过程比较繁琐,使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过程比较复杂,导致数据处理的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简化了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过程,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生成需要发送的数据所对应的数据时域符号;
将与需要发送的数据对应的导频符号进行时域扩展,生成导频时域符号;
将所述数据时域符号和所述导频时域符号组合为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
对所述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进行频域扩展;
将频域扩展后的包含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上。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需要发送的数据所对应的数据时域符号;
时域扩展单元,用于将与需要发送的数据对应的导频符号进行时域扩展,生成导频时域符号;
组合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时域符号和所述导频时域符号组合为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
频域扩展单元,用于对所述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进行频域扩展;
映射单元,用于将频域扩展后的包含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在进行物理资源块的映射时,以资源块为单位将包含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上,避免了区分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将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逐一的映射到物理资源块的复杂过程,并且在映射的过程中,不区分循环前缀的形式,直接将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上,使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设计减少了繁琐的条件判断,简化了数据处理的过程,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中正常循环前缀下一个资源块的格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中扩展循环前缀下一个资源块的格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中正常循环前缀下一个资源块的格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中扩展循环前缀下一个资源块的格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生成需要发送的数据所对应的数据时域符号。
102、将与需要发送的数据对应的导频符号进行时域扩展,生成导频时域符号,其中导频符号进行时域扩展的公式为 r PUCCH ( m N RS PUCCH + m ) = w ‾ ( m ) , ]]>其中 m = 0 , . . . , N RS PUCCH - 1 , m = 0,1 . ]]>
103、将所述数据时域符号和所述导频时域符号组合为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
104、对所述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时域符号乘以做频域扩展,其中n=0,...,11,产生一个包含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资源块。
105、将频域扩展后的包含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资源块映射到预先设置的与所述资源块对应的物理资源块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生成单元21、时域扩展单元22、组合单元23、频域扩展单元24、映射单元25。
生成单元21,用于将需要发送的数据生成与所述要发送的数据对应的数据时域符号;时域扩展单元22,用于将与需要发送的数据对应的导频符号进行时域扩展,生成导频时域符号;组合单元23,用于将所述数据时域符号和所述导频时域符号组合为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频域扩展单元24,用于对所述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进行频域扩展;映射单元25,用于将频域扩展后的包含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上。
本发明实施例,将所述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组合成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并对所述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所包含的每一个时域符号进行频域扩展,生成包含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资源块,将包含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上。在进行物理资源块的映射时,以资源块为单位将包含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上,避免了区分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将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逐一的映射到物理资源块的复杂过程,并且在映射的过程中,不区分循环前缀的形式,直接将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上,使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设计减少了繁琐的条件判断,简化了数据处理的过程,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效率。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当所要处理的数据为格式1或格式1a或格式1b的数据时,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301、为了使需要发送的数据有更好的性能和更便捷的数据处理方式,首先需要对上行控制信道中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
302、对所述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使需要发送的数据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在对所述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时,针对不同格式的数据,有不同的调制方式,当需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1或格式1a的数据时,采用二相移键控的调制方法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输出一个数据符号d(0);当需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1b的数据时,采用四相移键控的调制方法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输出一个数据符号d(0)。
303、将调制后的数据通过公式 y ( m · N SF PUCCH + m ) = S ( n s ) · w n oc ( m ) · d ( 0 ) ]]>进行加扰和时域扩展,其中 m = 0 , . . . , N SF PUCCH - 1 , m = 0,1 , ]]>m′=0,1,生成数据时域符号。
304、在生成数据符号后,对与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对应的导频符号进行时域扩展,生成导频时域符号,其中导频符号进行时域扩展的公式为 r PUCCH ( m N RS PUCCH + m ) = w ‾ ( m ) , ]]>其中 m = 0 , . . . , N RS PUCCH - 1 , m = 0,1 . ]]>m′=0,1。
305、将所述数据时域符号和所述导频时域符号组合为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其中将所述数据时域符号和所述导频时域符号组合为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在正常循环前缀下,一个资源块盛放有14个时域符号,其中数据时域符号为8个,导频时域符号为6个;第二种,在扩展的循环前缀下,一个资源块盛放12个符号,其中数据时域符号为8个,导频时域符号为4个。
306、对所述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时域符号乘以做频域扩展,其中n=0,...,11;使所述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扩展到整个资源块上。
307、以所述资源块为单位,将频域扩展后的包含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资源块映射到预先设置的与所述资源块对应的物理资源块上。
针对于上述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生成单元41、时域扩展单元42、组合单元43、频域扩展单元44、映射单元45。
生成单元41,用于生成需要发送的数据所对应的数据时域符号,该所述时域符号为需要发送的1个数据符号经时域扩展后生成的8个时域数据符号;在生成所述时域符号的同时,时域扩展单元42,用于将与需要发送的数据对应的导频符号进行时域扩展,生成导频时域符号;组合单元43,用于将所述数据时域符号和所述导频时域符号组合为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在所述时域符号组合时有两种组合方式,第一种,在循环前缀下组合为14个时域符号的资源块时域符号,8个数据时域符号和6个导频时域符号,第二种,在扩展循环前缀下组合为包含12个时域符号的资源块时域符号;频域扩展单元44,用于对所述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进行频域扩展,使所述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扩展到整个资源块;映射单元45,用于将频域扩展后的包含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上。
其中,生成单元41包括:第一编码模块411、调制模块412、加扰和时域扩展模块413;第一编码模块411,用于对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调制模块412,用于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调制,生成1个数据符号d(0);加扰和时域扩展模块413,用于对所述调制生成的一个数据符号进行加扰和时域扩展,生成8个数据时域符号。
其中,在数据符号组合时,为了使数据符号好导频符号分布的比较均匀,达到比较好的通信效果,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组合为一个资源块长度的符号时,有两种组合方式,第一种,在正常循环前缀下,一个资源块的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组合图如图5所示;第二种,在扩展循环前缀下,一个资源块的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组合图如图6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在将所述数据时域符号和所述导频时域符号组合为一个资源块的时域符号之前,只对所述数据符号和所述导频符号进行时域扩展,在将所述数据时域符号和所述导频时域符号组合为一个资源块的时域符号之后,才对所述资源块中的数据时域符号和导频时域符号统一进行频域扩展,使对所述数据符号和所述导频符号的处理过程变的简单,使设计者在进行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设计时,减少了大量的循环语句和条件判断语句,使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过程简单化,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在将资源块映射到预先设置的物理资源块时,以组合生成的资源块为单位,将包含所述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资源块映射预选设置的物理资源块上,避免了以一个符号为单位,区分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将所述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映射到预先设置的资源块上,并且避免了区分循环格式的映射导频符号的过程,简化了数据映射的过程,使设计者在进行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设计时,减少了大量的循环语句和条件判断语句,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效率。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当要处理的数据为格式2或格式2a或格式2b的数据时,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701、根据循环前缀形式和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格式,将需要发送的数据组合为22比特长度的数据,在进行数据组合之前,预先设置了22长度的数组a(i),其中i=0,...,21。在进行数据组合时,有三种不同的组合形式,具体为:
第一种,当需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2的数据时,将需要发送的信道质量指示数据从a(0)位置开始顺序放置,直到将所有的信道质量指示数据放置完毕,其余空闲的数据位置添零。
第二种,当需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2a或格式2b的数据并且采用正常循环前缀的形式时,将需要发送的数据中的信道质量指示数据从a(0)位置开始顺序放置,直到将所有的信道质量指示数据放置完毕;将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中的ACK/NACK数据顺序放置在a(20)和a(21)的位置,其中当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2a的数据时,a(20)和a(21)的位置放置同一比特的ACK/NACK数据;当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2b的数据时,a(20)和a(21)的位置顺序放置2比特的ACK/NACK数据;将其余空闲数据位置添零。
第三种,当需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2a或格式2b的数据并采用扩展循环前缀时,将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中的信道质量指示数据从a(0)位置开始顺序放置,直到将所述信道质量指示数据放置完毕;将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中的ACK/NACK数据顺序放置在将所述信道质量指示数据的后面;将其余空闲数据放置位置添零。
702、对所述22比特的数据进行编码,共输出22比特的编码数据,其中对所述22比特数据中的前20比特数据采用公式 b i = Σ n = 0 19 ( a ( n ) · M i , n ) mod 2 ]]>进行编码,其中i=0,...,19;所述22比特数据中的第21和第22比特的数据保持不变,编码后的数据等于编码前的数据。
703、对所述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加扰,生成22比特的扰码,其中22比特扰码生成采用如下公式: b ~ ( i ) = ( b ( i ) + c ( i ) ) mod 2 , ]]>其中
704、对所述加扰后的22比特的扰码采用四相移键控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生成11个数据符号d(0)-d(10),该数据符号没有进行频域扩展,所以该数据符号为数据时域符号。
705、在生成所述数据时域符号后,将与需要发送的数据对应的导频符号根据公式 r PUCCH ( m N RS PUCCH + m ) = w ‾ ( m ) z ( m ) ]]>进行时域扩展,生成导频时域符号,其中 m = 0 , . . . , N RS PUCCH - 1 , m = 0,1 , z ( 0 ) = 1 , z ( 1 ) = d ( 10 ) . ]]>m′=0,1,z(0)=1,z(1)=d(10)。
706、将所述数据时域符号和所述导频时域符号组合为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其中将所述数据时域符号和所述导频时域符号组合为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在正常循环前缀下,一个资源块盛放有14个时域符号,其中数据时域符号为10个,导频时域符号为4个;第二种,在扩展的循环前缀下,一个资源块盛放12个符号,其中数据时域符号为10个,导频时域符号为2个。
707、对所述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所包含的每一个时域符号乘以做频域扩展,其中n=0,...,11;使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扩展到整个资源块上。
708、以资源块为单位,将频域扩展后的包含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资源块映射到预先设置的与所述资源块对应的物理资源块上。
针对于上述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的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的装置,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生成单元81、时域扩展单元82、组合单元83、频域扩展单元84、映射单元85。
生成单元81,用于生成需要发送的数据所对应的数据时域符号;时域扩展单元82,用于将与需要发送的数据对应的导频符号进行时域扩展,生成导频时域符号;组合单元83,用于将所述数据时域符号和所述导频时域符号组合为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频域扩展单元84,用于对所述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进行频域扩展;映射单元85,用于将频域扩展后的包含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上。
其中,生成单元81包括:数据组合模块811、第二编码模块812、加扰模块813、调制模块814;数据组合模块811,用于根据循环前缀形式和需要发送数据的格式,将需要发送的数据组合为22比特长度的数据;在进行数据组合时,有三种不同的组合形式,具体为:第一种,当需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2的数据时,将需要发送的信道质量指示数据从a(0)位置顺序放置,直到将所有的信道质量指示数据放置完毕,其余空闲的数据位置添零。第二种,当需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2a或格式2b的数据并且采用正常循环前缀的形式时,将需要发送的数据中的信道质量指示数据从a(0)位置顺序放置,直到将所有的信道质量指示数据放置完毕;将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中的ACK/NACK数据顺序放置在第20和第21比特的位置,其中当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2a的数据时,a(20)和a(21)的位置放置同一比特的ACK/NACK数据;当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2b的数据时,a(20)和a(21)的位置顺序放置2比特的ACK/NACK数据;将其余空闲数据位置添零。第三种,当需要发送的数据为格式2a或格式2b的数据并采用扩展循环前缀时,将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中的信道质量指示数据从a(0)位置开始顺序放置,直到将所述信道质量指示数据放置完毕;将所述需要发送的数据中的ACK/NACK数据顺序放置在将所述信道质量指示数据的后面;将其余空闲数据放置位置添零。
第二编码模块812,用于对所述22比特长度的数据进行编码,输出22比特的编码数据;加扰模块813,用于对所述编码后的22比特编码数据进行加扰,生成22比特的扰码;调制模块814,用于对所述扰码采用四相移键控的调制方法进行调制,输出11个数据时域符号。
其中,在数据符号组合时,为了使数据符号好导频符号分布的比较均匀,达到比较好的通信效果,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组合为一个资源块长度的符号时,有两种组合方式,第一种,在正常循环前缀下,一个资源块的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组合图如图9所示;第二种,在扩展循环前缀下,一个资源块的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组合图如图10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根据数据格式和循环前缀的形式将需要发送的数据组合为22比特的数据,然后对所述22比特的数据进行编码,生成22比特的编码数据,避免了不同格式的数据经编码后生成的数据位数不同,以及相同格式下的数据由于采用是循环前缀的形式不同经编码后生成的数据也不同的复杂情况,使需要发送的数据不论是什么数据格式,以及不论在哪种循环前缀的形式下,经编码后生成的数据位数都相同,使设计人员在预先设置盛放需要发送的数据的数组时,只定义一种长度的数组就可以盛放各种格式的数据,避免了查找数组长度的步骤,使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过程变的简单。并且经组合后的数据在进行调制时,不需要区分哪种循环前缀形式以及什么数据格式,只要将组合后的22比特是数据进行统一调制便可以输出11个数据符号,较大程度的简化了数据调制的过程,使设计者在进行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设计时,减少了大量的循环语句和条件判断语句,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在将资源块映射到预先设置的物理资源块时,以资源块为单位,将包含所述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资源块映射预选设置的物理资源块上,避免了以一个符号为单位,区分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将所述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映射到预先设置的资源块上,并且避免了区分循环格式的映射导频符号的过程,简化了数据映射的过程,使设计者在进行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的设计时,减少了大量的循环语句和条件判断语句,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效率。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上行控制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上行控制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上行控制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行控制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行控制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解决了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处理过程比较复杂的问题。生成需要发送的数据所对应的数据时域符号;将与需要发送的数据对应的导频符号进行时域扩展,生成导频时域符号;将所述数据时域符号和所述导频时域符号组合为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对所述一个资源块长度的时域符号进行频域扩展;将频域扩展后的包含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的资源块映射到物理资源块上。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