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超声内镜引导下带冷循环回路的射频消融电极.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8108204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048514.6

申请日:

20110225

公开号:

CN201949122U

公开日:

201108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8/14

主分类号:

A61B18/14

申请人:

苗毅,张国新,马士杰

发明人:

苗毅,张国新,马士杰

地址: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优先权:

CN201120048514U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孙鸥;朱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超声内镜引导下带冷循环回路的射频消融电极。本实用新型结构是操作手柄连接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连接电极针主体,电极针主体是一根内部设有空腔的金属导丝,其前端是消融电极针前端,其后端连接外接导线,电极针的内部空腔中设置一金属管道,金属管道由手柄部位接入通往电极针前端,与电极针主体一起形成冷循环回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电极针前端消融时温度升高过快导致对人体的新的伤害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极针后端更细的金属中空导丝向电极针前端注水,水通过电极针前端后沿着电极针主体和细的金属管道之间的空隙,从电极针主体后端流出而达到降温效果。

权利要求书

1.经超声内镜引导下带冷循环回路的射频消融电极,操作手柄连接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连接电极针主体,电极针主体是一根内部设有空腔的金属导丝,在其前端是消融电极针前端,电极针主体后端连接外接导线,其特征在于在电极针的内部空腔中设置一金属管道,金属管道由手柄部位接入通往电极针前端,与电极针主体一起形成冷循环回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频消融电极,尤其涉及一种经超声内镜引导下带冷循环回路的射频消融电极。

背景技术

目前,射频消融技术在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将射频电极插入病变组织,射频发射器通过射频消融电极向病变组织输送能量,最终将组织热灭活。

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射频消融电极置入人体的方法有经皮、外科手术术中和腹腔镜三种方法。经皮途径难以将消融电极置入体内深部器官,而外科手术和腹腔镜不仅存在着创伤面大、操作复杂的缺点,而且更存在由于电极针前端消融时温度升高过快导致对人体的新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一种经超声内镜引导的射频消融电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经超声内镜引导下带冷循环回路的射频消融电极,操作手柄连接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连接电极针主体,电极针主体是一根内部设有空腔的金属导丝,在其前端是消融电极针前端,电极针主体后端连接外接导线,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在电 极针的内部空腔中设置一金属管道,金属管道由手柄部位接入通往电极针前端,与电极针主体一起形成冷循环回路。

本发明优点和效果在于不仅能对组织进行消融,而且能通过内镜狭长的孔道,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穿刺性,消融电极与内镜孔道相匹配,能够实现经超声内镜引导下对胰腺等胃周围脏器病变的射频消融;同时在电极针的内部实现冷循环,可以防止电极针前端消融时温度升高过快,从而加大消融的范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消融)电极针主体以一根能穿过超声内镜孔道的中空合金钢丝为主体,末端裸露1-2厘米,表面镀金,并经过打磨特殊处理,其余部分以耐热、绝缘涂层覆盖,通过固定装置将整个电极固定在内镜上,通过操作手柄沿着固定装置向内镜孔道里面推动钢丝,后端通过导线将中空钢丝与射频发射器相连接。整个钢丝外面加一外套管,防止电极针损伤超声内镜孔道。同时通过电极针后端更细的金属中空导丝向电极针前端注水,水通过电极针前端后沿着电极针主体和细的金属管道之间的空隙,从电极针主体后端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中消融电极前端的纵剖面结构图。

图3——本发明中消融电极针身部分横截面结构图。

图中,消融电极针前端1、电极针主体2、固定装置3、外接导线4、操作手柄5、注水口6、电极前端镀金7、金属钢丝8、金属管道9、钢丝表面涂层10、钢丝外套管1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电极针主体2呈一定的弧度或弯曲状,内部是中空的空腔,且电极针主体2的前端是消融电极针前端1,电极针主体2后端引出外接导线4,电极针主体2再与固定装置3连接,固定装置3与内镜孔道入口(图中省略,未画出)旋紧固定;操作手柄5连接固定装置3,在电极针主体2内部空腔中设置一根细的金属管道9,注水口6连通金属管道9;消融电极针前端1厘米是电极前端镀金7,金属钢丝8其余部分表面是绝缘耐热涂层10,整个电极针主体2上包有钢丝外套管11。

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

先将超声内镜进入胃内,定位胃周围病变组织,将电极针主体2及消融电极针前端1和钢丝外套管11沿内镜孔道伸入胃内;固定装置3与内镜孔道入口处旋紧固定;在超声内镜的引导下,将操作手柄5向前推,消融电极针前端1将穿入到病变组织中;此时,将外接导线4连接射频发射器(图中省略,未画出),打开射频发射器,设置好消融参数,即可实现对病变组织消融;消融过程中通过注水口6向消融电极针前端1缓慢注水,水则通过设置电极针主体2内空腔中的金属管道9到达消融电极针前端1,通过电极针主体2和金属管道9之间的空隙回流出电极针;钢丝表面涂层10可防止电流通过电极针主体2上的金属钢丝8泄露和对非靶区组织的热损伤,钢丝外套管11可以保护内镜不被电极前端针尖划伤。

经超声内镜引导下带冷循环回路的射频消融电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经超声内镜引导下带冷循环回路的射频消融电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经超声内镜引导下带冷循环回路的射频消融电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超声内镜引导下带冷循环回路的射频消融电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超声内镜引导下带冷循环回路的射频消融电极.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94912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8.31 CN 201949122 U *CN201949122U* (21)申请号 201120048514.6 (22)申请日 2011.02.25 A61B 18/14(2006.01) (73)专利权人 苗毅 地址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广州路 300 号 专利权人 张国新 马士杰 (72)发明人 苗毅 张国新 马士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32226 代理人 孙鸥 朱杰 (54) 实用新型名称 经超声内镜引导下带冷循环回路的射频消融 电极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

2、一种经超声内镜引导下带冷 循环回路的射频消融电极。本实用新型结构是操 作手柄连接固定装置, 固定装置连接电极针主体, 电极针主体是一根内部设有空腔的金属导丝, 其 前端是消融电极针前端, 其后端连接外接导线, 电 极针的内部空腔中设置一金属管道, 金属管道由 手柄部位接入通往电极针前端, 与电极针主体一 起形成冷循环回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电极针前 端消融时温度升高过快导致对人体的新的伤害的 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极针后端更细的金属中 空导丝向电极针前端注水, 水通过电极针前端后 沿着电极针主体和细的金属管道之间的空隙, 从 电极针主体后端流出而达到降温效果。 (51)Int.Cl. (19)中。

3、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CN 201949123 U1/1 页 2 1. 经超声内镜引导下带冷循环回路的射频消融电极, 操作手柄连接固定装置, 固定装 置连接电极针主体, 电极针主体是一根内部设有空腔的金属导丝, 在其前端是消融电极针 前端, 电极针主体后端连接外接导线, 其特征在于在电极针的内部空腔中设置一金属管道, 金属管道由手柄部位接入通往电极针前端, 与电极针主体一起形成冷循环回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949122 U CN 201949123 U1/2 页 3 经超声内镜引导下带冷循环回路的射频。

4、消融电极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频消融电极, 尤其涉及一种经超声内镜引导下带冷循环回 路的射频消融电极。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射频消融技术在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将射频电极 插入病变组织, 射频发射器通过射频消融电极向病变组织输送能量, 最终将组织热灭活。 0003 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 射频消融电极置入人体的方法有经皮、 外科手术术中和 腹腔镜三种方法。经皮途径难以将消融电极置入体内深部器官, 而外科手术和腹腔镜不仅 存在着创伤面大、 操作复杂的缺点, 而且更存在由于电极针前端消融时温度升高过快导致 对人体的新的伤害。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

5、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 设计一种经超声内镜引导的射频消融电极。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0006 经超声内镜引导下带冷循环回路的射频消融电极, 操作手柄连接固定装置, 固定 装置连接电极针主体, 电极针主体是一根内部设有空腔的金属导丝, 在其前端是消融电极 针前端, 电极针主体后端连接外接导线, 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在电 极针的内部空腔中设置 一金属管道, 金属管道由手柄部位接入通往电极针前端, 与电极针主体一起形成冷循环回 路。 0007 本发明优点和效果在于不仅能对组织进行消融, 而且能通过内镜狭长的孔道, 具 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穿刺性, 消融电极与内镜孔道相匹配, 能够实现经超。

6、声内镜引导下对胰 腺等胃周围脏器病变的射频消融 ; 同时在电极针的内部实现冷循环, 可以防止电极针前端 消融时温度升高过快, 从而加大消融的范围。 0008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 消融 ) 电极针主体以一根能穿过 超声内镜孔道的中空合金钢丝为主体, 末端裸露 1-2 厘米, 表面镀金, 并经过打磨特殊处 理, 其余部分以耐热、 绝缘涂层覆盖, 通过固定装置将整个电极固定在内镜上, 通过操作手 柄沿着固定装置向内镜孔道里面推动钢丝, 后端通过导线将中空钢丝与射频发射器相连 接。整个钢丝外面加一外套管, 防止电极针损伤超声内镜孔道。同时通过电极针后端更细 的金属中空导丝向。

7、电极针前端注水, 水通过电极针前端后沿着电极针主体和细的金属管道 之间的空隙, 从电极针主体后端流出。 附图说明 0009 图 1本发明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0 图 2本发明中消融电极前端的纵剖面结构图。 0011 图 3本发明中消融电极针身部分横截面结构图。 说 明 书 CN 201949122 U CN 201949123 U2/2 页 4 0012 图中, 消融电极针前端 1、 电极针主体 2、 固定装置 3、 外接导线 4、 操作手柄 5、 注水 口 6、 电极前端镀金 7、 金属钢丝 8、 金属管道 9、 钢丝表面涂层 10、 钢丝外套管 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如图 1、。

8、 图 2 和图 3 所示 ; 0014 电极针主体2呈一定的弧度或弯曲状, 内部是中空的空腔, 且电极针主体2的前端 是消融电极针前端 1, 电极针主体 2 后端引出外接导线 4, 电极针主体 2 再与固定装置 3 连 接, 固定装置 3 与内镜孔道入口 ( 图中省略, 未画出 ) 旋紧固定 ; 操作手柄 5 连接固定装置 3, 在电极针主体 2 内部空腔中设置一根细的金属管道 9, 注水口 6 连通金属管道 9 ; 消融电 极针前端 1 厘米是电极前端镀金 7, 金属钢丝 8 其余部分表面是绝缘耐热涂层 10, 整个电极 针主体 2 上包有钢丝外套管 11。 0015 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 :。

9、 0016 先将超声内镜进入胃内, 定位胃周围病变组织, 将电极针主体 2 及消融电极针前 端 1 和钢丝外套管 11 沿内镜孔道伸入胃内 ; 固定装置 3 与内镜孔道入口处旋紧固定 ; 在超 声内镜的引导下, 将操作手柄5向前推, 消融电极针前端1将穿入到病变组织中 ; 此时, 将外 接导线 4 连接射频发射器 ( 图中省略, 未画出 ), 打开射频发射器, 设置好消融参数, 即可实 现对病变组织消融 ; 消融过程中通过注水口6向消融电极针前端1缓慢注水, 水则通过设置 电极针主体2内空腔中的金属管道9到达消融电极针前端1, 通过电极针主体2和金属管道 9 之间的空隙回流出电极针 ; 钢丝表面涂层 10 可防止电流通过电极针主体 2 上的金属钢丝 8 泄露和对非靶区组织的热损伤, 钢丝外套管 11 可以保护内镜不被电极前端针尖划伤。 说 明 书 CN 201949122 U CN 201949123 U1/1 页 5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49122 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