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8104682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77236.7

申请日:

20140804

公开号:

CN104083562B

公开日:

201710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888,A61K9/70,A61P19/04,A61P29/00

主分类号:

A61K36/8888,A61K9/70,A61P19/04,A61P29/00

申请人:

吴延义

发明人:

吴延义

地址:

246112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前进居委会前进中街021号3栋302室

优先权:

CN201410377236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治疗肩周炎治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效果满意;其配料来源易得,生产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其组分按照重量计,包括以下物质:药料:30%~36%,基质膏药油:64%~70%;药料包括:生川乌:15%~20%,生草乌:15%~20%,天南星:8%~12%,生半夏:6%~10%,油肉桂:6%~10%,马钱子:10%~15%,公丁香:6%~10%,威灵仙:8%~12%,北细辛:10%~15%;基质膏药油包括:芝麻油:50%~65%,黄丹:35%~50%。制备过程包括:备料、炼油、下丹、下药料、收膏等步骤。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按照重量计,包括以下物质:药料:30%~36%,基质膏药油:64%~70%;所述的药料按照重量计包括:生川乌:15.3%,生草乌:15.4%,天南星:10.3%,生半夏:7.7%,油肉桂:7.7%,马钱子:12.8%,公丁香:7.7%,威灵仙:10.3%,北细辛:12.8%;所述基质膏药油按照重量计,由下列原料制成:芝麻油:50%~70%,黄丹:30%~5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备料:分别取生川乌、生草乌、天南星、生半夏、油肉桂、马钱子、公丁香、威灵仙、北细辛、炒去潮气后粉碎,过80目筛,混合均匀备用;(b)炼油:将芝麻油置于容器中,加热至沸点;(c)下丹:文火保温状态下,向容器中均匀撒布黄丹并搅拌0.5~2小时;(d)下药料:取以上(a)步骤制备的药料,文火保温状态下,向容器中均匀撒布并搅拌;(e)收膏:去火收膏,即制得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

背景技术

肩周炎学名肩关节周围炎,又称:“肩凝风”,“露肩风”,“五十肩”,“冻结肩”,“老年肩”等。多有外伤史,但外伤只是一种诱因。肩周炎与年龄、体质、劳损有密切关系,是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呈慢性炎症反应,局部血运不畅,加上风寒湿侵袭,局部组织充血渗出、肿胀,致使肩关节周围广泛粘连,限制关节正常活动,早期肩关节疼痛肿胀明显,活动受限,后期肿痛减轻,但活动障碍逐渐加重,洗脸、梳头、穿衣、睡眠等均受影响,肩部周围有广泛的压痛点,肩关节主动和被动均受限制,如不能正确规范诊治,病程由数月可达1---2年之久,因病程长而致肩部肌肉萎缩,甚至后遗肩关节强直,故应采取积极有效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治疗肩周炎治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效果满意;其配料来源易得,生产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按照重量计,包括以下物质:药料:30%~36%,基质膏药油:64%~70%。

所述的药料按照重量计,由下列原料制成:生川乌:15%~20%,生草乌:15%~20%,天南星:8%~12%,生半夏:6%~10%,油肉桂:6%~10%,马钱子:10%~15%,公丁香:6%~10%,威灵仙:8%~12%,北细辛:10%~15%。

所述基质膏药油按照重量计,由下列原料制成:芝麻油:50%~70%,黄丹:30%~50%。

优选的,所述的药料按照重量计包括:生川乌:15.3%,生草乌:15.4%,天南星:10.3%,生半夏:7.7%,油肉桂:7.7%,马钱子:12.8%,公丁香:7.7%,威灵仙:10.3%,北细辛:12.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备料:分别取生川乌、生草乌、天南星、生半夏、油肉桂、马钱子、公丁香、威灵仙、北细辛、炒去潮气后粉碎,过80目筛,混合均匀备用。

上述备料步骤,各组分按照前述的配比准备。

(b)炼油:将芝麻油置于容器中,加热至沸点。

炼油是膏药制备技术的关键,炼油的老嫩程度对膏药质量有很大影响。炼油若过老,膏药粘着力差,质硬脆,易从皮肤上脱落;油若炼的过嫩,膏药质地软,易移动、粘性强,污染皮肤及衣物,只有炼油的老嫩适度,才能贴之即着,揭之即落。

炼油过程中,应掌握如下几点,可达到较好的炼油效果:炼油时火不宜太猛,开始为青色,逐渐转为黑而浓,当浓烟出现时,应不断撩油,在浓烟转为白烟时为准;初期加热过程中,油花多在锅壁附近,待油花向锅中心集聚时为准;也可采取取少许油滴于水中,待油滴散开后又集聚成珠时为准。

(c)下丹:文火保温状态下,向容器中均匀撒布黄丹并搅拌0.5~2小时。

下丹撒布要均匀,并不停地向同一方向搅拌,以防沉聚,当容器中颜色由红逐渐变黑时,继续熬炼,炼制滴水成珠不粘手为度。

(d)下药料:取以上(a)步骤制备的药料,文火保温状态下,向容器中均匀撒布并搅拌。

下药料时要撒布均匀,必须向同一方向不停搅拌,下药料时应注意速度,不宜太快。

(e)收膏:去火收膏,即制得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

收膏后可以进一步进行摊膏,即将所制备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分摊于裱背材料上,所述的裱背材料使用纸或布,摊膏时,按照治疗部位不同,可以分别取上述(e)步骤所制备的中药15克至30克,制成不同的成品。要注意每张重量合乎要求及涂成圆整。

为提高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的药效,在上述的(d)下药料步骤,操作人员需要反复进行查看,如发现容器内物料黏度过大、颜色偏深(偏老),则向容器内兑入松香,其比例为基质膏药油的1%~5%。

在上述的(d)下药料步骤,如发现容器内物料黏度过小、颜色偏浅(偏嫩),则向容器内兑入樟脑,其比例为比例为基质膏药油的1%~5%,并延长加热时间0.2~1小时。

本发明所制备的中药其功效:温筋散寒,祛风止痛。适应病症:肩关节周围炎。

方解:本方所治之病乃因肩部外伤而引起,或劳动过度,使肩肌肉劳损,或因年老体弱,筋骨不健,失于气血濡养,受风、寒、湿三气的侵袭,而气血瘀滞,疼痛,关节活动不利;所以此方以温经散寒,祛风镇痛,故能温营血、散寒凝,通血脉,定剧痛。本方中:生川乌、生草乌、天南星、北细辛、马钱子均能搜风寒,定剧痛、除湿邪。北细辛还能走窜、达百骸、宣络脉疏百节。油肉桂、公丁香温通经络,祛风寒湿之邪、散寒湿之凝。威灵仙增强祛风除湿之效。将上方制成膏药,局部外用,药力经毛窍而入,发挥其温筋散寒,祛风止痛,宣通血脉及滑利关节作用。

将本发明的药料配合基质膏药油制成膏药,局部外贴方式给药,对肩周炎治疗效果好。其成分来源于自然,且使用外贴方式给药,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治疗方式简单、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a)备料:各组分炒去潮气后粉碎,过80目筛后,取生川乌:15.3千克,生草乌:15.4千克,天南星:10.3千克,生半夏:7.7千克,油肉桂:7.7千克,马钱子:12.8千克,公丁香:7.7千克,威灵仙:10.3千克,北细辛:12.8千克,混合均匀,得药料100千克备用。

(b)炼油:将芝麻油135千克置于容器中,加热至沸点。

(c)下丹:文火保温状态下,向容器中均匀撒布黄丹75千克并搅拌0.5~2小时。

(d)下药料:取以上(a)步骤制备的药料100千克,文火保温状态下,向容器中均匀撒布并搅拌。

(e)收膏:去火收膏,即制得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生产过程中少量损耗,制得成品300千克,按照每张膏药30克摊膏后得到30克成品10000张。

本实施例中:

制备的中药包括:药料32.3%,基质膏药油67.7%;

药料中各组分配比:生川乌:15.3%,生草乌:15.4%,天南星:10.3%,生半夏:7.7%,油肉桂:7.7%,马钱子:12.8%,公丁香:7.7%,威灵仙:10.3%,北细辛:12.8%;

基质膏药油包括:芝麻油64.3%,黄丹35.7%。

实施例二

(a)备料:按照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方法制得药料100千克。

(b)炼油:将芝麻油95千克置于容器中,加热至沸点。

(c)下丹:文火保温状态下,向容器中均匀撒布黄丹85千克并搅拌0.5~2小时。

(d)下药料:取以上(a)步骤制备的药料100千克,文火保温状态下,向容器中均匀撒布并搅拌。

(e)收膏:去火收膏,即制得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生产过程中少量损耗,制得成品270千克,按照每张膏药15克摊膏后得到成品18000张。

本实施例中:

制备的中药包括药料35.7%,基质膏药油64.3%;

药料中各组分配比:生川乌:15.3%,生草乌:15.4%,天南星:10.3%,生半夏:7.7%,油肉桂:7.7%,马钱子:12.8%,公丁香:7.7%,威灵仙:10.3%,北细辛:12.8%;

基质膏药油包括:芝麻油52.8%,黄丹47.2%。

实施例三

(a)备料:各组分炒去潮气后粉碎,过80目筛后,取生川乌:18.2千克,生草乌:18.2千克,天南星:9.6千克,生半夏:7.1千克,油肉桂:7.1千克,马钱子:10.2千克,公丁香:7.3千克,威灵仙:10.1千克,北细辛:12.2千克,混合均匀,得药料100千克备用。

(b)炼油:将芝麻油150千克置于容器中,加热至沸点。

(c)下丹:文火保温状态下,向容器中均匀撒布黄丹80千克并搅拌0.5~2小时。

(d)下药料:取以上(a)步骤制备的药料100千克,文火保温状态下,向容器中均匀撒布并搅拌。

(e)收膏:去火收膏,即制得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生产过程中少量损耗,制得成品321千克,按照每张膏药30克摊膏后得到成品10700张。

本实施例中:

所制备的中药包括:药料30.3%,基质膏药油69.7%;

药料中各组分配比:生川乌:18.2%,生草乌:18.2%,天南星:9.6%,生半夏:7.1%,油肉桂:7.1%,马钱子:10.2%,公丁香:7.3%,威灵仙:10.1%,北细辛:12.2%。

基质膏药油包括:芝麻油65.2%,黄丹34.8%。

本发明所制备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适用于肩关节周围炎,使用时将药贴加温软化贴于患处。经多年使用,其治疗效果统计如下表:

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治疗方式简单、成本低廉。本发明的推广应用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377236.7 (22)申请日 2014.08.04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408356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0.08 (73)专利权人 吴延义 地址 246112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 前进居委会前进中街021号3栋302室 (72)发明人 吴延义 (51)Int.Cl. A61K 36/8888(2006.01) A61K 9/70(2006.01) A61P 19/04(2006.01) A61P 29/00。

2、(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02614333 A,2012.08.01,第1-7页. CN 103861071 A,2014.06.18,第1-5页. CN 102008562 A,2011.04.13,第1-3页. 审查员 王晶晶 (54)发明名称 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 治疗肩周炎治疗效好、 无毒副作用、 安全可靠、 效 果满意; 其配料来源易得, 生产方法简单、 成本低 廉。 其组分按照重量计, 包括以下物质: 药料: 30% 36%, 基质膏药油: 64%70%; 药料包括: 生川乌: 15%20%, 生。

3、草乌: 15%20%, 天南星: 8%12%, 生半夏: 6%10%, 油肉桂: 6%10%, 马钱子: 10% 15%, 公丁香: 6%10%, 威灵仙: 8%12%, 北细 辛: 10%15%; 基质膏药油包括: 芝麻油: 50% 65%, 黄丹: 35%50%。 制备过程包括: 备料、 炼油、 下丹、 下药料、 收膏等步骤。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4083562 B 2017.10.03 CN 104083562 B 1.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 按照重量计, 包括以下物质: 药料: 30%36%, 基质膏药油: 64%70%; 所述的药料按照重量计包括: 生川乌: 1。

4、5.3%, 生草乌: 15.4%, 天南星: 10.3%, 生半夏: 7.7%, 油肉桂: 7.7%, 马钱子: 12.8%, 公丁香: 7.7%, 威灵仙: 10.3%, 北细辛: 12.8%; 所述基质膏药油按照重量计, 由下列原料制成: 芝麻油: 50%70%, 黄丹: 30%5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a) 备料: 分别取生川乌、 生草乌、 天南星、 生半夏、 油肉桂、 马钱子、 公丁香、 威灵仙、 北 细辛、 炒去潮气后粉碎, 过80目筛, 混合均匀备用; (b) 炼油: 将芝麻油置于容器中, 加热至沸点; (c) 下丹: 文火保。

5、温状态下, 向容器中均匀撒布黄丹并搅拌0.52小时; (d) 下药料: 取以上 (a) 步骤制备的药料, 文火保温状态下, 向容器中均匀撒布并搅拌; (e) 收膏: 去火收膏, 即制得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4083562 B 2 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肩周炎学名肩关节周围炎, 又称:“肩凝风” ,“露肩风” ,“五十肩” ,“冻结肩” ,“老年 肩” 等。 多有外伤史, 但外伤只是一种诱因。 肩周炎与年龄、 体质、 劳损有密切关系。

6、, 是关节囊 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呈慢性炎症反应, 局部血运不畅, 加上风寒湿侵袭, 局部组织充血渗出、 肿胀, 致使肩关节周围广泛粘连, 限制关节正常活动, 早期肩关节疼痛肿胀明显, 活动受限, 后期肿痛减轻, 但活动障碍逐渐加重, 洗脸、 梳头、 穿衣、 睡眠等均受影响, 肩部周围有广泛 的压痛点, 肩关节主动和被动均受限制, 如不能正确规范诊治, 病程由数月可达1-2年之 久, 因病程长而致肩部肌肉萎缩, 甚至后遗肩关节强直, 故应采取积极有效治疗。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 治疗肩周炎治疗 效好、 无毒副作用、 安全可靠、 效果满意; 其。

7、配料来源易得, 生产方法简单、 成本低廉。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 按照重量计, 包括以下物 质: 药料: 30%36%, 基质膏药油: 64%70%。 0005 所述的药料按照重量计, 由下列原料制成: 生川乌: 15%20%, 生草乌: 15%20%, 天南星: 8%12%, 生半夏: 6%10%, 油肉桂: 6%10%, 马钱子: 10%15%, 公丁香: 6%10%, 威灵仙: 8%12%, 北细辛: 10%15%。 0006 所述基质膏药油按照重量计, 由下列原料制成: 芝麻油: 50%70%, 黄丹: 30% 50%。 0007 优选的, 所。

8、述的药料按照重量计包括: 生川乌: 15.3%, 生草乌: 15.4%, 天南星: 10.3%, 生半夏: 7.7%, 油肉桂: 7.7%, 马钱子: 12.8%, 公丁香: 7.7%, 威灵仙: 10.3%, 北细辛: 12.8%。 000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9 (a) 备料: 分别取生川乌、 生草乌、 天南星、 生半夏、 油肉桂、 马钱子、 公丁香、 威灵 仙、 北细辛、 炒去潮气后粉碎, 过80目筛, 混合均匀备用。 0010 上述备料步骤, 各组分按照前述的配比准备。 0011 (b) 炼油: 将芝麻油置于容器中, 加热至沸点。。

9、 0012 炼油是膏药制备技术的关键, 炼油的老嫩程度对膏药质量有很大影响。 炼油若过 老, 膏药粘着力差, 质硬脆, 易从皮肤上脱落; 油若炼的过嫩, 膏药质地软, 易移动、 粘性强, 污染皮肤及衣物, 只有炼油的老嫩适度, 才能贴之即着, 揭之即落。 0013 炼油过程中, 应掌握如下几点, 可达到较好的炼油效果: 炼油时火不宜太猛, 开始 为青色, 逐渐转为黑而浓, 当浓烟出现时, 应不断撩油, 在浓烟转为白烟时为准; 初期加热过 程中, 油花多在锅壁附近, 待油花向锅中心集聚时为准; 也可采取取少许油滴于水中, 待油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4083562 B 3 滴散开。

10、后又集聚成珠时为准。 0014 (c) 下丹: 文火保温状态下, 向容器中均匀撒布黄丹并搅拌0.52小时。 0015 下丹撒布要均匀, 并不停地向同一方向搅拌, 以防沉聚, 当容器中颜色由红逐渐变 黑时, 继续熬炼, 炼制滴水成珠不粘手为度。 0016 (d) 下药料: 取以上 (a) 步骤制备的药料, 文火保温状态下, 向容器中均匀撒布并搅 拌。 0017 下药料时要撒布均匀, 必须向同一方向不停搅拌, 下药料时应注意速度, 不宜太 快。 0018 (e) 收膏: 去火收膏, 即制得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 0019 收膏后可以进一步进行摊膏, 即将所制备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分摊于裱。

11、背材 料上, 所述的裱背材料使用纸或布, 摊膏时, 按照治疗部位不同, 可以分别取上述 (e) 步骤所 制备的中药15克至30克, 制成不同的成品。 要注意每张重量合乎要求及涂成圆整。 0020 为提高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的药效, 在上述的 (d) 下药料步骤, 操作人 员需要反复进行查看, 如发现容器内物料黏度过大、 颜色偏深 (偏老) , 则向容器内兑入松 香, 其比例为基质膏药油的1%5%。 0021 在上述的 (d) 下药料步骤, 如发现容器内物料黏度过小、 颜色偏浅 (偏嫩) , 则向容 器内兑入樟脑, 其比例为比例为基质膏药油的1%5%, 并延长加热时间0.21小时。 00。

12、22 本发明所制备的中药其功效: 温筋散寒, 祛风止痛。 适应病症: 肩关节周围炎。 0023 方解: 本方所治之病乃因肩部外伤而引起, 或劳动过度, 使肩肌肉劳损, 或因年老 体弱, 筋骨不健, 失于气血濡养, 受风、 寒、 湿三气的侵袭, 而气血瘀滞, 疼痛, 关节活动不利; 所以此方以温经散寒, 祛风镇痛, 故能温营血、 散寒凝, 通血脉, 定剧痛。 本方中: 生川乌、 生 草乌、 天南星、 北细辛、 马钱子均能搜风寒, 定剧痛、 除湿邪。 北细辛还能走窜、 达百骸、 宣络 脉疏百节。 油肉桂、 公丁香温通经络, 祛风寒湿之邪、 散寒湿之凝。 威灵仙增强祛风除湿之 效。 将上方制成膏药,。

13、 局部外用, 药力经毛窍而入, 发挥其温筋散寒, 祛风止痛, 宣通血脉及 滑利关节作用。 0024 将本发明的药料配合基质膏药油制成膏药, 局部外贴方式给药, 对肩周炎治疗效 果好。 其成分来源于自然, 且使用外贴方式给药, 安全可靠、 无毒副作用, 治疗方式简单、 成 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实施例一 0026 (a) 备料: 各组分炒去潮气后粉碎, 过80目筛后, 取生川乌: 15.3千克, 生草乌: 15.4 千克, 天南星: 10.3千克, 生半夏: 7.7千克, 油肉桂: 7.7千克, 马钱子: 12.8千克, 公丁香: 7.7 千克, 威灵仙: 10.3千克, 北细辛: 。

14、12.8千克, 混合均匀, 得药料100千克备用。 0027 (b) 炼油: 将芝麻油135千克置于容器中, 加热至沸点。 0028 (c) 下丹: 文火保温状态下, 向容器中均匀撒布黄丹75千克并搅拌0.52小时。 0029 (d) 下药料: 取以上 (a) 步骤制备的药料100千克, 文火保温状态下, 向容器中均匀 撒布并搅拌。 0030 (e) 收膏: 去火收膏, 即制得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 生产过程中少量损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4083562 B 4 耗, 制得成品300千克, 按照每张膏药30克摊膏后得到30克成品10000张。 0031 本实施例中: 0。

15、032 制备的中药包括: 药料32.3%, 基质膏药油67.7%; 0033 药料中各组分配比: 生川乌: 15.3%, 生草乌: 15.4%, 天南星: 10.3%, 生半夏: 7.7%, 油肉桂: 7.7%, 马钱子: 12.8%, 公丁香: 7.7%, 威灵仙: 10.3%, 北细辛: 12.8%; 0034 基质膏药油包括: 芝麻油64.3%, 黄丹35.7%。 0035 实施例二 0036 (a) 备料: 按照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方法制得药料100千克。 0037 (b) 炼油: 将芝麻油95千克置于容器中, 加热至沸点。 0038 (c) 下丹: 文火保温状态下, 向容器中均匀撒布黄丹。

16、85千克并搅拌0.52小时。 0039 (d) 下药料: 取以上 (a) 步骤制备的药料100千克, 文火保温状态下, 向容器中均匀 撒布并搅拌。 0040 (e) 收膏: 去火收膏, 即制得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 生产过程中少量损 耗, 制得成品270千克, 按照每张膏药15克摊膏后得到成品18000张。 0041 本实施例中: 0042 制备的中药包括药料35.7%, 基质膏药油64.3%; 0043 药料中各组分配比: 生川乌: 15.3%, 生草乌: 15.4%, 天南星: 10.3%, 生半夏: 7.7%, 油肉桂: 7.7%, 马钱子: 12.8%, 公丁香: 7.7%, 。

17、威灵仙: 10.3%, 北细辛: 12.8%; 0044 基质膏药油包括: 芝麻油52.8%, 黄丹47.2%。 0045 实施例三 0046 (a) 备料: 各组分炒去潮气后粉碎, 过80目筛后, 取生川乌: 18.2千克, 生草乌: 18.2 千克, 天南星: 9.6千克, 生半夏: 7.1千克, 油肉桂: 7.1千克, 马钱子: 10.2千克, 公丁香: 7.3 千克, 威灵仙: 10.1千克, 北细辛: 12.2千克, 混合均匀, 得药料100千克备用。 0047 (b) 炼油: 将芝麻油150千克置于容器中, 加热至沸点。 0048 (c) 下丹: 文火保温状态下, 向容器中均匀撒布。

18、黄丹80千克并搅拌0.52小时。 0049 (d) 下药料: 取以上 (a) 步骤制备的药料100千克, 文火保温状态下, 向容器中均匀 撒布并搅拌。 0050 (e) 收膏: 去火收膏, 即制得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 生产过程中少量损 耗, 制得成品321千克, 按照每张膏药30克摊膏后得到成品10700张。 0051 本实施例中: 0052 所制备的中药包括: 药料30.3%, 基质膏药油69.7%; 0053 药料中各组分配比: 生川乌: 18.2%, 生草乌: 18.2%, 天南星: 9.6%, 生半夏: 7.1%, 油 肉桂: 7.1%, 马钱子: 10.2%, 公丁香: 7.3%, 威灵仙: 10.1%, 北细辛: 12.2%。 0054 基质膏药油包括: 芝麻油65.2%, 黄丹34.8%。 0055 本发明所制备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 适用于肩关节周围炎, 使用时将药贴加 温软化贴于患处。 经多年使用, 其治疗效果统计如下表: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4083562 B 5 0056 0057 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 安全可靠、 无毒副作用, 治疗方式简单、 成本低 廉。 本发明的推广应用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4083562 B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