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
背景技术
肩周炎学名肩关节周围炎,又称:“肩凝风”,“露肩风”,“五十肩”,“冻结肩”,“老年肩”等。多有外伤史,但外伤只是一种诱因。肩周炎与年龄、体质、劳损有密切关系,是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呈慢性炎症反应,局部血运不畅,加上风寒湿侵袭,局部组织充血渗出、肿胀,致使肩关节周围广泛粘连,限制关节正常活动,早期肩关节疼痛肿胀明显,活动受限,后期肿痛减轻,但活动障碍逐渐加重,洗脸、梳头、穿衣、睡眠等均受影响,肩部周围有广泛的压痛点,肩关节主动和被动均受限制,如不能正确规范诊治,病程由数月可达1---2年之久,因病程长而致肩部肌肉萎缩,甚至后遗肩关节强直,故应采取积极有效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治疗肩周炎治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效果满意;其配料来源易得,生产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按照重量计,包括以下物质:药料:30%~36%,基质膏药油:64%~70%。
所述的药料按照重量计,由下列原料制成:生川乌:15%~20%,生草乌:15%~20%,天南星:8%~12%,生半夏:6%~10%,油肉桂:6%~10%,马钱子:10%~15%,公丁香:6%~10%,威灵仙:8%~12%,北细辛:10%~15%。
所述基质膏药油按照重量计,由下列原料制成:芝麻油:50%~70%,黄丹:30%~50%。
优选的,所述的药料按照重量计包括:生川乌:15.3%,生草乌:15.4%,天南星:10.3%,生半夏:7.7%,油肉桂:7.7%,马钱子:12.8%,公丁香:7.7%,威灵仙:10.3%,北细辛:12.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备料:分别取生川乌、生草乌、天南星、生半夏、油肉桂、马钱子、公丁香、威灵仙、北细辛、炒去潮气后粉碎,过80目筛,混合均匀备用。
上述备料步骤,各组分按照前述的配比准备。
(b)炼油:将芝麻油置于容器中,加热至沸点。
炼油是膏药制备技术的关键,炼油的老嫩程度对膏药质量有很大影响。炼油若过老,膏药粘着力差,质硬脆,易从皮肤上脱落;油若炼的过嫩,膏药质地软,易移动、粘性强,污染皮肤及衣物,只有炼油的老嫩适度,才能贴之即着,揭之即落。
炼油过程中,应掌握如下几点,可达到较好的炼油效果:炼油时火不宜太猛,开始为青色,逐渐转为黑而浓,当浓烟出现时,应不断撩油,在浓烟转为白烟时为准;初期加热过程中,油花多在锅壁附近,待油花向锅中心集聚时为准;也可采取取少许油滴于水中,待油滴散开后又集聚成珠时为准。
(c)下丹:文火保温状态下,向容器中均匀撒布黄丹并搅拌0.5~2小时。
下丹撒布要均匀,并不停地向同一方向搅拌,以防沉聚,当容器中颜色由红逐渐变黑时,继续熬炼,炼制滴水成珠不粘手为度。
(d)下药料:取以上(a)步骤制备的药料,文火保温状态下,向容器中均匀撒布并搅拌。
下药料时要撒布均匀,必须向同一方向不停搅拌,下药料时应注意速度,不宜太快。
(e)收膏:去火收膏,即制得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
收膏后可以进一步进行摊膏,即将所制备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分摊于裱背材料上,所述的裱背材料使用纸或布,摊膏时,按照治疗部位不同,可以分别取上述(e)步骤所制备的中药15克至30克,制成不同的成品。要注意每张重量合乎要求及涂成圆整。
为提高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的药效,在上述的(d)下药料步骤,操作人员需要反复进行查看,如发现容器内物料黏度过大、颜色偏深(偏老),则向容器内兑入松香,其比例为基质膏药油的1%~5%。
在上述的(d)下药料步骤,如发现容器内物料黏度过小、颜色偏浅(偏嫩),则向容器内兑入樟脑,其比例为比例为基质膏药油的1%~5%,并延长加热时间0.2~1小时。
本发明所制备的中药其功效:温筋散寒,祛风止痛。适应病症:肩关节周围炎。
方解:本方所治之病乃因肩部外伤而引起,或劳动过度,使肩肌肉劳损,或因年老体弱,筋骨不健,失于气血濡养,受风、寒、湿三气的侵袭,而气血瘀滞,疼痛,关节活动不利;所以此方以温经散寒,祛风镇痛,故能温营血、散寒凝,通血脉,定剧痛。本方中:生川乌、生草乌、天南星、北细辛、马钱子均能搜风寒,定剧痛、除湿邪。北细辛还能走窜、达百骸、宣络脉疏百节。油肉桂、公丁香温通经络,祛风寒湿之邪、散寒湿之凝。威灵仙增强祛风除湿之效。将上方制成膏药,局部外用,药力经毛窍而入,发挥其温筋散寒,祛风止痛,宣通血脉及滑利关节作用。
将本发明的药料配合基质膏药油制成膏药,局部外贴方式给药,对肩周炎治疗效果好。其成分来源于自然,且使用外贴方式给药,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治疗方式简单、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a)备料:各组分炒去潮气后粉碎,过80目筛后,取生川乌:15.3千克,生草乌:15.4千克,天南星:10.3千克,生半夏:7.7千克,油肉桂:7.7千克,马钱子:12.8千克,公丁香:7.7千克,威灵仙:10.3千克,北细辛:12.8千克,混合均匀,得药料100千克备用。
(b)炼油:将芝麻油135千克置于容器中,加热至沸点。
(c)下丹:文火保温状态下,向容器中均匀撒布黄丹75千克并搅拌0.5~2小时。
(d)下药料:取以上(a)步骤制备的药料100千克,文火保温状态下,向容器中均匀撒布并搅拌。
(e)收膏:去火收膏,即制得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生产过程中少量损耗,制得成品300千克,按照每张膏药30克摊膏后得到30克成品10000张。
本实施例中:
制备的中药包括:药料32.3%,基质膏药油67.7%;
药料中各组分配比:生川乌:15.3%,生草乌:15.4%,天南星:10.3%,生半夏:7.7%,油肉桂:7.7%,马钱子:12.8%,公丁香:7.7%,威灵仙:10.3%,北细辛:12.8%;
基质膏药油包括:芝麻油64.3%,黄丹35.7%。
实施例二
(a)备料:按照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方法制得药料100千克。
(b)炼油:将芝麻油95千克置于容器中,加热至沸点。
(c)下丹:文火保温状态下,向容器中均匀撒布黄丹85千克并搅拌0.5~2小时。
(d)下药料:取以上(a)步骤制备的药料100千克,文火保温状态下,向容器中均匀撒布并搅拌。
(e)收膏:去火收膏,即制得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生产过程中少量损耗,制得成品270千克,按照每张膏药15克摊膏后得到成品18000张。
本实施例中:
制备的中药包括药料35.7%,基质膏药油64.3%;
药料中各组分配比:生川乌:15.3%,生草乌:15.4%,天南星:10.3%,生半夏:7.7%,油肉桂:7.7%,马钱子:12.8%,公丁香:7.7%,威灵仙:10.3%,北细辛:12.8%;
基质膏药油包括:芝麻油52.8%,黄丹47.2%。
实施例三
(a)备料:各组分炒去潮气后粉碎,过80目筛后,取生川乌:18.2千克,生草乌:18.2千克,天南星:9.6千克,生半夏:7.1千克,油肉桂:7.1千克,马钱子:10.2千克,公丁香:7.3千克,威灵仙:10.1千克,北细辛:12.2千克,混合均匀,得药料100千克备用。
(b)炼油:将芝麻油150千克置于容器中,加热至沸点。
(c)下丹:文火保温状态下,向容器中均匀撒布黄丹80千克并搅拌0.5~2小时。
(d)下药料:取以上(a)步骤制备的药料100千克,文火保温状态下,向容器中均匀撒布并搅拌。
(e)收膏:去火收膏,即制得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生产过程中少量损耗,制得成品321千克,按照每张膏药30克摊膏后得到成品10700张。
本实施例中:
所制备的中药包括:药料30.3%,基质膏药油69.7%;
药料中各组分配比:生川乌:18.2%,生草乌:18.2%,天南星:9.6%,生半夏:7.1%,油肉桂:7.1%,马钱子:10.2%,公丁香:7.3%,威灵仙:10.1%,北细辛:12.2%。
基质膏药油包括:芝麻油65.2%,黄丹34.8%。
本发明所制备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适用于肩关节周围炎,使用时将药贴加温软化贴于患处。经多年使用,其治疗效果统计如下表:
本发明的治疗肩周炎的外贴中药,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治疗方式简单、成本低廉。本发明的推广应用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