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性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普通电梯轿厢底部设置逃逸暗窗而转变为具有消防疏散功能的兼容性电梯。
背景技术
遇到一般火警,人们便十分惊慌,手忙脚乱;若遇高楼火警,更是心惊肉跳,一筹莫展。
高楼火警,给人们留下的教训太多/太深刻。哈尔滨天鹅饭店火灾事故,总共造成10人死亡,其中就有9人是坠楼死亡;福州世纪新华都火灾,一个房间内7人中就有5人从10层楼窗跳下,其中3人当场身亡;辽源市中心医院的特大火灾事故,夺去了40条生命并造成181人受伤,当天登记住院的患者总共有245人,其中从浓烟中纵身跳楼、用被单拧绳冒险求生的人数竟多达百人以上;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大火,造成了54人死亡的惨剧。发生火灾时,在商场购物的200多名消费者中,就有70多人慌不择路地纷纷选择了跳楼逃生,其中,90%的跳楼者被摔断了胳膊和腿,更有不少坠楼者身亡。这样的悲剧真是不胜枚举,惨不忍睹,痛心不已。
《火灾时禁止使用电梯》的警示标志几乎存在于全球的每一部电梯旁边,“火灾时禁止使用电梯”仍是世界通行的消防逃生理念。因为普通电梯不具备消防安全的条件,火灾时不能作为垂直疏散工具使用,其主要原因如下:
1.电源无保障。因为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必须切断一切正常工作电源,启用应急电源。
2.产生烟囱效应。因为电梯运行中,电梯竖井就失去了防烟作用,而成为拔烟拔火的垂直通道,既助长烟火扩散蔓延,又威胁人的生命安全。
3.如果电梯发生机电故障(或停电),疏散人员就会被困在电梯轿箱之内而无法脱险。
而消防电梯的非常电源能自动投合,可以继续运行;具有紧急控制功能,即当楼上发生火灾时,它可接受指令,及时返回首层,但不再继续接纳乘客,只可供消防人员使用;它在轿厢顶部预留一个紧急疏散出口,万一电梯的开门机构失灵时,也可由此处疏散逃生(但只有专业人员才能成功逃逸)。
目前我国的消防救援装备能力与高层建筑的发展严重失衡。现有消防装备品种单一,用于消防灭火的装备主要是消防水罐车,其喷水远射最大能力目前仅为8层楼高,用于登高救援的装备主要是消防云梯车,其举高救援最大能力目前约50米,相当于高层建筑的十五层,对于更高的高层建筑火灾来说,这些消防应急救援装备只能是“望楼兴叹”。加之这些装备的机动性差、周边环境影响等诸多因素,已经成为制约高楼火灾有效扑救和救援逃生的致命缺陷。
其实,真正有效的逃逸方式还是电梯,据权威专家测定,电梯疏散速度比楼梯疏散快了5倍多。
电梯既然有如此高效的疏散功能,为何我们不想尽办法来利用呢?在我看来,高楼防火的疏散问题不该因为说得那么难就放弃解决问题的信心,消防电梯也不该看得那样神乎,全世界通行的火灾时禁用电梯的规定不见得不能改。我认为,只要人们真正抛弃了侥幸心理而对消防引起了足够的重视,那么,只需增加极少的投入就能防范重大的灾难隐患。倘若人们把在电梯中加装花岗岩的成本和常年多耗的电费用在电梯前室的防水、防火、防烟囱效应上,人间的上述惨痛悲剧将大幅减少。
针对一般电梯不能作为消防电梯之用的世界性难题,我们可以逐个认真分析并慎重加以解决:一是电源保障问题,若是单路供电,我们也可以在低压总闸之前设计单独的电梯开关。还可以使用了双电源供电,使火灾中断电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如上海现在70%以上的电梯都使用了双电源供电;二是防烟囱效应问题,如果我们真正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平常坚持把每层楼电梯前室的向外单开的常闭门维护好,防烟囱效应就迎刃而解了。但是,当火灾的破坏性极大,万一停电了怎么办?电梯本身出了故障怎么办?即使把我上面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电梯停机关人这个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好,高楼火警的安全逃逸还是留有重大隐患。
中国专利局2007-11-14公告号了200974731一种电梯安全窗,该实用新型中的安全窗装置采用侧开式,打开时完全不占用轿厢顶额外空间;同时,锁钩与固定挂钩为电气连锁回路的一部分,只有安全窗关闭,锁钩与固定挂钩完全把合后,才能将安全窗电气安全连锁回路接通,打开安全窗,该电气安全连锁回路也随之断开……包括滑行导轨(1)、安全窗滑板(2),滑行导轨(1)固定在轿厢顶板上,安全窗滑板(2)可滑动的设置滑行导轨(1)上。
该专利具有大胆的新创意,但安全性和实用性值得商讨。由安全窗滑板和滑行导轨控制的窗口,一旦电梯内人多拥挤有脱轨的危险;另外,安全窗打开以后人无安全可靠的路径逃逸。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普通电梯轿厢底部设置逃逸暗窗而转变为具有消防疏散功能的兼容性电梯。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提供一种如下结构的兼容性电梯而解决的,该兼容性电梯包括:轿厢、轿厢门、轿厢底逃逸暗窗、常闭式电机电源控制扭、软梯、厅门、厅门逃逸暗窗、厅门滑轨等,所述轿厢底逃逸暗窗设置在轿厢底部,所述厅门逃逸暗窗设置在各楼层的厅门上,所述常闭式电机电源控制扭由轿厢底和轿厢底逃逸暗窗偶合控制,所述软梯常年收藏在轿厢底逃逸暗窗的下面。
本发明兼容性电梯与现有乘客电梯、服务电梯、观光电梯及专用电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轿厢底部的轿厢逃逸暗窗和各楼层厅门上的厅门逃逸暗窗都十分容易打开,并且同时切断了电机电源,无论电梯停在何处,被困者都可以经软梯避开着火楼层而脱险;在火灾没有使电梯瘫痪之前,能充分运用电梯最快地疏散速度疏散人群;解决现行乘客电梯、服务电梯、观光电梯专用电梯等见了火灾就拉闸,人为的丧失最佳逃逸时机问题;同时还解决了消防电梯成本高、管理严、逃逸不方便、不能普遍推广应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兼容性电梯实施方式的轿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兼容性电梯实施方式各楼层的厅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兼容性电梯轿厢底逃逸暗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发明兼容性电梯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常规电梯一样,兼容性电梯主要由轿厢1、轿厢门2、各楼层的厅门6、厅门滑轨8等部件组成。不同的是:在轿厢的底部设置有轿厢底逃逸暗窗4;在轿厢1底部和轿厢底逃逸暗窗4之间安装有常闭式电机电源控制扭3;在轿厢底逃逸暗窗4之下常年收藏有足够长度的软梯5;在各楼层的两块厅门6上都设置有尽可能大的厅门逃逸暗窗7。
图3示出了本发明兼容性电梯轿厢底逃逸暗窗4的具体结构。参见图1,轿厢1的底板在图3中用11标示,在紧靠轿厢门2的那一边设置轿厢底逃逸暗窗4,滑道10紧固在轿厢1的底板之上,单向门13由铰链14控制,只要打开便把轿厢门2挡住。滑板门12受弹簧9的作用始终使轿厢底逃逸暗窗4处于常闭状态。正常情况下,轿厢1的底板和单向门13构成一个平整的底板;当火警发生而且电梯不能使用之后,人们便可打开单向门13,再拨动滑板门12,轿厢底逃逸暗窗4就显现出来了,这时,常闭式电机电源控制扭3就自动断开了电梯电机开关,以防止轿厢1再次移动。同时,被困者可以打开软梯5后往下爬,避开着火楼层后,轻易地将厅门6上的厅门逃逸暗窗7踢开而脱险。
毫无疑问,本发明兼容性电梯还可以有多种变换及改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如逃逸暗窗的设置方式、设置位置、逃逸暗窗和电梯电机电源的多种控制方式等。总之,本发明兼容性电梯的保护范围还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交换、替代及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