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27715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27715A21申请号201410307495222申请日20140630A61K36/899200601A61P25/04200601A61K35/3620060171申请人胥玲地址222100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人民医院,黄海路39号72发明人胥玲74专利代理机构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代理人董宝锞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紫草10、橘核8、丝瓜络8、栀子10、草乌叶12、百合10、钩藤12。
2、、淡竹叶8、阿胶10、夏枯草8、桑叶10、黑芝麻15、石菖蒲8、酸枣仁12、青黛8、薄荷12。本发明采用天然中药为原料,疗程短,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能有效治愈血管性头痛且不易复发,总有效率达98。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27715ACN104127715A1/1页21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紫草10、橘核8、丝瓜络8、栀子10、草乌叶12、百合10、钩藤12、淡竹叶8、阿胶10、夏枯草8、桑叶10、黑芝麻15、石菖蒲8、酸枣仁12、青黛8。
3、、薄荷12。权利要求书CN104127715A1/3页3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背景技术0002血管性头痛是门诊头痛病人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因为引起这类头痛的原因都来自于血管,故统称为血管源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的特点大部分患者发病在白天,疼痛部位局限于头的一侧或双侧,也有的表现为全头痛,也有头顶部、面部、颈部疼痛的报道。目前尚未见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的报导,其诊断依据主要靠询问病史及通过特殊检查排除脑部其他疾病而明确诊断。0003目前,国内外神经内科专家治疗方案较多,西医主要的治疗手段是用西药解除脑血管收缩或扩张,维持脑内环。
4、境的相对稳定状态。但存在不能根治、具有一定副作用的缺点。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疗效确切,疗程短,病情不易复发且无毒副作用。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0006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中药制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紫草10、橘核8、丝瓜络8、栀子10、草乌叶12、百合10、钩藤12、淡竹叶8、阿胶10、夏枯草8、桑叶10、黑芝麻15、石菖蒲8、酸枣仁12、青黛8、薄荷12。0007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3天为一疗程。0008各中药的药理作用0009紫草甘、咸,寒。归心、肝经。功效与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5、用于血热毒盛,班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0010橘核苦,平。归肝、肾经。功效与主治理气,散结,止痛。用于小肠疝气,睾丸肿痛,乳痈肿痛。0011丝瓜络甘,平。归肺、胃、肝经。功效与主治通络,活血,祛风。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0012栀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功效与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疽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0013草乌叶辛、涩,平;有小毒。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止痛。用于热病发热,泄泻腹痛,头痛,牙痛。0014百合甘,寒。归心、肺经。功效与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
6、失眠多梦,精神恍惚。0015钩藤甘,凉。归肝、心包经。功效与主治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说明书CN104127715A2/3页40016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功效与主治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0017阿胶甘,平。归肺、肝、肾经。功效与主治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0018夏枯草辛、苦,寒。归肝、胆经。功效与主治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
7、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0019桑叶甘、苦,寒。归肺、肝经。功效与主治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0020黑芝麻甘,平。归肝、肾、大肠经。功效与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用于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0021石菖蒲辛、苦,温。归心、胃经。功效与主治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病,健忘耳聋。0022酸枣仁甘、酸,平。归肝、胆、心经。功效与主治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0023青黛咸,寒。归肝经。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
8、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0024薄荷辛,凉。归肺、肝经。功效与主治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目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00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天然中药为原料,疗程短,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能有效治愈血管性头痛且不易复发,总有效率达98。0026以下结合临床试验及典型病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27一、临床试验00281、临床资料自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两年间,选取血管性头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年龄在1060岁,病程110年。对照组年龄在1958岁,病程059年。00292、治疗方法治。
9、疗组服用本发明药物,每天分两次饭后口服;对照组口服脑清片2片,卡马西平1片,每天分两次服用。患者根据病情长短共服药时间为10天30天。00303、治疗结果0031组别治愈人数有效数无效数有效率治疗组436198对照组211613740032二、典型病例0033病例1杨某,女,38岁,患有反复发作性头痛3年,伴有失眠多梦,头痛发作时恶心呕吐。被诊为血管性头痛,常年服药效果欠佳。后改为服用本发明的药物,服药1周后,症说明书CN104127715A3/3页5状明显好转,服药2周后,上述症状全部消失,继续服药3天加以巩固,半年后随访,病情无复发。具体实施方式0034实施例0035配比单位重量份0036紫草10、橘核8、丝瓜络8、栀子10、草乌叶12、百合10、钩藤12、淡竹叶8、阿胶10、夏枯草8、桑叶10、黑芝麻15、石菖蒲8、酸枣仁12、青黛8、薄荷12。0037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说明书CN10412771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