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静脉内瘘用压迫止血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动静脉内瘘用压迫止血带.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638766.8 (22)申请日 2017.11.30 (73)专利权人 温州市人民医院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仓后57号 (72)发明人 周慧 (51)Int.Cl. A61B 17/135(2006.01) A61F 13/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动静脉内瘘用压迫止血带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静脉内瘘用压迫 止血带, 包括压块, 所述压块的下端设有安装槽, 且安装槽的顶壁通过若干个固定块安装有气囊, 所述气囊的上端。
2、连通有软胶管, 所述安装槽的内 壁且位于气囊的下方设有隔离片, 且隔离片的下 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顶柱, 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且位 于顶柱的下方设有消毒层, 所述消毒层的中部贯 穿有通孔, 所述消毒层的内壁且位于通孔的两侧 设有容纳腔, 且容纳腔通过通道与通孔连通, 所 述压块的两侧对称连接有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结 构简单, 易操作, 对内瘘穿刺处进行有效快速地 止血, 降低了细菌感染的风险, 不需要人工进行 按压患者的穿刺处进行止血, 有效的减轻了医务 人员的工作负担, 适宜广泛推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8065228 U 2018.11.09 CN 208065228。
3、 U 1.一种动静脉内瘘用压迫止血带, 包括压块(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块(1)的下端设有 安装槽(2), 且安装槽(2)的顶壁通过若干个固定块(7)安装有气囊(3), 所述气囊(3)的上端 连通有软胶管(4), 软胶管(4)穿过压块(1)的内壁向外延伸端连接有电动气泵(5), 所述电 动气泵(5)固定于压块(1)的上端一侧, 所述安装槽(2)的内壁且位于气囊(3)的下方设有隔 离片(8), 且隔离片(8)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顶柱(81), 所述安装槽(2)的内壁且位于顶柱 (81)的下方设有消毒层(10), 所述消毒层(10)的中部贯穿有通孔(11), 所述消毒层(10)的 内壁且位于。
4、通孔的两侧设有容纳腔(13), 且容纳腔(13)通过通道(14)与通孔(11)连通, 所 述压块(1)的两侧对称连接有固定带(17), 所述压块(1)的上端设有控制开关(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用压迫止血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片(8) 的上端面对应气囊(3)的位置设有压力传感器(82), 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一个压力表(8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用压迫止血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胶管(4) 的管路上设有阀门(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用压迫止血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11)内 设有无菌纱布块(12)。 5.根据权利要。
5、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用压迫止血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腔(13) 内填充有医用碘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用压迫止血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块(1)的 下端设有海绵层(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用压迫止血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带(17) 远离压块(1)的一侧设有魔术贴(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用压迫止血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块(1)和 隔离片(8)均采用透明材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065228 U 2 一种动静脉内瘘用压迫止血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
6、, 尤其涉及一种动静脉内瘘用压迫止血带。 背景技术 0002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最常用的血液通路, 我国大多数的病人都采用 这种方式。 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位于病人上肢的前臂或上臂位置, 是由血管移植物或 自体血管组成。 在每一次透析治疗结束时, 对病人穿刺损伤的内屡血管选择适当方式压迫 止血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国内外大都使用人工压迫和松紧带压迫方式进行止血, 按压力度 大小主要依靠视觉和经验决定, 一旦压力不够则易引起出血不止, 甚至像小喷泉样冒血; 而 压力过大或压迫时间过长又易引起内瘘闭塞而无法下次的透析治疗。 每次压迫止血时, 为 保证压迫效果, 医护人员都需要事先叠大量。
7、的无菌纱布块作为压迫物, 不仅增大了医护人 员事前准备的工作量, 同时无菌纱布块也存在污染问题。 而且传统的人工压迫方式, 人们会 主动的掀开压迫无菌纱布块而观察是否己经止血, 一旦误判断而无菌纱布块又无法贴回 去, 致使穿刺处血流不止, 这也容易致使病人产生紧张恐惧乃至大量失血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静脉内瘘用压迫止 血带。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动静脉内瘘用压迫止血带, 包括压块, 所述压块的下端设有安装槽, 且安装槽 的顶壁通过若干个固定块安装有气囊, 所述气囊的上端连通。
8、有软胶管, 软胶管穿过压块的 内壁向外延伸端连接有电动气泵, 所述电动气泵固定于压块的上端一侧, 所述安装槽的内 壁且位于气囊的下方设有隔离片, 且隔离片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顶柱, 所述安装槽的内 壁且位于顶柱的下方设有消毒层, 所述消毒层的中部贯穿有通孔, 所述消毒层的内壁且位 于通孔的两侧设有容纳腔, 且容纳腔通过通道与通孔连通, 所述压块的两侧对称连接有固 定带, 所述压块的上端设有控制开关。 0006 优选地, 所述隔离片的上端面对应气囊的位置设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 连接一个压力表。 0007 优选地, 所述软胶管的管路上设有阀门。 0008 优选地, 所述通孔内设有无菌纱布。
9、块。 0009 优选地, 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医用碘伏。 0010 优选地, 所述压块的下端设有海绵层。 0011 优选地, 所述固定带远离压块的一侧设有魔术贴。 0012 优选地, 所述压块和隔离片均采用透明材质。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无菌纱布块对准止血部位, 通过魔 术贴将止血带固定在患者的胳膊处, 通过控制开关启动电动气泵, 气体通过软胶管进入到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065228 U 3 气囊内, 鼓起的气囊向外扩展, 对隔离片进行挤压, 隔离片下端的顶柱与无菌纱布块相贴 合, 并对无菌纱布块进行挤压, 将无菌纱布块紧紧压合在患者的穿。
10、刺处, 容纳腔内的医用碘 伏通过通道浸入到无菌纱布块中, 对穿刺处进行消毒, 避免内瘘处细菌感染, 观察到患者的 穿刺处不渗血后, 通过阀门对气囊进行放气减压, 避免压迫时间过长而导致内瘘闭塞。 本实 用新型结构简单, 易操作, 对内瘘穿刺处进行有效快速地止血, 降低了细菌感染的风险, 不 需要人工进行按压患者的穿刺处进行止血, 有效的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适宜广泛 推广。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0016 图中: 压块1、 安装槽2、 气囊3、 软胶管4、 电动气泵5、 阀门6、 固定块7、 隔离片8、 顶柱 81、 压。
11、力传感器82、 消毒层10、 通孔11、 无菌纱布块12、 容纳腔13、 通道14、 海绵层15、 控制开 关16、 固定带17、 魔术贴18。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0018 参照图1-2, 一种动静脉内瘘用压迫止血带, 包括压块1, 压块1的下端设有安装槽 2, 且安装槽2的顶壁通过若干个固定块7安装有气囊3, 气囊3的上端连通有软胶管4, 软胶管 4穿过压块1的内壁向外延伸端连接有电动气泵5, 电动气泵5固定于压块。
12、1的上端一侧, 安装 槽2的内壁且位于气囊3的下方设有隔离片8, 且隔离片8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顶柱81, 安 装槽2的内壁且位于顶柱81的下方设有消毒层10, 消毒层10的中部贯穿有通孔11, 消毒层10 的内壁且位于通孔的两侧设有容纳腔13, 且容纳腔13通过通道14与通孔11连通, 压块1的两 侧对称连接有固定带17, 压块1的上端设有控制开关16。 0019 具体的, 所述隔离片8的上端面对应气囊3的位置设有压力传感器82, 所述压力传 感器连接一个压力表83。 设置压力表82能够方便医护人员直接观察压力情况, 记录下最佳 止血压力, 方便下次操作。 0020 具体的, 软胶管4的管路。
13、上设有阀门6, 便于及时对气囊3进行放气减压, 灵活调节 气囊3内的气压。 0021 具体的, 通孔11内设有无菌纱布块12, 避免内瘘处被细菌感染, 提高安全性。 0022 具体的, 容纳腔13内填充有医用碘伏, 医用碘伏通过通孔11进入到通孔11内, 对无 菌纱布块12进行消毒, 杜绝细菌感染。 0023 具体的, 压块1的下端设有海绵层15, 海绵层15直接与患者的皮肤进行接触, 增加 患者的舒适度。 0024 具体的, 固定带17远离压块1的一侧设有魔术贴18, 通过魔术贴18可以将止血带固 定在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处。 0025 优选地, 所述压块1和隔离片8均采用透明材质。 方便医护人。
14、员观察病人创口的出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065228 U 4 血情况, 控制压力大小。 0026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 使用时, 在消毒层10的通孔11内放入无菌纱布块12, 将 无菌纱布块12对准止血部位, 通过魔术贴18将止血带固定在患者的胳膊处, 通过控制开关 16启动电动气泵5, 气体通过软胶管4进入到气囊3内, 鼓起的气囊3向外扩展, 对隔离片8进 行挤压, 隔离片8下端的顶柱81与无菌纱布块12相贴合, 并对无菌纱布块12进行挤压, 将无 菌纱布块12紧紧压合在患者的穿刺处, 容纳腔13内的医用碘伏通过通道14浸入到无菌纱布 块12中, 对穿刺处进行消毒, 避免内瘘处细菌感染, 观察到患者的穿刺处不渗血后, 通过阀 门6对气囊3进行放气减压, 避免压迫时间过长而导致内瘘闭塞。 0027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065228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8065228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