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有效治疗干眼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大屏手机、电脑、液晶电视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办公室一族,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电脑显示屏对人的眼睛造成很大的伤害,干眼症是常见病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约有三千万人患有程度不等的干眼症,调查证实,每天在电脑前工作3小时以上以及长时间戴隐形眼镜的人中,90%的人都患有干眼症。
干眼症是临床常见的眼表慢性疾病,指泪液质和量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患者常有眼部干涩和异物感,其他症状有烧灼感、痒感、畏光、红痛、视物模糊易疲劳、粘丝状分泌物等症状。干眼症属祖国医学的白涩症,指白睛不赤不肿而自觉眼内干涩不舒的眼病。
目前治疗干眼最常用的方法是局部应用人工泪液,以湿润角膜结膜,增加泪液粘度,减慢其蒸发或排失等,但对眼干症状的改善作用非常有限。而且,目前许多人工泪液中含有防腐剂,虽然含量很低,但长期使用可以导致眼表疾病医源性加重;即使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也有缺点,一是价格昂贵,二是引起病人依从性下降,因为病人要随身携带以备24小时使用。并且,很多人工泪液需要冷藏,保存很不方便。泪小管栓塞术虽然痛苦小,易操作但缺点是可能因阻塞器引起刺激、阻塞器丢失或滑入泪道、泪点封闭后出现泪溢及永久阻断后不可逆损伤。颌下腺移植术己成为眼科近年来治疗干眼症较成熟的手术方法,但该手术也有不足之处:需较长时间的全麻手术;需高超的显微外科技术和领面外科医生合作,故很难普及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效治疗干眼症的中药组合物,针对干眼症的发病机理,通过具有滋补肝肾、清热燥湿、清肝明目等功效的药物调节患者自身的脏器功能,通过调理来改善病患肝肾阴虚的状况,达到治疗干眼症的目的。
本发明所选用中草药的药性及药理分别为:
合欢皮:甘,平。归心、肝、肺经。
功能主治: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疮肿,跌扑伤痛。
密蒙花:甘,微寒。归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眼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蔓荆子: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佩兰:辛,平。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酸枣仁:甘、酸,平。归肝、胆、心经。
功能主治: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枇杷叶: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
玉竹: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茵陈蒿:苦辛,凉。入肝、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配栀子、大黄治阳黄;配附子、干姜治阴黄。
茺蔚子:辛、苦,微寒。归心包、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清肝明目。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目赤翳障,头晕胀痛。
桑叶:甘、苦,寒。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红花: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
威灵仙:辛、咸,温。归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炉甘石:甘;平;温;无毒。归肝;脾;肺经
功能主治:明目去翳;收湿止痒;敛疮生肌。主目赤肿痛;烂弦风眼;多泪怕光;翳膜胬肉;溃疡不敛;皮肤湿疮;阴部湿痒。
血竭:甘、咸,平。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祛瘀定痛,止血生肌。用于跌扑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
芦荟: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肝热,通便。用于便秘,小儿疳积,惊风;外治湿癣。
沙苑子:甘,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用于肾虚腰痛,遗精早泄,白浊带下,小便余沥,眩晕目昏。
麦瓶草:甘;微苦;性凉。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止血调经。主吐血;衄血;虚痨咳嗽;咯血;尿血;月经不调。
薏苡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茜草根:苦,寒。入心。肝经。
功能主治:行血止血,通经活络,止咳祛痰。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崩,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黄疸,慢性气管炎。
芜菁:苦;辛;甘;温。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消食下气,解毒消肿。主宿食不化;心腹冷痛;咳嗽;疔疮痈肿。
青葙子:苦,微寒。归肝经。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退翳。用于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
溪黄草:味苦;性寒。归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散瘀消肿。主湿热黄疽;胆囊炎;泄泻;疮肿;跌打伤痛。
旋复花:咸,温。入肺、肝、胃经。
功能主治: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
夏天无:苦;辛;凉。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血;通络止痛;降血压。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偏瘫;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腰肌劳损;跌扑损伤;高血压
地血香: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胃痛;腹痛;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慢性腰腿痛
木莲果:辛;性凉。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通便;止咳。主实热便闭;老人干咳。
古钮菜:味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高血压;痢疾;热淋;目赤;咽喉肿痛;疔疮疖肿。
石上藕:甘微涩,凉。
功能主治:滋阴润肺,清热凉血。治肺结核咯血,神经衰弱,食欲不振。
牛毛七:甘;淡;平。归心;肺经。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安神定志;祛风除湿;止血镇痛。主骨蒸潮热;神经衰弱;风湿麻木;筋骨疼痛;癫狂;外伤出血。
墨旱莲:甘、酸,寒。归肾、肝经。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
独叶一枝花:甘;微苦;平。归肺经。
功能主治:滋阴润肺;补虚;止血。主肺热燥咳;痨嗽;虚损劳伤;虚热;盗汗;肾虚腰痛;外伤出血。
本发明的一种有效治疗干眼症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合欢皮5-15份、密蒙花5-15份、蔓荆子3-10份、蒲公英3-10份、
佩兰5-15份、酸枣仁3-10份、枇杷叶2-7份、玉竹3-10份、
茵陈蒿3-10份、茺蔚子2-7份、桑叶2-7份、红花2-7份、
威灵仙5-15份、炉甘石1-5份、血竭1-5份、芦荟2-7份、
沙苑子1-5份、麦瓶草1-5份、薏苡仁5-15份、茜草根1-5份、
芜菁5-15份、青葙子2-7份、溪黄草3-10份、旋复花5-15份、
夏天无3-10份、地血香2-7份、木莲果5-15份、古钮菜1-5份、
石上藕2-7份、牛毛七1-5份、墨旱莲3-10份、独叶一枝花1-5份。
制备方法如下:
按比例称取合欢皮、密蒙花、蔓荆子、蒲公英、佩兰、酸枣仁、枇杷叶、玉竹、茵陈蒿、茺蔚子、桑叶、红花、威灵仙、炉甘石、血竭、芦荟、沙苑子、麦瓶草、薏苡仁、茜草根、芜菁、青葙子、溪黄草、旋复花、夏天无、地血香、木莲果、古钮菜、石上藕、牛毛七、墨旱莲、独叶一枝花各味药物,分别去除杂质,晾干炒黄,将药物混合,加六倍量药物的水浸泡3小时,移入砂锅中大火至沸,然后文火煎煮1小时,滤出药液,再加四倍量药物的水继续煎煮1小时,取上清液送蒸发器浓缩制成浸膏,浸膏送入烘干箱内于130℃温度下烘干,粉碎成300目,消毒后按0.5g/粒装入胶囊,即为成品。
本发明的一种有效治疗干眼症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合欢皮8-12份、密蒙花8-12份、蔓荆子4-8份、蒲公英4-8份、
佩兰8-12份、酸枣仁4-8份、枇杷叶3-6份、玉竹4-8份、
茵陈蒿4-8份、茺蔚子3-6份、桑叶3-6份、红花3-6份、
威灵仙8-12份、炉甘石2-4份、血竭2-4份、芦荟3-6份、
沙苑子2-4份、麦瓶草2-4份、薏苡仁8-12份、茜草根2-4份、
芜菁8-12份、青葙子3-6份、溪黄草4-8份、旋复花8-12份、
夏天无4-8份、地血香3-6份、木莲果8-12份、古钮菜2-4份、
石上藕3-6份、牛毛七2-4份、墨旱莲4-8份、独叶一枝花2-4份。
合欢皮10份、密蒙花10份、蔓荆子6份、蒲公英6份、
佩兰10份、酸枣仁6份、枇杷叶4份、玉竹6份、
茵陈蒿6份、茺蔚子4份、桑叶4份、红花4份、
威灵仙10份、炉甘石3份、血竭3份、芦荟4份、
沙苑子3份、麦瓶草3份、薏苡仁10份、茜草根3份、
芜菁10份、青葙子4份、溪黄草6份、旋复花10份、
夏天无6份、地血香4份、木莲果10份、古钮菜3份、
石上藕4份、牛毛七3份、墨旱莲6份、独叶一枝花3份。
本发明一种有效治疗干眼症的中药组合物是经过多年的临床试验反复验证配置而成,根据该病症的发展规律,以及中药的配伍原则,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具有针对性高、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优点。适合青年、壮年、老年等各种年龄段的患者服用;总有效率93%,治愈率达8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合欢皮5g、密蒙花5g、蔓荆子3g、蒲公英3g、
佩兰5g、酸枣仁3g、枇杷叶2g、玉竹3g、
茵陈蒿3g、茺蔚子2g、桑叶2g、红花2g、
威灵仙5g、炉甘石1g、血竭1g、芦荟2g、
沙苑子1g、麦瓶草1g、薏苡仁5g、茜草根1g、
芜菁5g、青葙子2g、溪黄草3g、旋复花5g、
夏天无3g、地血香2g、木莲果5g、古钮菜1g、
石上藕2g、牛毛七1g、墨旱莲3g、独叶一枝花1g;
制备方法如下:
按比例称取合欢皮、密蒙花、蔓荆子、蒲公英、佩兰、酸枣仁、枇杷叶、玉竹、茵陈蒿、茺蔚子、桑叶、红花、威灵仙、炉甘石、血竭、芦荟、沙苑子、麦瓶草、薏苡仁、茜草根、芜菁、青葙子、溪黄草、旋复花、夏天无、地血香、木莲果、古钮菜、石上藕、牛毛七、墨旱莲、独叶一枝花各味药物,分别去除杂质,晾干炒黄,将药物混合,加六倍量药物的水浸泡3小时,移入砂锅中大火至沸,然后文火煎煮1小时,滤出药液,再加四倍量药物的水继续煎煮1小时,取上清液送蒸发器浓缩制成浸膏,浸膏送入烘干箱内于130℃温度下烘干,粉碎成300目,消毒后按0.5g/粒装入胶囊,即为成品。
实施例2
合欢皮15g、密蒙花15g、蔓荆子10g、蒲公英10g、
佩兰15g、酸枣仁10g、枇杷叶7g、玉竹10g、
茵陈蒿10g、茺蔚子7g、桑叶7g、红花7g、
威灵仙15g、炉甘石5g、血竭5g、芦荟7g、
沙苑子5g、麦瓶草5g、薏苡仁15g、茜草根5g、
芜菁15g、青葙子7g、溪黄草10g、旋复花15g、
夏天无10g、地血香7g、木莲果15g、古钮菜5g、
石上藕7g、牛毛七5g、墨旱莲10g、独叶一枝花5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合欢皮8g、密蒙花8g、蔓荆子4g、蒲公英4g、
佩兰8g、酸枣仁4g、枇杷叶3g、玉竹4g、
茵陈蒿4g、茺蔚子3g、桑叶3g、红花3g、
威灵仙8g、炉甘石2g、血竭2g、芦荟3g、
沙苑子2g、麦瓶草2g、薏苡仁8g、茜草根2g、
芜菁8g、青葙子3g、溪黄草4g、旋复花8g、
夏天无4g、地血香3g、木莲果8g、古钮菜2g、
石上藕3g、牛毛七2g、墨旱莲4g、独叶一枝花2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合欢皮12g、密蒙花12g、蔓荆子8g、蒲公英8g、
佩兰12g、酸枣仁8g、枇杷叶6g、玉竹8g、
茵陈蒿8g、茺蔚子6g、桑叶6g、红花6g、
威灵仙12g、炉甘石4g、血竭4g、芦荟6g、
沙苑子4g、麦瓶草4g、薏苡仁12g、茜草根4g、
芜菁12g、青葙子6g、溪黄草8g、旋复花12g、
夏天无8g、地血香6g、木莲果12g、古钮菜4g、
石上藕6g、牛毛七4g、墨旱莲8g、独叶一枝花4g。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合欢皮10g、密蒙花10g、蔓荆子6g、蒲公英6g、
佩兰10g、酸枣仁6g、枇杷叶4g、玉竹6g、
茵陈蒿6g、茺蔚子4g、桑叶4g、红花4g、
威灵仙10g、炉甘石3g、血竭3g、芦荟4g、
沙苑子3g、麦瓶草3g、薏苡仁10g、茜草根3g、
芜菁10g、青葙子4g、溪黄草6g、旋复花10g、
夏天无6g、地血香4g、木莲果10g、古钮菜3g、
石上藕4g、牛毛七3g、墨旱莲6g、独叶一枝花3g。
制备方法如下:
按照上述配方取药,除去杂质,按常规方法分别加工成药粉,过200目筛,搅拌混匀;70°C烘干40分钟,然后紫外线照射灭菌35分钟备用;按0.5g/粒装入胶囊,即为成品。
临床观察资料:
干眼症症状: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有时眼睛太干,基本泪液不足,反而刺激反射性泪液分泌,常常流泪。
治疗效果:
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无干涩和异物感,能对抗光、风等外界刺激。
好转:症状基本消失,干涩、异物感等症状明显缓解。
无效:诸症无改善。
典型病例:
病例1:
李某某,男,32岁,白领,长时间使用电脑、智能手机,近期出现眼痒、视疲劳、眼部干涩和异物感的症状,且结膜干燥,眼睑内部充血,经诊断为干眼症。开始服用本中药组合物,每天三次,每次4粒,服药两周后,患者眼痒、视疲劳症状消失,继续服药两周后,患者眼部干涩和异物感的症状消失,继续巩固治疗一周后停药,患者痊愈。一年后回访,未复发。
病例2:
陈某某,女,50岁,患干眼症1年有余,并有加重的迹象,期间曾给予抗炎症眼药水治疗,治疗效果不明显,双眼睑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粗糙,晶状体浑浊,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诊断为干眼症。患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始服用本中药组合物,每天三次,每次5粒,服药四周后,患者双眼睑结膜充血不明显,角膜上皮基本光滑透明,继续服药2两周后,患者痊愈,对于治疗结果患者非常满意。
病例3:
汪某,男,18岁,患者长时间玩电脑游戏、操作手机,出现眼睛疼痛、视疲劳、干涩感、异物感的症状,经诊断为干眼症,给予眼药水治疗半个月,效果不明显。经介绍开始服用本中药组合物,每天三次,每次4粒,服药两周后,患者眼睛疼痛、视疲劳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继续服药两周后,患者眼部不适现象消失,经检查患者痊愈。
病例4:
许某,男,28岁,IT工作者,长时间操作电脑,出现视疲劳、眼痛的症状,伴有异物感、烧灼感,经诊断为干眼症。开始服用本中药组合物,每天三次,每次4粒,服药两周后,患者异物感、烧灼感消失,继续服药两周后,患者视疲劳、眼痛症状消失,为防止病情复发,患者又坚持服药一周,干眼症的症状全部消失,一年后回访,未复发。
病例5:
索某某,女,62岁,患者双眼干涩伴视物不清半年有余,角膜均有片状上皮缺损,双眼结膜轻度充血,经诊断为干眼症。开始服用本中药组合物,每天三次,每次5粒,服药两周后,患者双眼干涩感好转,继续服药两周后,双眼视力提高,结膜充血程度减轻,继续服药三周后,眼部干涩感完全消失,角膜上皮仅有少许点状缺损,患者痊愈,对于治疗结果患者非常满意。一年半后回访,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