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及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及应用.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885639.7 (22)申请日 2015.12.03 A61K 36/28(2006.01) A61K 36/8968(2006.01) A61K 9/06(2006.01) A61P 9/14(2006.01) A61P 17/10(2006.01) A61P 17/02(2006.01) A61P 15/14(2006.01) A61P 31/04(2006.01) A61K 31/60(2006.01) (71)申请人 河北大学 地址 071002 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 180 号 (72)发明人 霍莉 李军 姜春燕 。
2、张秀敏 李晓幸 (54) 发明名称 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 方法及应用, 采用分步萃取法对原料进行萃取, 其 中, 所述原料主要为苦菜, 包括以下步骤 : 将原料 干燥、 粉碎, 所得原料粉末与乙醇溶液混合加热至 沸、 超声震荡, 离心分离, 将所得上清液中乙醇蒸 发, 剩余第一萃取物, 将第一萃取物溶于 4-15 倍 体积水, 得到第一萃取物水溶液 ; 将第一萃取物 水溶液依次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以及正丁醇萃取, 萃取结束后将正丁醇蒸发, 得到稠膏 ; 将稠膏与 1-15 倍体积的水混合调匀得到原料提取液, 将原 料提取液与软。
3、膏基质混合调制, 即得所述苦菜药 膏。可在治疗痔疮、 皮肤损伤、 青春痘或乳腺炎中 应用, 用法为直接涂抹患处。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CN 105343144 A 2016.02.24 CN 105343144 A 1/2 页 2 1.一种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采用分步萃取法对原料进行萃取, 其中, 所述原料主要为苦菜,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1、 将苦菜在零下23-25条件下速冻30-90分钟, 然后抽真空, 进行110-60梯度 降温冷冻干燥, 粉碎, 所得原料粉末与 30-7。
4、0 倍质量的 65-80乙醇溶液混合萃取, 萃取结 束后将乙醇蒸发, 剩余第一萃取物, 将第一萃取物溶于 4-15 倍体积水, 得到第一萃取物水 溶液 ; 步骤 2、 将第一萃取物水溶液与 0.3-2 倍体积石油醚混合萃取, 分离水相, 得到第二萃 取物 ; 步骤 3、 将所得第二萃取物与 0.3-2 倍体积乙酸乙酯混合萃取, 分离水相, 得到第三萃 取物 ; 步骤 4、 将所得第三萃取物与 0.3-2 倍体积正丁醇混合萃取, 萃取结束后将正丁醇蒸 发, 得到稠膏 ; 步骤 5、 将稠膏与 1-15 倍体积的水混合调匀得到原料提取液, 将原料提取液与软膏基 质混合调制, 即得所述苦菜药膏。 2。
5、.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5 中, 将稠膏 与 5 倍体积的水混合调匀得到原料提取液。 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用石油醚、 乙酸乙 酯及正丁醇萃取时, 分别反复萃取 2-5 次。 4.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中采用乙 醇溶液进行萃取的具体方法为 : 将原料粉末与乙醇溶液的混合物加热至微沸状态并保持 1-10 分钟, 冷却至室温后进行超声震荡 20-40 分钟使细胞破碎, 细胞内容物溶出, 离心分离 得到上清液, 将上清液 40-75旋蒸使乙醇蒸发得到。
6、稠膏, 将稠膏与 5-11 倍体积的蒸馏水 混合, 超声震荡 20-40 分钟, 即得第一萃取物水溶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原料 还包括中药组合物, 所述苦菜与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比为 10 1-5 ; 其中, 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 : 浮萍 8-12、 木贼 8-12、 牛蒡根 8-10、 鲜薄荷 4-6、 桔梗 5-7、 玄参 4-6、 白头翁 8-12、 连翘 8-12、 白花蛇舌草 8-12、 半边莲 8-12、 败酱草 8-12、 灯笼草 8-12、 射干 4-6、 山豆根 5-7、 谷精 草 5-7、 麦门冬 。
7、8-12、 清半夏 4-6、 瓜蒌皮 4-6、 通草 8-12、 王不留行 8-12 以及甘草 8-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所述原料 提取液与软膏基质按照以下重量份混合 : 提取液 25-50, 软膏基质 10.75-19.5 ; 其中, 所述软膏基质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 白凡士林 5-7、 十八醇 3-5、 单硬脂酸甘油酯 0.5-1.5、 十二烷基硫酸钠 0.2-0.8、 甘油 2-5 以及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0.05-0.2。 此外, 原料提取液与软膏基质的混合中还添加水杨酸 2-4 重量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
8、药膏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所述原料 提取液与软膏基质按照以下重量份混合 : 原料提取液 32、 软膏基质 15.1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343144 A 2 2/2 页 3 其中, 所述软膏基质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 白凡士林 6、 十八醇 4、 单硬脂酸甘油酯 1、 十二烷基硫酸钠 0.5、 甘油 3.5 以及对羟基苯 甲酸乙酯 0.1。 此外, 原料提取液与软膏基质的混合中还添加水杨酸 2.5 重量份。 8.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苦菜提取液 与软膏基质及水杨酸的混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5.1 将白凡士林。
9、、 十八醇和单硬脂酸甘油酯混合, 加热使之熔化, 得到油相 ; 步骤 5.2 将十二烷基硫酸钠、 甘油、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原料提取液混合, 加热使之溶 解, 得到水相 ; 步骤 5.3 油相和水相分别冷却到同温后, 将水相注入油相中, 搅拌冷凝, 得到软膏 ; 步骤 5.4、 将水杨酸与软膏混合研匀, 即得所述苦菜药膏。 9.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 骤一中梯度降 温冷冻干燥的具体方法为 : 真空度为30-40Pa, 第一阶段干燥温度为100-110, 保持2-3小 时 ; 降温至 75-80, 保持 1-2 小时 ; 降温至 60-70, 保持 。
10、1-2 小时。 10.一种如权利要求 1-9 中任一项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应用, 其用途在于, 所 述抗菌消炎苦菜药膏可在治疗痔疮、 皮肤损伤、 青春痘或乳腺炎中应用, 用法为直接涂抹患 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343144 A 3 1/7 页 4 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药膏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及 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苦菜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 现代医学证明, 长期食用苦菜及其制品可预 防和治疗多种疾病。苦菜叶中所含有的多糖具有抗腹泻和防便秘的双向效果 ; 苦菜中含有 的植物蛋白有良好。
11、的抗肿瘤、 抗菌、 抗衰老等作用 ; 苦菜中还含有蒲公英甾醇、 胆碱等成分, 对溶血性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对痢疾杆菌、 肺炎双球菌、 绿脓杆菌、 脑膜炎球菌、 白喉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故对黄疸性肝炎、 感冒发热及慢 性气管炎、 细菌性痢疾、 咽喉炎、 扁桃体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0003 青春痘学名痤疮, 又称为粉刺、 壮疙瘩, 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 病, 主要好发于青少年, 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 丘疹、 脓疱、 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 点。 青春痘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 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 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 密切相关。
12、。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 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 生大量皮脂。 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 皮脂排出障碍, 形成角质栓即 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 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 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 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 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0004 目前, 治疗青春痘一般使用外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 如维 A 酸乳膏、 过氧化苯甲 酰、 红霉素、 氯霉素等, 副作用较大。 0005 苦菜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作用, 对青春痘、 阑尾炎、 肠炎, 妇女子宫颈炎, 乳腺炎等 具有较好治疗作用。 0006 目前, 已有在制备原。
13、料中添加苦菜的饮料、 保健食品或药膏的一些专利, 但是, 现 有的这些技术中苦菜添加量很小, 且由于没有采取适当的提取制备方法, 难以将苦菜的多 糖、 黄酮、 酚酸、 皂苷等有效成分充分提取出来以充分发挥苦菜的多重功效, 造成苦菜的有 效成分损失较高, 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 能够高效提取苦菜中的 有效成分, 使所述药膏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的作用。 0008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用途, 尤其是利用苦菜药膏 治疗青春痘、 痔疮等病症, 开辟了苦菜的新的应用领域。 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 本发。
14、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0010 一种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 采用分步萃取法对原料进行萃取, 其中, 所述 原料主要为苦菜, 包括以下步骤 : 0011 步骤1、 将苦菜在零下23-25条件下速冻30-90分钟, 然后抽真空, 进行110-60 说 明 书 CN 105343144 A 4 2/7 页 5 梯度降温冷冻干燥, 粉碎, 所得原料粉末与 30-70 倍质量的 65-80乙醇溶液混合萃取, 萃 取结束后将乙醇蒸发, 剩余第一萃取物, 将第一萃取物溶于 4-15 倍体积水, 得到第一萃取 物水溶液 ; 0012 步骤 2、 将第一萃取物水溶液与 0.3-2 倍体积石油醚混合萃取,。
15、 分离水相, 得到第 二萃取物 ; 0013 步骤 3、 将所得第二萃取物与 0.3-2 倍体积乙酸乙酯混合萃取, 分离水相, 得到第 三萃取物 ; 0014 步骤 4、 将所得第三萃取物与 0.3-2 倍体积正丁醇混合萃取, 萃取结束后将正丁醇 蒸发, 得到稠膏 ; 0015 步骤 5、 将稠膏与 1-15 倍体积的水混合调匀得到原料提取液, 将原料提取液与软 膏基质混合调制, 即得所述苦菜药膏。 0016 优选的是, 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 5 中, 将稠膏与 5 倍体积 的水混合调匀得到原料提取液。 0017 优选的是, 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中, 用石油醚。
16、、 乙酸乙酯及正丁醇 萃取时, 分别反复萃取 2-5 次。 0018 优选的是, 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 1 中采用乙醇溶液进行 萃取的具体方法为 : 将原料粉末与乙醇溶液的混合物加热至微沸状态并保持 1-10 分钟, 冷 却至室温后进行超声震荡 20-40 分钟使细胞破碎, 细胞内容物溶出, 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 将上清液 40-75旋蒸使乙醇蒸发得到稠膏, 将稠膏与 5-11 倍体积的蒸馏水混合, 超声震 荡 20-40 分钟, 即得第一萃取物水溶液。 0019 优选的是, 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 1 中所述原料还包括中 药组合物, 所述苦菜与中药组。
17、合物的质量比为 10 1-5 ; 0020 其中, 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 : 0021 浮萍 8-12、 木贼 8-12、 牛蒡根 8-10、 鲜薄荷 4-6、 桔梗 5-7、 玄参 4-6、 白头翁 8-12、 连翘8-12、 白花蛇舌草8-12、 半边莲8-12、 败酱草8-12、 灯笼草8-12、 射干4-6、 山豆根5-7、 谷精草5-7、 麦门冬8-12、 清半夏4-6、 瓜蒌皮4-6、 通草8-12、 王不留行8-12以及甘草8-12。 0022 优选的是, 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 5 中所述原料提取液与 软膏基质按照以下重量份混合 : 0023。
18、 提取液 25-50, 软膏基质 10.75-19.5 ; 0024 其中, 所述软膏基质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 0025 白凡士林5-7、 十八醇3-5、 单硬脂酸甘油酯0.5-1.5、 十二烷基硫酸钠0.2-0.8、 甘 油 2-5 以及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0.05-0.2。 0026 此外, 原料提取液与软膏基质的混合中还添加水杨酸 2-4 重量份。 0027 优选的是, 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 5 中所述原料提取液与 软膏基质按照以下重量份混合 : 0028 原料提取液 32、 软膏基质 15.1 ; 0029 其中, 所述软膏基质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 0030。
19、 白凡士林 6、 十八醇 4、 单硬脂酸甘油酯 1、 十二烷基硫酸钠 0.5、 甘油 3.5 以及对羟 基苯甲酸乙酯 0.1。 说 明 书 CN 105343144 A 5 3/7 页 6 0031 此外, 原料提取液与软膏基质的混合中还添加水杨酸 2.5 重量份 0032 优选的是, 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苦菜提取液与软膏基质 及水杨酸的混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0033 步骤 5.1 将白凡士林、 十八醇和单硬脂酸甘油酯混合, 加热使之熔化, 得到油相 ; 0034 步骤 5.2 将十二烷基硫酸钠、 甘油、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原料提取液混合, 加热使 之溶解, 得到水相。
20、 ; 0035 步骤 5.3 油相和水相分别冷却到同温后, 将水相注入油相中, 搅拌冷凝, 得到软 膏 ; 0036 步骤 5.4、 将水杨酸与软膏混合研匀, 即得所述苦菜药膏。 0037 优选的是, 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一中梯度降温冷冻干燥 的具体方法为 : 真空度为 30-40Pa, 第一阶段干燥温度为 100-110, 保持 2-3 小时 ; 降温至 75-80, 保持 1-2 小时 ; 降温至 60-70, 保持 1-2 小时。 0038 一种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应用, 其用途在于, 所述抗菌消炎苦菜药膏可在治疗痔 疮、 皮肤损伤、 青春痘或乳腺炎中应用, 用法为直。
21、接涂抹患处。 0039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 首先, 本发明通过采用苦菜为主要原料, 用乙醇、 石油醚、 正丁醇等多种有机溶剂分步萃取, 能够使苦菜中含有的多糖、 黄酮、 酚酸、 皂苷等有 效成分充分提取出来, 从而使苦菜的多重功效得以高效利用, 大大提高了苦菜的应用价值。 经试验检测, 相对于单一用乙醇萃取苦菜得到的提取物, 采用石油醚及正丁醇等分步萃取 后所得提取液中, 多糖、 黄酮、 酚酸、 皂苷含量均明显提高, 其中皂苷含量提高 1.61 倍、 多糖 含量提高 1.2 倍、 黄酮含量提高 2 倍、 酚酸含量提高 1.52 倍, 而这些有效成分含量的增加, 使苦菜药膏的抗菌消炎。
22、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从而增加了本发明所述苦菜药膏的抗菌消炎 功效。 0040 其次, 本发明根据苦菜药膏的药性, 将苦菜药膏直接涂抹来治疗青春痘或痔疮, 均 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经临床统计, 利用所述苦菜药膏治疗痔疮, 每日涂抹3-5次, 每5-7天 为一个疗程, 连续治疗 2-5 个疗程, 总有效率为 98, 治愈率达到 90以上, 明显高于一般 药膏治疗痔疮的效果。利用所述苦菜药膏治疗青春痘, 每日涂抹 4-8 次, 连续涂抹 15 天以 上, 对青春痘的总有效率为 97, 治愈率 91。此外, 直接涂抹所述苦菜药膏还可有效治疗 皮肤损伤, 乳腺炎等, 且治愈率高, 无副作用。 004。
23、1 最后, 本发明所述苦菜药膏原料易得, 加工工艺简单, 使苦菜药膏的生产成本低 廉, 适宜推广应用以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0042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 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 部分还将通过对本 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 施。 0044 一种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 采用分步萃取法对原料进行萃取, 其中, 所 述原料主要为苦菜,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1、 将苦菜在零下 23-25条件下速冻 30-90 分 钟, 然后抽真空, 进行 110-60梯度降温冷冻。
24、干燥, 粉碎, 所得原料粉末与 30-70 倍质量的 说 明 书 CN 105343144 A 6 4/7 页 7 65-80乙醇溶液混合萃取, 萃取结束后将乙醇蒸发, 剩余第一萃取物, 将第一萃取物溶于 4-15 倍体积水, 得到第一萃取物水溶液 ; 步骤 2、 将第一萃取物水溶液与 0.3-2 倍体积石油 醚混合萃取, 分离水相, 得到第二萃取物 ; 步骤 3、 将所得第二萃取物与 0.3-2 倍体积乙酸乙 酯混合萃取, 分离水相, 得到第三萃取物 ; 步骤 4、 将所得第三萃取物与 0.3-2 倍体积正丁醇 混合萃取, 萃取结束后将正丁醇蒸发, 得到稠膏 ; 步骤 5、 将稠膏与 1-1。
25、5 倍体积的水混合调 匀得到原料提取液, 将原料提取液与软膏基质混合调制, 即得所述苦菜药膏。 本发明中所用 所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及正丁醇均为分析纯的纯溶液。 0045 苦菜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 尤其是苦菜叶中所含有多糖、 黄酮、 酚酸、 皂 苷等有效成分可调节肠胃菌群、 抗肿瘤、 抗菌、 抗衰老等, 并对溶血性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 菌耐药菌株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对痢疾杆菌、 肺炎双球菌、 绿脓杆菌、 脑膜炎球菌、 白喉杆菌 等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同时, 苦菜具有消炎解毒作用, 对一些列炎症均具有较好消炎作 用。 0046 本发明通过采用苦菜为主要原料, 用乙醇、 石油醚、 正丁。
26、醇等多种有机溶剂分步萃 取, 能够使苦菜中含有的多糖、 黄酮、 酚酸、 皂苷等有效成分充分提取出来, 从而使苦菜的多 重功效得以高效利用, 大大提高了苦菜的应用价值。 经试验检测, 相对于单一用乙醇萃取苦 菜得到的提取物, 采用石油醚及正丁醇等分步萃取后所得提取液中, 多糖、 黄酮、 酚酸、 皂苷 含量均明显提高, 其中皂苷含量提高 1.61 倍、 多糖含量提高 1.2 倍、 黄酮含量提高 2 倍、 酚 酸含量提高 1.52 倍, 而这些有效成分含量的增加, 使苦菜药膏的抗菌消炎能力得到大幅度 提高, 从而增加了本发明所述苦菜药膏的抗菌消炎功效。 0047 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中,。
27、 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时, 分 别反复萃取 2-5 次, 通过反复萃取, 可进一步去除萃取液中的非极性物质, 提高苦菜有效成 分的纯度及含量。 0048 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一中采用乙醇溶液进行萃取的具体 方法为 : 将原料粉末与乙醇溶液的混合物加热至微沸状态并保持 1-10 分钟, 冷却至室温 后进行超声震荡 20-40 分钟使细胞破碎, 细胞内容物溶出, 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 将上清液 40-75旋蒸使乙醇蒸发得到稠膏, 将稠膏与5-11倍体积的蒸馏水混合, 超声震荡20-40分 钟, 即得第一萃取物水溶液。 0049 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中,。
28、 步骤一中所述原料还包括中药组合物, 所述苦菜与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比为 10 1-5 ; 其中, 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 料药 : 浮萍 8-12、 木贼 8-12、 牛蒡根 8-10、 鲜薄荷 4-6、 桔梗 5-7、 玄参 4-6、 白头翁 8-12、 连 翘8-12、 白花蛇舌草8-12、 半边莲8-12、 败酱草8-12、 灯笼草8-12、 射干4-6、 山豆根5-7、 谷 精草 5-7、 麦门冬 8-12、 清半夏 4-6、 瓜蒌皮 4-6、 通草 8-12、 王不留行 8-12 以及甘草 8-12。 还包括 5-10 重量份的琉璃苣。 0050 其中, 浮萍、 鲜薄荷, 疏。
29、散风热 ; 木贼, 疏散风热、 止血 ; 牛蒡根、 桔梗, 润肺散气 ; 玄 参, 去火、 散结消痈 ; 白头翁, 清热解毒、 抗菌,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及卡他球菌 有抑制作用 ; 连翘, 解毒、 消肿、 散结 ; 白花蛇舌草, 清热杀菌 ; 半边莲, 对真菌、 金黄色葡萄 球菌有抑制作用 ; 败酱草, 清热解毒、 杀菌、 消炎 ; 灯笼草, 清热、 止痛、 消肿、 抗炎 ; 射干, 清 热解毒、 抗病毒 ; 山豆根, 有消炎作用 ; 谷精草, 有抑制绿脓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作用 ; 麦门冬, 增强正气, 加强抗邪作用 ; 清半夏, 燥湿、 消痞散结 ; 瓜蒌皮, 抗菌作用 。
30、; 通草、 王不 说 明 书 CN 105343144 A 7 5/7 页 8 留行, 苦泄、 运用宣通之功 ; 甘草, 调和诸药。琉璃苣具有很好的镇痛消炎作用, 和苦菜作用 相辅相成。 0051 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五中所述原料提取液与软膏基质 按照以下重量份混合 : 原料提取液 25-50, 软膏基质 10.75-19.5 ; 其中, 所述软膏基质包含 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 白凡士林 5-7、 十八醇 3-5、 单硬脂酸甘油酯 0.5-1.5、 十二烷基硫酸钠 0.2-0.8、 甘油 2-5 以及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0.05-0.2。此外, 原料提取液与软膏基质的混合 。
31、中还添加水杨酸 2-4 重量份。 0052 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五中所述原料提取液与软膏基质按 照以下重量份混合 : 原料提取液 32、 软膏基质 15.1 ; 其中, 所述软膏基质包含以下重量份的 组分 : 白凡士林 6、 十八醇 4、 单硬脂酸甘油酯 1、 十二烷基硫酸钠 0.5、 甘油 3.5 以及对羟基 苯甲酸乙酯 0.1。此外, 原料提取液与软膏基质的混合中还添加水杨酸 2.5 重量份。 0053 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苦菜提取液与软膏基质及水杨酸的 混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5.1 将白凡士林、 十八醇和单硬脂酸甘油酯混合, 加热使之。
32、熔 化, 得到油相 ; 步骤 5.2 将十二烷基硫酸钠、 甘油、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原料提取液混合, 加 热使之溶解, 得到水相 ; 步骤 5.3 油相和水相分别冷却到同温后, 将水相注入油相中, 搅拌 冷凝, 得到软膏 ; 步骤 5.4、 将水杨酸与软膏混合研匀, 即得所述苦菜药膏。 0054 所述的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一中梯度降温冷冻干燥的具体方法 为 : 真空度为 3040Pa, 第一阶段干燥温度为 100-110, 保持 2-3 小时 ; 降温至 75-80, 保 持 1-2 小时 ; 降温至 60-70, 保持 1-2 小时。 0055 一种抗菌消炎苦菜药膏的应用, 。
33、所述抗菌消炎苦菜药膏可在治疗痔疮、 皮肤损伤、 或乳腺炎中应用, 用法为直接涂抹患处。 经临床统计, 治疗痔疮时, 可取所述苦菜药膏适量, 直接涂抹于患处, 每日涂抹 3-5 次, 每 5-7 天为一个疗程, 连续治疗 2-5 个疗程, 总有效率为 97, 治愈率达到 90以上, 明显高于一般药膏治疗痔疮的效果。此外, 直接涂抹所述苦菜 药膏可有效治疗皮肤损伤, 乳腺炎等, 且治愈率高, 无副作用。 0056 实施例 1 0057 1、 称取50g苦菜粉末与2000mL70乙醇溶液混合, 并且在电炉子上微沸3分钟, 使 得苦菜的细胞充分破裂, 从而使得苦菜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0058 2、。
34、 待烧杯放置到室温之后, 在离心机中以 3000r/min 的速度离心 10 分钟, 离心之 后分离出上清液, 再超声辅助提取 30min。把苦菜上清液在 70时用旋转蒸发仪旋蒸, 将酒 精全部蒸发出去, 剩余大约 40mL 稠膏状物质, 即得第一萃取物 ; 0059 3、 将第一萃取物加蒸馏水定容至 200mL, 即得第一萃取物水溶液, 分 3 次加入石油 醚混合萃取, 3 次所加石油醚的量分别为 60mL、 60mL、 80mL, 最后分离的水相即为第二萃取 物 ; 0060 4、 将所得第二萃取物与分 3 次与 60mL、 60mL、 80mL 乙酸乙酯混合萃取, 分离水相, 得到第三萃。
35、取物 ; 将所得第三萃取物分 3 次与 60mL、 60mL、 80mL 正丁醇混合萃取, 萃取结束 后将正丁醇 55时用旋转蒸发仪旋蒸, 充分去除正丁醇, 得到 30mL 稠膏 ; 将稠膏与 200mL 蒸馏水混合, 调匀, 即得原料提取液 ; 0061 5、 精密称取 6.000g 白凡士林、 4.000g 十八醇和 1.000g 单硬脂酸甘油酯并置于小 烧杯中, 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 水浴加热75使其熔化, 得到油相。 准确称取0.500g十二烷 说 明 书 CN 105343144 A 8 6/7 页 9 基硫酸钠、 3.500g甘油和0.100g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以及32毫升原料提。
36、取液置于另一个烧 杯中在恒温水浴锅75加热至其溶解, 得到水相。 稍微冷却后, 在同温度下将水相缓慢的以 细流加到油相中, 并且边加边搅拌至冷凝, 即得到苦菜提取液的 O/W 型乳剂型基质。 0062 6、 准确称取2.500g水杨酸置于研钵中, 分多次少量的加入制得的O/W型乳剂型基 质, 并且研匀, 即得所述苦菜药膏。 0063 实施例 2 0064 1、 称取 20g 苦菜粉末于 1000mL 的烧杯中, 浸泡在 600 毫升 75乙醇溶液中。在烧 杯口封上保鲜膜, 并且在电炉子上微沸 2 分钟, 使得苦菜的细胞充分破裂, 从而使得苦菜中 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0065 2、 待烧杯放置。
37、到室温之后, 在离心机中以4000r/min的速度离心8分钟, 离心之后 分离出上清液, 再超声辅助提取 25min。把苦菜上清液在 55时用旋转蒸发仪旋蒸, 将酒精 全部蒸发出去, 剩余大约 10mL 稠膏状物质, 即得第一萃取物 ; 0066 3、 将第一萃取物加蒸馏水定容至 100mL, 即得第一萃取物水溶液, 分 3 次加入石油 醚混合萃取, 3 次所加石油醚的量分别为 30mL、 30mL、 40mL, 最后分离的水相即为第二萃取 物 ; 0067 4、 将所得第二萃取物与分 3 次与 30mL、 30mL、 40mL 乙酸乙酯混合萃取, 分离水相, 得到第三萃取物 ; 将所得第三萃。
38、取物分 3 次与 30mL、 30mL、 40mL 正丁醇混合萃取, 萃取结束 后将正丁醇 55时用旋转蒸发仪旋蒸, 充分去除正丁醇, 得到 8mL 稠膏 ; 将稠膏与 100mL 蒸 馏水混合, 调匀, 即得原料提取液 ; 0068 5、 精密称取 6.000g 白凡士林、 4.000g 十八醇和 1.000g 单硬脂酸甘油酯并置于小 烧杯中, 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 水浴加热75使其熔化, 得到油相。 准确称取0.500g十二烷 基硫酸钠、 3.500g甘油和0.100g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以及40毫升原料提取液置于另一个烧 杯中在恒温水浴锅70加热至其溶解, 得到水相。 稍微冷却后, 在同。
39、温度下将水相缓慢的以 细流加到油相中, 并且边加边搅拌至冷凝, 即得到苦菜提取液的 O/W 型乳剂型基质。 0069 准确称取 2.500g 水杨酸置于研钵中, 分多次少量的加入制得的 O/W 型乳剂型基 质, 并且研匀, 即得所述苦菜药膏。 0070 本发明提取液中的多糖、 黄酮、 酚酸、 皂苷含量的测定中, 其中, 皂苷含量测定, 参 考光谱实验室 2006, 23(2) : 401-404 : 李国章等 . 分光光度法测定湘产苦丁茶中熊果酸含 量 ; 黄酮含量的测定, 参考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16) : 109-112 : 王燕等不同采摘 期连翘叶中总黄酮、 总酚酸含。
40、量与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 以及食品科学, 2011, 32(17) : 160-163 : 杨岚等 . 蒲公英花中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 多 糖含量的测定, 参考食品科学, 2005, 26(8) : 342-346 : 徐光域等 . 硫酸一苯酚定糖法的改进 与初步应用 ; 酚酸含量的测定, 参考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16) : 109-112 : 王燕等 不同采摘期连翘叶中总黄酮、 总酚酸含量与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经多次试验测 定, 用乙醇萃取的苦菜提取物中, 以及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分步萃取法所得的苦菜提取物中, 各组分含。
41、量见表 1。 0071 由表 1 可见, 相对于单一用乙醇萃取苦菜得到的提取物, 采用石油醚及正丁醇等 分步萃取后所得提取液中, 多糖、 黄酮、 酚酸、 皂苷含量均明显提高, 其中皂苷含量提高 1.61 倍、 多糖含量提高 1.2 倍、 黄酮含量提高 2 倍、 酚酸含量提高 1.52 倍。这些有效成分含量的 说 明 书 CN 105343144 A 9 7/7 页 10 增加, 使苦菜药膏的抗菌消炎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从而增加了本发明所述苦菜药膏的抗 菌消炎功效。 0072 表 1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中多糖、 黄酮、 酚酸、 皂苷含量 ( 单位 : mg/g) 0073 测量项目 乙醇萃取法分步萃取法 多糖含量 63.61.673.321.2 黄酮含量 4.80.0669.60.065 酚酸含量 2.150.0643.270.066 皂苷含量 1.860.0632.990.064 007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 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 或间接或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技术领 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5343144 A 10 。